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
《用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用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课程名称: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乘法的意义2.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 乘法的意义2.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 乘法的意义的理解2.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乘法口诀表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加法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 引入乘法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
二、探究1. 让学生观察一些相同加数的和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乘法的实用性。
三、练习1. 让学生做一些乘法的题目,巩固乘法的意义。
2. 让学生做一些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提高学生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1. 让学生总结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让学生总结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练习,让学生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了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关注的细节:乘法的意义及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详细补充和说明:一、乘法的意义1. 乘法的定义:乘法是一种简便的运算方法,它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
例如,3 3 3 3可以表示为4×3,这里的4就是加数的个数,3就是相同的加数。
2. 乘法的性质:乘法具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乘法估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乘法估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乘法估算的原理,明确其与精确计算的区别和联系。
(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乘法估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举例:
-在购物场景中,估算购买多件商品的总价,如:3件衣服,每件约100元,估算3件衣服的大致价格。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同伴,自己思考不够。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乘法估算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讨论中难以提出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高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
此外,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将乘法估算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乘法估算的意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丰富案例库,引入更多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乘法估算的实用性。
2.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通过对实际问题的乘法估算,学会从数据中提炼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
3.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使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运用乘法估算进行合理论证。
4.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将乘法估算应用于日常生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共享乘法估算的方法和经验,共同提高。
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乘法教案
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乘法口诀表。
3. 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乘法的概念和口诀表。
难点: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乘法口诀表。
2. 实际生活中的乘法问题例子。
3. 乘法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
教师出示乘法口诀表,让学生快速背诵并复述乘法口诀表。
然后出示实际生活中的乘法问题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用乘法解决这些问题。
二、讲解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教师向学生解释乘法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乘法是一种快速计算的方法,可以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练习乘法口诀表
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巩固乘法口诀表的记忆。
四、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乘法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表解决这些问题,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五、课堂练习
教师布置乘法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进行批改和讲解。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乘法作业,巩固学生的乘法运算能力。
七、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乘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乘法的概念和口诀表,并能够运用
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相关知识。
教学设计_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及有关0的运算
3、园丁叔叔接到一项工程要去某公园栽培420盆鲜花,每位园丁叔叔一天能栽60盆鲜花,如果公园负责任人要求一天栽完,请问需要几位园丁叔叔?
4、校车每辆能坐50人,学校组织的春游共参加了420人,需要多少辆校车才够坐?
5、校车每辆能坐50人,学校组织的春游共参加了420人,需要多少辆校车才够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并讲解及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让学生明白解题思路,并学会运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使学生进一步理解0的相关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四则运算除法,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重点
学会通过应用一步乘、除法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及有关0的运算》教学设计
课题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及有关0的运算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
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应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理解0为什么不能为除数,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提高计算能力和概括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大家好,我是“0”,任何一个数和我相加都得( );任何数与我相乘都得( );任何数减去我都得( );( )等于( )时,差是我。我还可以做加数,也可以做( ),还可以做( )和( ),就是不能做( )
生:3+3+3+3=12(枝)
生:3×4=12(枝)
乘法的意义教案【优秀9篇】
乘法的意义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9篇《乘法的意义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乘法小学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1/33/72/54/97/105/14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二、课堂练习:学生做第一题折一折,涂一涂。
让学生用折纸的方式再次验证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注意让学生体会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做第2题,注意让学生体验分数相乘的积于每一个乘数的关系。
学生做第3题,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几分之几与占整体1之间的关系。
学生做第4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比较1/2的3/4和4/5占整体1的大小。
学生做第5题,教师注意让学生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做第6题,让学生注意区分不同标准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学生做第7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第8题,学生根据学过的分数乘法知识,分辨一下唐僧分西瓜是否公平。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笔算乘法》数学教案篇二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例1和第25、26页的乘法交换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五的第1——5题。
乘法意义教学设计(共8篇)
乘法意义教学设计(共8篇)第1篇:《乘法的意义》教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扩大学生参加讨论和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节假日你们喜欢去游乐场么?今天我们去游乐场看看,怎么样?(课件出示主题图)师:游乐场里可真热闹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小飞机、过山车,师:这么多好玩的,那我们先看看小飞机好吗?二.探索交流,构建新知 1.呈现多种情境,学生质疑,列出加法算式。
师:(小飞机)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课件出示小飞机图)生:小飞机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师:你提的问题真完整!小飞机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解决吗?生:3+3+3+3+3。
(生如果用乘法,师评价:你都会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了!可是大家都不太理解,你能列出大家都能理解的加法算式吗?)师:这边还有小火车和过山车呢,你能分别提出问题并解决吗?和同桌交流一下,把问题说一说,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谁愿意把你的问题和算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对这幅图,(小火车)提出什么问题?(课件出示)怎么列算式?------6+6+6+6 过山车呢?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算式?生:2+2+2+2+2+2+2 师:你说的慢点,我都跟不上了,我们数一数,够不够。
(故意写错)教学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乘法算式。
生:老师写错了师:噢,这么多,老师当然很容易写错。
得数是多少?生:14个(你算的可真快,一共是14个小朋友) 2.感受乘法产生的必要性,引出课题师:认真观察这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生:加数相同。
二年级数学上册《根据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根据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建立与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本课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已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和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定位的,让学生在画一画、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中,学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的方法,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与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并能够运用加法、减法和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
三、教学准备。
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铺垫导入。
1、动手操作。
用小棒摆一摆下面算式表示的意思,并说一说。
2、揭示课题。
(1)复习乘法和加法的意义。
(2)引出课题并板书。
复习导入,通过动手摆小棒,了解学生对乘法和加法算式的含义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用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二)交流理解,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例7:比较这两道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①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②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2)审题交流下列问题:①你知道了什么?两题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桌子②这两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第①题的条件是有4排桌子,每排5张,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张桌子;第②题的条件是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张桌子。
③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桌子,条件中都有4和5;不同点:第①题有4排桌子,第②题有5排桌子,两题条件中4和5表示的意义不同。
《用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教案
口答:一共24元。
4.练一练:如果想买5个这样的文具盒要多少钱呢?6个呢?7个呢?小组内算一算。
5.议一议:你有什么发现?
6.小结方法:求买文具盒的总钱数,可以用1个文具盒的价钱乘买的个数来计算。
3.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1.完成教材P78页想一想。
学生独立看情境图,找出相关信息并解答。
2.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一、明确问题,选择信息
1.课件呈现教材P78页例3主题图,学生看图,交流信息。
2.说说每种文具的价钱,如:一盒铅笔3元,一块橡皮2元,一个文具盒8元,一本日记本4元。
3.说说所求的问题: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学生明确:要求买文具盒的总钱数,必须选取什么信息?(一个文具盒的价钱)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画一画: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文具盒标上8元,然后由每组学生用画图的形式表示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和问题。
2.说一说:一个文具盒8元,求3个文具盒的总钱数,就是求几个几元呢?(3个8元)
3.算一算:如果有学生列加法算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并解答,并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完成教材P79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是求几个几相加。
3.完成教材P79页第5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挖掘题中的隐含信息。
4.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课后练习。
教学板书
用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
8×3=24(元)或者3×8=24(元)
《用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教案
1.复习导入,探究新知
一、复习导入
1.看算式说口诀。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1.提问:你能说说乘、除法中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出示学习任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请你想一想、写一写。
2.反馈交流:
学生作品1: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学生作品2: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追问: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借助具体实例,呈现有余数除法算式,思考如何求被除数,进而概括出关系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呈现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引导学生观察验算方法,发现有余数除法就是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来验算的。
结合具体的例子,发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小结:借助具体的例子和已经学过的知识,弄清楚了有余数除法里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也解决了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三、沟通四则运算间的联系
(一)自主提问
学生提出疑问:加、减、乘、除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反馈交流
学生作品1:用表格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学生作品2:画图整理四则运算的关系。
在表达交流中强化对四则运算意义和关系的理解。
小结:通过前面的讨论发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下面做几个练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8用乘法解决问题(二)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8用乘法解决问题(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乘法的意义。
2. 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乘法口诀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灵活运用乘法口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乘法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 讲解乘法的意义,让学生明确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 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 引导学生总结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步骤: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确定相同加数,运用乘法计算。
3. 巩固练习- 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运用乘法口诀,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 引导学生相互检查,共同进步。
5. 总结与拓展-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 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中的新课讲解和巩固练习环节。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新课讲解在新课讲解环节,教师需要详细解释乘法的意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实际应用。
乘法的意义教案(优秀9篇)
乘法的意义教案(优秀9篇)乘法的意义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的算理。
2、理解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转化为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的算理。
(二)能力训练点1、能正确运用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两位数的简便算法。
2、正确、合理地进行简算。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灵活、合理的简便算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的简便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口算12×3018×2024×4035×425×445×22、把两位数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
15=()×()30=()×()24=()×()3、应用题:商店有5盒手电筒,每盒12个。
每个手电筒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让学生自己用不同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一人板演,其它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
第一种解法6×12×5=72×5=360(元)第二种解法6×(12×5)=6×60=360(元)你发现什么?使学生明确(1)两种解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即6×12×5=6×(12×5)从而得出:三个数相乘,除了从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2)当两个乘数相乘得整十数时,第二种算法简便。
板书课题:简便算法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1)出示例135×5×2学生试做(2)订正:使学生明确简算方法。
35×5×2=35×(5×2)=35×10=350(3)拓展补充45×2×9。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 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表内乘法的定义和意义。
2.掌握表内乘法运算方法。
3.能够通过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表内乘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2.运用表内乘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表内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演示如何运用表内乘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通过问答的形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表内乘法的基本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表内乘法的定义和运算方法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介绍表内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并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表内乘法的定义:在一个数表格中,行数和列数相同的两个数相乘得到的乘积,就是表内乘法。
3. 解决问题教师通过实际问题的讲解,引导学生如何使用表内乘法解决问题。
例如:“在一个3×3的数表格中,如果第一行第一列的数是2,第一行第三列的数是3,那么第一行第二列的数应该是多少?”4. 练习让学生进行表内乘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延伸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表内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掌握了正确的计算技巧,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接下来的课堂练习和作业中,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运用表内乘法,解决更多的问题。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设计一个表内乘法的问题,并解答。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表内乘法的相关知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案: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并能运用乘法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2. 乘法估算方法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乘法估算的应用。
2. 教学难点:乘法估算方法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分配等,引导学生发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2)介绍乘法估算方法,如四舍五入法、分解法等,让学生初步掌握估算方法。
3.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乘法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2)讲解解题思路,强调估算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1)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反思(1)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乘法估算技巧。
(2)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不足,提高学习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问题,尝试运用乘法估算方法解决。
六、教学评价1. 课后练习题的正确率和速度。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如估算方法的运用、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等。
七、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
2.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乘法估算技巧。
3. 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资源1. 课本、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计算器、练习本等学习工具。
九、教学时间1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乘法估算技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二) 解决问题(例3)》优质课教案_13
《表内乘法二》例3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经历思考交流的思维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的思想,激发学生乐学善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
二、教学重难点:1.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能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正确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如何分析、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出问题学前活动:师:大家注意到屏幕上写着“争做数学达人”什么是达人?我们先做个对口令的游戏好吗?如果我说乘法算式,请大家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如果我说乘法口诀,请大家说出对应的乘法算式。
过渡:孩子们真棒,乘法口诀用起来是得心应手。
今天我们就运用用我们学到的这些乘法知识去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师:今天的数学问题就在这小小的文具店中,我们一起去文具看看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二)、整理信息,探究问题1.出示主题图谈话:仔细观察,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和同桌说一说引导学生观察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
2. (板书贴示:知道了什么)个别汇报师:在我们的观察中不仅收集到了完整的数学信息,还找到了带有数学信息的数学问题。
3.(板书贴示:怎样解答)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1)先自己想一想,买三个文具盒就是求几个几呢?(2)再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3)汇报时,说说你选择了哪些数学信息?师:你们注意到了吗?在我们找到的数学信息里,他只用了其中一个。
(4)其他的为什么不用呢?师:也就是说,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选择对应的数学问题的有用的数学信息,并不是所有的数学信息都要用(5)说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4.对3个8的乘法意义进行板演说明,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乘法问题解决》4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乘法问题解决》4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乘法符号和其计算方法。
2.能够自主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例如:几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买3个苹果需要多少钱?3.能够发现和总结乘法的性质,例如:乘法满足交换律和分配律。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乘法问题展开,包括了以下内容:1.乘法符号的认识和使用。
2.学习如何列式计算乘法问题。
3.完成乘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探究乘法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首先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认识乘法符号和其计算方法,例如:两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需要计算2个苹果的价格,这时候就可以使用乘法符号来计算。
2. 认识乘法符号(10分钟)学生们根据老师的引导,自己完成几个乘法问题,通过实际操作来认识乘法符号。
3. 列式计算乘法问题(20分钟)老师将一些具体的乘法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们需要通过列式计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例如: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5元,需要购买2个苹果,需要多少元?4. 习题练习(20分钟)老师将一些练习题分发给学生,学生需要独立完成这些练习题,并将结果写在纸上。
5. 探究乘法的性质(1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已知的乘法问题,来发现和总结乘法的性质,例如:乘法满足交换律和分配律。
四、教学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认识了乘法符号和其计算方法,学习了列式计算乘法问题的方法,并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也发现乘法满足交换律和分配律的性质。
五、课后练习1.练习册P3和P4页的习题。
2.根据所学乘法的性质,列式计算5×8×3。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表内乘法(二) 例3用 乘法解决问题 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例3用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利用乘法意义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呈现在商店买文具的情境和商店里多种文具的价格,让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学会根据问题筛选有用信息进而解决问题。
同时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突出用画图、填空等多种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的研究,从而逐步实现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要求。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和掌握解决问题一般步骤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数学活动,利用直观的载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征。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有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学模型。
2、初步培养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把口诀补充完整。
2、看得数,说口诀。
3、开火车口算,并说出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4、创设情境引入:看来同学们对我们的乘法口诀掌握得非常好,老师想给同学们准备些奖品奖励大家。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熟练运用口诀。
】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一)创设问题情境,收集信息,理解问题。
1、教师呈现教科书78页例3情境图教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谁愿意把自己找到的信息大声地告诉同学们。
《用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用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在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下面,我将根据《用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这一教案,详细介绍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乘法的意义以及如何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将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例,通过学习第五章《表内乘法》的内容,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学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法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的人数问题为例,如“如果有3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人,一共有多少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讲解乘法的意义:解释乘法是重复加法的概念,如3个4就是4加4加4。
3. 示例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如何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乘法的掌握情况。
5.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如果每个桌子坐6个人,那么5张桌子可以坐多少人?”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乘法的定义、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以及如何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2 × 3 =(2) 4 × 5 =(3) 6 × 7 =2. 答案:(1) 2 × 3 = 6(2) 4 × 5 = 20(3) 6 × 7 = 4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乘法的意义教案(精选6篇)
乘法的意义教案(精选6篇)乘法的意义篇一信息窗2——变葫芦教学内容: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通过同数连加引出乘法算式,掌握写法、读法及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重点难点:1、理解乘法的意义。
2、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算一算2+2+2+2= 4+4+4=2 3+3+3=2、思考:像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呢?二、探究新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有关乘法的知识。
(此处我认为不是提出“乘法”这一概念的最佳时机)1、电脑出示课件,根据画面你能提出问题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合作,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2、交流。
3、针对5+5+5+5+5+5+5+5= 40进行乘法教学。
用加法算宝葫芦的个数太麻烦了,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在这里提出乘法自然而然,让学生充分体会出学习乘法的必要性)问: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相同加数是5有8个这样的数,可以用乘法表示。
板书:8×5= 40 5×8= 40,介绍各部分的名称,读法。
4、小组将本组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汇报。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4 + 4 + 4 =()(只)写成乘法算式:()×()=()(只)或()×()=()(只)三、试一试1、课本第6页自主练习1()+()=()()+()+()+()=()()×()=()()×()=()2、填一填3+3+3+3=()×()5+5+5+5+5+5=()×()7+7+7=()×()6+6+6+6+6=()×()3、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4个2相加3乘5 6和4相乘()()()()()()4、找朋友7×3 4×6 2×5 6×4 5+52+2+2+2+2 7+7+7 6+6+6+6 3×7 4+4+4+4+45、把图画补充完整。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乘法问题解决》5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乘法问题解决》5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掌握乘法口诀。
2.能分析并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如2个数相乘、3个数相乘等。
3.能够将生活中的问题转换为乘法问题并解决。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掌握乘法口诀;能够将生活中的问题转换为乘法问题并解决。
难点:分析并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如2个数相乘、3个数相乘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识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向学生询问他们学过的乘法口诀,帮助他们回忆。
3.叫几个学生挑选问题并使用乘法口诀解决。
4.在黑板上写下这些方程式,如:3x2、4x3等,让学生使用他们刚刚回忆的乘法口诀解决。
5.提问学生,在“x”的两侧有多少个数。
二、讲解新知识1.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
解释“x”符号的含义,告诉学生乘法代表两个数相乘。
2.介绍乘法口诀。
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乘法口诀,并帮助他们记忆。
3.给学生一些具体的问题,如2个数字相乘、3个数字相乘等,让他们使用乘法口诀解决。
4.举些生活中的例子,如算购买苹果的总价钱,介绍如何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乘法问题并解决。
三、巩固练习1.给学生一些练习,让他们使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乘法问题。
2.让学生分享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其他同学尝试使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
3.强调记忆乘法口诀的重要性。
四、拓展延伸1.让学生使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加复杂的乘法问题,如5个数字相乘等。
2.鼓励学生寻找并解决生活中的乘法问题。
课后作业1.练习使用乘法口诀解决不同难度的乘法问题。
2.找到3个生活中使用乘法的例子,并将其转化为乘法问题解决。
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乘法的概念及其口诀,学会了如何分析并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乘法问题并解决。
希望同学们对乘法问题更加熟练。
乘法的技巧与应用幼儿园教案
乘法的技巧与应用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乘法的概念和基本符号。
2. 掌握乘法口诀表,能正确快速地背诵和运用。
3. 理解乘法的应用场景,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乘法口诀表、教案板书、小黑板、计算卡片等。
2. 学具:乐高积木、小石子、小糖果等。
3. 教学资源:乘法口诀歌曲和视频。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 教师出示乘法口诀表,让学生观察并了解乘法的概念和符号。
2. 教师和学生一起唱乘法口诀歌曲或观看乘法口诀的视频,培养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兴趣。
Step 2: 学习乘法口诀1. 教师利用小黑板或计算卡片,逐步教授乘法口诀表的内容。
2. 教师和学生一起快速背诵乘法口诀表,通过反复练习巩固记忆。
Step 3: 练习乘法口诀1. 教师分发计算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题目进行口算,并给出答案。
2. 学生可以两人一组,互相出题,提高记忆和理解乘法口诀的能力。
Step 4: 探究乘法的应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例如购物计算、积木搭建等。
2. 学生分小组展示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乘法计算过程,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应用。
Step 5: 游戏活动1. 教师组织乘法抽卡游戏,每名学生从计算卡片中抽取一张,进行口算并抢答,答对者获胜。
2.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游戏难度,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四、教学总结1. 教师复习和总结乘法的概念、符号、口诀和应用。
2. 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并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乘法口诀表的默写。
2. 观察并记录家庭中乘法的应用场景,写一个小故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结合口算、互动将乘法的技巧和应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高了幼儿对乘法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多次反复的练习和游戏,加深了幼儿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入实际物品,提供更多的乘法应用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乘法的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有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初步渗透“单价X数量=总价”这…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筛选
有用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O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根据问题选择有价值的信息,正确解决问题。
三、教具准备情境图,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 •情境导入。
教师:老师要给同学们颁发奖品。
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好多笑脸
(1)课件演示:
(2)说一说:一共有多少块橡皮?该怎样列式呢?
(3)想一想:这里求一共多少块橡皮,就是求几个几相加呢?(5 个4相加)
2.揭示课题。
求几个几相加,我们可以用乘法计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 •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1)学生看图,交流信息。
(课件呈现主题图)
(2)说说每种文具的价钱,女口:一盒铅笔3元,一块橡皮2元,一个文具盒8元,一本日记本4元。
(3)说说所求的问题: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2.根据问题,选择信息。
学生明确:要求买文具盒的总钱数,必须选取什么信息?(一个文具盒的价钱)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画一画: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文具盒标上8元,然后由每组学生用画图的形式表示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和问题。
如:
8尤8穴;8/u
7
共?元
(2)说一说:一个文具盒8元,求3个文具盒的总钱数,就是求几个几元呢?(3个8元)
(3)算一算:如果有学生列加法算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并解答,并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8X3=24 (元)
口答:一共24元。
(4)练一练:如果想买5个这样的文具盒要多少钱呢?7个呢?小组内算一算。
(5)议一议:你有什么发现?
(6)小结方法:求买文具盒的总钱数,可以用1个文具盒的价钱乘
买的个数来计算。
(三)分层练习,运用方法
1 .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第78页“想一想”。
买7块橡皮,一共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决,而后汇报交流想法和解法。
(2)再次看情境图,自由提问,独立解答。
要求: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1交流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1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出求购买物品总钱数的方法:可以用物品的单价乘买的数量。
(3)练习十九第3题。
一套《童话故事》共有8本,每本7元。
小亮买一套,要多少元?学生列式前可以先画一画,再说一说是求几个几相加,然后独立解答。
2.
提升训练。
练习十九第5题。
小红和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起到平安公园游玩,门票价钱: 成人8元/人,儿童4元/人。
门票一共耍花多少钱?
(四)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还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