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河油田举升工艺优化配套及应用

合集下载

八面河油田稠油井注采一体化管柱的适应性探讨(谭小林 147队)

八面河油田稠油井注采一体化管柱的适应性探讨(谭小林 147队)

八面河油田稠油井注采一体化管柱适应性探讨黄荆平谭小林(清河作业部试油147队)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注采一体管柱及配套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稠油注蒸汽井中的适应性,该技术使用杆式泵配合一体管柱生产, 并开创性地使用普通油管代替隔热管, 应用氮气隔热注汽, 从而实现不动管柱进行注汽、采油、检泵、冲砂等作业。

减少了目前八面河油田传统注汽焖井换泵抽管柱采油的方式造成生产成本的增高, 经济效益变差的状况。

该技术的引进应用节约了作业费用, 缩短了作业时间, 节省了隔热管费用, 有效降低稠油生产成本。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稠油;一体管柱;适应性;杆式泵;隔热;一、注采一体管柱引进应用的必要性1. 目前八面河油田常规热采存在的主要问题1.1 热量损失大常规热采在注汽结束后的间喷期,一般为3~5d 左右,由于该期间温度高,出于安全考虑不能及时进行作业,增大了油层热量损失,而这部分油层热量对吞吐效果至关重要,因而降低了热采井的吞吐效果,进而影响产油量;加之下泵抽管柱时要进行热洗,水温达不到,大大损失热量。

1.2 起下作业频繁常规热采需要两次作业,目前八面河稠油区块面138和面120常规热采流程为:作业(下隔热管柱)→注汽→焖井→放喷→作业(起出隔热管柱、下生产管柱和深井泵)→抽油;而注采一体管柱热采流程为:作业(下生产管柱和注采一次泵)→注汽→焖井→放喷→抽油。

从中可以看出,常规热采工艺相对于注采一体管柱工艺多一次作业程序,即起出隔热管柱、下生产管柱和深井泵。

1.3 无法克服常规压井带来的缺陷压井液将对地层造成冷伤害,吸收地层热量,降低稠油油藏吞吐效果并且造成井底污染;压井液容易造成油层堵塞,影响液体流入井内;大量的压井液从井中排出一般需要2~3d 的时间,增加了热采井的无效生产时率。

1.4 周边注气井作业进度影响常规热采不能保证热采井停喷时及时作业,如500m内有注气井,即使停喷也不能作业。

常规热采停喷至下泵作业一般需要10d 左右的时间,这大大降低了热注效率及措施增油量。

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稠油区块的运用

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稠油区块的运用
形成配套工艺技术
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八面河油田稠油区块的化学预处理地层配套 工艺技术,包括预处理剂筛选、注入方式优化、焖井时间确定等。
解决开发难题
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八面河油田稠油区块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 注汽压力高、注汽效果差、采油速度低等。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加强生产管理
加强油井日常生产管理,及时发现和 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确保油井正常生 产。
04
CATALOGUE
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稠油区 块的应用
应用方案设计
稠油区块特性分析
针对八面河油田稠油区块的油藏特性、原油 性质及开发条件进行详细分析。
注入方案设计
确定注入方式(连续注入、间歇注入等)、 注入量、注入速度等关键参数。
在应用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时 ,应加强现场监测与评估工作 ,及时掌握注汽和采油动态, 确保技术应用效果。
探索与其他技术联合应用
可以探索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 与其他稠油开采技术的联合应 用,如与蒸汽吞吐、蒸汽驱等 技术的结合,以进一步提高稠 油开发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实施效果
根据现场数据和评估方法,对实施效果进行 客观评价。
经济效益分析
对化学预处理地层技术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包括投资成本、增产效益等。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分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注入压力 高、注入效果不均等。
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产 生的原因。
改进措施
后续研究方向
引言
背景与目的
01
02
03
提高采收率
针对八面河油田稠油区块 的开发难题,通过化学预 处理地层技术,改善油藏 物性,提高原油采收率。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方案优化

八面河油田面138区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方案优化

1 稠油油藏厚度对蒸汽吞 吐效果的影响
对薄层稠油蒸汽吞 吐过程 中的热效率 和地层温度场
的变化研究表明 , 对于小于 5 m 的薄层稠油油藏 , 油层厚 度对蒸汽吞吐热效率的影响显著增加。在工艺参数相同 的条件下, 5 m 厚度 的稠油油藏在为期 1 5天的蒸汽吞吐 ( 注汽 、 焖井和开采) 过程 中, 油层温度 比 1 0 m油层厚度的 稠油油藏低 3 0  ̄ C。面 1 3 8区沙 四段稠油油藏的油层平均
率较高, 对下周期 的注汽热效率和油藏整体 开发效果不
利 。因此 , 研究薄层稠油油藏的散热规律 , 优化蒸汽吞 吐 工艺参数 , 提高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 吐开发效果 , 对薄层
表 1 热采 井 效 果统 计 对 比 表
[ 收稿 日期]2 O 1 2 —1 o 一1 6 [ 第一作者简介]赵艳 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9 7 8 一) , 女, 大学, 工程 师, 主要从事采油工程工作 。
时间选择为 5 天。 3 . 5 注汽强度
数均高于面 1 3 8 —1 2 一x 2 5 , 因此蒸汽吞吐效果较好 。
面1 3 8区沙 四段 砂体平 面上 油层厚 度分 布特征 为 相 间分 布 , 存在多个局部厚 油带 , 最厚油层 为 9 . 1 m, 最 薄的小于 2 m。利用 C MG 软件 的 B U I L D E R模块构 建
第2 6卷
第 1 期
八 面 河 油 田面 1 3 8区薄 层 稠 油油 藏 蒸 汽 吞 吐方 案优 化
赵艳 宁 , 赵业 富, 费成俊
( 中国石化胜利 油田分公 司清河采油厂工 艺研 究所 , 山 东 寿光 2 6 2 7 1 4 )
[ 摘 要] 统计分析认为, 影响八 面河油田 面 1 3 8区薄层稠 油油藏 热采效果的主要 因数是油层厚度和 油层渗透 率。 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 , 对面 1 3 8区薄层稠 油油藏 蒸汽吞吐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后 , 热采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单 井注汽量 减 少, 单 井产量、 周期油汽比和回采水率均得到提 高。 [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 薄层稠油 ; 蒸汽吞 吐; 方案优化 [ 中图分类号] T E 3 5 7 . 4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O 0 9 —3 0 1 X ( 2 O 1 3 ) 0 1 一O 0 3 2 一O 4

八面河油田螺杆泵抽油井工况分析

八面河油田螺杆泵抽油井工况分析

八面河油田螺杆泵抽油井工况分析摘要】八面河油田油井地处渤海滩涂,目前有各类螺杆泵抽油井36口,螺杆泵抽油井的日常管理成为采油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

如何更好的对该类举升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提高管理水平。

为此,我们对油田螺杆泵躺井、低效的原因进行了诸多方面的分析。

力图建立起适合我油田螺杆泵井生产的工况分类标准,便于系统分析、分类治理,以求满足我油田的螺杆泵管理水平的需要。

【主题词】螺杆泵定子故障断脱目前全厂有地面驱动螺杆泵抽油井29口,占总井数的16.02%,占全厂螺杆泵总井数的36.71%,开井22口,占全厂螺杆泵开井数的34.92%。

螺杆泵举升工艺在厂里主要应用于高粘稠油、供液相对较差的油井,日液279吨、日油75吨、平均含水73%。

目前螺杆泵井的生产工况诊断主要依靠产量、动液面和电流等参数进行经验分析,一些专用的光杆扭矩、轴向力载荷测量装置的应用还未普及,系统诊断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缺少对系统工况的明确定义;二、缺少对系统工况的定量描述;三、缺乏对举升系统的整体评价;因此急需建立螺杆泵井系统诊断模型,运用系统诊断软件对螺杆泵井运行工况进行分析。

1 螺杆泵井生产工况分析常用数据和资料螺杆泵抽油井生产工况分析同抽油机生产分析类似,也需要一些必须的数据资料。

常用的分析资料如下:日常生产数据资料: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含水、气油比、回压、套压、井口温度等;产出液物性资料:含砂量、含蜡量、凝固点;管柱等资料:管柱图、工作制度、泵效、泵挂深度、动液面、沉没度(流压)、静液面(静压);日常管理资料:电流、转速、(扭矩)、(轴向力)、作业监督描述资料;井组相关资料:对应的注水井配注量、实际注水量、调配动态变化等数据资料。

2 螺杆泵井生产工况分类目前,螺杆泵井日常生产工况分析最直接的常用参数有6个,即:产液量、动液面、工作电流、转速、扭矩和轴向力。

其中:产液量代表了生产参数;动液面则是表征产液量和地层供液关系的参数;电流、转速、扭矩和轴向力则是抽油设备的工作参数。

八面河油田水平井复产配套技术

八面河油田水平井复产配套技术

八 面 河 油 田水 平 井 复 产 配 套 技 术
张 少 波 ( 长江大学地球科 学学院, 湖北 荆州 4003 江汉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 342; 山东 寿光 221) 674
[ 要 ] 随 着 八 面 河 油 田开 发 的不 断深 入 . 由 于地 层 出砂 、腐 蚀 等 因素 .严 重 影 响 了水 平 井 产 能 的 正 常 发 摘 挥 。 由此 .针 对 水 平 井 开展 各 项 复 产 配 套 技 术 研 究 .根 据 油 田现 场 实 际 , 结 合 室 内试 验 结 果 . 在 水 平 井 冲 砂 、 打 捞 、 挤 满 等 方 面 进 行 了多 井 次 的 现 场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水 平 井 复 产 配 套 技 术具 有 显 著 经 济 效 益 。 [ 键 词 ] 油 田开 发 ; 水 平 井 ;修 井 技 术 ;复 产 ;配 套 技 术 关 [ 图分 类 号 ] TE 5 . 中 356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0 文 0 0—9 5 (0 6 1 O l 一 2 7 2 2 0 )O 一 l 3 O
[ 收稿 日期]2 0 0 5—0 —2 9 2 [ 作者简介]张少波 ( 9 4 ) 1 6 一 ,男 ,1 8 9 6年大学毕业 ,高级工程师 .硕士生 ,现主要从事采油工艺及管理工作。
维普资讯
石 油天然气学报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 0 年 2月 06
随着 水平 井开 采技 术 的不 断进 步 ,相应 的修 井技术 和完 井方 式及 相关 的修 井设 备 也 日趋 完善 。由于 水 平井 自身 的复 杂 条件 ,使 得水 平 井 在 开 展 各 项复 产 措 施 时不 同 于常 规 直 井 。为 此 ,在 具 体 实施 方 案 时 ,主要 遵循 几个 原则 :① 安全 、可靠 是设计 的第一要 素 ;② 有效 的扶正 技术 ;③ 在保证性 能 可靠 的条

八面河地区松软地层固井工艺技术

八面河地区松软地层固井工艺技术

八面河地区松软地层固井工艺技术文/田常铭(湖北潜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江汉石油管理局钻井一公司)【摘要】:八面河地区属浅井施工,地层松软,稳定性差。

为此,开发应用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低压高孔高渗松软地层固井、热采井预应力固井、大斜度井水平井筛管完井固井等固井工艺技术系列。

介绍了主要固井工艺技术的应用,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固井技术浅井热采井水平井八面河地区一,地质特点和钻井情况1、地质特点自上而下分别为第四系平原组,上第三系明化镇组、馆陶组,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主要油气层段为沙河街组。

平原组钻厚200~300m,主要为黄色粘土,疏松不成岩,极易垮塌。

明化镇组钻厚300-450m,主要为棕色泥岩,吸水性强,易造浆,易垮塌。

馆陶组地层钻厚180~350m,主要为灰白色砂、砾岩和流沙层夹棕色、灰色泥岩,易扩径、易垮塌、易漏失。

沙河街组地层岩性主要为中一厚层砂岩、泥岩,砂层孔渗大,疏松,易漏、易扩径,并且局部地区由于高压注水易溢流;地层压力系数小于1.O;渗透率22. 4—2378×10 -3 um2;孔隙度22.O~37 0%:地层水总矿化度11152—90886mg/1;地温梯度3℃左右。

局部地区因长期注水形成高压,钻井过程中出油出砂严重。

2、钻井情况(1)、井身结构钻头程序:中444. 5mm×200m±;中241. 3mmX井底(1200~1500 m)。

套管程序:中339. 7mm×200m±,封平原组上中部;中177. 8mm×井底(1200~1500 m)。

(2)、钻(完)井液体系直井及常规定向井(最大井斜<350)使用聚合物屏蔽暂堵完井液,大斜度井水平井使用聚合物乳化屏蔽暂堵完井液。

(3)、井眼质量常规定向井采用直一增一稳三段制剖面,大斜度井水平井采用直一增一稳一增一直五段制剖面。

定向点多选择在500- 700m 的明化镇组、馆陶组地层。

八面河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及治理对策研究

八面河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及治理对策研究

八面河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及治理对策研究八面河油田是中国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益于近年来的油价上涨和技术进步,八面河油田的水驱开发效果研究和治理对策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水驱开发效果和油田治理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1.1 水驱开发原理水驱开发是指通过向油层中注入水来提高油田开采效率的一种开采方法。

当注入的水与原有的油层中的石油相接触时,会形成一定的驱油压力,从而使得原有的石油向井口方向集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油井开采晚期或者油田地质条件不太理想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油井的开采率和改善开采效果。

1.2 八面河油田水驱开发现状目前八面河油田采用水驱开发的方式已经相当普遍,通过注入大量的水来提高油田中原油的开采效率。

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水驱开发在八面河油田的效果逐渐减弱,油井的产量和开采率也在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水驱开发在长期使用后会导致油层渗透性的减小和水油混合物的扩散,从而降低了水驱的效果。

针对八面河油田的水驱开发效果下降的问题,需要针对其地质条件和开采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通过对地质构造和油田形成机制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油层的渗透性变化和水驱开发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理对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对八面河油田的水驱开发历史和开采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水驱开发的效果,并为制定后续的工作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针对八面河油田水驱开发效果下降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优化:(1)调整注水井位置和排水井位置,合理布局油田开采井网,降低水驱开发的影响范围,提高驱油效果。

(2)优化注水井注水方案,调整注入水体积和注水压力,降低水驱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驱油效率。

(3)研究新型的渗透性调节剂和驱油增产技术,通过改善油层渗透性和提高油井产量,提高水驱开发效果。

二、八面河油田油田治理对策研究2.1 油田环境污染治理随着水驱开发的进行,八面河油田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风险不容忽视。

八面河油田油井节能工作的实践与效果

八面河油田油井节能工作的实践与效果

从 而造 成举 升 及 其 配 套 系 统 能 耗 较 高 。稠 油 井 生 产 时 抽 油杆 摩擦 阻 力 大 , 杆 下 行 困难 , 井 具 有 低 冲 次 、 光 油 低
液 量 、 泵效 的 特 点 , 得 油 井 举 升 比较 困 难 。低 冲 次 低 使
由 于普 通 游 梁 式 抽 油 机 减 速 比仅 为 3 . 3 在 装 配 17, 普 通 电机 的情 况 下 , 最 小 冲 次仅 能 达 到 ( ~4 次/ n 其 3 ) mi,
不 能 适 应 稠 油 区块 (~ 2 次/ i 1 ) m n的低 冲次 生 产 要 求 , 只
能 借 助 调 速 电机 进 行 冲 次 补 偿 而 获 得 低 冲 次 , 而 造 成 从
较 高 的无 功 能耗 。为有 效 应 对 稠油 区块 油 井 的高 能 耗 问
题 , 面 河 油 田近 年 逐 步引 进 了低 冲 次游 梁 式抽 油 机 , 八 该
的 特 点 又 使 机 采 系 统 , 别 是 普 通 游 梁 抽 油 机 采 油 系统 特
处 于 远 低 于 合 理 参 数 的 高 能 耗 环 境 下 运 转 。2 1 0 0年 , 稠 油 区 块 机 采 系 统 效 率 仅 为 6 , 均 单 井 日 耗 电 量 % 平 2 6度 , 高 于 油 田 平 均 水 平 。另 外 , 着 稠 油 区 块 油 1 远 随 井 逐 年 增 加 , 然 带 来 油 田 油 井 构 成 和 能 耗 结 构 的 变 必
效 井 仍有 1 7口 , 5 具有 较 大 的 降耗 增 效 潜 力 。 1 3 机 采 设备 整体 利用 率 低 .
中开 井 10 16口, 表 油 井 65口, 表 率 为 5 . , 均 装 5 装 92 平

八面河油田防砂增产配套工艺研究

八面河油田防砂增产配套工艺研究

八面河油田防砂增产配套工艺研究发布时间:2022-05-05T09:19:06.07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月第2期作者:贺静[导读] 八面河油田属于疏松砂岩油藏贺静江汉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山东寿光 262714【摘要】八面河油田属于疏松砂岩油藏,开发中出砂严重,除广北、海滩区外,其它大部分区块必须防砂才能正常生产。

围绕八面河油田物性差、油稠、普遍出砂等制约开发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开展攻关配套,针对广北区、海滩区、南区少部分油藏等不出砂区块,配套酸化、压裂等储层改造工艺;针对出砂油藏,根据不同的地质特征,配套绕防、高压充填、压裂防砂一体化等相应防砂增产工艺。

关键词:疏松砂岩酸化压裂高压充填绕防压裂防砂八面河油田是典型的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地层矿物胶结疏松,易出砂。

大部分井需要经过防砂才能投入正常生产,因此防砂是必不可少的生产手段。

而在中低渗透率油藏,必须配套酸化、压裂等储层改造工艺,增加产量。

一、储层改造工艺中低渗普通稠油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差,原油粘度偏高,流动系数低,自然产能低,需储层改造才能获得稳定产能。

(一)中低渗油藏压裂增产随着开发不断深入,剩余油分布不均匀,中低渗普通稠油油藏逐渐成为重要稳产阵地,但由于储层物性差,原油粘度偏高,流动系数低,自然产能低,需储层改造才能获得稳定产能。

针对层薄、油稠、物性差等油藏特点,必须通过压裂改造储层,提高渗流能力,提高单井产能。

储层杨氏模量低可压性差、隔层应力差小缝高易失控,泥质含量高易出砂,针对储层物性特点,加强技术攻关及现场试验,实现了三项提升:高导流加砂、低伤害压裂液性能、高砂比填砂,支撑了中低渗透油藏的快速上产。

(二)中高渗油藏酸化解堵酸化解堵是解除油水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堵塞,并通过对地层矿物的溶蚀,增加地层渗透性,减少液流阻力,增加产量。

酸化工艺应用范围:新井新层不出砂油藏,酸化解除孔隙中泥质堵塞或胶结物;作业环节污染,防砂配套酸化解除近井堵塞。

优化八面河油田结算模式的探索和建议

优化八面河油田结算模式的探索和建议
优化八面河油 田结算模式 的探 索和建议
口 彭 松江
22 1) 674 ( 中石 化胜利 油田分公 司清河采油厂 山东 ・ 寿光 摘
本分配 , 障作业经济效益。 保 关键词 :优化 探 索 建议
要 :探索八 面河 油田特色的工程造价 管理方法和策 略, 优化作业结算模式, 减轻作业劳动强度 , 合理作业成
中图分 类号 :F 7 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9 3( 0 0 0 .3 .1 0 73 7 2 1 ) 7180
的观念转变。作业 队伍为实现质量与效益的最大化 ,责任意 识 和 整 八面河油 田作业监督压力及管理工作量将大大降低 , 有精力加强 自身的工作职能 向技术管理型转变 ,促进管理水 平 得 到 提升 2 改变作业结算方式的具体 步骤 . 2 () I根据前三年井下作业结算的劳务费、 人工成本总额和 按施工 内容完成的工作量, 由分公司有关部门牵 头, 八面河油 田、 井下作业 处双方结合, 确定年度作业劳务费承包总额和 年 度 挂钩考核作业工作量。 () 下 作 业 处 挂 钩 考 核 老 区 产 量 。 2井 () 3确定预算 口径的主要材料 费考核八面 河油田。但由于 井下作业处原因出现 的返工造成的预算 口径的主要材料 费消 耗损失 , 按~定的 比例或全部减扣井 下作业劳务 费。 () 4确保井下作业施工质量及施 工周期 。不及 时提供主要 材料、 出具施工设计、 配合办理开工验收所造 成的井下作业 队 停等, 均按规定的标准支付井 下作业停等劳务费 。 () 5确保各项生产技术指标, 不达标, 按规定的比例扣减作 业劳务费。 () 订井下作业劳务费承包考核制度 , 6制 确保井下作业施 工质量, 努力提高油水井作业 免修期 。 () 7在八面河油田年度原油产量完成分公司下达的责任指标 的前提下, 对年度总承包的井下作业费实用情况实行考核与兑现。 1原油生产任务主要考核八面河油 田, ) 井下作业处实行挂 钩考核 。 2预算 口径的主要材料费主要考核八面河油 田, ) 井下作业 处实行挂钩考核。 3提高油水井作业免修 期, ) 降低井下作业成本应按一定的 比例 考 核 八 面 河 油 田和 井 下 作 业 处 。 3优化作业结算模式建议 () 1 采取全年作业劳务费用总承包的形式, 职责分工必须 明 确 。由八面河油田作业设计监督站负责作业施工设计方案的编 写、 施工全过程的监督 , 并对施工后效果进行评价做为结算依据。 () 据八面河油区井下作业工作量的实 际情况 , 2根 八面河 油 田与井下作业处协商合理布局井下作业施工 队伍 。 () 3建议分公司下达井 下作业处年度经济责任制 时应考虑 八面河油区实行的劳务费总承包体制 ;建议井下作业处下达 内部经济责任制也应考虑八面河 油区实行 的劳务费总承包体 制, 制定完善适合劳务 费总承包体制的各项 制度 。 () 4 以季度为时间单位 , 对双方进行考核 。 4 总论 为 了促进八面河油田作业施工单位强化管理,减轻 作业 劳动强度 , 合理作业成本分配 , 保障作业经济效益 , 根据 目前 八面河油 田和井下作业处清河并下作业部的实际情 况,建议 对八面河油区井下作业工程实行作业劳务费用总体承包 的风 险结算方式。

八面河油田地面集油工艺优化研究

八面河油田地面集油工艺优化研究

八面河油田地面集油工艺优化研究发布时间:2022-05-09T09:20:16.014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1月2期作者:刘智伟张红超[导读] 通过开展单井集油工艺技术研究,将原有的单管(双管)集油模式采用多井串接、环接、T接等工艺替代刘智伟张红超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山东寿光 262714摘要:通过开展单井集油工艺技术研究,将原有的单管(双管)集油模式采用多井串接、环接、T接等工艺替代,并计算相关管径及回压是否满足生产及开发要求,同时进行工艺优化组合,达到缩短管线长度,降低维护工作量,降低输送能耗的目的。

同时开展稠油区块掺水工艺技术优化研究,采用枝状、环状掺水技术优化稠油区块掺水工艺,缩短单井掺水管线长度,降低掺水热量损失,降低掺水系统运行成本。

关键词:单井集油工艺串接缩短管线掺水工艺1研究背景八面河油田根据开发要求,形成了相配套的地面集输工艺。

随着近年来国际油价低迷,传统的地面集油工艺逐步与现阶段油田开发经营模式不相适应,特别是传统的三级布站模式暴露的一系列问题凸显:单井双管集油流程管线长,管网复杂、利用率比较低,维护费用高,稠油区块掺水量大,运行能耗高。

因此,开展集油工艺技术优化研究,缩短集油流程,降低掺水量,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2开展地面集油工艺技术优化研究随着生产信息化提升,单井产液计量由计量站内计量改为井口功图计量,为地面集油工艺优化创造了条件。

根据八面河油田各油藏开发区块原油物性及集油工艺现状,开展地面集油工艺优化研究,采用单管串接集油、单管环状、枝状掺水集油工艺替代单管(双管)集油工艺,优化集油管网及布站模式,降低管网投资及运行成本。

2.1地面集油工艺方案设计地面集油系统采用二级布站模式,同井台或邻近油井采用串接或搭接集油支干线方式,简化集油流程;掺水管线采用枝状铺设,末端掺水方式。

2.1.1单管串接集油工艺采用“单井-集油阀组-接转站-联合站”二级布站方式,相邻油井由一条管线串联后进集油支干线,再集油至接转站。

八面河面120油田稠油集输工艺研究及应用

八面河面120油田稠油集输工艺研究及应用

图 1 油水 比为 8 :0粘度 曲线 O2
根据实验,O一 加药浓度为 03 T 2 .%时降粘率 可达 9 .%, 94 为进一步降低使用浓度 , 在掺水比例、 温度和搅拌方式不变的情况下 , 探索最低使用浓度。 实验结 果见下表 1 。 从上表数据可 以看出, 在其它条件不变下 , O T 2的极限最低浓度为 0 0 %。低于此浓度 , .3 乳状 液稳定 时间短且有反相倾 向。
备注
掺方案 , 一方 面节省投资近 10万元 , 5 另一方面 , 由 于地热水温度较高, 节省燃气量 4 / 。 0 h
3 工艺配套设施研 究
注 : 转子 。 4 ’ 转速 2 2 0 rn 0— 0 ra /i
3 1 煤 气混烧 加热炉 .
3 1 1 确 定研 制基础 ..

圈 2 油水 比为 7 :O粘度 曲线 O3
表 1 不同浓度下稠油乳状液的降粘效果
圈 3 油水 比为 6 : o4 0粘度 曲线
从 上面试验 结果 可 以看 出 : 当浓度 为 00% , .5
注 : 5℃ , 转子 , 2 R M, 比55 油温 5 4 。 转速 0 P 油水 :
作者简介
杨芳 圃, , 8 女 1 4年毕业于石油大学 ( 9 山东)
12 掺 水量 .
石油储运专业 , 现任技术质量部 主任 , 高级工程 师。获总公
司科技进步成果三等 奖 2项 , 优秀设计奖 1 。 项
根据前面试验,O一 在其使用浓度为 0 0% T 2 .5






第1 6卷
( 平均 0 96 、 .7 ) 高含 沙 ( 防 沙效 果决 定 0 O 视 . 1—0 . 2 、 凝 (0C %)低 1 ̄左右 )低 油气 比( 5 3t、 、 O一 m/) 低产

用科学发展观铸造八面河油田稠油开采管理品牌

用科学发展观铸造八面河油田稠油开采管理品牌

用科学发展观铸造八面河油田稠油开采管理品牌邓森林【摘要】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在稠油开采管理中存在稠油开采不同的地质条件要求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结构性安全隐患排除困难、热采设备运行成本高、人员素质与生产需要不相适应等困难.但该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稠油开采管理,铸造了八面河稠油开采管理品牌.在稠油开采管理中,用“数量维”诠释“发展度”,始终保持稠油产量的理性增长;用“质量维”诠释“协调度”,全力提高稠油产量增长的内在质量,保持多维的协调一致性;用“时间维”诠释“持续度”,始终保持稠油生产“发展度”、“协调度”的长期合理性,不懈追求完满.【期刊名称】《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25)006【总页数】4页(P96-99)【关键词】稠油开采;管理品牌;科学发展观【作者】邓森林【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山东寿光2627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笔者结合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清河采油厂党委安排的联系点现状以及“带着问题下去,形成思路上来”的要求,对八面河稠油开采状况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力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稠油开采管理,从而铸造八面河稠油开采管理品牌。

1 八面河油田稠油资源及生产状况稠油在世界油气资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与常规原油可采储量基本相当。

八面河油田探明稠油地质储量约为4 392万吨,动用2 433万吨,动用率为55.4%。

稠油区块主要包括 M22、M37、M120、M138四个区块,稠油剩余可采储量318.3万吨,占八面河油田剩余可采储量的36.5%。

截止2008年12月底,八面河油田共进行稠油热采200井次。

M22、M37、M120、M138稠油区块共有油井271口,开井243口,开井率90%,生产时率98.8%,平均泵效37%,检泵周期839天,免修期619天。

日产液量1 453 t,日产油量418 t。

举升工艺优化 提高单井产量

举升工艺优化 提高单井产量

举升工艺优化提高单井产量【摘要】沈阳油田注水开发二十多年,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油藏注水系统完善,油藏压力稳定。

针对注水效果好的区块,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单井产量,是现开发阶段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注水;举升工艺;提液;产量1、概况通过2010年、2011年两年对沈84-安12块进行整体举升工艺优化,2010年全年累增油2.87×104t,2011年累增油4.92×104t,合计7.8×104t。

区块开发状况的明显改善,为其他区块举升工艺优化提供了技术保障。

沈67块为注水开发砂岩油藏,属于中等孔隙度,中渗透率储层。

剩余可采储量114×104t,注采比1.32,较好的油藏条件是举升工艺优化,实现增油的物质基础。

区块开井120口,油层厚度大、层多、层薄,多数油井存在气大、出砂现象,限制了举升工艺优化的井数。

通过分析沈67块油水井对应关系,增加水井注水量,驱动剩余油。

提高油井产液量,放大生产压差,实现油井增油。

目前举升设备以10型、12型抽油机,泵型以Φ44mm、Φ57mm为主,结合管杆泵配套工艺技术,充分发挥井筒潜力,来提高单井产量,根据油井动态变化,对油井原有封堵层位重新认识,进行优化生产层位,同时加强注水,进而提高水驱效率,达到供举匹配,实现了单井增产,区块稳产。

2011年实施35井次,增油6137t。

2012年目前实施12井次,增油200t,计划全年实施35井次,增油5000t。

2、项目原理2.1地层压力通过多年的治理,注采保持平衡,通过测试压力,发现从2005年开始压力逐步回升,目前已达到12.51MPa。

充足的地层压力,保障了油井的供液能力,为提液后液面及时上升提供了保障。

2.2注采平衡通过油藏的细分注水,及调驱、调剖工作,增强了水井的水驱效率,2011年注采比为1.32,相比2010年高出0.317,与合理注采比相比高出0.214,注水量较去年有较大的提升。

八面河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及治理对策研究

八面河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及治理对策研究

八面河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及治理对策研究八面河油田位于中国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油田之一。

水驱开发是一种常用的油田开采方法,其通过注入水来推动地下油层中的石油向井口移动,从而提高油田的开采效果。

八面河油田的水驱开发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质条件、注水井布置和注水量等。

八面河油田地质条件复杂,油藏层中含有高水平的油含量和高渗透率的砂岩层,这为水驱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砂岩层中的含水层与含油层之间的界面不清晰,使得油水分离效果较差,同时也增加了开采过程中的水垢和堵塞问题。

油藏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不均匀分布,使得水驱开发的效果较差。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治理对策来改善八面河油田的水驱开发效果。

应该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了解油藏中不同层位的地质特征,从而合理布置注水井,提高注水效果。

可以通过注入辅助剂来改善油水分离效果,例如添加分散剂和凝聚剂来减少含水层和含油层之间的界面张力,同时使用脱水剂来减少水垢的形成。

可以考虑采用水平井和多层油井的开采方法,以提高开采效率和增加采收率。

定期进行沉积物清理和堵塞处理,以保持注水井和产油井的通畅。

除了上述技术措施,还需要加强管理和监测工作,确保油田的水驱开发稳定进行。

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定期对水驱开发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调整开采方案和工艺参数。

加强对水驱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防止水污染和事故发生。

八面河油田作为中国重要的油田之一,在水驱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合理的治理对策,可以改善开发效果。

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为八面河油田的水驱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八面河油田面14区的综合调整措施及效果

八面河油田面14区的综合调整措施及效果

八面河油田面14区的综合调整措施及效果
胡心玲
【期刊名称】《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018)006
【摘要】八面河油田面14区为断块稠油油藏,油层出砂,渗透率差异大.为了解决产量递减快、注采井网不完善、储量控制程度低、注水井欠注等问题,采取加强地质综合研究、钻扩边井和调整井、强化注水系统和优化压裂工艺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胡心玲
【作者单位】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清河采油厂,山东,寿光,2627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7
【相关文献】
1.八面河油田面12区综合调整措施及效果分析 [J], 胡心玲;李长胜;梁肜林
2.八面河油田高含水期综合治理增产稳产效果分析 [J], 周运义;高江取;任井利;过海
3.八面河油田面120区稠油油藏开发新技术的综合应用 [J], 庞宏伟;岳湘安;王运海;庞陵;魏发林
4.八面河油田面120区沙四段热采开发效果及认识 [J], 方建中
5.八面河油田面四区沙三中高含水油藏综合治理 [J], 雷军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侧钻井配套工艺现状及适应性分析

侧钻井配套工艺现状及适应性分析

侧钻井配套工艺现状及适应性分析【摘要】八面河油田属疏松砂岩,地层出砂问题较重,侧钻井由于井身轨迹、完井工艺等问题影响,出砂情况进一步加剧,整体防砂井占比达到65%左右,油井防砂主要以机械防砂为主,水井防砂主要以化学防砂为主。

目前存在机械防砂作业费用高,工序复杂,化学防砂固结强度低等问题。

在充分调研国内相似油藏增产技术的基础上,研究针对性强,适应性好的充填防砂一体化技术,形成一套适合八面河油田侧钻井开发效果的配套工艺技术。

关键词:侧钻井充填改造防砂一、侧钻井配套工艺现状随着八面河油田不断深入开发,井况日益复杂,套损井增多,目前普遍采用套管开窗侧钻方式恢复老井产能。

八面河油田共有侧钻油井43口(41/2“套管24口,4“套管19口),射孔方式分别采用φ73和φ89枪,弹型相同,孔密一般以10孔/m为主。

由于射孔工艺、井身轨迹和固井质量影响,侧钻井出砂情况较常规井加剧。

目前经过逐步试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机械防砂为主,化学防砂辅助的综合防砂体系。

化学防砂主要包含树脂固砂和涂料砂防砂,通过人工形成具有一定抗压强度的挡砂体,防止地层砂运移产出。

技术特点:井筒简单,产能影响较小,但固结强度较低,容易短期出砂,主要应用在地层出砂较轻、或者细粉砂油藏。

侧钻井机械防砂工艺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不充填直接下机械防砂管柱;另一种两步法防砂,先进行地层充填,再下机械防砂管柱;机械防砂特点:防砂有效周期长,施工周期相比化学防砂短2-3d,入井液返排及时;但由于井筒内通径变小,筛套环空间隙较小,充填的挡砂屏幕防砂精度不足,因此必须配套金属棉滤砂管,提高挡砂精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近井完善程度低,单井产量低。

井眼先天尺寸小,泄油能力差;泥浆污染难解除,表皮系数高;侧钻井井眼小,使用的工具均为非常规工具,环空间隙较小(仅2mm),充填的挡砂屏障防砂精度不足,因此必须配套金属棉滤砂管。

防砂精度高,疏导能力差,对产能影响较大。

(二)井筒尺寸小,压裂防砂难度大。

八面河油田联合站原油脱水工艺优化研究

八面河油田联合站原油脱水工艺优化研究

八面河油田联合站原油脱水工艺优化研究摘要:八面河油田联合站原油脱水工艺随着油田开发深入,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的脱水工艺技术,但是随着近年油价持续低迷,油田经营开发方式的转变,原脱水工艺高能耗运行问题突出,已不再具有适应性。

本文通过分析脱水工艺流程,找出能耗高的节点,提出了工艺优化措施,采用三相分离器低温预分水+大罐沉降脱水,配套大罐浮动出油工艺,可以降低联合站原油脱水运行能耗,助力油田开发提质增效。

关键词:原油脱水沉降脱水浮动出油1、概况八面河油田1986年投入开发,目前建有联合站1座,设计原油处理能力2100t/d,液量处理能力10000t/d,实际处理液量6776m3/d,实际处理油量1410t/d,液量处理负荷率为68%。

联合站主要设备有6台三相分离器,2具3000m3一次沉降罐,2具5000 m3二次沉降罐,1具5000 m3净化储油罐,5台2000KW相变加热炉,2台输油泵。

八面河油田原油脱水工艺主要采用二级脱水,首先在接转站经三相分离器一次预分水,含水率降至70%-80%,再管输至联合站进行二次脱水,并在接转站投加化学破乳剂,延长破乳时间。

联合站二次脱水采用三相分离器高温预分水(带加热盘管)+大罐沉降脱水工艺,脱水后原油含水率≤1%,脱水效果良好。

联合站原油处理工艺流程示意见图1。

图1联合站原油处理工艺流程图2、存在问题联合站采用多台三相分离器,主要是为了计量各采油管理区的原油产量,但是从运行能耗分析,该脱水工艺存在能耗高的问题,在目前低油价严峻形势下,制约着油田效益开发,不具有适应性。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八面河油田属于普通稠油,原油粘度高,各接转站来液外输含水较高(外输含水在70-80%),高含水来液经三相分离器内部加热盘管脱水时,导致过多的污水升温,造成能耗浪费。

目前分离器油层平均温度由43.8℃升温至78.5℃,水层由43.8℃升温至52.3℃,加热耗气量为9400m3/d,年燃气费用为549万元(气价按1.6元/m3)。

生态环境部关于八面河油田海域2023年零散调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生态环境部关于八面河油田海域2023年零散调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生态环境部关于八面河油田海域2023年零散调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4.02.02•【文号】环审〔2024〕19号•【施行日期】2024.02.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关于八面河油田海域2023年零散调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环审〔2024〕19号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报批八面河油田海域2023年零散调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请示》(石化股份安〔2023〕92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该工程拟在八面河油田海滩区块实施29口调整井(28口采油井和1口注水井),通过酸化、压裂工艺增采,采用注水方式开发。

其中,2号井台实施2口采油井,3号井台实施7口采油井,4号井台实施2口采油井,6号井台实施13口采油井和1口注水井,7号井台实施1口采油井,9号井台实施3口采油井。

各井台内均配套建设单井集油管线,合计长度为1560米;2号井台、4号井台和9号井台内各建设1条掺水管线,合计长度为459米;3号井台至6号井台建设1条注水管线,长度为900米。

同时,配套建设自控、供配电等设施。

在全面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后,该工程可以满足国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我部同意批准该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应严格落实报告表中的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污染物的处理和排放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

废弃钻井泥浆、钻屑、生产垃圾等分类收集后运回陆地处理处置,其中生产垃圾中的油泥砂等危险废物应送有资质单位处理。

施工期各类废水及运营期含油生产水经处理达标后全部回注地层,管道试压水经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

施工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二)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和安全规程,加强随钻监测,配备安全有效的防喷设备、压井材料及井控设备,建立健全井控管理系统。

油田举升工艺分析与优化策略探究

油田举升工艺分析与优化策略探究

油田举升工艺分析与优化策略探究作者:石健张红李楠刘畅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33期摘要:采油井与注水井协同生产优化决策问题属于短时间尺度整体优化问题,着重解决在当前油藏、地面条件下,如何优化生产工艺参数,挖掘油井生产潜力,实现高效生产优化管理。

采油井与注水井协同生产优化决策应是注水开发油田生产精细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较好的油藏条件是举升工艺优化,实现增油的物质基础。

由于区块油层厚度大、层多、层薄,多数油井存在气大、出砂现象,限制了举升工艺优化的井数。

通过分析区块油水井对应关系,增加水井注水量,驱动剩余油。

提高油井产液量,放大生产压差,实现油井增油。

关键词:油井;举升方式;优化策略;效果分析研究区块为油田重要生产单元,埋深 1300-2500 米,为中低孔、低渗、水敏储层,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油品性质为普通稠油油藏。

在举升过程中面临着油井偏磨、原油粘度大、泵效低等生产问题,严重制约了该区块的高效生产。

1 举升工艺主要存在问题油田开发生产系统是一个复杂、动态、开放式系统,其整体生产优化问题是一个多对象、多维度、多时间尺度优化问题。

研究的对象有油藏、采油井、注水/注气井、地面集输管网、注水管网等主体构成子系统,部分还需要研究配套的供电/供水、钻井或井下作业施工、资金等辅助系统。

研究的目的是制定油气田开发生产方案,优化井网部署、优化注水采油方案、优化井筒及地面管网工艺参数、优化措施作业方案等。

(1)油田平均泵挂为1600m,由于油品性质较差,原油粘度大,造成抽油杆上下行载荷差异大,易造成抽油杆疲劳断脱,严重会造成光杆不同步,造成抽油杆下行缓慢;停井后启动载荷大,易损坏抽油机和抽油杆。

(2)油层平均原始压力系数为0.96,为低渗透油藏,所有井投产均为压裂投产,供液能力较差,压裂后地层反吐压裂砂,有造成泵卡风险。

(3)该区块为一般稠油油藏,造成油井在举升工艺过程易形成挠曲偏磨,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区块含水率不断上升,造成原油乳化、含水升高,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受征地影响,新井均利用老井场或者采用平台井,油井偏磨加剧,因杆管偏磨的检泵由原来的 25%上升至 42%,严重影响该区块检泵周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队 队 队 队 队 3 7
于各种原 因造成的单侧偏磨井 。
2 ) 抗磨副杆 。抗磨副杆 由抗磨杆和耐磨套组成 。耐
2 . 2 . 3 高含水重复作业井举 升配套工艺


老 区随着开 发 的深入 , 部 分油井 在含水 上升 之后 ,
磨套相对 固定于油管管壁 内, 使得杆管 间的金属摩擦转
2 主要配套工艺及应用情况
2 . 1 小泵深抽举升配套工艺 北区、 广北 区中海滩 、 杨 二、 广6 、 广8 、 广9 、 莱1 O等 6 个区块泵挂较深 , 平均泵挂 深度 1 8 2 1 m, 油井举 升受
要考虑 防偏 、 防腐 的需 要 。这部 分井 由于泵挂 较浅 , 通 常采用 2 5 mm+ 2 2 mm D级注塑杆 组合 , 抽油泵则
换 为互动摩擦 , 从 而达 到缓解杆管偏磨 的 目的。主要用 于全角剧变点和造斜点 以下部分 防偏使用 。
段, 以粉砂 细砂 为 主 , 经 遇 压差 波 动 易 造 成 吐砂 , 因此 举 升 工 艺 以 防砂 卡 泵 为核 心 。
2 . 2 高含水防偏 、 防腐举升配套工艺 老 区综合含水 已高达 9 2 . 7 , 矿 化度在 1 4 9 5 2~
6 4 5 2 1 mg / L之间 , 偏磨 腐蚀 严重 , 因此 , 其 举升 方式 主
术保障。
[ 关键词] 八面河油田; 举升工艺 ; 优化配套 [ 中图分类号" ] T E 3 4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O O 9 —3 O 1 x ( 2 0 1 5 ) O 1 一O 0 3 6 ~0 4
防腐耐磨整筒泵 。
1 目前 现 状
八面河油 田现开井 1 0 3 6口。油井 以斜井 为主 , 占
井数的 3 5 . 2 9 / 6、 4 . 8 、 2 . 3 。 由于油层埋深 、 油藏性质 、 开发时段 、 井身结 构等不
同, 举 升配套工艺各 有差异 , 根据其特点 大体分为 5大
举升配套系统 : ①北 区、 广北区等作业 区内油井 以斜井 、
大斜度井为主, 粘度在 1 0  ̄2 0 0 厘泊 。由于泵挂较深 、 负
荷较大 , 油井 以小泵配合低 冲次深抽为 主 ; ②北 一、 北 二 及南部老区已进入开发后期 , 综 合含水高达 9 2 . 7 , 分
天, 平均泵效为 5 8 . 1 9 / 5 。应用效果较好 ( 表 1) 。
表 1 深井区块动态情况统计表
属各 区块井筒矛盾加剧 , 腐蚀 、 偏磨严重 , 油井以防腐 、 防
偏举升 配套 工 艺为 主 ; ③东、 西 区稠 油 区块包 括 面 2 2 区、 面 3 7区、 面 1 2 0区及面 1 3 8区 4个 区块 , 原 油粘 度 在 l 6 4 2 . 1 ~l 1 3 9 6 厘泊之间, 总体上属Ⅱ 类稠油 , 井筒举 升困难 , 因此形成 以井筒降粘为核心 的抽稠油举 升配套 工艺 ; ④八 面河油 田属疏松砂岩油藏 , 油层 出砂 严重 , 多 数井需要防砂生产 。部分 低渗透油 层 , 如面 l 4区沙 四
采用 H级注塑抽油杆 , 抽油泵 则选用 8 mm、  ̄ I N 4 m m
[ 收稿 日 期]2 O 1 4 ~l 1 —1 3 [ 作者 简介]李亚 东( 1 9 8 1 一) , 男, 大学, 工程师 , 现从事油气集输 工作。





李亚东. 八 面河 油 田举 升 工 艺 优 化 配套 及 应 用
以 4 4 mm、 5 6 mm 为 主 。
2 . 2 . 1 普通斜 、 直井举升配套工艺 1 ) 旋转井 口装置。可 以使偏磨位置的线磨损转变为 面磨损 , 使杆管均匀 磨损 , 从 而延长杆管使 用寿命 , 适 用
此 限制 , 普 通 D级 杆无法满 足举升要 求。因此 , 抽油 杆
第2 8 卷
第1 期
八 面 河 油 田举 升 工 艺 优 化 配 套 及 应 用
李亚 东
(中国石化胜 利油 田分公 司清河采油厂 , 山 东 寿光 2 6 2 7 1 4)
[ 摘 要] 经过 多年发展 , 八面河油 田形成并优化 了深 井、 腐蚀井、 偏磨井 、 出砂 井、 侧钻水平井、 稠油井的全套举升配 套 系统 , 各主要 工艺应用效果均 比较 明显 , 适应性 良好 , 并通过优化配套, 提 高了油井免修期 , 降低 了维护作业井次, 基 本满足 了油 田开发 的需要 。本文主要对相关工艺效果进行 了评价分析 , 旨在使各举升 工艺更好地 为油 田开发提供技
平均泵径 4 3 . 2 I T I 1 T I , 平均泵挂深度 1 8 2 1 m, 检泵周期 7 0 1
总井数 的 6 2 . 4 , 占开井数的 5 7 . 6 ; 其次是直井 、 水平
井、 侧钻井 , 分别 占总井数 的 3 0 . 4 、 5 . 2 、 2 . 1 和开
江 汉 石 油 职 工 大 学 学 报
2 0 1 5 年 0 1 月
J o u r n a l o f J i a n g h a n P e t r o l e u m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t a f f a n d Wo r k e r 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于泵挂较深 、 负荷较大 , 需采用 长冲程 、 慢 冲次 的 方式减少杆柱负荷 , 以减小杆柱交变载荷和径 向载荷 , 从 而达到延长杆柱使用周次 , 减缓杆管偏磨 的 目的。 杆、 管组合方面 , 油管采用 加大油 管加挂 平式 油管 的 2级油管组合 , 抽油杆则用高强度 H级注塑三级杆组 合以保证下入深度 , 同时达到防偏 的 目的 。 目前深井区块平均冲程 4 . 3 9 m, 平均冲次 2 . 8 1 / r n i 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