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17 跳水第二课时教案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合集下载

第17课《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17课《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教学过程任务一:根据情节,讲述故事1.师引导:上节课文学习了《跳水》一文,初步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借助情节图示,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起因和经过。

(1)讲清在什么情况下,猴子怎么样(怎么做),孩子怎么样(怎么做),水手怎么样。

(2)讲故事时,要注意语句通顺,表达连贯。

2.结合提示,师生共同评价。

任务二:细读感悟,深入探究(一)提出学习任务1.提出问题:(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2)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2.学生自由读书,在课文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收获,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汇报交流。

(二)交流学习成果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1)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孩子为什么爬上桅杆?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在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

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他脱了外套,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①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a.猴子逗孩子,水手们在一旁“都笑起来”,孩子“哭笑不得”,很尴尬。

b.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反而“笑的声音更大了”。

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②想一想,孩子爬上桅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跟水手有没有关系?找出文中描写水手的语句。

③想一想:这几次“笑”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预设:正是因为水手的这几次笑才导致猴子越来越放肆,抢了孩子的帽子往桅杆上爬,还不停的逗弄孩子,同时猴子的放肆和水手的取笑也让孩子越来越生气,情绪越来越失控,才不顾危险爬到桅杆上去追猴子,一步步陷入险境。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 第六单元17 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 第六单元17 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7跳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

3.通过自由读,抓重点词句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以及孩子得救的过程。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教学重点】1.按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把故事讲完整。

2.体会孩子的危险处境的原因以及船长的冷静和机智。

【教学难点】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事件发展中的不同表现,理解船长让孩子跳水是最佳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角色?(板书:水手猴子孩子船长)2.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些角色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水手逗猴子,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孩子遇险,孩子得救。

二、品读“险”。

(自读课文2—4自然段)(一)课件出示思考题。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要求:(1)学生自己读书做批注笔记。

(2)小组内互相交流个人收获。

(3)在班上汇报交流。

(二)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1.水手逗猴子,猴子逗孩子,那么孩子有什么表现呢?2.孩子的表现:孩子哭笑不得→孩子气得脸都红了→孩子气极了。

(1)(猴子逗孩子,水手们在一旁都笑起来,孩子“哭笑不得”,很尴尬)“哭笑不得”是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猴子弄得孩子没有办法,由于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水手们又大笑起来,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他又拿猴子没办法,只能哭笑不得)(2)引导: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要是拿不回帽子,也太丢面子了。

我一定要追上这只可恶的猴子,夺回帽子,绝不能轻易便宜了它)(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上去追猴子,想制服它)(3)引导:体会孩子“气极了”的心情,也就是孩子走上桅杆顶端横木的原因。

17《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7《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跳水》这篇课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相关语文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跳水》这篇课文,学生能够懂得珍惜生命,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跳水》第二课时,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 学习生字词,巩固语文知识。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品质。

2. 教学难点:分析主人公在危机中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册、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重要信息。

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跳水》的第一课时,请大家简要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第二课时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在危机中的心理变化,分析其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品质。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讲解主人公在危机中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懂得珍惜生命,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五、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评,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

六、板书设计(5分钟)1. 教师根据课堂讲解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

七、作业设计(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课后)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堂讨论、讲解和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语文知识。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有关智慧和勇敢的故事,通过描述一个小孩在船上遇到危险时,他的父亲果断采取措施,最终使孩子安全脱险的过程。

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智慧地去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同时,他们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但在情感态度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父母还存在一定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爱和勇敢;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果断”、“毫不犹豫”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培养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勇敢、智慧地解决问题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爱和勇敢;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变化,体会父亲的爱和勇敢,以及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如何勇敢、智慧地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的爱和勇敢。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从情感上与课文产生共鸣,培养他们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准备课文朗读的录音,以便在课堂上让学生跟读、模仿。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插图、生字词、重点句子等,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作业纸:准备用于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的纸张。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跳水》(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7《跳水》(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任务】1、水手的笑与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联系?(课后第2题)2、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想的?(课后第3题)【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2、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及对孩子深切的爱,明白遇事应先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理解,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及对孩子深切的爱,明白遇事应先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按什么方法学习《跳水》的前三自然段?(板书:注重事物的联系)2、一学生复述课文第1~3自然段的内容,体会故事的“趣”。

[演示GAI课件1]动画:一艘轮船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航行。

船上的水手、船长的儿子正在逗猴子取乐。

突然,猴子抢了孩子的帽子又撕又咬,做怪相,逗得水手大笑,孩子气得脸通红。

3、学生摆放卡片,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水手、猴子、孩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二、学生质疑导语:故事又是怎样发展?如何结束?事物间的联系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请继续看画面。

[演示GAL课件2]动画:猴子将帽子放到最高横木的一头后,爬到桅杆的顶端,孩子摇摇晃晃走上横木取帽子。

水手全都吓呆了。

1、学生摆放卡片,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形成如下板书:2、看了、听了故事的后部分,你们感到什么问题最不好解决,告诉老师。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地设计教案。

)3、学生质疑:孩子为什么非要拿到那顶不值钱的帽子?为什么孩子在横木上难以转身?船长会不会向孩子开枪?“40秒钟”,时间很短,为什么大家觉得它太长了?(老师板书:拿帽开枪转身40秒钟)三、精读,理解导语,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说明你们很会读书,爱动脑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 跳水》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 跳水》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7 跳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跳水》这篇课文选自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是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

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孩子学游泳的故事,揭示了学习过程中要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才能取得成功道理。

故事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童话故事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游泳知识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此外,学生对课文中的道理可能理解不深,需要教师引导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游泳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在学习过程中要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才能取得成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3.游泳知识的补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相关游泳知识的图片或视频;3.生字词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跳水》。

2.呈现(10分钟)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文中人物的语气、表情。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游泳知识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明确学习道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回家给家长讲述课文内容。

8.板书(5分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板书,突出教学重点。

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7跳水》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7跳水》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7跳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17跳水》这篇课文的背景故事和主要内容。

•掌握《17跳水》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能够熟练朗读《17跳水》这篇课文。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正确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自信地朗读课文,并简单描述自己的感受。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友谊,乐于助人的品质。

•培养学生勇敢尝试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17跳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自信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较难的词语和句子。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能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准备•课文《17跳水》的课文及录音•黑板、粉笔/白板、马克笔•小组合作任务卡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创设情境导入老师在黑板上写下《17跳水》,并描述课文的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

2. 教学新词帮助学生理解难点词汇,如“笨拙”、“边缘”等,边解释边让学生朗读,帮助他们掌握词语的正确发音和意思。

3. 课文朗读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使其朗读更加地自然流畅。

4.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鼓励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看法,并谈谈为什么有这样的看法。

第二课时1. 复习课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再次朗读《17跳水》,并提醒学生注意上节课讨论的问题。

2. 小组合作分发小组合作任务卡,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课文中提到的比赛规则和角色,然后展示给全班同学。

3. 总结回顾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五、板书设计•《17跳水》•新词:笨拙、边缘六、课后作业•默写生词笨拙、边缘的解释。

•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17跳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17 跳水》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17 跳水》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17 跳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17 跳水》,引导学生了解跳水运动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热爱。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17 跳水》的内容,把握主要事件和人物。

2.掌握跳水运动的相关知识,了解跳水项目的规则和技术要点。

3.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课文《17 跳水》:讲述了小男孩小华在跳水比赛中的经历,通过他的努力与坚持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

2.跳水运动:介绍跳水项目的起源、发展历史、规则和技术要点,让学生了解跳水运动的魅力所在。

四、教学准备1.课文《17 跳水》的课本和教师用书。

2.关于跳水运动的相关图片、视频或实物,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跳水教学PPT或教学板书,清晰呈现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

4.教学辅助材料:包括课堂练习题、小组讨论题等,促进学生思维和合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在教师用PPT或黑板上展示跳水运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并猜测跳水的规则和技术要点。

2.主体教学(30分钟)(1)朗读课文《17 跳水》,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主要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讨论小华在跳水比赛中的表现和感受。

(2)介绍跳水运动的起源、发展历史,讲解跳水项目的规则和技术要点,让学生全面了解跳水运动。

(3)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跳水运动的优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活动设计(20分钟)(1)小组展示: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段表演,并进行小组展示,激发学生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2)赛前准备:让学生分组准备一场模拟跳水比赛,包括规划比赛流程、制定比赛规则等,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

4.课堂总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跳水运动的魅力和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教学要求:体会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1.回顾导入:这节课继续学习《跳水》,齐读课文题目。

2.用逆推法回忆课文内容。

谁跳水?为什么跳?从什么地方跳?孩子为什么会到那个地方?猴子为何这样放肆?3.朗读课文,完成“跳水图”。

(1)故事的发生、发展是在水手、猴子、孩子和船长之间的联系和变化中进行的。

自由朗读课文,把它们之间的联系用箭头标出来,并用最简洁的动词连起来。

(2)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3)指名到黑板上完成,其余学生在作业纸上填写。

(4)师生交流。

4.看图讲讲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果。

二指导朗读精彩句段这个故事给你什么感觉?(趣、险、智……)具体表现在文中哪些地方?找出有关句段读一读。

1.趣:猴子的淘气、顽皮。

2.险:孩子爬上最高的横木顶端的危险处境。

3.智: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孩子跳水,使孩子化险为夷。

提示学生:朗读时要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况,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三换角色讲故事你喜欢这个故事吗?想不想讲给别人听?1.如果你是那个孩子,你会怎样讲?(追猴子时的心情怎样,事后想到些什么……)2.如果你是那条船上的一名水手,你会怎么讲?(得到的教训,对船长的佩服……)3.如果你是船长,你会重点讲些什么?(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4.那只顽皮的猴子也想把这个惊险而有趣的故事讲给别的猴子听,你能替那只猴子讲讲吗?要求学生任选一个角色分组练习讲故事,然后分别请四名学生担任不同角色到前面讲。

四想象表演,完成作业孩子被救上甲板后,船上的人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小组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

然后以“孩子被救上甲板之后”为题,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跳水水手逗猴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孩子遇险父亲举枪命令孩子跳水孩子得救教学反思:1.本课的教学并不一定按部就班地进行。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部编版《跳水》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部编版《跳水》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部编版《跳水》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是部编版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孩子智慧和勇气的故事。

故事中,小男孩萨沙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凶猛的狼,他机智地利用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化解了危机。

本文语言简洁生动,情节紧凑,富有悬念,适合学生阅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勇敢、机智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故事情节感兴趣,善于发挥想象力和联想。

但在理解文中某些比喻、象征手法以及成语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理解和感悟课文中的语言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本课的成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来感悟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在面对困难和危机时,要勇敢、机智地应对,培养勇敢、机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本课的成语造句。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象征手法以及成语的含义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阅读体验。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2.生字词卡片:准备本课的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课文音频:准备课文朗读音频,方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图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让学生简单预测课文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说课稿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说课稿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一个孩子跟随父亲出海捕鱼的故事为线索,展现了孩子勇敢、机智、善良的品质。

课文语言优美,情节紧凑,充满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文旨在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学生领悟到勇敢、机智、善良的重要性,并学会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和智慧去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故事情节。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课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一定的感悟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细节、分析人物性格等方面仍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其中的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善良的品质,学会在面对困难时,有勇气和智慧去解决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其中的词语造句。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孩子勇敢、机智、善良的品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内容,深入理解孩子勇敢、机智、善良的品质。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中描述跳水的内容;2.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文中的意思。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感。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2.重点词语的掌握。

教学难点1.部分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记忆;2.文中复杂句型的分析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教具:课文PPT、黑板、彩色粉笔、多媒体设备;3.活动准备:制作朗读任务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课文中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跳水的认识;2.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2.学生分组合作理解课文,找出关键词语;3.学生表演课文片段。

第三步:重点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2.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句意。

第四步:朗读训练(10分钟)1.学生利用朗读任务卡片,进行小组朗读训练;2.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第五步: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课文中的关键内容;2.学生回答提问,巩固课堂内容。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有关本课文的习题;2.背诵本节课的部分课文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朗读训练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发音准确性。

但在课文理解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多加引导和巩固。

下节课将继续强化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17跳水》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17跳水》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17 跳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

本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爷爷的指导下,学会游泳的故事。

通过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重要性,并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叙事性文本有一定的掌握。

但在理解文中深层含义,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游泳这一运动可能了解不多,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品质,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小男孩学会游泳的过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老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用于学生跟读、模仿。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

3.课文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如:展示一个小男孩在海上游泳的画面,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游泳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老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如:小男孩为什么会去学游泳?他是如何在爷爷的指导下学会游泳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对话。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 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7.跳水》 第二课时教案
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水?(这时,要救孩子,唯一的方法骨。船长担心孩子不当机立断,所以一再提到“开枪”。)
3.船长救孩子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1)船长的儿子肯定水性好,淹不死。
(2)往水里跳,因为水的浮力而不会摔伤。
(3)落水后,船上有水性很好的水手可以救助。
(4)这样做比较节省时间。
4.和船长的办法相比较,我们刚刚提到的其他办法怎么样呢?(铺海绵垫子或棉被既费时间又不一定与孩子下落位置一致;用人接因距离太远冲击力过大也不一定安全;求助飞机需要很长的时间。)
5.船长这样做的结果怎样?(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一样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根据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课文层次。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内容。
二、自由读文,了解起因【出示课件3】
1.第一自然段首先交代了什么?
3.学习课文后,你最佩服谁?(船长)佩服他什么?(船长遇事沉着镇静、机智果断。)(板书:沉着镇静、机智果断)
4.说一说:
(1)此时此刻,你想对船长的儿子说些什么?(你为了赢回一点儿面子,险些失足跌到甲板上,差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不是勇敢,而是莽撞。今后做事一定要想想后果……)
(2)此时此刻,你想对船长说些什么?(你表现出的沉着、果断、机智,源自你丰富的经验和超人的智慧,以及你对孩子深切的爱,展现了你极大的人格魅力。)
(3)此时此刻,你想对水手们说些什么?(开玩笑应当看场合、对象,有时玩笑酿成悲剧。)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7课《跳水》第2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7课《跳水》第2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7课《跳水》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跳水》这篇课文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7课。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俄国轮船上的故事。

一个孩子为了贪玩一只猴子手中的帽子,不幸掉入了大海。

孩子的父亲为了救他,冒着生命危险跳入大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危险面前要保持冷静,善于思考,勇于面对。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对于这篇课文中的某些词语和表达方式可能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语,帮助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善于思考问题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分析课文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教科书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上课之初,我会通过一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你们是如何面对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遇到不懂的词语和句子主动查阅工具书,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大家共同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我对课文进行讲解,重点解析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

通过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肆、桅、撕”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肆”等14个字,正确读写“环游、航行、放肆”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顺序,再讲讲这个故事。

3.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想想船长的办法好在哪儿。

▶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理清顺序,再讲讲这个故事。

2.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想想船长的办法好在哪儿。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本课生字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

提醒学生“吓唬”的“唬”在这个词中读轻声hu。

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易错的字“艘”和“肆”,其他的生字学生可以自学。

2.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水手们的相关语句,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

指导学生思考,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3.语言运用指导学生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述这个故事,促进学生从积累到运用的有效迁移。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讲讲这个故事。

2.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想想船长的办法好在哪儿▶教学过程一、学习写法,训练表达1.教师引导:就在这万分紧急、命悬一线的时刻,连水手们都不知所措了,这时谁出现了?(船长)船长用什么方法使孩子脱离了险境?默读第5自然段,画出描写船长动作、语言的句子,把你的感受与理解在书上做好批注。

指名学生读画好的句子。

(课件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1)指名学生读画好的句子,然后全班齐读。

(2)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我从“本来、立刻、快”这几个词中体会到船长做出判断的时间短、速度快,表现了船长的果断、机智、镇定)(3)父亲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学生接读)“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

船长又喊——(学生接读)“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4)父亲对孩子的两句喊话中有7个感叹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这7个感叹号?(短促、有力、不容置疑、命令式的语气)请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向孩子喊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17课 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17课  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7. 跳水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积累本课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3.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及对孩子深切的爱,明白遇事应先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体会船长在危急之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直奔主题同学们,当你们有危险的时候,你的爸爸妈妈会怎样做?(想办法救人)对呀,做父母的的都很爱自己的孩子。

那你们见过这样一位父亲吗?(课件播放父亲用枪瞄准孩子的那一幕)居然用枪来瞄准自己的儿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二、以读促思,体会孩子的危险1.你是从哪里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请学生读,要求读出“危险”的感觉)(1)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从文字上体会):①从水手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②从“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摇摇晃晃”“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也难以回转身来。

”“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等词句的描述中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2)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从图片上体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横木与甲板的距离、横木的宽度,理解孩子的危险处境——难以回转身,直观感受紧张氛围。

(3)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孩子现在处境的危险吗?(万分危急、千钧一发……)齐读,再次感受孩子处境的危险。

2.齐动脑,想办法。

(1)怎么办?孩子的两条腿在发抖,我们得想办法救他才行。

(学生各抒自见)(2)讨论,分析学生提出的办法,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有把握。

3.过渡: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的父亲是怎么做的呢?8.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孩子面临的危急情况?三、读中悟,体会船长的机智、冷静1.指名读第5自然段。

说说船长是怎么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2.引导读,感受船长的机智、冷静、果断。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7跳水》说课稿(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7跳水》说课稿(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7跳水》说课稿(含2课时)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孩子智慧和勇敢的故事。

故事中,小男孩萨沙在面临危险时,沉着冷静地应对,最终成功解决问题。

通过这个故事,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应急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寓教于乐的故事性课文比较感兴趣。

但是,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句子和表达方式,他们可能还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的发展线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智慧、冷静面对困难和问题的品质,增强他们的应急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的发展线索。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萨沙的智慧和勇敢。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幅图片引入,展示一个小男孩在船上遇险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引导学生读题,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故事的发展线索,感受小男孩萨沙的智慧和勇敢。

3.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精讲点拨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2、围绕有关段落、语句,深入探究,感悟当时情况的危急。

3、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故事的惊险,并从中受到启示。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指名读全文。

2.说说读懂了什么?3.明确本节课的探究目标。

(由学生质疑时的疑点整理出来。

)预设:(1).这个孩子是怎样走上最高的横木的?从哪儿可以看出他的处境危险?(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着孩子跳水?(3).有没有其他方法救孩子?二、探究课文,师生交流。

1.自读课文,围绕目标进行感悟、探究。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个人收获,探讨疑点,教师巡视指导。

3.班上汇报与交流。

(1)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最高的横木的,以及孩子处境怎样? A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爬上了桅杆,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

(猴子戏弄孩子,水手们又在一旁“大笑”,孩子很尴尬。

)B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不但不制止,反而“笑得更欢了”。

孩子气得脸都红了。

他脱下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生:我一定要追上猴子,夺回帽子,再狠狠地教训猴子一顿。

生:我一定要挽回面子,不能便宜了这只可恶的猴子。

C猴子一边不断向上爬,一边回头逗孩子。

爬到了桅杆的顶端……把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然后……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孩子气极了……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猴子越来越放肆,竟然将孩子的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忍无可忍,气愤到了极点,于是走上了最高的横木去取帽子。

)孩子此刻处境如何?从哪儿看出来的?生: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①从水手们的表情可看出——“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17、跳水一、复习导入,理清故事情节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17课《跳水》,这是一个发生在船上的故事,主要写了水手、猴子、孩子和船长之间发生的一件事。

2、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我们知道故事的起因是:水手拿猴子取乐(取乐)故事的经过是:猴子逗孩子生气(逗)孩子追猴子遇险(追)故事的结果是:船长逼孩子跳水。

(救)二、小小评判官,谁的责任?过渡:我们知道故事中的孩子在追猴子的过程中,遭遇了险情。

那你觉得究竟是谁让孩子一步步陷入险境的呢? (水手、猴子、孩子)学习活动一:我是小小评判官1、想一想:孩子一步步陷入险境,究竟是谁的责任?2、找一找:默读课文,到文中去找找依据,画出相应的句子。

3、说一说:结合找到的句子,说说我的理由。

1、水手的责任(1) “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2)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3)“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水手的三次笑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猴子的责任(1) “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2)你觉得这只猴子怎么样?(3)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孩子,你会怎么想?3、孩子的责任(1)孩子冲动,失去了理智,死要面子,没有意识到危险。

(2)我们来找找孩子在整个过程中的心情是怎样的?(3)你发现他的心情有什么变化?4、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惊险的一幕吧!(1)你看到了什么?(2)看到这样的情境,你会有怎么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这句话。

(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惊险的一幕吧!三、小小解密员,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1、危险降临得那么突然,孩子命悬一线,情况是多么危急啊!学习活动二:想方设法救孩子1、想一想:如果你就是当时甲板上的一名水手,你会想到哪些方法来救孩子呢?2、写一写:小组内交流一下,完成学习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跳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

3.通过自由读,抓重点词句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以及孩子得救的过程。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教学重点】
1.按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把故事讲完整。

2.体会孩子的危险处境的原因以及船长的冷静和机智。

【教学难点】
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事件发展中的不同表现,理解船长让孩子跳水是最佳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角色?(板书:水手猴子孩子船长)
2.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些角色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水手逗猴子,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孩子遇险,孩子得救。

二、品读“险”。

(自读课文2—4自然段)
(一)课件出示思考题。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要求:(1)学生自己读书做批注笔记。

(2)小组内互相交流个人收获。

(3)在班上汇报交流。

(二)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
1.水手逗猴子,猴子逗孩子,那么孩子有什么表现呢?
2.孩子的表现:孩子哭笑不得→孩子气得脸都红了→孩子气极了。

(1)(猴子逗孩子,水手们在一旁都笑起来,孩子“哭笑不得”,很尴尬)“哭笑不得”是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猴子弄得孩子没有办法,由于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水手们又大笑起来,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他又拿猴子没办法,只能哭笑不得)
(2)引导: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要是拿不回帽子,也太丢面子了。

我一定要追上这只可恶的猴子,夺回帽子,绝不能轻易便宜了它)(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上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3)引导:体会孩子“气极了”的心情,也就是孩子走上桅杆顶端横木的原因。

3.水手们三笑。

小结:一笑猴放肆,二笑孩尴尬,三笑孩生气,这样推波助澜使孩子身陷险境。

(三)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指导学生理解以下两个句子。

1.出示句子。

(1)当时甲板上的人有什么表现?抓住“吓呆”一词,从中感悟这些经历过许多困难的水手已被眼前的情景(太危险的情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傻站着,更深入感悟孩子处境的危险(从侧面衬托出事态的严重)。

从水手们的表情“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可以看出。

(2)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孩子会不会失足?为什么他拿到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孩子有可能会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得粉碎。

退一步讲,即使不失足,也难以回转身来,桅杆太高、太险)从文中“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摇摇晃晃”“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等词句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

2.(1)引导: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吗?(万分危急、千钧一发、危在旦夕……)
(2)教师指导朗读: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

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更能够表现出孩子的处境危险呢?
引导:语速再快一点,声调稍高一些,突出重点词语。

三、品读“跳”。

1.“正在这时候”指什么时候?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这时是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这句话是个过渡句,上文讲孩子处境危险,下文讲船长出来果断处理)
2.面对这样危险的情景,船长——孩子的父亲是怎样做的呢?自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看一看船长是怎样做的。

请同学们再把这几个自然段读一读,想一想: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向海里跳?
(这时,救孩子的唯一方法就是跳水了,孩子难以回转身来,摔下来就没有命了。

船长担心孩子,当机立断,所以一再提到“开枪”)
3.看到这样危险的情景,你会怎样做呢?你想用什么办法救孩子?(让学生各抒己见)(让水手撑开海绵垫或床上被褥在下面接着,找直升飞机,让水手爬上桅杆救孩子……可是时间不等人,孩子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4.想一想:在那个危急的时刻,为什么船长的办法是最好的?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船长?(这是一位机智、勇敢、果断的船长)你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
5.此时此刻,你想对船长的儿子说些什么?(你为了一顶帽子,差点儿失足跌到甲板上,这不是勇敢,而是莽撞)(你想过没有,万一失足,你会给亲人、朋友带来多么大的痛苦。

你为了赢回一点儿面子,险些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今后做事一定要想想后果……)
四、总结全文。

1.“跳水”这篇文章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课文给予人们的启迪是多方面的。

作者本意是赞扬船长在紧急关头沉着镇定、机智果断的品质;还可以从孩子过于生气激动而失去冷静,因而陷入险境的角度受到启发:遇事要冷静;读者还可以从水手们的起哄促使孩子陷入险境中得到启发:开玩笑要有分寸,不要太过分。

2.教师总结:枪口下的跳水,是应对几乎无计可施的生命险情时一个父亲的机智果断、沉着冷静的体现。

船长的选择源自他丰富的经验、超人的智慧以及对孩子深切的爱,让我们深刻地去理解父爱吧!另外,我们应该明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注意安全,考虑后果,危急时刻要沉着冷静,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

【板书设计】
17跳水
水手戏猴(起因)
猴子逗孩(发展)
孩子追猴、横木遇险(高潮)
跳水得救(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