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区域水系图
五、淮河生态经济带与安徽经济发展
国家战略视野下的淮河生态经济带经过60余年的持续治理,淮河流域初步形成了防洪、除涝、灌溉、航运、供水、发电等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减灾兴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水利在促进流域经济发展,保障供水和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随着流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淮河治理和保护的任务愈加艰巨复杂。
目前,我国经济实力已经具备了根治与开发淮河的基础条件,让淮河流域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的第四个增长极,不仅是淮河流域人民的迫切愿望,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工程。
一、淮河流域发展的基本情况淮河流域地处中国东中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千米。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老鸦叉,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全长约1000千米(其中河南省境内约364千米、安徽省境内约436千米、江苏省境内约200千米)。
长期以来,淮河水患未能根除,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育程度不高,生态环境压力大,是我国中东部地区“发展洼地”。
图1 淮河流经区域图图2 淮河生态经济带区位图1.降雨时空分布很不均匀,自然灾害频发。
淮河流域降雨就发生洪涝灾害,汛期一过就无水可用,水多水少矛盾十分尖锐。
河流上游落差大,中下游落差小,蚌埠淮河河床海拔低于洪泽湖湖面2-3米,淮安市地面海拔低于洪泽湖湖底3米左右,洪泽湖洪水调蓄功能越来越小,汛期对下游安全威胁越来越大。
仅20世纪以来,就发生了1931年、1954年、1991年等十余次特大洪水,直至2007年仍炸坝泄洪。
表1 淮河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2.具有良好耕作条件,农业生产潜力巨大。
淮河流域粮食产量已占全国17%,商品粮占全国25%。
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3000多万。
据测算,若能将沿淮设置的蓄洪区、滞洪区利用起来,加上“淮三角”地区的滩涂,可新增稳产高产粮田1000-3000万亩。
3.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基础较好。
由于上苍的眷顾,淮河两岸有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紧缺”矿产资源。
清流河滁县站历年洪峰水位洪峰流量趋势分析及应对措施
图1 滁州站历年洪峰水位与洪峰流量关系图图2 滁县站历年洪峰水位频率曲线
图3 滁县站历年洪峰流量频率曲线
式中,Q:洪峰流量,
以下河道断面面积,
6 应对措施
对于蓄洪区,当清流河遇破记录洪水,为保卫滁州市和京沪铁路等重交通公路安全,仍需破圩分洪,由各级防汛指挥部门制定。
对于侵占河道滩地行为,必须退占还滩。
目前市政府在城区段正在治理,也要全面治理危及滁城安全的下游河道,对于河道断面相对较窄的河段应疏浚拓宽,对于下游乌衣镇老街地段防洪堤防两岸居民,国家给予补偿等措施,让居民搬迁,再进行河道治理。
对于桥梁短,垫高滩地且无孔的引桥应采取扩孔,长度、高度达标的桥梁应采取切滩、疏浚河槽和补偿河道过水面积,对于低矮、破损严重的阻水桥梁只能拆除重建。
对于必须要建的水坝、抽水站等水利设施,必须补偿原有的河道过水面积。
对于在滩地自然生长杂树、杂草以及种植的树木、农作物等,水利部门要定期清障和加大执法力度,采取打捞、治污等措施控制空心莲子草等阻碍物的疯长。
7 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当洪水灾害来临后,国家、集体、人。
滁州简介
旅游景点
滁州地处淮左,湖光山色秀美,既富江南美景,又有淮左秀 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 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名山、名亭、古关、古寺、历史文 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级 重点对外开放寺院2处。
物产资源
物产丰饶,矿藏丰富。滁州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 盛产水稻、小麦、鱼虾、油菜等农产品。著名土特 产有滁菊(中华四大贡菊之首)、来安花红、南谯 贡茶(西涧春雪)、明光绿豆等,特种水产有女山 湖大闸蟹、花园湖大闸蟹、高邮湖大闸蟹、银鱼、 滁州鲫鱼、明光梅鱼、雷官板鸭、天长芡实等,传 统特色食品有琅琊酥糖、马厂酥笏牌、凤阳酿豆腐、 天长甘露饼、炉桥桥尾、恒裕酱品等。
扬子街道 乌衣镇 新安镇 襄河镇 定城镇
239000 8 239000 2 239200 4 239500 0 233200 6
凤阳县
天长市 明光市
1949
1770 2335
341124
341181 341182
64.49
60.28 52.27
府城镇
天长街道 明光街道
233100 1
239300 1 239400 4
滁
州
——山水醉城
目 录
滁州简介 地方语言 滁州行政区划 地理区位 地质条件 物产资源
经济发展 经济数据 交通运输 旅游景点 滁州十二景 历史名人
滁州简介
滁州市,中国安徽省省辖市,地处安徽省最 东部、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部。是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及 “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南京市江北门 户,皖东区域中心城市,国家级“皖江示范 区”北翼城市,安徽省东部政治、经济、文 化及交通中心城市,江淮地区重要的枢纽城 市。郡起元徽,州建大同,名始开皇,文扬 庆历,开天首郡,逾史千年。自古有“金陵 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形兼吴楚,气越 淮扬”。滁州是国家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 业基地、中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 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安徽省水资源公报(2001年)综述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876.2毫米,较多年均值少23.2%,属偏枯年份。
年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省辖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发生特大干旱。
江淮丘陵区旱情尤为严重,春、夏、秋三季连旱,造成农业夏秋两季粮食和经济作物减产减收,蚌埠市、淮南市和部分县城供水及农村人畜饮用水发生严重困难,全省干旱程度和旱灾损失大于上年。
全省水资源总量474.27亿立方米,较多年均值少29.8%,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13.1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32.63亿立方米。
全省入境水量8217.54亿立方米,出境水量8541.56亿立方米。
全省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28.95亿立方米,较上年末减少15.64亿立方米。
全省供水总量214.4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37.79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供水量193.70亿立方米,地下水供水量20.39亿立方米。
用水总量214.4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139.01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64.8%,较上年增加24.16亿立方米。
全省主要江河水质状况同上年相近,有41%的监测河段属于Ⅴ~劣Ⅴ类水质,淮河流域污染严重,巢湖富营养化依然突出。
大型水库和水利风景区、重要的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良好。
一、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876.2毫米,折合水量1222.14亿立方米,比上年少22.4%,较多年均值少23.2%,属偏枯年份。
年降水量的区域分布不均匀,南北差异尤为明显,即北部地区年降水量较南部地区偏少较多。
且与多年均值相比,各地区年降水量均不同程度偏少,除南部地区局部略偏少,为平水年份外,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偏少较多,为枯水或偏枯水年份。
按行政分区计算,全省各市年降水量及与上年、多年均值相比见下表。
2001年行政分区降水量与2000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单位:毫米其中,芜湖市、铜陵市、池州市、安庆市属偏枯年份,宣城市、黄山市属平水年份,其余各市为枯水年份。
安徽水功能区划(最新)汇编
目录1总则 (1)1.1目的和意义 (1)1.2水功能区划的原则 (1)1.3水功能区划的依据和标准 (1)1.4水功能区划分的范围和水平年 (2)1.5水功能区划水质管理目标 (6)1.6水功能区划的分级与分类 (6)1.6.1一级区划各功能区定义 (7)1.6.2二级区划各功能区定义 (7)2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9)2.1自然环境 (9)2.1.1地形地貌 (9)2.1.2气象水文 (9)2.1.3土壤植被 (9)2.1.4矿产旅游资源 (11)2.1.5河流湖泊与水土流失情况 (11)2.2社会经济和发展 (11)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3)3.1水资源量 (13)3.1.1全省水资源总量 (13)3.1.21999年全省水资源总量 (14)3.2水资源供需现状 (14)3.2.1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14)3.2.2供水量 (14)3.2.3用水量 (14)3.2.4水资源利用概况 (14)3.3全省水资源供需预测 (15)3.3.1需水量预测 (15)3.3.2供需平衡分析 (15)4 水资源质量现状分析 (17)4.1 水质评价标准和方法 (17)4.2 水质现状评价 (17)4.3 入河废污水排放量 (18)4.4 水污染损害 (19)4.4.1 淮河流域 (19)5水功能区划总体方案 (20)5.1水功能区划程序和方法 (20)5.2水功能区划总体方案概况 (22)6淮河流域水功能一级区划 (28)6.1淮河干流 (28)6.1.1缓冲区 (28)6.1.2开发利用区 (28)6.2淮河支流 (29)6.2.1洪河 (29)6.2.2谷河 (29)6.2.3颍河水系 (30)6.2.4西淝河 (30)6.2.5茨淮新河 (31)6.2.6黑茨河 (31)6.2.7芡河 (31)6.2.8涡河水系 (31)6.2.9史河 (32)6.2.10史河灌区总干渠 (32)6.2.11沣河 (32)6.2.12汲河 (33)6.2.13淠河 (33)6.2.14淠河灌区总干渠 (33)6.2.15濠河 (34)6.2.16池河 (34)6.3洪泽湖水系 (34)6.3.1怀洪新河 (34)6.3.2浍河 (34)6.3.3新沱河 (35)6.3.4新汴河 (35)6.3.5沱河 (35)6.3.6萧濉新河 (36)6.3.7新濉河 (36)6.3.8奎河 (36)6.4入江水道 (36)6.4.1白塔河 (36)6.5湖泊 (37)6.5.1八里湖 (37)6.5.3四方湖 (37)6.5.4沱湖 (37)6.5.5天井湖 (38)6.5.6城西湖 (38)6.5.7城东湖 (38)6.5.8东淝河瓦埠湖 (38)6.5.9高塘湖 (38)6.5.10天河湖 (39)6.5.11女山湖 (39)6.5.12七里湖 (39)6.6大型水库 (39)6.6.1佛子岭磨子潭水库 (40)6.6.2响洪甸水库 (40)6.6.3梅山水库 (40)7淮河流域二级功能区划 (41)7.1淮河干流 (41)7.1.1淮河干流阜阳六安滁州开发利用区 (41)7.2淮河支流 (42)7.2.1谷河阜南开发利用区 (42)7.2.2颍河阜阳开发利用区 (43)7.2.3泉河临泉阜阳开发利用区 (43)7.2.4西淝河(上段)利辛开发利用区 (43)7.2.5西淝河(下段)凤台开发利用区 (44)7.2.6茨淮新河阜阳怀远开发利用区 (44)7.2.7黑茨河阜阳开发利用区 (44)7.2.8涡河亳州怀远开发利用区 (45)7.2.9小洪河亳州开发利用区 (45)7.2.10史河金寨开发利用区 (45)7.2.11史河总干渠金寨开发利用区 (46)7.2.12沣河霍邱开发利用区 (46)7.2.13汲河霍邱开发利用区 (46)7.2.14淠河东源霍山裕安开发利用区 (46)7.2.15淠河六安霍邱寿县开发利用区 (47)7.2.16淠河总干渠六安合肥开发利用区 (47)7.2.17濠河凤阳开发利用区 (47)7.2.18池河定远明光开发利用区 (48)7.3洪泽湖水系 (48)7.3.1浍河濉溪固镇开发利用区 (48)7.3.2新沱河濉溪埇桥开发利用区 (48)7.3.3新汴河宿州开发利用区 (49)7.3.4沱河埇桥固镇开发利用区 (49)7.3.5萧濉新河淮北宿州开发利用区 (49)7.3.6新濉河宿州开发利用区 (50)7.4入江水道 (50)7.4.1白塔河天长开发利用区 (50)7.5湖泊 (50)7.5.1八里湖颍上开发利用区 (50)7.5.2焦岗湖凤台颍上开发利用区 (51)7.5.3四方湖怀远开发利用区 (51)7.5.4天井湖五河开发利用区 (51)7.5.5高塘湖淮南滁州合肥开发利用区 (51)7.5.6天河湖蚌埠开发利用区 (52)7.5.7女山湖明光开发利用区 (52)7.5.8七里湖明光开发利用区 (52)8长江流域水功能一级区划 (53)8.1长江下游干流 (53)8.1.1保护区 (53)8.1.2缓冲区 (54)8.1.3保留区 (54)8.1.4开发利用区 (55)8.2长江支流 (56)8.2.1皖河 (56)8.2.2裕溪河 (56)8.2.3西河 (57)8.2.4得胜河 (57)8.2.5滁河 (57)8.2.6前河 (58)8.2.7秋浦河 (58)8.2.8九华河 (58)8.2.9青通河 (58)8.2.10青弋江水阳江水系 (58)8.3环巢湖支流 (60)8.3.1杭埠河 (60)8.3.2丰乐水 (60)8.3.3杭埠河灌区干渠 (61)8.3.4派河 (61)8.3.5十五里河 (61)8.3.7柘皋河 (62)8.3.8双桥河 (62)8.3.9兆河 (62)8.3.10白石天河 (62)8.4鄱阳湖水系 (62)8.4.1阊江 (62)8.5湖泊 (63)8.5.1华阳河湖群 (63)8.5.2武昌湖 (63)8.5.3菜子湖 (63)8.5.4巢湖 (64)8.5.5升金湖 (64)8.5.6南漪湖 (65)8.6大型水库 (65)8.6.1花凉亭水库 (65)8.6.2龙河口水库 (65)8.6.3董铺水库 (65)8.6.4大房郢水库 (66)8.6.5黄栗树水库 (66)8.6.6沙河集水库 (66)8.6.7陈村水库 (66)8.6.8港口湾水库 (66)9长江流域水功能二级区划 (67)9.1长江下游干流 (67)9.1.1长江左岸安庆开发利用区 (67)9.1.2长江左岸无为二坝裕溪口开发利用区 (67)9.1.3长江右岸池州开发利用区 (68)9.1.4长江右岸铜陵开发利用区 (68)9.1.5长江右岸芜湖开发利用区 (68)9.1.6长江右岸马鞍山开发利用区 (69)9.2长江支流 (70)9.2.1裕溪河居巢和县开发利用区 (70)9.2.2西河无为开发利用区 (70)9.2.3得胜河含山和县开发利用区 (70)9.2.4滁河滁州开发利用区 (70)9.2.5襄河全椒开发利用区 (71)9.2.6清流河滁州开发利用区 (71)9.2.7来安河来安开发利用区 (71)9.2.9漳河南陵开发利用区 (72)9.2.10青弋江泾县芜湖开发利用区 (72)9.2.11西津河东津河宁国开发利用区 (72)9.2.12水阳江宣城开发利用区 (73)9.2.13水阳江当涂开发利用区 (73)9.3环巢湖支流 (74)9.3.1杭埠河舒城庐江开发利用区 (74)9.3.2丰乐河肥西舒城开发利用区 (74)9.3.3舒庐干渠舒城庐江开发利用区 (74)9.3.4杭北干渠舒城金安开发利用区 (74)9.3.5十五里河合肥开发利用区 (75)9.3.6南淝河合肥开发利用区 (75)9.3.7店埠河肥东开发利用区 (75)9.3.8柘皋河居巢开发利用区 (76)9.3.9双桥河居巢开发利用区 (76)9.3.10兆河庐江开发利用区 (76)9.3.11白石天河庐江开发利用区 (76)9.4湖泊 (77)9.4.1华阳河湖群宿松开发利用区 (77)9.4.2武昌湖望江开发利用区 (77)9.4.3巢湖合肥开发利用区 (77)9.4.4巢湖中庙开发利用区 (77)9.4.5巢湖巢湖市开发利用区 (78)9.4.6南漪湖宣州郎溪开发利用区 (78)10新安江流域水功能一级区划 (79)10.1新安江干流 (79)10.1.1保留区 (79)10.1.2缓冲区 (79)10.1.3开发利用区 (79)10.2新安江支流 (80)10.2.1率水 (80)10.2.2横江 (80)10.3练江 (81)10.3.1练江歙县开发利用区 (81)10.3.2扬之水 (81)10.3.3丰乐水 (81)10.3.4富资水 (82)10.3.5布射水 (82)11新安江流域水功能二级区划 (83)11.1新安江干流 (83)11.1.1新安江屯溪开发利用区 (83)11.1.2新安江歙县深渡开发利用区 (83)11.2率水 (84)11.2.1率水屯溪开发利用区 (84)11.3横江 (84)11.3.1横江休宁屯溪开发利用区 (84)11.4练江 (84)11.4.1练江歙县开发利用区 (84)11.5扬之水 (85)11.5.1扬之水绩溪开发利用区 (85)11.5.2扬之水歙县开发利用区 (85)11.6丰乐水 (85)11.6.1丰乐水徽州开发利用区 (85)11.7富资水 (86)11.7.1富资水歙县开发利用区 (86)12管理与建议 (87)12.1管理措施 (87)12.2建议 (87)附件 (88)1总则1.1目的和意义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滁州城市介绍PPT
二 特色景点
琅琊寺
琅琊寺,位于安徽省滁州,是我国东南名刹, 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唐代宗赐名“宝应寺”, 宋代易名“开化禅寺”。 琅琊寺,后因山名相沿,习称“琅琊寺”。琅 琊寺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潺潺泉水绕寺而过, 亭楼阁错落有,正如宋人诗云:“踏石披云一 径通,翠微环合见禅宫。 琅琊寺,峰峦密郁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
旅游 胜地
重腹安安滁 要地徽徽州 城,省省市 市是东辖, 。南部地简
京,级称 都江市“ 市淮,滁 圈平位” 的原于,
一二三四
历特当民 史色地俗 故景美文 事点食化
滁州市境内早在石器时代即有人类活动,留下众多文化遗存。2000 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后属楚,故有“吴头楚尾”之说。 隋开皇九年(589年)置滁州,民国元年(1912年)滁州改为滁县, 1982年撤销滁县改设滁州市,1992年设立地级滁州市。
二 特色景点
明皇陵
明皇陵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明皇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 建,初建之时占地约2万余亩,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十二年(公元 1379年)竣工。洪武二年,荐号英陵,后改称皇陵。 明皇陵主要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殿宇、房舍千余间,陵丘、石刻群等。明末以来,人 为破坏和风雨侵蚀,宫阙殿宇废为遗址,现仅存陵丘及石刻群。
二 特色景点
明中都
明中都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为开国皇帝朱 元璋在自己的家乡凤阳所营建的第一座都城,营 建工程由明朝开国第一文臣李善长主持。 明中都始建于洪武二年(1369年),于洪武八年 (1375年)罢建,共营建六年之久。明中都占地 面积为50多平方公里,有内、中、外三道城,其 内城宫城(皇城)比北京故宫大12万平方米。
四 民俗文化
天长市城市防洪规划
1.概况天长市隶属安徽省滁州市,地处安徽省最东部,除西南与本省来安县相连外,其余为江苏省环抱。
全市国土总面积1770km2 ,总人口61.57万人。
天长市区位于新白塔河与其支流川桥河的交汇处,城市依河傍岗而建,现状(2004年底)建成区面积12km2,人口13.02万人。
根据2004年3月滁州市人民政府滁政秘[2004]25号文批准的“天长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区规模:2005年城市规划人口14万人,城区面积14.5km2;近期2010年城市规划人口20万人,面积21.8km2;远期2020年城市规划人口30万人,面积30km2。
2.现状与问题天长市城区河流水系较多,新白塔河自西向东流经城区边缘至北门大桥穿城而过,城区影响段长9.0km,其中穿城段2.4km。
老川桥河从西南向东北流经城市中心区后入新白塔河,长7.02km;新川桥河由南向北循城西红草湖直下新白塔河,长3.2km;银定河穿过规划的城西区、合群河穿过规划的城南和城东区均自南向北汇入新白塔河,三号撇洪沟沿城北区西侧由北向南入新白塔河。
城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堤防防洪标准不足,局部圈圩不封闭;老川桥河穿城堤防防汛路线长、质量差;局部河道断面较狭窄,桥梁阻水;排涝标准低,已建涵闸与泵站缺乏统一规划,设备老化严重。
城区洪涝灾害频繁,建国后城区受淹较重的年份有1954、1956、1969、1972、1975、1983、1987、1991、2003年。
其中1983年受淹面积7.2km2,1991年受淹面积10.87km2,2003年受淹面积8.14km2;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天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3.规划目标与原则(1)规划目标规划水平年和范围:根据天长市城市总体规划,防洪规划现状水平年2004年,城区面积14.5km2;近期水平年2010年,面积21.8km2;远期2020年,面积30km2。
防洪标准:天长市规划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30万人,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及《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属三等中等城市,防洪标准为50~100年一遇,按照城市总体规划,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
2017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安徽省水资源公报二〇〇七年安徽省水利厅二○○八年五月发布单位: 安徽省水利厅编制单位: 安徽省水文局审定: 蔡建平复审:金问荣朱雪冰朱庆敏王德胜初审:徐建平王保旺周良伟丁峰夏守先编写:费广华孟云霞祝丽萍杨迪虎张延韩志国目录综述一、水资源量1.降水量2.地表水资源量3.地下水资源量4.水资源总量二、蓄水动态1.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淮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3.淮北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三、供用水量1.供水量2.用水量3.耗水量4.水资源利用概况及用水指标四、水质状况1.江河水质2.湖泊和大型水库水质3.水功能区水质4.入河污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五、重要水事附:指标解释2007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综述安徽省地处中纬度,是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受季风气候影响,南北冷暖气流交会较频繁,天气多变,降水年内年际变化大,常有旱涝等自然灾害发生。
全省按水系分属淮河、长江及新安江三流域,辖17个地级市,国土面积139476平方公里。
2007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174.3毫米,较多年均值多0.1%,属平水年份。
但各地丰枯差异较大,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新安江流域年降水量分别属偏丰、偏枯、枯水年份。
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总体仍为南部大于北部,但南北地区差异较常年小,且淮北平原年降水量略大于江淮丘陵区。
全省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汛期先后出现8次降水过程。
淮河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沿淮淮北大部分地区遭受严重内涝,皖南山区突发山洪、泥石流灾害。
沿淮淮北和沿江圩区、宣城市部分地区分别在6月、9月发生阶段性旱情。
2007年全省水资源总量712.46亿立方米,较多年均值少0.5%,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66.1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81.8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的不重复量46.36亿立方米)。
全省人均水资源量1164.5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1149.1立方米。
全省水资源可利用量263.89亿立方米。
滁河防洪规划
滁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概要前言滁河位于江淮之间,为长江下游左岸一级支流,干流全长约269km。
滁河流域地跨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滁州市和江苏省南京市所辖的9个县(区、市),流域面积约8000km 2,其中安徽省6250km 2,江苏省1750km 2。
流域内耕地面积458万亩,人口290万人。
为治理滁河,水利部原淮委和皖苏两省滁河规划小组于1958年和1969年先后编制了《巢滁皖流域规划》和《滁河流域规划》。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根据水电部(74)水电计字第41号文的要求,会同皖苏两省于1978年12月编制了《滁河防洪规划报告》,并于1979年3月报送水利部。
两省以历次规划为指导,按规划部署兴建了大量防洪工程,为战胜之后发生的历次大洪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1年6、7月滁河流域发生大洪水,经两省军民奋力抗洪抢险和采取民垸分洪措施,保障了津浦铁路安全,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灾情仍较严重。
1991年大水后,国务院在上海会议上提出“群体防洪”,津浦铁路穿越滁河圩区路段实施防洪自保的要求。
在确定铁路自保后(铁路自保工程已于1993年5月1日完工),加之水情、工情和经济社会状况的变化,原滁河防洪规划应作相应调整,因此,需对1979年上报的《滁河防洪规划报告》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订。
长江委遵照水利部的指示,在皖苏两省的配合下,进行了大量方案的研究,编制提出了《滁河防洪规划报告(1994年修订)》。
1998年10月长江委以计综[1998]358号文征求了两省意见,两省均表示同意规划报告拟定的规划原则和规划标准。
同年,长江委以计综[1998]452号文上报水利部,请求尽快组织审查。
2002年4月,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滁河防洪规划预审会,会议听取了长江委关于《滁河防洪规划报告(1994年修订)》主要内容的汇报和安徽、江苏两省的意见,并进行了讨论。
根据预审会的讨论意见,长江委对有关问题进一步作了补充研究。
2023广东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二轮专题总复习--专题突破练专题11 区域发展与区际联系
2023广东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突破练十一(2022·福建莆田二模)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城镇发展适宜性分级图。
图中区域城镇发展适宜性分为三级:Ⅰ级不适宜、Ⅱ级中度适宜、Ⅲ级高度适宜。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城镇发展适宜性等级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B.地形C.气候D.水文2.摩尔曼斯克的城镇发展适宜性等级高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有()①土壤肥沃②地形平坦③地理位置优越④港口常年不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2·江苏苏锡常镇一模)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
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发展水平、合作基础等因素,沪苏浙有关市、区与皖北地区各市结对合作帮扶,激发皖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不断缩小长三角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实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下图为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示意图,图中相同底纹为结对市、区。
据此完成3~5题。
3.促使沪苏浙有关市、区与皖北地区各市结对合作帮扶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政策D.资金4.侧重考虑资源禀赋因素合作帮扶的一对是()A.上海闵行—安徽淮南B.浙江宁波—安徽蚌埠C.江苏徐州—安徽淮北D.浙江杭州—安徽宿州5.江苏南京市与安徽滁州市结对合作帮扶最具优势的条件是()A.空间位置邻近B.自然环境相同C.发展水平相当D.文化习俗相近(2022·山东潍坊一模)顿河是位于俄罗斯西部的一条长河,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65%~80%,该流域南部地区是俄罗斯重要的粮食产区。
1949年以来,顿河流域先后建成了伏尔加—顿河运河、齐姆良斯克水利枢纽和众多水库。
下图示意顿河流域水系分布。
据此完成6~8题。
6.顿河上游春季径流量大的主要原因是()A.春季降水量大B.春季气温高C.冬季积雪量大D.春季用水少7.与俄罗斯其他地区相比,顿河流域南部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土壤较肥沃B.水源较充足C.地形较平坦D.热量较丰富8.顿河流域开发对亚速海的影响是()A.海水盐度降低B.海域面积缩小C.渔业资源减少D.通航能力减弱(2022·广东深圳二模)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战略的实施,广东省在粤东、粤西和粤北的欠发达地区纷纷建立产业转移园以吸引来自珠三角的企业。
浅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类型分布特征
250浅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类型分布特征朱文艳(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三一二地质队,安徽 蚌埠 233000)摘 要:地下水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利用,受自然地理条件、含水层空间结构、社会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明光市地处江淮分水岭北侧,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区内地下水资源严重匮乏,且水质也存在严重问题,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本文对明光市的地下水化学类型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明光市;地下水化学类型中图分类号:P6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03-0250-2收稿日期:2019-03作者简介:朱文艳,女,生于1991年,汉族,云南大理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工环。
1 地理位置明光市位于安徽省东北边缘。
南枕江淮分水岭,与滁州南谯区接壤,北临淮河,与五河市接壤,东与江苏盱眙、泗洪等市相邻,西为定远、凤阳两县;行政上隶属安徽省滁州市管辖。
2 气象、水文明光市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渐变过渡地带的半湿润气候。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水量952mm。
区内水系发育,主要河流有淮河、池河、涧溪河、南沙河、泊岗引河及护岗河等。
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低山区,占总面积的35%,中部为丘陵,占总面积的50%,北部为平原占10%,湖泊占5%。
3 地质特征3.1 地层区内地层大体以郯庐断裂带东部边缘为界,西北属华北地层区淮河地层分区,东南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
明光市大部分地区为第四纪地层所覆盖。
依据第四纪地层的空间分布、沉积物特征、沉积环境、成因类型、地貌形态及测龄结果等将工作区第四纪岩石地层自下至上划分为:(1)中更新统泊岗组(Qp 2b)。
马岗一带零星出露,沿淮一带厚度较大。
岩性为粉质粘土、粉质砂土夹中细砂,厚0-26m 不等。
紫阳—明光一线以东,厚0-15m,岩性以泥砾为主。
(2)上更新统戚咀组(Qp 3q)。
主要分布于紫阳—明光一线,沿淮及池河河谷地带厚度较大,约2-10m ;南部及西部丘陵坡麓地带厚0-2m。
滁州简介
概述滁州地处安徽省最东部,苏皖交界地区,长江三角洲西缘,地理区域为北纬31°51′一33°13′、东经117°09′一119°13′之间,属“南京都市圈”核心层、长江三角洲合作核心区、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第一站,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
滁州依滁河而生,自古便为长江下游临江近海的“鱼米之乡”。
滁州湖光山色秀美,既富江南美景,又有淮左秀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有名山、名亭、古关、古寺、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100多处。
自然气候条件滁州市地处江淮之间丘陵地带,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气候特征可概括为:冬季寒冷少雨,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
全市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最高气温20.1℃,年平均最低气温11.4℃,年平均降水量1035.5毫米。
梅雨期长23天。
年日照总时数2073.4小时。
初霜为11月4日,终霜为3月30日,年无霜期210天。
自然资源物产丰饶,矿藏丰富。
滁州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动物资源、次生林木、竹、中药材资源丰富。
已发现的矿种近40种,其中非金属矿是滁州市的优势矿产。
岩盐、芒硝、石膏、玄武岩、石油储量居华东之冠;而岩盐矿、石膏矿是安徽省唯一的大型岩盐、石膏矿床;膨润土、花岗岩、大理石、绢云母、钾长石等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全市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不仅种类多,而且部分矿种储量大,其中硅石、凹凸棒石、铸石玄武岩、岩盐、芒硝、石膏、石油等,几乎占据安徽省全部或大部分储量或是唯一的矿种,部分矿产在华东,甚至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石英岩(硅石矿)储量居华东之冠,广泛分布于凤阳县、定远县、明光市和南谯区,累计探明储量1.62亿吨,预测远景储量在15亿吨以上。
滁河中下游暴雨与长江潮位频率组合分析
滁河中下游暴雨与长江潮位频率组合分析周宏;李卫东;欧淑芳;刘俊【摘要】Aiming at the frequency composition of rainstorm in mid -lower reach of Chuhe River and tide level of Yangtze Riv-er, starting from the correlation of the storm in mid -lower reach of Chuhe River and Yangtze River tidal level at outlet of Chuhe River, the following two conditions under different return periods are considered:i.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design rainstorm in Chuhe River and tidal level of the Yangtze River , the composition of high tide level of Yangtze River and corresponding rainstorm in Chuhe River Basi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ncountering probability of the rainstorm in mid -lower reach of Chuhe River and Yangtze River tide under different return periods is low , and the specific frequency compositions are given , which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hydrologic calculation of Chuhe River .%针对滁河中下游暴雨与长江潮位频率组合问题,从滁河中下游暴雨与滁河河口长江潮位相关性着手,对不同重现期下滁河流域设计暴雨与长江潮位组合以及长江高潮位与滁河流域暴雨组合两种情况进行了分析。
安徽省第二届大学生GIS大赛决赛名单
安徽省第二届大学生GIS大赛决赛名单一、作品提交情况
A.制图组
B.应用分析组
C.组件开发组
D.Web应用开发组
二、作品评分及决赛名单
评分原则
将每个作品的评委打分去掉最低分和最高分后,取平均分为最终成绩。
A组(制图组)作品成绩及决赛名单
1、作品成绩(见附表1)
2、决赛名单(依据提交作品数量和成绩高低,遴选20个团队进入决赛)
B组(应用分析组)作品成绩及决赛名单
1、作品成绩(见附表2)
2、决赛名单(依据提交作品数量和成绩高低,遴选16个团队进入决赛)
C组(组件开发组)作品成绩及决赛名单
1、作品成绩(见附表3)
2、决赛名单(依据提交作品数量和成绩高低,遴选10个团队进入决赛)
D组(WEB应用开发组)作品成绩及决赛名单
1、作品成绩(见附表4)
2、决赛名单(依据提交作品数量和成绩高低,遴选9个团队进入决赛)
附表1:制图组作品成绩
附表2:应用分析组作品成绩
附表3:组件开发组作品成绩
附表4:WEB应用开发组作品成绩
【友情提醒】
*各参赛选手仔细核对信息,若有异议尽快与安徽省地理信息中心联系,以免影响决赛。
*决赛事宜另行通知。
安徽省滁州市水利概况(同名40398)
水利概况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明、清两代属凤阳府,现辖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四县,天长、明光两市,南谯、琅琊两区,总面积平方千米,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流域。
全市地处江淮之间,北濒淮河、南望长江,东临高邮湖,西连大别山山脉延伸残丘。
全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水源可靠。
全市多山而山势不高,山下丘陵绵延,多山冲河谷,丘陵以下地形呈波状起伏,沿淮平原狭长,内河多且较短,湖泊浅而面大,河湖沿岸,圩区连片。
据年统计资料,全市山区面积平方千米,丘陵平方千米,平原平方千米,圩区平方千米,湖泊平方千米。
耕地面积万亩,其中水田万亩,旱地万亩。
本市原为农业地区,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水利建设,早期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主,现兼顾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为整个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由于处于北温带与亚热带过度地带,冷热气团交锋频繁,易受热带风暴(台风)影响,因此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常有暴雨、连阴雨和持续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发生,造成水旱灾害交替出现,尤以旱灾为甚。
水资源并不丰富,地下水因有大片红砂岩地质,蕴藏量较少,仅能利用浅层水供给人畜饮用,灌溉用水主要依赖地表水,山冲河谷兴建的水库、塘坝蓄水,尚难满足农业生产之需要,幸紧靠长江淮河,有抽引外水补给之便,水利条件尚称优越。
滁州市位于江淮之间,历史上洪旱灾害频繁发生。
据史料记载,解放前年间水灾次,约合两年一遇,旱灾次,约合三年一遇。
建国后,面对旧社会的落后水利现实,滁州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展了大规模长战线全方位的水利兴修运动。
经过五十多年不懈努力,已先后建成水库座,其中大型座、中型座,建成水闸座,整修塘坝万处,蓄水总容量亿立方米。
其中兴利容量亿立方米,占全市年平均地表迳流总量亿立方米的。
建成固定机电排灌站处,装机台万千瓦。
目前,全市提引外水能力达到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积由建国初期的万亩,提高到万亩,增加倍以上,平均每个农业人口亩。
修建加固堤防总长。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1. 南京位于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几何中心,而安徽滁州与南京毗邻,以生态资源和农副产品闻名。
两地社会经济发展差距明显,但在城乡人口流动、设施共享、产业协作等方面联系密切。
浦口、南谯是两地对接的门户地区。
浦口是南京市重点打造的“新主城”,南谯是滁州市融入南京都市圈的前沿地带。
下图示意浦口—南谯示范区规划空间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谯作为滁州融入南京都市圈的前沿地带具备的有利条件有()①产业结构相似②区域毗邻③交通便利④经济水平较高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浦口—南谯示范区的建立发挥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生态核心数量,丰富区域生态资源B.优化高铁站点布局,节省人员往来时间C.合并产业布局点,缓解同类企业的竞争D.吸引优质产业入驻,激发区域经济活力3.南谯融入南京都市圈后,有利于南谯()A.发展经济飞地,缓解用地不足B.提高工业化水平,优化产业结构C.增加就业机会,减少人口流动D.提高行政区级别,扩大辐射范围2. 流域作为具有明确界线的客观水文响应单元,能够通过流域出口径流、土壤侵蚀、面源污染物输出量观测,建立景观格局,应用于流域管理。
下图为亚马孙河流域水系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A.保护热带雨林B.开发水力资源C.开发林下土地D.治理水土流失2.该流域对全球发挥的主要环境效益是()A.丰富森林资源,提供优质木材B.促进全球水循环,改善河流水质C.吸收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D.形成多级水系网,丰富水生物种3.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35年前,我国大多数矿产消费仍将持续增长,但是国内找矿难度不断增大,石油、铁、钢等紧缺矿产供应“大头在外”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
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重视矿产资源安全问题,使得全球矿产资源争夺变得更加激烈。
下图示意2021年中国与全球主要矿产品产量增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基于SD模型预测滁州市水资源承载力
基于SD模型预测滁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发布时间:2022-07-19T08:38:15.18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37卷第3月第5期作者:刘淑惠李政宇[导读] 滁州市作为缺水型城市,水资源成为制约滁州市发展的重要因子,根据滁州市公布的2015-2020年统计年鉴、水资源公报资料作为研究数据,采用系统动力法构建水资源承载力模型,预测滁州市水资源的承载力现状,并根据不同调控方案下的趋势进行评估。
刘淑惠李政宇(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江苏南京,210015)摘要:滁州市作为缺水型城市,水资源成为制约滁州市发展的重要因子,根据滁州市公布的2015-2020年统计年鉴、水资源公报资料作为研究数据,采用系统动力法构建水资源承载力模型,预测滁州市水资源的承载力现状,并根据不同调控方案下的趋势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2020年滁州市,基于现状发展的趋势,未来情境下,滁州市水资源承载力不断恶化,在节水治污和调整产业结构下,水资源压力会有所减缓,在高速发展模式下,水资源压力急剧增加[1]。
因此,在基于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不断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提升滁州市水资源承载力。
关键字:SD模型;水资源承载力;环境调控约束 1 前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一直是中国突出的水问题,水资源短缺多年来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2]。
水资源承载力作为度量区域水环境功能保障程度的有效手段,通过研究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可以有效为减小区域水资源压力提供解决方案,为跨区域调度水资源提供参考[3]。
目前,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尚未统一,主要评价手段为目标评价法[4]、遗传算法[5]、层次分析法[6]、多目标优化[7]、经验公式法[8]、主成分分析法[9]等。
因此,综合考虑滁州市水资源条件,采用系统动力法构建SD模型,预测不同调控措施下的趋势。
2 研究区概况(1)水资源状况滁州市多年平均降水量980.0~105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