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课时2习题
2019济南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古诗词、综合运用及解析
2019济南中考语⽂课外⽂⾔⽂、古诗词、综合运⽤及解析1.(⼆)课外⽂⾔⽂阅读阅读下⾯的⽂段,完成9~11题。
(共8分)司马旦字伯康。
清直敏①强,虽⼩事必审思,度不中不释②。
以⽗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历郑县主簿。
郑有妇蔺讼夺⼈⽥者,家多⾦钱,市党买吏,合为奸谩,⼗年不决。
旦取案⼀阅情伪⽴见,黜③吏⼗数辈,冤者以直。
⼜井元庆豪欺乡⾥,莫敢谁问,旦擒致于法。
时旦年尚少,上下轻之,⾃是惊服。
吏捕蝗,因搔民。
旦⾔:“蝗,民之仇,宜听⾃捕,输之官。
”后着为令。
【注释】①敏:精明。
②释:放下③黜:罢免。
9.⽤“/”给下⾯的⽂字断句。
(只画⼀处)(2分)旦取案⼀阅情伪⽴见10.⽤现代汉语翻译下⾯的句⼦。
(3分)虽⼩事必审思,度不中不释。
11.结合⽂章内容,说⼀说你对司马旦的评价。
(3分)(三)诗歌阅读阅读下⾯的诗歌,完成12~13题。
(共8分)过⼭农家顾况板桥⼈渡泉声,茅檐⽇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天晴。
12. 三、四句中写了⼭农“”“”两个劳动场⾯。
“莫嗔”“却喜”刻画了⼭农的形象特点。
(4分)13.从表现⼿法的⾓度赏析“板桥⼈渡泉声,茅檐⽇午鸡鸣。
”(4分)三、(5分)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为认真贯彻落实⼗九⼤精神,弘扬济南“⼆安”⽂化,由中国李清照⾟弃疾学会、济南⾼新区管委会、济南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纪念⾟弃疾逝世810周年——中国当代名家书法精品邀请展暨弘扬济南“⼆安”⽂化研讨座谈会在济南齐鲁艺术馆举⾏。
此次邀请展共荟萃80余位书法家的90余件作品,书写内容全部为⾟弃疾经典诗词,如此规模在全国尚属⾸次。
【材料2】对联是根据汉字⾳、形、义的特点构成。
⼀般要求对联上下联字数相等、句法⼀致、词性相同、词义相关、平仄相对。
下⾯是李清照纪念馆“归来堂”对联:上联:红⾬飞愁千秋绝唱消魂句下联:黄花⼀卷⾼歌⽐瘦漱⽟词②【材料2】李清照纪念馆“归来堂”对联中的下联有词语打乱了顺序,请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和上联的内容调整,下联正确的顺序是。
(济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课时1 课内阅读)课件.pptx
7
4.对文解词法 也叫互文解词法。古人行文,往往采用结构相同或
相似的句子,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相关 联的词语。根据这一点,有些词语依据上下文就能断定 其含义。
5
2.组词解词法 古代汉语大多是单音词,发展到现代汉语基本上都
演变成了双音词,有的词语只是在文言词前面或后面加 上一个字便是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掌握了古代汉语与现 代汉语的这一联系,将文言文中单音词组成现代汉语的 双音词或合成词,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词。
6
3.成语解词法 现代汉语中的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汉语中的词直接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 课时1 课内阅读
1
(2016·济南)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 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
2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
考点一 理解实词的含义
例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蕃 B.不蔓不枝·
蕃:繁多 枝:长枝节
C.亭亭净·植
植:种植
D.陶后鲜·有闻
鲜:少
·
4
【解题技巧】理解文言词语可按照以下几种方法: 1.记忆解词法
识记是理解的基础,教材中出现的文言词语的词义 一定要牢记,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将知识迁移,转 化为能力。
2019-2020学年山东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二)
2019-2020学年山东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二)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
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
”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子其去之。
”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
”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①镒:二十两。
②馆:这里指家。
③《诗》:这里指《诗经》。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________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归休: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宜尔子孙承承兮。
(3)【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
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选自《诫外甥书》)(1)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明:明确、坚定B.淫慢则不能励精淫:荒淫C.夫志当存高远存:怀着,怀有D.何患于不济济:成功,实现(2)下列句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非淡泊无以明志/若志不强毅B.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C.意与日去/去细碎,广咨问D.将复何及/何患于不济(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配套K12】济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课时2真题过招
课时2 课外阅读一、(2017·山东日照)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东方朔救乳母葛洪汉武帝乳母尝犯事于外,帝欲申宪①,乳母求救东方朔。
朔曰:“帝忍而愎②,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
汝临去,慎勿言,但屡顾帝,我当设奇以激之。
”乳母如其言。
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尚何还顾!”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③之,即敕免罪。
(选自《西京杂记》,略有改动) 【注释】①申宪:依法惩处。
申,按照。
宪,法律。
②愎(bì):固执任性。
③愍(mǐn):哀怜。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武帝乳母尝犯事于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帝已壮矣,岂念汝乳哺时恩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东方朔说“我当设奇以激之”,你认为他救乳母的计谋“奇”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7·山东聊城)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张千载高谊千载字毅甫,庐陵人。
文山①友也。
文山贵显,屡以官辟②,皆不就。
文山自广还,至吉州城下,千载来见,曰:“丞相赴京,某亦往。
中考语文 讲解 古诗文阅读 专题十二 文言文阅读 3课标文言文基础储备练22.伯牙鼓琴
22.伯牙鼓琴 《吕氏春秋》
1.词类活用 伯牙鼓.琴
2.重点实词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志:心心志志,,情情志 (2)善.哉志乎鼓琴 (3)巍.巍.乎若太山 (4)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鼓:(名→动)_弹_弹 __
方:刚刚刚刚
善:好好 巍巍:高高大大的的样样子 少选:不子不久久
(5)汤.汤.乎若流水 (6)伯牙破琴绝.弦 (7)终身不复.鼓琴 (8)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汤汤:水水流流大大而急的急样的子 绝:断断样子
复:再再
足:值值得得
3.朗读节奏划分 (1)方 / 鼓 琴 / 而 志 在 太 山(标 2 处) (2)以 为 / 世 无 足 复 为 鼓 琴 者(标 1 处)
4.重点句子翻译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你你)弹)得弹真得好真啊,好就啊像,那巍就峨像的那泰山巍。峨的泰山。 (2)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伯牙牙把把琴摔琴破摔,破拉断,了拉琴断弦,了终琴身弦不再,弹终琴身,认不为再世弹上琴再没,有认值为得他为 之世弹上琴的再人没了有。 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配套K12济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课时1真题过招
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课时1 课内阅读一、(2017·天津)阅读《桃花源记》的节选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B.阡陌交通..交通:运输事业C.咸.来问讯咸:都D.欣然规.往规:计划2.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二、(2017·四川成都)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论语十二章含解析
《论语》十二章学问梳理一、重点字词1. 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2. 古今异义饭疏食,饮水.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3.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饭.疏食,饮水原意为:煮熟的谷类食品,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2)名词作状语学而时.习之原意为:时间,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3)动词作名词传.不习乎原意为:传授,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4)形容词作名词温故.而知新.原意为:旧的,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原意为:新的,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4. 一词多义(1)乐:①不亦乐.乎F____________②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______(2)知:①人不知.而不愠F ____________②温故而知.新 ____________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④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____________(3)从:①七十而从.心所欲 ____________②择其善者而从.之F ____________③客从.外来(《邹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______5. 重点实词(1)学而时习..之时习: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2)人不知而不愠.愠:_____________(3)不亦君子..乎君子:___________(4)吾日三省....吾身吾:_____________日:_____________三省:___________三:__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_(5)为人谋.而不忠.乎谋:_____________(6)与挚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_______(7)三十而立.立:_____________(8)四十而不惑.惑:_____________(9)五十而知天命.命:_____________(10)六十而耳顺..耳顺:___________(11)不逾矩..逾:_____________矩:_____________(12)学而不思则罔.罔:_____________(13)思而不学则殆.殆:_____________(14)一箪.食箪:_____________(15)人不堪.其忧堪:_____________(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_____________(17)曲肱.而枕之肱:_____________(18)不义.而富且贵义F:____________(19)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___________(20)子在川上..曰川上:___________川:_____________ (21)逝.者如斯.夫逝:_____________斯:_____________(22)三军..可夺.帅也三军:___________夺:_____________(23)匹夫..不行夺志也匹夫:___________(24)博学而笃志..笃志:___________(25)切.问而近思切:_____________(26)仁.在其中矣仁:_____________6. 文言虚词①学而.时习之 _____________②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1)而③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④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⑤曲肱而.枕之 _____________⑥博学而.笃志 _____________①学而时习之 _____________(2)之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____________③曲肱而枕之. _____________①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3)乎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_____________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_____________(4)为②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5)与.挚友交而不信乎 _____________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____________(6)于②于.我如浮云 _____________(7)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8)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①贤哉,回也. _____________(9)也②三军可夺帅也. _____________(8)盖.石性坚重 _____________(9)遂.反溯流逆上矣 _____________①如其.言 _____________(10)其②但知其.一 _____________(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____________(11)不义而富且.贵 _____________(12)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①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13)其②仁在其.中矣 _____________(14)逝者如斯夫. _____________二、重点句子翻译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课后习题)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挚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课后习题)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配套K12济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课时2习题
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课时2)一、(2017·济南)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景公登射①,晏子修②礼而侍。
公曰:“选射之礼,寡人厌之矣。
吾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
”晏子对曰:“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
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然而不敢者,维礼之谓也。
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
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吾未之闻也。
”景公曰:“善。
”乃饰射③,更席,以为上客,终日问礼。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注释】①登射:指走上射箭的位置。
古代有通过射箭选拔人才的制度,射箭时有套礼仪,所以下文说“选射之礼”。
②修:依照。
③饰射:整治射礼。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为上客,终日问礼。
3.景公“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晏子却认为,治理国家必须要;从“景公曰:‘善。
’乃饰射”可见景公的品质。
二、(2016·济南)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
鲁连②谓孟尝君曰:“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③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耨④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
故物舍其所长,之⑤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⑥;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⑦?”孟尝君曰:“善!”乃弗逐之。
(选自《战国策·齐策》)【注释】①舍人:侍从。
②鲁连:战国时齐国人。
③曹沫:春秋鲁庄公时武士。
④铫(yáo)耨(nòu):古代除草的农具。
⑤之:这里是用的意思。
⑥不肖:没有才能。
⑦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这哪里是世上的用人之道呢?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
3.文中鲁连委婉劝谏,意在告诉孟尝君的道理。
三、(2014·济南)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12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二课内重要文言文阅读
3.全文两次写到“乐”,这与文章忧伤凄苦的感情基调 矛盾吗?为什么?
[思路分析] 这道问答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 与理解能力。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准确翻译原文(也就是读 懂原文内容),然后结合写作背景进行主题分析,做到知人论 事,探究作者的感情变化。 不矛盾。作者被贬,心中自然忧伤凄苦,而寄情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正是为了摆脱忧伤的心情;但这种从自然美景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的快乐是短暂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凄苦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与用法。中考试题 中,对文言实词、虚词含义和用法的考查是必不可少的。 本题重点考查常用实词的语境含义和用法。 “ 名 ” 在这里 是 “ 出名 ” 的意思, “ 劳 ” 不能解释为 “ 劳累 ” ,应该为 “使„„劳累”。
2.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臣不胜受恩/感激 B.今齐地方/千里 C.朔气传/金柝 D.水/不在深
( D )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朗读与停顿。文言文的朗 读与停顿在中考中以主观性试题居多,难度大,得分率低。 答题时一是找准语言标志,读懂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然 后按内容和结构层次去划分;二是抓住句子中的关联词语, 认准句子之间的关系;三是了解特定的称谓;四是根据互文、 对偶、排比等手法进行划分;五是找准语言标志。
2017到2021语文中考题文言文济南
2017到2021语文中考题文言文济南案例一:文言文阅读(12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沙猎,见往事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
”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
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
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勖助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
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
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密为肃陈三策。
肃敬受之,秘而不宣。
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①孰若孤?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B.①即更刮目相待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C.①在军中常苦多务②必先苦其心志D.①自以为大有所益②益慕圣贤之道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以钱覆其口B.①蒙乃始就学②乃重修重阳楼C.①结友而别②成礼而去D.①盖不可及也②盖以诱敌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2)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从文中选择一人加入你的微信读书群,你会选择谁?请结合两个语段概括说明理由(至少两条)。
济南市济南十二中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
济南市济南十二中语文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
幼时殊①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②,人咸易③之。
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④,以自畅⑤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⑥,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书有弗记者乎?(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注】①殊:特别。
②寝陋:丑陋。
③易:轻视。
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
⑤畅:畅通,昌盛。
⑥匕箸:调羹和筷子。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主人日再食食:________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________③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遗:________④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咸: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济南市济南十二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
济南市济南十二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古文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以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②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③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释】①本:根。
②虚受:虚心接受。
③实:充实,充满。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 ________②陶后鲜有闻________③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________④空以体道 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②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3)(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________、________、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________、________、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4)结合甲乙两文谈谈,君子应该具有怎样的品性。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丰,石必倒掷坎穴中。
济南市中考试题之文言文阅读
济南市中考试题之——文言文阅读1、【2005年】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6、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2分)余闻之也久。
7、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表现有哪些(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8、作者说:“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3分)(三)王着教帝学书太宗①朝②,有王着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
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着,着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又以问着,对如初。
或询其意,着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着之规益也。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匡义。
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着名书法家王羲之。
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⑤遽:匆忙。
9、下面句中的“其”,与“其后,帝笔法精绝”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百姓多闻其贤B、其如土石何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D、其一犬坐于前10、依据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
(2分)太宗益刻意临学 ___________________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又以问着,对如初。
12、你认为王着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2、【2006年】(二)[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初一上册课内文言文复习练习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初一上册课内文言文复习练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公欣然曰其子曰B.兄子胡儿对子骂父C.未若柳絮因风起若屈伸呼吸D.与儿女讲论文义君与家君期日中2.下列对选文的明白得有误的一项是()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出一种融洽、欢乐的家庭气氛。
B.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那个地点的“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人。
C.“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D.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暗示,说明谢安赞扬谢道韫的才气。
参考答案定向训练1.C【解析】A.说;B.亲小孩;C.如/你;D.介词,和。
2.C【解析】应是“撒盐”一句较“柳絮”一句更写实。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点词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B.太丘舍去去:离开C.相委而去委:托付D.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去后乃至乃吾前狼假寐C.相委而去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D.下车引之臣以王吏之攻宋也3.下列对选文明白得有误的一项是(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对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说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最新济南市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
最新济南市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语文阅读理解题最难的莫过于是文言文了,很多同学都觉得文言文比较难,我们可以多做一些题目来提高自己的水平。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最新济南市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最新济南市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原文(一)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最新济南市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题目(一)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A.可爱者甚蕃蕃:繁多B. 不蔓不枝枝:长枝节C.亭亭净植植:种植D. 陶后鲜有闻鲜:少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醉翁之意不在酒B.濯清涟而不妖人不知而不愠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焉置土石D.同予者何人陈胜者,阳城人也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A.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
“说”是一种古代文体。
B.本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 ,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
C.文章以“菊之爱” “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 ,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D.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
[最新济南市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一)6、C7、B8、D《最新济南市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原文(二)义田记 (宋)钱公辅①范文王公,苏人也。
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②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
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
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课时2)
一、(2017·济南)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景公登射①,晏子修②礼而侍。
公曰:“选射之礼,寡人厌之矣。
吾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
”
晏子对曰:“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
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然而不敢者,维礼之谓也。
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
无礼而能治国家者,吾未之闻也。
”
景公曰:“善。
”乃饰射③,更席,以为上客,终日问礼。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释】①登射:指走上射箭的位置。
古代有通过射箭选拔人才的制度,射箭时有套礼仪,所以下文说“选射之礼”。
②修:依照。
③饰射:整治射礼。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
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为上客,终日问礼。
3.景公“欲得天下勇士,与之图国”,晏子却认为,治理国家必须要;从“景公曰:‘善。
’乃饰射”可见景公的品质。
二、(2016·济南)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
鲁连②谓孟尝君曰:“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③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耨④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
故物舍其所长,之⑤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⑥;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⑦?”孟尝君曰:“善!”乃弗逐之。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舍人:侍从。
②鲁连:战国时齐国人。
③曹沫:春秋鲁庄公时武士。
④铫(yáo)耨(nòu):古代除草的农具。
⑤之:这里是用的意思。
⑥不肖:没有才能。
⑦岂非世之立教首也哉:这哪里是世上的用人之道呢?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
3.文中鲁连委婉劝谏,意在告诉孟尝君的道理。
三、(2014·济南)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大义感人
楚昭王遭吴阖庐之祸【注】,国灭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反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或奔走赴秦,号哭请救。
竟以复国。
汉高祖入关,召诸县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
已而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
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节选自《容斋随笔》,有改动) 【注释】楚昭王遭吴阖庐之祸:指吴王阖庐伐楚,五战,楚五败。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
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父老反矣,何患无君!
3.选文记叙了三个故事:楚昭王,汉高祖
刘邦约法三章定基业,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
用鲜明的对比,突出
了的重要性。
四、(2013·济南)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墨者①有巨子②腹③居秦,其子杀人。
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
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腹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
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子,人之所私也。
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墨者:指墨家。
②巨子:墨家学派对墨家有成就的人称“巨子”。
③腹(tūn):人名。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
忍所私以行大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
五、(2017·济南槐荫区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①,犹掇②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③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④;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橛株⑤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节选自《庄子·达生》) 【注释】①痀偻者承蜩(tiáo):痀偻,驼背;蜩,古书中的蝉。
②掇:捡拾。
③丸:粘蝉用的面团。
④锱铢:这里指很少。
⑤橛株:木桩。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画两处)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3.驼背老人捕蝉的惊人绝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六、(2017·济南历城区二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刘秀①为大司马②时,舍中儿③犯法,军市令祭遵④格杀之。
秀怒命取遵,主簿陈副谏曰:“明公常欲众军整齐,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奈何罪之?”秀悦,乃以为刺奸将军,谓诸将曰:“当避祭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将也!”
【注释】①刘秀:汉宗室,新朝末年起兵反王莽,为更始帝封为大司马,后自立称帝,建立东汉,谥光武,庙号世祖。
②大司马:汉时掌全国军政的官。
③舍中儿:府中的家奴。
④祭遵:随刘秀起兵诸将之一,后以功封侯,为东汉开国勋臣。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
秀怒命取遵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将也!
3.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祭遵是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