2014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方法知识考试重点归纳

合集下载

2014年中级统计师职称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真题及标准答案

2014年中级统计师职称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真题及标准答案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D.房地产业
25.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转移范围的是( )。 (分数:1.00)
A.收入税 B.社会保险付款 C.农机具补贴 √ D.保险赔付
2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财产收入范围的是( )。 (分数:1.00)
21.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 )。 (分数:1.00)
A.我国在日本兴办的独资企业 B.美国驻华大使馆 C.来华参加会议的美国学者 D.赴香港观光的大陆游客 √
22.下列各项中属于资产范围的是( )。 (分数:1.00)
A.大气 B.公海 C.家庭用轿车 D.经营用洗衣机 √
23.下列估价原则中不正确的是( )。 (分数:1.00)
A.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都可以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B.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构成 C.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都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 D.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都能够提供收入、支出等相关资料
19.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下列行业中不属于第三产业范围的是( )。 (分数:1.00)
A.调查目的、调查内容 B.调查方法、调查对象 C.调查机构 √ D.调查表式
13.下列不属于《统计法》规定的调查统计违法行为或者核查统计数据所采取的措施是( )。 (分数:1.00)
A.向检查对象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 B.要求调查对象提供统计资料 √ C.向检查对象询问有关事项 D.要求检查对象提供有关证明资料
2014 年中级统计师职称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真题
(总分:12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
一、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 40 分,每小题 1 分。)(总题数:40,分数:40.00) 1.2009 年新修订《统计法》内容的重中之重是( )。 (分数:1.00)

中统计师考试讲义复习

中统计师考试讲义复习

中级统计师考试讲义复习第一章统计法基础知识第一节统计法的基本含义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它是由国家制定的关于统计活动的行为准则。

具体地说,统计法规定了统计的组织实施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在统计活的、统计管理工作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统计行政机关的职权、职责,统计调查者的职责、职权,统计调查对象的权利、义务,违反统计法的规定或不履行职责、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

统计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广义的统计法则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理解点:1.统计法不是统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等的简单罗列,而是一个有机的体系。

2.统计法作为我国行政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原则、特点和作用,是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第二章基本统计法律规范根据法律效力不同,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形式: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

第一节统计法律这里的法律是指“狭义”的法律,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其效力仅次于宪法。

统计法律,即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统计方面的行为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届全国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

该法律根据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决定》进行了修正。

从2005年起,《统计法》开始第二次修订工作。

中华考试网2009年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自2010年1月1日起实施。

统计法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统计法律所规定的内容是统计工作中一些根本性问题。

中级统计师考试考点汇总

中级统计师考试考点汇总

中级统计师考试考点汇总一、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一)统计学原理。

1. 统计调查。

- 普查:是一种全面调查,用于搜集特定时点或时期现象总量资料。

例如全国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

它能够提供全面、系统的数据,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 抽样调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等。

分层抽样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差异较大的情况,它可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2. 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 数据分组:将数据按照某个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组。

组距分组时要确定组距、组数等。

例如,对学生成绩进行分组,组距可以设为10分,这样可以清晰地看到成绩的分布情况。

- 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频数分布表展示数据在各个组中的分布频数,而频数分布图(如直方图、折线图等)则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分布特征。

直方图适合展示连续型变量的分布,其矩形的高度表示频数或频率。

3. 数据特征的测度。

- 集中趋势测度。

- 均值:对于未分组数据,均值等于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个数。

它容易受极端值影响。

例如,一组员工工资数据中,如果有个别高管工资极高,会拉高平均工资。

- 中位数:将数据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当数据分布偏态时,中位数比均值更能代表数据的集中趋势。

- 众数: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对于分类数据,众数是最常用的集中趋势测度值。

- 离散程度测度。

- 方差和标准差:方差是各数据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它们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数值越大,数据越分散。

- 离散系数:用于比较不同均值或不同计量单位数据的离散程度。

离散系数等于标准差除以均值。

(二)经济学基础。

1.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等。

例如,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对于正常商品的需求会增加。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综述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

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 (2)农业普查 (3)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的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

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

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识。

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考试知识点总结(超全)

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考试知识点总结(超全)

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考试知识点总结(超全)1、会计计量的对象是( )。

A.会计目标B.会计凭证C.会计要素D.会计报告正确答案:C2、一般情况下,下列指标中应大于100%的是( )。

A.净资产收益率B.资本保值增值率C.总资产报酬率D.资产负债率正确答案:B3、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是指该活动的()。

A.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C.私人收益高于社会收益D.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正确答案:B4、下列关于收款凭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收款凭证左上方的“借方科目”应填写“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B.日期应填写编制本凭证的日期C.右上方应填写凭证编号D.收款凭证的编号一般应按“收字第××号”填写正确答案:D5、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应该根据( )填列。

A.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B.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C.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材料成本差异、生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D.答案C所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净额正确答案:D6、经过GDP缩减指数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净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正确答案:D7、下面几个关于集中趋势测量方法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B.中位数可用来反映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C.均值提供的信息比中位数和众数多D.中位数和众数具有统计上的稳健性正确答案:B8、某商业企业2015年度营业收入为2000万元,营业成本为1600万元;年初、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00万元和400万元;年初、年末存货余额分别为200万元和600万元;年末速动比率为1.2,年末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为0.7。

假定该企业流动资产由速动资产和存货组成,速动资产由应收账款和现金类资产组成,一年按360天计算。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法规笔记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法规笔记

统计法规笔记第一章统计法基础知识1、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它是由国家制定的关于统计活动的行为准则。

2、统计调查对象包括:(1)国家机关(2)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3 )个体工商户(4)个人3、统计法的特点:(1)调整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2 )规范的内容具有专业性4、统计法的作用:(1)有效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2)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统计数据体系的现代化。

•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灵魂。

•完善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制度,是此次统计法修订的重中之重。

•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制度,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二章基本统计法律规范1、统计法律法规的四种形式:1)统计法律2)统计行政法规3)地方性统计法规4)统计行政规章2 、统计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1983 年12 月8 日通过,1996 年 5 月15 日第一次修订,2009 年 6 月27 日第二次修订,自201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3 、统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1987 年发布实施,2000 年第一次修订,2005 年12 月16 日第二次修订。

•《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等决定和命令,由国务院发布,与行政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4、地方性统计法规:由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省级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5、统计行政规章:由国务院各部门,省级政府,省级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政府制定。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方法知识考试重点归纳(私藏打印版)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方法知识考试重点归纳(私藏打印版)

2014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方法知识考试重点归纳第一章统计与数据●统计就是用来处理数据得,就是关于数据得一门学问。

1、统计学:就是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与由数据得出结论得一组概念、原则与方法。

2、统计分析数据得方法分为:(1)描述统计(2)推断统计3、描述统计:就是研究数据搜集、处理与描述得统计学方法。

4、推断统计: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得统计学方法。

5、推断统计包括:(1)参数估计(2)假设检验6、定性变量得特点:只反映现象得属性特点,不能说明具体量得大小与差异。

●定性变量包括分类变量与顺序变量。

●只反映现象分类特征得变量称分类变量。

分类变量没有数值特征,所以不能对其数据进行数学运算。

●如果类别具有一定得顺序,这样得变量称为顺序变量。

顺序变量不仅能用来区分客观现象得不同类别,而且还可以表明现象之间得大小、高低、优劣关系。

7、定量变量得特点: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些数值具有明确得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与差异。

●数值型数据(定量数据)作为统计研究得主要资料,其特征在于它们都就是以数值得形式出现得,有些数值型数据只可以计算数据之间得绝对差,而有些数值型数据不仅可以计算数据之间得绝对差,还可以计算数据之间得相对差。

其计量精度远远高于定性数据。

在统计学研究中,数值型数据有着最广泛得用途。

8、数据按获取得方法不同分为:(1)观测数据(2)实验数据9、观测数据:就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实地观测所取得得数据,在数据取得得过程中一般没有人为得控制与条件约束。

10、实验数据:一般就是在科学实验环境下取得得数据。

11、统计数据资料得来源:(1)通过直接得调查或实验获得得原始数据,这就是统计数据得直接来源;(2)别人调查得间接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工与汇总后公布得数据,这就是数据得间接来源。

12、数据得直接来源:(1)统计调查(2)实验法●通过统计调查得到得数据,一般称为观测数据。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第一章综述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统计调查:根据统计设计规定的统计调查对象、统计指标、分类指标和调查方法,有组织的向调查对象搜集原始资料的过程。

统计分析:运用统计方法,通过对统计资料和有关情况的系统整理和研究,从数量方面来说明社会现象的变化,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性,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2、统计活动包括:①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组织实施②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③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各级调查队组织实施④国务院各部门、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组织实施3、统计资料包括:(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4、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1)统计表 (2)统计报告 (3)电讯、磁介质 (4)出版物●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

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5、我国统计的基本方法:基础——周期性普查主体——经常性抽样调查补充——全面定期统计报表、重点调查6、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较长、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组织工作繁重(1)经济普查调查时间:5年一次,尾数逢3、8年份实施,时间为12月31日调查对象:我国境内、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调查方法:法人单位——全面调查,法人单位调查表产业活动单位——全面调查,产业活动单位调查表个体经营户——抽样调查,个体经营户调查表调查内容: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2)农业普查调查时间:10年一次,尾数逢6年份实施,时间为12月31日24时调查对象:①农村住户(包括农村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②城镇农村生产经营户③农业生产经营单位④村民委员会⑤乡镇人民政府行业范围: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调查内容: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业土地利用、农业劳动力及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服务、农民生活、乡镇、村民居委会、社区环境等。

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点:组距与组中值

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点:组距与组中值

统计师考试《统计法根底》知识点:组距与组中值统计师考试《统计法根底》知识点:组距与组中值组距与组中值(识记)组限是指每个组的两端标志值,每一组的起点值为下限(或最小值),终点值为上限(或最大值)。

每个组上限与下限的中点值叫组中值,即:组中值=(上限+下限)÷2划分组限时,相邻组的上下限可以不重叠,也可以重叠。

在后一种情况,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应该计入下一组,即“上限不在组内”。

首组开口组的下限=首组上限—邻组组距末组开口的上限=末组下限+邻组组距首组开口组的组中值=首组上限—邻组组距÷2末组开口组的组中值=末组上限+邻组组距÷2组中值是代表各组标志值平均程度的数值,当各组内标志值均匀分布时,可以用组中值代表各组标志值平均程度,但各组标志值不是均匀分布时,组中值只能近似代替各组实际平均值。

(简单应用)开口组组中值的计算:首组开口的“虚拟”组下限=首组上限-邻组组距组中值=上限-邻组组距/2末组开口的“虚拟”组上限=末组下限+邻组组距组中值=下限+邻组组距/2【2023 单项选择】开口组中末组的组中值等于( )。

A、末组下限+邻组组距/2B、末组下限-邻组组距/2C、末组上限+邻组组距/2D、末组上限-邻组组距/2【答案】A【2023 多项选择】在组距数列中,关于组中值的表述,以下选项正确的有( )。

A、是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B、在开口组中,可以参考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C、是该组的上限D、在开口组中无法确定E、当各组内标志值均匀分布时,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程度【答案】ABE【2023 单项选择】某等距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60,那么末组组中值为( )。

A、260B、215C、230D、285【答案】C拓展:根本单位统计报表制度(一)为及时反映全国根本单位的`增减变动情况,做好名录库资料的维护更新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综述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

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 (2)农业普查 (3)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的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

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

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识。

2014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方法知识考试重点归纳DOC

2014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方法知识考试重点归纳DOC

2014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方法知识考试重点归纳第一章统计和数据●统计是用来处理数据的,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问。

1、统计学:是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方法。

2、统计分析数据的方法分为:(1)描述统计(2)推断统计3、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搜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

4、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

5、推断统计包括:(1)参数估计(2)假设检验6、定性变量的特点:只反映现象的属性特点,不能说明具体量的大小和差异。

●定性变量包括分类变量和顺序变量。

●只反映现象分类特征的变量称分类变量。

分类变量没有数值特征,所以不能对其数据进行数学运算。

●如果类别具有一定的顺序,这样的变量称为顺序变量。

顺序变量不仅能用来区分客观现象的不同类别,而且还可以表明现象之间的大小、高低、优劣关系。

7、定量变量的特点: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些数值具有明确的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和差异。

●数值型数据(定量数据)作为统计研究的主要资料,其特征在于它们都是以数值的形式出现的,有些数值型数据只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绝对差,而有些数值型数据不仅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绝对差,还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相对差。

其计量精度远远高于定性数据。

在统计学研究中,数值型数据有着最广泛的用途。

8、数据按获取的方法不同分为:(1)观测数据(2)实验数据9、观测数据: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实地观测所取得的数据,在数据取得的过程中一般没有人为的控制和条件约束。

10、实验数据:一般是在科学实验环境下取得的数据。

11、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1)通过直接的调查或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这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2)别人调查的间接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汇总后公布的数据,这是数据的间接来源。

12、数据的直接来源:(1)统计调查(2)实验法●通过统计调查得到的数据,一般称为观测数据。

●运用实验法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产生应当是随机的。

中级统计师考试重点概括-统计学基础知识

中级统计师考试重点概括-统计学基础知识

中继续参与随后的抽样过程;无放回抽样(不重复抽样)在一个单位被选入样本后,不再放
回总体参与随后的抽样过程。
5
简单随机抽样(最基本的抽样方法):数学性质简单,理论最为成熟,其他抽样方法都 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特点】简单、直观,用样本统计量对目标量进行估计及计算估计量误差均比较方便。 【适用】在规模较大的调查中很少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把这种方法和其他抽 样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分层抽样(类型抽样),是首先将抽样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组), 然后按照等比例或最优比例的方式从每一层(组)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最后将各层的 样本结合起来对总体的目标量进行估计。 整群抽样是先将总体分为 R 个群(即次级单位或子总体),每个群包含若干总体单位; 然后按某种方式从中随机抽取 r 个群,再对抽中的群中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的一种抽样方 式。 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它是将总体 N 个单位按某种顺序排列,按规则确定一个随机 起点,再每隔一定间隔逐个抽取样本单位的抽样方法。典型的系统抽样是先从数字 1-k 之间 随机抽取一个数字 r 作为初始单位,以后依次取 r+k,r+2k,……。 ⑵非概率抽样 不满足概率抽样要求的抽样都被归为非概率抽样。 没有完全按照随机原则选取样本单位,其中单个单位被选中的概率是不可知的,样本统 计量的分布不确定,无法计算抽样误差,也无法使用样本的结果对总体相应的参数进行推断。 【特点】非概率抽样不能保证抽出来的部分单位(样本单位)对总体单位的代表性,不 能够由样本的特征准确地推断总体的特征,但该种方法简单、经济,所以也是人们常用的方 法。 常用的非概率抽样方式:4 种 ①方便抽样 方便抽样(便利抽样、偶遇抽样)是纯粹以方便着眼点的抽样方法,事先并不预定样本, 调查过程中由调查员依据方便的原则自行确定人抽样本的单位,碰到即问或被调查者主动回 答问题。 ②判断抽样 判断抽样是调查者根据主观经验和判断从总体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单位构成样本的一种 非概率抽样方法,它不能获得估计值的精度,其精度取决于抽样者的经验.适用于总体单位 极不相同而样本容量又很小的情况。 ③配额抽样 配额抽样类似于概率抽样中的分层抽样,是非概率抽样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抽样方法, 其操作比较简单,而且可以保证总体中不同类别的单位都能包括在所抽的样本中,使得样本 的结构和总体的结构类似。 ④雪球抽样 雪球抽样(滚雪球抽样)是先找到最初的样本单位,然后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去获得新 的样本单位;这种过程不断继续,直到完成规定的样本容量为止。 滚雪球抽样往往用于对稀少的特定群体的调查。 ⑶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指标、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等),自 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国家利用它定期地取得全社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本统计资料,是国家取得 调查资料的方法之一。这种调查方法是在过去中央计划管理体制下形成的,至今在官方统计 的经常调查中依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中级统计考试重点章节

中级统计考试重点章节

中级统计考试的重点章节可能会包括以下内容:1. 统计设计:这部分包括统计工作的组织实施,统计设计的要求,以及如何制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案。

2. 统计调查:这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需要理解调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包括问卷设计、调查方法、样本选择等方面。

3. 统计整理:这是中级统计考试中的重要章节,包括数据清理、数据分组、变量转化和编制统计表等方面。

4.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这是基础概念部分,需要理解总量指标的计算和意义,以及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5. 统计动态分析:这部分涉及时间序列数据,需要理解如何使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如何处理数据中的趋势和季节性。

6. 统计分析:包括统计分析基本原理、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统计图等。

回归分析涉及到因果关系,是理解各种统计关系的重要工具。

相关分析可以帮助识别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7. 统计指数:包括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以及它们在物价水平分析、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8. 国民经济核算:这部分涉及到各种国民经济指标的计算和解释,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指标进行国民经济分析和预测。

以上仅是可能的重点章节,每个章节的具体内容可能会因考试大纲的变动而有所变化。

对于这些章节,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学习重点:1. 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等。

2. 关注实际应用,如统计指数在物价分析中的应用,国民经济核算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3. 注重数据分析和方法的应用,如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预测等。

4. 理解和掌握时间序列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季节性分析和趋势分析。

5. 注重练习和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祝你考试顺利!。

2014中级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浓缩汇总-统计学更新

2014中级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浓缩汇总-统计学更新

2014中级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汇总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一章统计与统计数据⒈统计学是关于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和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⒉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⒊变量是研究对象的属性或特征,它是相对于常数而言的。

常数只有一个固定取值,变量可以有两个或更多个可能的取值。

定量变量、定性变量。

数据是对变量进行测量、观测的结果。

数据可以是数值、文字或者图像等形式⒋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程度,它反映了一组数据中心点的位置所在。

集中趋势的测度也就是寻找数据水平的代表值或中心值。

⒌均值也就是平均数,就是数据组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该组数值的个数。

⒍中位数。

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做中位数。

⒎方差是数据组中各数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离散程度测度值。

方差越小,说明数据值与均值的平均距离越小,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⒏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不仅能度量数值与均值的平均距离,还与原始数值具有相同的计量单位。

⒐观测数据,通过直接调查或测量而收集的数据。

观测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施加任何人为控制因素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 通过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以及其所处的实验环境收集到的数据。

⒑一手数据,来源于直接的调查和科学实验的数据,对使用者来说这是数据的直接来源。

其来源主要有:调查或观察;实验。

二手数据来源于别人的调查或实验的数据。

对使用者来说这是数据的间接来源。

⒒统计调查过程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调查是一种有计划、有方法、有程序的活动;二是调查的结果表现为搜集到的数据。

⒓按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前者,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后者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⒔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前者,观察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数量变化,说明现象的发展过程,目的是为了解社会现象在一段时期的总量。

中级统计师职称考试要点

中级统计师职称考试要点

中级统计师职称考试要点学习中级统计师职称考试这么久,今天来说说关键要点!首先呢,统计学基础知识那是必须牢记的基石。

像那些基本概念,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啥的,可不能弄混。

我理解啊,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就好比咱们班同学的平均成绩,把所有人分数加起来再除以人数。

可是刚开始我老把中位数和众数搞岔劈,中位数是把数据排好序后中间的那个数,众数就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这就像是一群动物里数量最多的那种是众数,然后排在中间个头的动物就类似中位数一样。

对了还有个要点,方差和标准差也得好好掌握,这俩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重要指标。

我当时老忘方差的公式,后来我就自己多推导几遍,然后再拿一些简单的数据集来计算练习。

统计分析方法这一块可就更复杂了。

回归分析在中级考试里特别重要,我总结回归分析就是找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

就像研究气温和冰淇淋销量之间的关系,气温是自变量,冰淇淋销量就是因变量。

在做回归分析的题目时,那些参数的估计方法呀,什么最小二乘法之类的老是让我头疼。

理解起来总是似是而非的,我想了个办法,就是自己手动用简单数据按照最小二乘法的步骤去计算,算上几遍就稍微理解点了。

抽样技术也占挺大比例的。

分层抽样、整群抽样这些不同的抽样方法要分清楚。

我理解分层抽样就是先把总体按照某些特征分成不同的层,然后再从每层里抽样,就好像先把一群人按照性别分成男、女两层,然后分别从男层和女层里取样。

而整群抽样就是把总体分成好多群,然后随机抽一群或者几群。

不过要确切掌握每种抽样方法的优缺点真不容易,我当时就自己画思维导图来帮助记忆,把每种抽样的特点一条一条列出来,对比着去看。

对于统计法规这一部分,有些条款超级绕口。

比如什么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相关处罚规定,我总得反复看很多遍。

我觉得可以把这些法规跟实际生活中的新闻事例联系起来,那些企业因为虚报数据被处罚的新闻,这样就会理解得更好一点。

在学习这些要点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老是有那种好像懂了但做题目又不对的情况。

中级统计师的知识点

中级统计师的知识点

中级统计师的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中级统计师知识点涵盖内容广泛》①基本定义:中级统计师知识点就是在进行中级统计师相关学习、工作和考试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各种统计相关概念、方法、公式等知识内容的集合。

打个比方,就像你要盖一栋房子,这些知识点就是一块块不同形状和功能的砖。

②重要程度:在统计学领域中处于中级层次的基础地位。

它是进一步深入学习高级统计知识或是从事较为复杂统计工作的桥梁。

要是你想在统计行业站稳脚跟并往更高层次发展,那掌握这些知识点是必须的,就像你想从新手村出去,得达到一定等级攒够各种技能一样。

③前置知识:需要一些基础数学知识,像基本的算术运算、代数知识等;还得对一些基本统计概念,如均值、中位数有初步了解。

这就好比你要学炒菜,先得会开火、认识调料的基础功能一样。

④应用价值:在各种领域都有它的价值。

比如在企业里,可以对生产数据、销售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像是分析某产品各个月的销售量变化趋势,从而制定生产和销售策略;在社会调查领域,能准确分析调查数据,反映社会现象。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它在统计学学科里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既深化了初级统计知识又为高级统计打基础。

在整体的统计知识体系里面就像楼层中间的那几层,上下连接起着非常重要的过渡作用。

②关联知识:和概率论、抽样调查、国民经济核算等知识点都有联系。

就像一条绳上的多个珠子,看似独立但又相互影响。

拿国民经济核算的数据来说,可能需要抽样调查做基础,最后又需要用统计师的各种知识点进行分析呈现,这中间就和好多知识扯上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一些复杂的统计模型构建比较难,因为需要综合多个知识概念,还得有实际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就像你要把一堆形状各异的拼图拼成一幅完整的图,而且还不能出错。

- 关键点:准确的数据解读、正确选用统计方法是关键。

比如说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你要选对是用方差还是标准差之类的概念和公式。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那可是相当重要,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都可能成为考点。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综述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

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 (2)农业普查 (3)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的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

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

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识。

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考试笔记重点大全

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考试笔记重点大全

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考试笔记重点大全1、IS曲线表示满足()关系。

A.收入—支出均衡B.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C.储蓄和投资均衡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C2、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根据会计凭证登记的是()。

A.分类账簿B.备查账簿C.总分类账簿D.明细分类账簿正确答案:B3、在抽样中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样本量扩大为原来的 4 倍,则样本均值的标准误差将是原来的( )。

A.2 倍B.4 倍C.50%D.25%正确答案:C4、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净利润和( )相加后的合计金额。

A.各项利得和损益净额B.其他综合收益C.其他综合收益的净额D.其他综合收益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正确答案:D5、某企业年初所有者权益为42345000元,年末所有者权益为45687000元(其中:本年债转股增加企业资本1500000元,原投资者追加投资1000000元),计算该企业的资本保值增值率是( )。

A.45687000/42345000×100%=107.89%B.(45687000-1500000-1000000)/42345000×100%=101.988%C.(45687000-1500000)/42345000×100%=104.35%D.(45687000-1000000)/42345000×100%=103.91%正确答案:B6、对于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都能测量的统计是( )。

A.平均数B.标准差C.方差D.众数正确答案:D7、根据上述经济业务(1)~(4)中的条件,该公司的产权比率为( )。

A.2000000/(6000000-2000000)=50%B.2000000/(6000000+500000-2000000)=44.44%C.(2000000+170000)/(6000000+500000-2000000)=48.22%D.(2000000+170000-10200)/(6000000+500000-2000000)=47.996%正确答案:D8、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表示( )。

2014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教材笔记第二章-统计师考试.doc

2014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教材笔记第二章-统计师考试.doc

查看汇总:2014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理论》教材笔记汇总ﻪﻭ第二章ﻭﻭ数据描述ﻭ一、用图表展示定性数据ﻭ定性数据包括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可能用频数分布表和图形来描述。

常用饼图和条形图、环形图表示。

ﻭﻪﻭ饼图:又称圆饼图、图形图,是利用圆形及圆内扇形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

ﻭﻭ条形图: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度来表述数据多少的图形。

ﻪﻭ环形图:环形图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大小不一的饼图叠在一起,挖去中间的部分所构成的图形。

ﻭ二、用图表展示定量数据ﻪﻭ定性数据图示的表示方法,也都适用于定量数据。

定量数据有一些特定的图示方法,并不适用于定性数据。

一般的分级个数在5-15之间。

最大值为上限,最小值为下限。

ﻭﻪﻭ组距=上限-下限ﻭﻭ采取上限不在内的原则,计算在与下限相同的组内。

ﻪ常用来表述定量数据的统计图形有直方图、折线图、散点图,还有茎叶图、箱线图。

ﻭﻪ直方图:横坐标代表变量分组,纵坐标代表各变量值出现的频数。

ﻪ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ﻪﻭ统计表由五个部分组成:表头、行标题、列标题、数字资料ﻭﻭ和表外附加构成。

ﻭ表头放在表的上方,说明的是表的主要内容;ﻭﻪﻭ行标题和更标题一般放在表的第一行和第一列,表示的是所研究问题类别的名称和指标名称;ﻪﻭﻪ表的其余部分是具体的数字资料;ﻭ表外附加放在统计表的下方,用来说明资料来源、指标注释和必要的说明内容。

通常情况下,统计表的左右两边不能封口。

ﻭﻪﻭ123迎战中高考前,如何备战、如何调整心态、如何把衣食住行做好,如何以完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神状态、高昂的斗志进入考场,把多年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考卷的正确答案,这对每一位考生家庭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ﻪﻭﻭ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又将来临,每位考生和他们的家长都面临着一场大战。

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情绪稳定,能够正确面对考试;树立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能够充分发挥水平。

在迎战中高考前,如何备战、如何调整心态、如何把衣食住行做好,如何以完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神状态、高昂的斗志进入考场,把多年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考卷的正确答案,这对每一位考生家庭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考试重难点归纳

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考试重难点归纳

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考试重难点归纳1、某种产品的质量标准是直径为23厘米。

为检验自动生产线是否正常,质检人员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10件产品进行检测,测得产品的直径数据(单位:厘米)分别为23、18、22、21、27、25、19、21、24、17。

A.整群抽样B.非概率抽样C.方便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正确答案:D2、如果一个数据的标准分数是-3,表明该数据()。

A.比平均数高出3个标准差B.比平均数低3个标准差C.等于3倍的平均数D.等于3倍的标准差正确答案:B3、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5.6%、7.1%、8.5%、6.4%,则定基发展速度为()。

A.5.6%×7.1%×8.5%×6.4%B.(105.6%×107.1%×108.5%×106.4%)-100%C.(5.6%×7.1%×8.5%×6.4%)+100%D.105.6%×107.1%×108.5%×106.4%正确答案:D4、在下列货币中,其汇率实行的是直接标价法的是()。

A.美元B.英镑C.澳元D.欧元正确答案:A5、企业购入A材料500吨,每吨500元;B材料300吨,每吨300元。

企业以现金支付购入A材料和B材料的运费计1600元。

按两种材料的重量比例进行分配。

A.500元和300元B.1000元和600元C.300元和500元D.600元和1000元正确答案:B6、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将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联系起来的是( )。

A.需求曲线B.价格消费曲线C.收入消费曲线D.恩格尔曲线正确答案:D7、如果国民收入为零,短期消费将( )。

A.为零B.为负C.为借贷消费D.为基本的消费支出正确答案:D8、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经济状况A.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进口倾向C.开放程度D.国家的大小正确答案:D9、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D.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正确答案:C10、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应该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方法知识考试重点归纳第一章统计和数据●统计是用来处理数据的,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问。

1、统计学:是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方法。

2、统计分析数据的方法分为:(1)描述统计(2)推断统计3、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搜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

4、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

5、推断统计包括:(1)参数估计(2)假设检验6、定性变量的特点:只反映现象的属性特点,不能说明具体量的大小和差异。

●定性变量包括分类变量和顺序变量。

●只反映现象分类特征的变量称分类变量。

分类变量没有数值特征,所以不能对其数据进行数学运算。

●如果类别具有一定的顺序,这样的变量称为顺序变量。

顺序变量不仅能用来区分客观现象的不同类别,而且还可以表明现象之间的大小、高低、优劣关系。

7、定量变量的特点: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些数值具有明确的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和差异。

●数值型数据(定量数据)作为统计研究的主要资料,其特征在于它们都是以数值的形式出现的,有些数值型数据只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绝对差,而有些数值型数据不仅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绝对差,还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相对差。

其计量精度远远高于定性数据。

在统计学研究中,数值型数据有着最广泛的用途。

8、数据按获取的方法不同分为:(1)观测数据(2)实验数据9、观测数据: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实地观测所取得的数据,在数据取得的过程中一般没有人为的控制和条件约束。

10、实验数据:一般是在科学实验环境下取得的数据。

11、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1)通过直接的调查或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这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2)别人调查的间接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汇总后公布的数据,这是数据的间接来源。

12、数据的直接来源:(1)统计调查(2)实验法●通过统计调查得到的数据,一般称为观测数据。

●运用实验法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产生应当是随机的。

13、数据的间接来源:(1)公开出版的统计数据(2)尚未公开发表的统计数据14、搜集数据的方法:(1)普查(2)抽样调查(3)统计报表(4)重点调查(5)典型调查15、普查:是专门组织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或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

●普查适用于搜集某些不能或不适宜于定期的全面统计报表搜集的统计资料,以摸清重大的国情、国力。

16、普查的特点:(1)是一种全面调查,具有资料包括范围全面、详尽、系统的优点。

(2)是一次性的专门调查,因为普查的工作量大,耗资也多,时间周期较长,一般不宜经常举行。

17、抽样调查的特点:(1)样本单位按随机原则抽取,排除了主观因素对选取样本单位的影响。

(2)能够根据部分调查的实际资料对调查对象的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推断,从而达到对调查总体的认识。

(3)在抽样调查中会存在抽样误差,但是这个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18、在实际调查中抽样的方法:(1)概率抽样(2)非概率抽样19、常用的概率抽样形式有:(1)简单随机抽样(2)分层抽样(3)整群抽样(4)系统抽样20、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加以分层,然后在每一层内进行抽样。

21、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是在总体的名录框中每隔一定距离抽选一个被调查者。

22、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自下而上的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23、统计报表按照报送范围分为:(1)全面报表(2)非全面报表24、统计报表的内容包括:(1)表式(2)填表说明25、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点单位进行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当调查的任务只要求掌握事物的基本状况与基本的发展趋势,而不要求掌握全面的准确资料,而且在总体中确实存在着重点单位时,进行重点调查是比较适宜的。

26、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

27、典型调查的作用:(1)补充全面调查的不足(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典型调查具有灵活机动、通过少数典型即可取得深入详实的统计资料的优点,但是易受人们主观认识上的影响,必须同其他调查结合起来使用,才能避免出现片面性。

第二章数据描述1、定性数据的图形表示有:(1)饼图(2)条形图(3)环形图●饼图是利用圆形及圆内扇形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

●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度来表述数据多少的图形。

●如果想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结构差异,可以通过环形图来实现。

●定性数据的图示表示方法,也都适用于定量数据。

但定量数据还有一些特定的图示方法,它们并不适用于定性数据。

2、频数:是指频数分布表中落在某一特定类别的数据个数。

3、生成定量数据的频数分布表的步骤:(1)对数据进行分组(2)确定组距(3)统计出各组的频数及频数分布表●组距是每个组变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也就是上限与下限之差。

4、在确定组距时应掌握的原则:(1)要考虑各组的划分是否能区分总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差别。

(2)要能准确地清晰地反映总体单位的分布特征。

●在确定组距时,在研究的现象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等距分组;而当研究的现象变动很不均匀时,一般采用不等距分组。

●在统计各组频数时,恰好等于某一组的组限时,则采取上限不在内的原则,即将该频数计算在与下限相同的组内。

5、定量数据的图形表示有:(1)直方图(2)折线图(3)散点图●直方图的横坐标代表变量分组,纵坐标代表各变量值出现的频数。

6、统计表的五个组成部分:(1)表头(2)行标题(3)列标题(4)数字资料(5)表外附加7、数据的分布特征:(1)集中趋势,即一组组数据的数值向其中心值的靠拢程度(2)离散程度,即一组数据的各个数值远离其中心的趋势和程度8、定性数据的集中趋势常用的计算方法:(1)百分比(2)中位数(3)众数9、中位数:是数据按照大小排列之后位于中间的那个数。

如果样本量为偶数,则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

10、众数:就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或出现频率最多的数值。

11、反映定量数据特征的统计量有: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水平度量:(1)平均数(2)中位数(3)众数(4)分位数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差异度量:(1)极差(2)四分位差(3)标准差(4)方差●平均数易为多数人理解和接受,实际中用的也较多,但主要缺点是更容易受少数极端数值的影响。

中位数和众数提供的信息不像平均数那样多,但具有统计上的稳健性,当数据为偏态分布,特别是偏斜程度较大时,中位数和众数的代表性要比平均数好。

12、极差:又称全距,是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极差非常容易受数据中极端值的影响。

●方差用σ2表示,总体标准差用σ表示,样本标准差用s 表示,离散系数用υ表示,标准分数用Z表示。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它与方差相比更具量纲性。

●在一个统计样本中,其标准差越大,说明它的各个观测值分布的越分散,它的趋中程度就越差。

反之,其标准差越小,说明它的各个观测值分布的越集中,它的趋中程度就越好。

●标准差的大小会受到数据本身数值大小的影响。

两个数列的标准差相同,但是两数列的差异程度却不同。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差异程度,要计算离散系数。

13、离散系数:是将一组数据的标准差除以其均值,用来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数。

14、标准分数:是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用以测定某一个数据在该组数据中的相对位置。

第三章参数估计1、总体分布:是总体中所有观测值所形成的分布。

2、总体参数:是对总体特征的某个概括性的度量。

3、总体参数指标有:(1)总体平均数(μ)(2)总体方差(σ2)(3)总体比例(π)等。

●统计量是样本的函数。

构成统计量的函数中不能包含未知因素。

4、样本统计量指标有:(1)样本均值()(2)样本方差(s2)(3)样本比例(p)●统计量的概率分布构成了推断总体参数的理论基础。

5、关于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1)设总体共有N个元素,从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在重置抽样时,共有N n种抽法;在不重复抽样时,共有个样本。

(2)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就是指所有可能抽出来的样本的分布。

(3)样本均值的均值就是总体均值,即(4)重置抽样时,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为总体标准差不重置抽样时,样本均值的方差为(5)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时,样本均值一定服从正态分布,即有:(6)若总体为未知的非正态分布时,只要样本容量n足够大(通常要求n≥30),样本均值仍会接近正态分布,其分布的期望值为总体均值,样本方差为总体方差的1/n。

(7)如果总体不是正态分布,当n为小样本时(通常n<30),样本均值的分布则不服从正态分布。

6、关于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1)当样本容量比较大时,样本比率p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且有p的数学期望就是总体比率,即(2)在重置抽样时,p的方差为(3)在不重置抽样时,p的方差为(4)在重置抽样时,p的分布为(5)在不重置抽样时,p的分布为7、关于统计量的标准误差:(1)统计量的标准误差用于衡量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

在参数估计中,用于衡量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差距。

(2)样本均值的标准误计算公式为:(3)当总体标准差 未知时,可用样本标准差s代替计算,这时计算的标准误差称为估计标准误差。

(4)样本比例的标准误计算公式为:(5)当总体比例的方差代替。

8、参数估计:就是用样本统计量去估计未知的总体参数。

9、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两种方法:(1)点估计(2)区间估计10、常用的点估计有:(1)用样本均值x估计总体均值μ(2)用样本比例p估计总体比例π(3)用样本方差s2估计总体方差σ211、区间估计:是包括样本统计量在内的一个区间,该区间通常是由样本统计量加减估计标准误差得到的。

12、关于区间估计:(1)标准正态分布N(0,1)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

(2)标准化的公式为: Z=(观测值-均值)÷标准差13、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有:(1)无偏性(2)有效性(3)一致性●无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分别是的无偏估计量。

●有效性是指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

对同一个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方差的估计量更有效。

●一致性是指一个大样本给出的估计量要比一个小样本给出的估计量更接近总体的参数。

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的一个一致估计量。

14、关于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1)在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需要考虑总体是否为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是否已知、用于估计的样本是大样本(n>=30)还是小样本(n<30)等情况。

(2)大样本情况下,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已知,总体均值在置信水平(3)大样本情况下,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总体均值在置信水平(4)小样本情况下,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已知,总体均值在置信水平(5)小样本情况下,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总体均值在置信水平●关于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在大样本条件下,若np>=5,n(1-p)>=5,则二项分布可用正态分布近似,在1-a的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样本量与置信水平成正比关系,与总体方差成正比,与允许的估计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