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_法_知_识_图_表

合集下载

宪法知识点整理

宪法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宪法修正案由于社会现实的变化和人类理性的提高,宪法逐渐显示出不足,需要通过正式的修宪程序对某些过时的条款进行删减或更正,对某些不足之处进行增补。

(增补——针对权利保障,国家机构的设置,基本体制)中国1982年宪法的四个阶段的修正:1988: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规定了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宪法地位;1993:对农村集体经济的规定作出了修改,保证经济活动的自主权;1999:对经济体制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并把“依法治国”作为基本国策;2004:共14条,最重要是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以及“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基本原则,并要求对私有财产和土地的征收或征用“给予补偿”。

这些修正案使宪法更适应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于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的建设以及基本权利的保障发挥了积极意义。

修正案的两种处理方式:1、美国——简单的把它附在正文之后,并明确说明正文中的替代或者删除部分。

2、其他国家:一般直接修改正文,并说明具体条款的修正年代。

刚性宪法:指修正程序比普通立法修改程序更为严格的宪法;柔性宪法:指普通立法机构就可以按照立法修改程序而进行修宪的宪法。

注意:1、不成文宪法不一定是柔性宪法,如为落实到文字的基本习俗和和惯例,则其不是通过议会的明文修正,而是其他机制修改与发展(如司法解释)其刚柔程度取决于其他修改机制的难易程度。

2、刚性并不一定表示宪法的意义就难以修正,因为尽管宪法的文字不变,宪法的意义可以通过司法解释等机制而发生变化。

宪法的主要特征:(一)宪法是“公法”宪法的主要任务:规定国家机构的组成,国家权力与义务的划分、国家和公民的关系等基本问题。

承担宪法义务的主体是国家不是公民个人或私人机构。

各国宪法权利条款为公民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也进一步限制了政府权力,或者说是增加了政府必须尊重与保护公民权力的义务。

宪法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干预广大的司法领域,而是保证政府在所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权力,并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

以宪为纲,知法守法演讲稿中学生

以宪为纲,知法守法演讲稿中学生

以宪为纲,知法守法演讲稿中学生一、介绍在当今社会,法治文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理念。

作为年轻一代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深入理解和把握法治的重要性,树立法治观念,知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增强法治意识,自觉维护法治权益,做敢于维权的楷模;培养法治素养,懂得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做明辨善恶的楷模。

二、从简到繁1. 什么是以宪为纲?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以宪为纲是指在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中尊重和维护宪法,以宪法为指导,以法治国,以法治国家。

2. 以宪为纲对学生的重要性作为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是培养维护法治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理解法治的内涵,才能真正把尊重法治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 知法守法的内涵知法守法,不仅仅是学生要学习法律知识,了解国家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要遵纪守法,明察善断,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维权。

4. 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知法守法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学生们明白了法律的底线,懂得自我保护与权益维护,才能更好地成长成才,为建设法治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树立法治观念,尊重和维护宪法和法律,增强法治意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总结回顾通过深入理解以宪为纲,知法守法演讲稿中学生的重要性,相信广大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注重法治意识的培养,自觉遵纪守法,做敢于维权的楷模,树立法治观念,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积极力量。

在日常行为中注重宪法和法律的学习,增强法治意识,以宪为纲,知法守法演讲稿中学生做到知法守法,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为我国的法治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尊重和维护宪法和法律,增强法治意识。

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宪法和法律,才能真正把尊重法治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卡通儿童小学生宪法知识124国家宪法日主题班会_2023年学习资料

卡通儿童小学生宪法知识124国家宪法日主题班会_2023年学习资料

卡通儿童-小学生宪法知识-M-12.4国家宪法日主题班会课件-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bC-目录CONTENT-01>国家宪法日介绍-03-宪法与小学生有关的规定-02>什么是宪法04>小学生应知法律小知识pd0钱-★-国家宪法日介绍国家宪法成立时间-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国家宪法日为12月4日。

-7-国家先法日-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全国宪-法日”第十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媒体调查显示,在1197名受访者中:-完整读过宪法-15.7%-没读过宪法-33.2%-读过宪法但未读完-51.1%-宣传宪法的内容并不集中、力度不够。

全社会-然没有树立完整的法治理念。

设立国家宪法日的目的-1.增强全社会的-3.全面推进依法治-宪法意识-2.弘扬宪法精神,加-4增强公职人员的宪-强宪法实施-法观念poi-什么是宪法?⊙-什么是宪法-之所以确定12月4日这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装-在1 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

是-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把12月4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是合适的,更具有现实意义。

-为什么选在12月4日⊙-什么是宪法-现行宪法经历5次修订-·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修正案》-进行了修正-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率》什么是宪法-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根本法》完美版(共17张PPT)

《宪法是根本法》完美版(共17张PPT)

课堂总结:
1.宪法的含义、作用。 2.国家宪法日的设立。 3.宪法的地位 4.宪法的权威
课后作业
1.什么是宪法的权威?
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 的范围内活动,这个宪法就是宪法
课后作业
1. 宪法的地位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1、教学重点: 暗示夜已深;“无眠 ”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
谁的地位最高?
我来回答:
1.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 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 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 容。

宪法
刑法 民法通则 行政法 诉讼法
写。“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之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 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空见”二字益见诗人回天乏术、无可奈何的痛苦与惆怅。
前面我们已经学了生命的珍贵与独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生命喝彩,用心的呵护生命,并且努力地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精彩的光芒。有人说,生命如此 宝贵,守住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变化,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
1、守护生命: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2)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条件存在,规律就必然起作用;条件不存在,规律就不再发挥作用。
D.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2)教师归纳: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传承优秀农耕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促进乡风文明,振兴乡村文化。

第二讲 宪法的基本知识

第二讲  宪法的基本知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宪法的可实施性不 强。宪法只注重告诉人们怎样做和不怎样做,却没有对违反宪法结果的 处罚。既然违反宪法不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则又有谁会在乎宪法的权 威呢
关于宪政的一点看法:
修宪法易、行宪政难,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衡 量一个国家是否是宪政国家最重要的不是有没有宪法, 而是其基本政治架构的安排是否在实质上能够最大程度
思考
该条文所体现的宪法规范的假定的时 间条件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 期间”,行为条件为全国人大常委会 的法律修改行为“不得同该法律的基 本原则相抵触”
B、宪法规范的行为模式
即宪法规范中规定的行为模式本身,以要求、授权、禁止等形 式加以体现
如上例宪法规范中的处理部分为授权形式: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对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
宪法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文化土壤里, 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有关 宪法和宪法现象的制度、学说和观念的总和。 四、必须安定和谐而有秩序。 五、必须有稳定有效的宪法实施机制。
普通百姓:我从没想过用宪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杨思禹(河北某医院退休医师)
因为房屋拆迁,官司打了13年,我已经精疲力尽了。这么多年来, 我查看了大量的法律专业书,基本上成了半个法律专家,但是我对宪法的 了解却基本等于零。别的法律,只要你触犯了就会受到处罚,却没听说过 谁违反宪法而受到处罚的;我打了这么多年官司;从来没有想过拿起宪法 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我查阅了大量的法院判例,也从来没有发现一份 因为违宪而受到处罚的判决。
宪法分则是总则的具体化,分则的条文是宪法规范的主要 表现形式,是一部宪法的实体内容。一般包括公民的基本权 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权限和活动原则、宪法的实施 与监督以及过渡性条款等内容。 3、宪法正文的附则

宪法知识整理

宪法知识整理

第一章宪法总论一、名词解释1、宪政: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2、宪法解释:宪法解释是宪法解释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3、宪法修改:宪法修改是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根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

4、违宪:违宪是指违反宪法,包括违反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就宪法文本而言,包括违反宪法的序言、正文和附则。

(违宪只存在于具有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的国家;在具有柔性宪法的国家,宪法不具有高于法律的效力,因此并不存在违宪问题。

)5、违宪审查:违宪审查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依据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对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的制度。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是将宪法与一个国家的法的体系的其他组成部分,特别是法律相比较而言。

)与普通法律相比较,宪法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由此决定了宪法在一个国家的法的体系中的根本法地位:①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性的内容。

(宪法集中、全面地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根本原则和重大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某一方面的问题。

)②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宪法通常由特定的制宪机关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普通法律则通常由普通的立法机关按照一般程序制定。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普通法律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而制定,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①人民主权原则。

②基本人权原则。

③法治原则。

④权力制约原则或民主集中制原则。

3、违宪审查制度的基本内涵、功能、类型。

⑴基本内涵①违宪审查通常只能由宪法明确规定的特定国家机关进行。

②违宪审查具有特定的程序和方式。

③违宪审查的对象是宪法行为。

④违宪审查机关作违宪判断或者合宪判断。

⑤违宪审查机关如果认为构成违宪则进行处理,即进行违宪制裁。

法理学、宪法重点知识

法理学、宪法重点知识

法律之法理概述一、法的特征1.规范性(权利、义务)2.国家意志性3.普遍性4.国家强制性5.程序性二、法的本质1.阶级意志性2.物质制约性三、分类1.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2.实体法与程序法 3.根本法与普通法4.一般法与特别法 5.国内法与国际法法的要素一、法律规则(一)结构假定+行为模式(可为、应为、勿为)+法律后果注:法律条文与法律规则并非一一对应关系(二)种类:1、授权性、义务性2、强行性、任意性3、确定性4、委任性、准用性二、法律原则三、法律概念法的作用一、规范作用1. 指引作用:本人2. 评价作用:他人3. 预测作用:人们的相互行为4. 教育作用:一般人5. 强制作用:违法犯罪者二、法律社会作用1、在维护统治阶级方面的作用:2、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法律体系一、法律体系法律部门: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

二、法系大陆法系:法典法系、民法法系。

法、德及葡萄牙、西班牙等殖民地、附属国。

英美法系:英美及殖民地附属国。

中华法系:中国古代法三、法的历史类型阶级本质、经济基础法律关系一、含义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法律关系的结构1.主体2.内容:权利、义务。

3.客体:物、人身利益、智力成果、行为。

法的运行一、法律制定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认可区别:法律编纂、法律汇编法的渊源:法的表现形式正式渊源:制定法(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非正式渊源:习惯、判例、政策。

二、法的实施1.执法:主体:国家行政机关2.司法:又被称为“法的适用”主体:国家司法机关3.守法: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

4.法律监督:核心:以权力的合理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为核心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的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分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违宪责任。

财产、非财产构成:行为(核心)、结果、因果关系、过错。

二、法律制裁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或违约者)依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惩罚措施。

[宪法知识知多少]宪法知识知多少大全

[宪法知识知多少]宪法知识知多少大全

[宪法知识知多少]宪法知识知多少大全宪法知识知多少?1、什么是宪法?答:宪法是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2、什么是宪法结构?我国宪法结构包括哪些内容?答:宪法结构是指单一宪法文件的成文宪法在内容上的体系安排。

我国现行宪法结构包括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国旗、国歌、首都五篇、共一百三十八条.3、宪法的特征是什么?答: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第一,宪法规定了比一般法律更为重要的内容。

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一般法律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领域。

第二,宪法是制定一般法律的依据。

第三,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第四,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一般法律更严格。

4、宪法的作用有哪些主要表现?答:宪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国家权力的有序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

二是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三是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5、我国宪法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答: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的第二部宪法。

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的第三部宪法,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的第四部宪法(即现行宪法)。

6、我国对现行宪法进行过哪几修改?一共修改了几条?答:1982年宪法通过以后,分别于1988年4月、1993年3月、1999年3月和2004年3月作过四次修改,一共修改了31条。

7、什么是宪法解释?在我国、宪法解释由哪一些国家机关负责进行?答:宪法解释是指宪法制定者或者根据宪法规定享有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对宪法规定的含义、界限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

第一课_宪法-1-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课_宪法-1-法律基础知识

指导 思想
(二)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
基本 原则
我国现行宪法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 最基本准则,是贯穿立宪和行宪的基本精神。我国现行宪 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主权原则;保障人权的原则; 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原则。
一、公民的概念
齐玉苓案涉及的是一个什么性 质的宪法问题?
齐玉苓案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是因为该案涉及宪 法学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宪法适用问题。
宪法
司法化
宪法司法化,就是在司法审判活动中间,人 民法院用宪法来作为判决案件的法律依据。 通俗地说,就是法院可以像运用其他法律 法规一样运用宪法来解决纠纷。
法言法语
“宪法之有效力, 全恃民众的拥护。”
1 .平等权。 2 .政治权利和自由。
3 .宗教信仰自由。
4 .人身自由权。 5 .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权。
6 .社会经济权利。
7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8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权益 9. 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案例:矮个起诉招工身高限制
2001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在成都某报刊登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招录行员启事》的广告。其中第一项 规定招录对象为“男性身高1.68米,女性身高1.55米以上”。 原告四川大学毕业生蒋韬为2002年普通高等院校应届生,身高 未到被告规定的高度,但符合其规定的其他招录报名条件,仅 仅由于身高的原因,无法成为招录对象。于是依据宪法的有关 规定,将招工方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告上法庭。2002年1月7 日,成都市武侯区法院受理了该案。
2.宪法效力的最高性
普通法的立法依据——母法:如《刑法》 第一条,《民法通则》第一条中“…… 根据宪法……” 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第五条“一切 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 宪法相抵触”。

第二章宪法法律知识多选题

第二章宪法法律知识多选题
o D.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基本制度实行法律保留
正确答案:ACD
27、(多选题)按照宪法的规定,( )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o A.受教育
o B.遵守宪法和法律
o C.劳动
o D.获得物质帮助
正确答案:AC
28、(多选题)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 )。
o A.港澳同胞选出的代表组成
第二章 宪法法律知识多选题
1、(多选题)实现依宪执政既是执政党的目标,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牢固树立依宪执政意识,需要认识到()。
o A.执政活动的有效性与宪法的权威性是相统一的
o B.按照宪法和法律程序行使公权力
o C.在合宪性与合法性统一中提高执政能力
o D.依宪执政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
正确答案:ABCD
o B.完善权力配置,恰当地建构各种权力关系
o C.从制度上为各种监督的实施提供条件和保障
o D.从法律上构建起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与机制
正确答案:BCD
30、(多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 )是可以提出宪法修改有效议案的主体。
o A.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o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o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权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o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o C.1993年我国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进了宪法
o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正确答案:CD
22、(多选题)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些人可以具有中国国籍?( )
o C.国务院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

说文解字序(译本)

说文解字序(译本)

说文解字序许慎摘要: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阐述了(一)周代以前文字的源流;(二)周秦文字的演变并总结了汉字“六书”的概念;(三)记述了西汉文字的概况及其研究;(四)指出了东汉解释文字的混乱和错误,使我们了解《说文解字》产生的背景和他撰写的动机。

(五)自叙其写作态度、意义和撰述的体例。

可以说《说文叙》本身就是一篇价值极大的语言学专著。

(一)阐述周代以前的文字源流[序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庖牺氏:伏羲,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

法:法象,现象。

宜:犹仪,仪式,形式,形状。

自序说:古代伏羲氏统治天下的时候,抬头观察天象,低头观察现象,看到鸟兽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

及神农氏垂:示;宪:法;宪象:法定的图像。

神龙氏:教民耕种,从事农业。

统:记。

花纹与地理的形状,近可从自身取象,远可从外物取象,创造了《易》的八卦,用来显示各种现象。

到了神龙氏时代,用结绳的办法来管理记载那些事物,而众多的事物极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之迹,知分理其:极也。

蹄迒:鸟兽足迹。

分理:犹文理,即纹理。

书,写;契,刻;书契:文字,繁杂,巧饰伪诈不断产生。

黄帝的记事官仓颉,看到鸟兽的足迹,懂得它们的纹理是可以互相区别开来的,这才创造了文字。

“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

”“夬,扬于王庭。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乂(yi4)治理。

品:种类。

夬(guai4),决,区别,夬源自六十四卦之一。

“各行各业因此治理,万事万物因此辨明,这大概取决于事物的可以分别。

”“分别清楚了,就在朝廷上宣扬。

”这些话是说,文字在帝王的朝廷上用来宣传政教、说明道德风化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明]忌也。

的工具,是在位的用来给臣民施恩的工具,是有德者用来增修德行、明白禁忌的工具。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说文解字序原文和翻译

说文解字序原文和翻译

说文解字序原文和翻译说文解字序原文和翻译篇一:及其翻译〔原文〕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垂宪象①。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②。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箌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③。

“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④。

”,“扬于王庭⑤。

”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⑥。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⑦。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⑧。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乱而蜪多也⑨。

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⑩。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11。

〔注释〕①庖牺氏:也写作伏戏、宓羲、伏羲、包牺。

传说中远古帝王之一,指导渔猎畜牧,创制八卦。

观象于天、观法于地;观察各种天象地理。

鸟兽之文:“文”指行迹。

地之宜:宜者,仪也。

即地理现象。

八卦:古代哲学推理的符号化系统。

用阳爻“-”和阴爻“――”,代表矛盾的两个方面,按照阴阳因素的多少和位置顺序,组成八种图形,代表矛盾发展变化的八种类型,叫八卦。

即:乾卦、坤卦、震卦、巽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

前文“近取诸身”,据的解释,就是:“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远取诸物”的一种情况,就是:“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以垂宪象:来显示事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模式。

宪:大法。

②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发明农具,发现药草。

结绳为治: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③书契: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或作苍颉、仓精)创制的,古人认为书契就是文字。

④百工以又,万品以察,盖取诸:(文字用于社会之后)百业有定,万类具明。

仓颉造字的本意,大概取意于,说,臣子应当辅佐君王,使王政畅行。

⑤扬于王庭:是解释卦卦象的一句话,意为:在朝廷宣布决定。

⑥文字的作用就是在朝廷上作文化教育的宣传,君子凭借它给下面的不带来思惠,增修德政,明白禁忌。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 重点知识)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 重点知识)课件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民意志的统一坚持依宪治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加强宪法监督体认宪法价值领会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捍卫宪法尊严为什么怎么做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对公民权利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对国家权力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公民权利两条宪法原则组织国家机构规范权力运行规范权力运行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逻辑结构为什么怎么做人权实质内容和目标人权广泛性特点主体内容怎么做人民和人大关系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为什么怎么做基本原则怎么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外化于行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单元整体架构
坚持宪法至上
为什么
怎么做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党的主张和人 民意志的统一
治国安邦 的总章程
坚持 依宪治国
加强 宪法监督
体认宪法价值,领会宪法精神 增强宪法意识,捍卫宪法尊严
本单元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引导学生体认宪法价值, 明确宪法地位,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至上理念。
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 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 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2.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①坚持 依法治国 首先要坚持 依宪治国 ,坚持 依法执政 首先要坚 持 依宪执政 。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构都必须 以宪法为行为准则 。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 宪法权威 ,捍卫 宪法尊严 , 保证 宪法实施 ,都不得有 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的行 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4、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01中国宪法

01中国宪法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宪政是正在实施着的、能够体现民主与法 治国家的法律规范、制度、原则的总称;

宪法是法,宪法至上,宪法与宪政、民主、法治、人权等观念 相关联;
宪法与宪政(二)

宪法产生于近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民主政治建立 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发达的基础上;

宪政是具有活力的宪法能够在现实中与人们息息相 关的基本制度的总和。
(如1164年英王亨利二世《克拉伦敦宪法》,1215年英王约翰《自由
大宪章》等)。
中国古时“宪法”词义
一指国家的一般的法律、法令;
二指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法令;
三指法律、法令的公布;
四指法律、法令的实施。
近代“宪法”词义
1.是资产阶级创造的。
2.具有国家根本法的含义。
3.中国“宪法”一词,源起于19世纪。
宪法特征
作为法律形式意义上的宪法不同于一般的法律。主要表现在:
1.不同于普通法的内容
2.不同于普通法的效力 3.不同于普通法的创制程序
宪法概念
作为法学概念的宪法含义
1.具体地指作为法律形式的宪法。包括宪法创制、
宪法监督等具体地运作宪法制度。
2.包括与宪法制度相关的宪政思想和各种意识形态。
宪法本质

(英国学者肯尼斯.克林顿.惠尔的观点,转引自李步云主编 《宪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11 月版,第15页

宪法实施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社会生产活动形成的良性机制,以 及经济关系中人们自发形成的正当程序观念包含市场经济所能提
供的公平原则理念与公正程序理念。
从宪法的功能看

考虑“政府如果没有宪法,就成了一种无权的权力”。所以说, 宪法是具有的双重功能,即授予权力并限制权力的行为规则。

(完整)宪法学重点知识解析

(完整)宪法学重点知识解析

(完整)宪法学重点知识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宪法学重点知识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宪法学重点知识解析的全部内容。

《宪法学》重点知识解析结合教材考试大纲,系统分析相关考核点。

根据往年考试试题,集中核心知识点。

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第一节、宪法的特征和本质1、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又称之为实质意义上的宪法,它是指一个国家在通过限制国家权力以保障人权的法。

2、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它是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既包括在一个国家的法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也包括具有一般效力的法律,即宪法性法律.3、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是指不仅制定了成文的法典,而且成文的法典在一国的法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4、宪法的特征以及宪法的本质;一、宪法与其他一般效力的法律相比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性的内容(宪法的内容涉及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对外交往等各方面的重大原则,涉及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问题,而普通法律只涉及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

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1。

在制定方面,宪法的制定一般要求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该机构在完成相关工作后即予以解散。

而一般法律只是由常设的立法机关制定.2。

在宪法草案的通过方面,要求的参会人数要多,而且同意人数的比例也要求更多)。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1、宪法是普通法律的制定基础和依据,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是“母法”和“子法"的关系。

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识大全

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识大全

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考题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193 题。

1.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 B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自然环境B.生态环境C.生态平衡D.生存环境2. 我国《宪法》规定,( C )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B.生产资料公有制C.社会主义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 D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人民民主专政B.生产资料公有制C.社会主义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 在我国,国家的领导阶级是( A )。

A.工人阶级B.知识分子C.全体公民D.农民5. 我国的政权基础是( B )。

A.工人阶级B.工农联盟C.农民D.知识分子6. 我国是( D )的社会主义国家。

A.人民契约自治B.民主共和C.群众自治D.人民民主专政7. 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是( A )。

A.国有经济B.私有经济C.共有经济D.民营经济8.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 A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国务院9.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叫做( D )。

A.民族区域制度B.民族分管制度C.民族管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 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 B )的社会保障制度。

A.更高B.相适应C.更低D.同发展11. 宪法规定,国有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 A )。

A.自主经营B.自我分配C.按需分配D.自我收益12. 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 C ),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

A.最大利用B.绝对保护C.合理利用D.有限使用13.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 D )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宪法学知识结构图

宪法学知识结构图

宪法学知识结构图特点:根本法( 3 方面)、公民权益保障书、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实质:各种政治力量比较关系的集中表现分类财产阶级法学:成文与不行文、刚性与柔性、钦定、民主和协议马克思主义学者:资本主义宪法与社会主义宪法英国:最早产生宪法推行宪政国家历史发展美国: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法国:欧洲大陆最早成文宪法基本理论我国宪法的数次修整(88、 93、 99、 2004)基根源则:人民主权、基自己权、法治、权益限制作用:确认和牢固、限制和规范、指引和协调、议论和宣传渊源与结构:序言、正文、附则宪法规范:根本性、最高声威性、原则性、相对牢固性主体:公民、国家、其他主体宪法关系内容:宪法上的权益义务客体:宪法行为宪法与宪政宪政特点:宪法推行是基本路子、有限政府是基本精神、成立宪法的最高声威是集中表现关系:宪法是前提,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生命,是动向的宪法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国家性质,我国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特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长远共存、互相督查、丹诚相许、荣辱与共爱国一致战线:组织形式是政治协商会议基础全民所有制: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牢固发展集体所有制:国家激励、指导、帮助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重要组成个体私营:国家激励、支持和指引三资企业:利益受法律保护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国家基本制度基本文化制度文化制度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精神文明主要内容: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逻辑起点:所有权益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前提:民主选举代表核心: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成立所有国家机关要点: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督查基根源则:选举权宽泛性、选举权同样性、直接与间接并用,奥秘投票确定主持机构:人大常委会、选举委员会划分选区与选民登记选举制度选举程序提出代表候选人投票对代表的免去与补选物质和法律保障:经费由国家开支国家结构单一制我国是单一制国家联邦制形成原因:历史原因、民族原因主要特点:民族地域制度解决民族问题、特别行政区制度解决历史问题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民族地域制度自治权: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依照民族实质情况执行法律政策、财政、经济建设、公安队伍、语言文字、科教卫生文体事业一国两制是指导目标中央与特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特别行政区中央执行权益:外交、防务、任命行政长官、紧急状态、讲解更正特别法政治系统:行政长官、政府、立法会、司法机关特区的法律:基本法、保留的、立法机关拟定的、全国性法律新发展:章节的调整、内容的增加核实、重申实现条件、重申权益义务一致①同样权(司法、守纪)②宗教信奉自由③督查、获得赔偿权④政治权益自由:选举被选举权、政治自由(言论、初版、会合、结社、游行、示威)基本权益⑤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肉体不受非法伤害)、人格尊严、住处、通信自由和奥秘公民基本权益义务⑥经济文化权益:财产、劳动、休息(劳动者)、生活保障、物质帮助、受教育、文化⑦特定主体权益:妇女、婚姻母亲、儿童老人、华侨(正当)、归侨、侨眷(合法)①保护国家一致、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法律、保守奥秘、珍爱公共财产、遵守劳动基本义务纪律、公共序次社会公德,③保护国家安全荣誉利益,④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⑤依法纳税特点:权益自由宽泛性,权益义务同样性,权益义务现实性,权益义务一致性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法制原则、责任制原则、联合公众、为人民服务原则,精简与效率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性质、地位、组成、任期、职权、工作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性质、地位、产生、任期、职权、补缺国家机构国务院:性质、地位、组成、任期、职权中央军委:性质、地位、组成、任期、责任人民法院与检察院地方国家机构宪法推行特点:宽泛性与综合性、最高性与原则性、直接与间接推行原则:最高声威原则、民主原则、合法性原则、牢固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推行条件外面:政治、思想、经济方面内部:自己可否科学、自己可否规定了完满的系统宪法推行与保障讲解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讲解讲解原则:依法、吻合制宪目的、以宪法的根本精神、根根源则为指导、适应社会发展、字面、整体更正方式:全面、部分、无形程序:提案、判定、起草、决议、宣告政法:执政党带头推行保障法律:宪法是根本大法拥有最高效力、更正的特别程序组织依靠公众基本理论特别行政区重要内容公民权益义务国家机构修正案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方式
三体制
三特点
五原则
五程序
二方式
五原则
四方法
四原则
三外部条件 二自身条件
专题二:国家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制度
表四:国家理论
国家基本理论
国体
政体
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性质
政权组织形式
二种形式
基本政治制度
人大制度(表十)
二影响因素
基本经济制度
四意义
我国行政区域划分
基本文化制度
选举制度(表五)
中央
组织与活动原则
县级人大任期由 3 年 改为 5 年
“反革命”改为“危害 国家安全”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 权;②全国人大代表组 成;③国家主席进行国 事活动;④ “戒严” 改为“紧急状态”;⑤ 乡级人大任期由 3 年 改为 5 年;⑥国歌
表三:宪法运行论
宪法保障(监督)
宪法实施
宪法解释
宪法修改
二内容
二内容
四种类(主体)
检察院
专题五:立法法相关知识点
表十五:立法程序
立法程序
提案
审议
表决
全国人大提案 (2+2+5)
全国人大常委会提案 人大 (2+5)
常委会
撤销、搁置、交付 终止
公布
表十六:立法层级
授权立法(如经济 特区法规)
宪法
法律(基本法律 和非基本法律)
特别行政区 基本法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地方性法规
二种监督方式
二种称谓
立法监督(表十七)
统一任期
专门 委员会
调查 委员会
本级人大(唯) 人大或常委会 常委会(唯)
常委会 正副组
无 无
元首 正副
无 无
央政 正副
组 无
央军 正 副组 无
县以上政 正 副 组
乡政 正副
无 无
一般法、检 正 无 副组
表十一: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
会议制度
组织
人员
权限
五级政府
五级政府人员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宪法史
旧中国宪法
宪法发展趋势
西方宪法史
中国宪法史
近代宪法产生(三基础)
一临时
英国
美国 法国 苏俄
一制定 三大修
文件 三阶段 人权宣言
四小修
特点 转变
发展 1791 宪法
88 年修 93 年修 99 年修 04 年修
指导思想
基本制度
经济政策
具体制度
1988 1993 1999
2004
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 放;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道路;②邓小 平理论
自治条例和 单行条例
军事法规 军事规章
特别行 政区法 律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规章
较大的市的地方 性法规
较大的市人民政府规章
表十七:立法冲突、监督、备案
立法冲突,监督与备案
效力等级
立法监督
备案
冲突辞职
领导关系 监督关系
一般监督
特殊监督
附表
中央国家机构图
全国人大
主席团
国家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 委员长会议
缺位情况
定位(任职条件) 定位
产生
权限
三特点
公布法律权 人事权 发令权 国事与外事权
表十四:国家机关的人员选任
国家机关人员的选举,罢免与辞职
选举
罢免(略)
辞职(略)
中央
地方
中央
地方 中 央 (三原则)
地方
选举人员 提名主体 选举人员 提名主体 对象 提案 对象 提案
主体
主体
直接辞职
不能直接辞职
等、差额选举
宪法知识图表
专题一:宪法学中的理论问题
表一:宪法本体论
宪法本体论
法律化的政治
政治性的法律
三点作证→根本法(地位) 西方 宪法史(表二)
权利保障(价值目的) 本质 民主事实(政治基础)
宪政 (静态)四定位 三特征(动态)
宪法分类 宪法规范 宪法四原则 宪法关系 宪法的作用 宪法的渊源 宪法的结构
表二:宪法史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各专门委员会(调查)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办公厅 工作委员会 办公厅 各部委 直属机构 办事机构
人大
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机构图
主席团 人民政府
人大常委会
人民法院
主任会议 人民检察院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各专门委员会
人大
乡级地方国家机构图
正、副主席 主席团
乡、镇人民政府
土地的使用 权可以依照 法律的规定 转让 国家实行社 会主义市场 经济
①基本经济 制度和基本 分配制度;② 依法治国,建 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国 家 建 立 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 全 同 经 济 发
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 展 水 平 相 适
神文明协调发展;
应的社会保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村民委员会(98) 三个“自我”,四个“民主” 上级主管部门,主管方式
设立,变更,撤销
居民委员会(89) 三个“自我” 上级主管部门,主管方式 设立,变更,撤销
专题三: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表九: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条件(公民)
特点
权利
义务
平等权 政治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综合权利 特殊权利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省级政府
国务院,授权省级政府审 批县,市,市辖区 省级政府
表五:人大代表的选举
选举制度
定义(广-狭)
四原则 ①普遍性 ②平等性 ③直接在间接并用 ④选举自由
选举
罢免
辞职
任期
直接选举之罢免 直接选举之辞职
组织者
间接选举之罢免 间接选举之辞职
代表候选人
选举的效力
效果
当选
补选
表六: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定位
自治机关
自治权
三地方 二机关 人员任职要求
二特殊立法权 二特殊执法权
表七: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
特别行政区制度
二定位
中央对特区行使职权
特区政治体制
三权力主体
行政长官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立法机关
二权利
四权利
三权利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特区法制 三全国法律 二地方法律
表八: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选举、被选举权
狭义人身自由
妇女
政治自由
人格尊严
华侨
担任公职权
住宅
监督权与获得赔偿权
通信
专题四:国家机关的设置、职权与人员任免
表十:立法机关
组织
人民代表大会
定位
会议程序
召集 主持 表决
人员
权限
五级人大
代表权利 立法权 决定权 人事任免权 监督权
四级常委会
任职限制
全国人大
二级监督体制
三级秘书长 县级以上 乡级 全国人大常委会
立法权 领导与 人事权 决定权 管理权
四级工作部门 人员产生
三级派出机关
二级工作部门设立体制
一体负责制
表十二:司法机关
组织
法院与检察院 定位
法院“监督”体制 检院“领导”体制 人员
一般
特殊
人员产生
四级法检 三专门法院
二专门检院 一般产生 特殊产生
中院特殊性
法院 检院
表十三民主集中制
责任制
三表现
二表现
(国体)
(外部)
(政体)
(内部)
(国家结构形式)
省级 地级 县级
乡级
建置 全国人大 国务院 国务院
省级政府
省、自治区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 (特区制度)
设区的市、自治州
不设区的市、县、自治县、市辖区
乡、民族乡、镇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区域划分
界线变更
国务院
②爱国统一战线:社会主义 障制度
事业的建设者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 有制经济的补充;对私 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 和管理 “国营经济”改为:“国 有经济”;国有企业、集 体经济组织经营自主 权;家庭联产承包为主 的责任制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个体经济:引 导、监督和管理;农村 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 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 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①鼓励、支持和引导、 监督和管理非公有制经 济;②公民的合法的私 有财产不受侵犯;③对 公民的私有财产或土地 实行征收或者征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