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上课用

合集下载

语文(精品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堂实录

语文(精品教案):人教版必修一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堂实录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九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我们先来一起将文章读一遍。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预备,开始。

(学生读书声音洪亮)师:大家读了一遍课文,对内容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大家首先看到课文标题,一起来找出标题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即中心语,一般以名词为主。

生:演讲。

师:恩,演讲,还有吗?生齐答:梁任公先生。

师:很好。

那么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课文的关键词。

先来看看梁任公先生。

大家知道他是谁吗?生齐答:梁启超师:很好,大家是因为什么而知道他的呢?生:戊戌变法、护国运动……师:对,梁任公先生曾在1895年与其师梁启超“公车上书”光绪帝,二人1898年领导戊戌变法,1915年护国反蒋失败后,1917年因张勋复辟与康有为决裂,之后便逐渐退出政治舞台。

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

大家大多只知道梁先生在政治上的成就,却对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不甚了解。

老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梁先生曾倡导问题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著述收录于《饮冰室文集》。

为什么叫饮冰室文集呢?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昔饮冰,我其内热与?”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梁启超先生还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其余三者分别是:王国维、陈寅恪和赵元任(教师板书)。

王国维先生是甲骨文的权威学者,他著述的《人间词话》将西方文学理论与传统中国文化相结合,达到了中国古典诗论的巅峰。

陈寅恪师现当代史学奠基人,(教师板书“恪”)大家看这个字,读什么?这个字其实只有一个读音,那就是:“kè”,但因为陈寅恪的家乡话是读”què”,声名太大,所以后来大家都顺应他的习惯叫他陈寅恪了。

赵元任呢,是中国语言学的鼻祖,大家有兴趣的话下去了可以读读他们的著作,一定能受益良多。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关键词:“演讲”。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3.8选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3.8选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以上(一)至(四) 环节排列,由演讲效果(成功)-演讲特点(为什么成功)-纾解演讲内容疑问—归纳总结任公形象,由果溯因,层层推进,采取变序教学法,以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品文—描写手法
(一)正侧面描写
1.正面描写----- 对梁先生的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细节的描写。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准备
1、教师:本文为略读课文,教师提前布置学生预习作业(找出文中写听众感受印象深刻的句子,参照研讨与练习一对直接描写任公演讲特点的句子作旁注);收集整理“两梁”及任公演讲内容中引用的诗文史料知识,并制作幻灯片。
2、学生:认真完成教师课前布置预习作业,了解全文内容;结合研讨与练习二酝酿对作者提出的文学主张的看法。
感悟大梁(梁任公先生)演讲水平效果和特点后,大家对其演讲内容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解决!
【设计意图】采取“交互式质疑教学法”之一,在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质疑——释疑存疑——教师质疑——引导释疑”四个环节,以达到培养探究品质、训练创新思维、提高读写能力之目的。
1.《箜篌引》——感直面死亡的勇气(展示幻灯片10-11)
2.侧面描写-----写作者的感受评论、听众的反应。
(二)白描----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色彩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本文只选择记忆、片段印象,如同摄像,只选取几个精彩镜头,集中表现人物光彩的一面,不求人物形象、性格和情节的全面、完整、连续,不拖泥带水。只有高手才能轻巧为之。(展示幻灯片18)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上册必修一第三单元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件
演讲是在1947年12月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中西方文化对 话会”上发表的。届时,梁任公先生正在美国访问,此次演讲是他晚年时期的 代表作之一。
演讲主题
梁任公先生的演讲主题是“中西文化的异同和对话”。他在演讲中指出, 中西方有着许多共同点和区别,对话是理解和学习彼此文化的途径。他 认为,通过对话能够减少中西方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增进相互理解和交 流。
演讲意义
梁任公先生的这次演讲被广泛认为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经典之作。在当时中国 社会,由于政治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对话相对较少, 而梁任公先生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交心与对话”的方式,为推进中西方文 化交流提供了重要思路。同时,他也为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了贡 献。 总之,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充满着洞见和智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 值,值得我们珍视和学习。
演讲内容
梁任公先生在演讲中首先探讨了中西方文化的共性。他指出,中西方都追求 真理和智慧,都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思考与探索。同时,他也指出了中西方 文化的差异,包括哲学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方面。例如,中西方对 理性和感性的理解不同,西方强调科学技术,而中国强调文化传统和人文关 怀等等。 梁任公先生认为,中西方的交流应该是平等、相互尊重的。他提出了一种 “交心与对话”的方式,强调双方应该坦诚相待、互相倾听,以求明白对方 文化的真正内涵和价值。他还强调,中西文化的交流需要有开放的思路和态 度,既要吸取对方的长处,也要反思和批判对方不足之处,以达到互补共进 的目的。
谢谢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梁任公先生简介
02
演讲背景
03
演讲主题
04
演讲内容
05
演讲意义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6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6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6篇)篇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是一篇生动而又饱含深情的记人叙事的散文。

本文通过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作为学者的梁任公先生独特的魅力和崇高的品质。

文章篇幅短小,辞约意丰,对任公的敬仰之情化于叙述描写之中。

文章开篇介绍梁启超,中间讲述梁任公演讲的过程,结尾评价梁启超,期间穿插了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文章似浅实深,平实的叙述中蕴含丰厚的文化韵味。

二、单元目标与课文目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人教版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第三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

该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

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

据此,我把《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三维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的写作手法;方法与过程目标:品味文章典雅、隽永而朴实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和归纳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品悟梁任公的真性情和爱国情怀,唤起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散文这一文学体裁已比较熟悉,文章结构的把握,线索的梳理及作者情感的体会都不是难事。

不过由于学生缺少一定的文学积淀,任公演讲中引用的诗句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任公忧国忧民的情怀不易被学生所体察。

不过,如果课堂上学生的知识积累被调动,爱国情感被触发,他们定会对梁任公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文重点放在对先生演讲中旁征博引的诗句的理解上,以此来体会先生忧国忧民的情怀。

难点在《箜篌引》的理解和赏析上。

同学们这首诗比较陌生。

因此,我引导学生先学习《桃花扇》、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初步领会梁任公的爱国情怀,再结合任公的经历进一步赏析《箜篌引》,这样就相对容易了。

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难点,因为这是体察人物个性、情操的关键,也是使学生通过文本受到人文熏陶的关键。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文教案及原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文教案及原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文教案及原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作家梁实秋在听完梁启超先生的一次演讲后所作的一篇著作。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收录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范文以及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文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重点剖析第四段和第八段。

2.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性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从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让学生讲述,学习梁启超先生的优秀的性格、气质和修养,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重点、难点】重点:分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难点:学习记叙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

【学生活动设计】本文虽说语言风趣而又带情感地刻画出了梁任公的个性,但要让学生有深切体会必须细细品读,抓住细节分析文章。

所以应先让学生默读感知人物形象,再圈点筛选主要段落语句,进行讨论评析,了解梁启超的讲演特点及其性格特征。

最后让学生表演性范读,以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的性情。

讲授结束后,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所找的材料,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赏析法讨论法朗读法【教学用具】生字词卡片投影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同学们有听演讲的经历吗?大家能从演讲中看出演讲者的性格特点吗?梁实秋就可以做到,他从梁任公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活画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

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哪位同学能为老师介绍以下他的政绩呢?(戊戌变法云南起义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公车上书)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认识一个真实而活生生的学者梁启超的话,就要读读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板书课题)2、作者简介(学生应明确记忆作家时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原名:梁治华成就: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作品:《雅舍小品》(续集) 《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莎士比亚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3、七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查字典解决不确定的字词读音,并思考:A 文章记叙了梁启超的哪些情况?B 他的演讲给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1)齐读生字词戊(wù)戌(xū) 叱咤(zhà) 莅(lì)临迥(jiǒng)异精悍(hàn) 激亢(kàng) 箜(kōng)篌(hóu) 酣(hān)畅蓟(jì)北(2)回答思考问题A 明确:音容笑貌学者风度B 明确:深刻印象从课文中找原句①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授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授课)

写作背景
1922年3月,梁 启超应清华文学社之 邀,在清华大学做了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 现的情感》的专题演 讲。本文即是对那次 演讲所做的一篇评论 性文章。
清 华 讲 学 时 期 的 梁 启 超
题解 本文是记事,还是写人?
这篇课文题为《记梁任公 先生的一次演讲》 ,看似记 事,实乃写人,通过写一次 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 一些特点,并表达对先生的 崇敬之情。
问题探究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作者引用梁任公先生讲的一首 古诗,诗中描述了一个怎样的 悲剧?作者为什么要特别提到 这首古诗呢?

明确:古今注: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 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 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 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 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 死;其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 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 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 演讲
梁实秋
青 年 时 期 的 梁 启 超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 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 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 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
(出任司法总长 时的梁启超)
梁启超 (1873—1929),中国 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 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自幼 聪颖好学,才思敏捷。曾追随康 有为参与“百日维新”运动,戊 戌政变后逃亡日本。辛亥革命后 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后策动 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又与段祺 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晚年任 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一生著述 达千万字,合编为《饮冰室文 集》。
劝诫。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不能渡,不该渡。渡河 公无渡河, 就是死亡。所有的人,甚至渡河者自己,都清楚地 知道这一点。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梁任公的演讲特点,掌握批注式阅读这一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法和自主读文、合作交流这一过程,个性化的解读梁任公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师风范,学习梁任公身上的宝贵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批注式阅读法体会梁任公演讲时的风范。

体会梁任公充满激情演讲背后的真诚。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作者的生平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维新派的领袖、是影响徐志摩一生的恩师,他的孩子们都成为了各个领域的专家,他的长子迎娶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大家猜出是谁了吗?对,就是梁启超,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大师,走进《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批注阅读1、出示金圣叹批水浒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批注式阅读。

2、介绍批注式阅读的常用“类型”。

明确:(1)感受式批注:阅读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不理解的地方,此种方式利于深入文本,把握文章核要。

(2)点评式批注:对于文本的内容或语言做出个性化的评价。

(3)联想式批注:意在培养发散思维,通过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联想到其他的知识,如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之前看过的一本书一篇文章等等。

3、运用学习的批注式阅读法开展个性化阅读,要求至少运用两种常用的批注类型。

(三)抓住重点,理解道理1、在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之上,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组内互相参照,互相启发,要求组内成员都要分享自己感受,那么在别人分享的时候也要积极地记录对自己启发的亮点,将口头的交流落实到书面之上。

2、各小组内推选精彩的批注在全班分为内进行交流。

预设:(1)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批注:民国政局动荡,作为维新派的领袖看惯了政治与利益之间的丑恶联系,不谈不是不关心而是失望是叹息,转而学术一是怡情,二是低头走路。

(2)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原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原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原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文/梁实秋本文选自«梁实秋散文选集»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标题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

我很幸运地无时机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那时分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有限的景仰,倒不是由于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由于他是云南起义的筹划者,真实是由于他的学术文章关于青年确有启迪指导的作用。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

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入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

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划一齐地写在严惩的宣纸制的稿纸下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兴趣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初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翻开他的讲稿,目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冗长的收场白,一共只要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悄然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傲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

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规范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响冷静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假设他说规范国语其效果能够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扫尾讲一首古诗,箜篌引: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喜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无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无情感。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取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

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现象苍茫,不由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分析细节,掌握精彩的人物描写。

2、过程与方法:(1)、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

(2)、对材料进行分析讨论,体悟人物内心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梁任公先生的丰富情感与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用圈点批注和讨论的方法分析材料。

难点:对材料进行讨论,分析人物内心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上课之前投影展示梁启超的图片,问学生认识图片中的人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感受人物课前大家已经做了预习,读了课文,你感觉梁任公先生是一个什么的人呢?学生回答感受,说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三、生动描写,品析形象过渡:梁任公先生是不是这样的人呢,我们还要回到文章中去找一找。

文中有许多对梁任公先生精彩的描写,请你找出来,仿照课后练习一做一些圈点批注,看你所找的地方表现了怎样的梁任公?学生再读课文,做圈点批注,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后回答。

明确: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这些都是侧面描写。

肖像: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步履稳健,气质风神潇洒(潇洒自信)眼神光芒四射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声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睿智)内容:丰富有趣,旁征博引(博闻强识学识丰富)动作:成为表演,手舞足蹈(自由洒脱)表情:狂笑太息痛哭(酣畅淋漓感情丰沛)总结:从语言、动作、外貌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受人景仰、风趣、才华出众、有感染力的梁启超先生,梁实秋先生精彩的描写让任公先生跃然纸上。

四、动情之处最见内心1、过渡:梁任公先生他风神潇洒,他谦逊自负,他博闻强记,他才华横溢,你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你懂他的心吗?动情之处,最见内心,请你透过先生的演讲去读一读他的心声,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梁任公?2、学生重点读任公先生演讲的内容,讨论交流。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原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原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原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文/梁实秋本文选自《梁实秋散文选集》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

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

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

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

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堂实录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堂实录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堂实录师:(课前激趣)首先我想给大家做一道竞猜题:猜猜他是谁。

我对他有四 个描述,请你把答案写在一张之上,千万别说出来,影响别人作答。

记住,现在 是“君子动手不动口”。

(强调)1、 他是广东新会人。

2、 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

3、 他是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学者。

4、 他著作颇丰,著有14 8卷,长达1 0 0 0余万字的《饮冰室合集》 。

有答案了吗?告诉我,他是谁?生:(兴奋地)梁启超!师:(喜悦)对!他就是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比喻崇高的德性。

梁任公先生 正是那高山,那景行。

(深情地)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近这位极具人格魅力的 伟大人物,学习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先生可是一位名人,他以创作散文小品著称。

今天,我们要把他头上的光 环拿下来,当这篇文章是普通人写的,比方说你、我、他写的。

请大家试着批改 文章,给他写点评语,作一些旁注。

单数行的同学请你回头,跟后面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大家一起来批改这篇文章。

给梁实秋的文章写评语,作旁注,首先想干啥呀?生1:(跃跃欲试地)找问题!师:他说他想找问题,什么问题呢?不容易呀!要想找问题,我看光有一双慧眼 还不够,还真得去借了,借猴哥的那双“火眼金睛”。

(学生互相讨论)师:冈財看到很多同学找出了很多问题。

其他还没有找完的同学请继续。

咱们现 在就开始,把刚才同学找到的、文章“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来,由你们发现问 题、反映问题,再由你们来解决问题。

谁来?生2:第一段,我发现两个问题。

(师:好的,看到第一段)第二句“大约在民 国十年左右”有“大约”就不用“左右”了, 这里重复了。

还有第三句“我很幸 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演讲是“一次”,没有“一篇”这样的说 法。

师:如果说“一篇”呢? 生:那是一篇演讲稿。

师:那演讲稿是“听” 生:不是,是看。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概述本文主要记录了梁任公先生在一次演讲中的发言内容和思考,从而探讨教育教学的问题和方法。

梁任公先生的演讲梁任公先生是一位教育学家,对于教育领域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在这次演讲中,他分享了他对于教学的一些想法和实践经验,引起了听众的共鸣。

教学内容的创新梁任公先生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应该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创新。

他提出了“让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做最前沿的工作”的口号,鼓励教师在课程设计上追求新颖性和实用性。

他还提到了自己在课堂上的一些尝试,比如使用多媒体教学,鼓励学生参加实践项目等等。

这些措施都使得他的课程更加生动有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发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梁任公先生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掘和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他引用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某个学生在化学课上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正式的教材中并没有提到,但是却能引发其他同学的思考和探究。

这个学生因为自己的好奇心,探索出了一条新的知识路径,同时也为其他同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结合实践课程和社会实践梁任公先生认为,实践课程和社会实践也是现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实践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社会实践则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

他认为,教育应该与社会紧密结合,让学生尽早地接触到真实的生活和工作场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项目和社会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总结梁任公先生的这次演讲,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现代教育的要求和挑战。

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者不断地创新和探索,需要学生具备更多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需要教育和社会紧密结合,形成一种有机的教育生态。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常教学和学习中,加深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实践,从而共同推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精选9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精选9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作者可爱的编辑为大伙儿找到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精选9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整体把握全文,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理清文章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思路以及通过叙事表现人物的手法,透过具体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品悟、分析文章的能力和良好有效的阅读方法习惯,训练边阅读边标注旁批的好习惯;3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含蓄的敬仰之情,理解任公先生忧国忧民、关心大事的精神品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分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教学难点分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教学方法讲读法、问答法预习要求查找生字词,认真阅读文章,找出文章当中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精彩片段,并仿照研讨与练习一题做好旁注。

教学过程1、导入相信同学对于梁启超在历的成就肯定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老师补充他在学术上的成就。

创办中国近代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

一个使用“神话”一词的中国学者。

一个提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

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总约千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文集》。

作者简介。

作品:《雅舍小品》《莎士比亚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的阅读来进一步体会。

苏振元曾这样评价:他记述人物很有特点,善于撷取一、二或几个印象鲜明的片段来刻画人物。

现在我们来找出这些片段,并且进一步分析粮食去是如何通过这些片段来刻画梁启超这一人物的!2、文本解读请同学迅速浏览文章,疏通文章当中的精彩段落,待会儿请同学起来回答。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圈点评注,体会精彩的人物描写,感受一代国学大师的气度、风范。

2、合作探究,领悟梁任公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

3、感染熏陶,秉承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把握简洁生动的人物描写技巧,体会细节描写中所表现的人物风采。

教学难点:领悟梁任公先生诵读《箜篌引》时所包含的一腔爱国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率性真纯,堪为大师风范。

有这样一首诗,大家一定喜欢,会背的一起来: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是认识谁呀?他与陆小曼结婚时,有位国学大师给他们作这样一篇证婚词,也堪称天下绝唱:独此一版: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上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所离婚又结婚……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志摩、小曼,你们皆为过来人,希望你们不要再次成为再作过来人。

这样率性直爽的征婚词是谁写的呢,大家肯定已猜出做出,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近梁任公先生,感受大师气度风范。

二、解题入文,感受任公神采。

(一)解题入文。

1、齐读标题一遍;再给“任”加着重号;再响亮来读;观察发音。

待学生主动纠正:任(rén)公。

2、解释出处——《庄子·外物》:任公子制成大钩巨纶,以五十头牛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

”一年后钓到使海水震荡、白波若山的大鱼,可供浙江、苍梧一带人们共同食用。

喻高远志趣。

3、怎么不直呼其名呢?——表恭敬!(学生说)梁实秋13岁就考入了清华大学,有幸成为当时四大国学导师之首的梁启超的学生。

上课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ppt课件(43页)

上课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ppt课件(43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 陈学峰
2016、10、24
这几天,我们 非常幸运:因为大 师一个接一个向我 们走来:鲁迅来了, 巴金来了,现在, 微笑着向我们走来 的是他-------
梁实秋
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 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 新月书社,主编《新月》月刊。后迁至台, 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英语教研所 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代表 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 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 文集《槐园梦忆》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 等。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文本阅读
1、本文是一篇叙事写人的散文,应该按三步 展开思路。从标题看,本文的主要事件是 什么?
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2、记述演讲一般可以怎样去写? 演讲前
纵向展开 演讲中 演讲后
1.本文结构
第一部分(1) 简述演讲的背景 第二部分(2-9) 具体描述演讲的过程和效果 第三部分(10) 作者对梁启超的评价
②声音沉着有力,富有感染力。语速、节奏、语调、 重音四方面来定诗文的感情。
③表情丰富。梁先生的演讲灌注了他的全部感情,忽 而痛哭流涕,忽而开怀大笑,极富感染力。
7、作者特别提及哪三个演讲片段?表现了梁 任公哪些特点?
《古今注》:朝鲜津卒霍里 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 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 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 河而死。妻援箜篌而鼓之, 作“公无渡河”之曲,声甚 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 子高还,语其妻丽玉,丽玉 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 名《箜篌引》。
任公‘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可 见先生一定是与这首诗产生了共鸣。那么, 先生所处的时代社会状况与杜甫当时可有相 似之处?任公与杜甫之心又有什么相通之处 呢?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工作总结】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 、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3 、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

教学重点:1 、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2 、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第一节一、导入:上个世纪,正当我们华夏处于孱弱挨打地位时,有一位先驱满怀豪情与希望地说出以下壮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说出这些壮语的是谁?-- 梁启超。

今天让我们跟随梁实秋,领略大师的演讲风采。

、作者及梁任公简介:1 、梁实秋: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原名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

1915 年就学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

1923 年留学美国。

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主编《时事新报》副刊《青光》《益世报文学周刊》《中央日报》副刊《平明》等。

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社,一度主编《新月》月刊。

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

__ 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2 、梁任公:梁启超(1873--1929 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有用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有用

其 奈 公 何!
《箜篌引》出自《汉乐府诗》,记叙了 一个悲惨壮烈的故事:朝鲜水兵霍里子 高在水边撑船巡逻时,见一个白发狂夫 提壶渡江,被水冲走。他的妻子劝阻不 及,悲痛欲绝,取出箜篌对着江水反复 吟唱。一曲终了,她也投河随夫而去。 朝鲜水兵回家向自己的妻子丽玉讲述了 这个故事,丽玉援引故事中的悲情,创 作了这首歌曲—箜篌引,听过的人无不 动容。
梁启超给人的印象是什么?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 当世能有几人?
感情浓烈 一腔热血 忧国忧民 强烈的爱国情怀 以自己的热情对青年的影响和教育

本文名为记叙一次演讲,实际是通过写 事来写人。作者从细微处着笔,通过对梁 任公言谈举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 有思想,有个性,有学问,有文采,感情 丰沛,博闻强识,沉稳睿智潇洒幽默,热 心肠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使我们对学者 梁启超先生产生了无限的崇敬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致使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 所,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战乱。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 他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泣。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 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 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 喜极而泣,不能自抑。
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他亡家破鼎,哪知他圣子神 孙,反不如飘蓬断梗。
崇祯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很有作为的皇帝,即 位后,立即剪除魏忠贤的势力,希望国家能强盛 起来,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 勉辛劳,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 江山移人,他也自杀身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识任公
• 文中哪些细节描写给你留下深刻印 象?这些精彩生动的细节表现了梁 任公怎样的性格、气质和修养? • 请同学们用作旁批的方法加以分析。
梁任公演讲特点
演讲稿: 预先写好,书法秀丽 (办事认真,修养好) 语言: 独特(谦逊、自负)
声音: 内容:
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 睿智) 丰富有趣(博闻强识 学识丰富)
梁先生的 记 的 肖像、神 梁 一 态、腔调、 任次 动作 (细节) 公
先演 生讲 作 者 的 感受评论
正 面 描 写 侧 面 描 写
演 讲 时 感 情 强 烈
补充解释
关于桃花扇
它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悲叹明朝灭亡 的。这里的“高皇帝”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 帝,他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缢身亡。崇祯皇 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在位十七年间, 不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勉辛劳,只可惜当时 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江山移人,他也自 杀身死。
先生是由崇祯想到了自己曾追随的光绪帝。 光绪帝也是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17岁
作者选材具体正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
饮冰室主人的Leabharlann 国情怀:• 感的是直面死亡的勇气 • 悲的是国家的衰亡 • 笑的是战乱平定,国家安定
由前面的分析,我们 来总结一下梁启超的形象:
梁任公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博闻强 识、修养良好、开朗直爽、风趣幽默、 办事认真、谦逊而自负、稳健而潇洒 的学者。 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有文采,有 学问,有热心肠”的学者。
梁 实 秋
梁启超简介
梁 启 超 ( 18731929),中国近代维 新派领袖,学者。字 卓如,号任公,又号 饮冰室主人 。广东 新会人。1895年赴北 京参加会试,追随康 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1896 年 在 上 海 主 编 《时务报》。其著作 合编为《饮冰室合 集》。
梁 启 超 雕 像
《 饮 冰 室 文 集 》 封 面
梁实秋(1902—1987),
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 翻译家。与徐志摩、闻一多 同为新月派成员。代表作有 《雅舍小品》、《雅舍谈 吃》、《看云集》、《偏见 集》、《秋室杂文》、长篇 散文集《槐园梦忆》等。
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 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主张“文学无阶级”, 以表现人性这一永恒话题。
为什么作者说“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 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换言之, 任公先生为什么朗诵的这般感慨?
①任公先生讲这首诗时之所以这般感慨,是因为诗中有 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著,有一种直面死 亡的勇气。 ②先生由《箜篌引》中这个强要渡河的人想到了谭嗣同, 谭嗣同被杀。其实他本可以不死。当时日本使馆已帮他 做好了逃亡日本的准备,但他坚决不肯逃离。先生如此 之悲是因为谭嗣同甘愿牺牲以救国民的直面死亡的勇气 与爱国情操让先生为之敬仰,为之感慨。
亲政,但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面对 甲午战争战败的屈辱,他深知“非变法不 能立国”,决心变法图强。1898年6月,下 诏变法维新。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 绪帝被囚禁,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力图 振作”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
为什么讲到《桃花扇》先生悲从中来? 任公先生悲的不是崇祯,是崇祯帝让 他想到了光绪帝,他悲的是自己曾经 追随的皇帝,悲的是国家的衰亡,他 的悲在于他的一腔爱国情怀!
补充解释

杜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甫 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生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第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一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长达八年的“安 快 史之乱”,致使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 诗
此时诗人听说战乱终于平定,自己盼望多年的 安定和平终于到来,自然喜极而泣。
初识任公
• 文中哪些细节描写给你留下深刻印 象?这些精彩生动的细节表现了梁 任公怎样的性格、气质和修养? • 请同学们用作旁批的方法加以分析。
示例
认真 严谨
• 第2段“……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 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 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 美观”
极好的 书法修 养
的生活片断来刻画人物。
——苏振元
故事背景

箜篌
箜篌音域宽广、音色柔美 清澈,有一种浪漫唯美的 悲剧性情调,象征着世界 性的凤凰文化。
一天早晨,霍里子高去撑船摆渡, 望见一个披散白发的疯颠人提着酒壶 奔走。眼看那人要冲进急流之中了, 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着不让他渡河, 却已经赶不及,疯癫人终究被河水淹 死了。那位女子拨弹箜篌,唱《公无 渡河》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其声凄怆, 曲终亦投河而死。霍里子高回到家, 把那歌声向妻子丽玉作了描绘,丽玉 也甚为悲伤,于是弹拔箜篌把歌声写 了下来,听到的人莫不吞声落泪。丽 玉又把这个曲子传给邻居女儿丽容, 名字就是《箜篌引》。
先生讲“初闻涕泪满衣裳”时,为什么笑
杜甫喜闻蓟北光复,喜极而涕,手舞足蹈,惊 喜欲狂。 梁启超处在风雨如晦的世纪之初,又何尝不希 望光复中华,民族富强、国泰民安呢?当他读 到剑外忽传收蓟北时,张口大笑是因为他在感 受“剑外忽传收中华啊”喜悦啊!
梁启超和杜甫都是热心肠的人。
笑的是战乱平定,国家安定。
问题探究
1.梁启超的这次讲演成功吗?何以见得? 相当成功,听众深受感染,留下深刻的印象。
依据:“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
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 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 沾巾了。” “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步履稳健 气质风神潇洒 (潇洒自信) 眼神光芒四射
肖像: 神态: 动作:
生动有趣(自负、谦逊) 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读第5、6、8自然段,想想,作者为什么 会选择讲《箜篌引》、讲《桃花扇》和 杜诗这几个片段?
他(梁实秋)记述人物很有特点,
善于撷取一、二个或几个印象鲜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