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 教案及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篇一本课教学努力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并尽力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节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了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与交流学习数学,理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培养实践能力。
1、设计了找座位和摆图形、当邮递员的游戏,寓数学内容与游戏中,在游戏中体会两个“第几”确定位置是必要的、合理的。
在一开始找位置的游戏中,有三个学生一开始无法找到自己的座位,学生发现是因为缺了数据而无法找到,找到自己的座位不仅要知道第几组还要知道第几个。
在摆图形游戏中,我指定第几排第几个,学生在相应的格子里摆图形,并适量安排一些可能混淆、可以比较的位置,如第3排第5个与第5排第3个、第2排第6个与第6排第2个,这样不仅有助于掌握确定位置的知识,还进一步体会两个“第几”确定位置的方法是科学与合理的。
2、在生活情境里应用确定位置的知识。
如“找电影院座位”的活动,为了解决“找座位的方法”等难点,利用课件演示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积极地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解决难点,掌握“找电影院座位”的基本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本课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1)比如在第一次教学第几排第几个时,我问学生是怎么数排的?怎么数个的?学生能够数出来,但是却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是怎么数的。
在第二次教学的时候,我改变了问法:你知道是从哪里往哪里数排的?从哪边往哪边数个的?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比较顺利、容易的表达了出来。
(2)在教学完这一课后,大家评完课后,我又有了新的设想:比如:在让学生选电影票的这个环节中,我可以这样开放设计:在3排7号、3排8号、3排9号这3张票中,你和你的好朋友去看电影,你会选择哪两张?这样答案就多了,可以选3排7号、3排8号或3排8号、3排9号只要去第一个剧场就可以坐在一起;可以选3排7号、3排9号去第二个剧场就可以坐在一起,也可以选3排7号、3排8号不坐在一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确定位置--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上两个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材介绍1. 使学生会根据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 通过让学生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培养空间观念。
3. 使学生通过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平而上的位置,初步感受坐标法的思想。
4. 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三、主要变化与具体编排(一)主要变化“用数对确定位置”和“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直角坐标和极坐标思想在小学的初步渗透。
在上一轮教材的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遍反映“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教学难度要大于“用数对确定位置”。
因此,此次修订,根据各方意见,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至五年级上册,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移至本册。
(二)具体编排在具体编排上,也更加注重体现层次性。
教材选择台风移动这一学生相对熟悉的现实素材作为一个大背景,用“情境串”的形式引出3个例题。
1. 例1。
教材以电视播报台风警报作为情境引入,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使学生充分感受生活和数学的紧密联系。
教材直接给出标出台风中心和A市的方位图,让学生利用图示理解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 km”所表示的含义。
确定一个位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教材先通过小精灵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东偏南30°表示什么意思,这也是本例的重点。
使学生看到东偏南30°表示的是一条射线上的所有点,如果只有这一条件,还无法判断台风中心的确切位置,由此引出距离。
“东偏南30°”与“南偏东60°”含义完全相同,只是生活中更习惯于选择小于45°的角度来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确定位置(二)》-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确定位置(二)》人教版教学内容《确定位置(二)》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章的内容,紧承《确定位置(一)》,主要围绕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位置确定进行教学。
本节内容包括理解坐标系中点的位置表示方法,掌握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以及能够在坐标系中准确地定位和描述点的位置。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能够准确地读取和描述坐标系中任意点的位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1. 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方法,尤其是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
2. 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如何将抽象的坐标与实际的点对应起来。
3. 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如何准确地应用坐标知识进行定位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坐标系图示、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坐标系练习纸、直尺、彩笔。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如何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进而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第二环节:新课讲授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包括x轴、y轴、原点以及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坐标的表示方法,并强调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
第三环节: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练习纸上绘制简单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在其中标出特定点的位置。
鼓励学生互相检查,讨论坐标的准确性。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难度的坐标定位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点的坐标表示方法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作业设计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1. 基础题:绘制坐标系,标出给定点的位置。
2. 提升题:根据坐标,描述点的具体位置。
3. 挑战题: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坐标知识进行定位和计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 确定位置(1)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确定位置(1)人教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确定位置(1)。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具体是第27页到第29页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利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以及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能够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且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并能够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讲解这部分内容,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际的场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实际的场景,比如在一个教室或者一个公园中,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些物体的位置。
2. 讲解:我会利用图片和实际的场景,向学生们讲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3. 练习:我会让学生们进行一些实际的练习,比如在纸上画出一个场景,然后用数对或者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一些物体的位置。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写上“数对表示位置”和“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这两个,然后会在下面列出一些具体的例子和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用数对表示出教室里每个学生的位置。
答案:略2. 题目:小明家距学校500米,学校在小明家的北偏东50度方向,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线长多少米?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位置(1)的课堂上,我发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细节是学生们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1. 引入实际场景:我在课堂上引入了教室和公园等实际场景,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2课时《根据描述确定位置》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2课时《根据描述确定位置》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2课时《根据描述确定位置》,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的概念,学会在平面图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用语言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位置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坐标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仍有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学会在平面图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能用语言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学会在平面图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用语言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的概念。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坐标的理解。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和坐标图。
2.坐标纸:准备坐标纸,方便学生实践操作。
3.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练习题和学习资料,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电影院、公园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这些地方的位置。
让学生意识到本节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件,介绍坐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在平面图中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坐标系的构成和坐标值的计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坐标纸上进行实践操作,尝试用数对表示不同物体的位置。
人教版数学 六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学反思4篇
1、《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教学反思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是小学阶段解决问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
这种解决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应用。
它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除法一步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
因此,使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从以下方面引领学生:⑴强化训练找单位“1”,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让学生说出求知量其实就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⑵引导学生从会看线段图入手,逐步学会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⑶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并根据关键句说出数量关系。
⑷对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通过分析关键句与线段图,抓住第一步求什么?谁是单位“1”的量;第二步求什么?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分步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
在分步列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列成综合算式。
教学中让我感到最棘手的是对学困生的辅导问题,多数学困生不能准确找出单位“1”,根据关键句找不出数量关系。
我班学困生多,课堂个别辅导难以做到全面,课后难以找到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因此,在课堂上难免出现使优生感到厌烦的情景。
怎样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是我一直在探索而一直得不到解决,还望同行们能指点迷经。
2、《确定位置》教学反思“位置”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学段相应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提高。
学生在低年段已经学习了如何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中年级“位置与方向”的学习,知道了在平面内可以根据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在确定位置的作用。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欲望。
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
人教版六年级《位置》教案及反思
《位置》【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点,初步体会到数行结合的思想,提升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从实际情景入手,引入新知,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景中用数对确定位置1、故事引入《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同学们大家都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吧!聪明的阿里巴巴赶走了四十大盗,和女仆莫吉娜来到了强盗们藏宝的山洞。
洞的尽头有两扇巨大的石门,紧紧地关着,阿里巴巴和莫吉娜使出浑身的力量,可石门纹丝不动,怎么办呢?突然阿里巴巴看到这两扇石门上刻着很多文字和数字。
阿里巴巴笑了,他兴奋地告诉莫吉娜:“我找到了打开宝库之门的密码了!”莫吉娜和阿里巴巴打开了宝库的大门,把强盗的宝藏分给了乡亲们。
那你们知道开启宝藏的密码吗?(同学们举手)看来有的同学知道有的同学不知道,阿里巴巴看到这些数字和文字乐了,他找到了开启宝库的密码,那这些数字和文字有什么关系呢?不知道密码的同学你们想知道吗?知道密码的同学你们想不想知道你的答案是否准确呢?那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像这样的数字。
2.请班长起立,他们的描绘准确吗?刚刚同学们的描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都表示的是班长的位置,有的同学说第几组,第几行,第几排……)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还能够从不同的方位来描绘物体的位置。
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板书:列行老师左手起第一组就是第一列…,横排就是第一行…班长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
假如大家是站在老师这个位置看全班的座位,这张图应该怎么放?(课件)把座位图转过来,班长的位置变了吗?为什么?(没变,还是第四列第三行,因为老师和我们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但位置没变)(2)探究新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确定位置》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确定位置》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确定位置》,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坐标系的基本原理,通过坐标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生将学习直角坐标系的构成,理解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概念,并能够通过给定的坐标点在平面图上准确标出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直角坐标系,准确使用横坐标和纵坐标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细心观察、准确表达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以及如何准确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学生对坐标点的读法和写法也需要特别注意。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直尺、坐标纸、教学PPT。
学生准备:坐标纸、直尺、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平面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和确定地图上的位置。
2. 新课导入介绍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讲解横坐标和纵坐标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具体案例,让学生通过给定的坐标点在坐标纸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在坐标系中确定位置的方法和技巧。
5. 实践操作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坐标定位的技能。
板书设计板书将直观展示直角坐标系的构成,以及如何通过坐标点确定物体的位置。
同时,将标注出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和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两部分。
基础练习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坐标点在坐标纸上标出物体的位置,而拓展练习则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平面图,并用坐标点标出重要位置。
课后反思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帮助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学生将能够有效地理解和运用坐标系,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以及如何准确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学生对坐标点的读法和写法也需要特别注意。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第1课时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教材第18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用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上物体的位置。
2.在经历不断发现、提出问题,尝试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确定准确位置的方法。
3.在实际应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会用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
难点:能用较规范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平面上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将下面的方位图补齐。
二、探究新知1.自学提示:自学教材第18页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如果只有这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2)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2.教学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1】(1)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可以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2)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师: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预设: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位置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师:如果只有这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必须知道两个条件,即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距离观察点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要用“方向+距离”的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
(3)组织计算。
师:现在我们知道台风中心所在的具体位置了,那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呢?(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
)预设:600÷20=30(时)3.课堂练习,强化新知。
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
(1)让学生独立进行测量、计算、填空。
(2)组织交流。
三、巩固运用1.完成教材第22页第1题。
学生先独立测量,然后组织交流。
2.完成教材第22页第2题。
(1)学生独立填空。
(2)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优秀15篇)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优秀15篇)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篇一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对数学应用性的精彩叙述。
21世纪教材第二册中的《确定位置》一课,具有很强的生活性,那怎样找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切入点呢?对于今天的孩子,大部分有去影剧院看电影的亲身经历,而拿着电影票对号入座的过程不就是在确定位置吗?于是我这样引入:事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座位号,听到上课的铃响后,根据手中的票去找自己的座位;有的很快找到了座位,有的找错了座位,有的找不到座位很着急。
这时我说:“没找到座位的同学暂时先找个位子坐下来,看来,我们根据票找位子还有一定的困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好吗?”同学样齐声说:“好”,目光中充满了期待,我说:“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很快找到自己的座位,谁愿意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找到的?”玉佳说:“我的座位号是3排6号,我先找到了第三排,再找第6号。
”我说:“其实生活中的排也叫‘行’,接着我让同学说说自己所在的行,并用‘行’来确定自己的位置。
”生:“我在第二行的左数第二个。
”生:“我在第二行右数第一个。
”师:“刚才你们说的很好,谁来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他在什么位置。
”生:“我的好朋友是刘颖,她在第三行左数第四个。
”生:“我的好朋友是孙丽君,她在第四行右数第二个。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介绍着自己朋友的位置,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了“列”,之后我让全体同学站成队列,说说自己在队列中的位置。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咱们的生活中,还有其它确定位置的方法吗?同学们讨论后纷纷发言,有的说:“我家住在二单元6号,单元号也是确定位置的方法。
”有的说:“我家住在北大街17号,街号也是确定位置的方法。
”我问:“还有吗?”课堂上一片沉默,突然王英杰说:“老师,我在华山小学一年级一班,小学年级班也是确定位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1课《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位置,了解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掌握根据地图上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基本技能。
3.锻炼学生观察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位置的概念。
2.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着重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根据地图上的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四、教学准备1.地图2.实物模型3.教学课件4.学生课桌椅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观察班级教室的布置,让他们描述某个物品的位置,引出位置的概念。
2. 提出问题•准备一张简单的地图,上面标有几个物体的位置,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 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给一张地图和一些物体的位置,让他们练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4. 拓展•让学生自主制作一个小地图,相互出题,让同学根据问题在地图上标注出正确的位置。
5. 总结•学生交流讨论,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确掌握的内容。
六、教学延伸1.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方向和距离,锻炼实践能力。
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制作布局,增加地理知识。
七、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每个学生设计一个位置问题,交给同学解答。
八、教学反思1.学生对于方向和距离的理解是否准确。
2.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逻辑是否清晰。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46篇)
1.数学六(上)《确定位置》教学反思回顾本节课,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努力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认识—抽象—实践在设计教学时,整个环节密切联系,首先从现实的课堂情境导入,先让学生对位置有个立体的认识,进而抽象到平面图中(主题图)的位置,再上升到方格纸中位置,最后是回归到生活中的位置,整个环节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化过程,正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对概念认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生成,效果很好。
不过,在引出数对概念时,十分突然,学生比较难接受。
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我又通过换座位的游戏,来弥补这个不足,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数对”意义的理解。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学知识,丰富教材内容根据教材的安排,教学的程序是先讲座教材情境图的内容,然后现说一说自己班级的位置,而我的设计是先说一说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再把情境图作为巩固练习。
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这一交换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了。
我想现在新课标提倡做反思型的教师,那么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也是我们新课标的一个新的理念吧。
(三)充分利用现场资源,把数学问题简单化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在确定位置的作用。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欲望。
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
引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此时,本课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之口引出,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也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四)存在的不足在实际教学中当有学生出现(4、2)和(2、4)混乱的问题时我没有及时进行对比,而急于完成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优秀课时教案 第2单元 确定位置
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上两个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以及航海、军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经能够使用上、下、前、后、左、右和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大致位置,能够用数对精确地表示平面内一个点或一个区域的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用方向与距离这两个参数确定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
教材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呈现确定位置的内容,本单元的例题以“台风中心的行进”为素材,连续推进,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不同的知识点,把各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之中,使学生在一个大的情景背景下学习,思路连贯,层层递进,通过自主探索,顺利达成目标。
1.使学生会根据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
2.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
3.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1.通过让学生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培养空间观念。
2.使学生通过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感受坐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的方法。
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重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掌握描述简单路线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1.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学生已经学习八个方向的知识,学过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学过量角、画角等知识,并且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了解新知识,探究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教师要给予学生开放的空间,自主探索。
2.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和类推,消化新知识教材将这单元的内容用一个情景连接而成,说明这几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很强。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2篇)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确定位置》是本教材一个新知识,该知识直观性强,操作起来简单,是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
教材目标是不仅让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更重要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并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中获得成功体验。
我在教学设计中始终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路,设计丰富多采的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解决,具体教学环节设计如下: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班上某个同学的位置,引出列、行的概念;2、通过座位图引出列和行,结合列、行让学生参与活动,加深学生对列、行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引导出要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必须要知道这个人所在的列和行,可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表示;3、用座位图变为点子图课件让学生参与思维,在准备的点子图上找出小军、小娟、小强的位置,并用列行来描述;4、课件出示点子图变为方格图,让学生直观感受位置在点子图和方格图中的联系,并引导学生用数对来描述位置;5、课件辅助,完成例题。
6、学生课堂活动,根据数对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让学生认识进一步来理解数对的意义,(2,3)(2,6)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这两个人在同一列;(5,6)(7,6)数对中第二个数表示行,这两个人在同一行。
整堂课教学环节连贯,学生自主性强,教学效果较为满意。
但在教学后,同样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课堂活动,根据数对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这个活动可以放在游戏眼疾手快之后,这样知识变的连贯了,知识深度有了。
2、教学中还应重视学生对起始列和起始行的理解和掌握,否则,学生容易把第二列和第二行看成第一列和第一行;3、在此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自己还有一个弱点就是对学生的鼓励性的评价比较苍白无力,以后还应加强评价性语言的多变和丰富。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2)教学反思:《确定位置》在本次教学中,我选择了以《确定位置》为主题进行教学。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能够让学生掌握如何确定一个事物的位置,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到这个技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地点教学设计设计与反省教学设计目标:1、能在详细的情境中,研究确立地点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地点。
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立地点。
2、经过形式多样的游戏与练习,让学生娴熟掌握用数对确立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点,初步领会到数行联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3、领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领会数学的价值,培育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设计要点:使学生经历确立地点的全过程,进而掌握用数对确立地点的方法。
教学设计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立地点。
教学设计方法与手段:师指引、生研究教具准备:主题图教学设计过程:(一)创建情境,生成问题1、讲话引入。
上课时间到了,我们班同学坐的整齐整齐的,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示每个同学的地点呢?(让每位同学写出自己的方法并进行议论)2、以小组为单位报告。
看来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能够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为了我们在确立地点的时候语言完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我们可用四个字来归纳:竖列横行。
板书:列行老师左手起第一组就是第一列,横排就是第一行还有其余的表示方法吗?(二)研究沟通,解决问题1、(出示班级座次表)在这张座位图中,你能找到自己的地点吗?师指图:这是谁的地点?指名描绘自己的地点?同桌谈谈自己的地点。
今日老师还要教你们一种更加简短的方法来确立地点,想知道吗?板书:(2,5)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地点吗?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像这样用两个数来表示地点,我们称它们为数对。
(板书)下边我们就来研究用数对的方法来确立地点。
(板书)2、稳固新知。
A、谁能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地点?指名两个,说出数对的含义。
如:老师板书(5,2),请这个同学起立,回答以下问题:(2,5)(5,2)这两个数对都由数字2、5构成,他们表示的地点同样吗?为何?(两个数字构成次序不同样,表示的意思就不同样)B、老师出示图中的点,相应的学生说数对,其余同学判断对错。
人教版六年级上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课所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提的,因为需要让学生综合运用比例尺、方向和度量角等知识来比救精确地确定位置。
在例题学习中通过层层推进,让学生感知了要从方向(角度)和距高两个方面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才比较精确。
反思本节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作用首先在于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和谐、宽松的圆。
上课开始时,我用一道简单的练习题引入课堂,这样的设计使学生通过复习前一课时的内容,了解到确定方向对确定物体位置的重要性。
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板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投入。
2.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开发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发挥主体作用。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围绕教学目标,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故得到了不错的效果。
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师生群体,对一堂课的理解和体验不同,这些因素彼此交磁、互动,从而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充实和创新。
3.不足之处一缺乏对细节的考虑。
细节成就完美。
在本节课中,很多细节上的间题我都没有注意到。
如学生们想出了许多种方法,交流时我只将其中的几种加以比较,不能很好地调动其积板性,让更多的孩子有成就感。
如果在这里我能对教学预设及时加以调整,大胆放手,让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对比,效果会更好。
这看似很小的问题恰恰使这节课不够严道。
我想这并不是一个小间题,一堂课的精彩之处往往体现在数师对每一处细节的处理上,而这一点正是我这节课所缺少的。
没有失败哪来成功?失败后的思索才是我在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
有方向的努力,相信最终一定能迎来成功的课堂。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位置(二)》教案精品完整版
《确定位置(二)》第一课时《确定位置(二)》教学设计教材第19、20页例1及相关练习题【知识与技能】:根据实际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表示出相应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描述和画物体具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表示出相应的位置。
【教学难点】:根据描述确定不同物体的位置。
课件一、复习导入播放视频:某市气象台 2013年23号台风第19期 2013年10月7日06时30分发布台风动态:“菲特”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7日03时在福建福鼎市境内减弱为台风,04时在福建福安市境内减弱为强热带风暴,05时在福建周宁县境内减弱为热带风暴。
预计未来“菲特”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动,强度迅速减弱。
你从台风信息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动,这是有关位置和方向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位置和方向的有关知识。
二、新课讲授1.出示例1:(1)学生读题。
说说从图上可以了解哪些信息?(2)怎样确定台风和A市之间的位置呢?①小组合作探究。
②学生试画。
③学生交流汇报。
生:先确定观测点,建立方向标。
以A市处为观测点,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地图上绘制方向标。
教师板书:生:测定台风与A市的方向。
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用量角器去测量以正东方向为主方向,与南边方向的夹角30°处,就是它们之间的方向。
教师板书:提问:(确定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只知道方向或距离是不行的,要同时知道这两个条件。
)生:第三步测定A市与台风中心的距离。
自行设计出图例,可用,平面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100km。
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那么图上距离应该画600÷100=6(cm)。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及反思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及反思《《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及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让“数学味”在追求数学本质中凸显出来——“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与反思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这次课改引进的新内容。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教囿于教材的简单编排,按部就班,教学简单化缺乏“数学味”。
在强调数学社会化的今天,不能用“生活味”取代数学教学特有的“数学味”,而应借助现实有趣的活动,沟通生活场景与数学本质的联系,在揭示本质上下功夫,凸显“数学味”。
那么,如何让这典型的源自生活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中既体现对数学本质的追求又返璞归真、回归于生活呢?【环节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领悟统一“确定位置”方法的必要性。
(教前思考)皮亚杰的发现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以学生已有图式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认知需要为动力的。
要使学生体验学习“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可以预设开放性的教学活动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问题,在思考中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感知学习“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及时把握生成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有效地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片段回放】师:假如我们班要召开家长会,要求家长坐各自孩子的座位,你准备告诉家长怎样的信息,才能使他们“对号入座”呢?生:告诉我在教室中的具体位置就可以了。
师:好的,那你怎样设计,就能让家长准确地找到你的位置呢?用写一写、画一画的方式都可以,想好了就写在纸上。
(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设计?生1:我用语言来描述,告诉我爸爸我坐在第2组第3位。
师:怎样数的第2组第3位?生1:从进门方向数的第2组,从前往后数的第3位。
生2:我也用语言来描述,告诉我妈妈我坐在从窗户这边数的第1组倒数第2位。
生3:用语言描述不太清楚,我是用画图的方法表示我的座位,横线表示第几排,竖线表示第几座,这个点就是我的位置,一目了然。
(展示该生的图,图略。
)……师:同学们的办法可真不少,你的办法你明白,他的办法他明白,可数学的符号是交流的语言,要使大家都明白,那该怎么办?生:要用统一的方式来表示大家的座位。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与反思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掌握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学会用使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事物的位置。
2.使学生在情境中经历列与行规则的形成,用列与行表示位置抽象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渗透“数形结合”“符号化”的思想。
3.使学生在数对描述位置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简洁美,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学会用数对确定平面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一对数”与“一个点”在平面上的一一对应的空间观念。
备课思考:1.关于确定位置学生有什么?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直线上的点描述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会用“前、后、右”、“东、南、西、北”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述方向,在生活中能够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行第几个”、“第几列第几个”等方式描述具体情况中的位置。
2.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本质是什么?从知识所属来看,本课渗透的是“直角坐标系”。
即物体(点)的位置由一对数确定,一对数也唯一确定一个物体(点)。
基于这样思考,“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本质就是建立“一对数”与“一个点”在平面上的一一对应,体验“距离+距离”组合的优越性和存在的必要性。
3.二年级的认方向、四年级的确定位置和六年级的确定位置有什么联系?二年级的认方向是观测点与方向的组合描述位置,四年级是基于原点的“距离+距离”的组合确定位置,六年级是基于观测点的“方向角度+距离”的组合确定位置,可见,确定位置有三要素,即观测点(起点)、方向和距离,使这三个单元紧密联系在一起。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1.观看《蜘蛛侠》片段交流:蜘蛛侠面对挑战,永不退缩!我们面对挑战呢?……【设计意图】课前,精选学生喜闻乐见的蜘蛛侠影片片段,既让学生感受“位置”,又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
二、谈话引入:交流:认识影片中的蜘蛛侠,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小蜘蛛(课件),你认为它会往哪个方向爬?预设:学生能用方位词说小蜘蛛的运动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上两个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材介绍1.使学生会根据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说出它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会根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具体位置;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通过让学生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培养空间观念。
3. 使学生通过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初步感受坐标法的思想。
4.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三、主要变化与具体编排(一)主要变化“用数对确定位置”和“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直角坐标和极坐标思想在小学的初步渗透。
在上一轮教材的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遍反映“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教学难度要大于“用数对确定位置”。
因此,此次修订,根据各方意见,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至五年级上册,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移至本册。
(二)具体编排在具体编排上,也更加注重体现层次性。
教材选择台风移动这一学生相对熟悉的现实素材作为一个大背景,用“情境串”的形式引出3个例题。
1.例1。
教材以电视播报台风警报作为情境引入,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使学生充分感受生活和数学的紧密联系。
教材直接给出标出台风中心和A市的方位图,让学生利用图示理解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 km”所表示的含义。
确定一个位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教材先通过小精灵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东偏南30°表示什么意思,这也是本例的重点。
使学生看到东偏南30°表示的是一条射线上的所有点,如果只有这一条件,还无法判断台风中心的确切位置,由此引出距离。
“东偏南30°”与“南偏东60°”含义完全相同,只是生活中更习惯于选择小于45°的角度来描述。
图示中用一条线段表示100 km,由于学生还没学习比例尺,只要能说出这样的6条线段表示600 km就可以了,不必涉及比例尺。
最后小精灵问“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主要目的是为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与例2进行很自然的情境连接。
2.例2。
本例在学生通过例1了解了方向与距离的含义之后,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某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在方位图上找到该点的位置。
延续了例1的情境,情节连贯,随着现实情境的发展,自然地引出数学问题。
教材给出了两类定位的情形,一类是非正东、正南、正北、正西的,一方面需要确定角度,另一方面需要确定距离;另一类的正东、正南、正北、正西的,只需要确定距离即可。
教材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提示学生应该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和先确定距离再确定方向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但学生通过尝试,一般会主动选择先确定方向,然后在该方向所在射线上根据相应的距离找到该位置。
3.例3。
教材呈现了台风从生成地出发、经过四次方向改变的大致路径,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路线图中包括了例1和例2中台风的移动路线,体现了情境的整体性和知识的综合性。
路线图描述的不仅仅是两个点的静态关系,而是物体在多个点之间的运动关系。
除了整条路线的起点和终点之外,其他点都既是某一段路线的终点,也是下一段路线的起点。
教材通过学生对话的方式,给出了分段描述的示范,使学生明白方向与距离的描述是具有相对性的,并掌握在描述每一段路线时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起点在哪儿?终点在哪儿?沿着什么方向?移动了多少距离?四、教学建议1.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发展空间观念。
2.以问题为载体,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克服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坐标观念。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例1、例2“描述物体的位置” 。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并会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掌握画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资源:畅言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交流例题1中有关台风的消息。
⑴同学们听说过台风吗?你对台风有什么印象?⑵播放有关台风的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师:听到这则消息,你有什么感想?(启发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台风的位置和动态。
)2、导入新课:现在台风的确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一)]二、探究新知㈠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
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得到的信息。
(启发学生观察时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哪里;以哪里为观测点;图中台风中心的个体位置在哪里。
)2、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⑴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
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位置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提问:如果只有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必须知道两个条件,即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距离观察点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要用“方向+距离”的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
3、组织计算。
师:现在我们知道台风中心所在的具体位置了,那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呢?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
600÷20=30(小时)(二)教学例2。
1、投影出示例2。
提问:在例题1的图中,B市、C市的具体位置应该标在哪里呢?请你在例题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2、尝试画图。
⑴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⑵小组交流作图的方法。
⑶尝试画图。
教师巡视交流,参与部分小组讨论,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组织全班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
组织交流和评议,通过交流明白在图上标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4、算一算。
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200÷40=5(小时)5、总结画图的基本步骤。
交流:你们认为在确定物体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总结:(1)确定平面图中东、西、南、北的方向。
(2)确定观测点。
(3)根据所给的度数定出所画物体所在的方向。
(4)根据比例尺,定出所画物体与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20页“做一做”。
这道题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和距离都没有直接给出,需要学生自己测量和计算。
⑴让学生独立进行测量、计算、填空。
⑵组织交流。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测量方向的,怎样计算距离的。
2、教材第21页“做一做”。
⑴学生独立进行画图。
⑵投影展示,组织评议。
⑶交流画图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关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
在平面图上标明物体位置的方法是先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来确定距离,最后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标出名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2页例3“描述并绘制路线图”。
教学目标: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教学资源:多媒体、量角器、三角尺、中国地图等。
教学过程:1、复习。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哪几个条件?分别让学生说一说。
(确定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确定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距离。
)2、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二)]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3。
1、出示台风的大致路径图。
(1)让学生在路径图上分别找一找:台风生成地、A市、B市、路径图上的方向标。
(2)指名汇报。
2、提出问题: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的移动路线吗?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如下适当启发: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 km,然后改变方向,向西偏北方向移动了 km,到达A市。
接着,台风又改变了方向,向偏 30度方向移动了 km,到达B市。
3、组织交流。
指名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通过交流活动让学生明白台风到达一个新的位置后,要以新的位置作为观测点来判断台风运行的方向。
4、小结描述路线的方法。
描述路线时要讲清楚“从哪里出发”、“沿什么方向”、“移动多少距离”、“到达哪里”。
(二)教材第22页“做一做”。
1、提出要求:根据下面的描述画出路线示意图。
2、小组讨论画图方法。
⑴学生小组讨论怎么样画图。
教师巡视,参与个别小组讨论。
⑵组织交流汇报。
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画图的步骤:①定下出发时的位置。
②标出示意图的方向标。
③用量角器量出方向。
④确定比例尺,计算出图上距离,量出图上距离。
3、学生独立画路径图。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4、展示汇报,交流评议。
交流时分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画的。
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特别是如何确定比例尺,也就是图上每一格代表实际的距离是多少。
1、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3题。
这道题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测量,体会观测点的不同,引起方向的不同,从而懂得物体位置的方向是相对的。
(1)在中国地图上找出北京和哈尔滨的位置;(2)分别以北京和哈尔滨为观测点,画出“十”字方向标;(3)连一连,量一量;(4)说一说北京在哈尔滨的什么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5)你发现了什么?(物体位置方向是相对的)2、教材第练习五第9题。
(1)先根据描述,把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线图画完整。
通过这个小题,让学生巩固画路线图的方法。
(2)再根据路线图,说一说公共汽车沿原路返回时行驶的方向和路。
通过这个小题,感受物体位置方向的相对性。
四、课堂小结通过交流总结:知道了如何描述路线图,并根据路线图画出示意图,知道了物体的位置方向是相对的。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3-25页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描述路线的方法和画路线图的步骤。
过程与方法:在练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