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试题第四章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商品含义的是()A、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B、具有稀缺性的物品C、为自己而生产的有用物品D、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物品2、商品经济成为最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的社会形态是()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B、商品交换场所的建立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4、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生产关系D、交换关系5、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6、具体劳动()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8、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A、市场供求关系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企业的劳动生产率9、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A、二者成正比B、二者成反比C、二者总按相同比例变化D、二者总按不同比例变化10、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11、从本质上看,货币是()A、特殊的资本B、普通的商品C、一般等价物D、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12、在商品赊购赊销中,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13、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15、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A、货币流通规律B、价值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6、价值规律是()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17、商品交换中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表现为()A、价格总是高于价值B、价格总是低于价值C、价格总是等于价值D、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8、“物以稀为贵”,这种现象在商品经济关系中主要是指()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C、供求关系对价格有重要影响D、消费者的心理决定价值1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A、生产资料B、劳动力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2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A、商品按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劳动力成为商品21、在资本主义社会,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一般不包括()A、生存资料的价值B、生产资料的价值C、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的费用D、必要的教育培训费用22、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2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价值和交换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24、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A、生产资本与商业资本B、职能资本与货币资本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25、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A、可变资本B、不变资本C、货币资本D、商品资本26、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A、m:vB、v:mC、m:(c+v)D、(c+v):m27、除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外,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试题库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试题库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有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A )A.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B.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D.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2、商品是:( D )A.一切物品B.一切有用的物品C.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D.用来交换的有用的劳动产品3、商品的二因素是:( B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和价值C.价值和交换价值D.价值和价格4、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A )A.使用价值构成B.交换价值构成C.价值构成D.货币构成5、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D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D.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6、商品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 D )A.一般人类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D.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7、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是生产商品的:( C )A.劳动B.时间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8、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是生产商品的:( D )A.劳动B.时间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9、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 D )A.脑力劳动B.各种形式不同的劳动C.体力劳动D.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10、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有价值专业知识整理分享D.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11、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 A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12、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 D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不可能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1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C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1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B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15、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D )A.两种劳动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16、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D )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然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17、商品价值量取决于:( D )A.货币量B.使用价值的量C.商品的有用程度D.生产商品的劳动量18、商品价值量是由:( D )A.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9、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是:(D )A.必要劳动时间B.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B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2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A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22、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D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3、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2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C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劳动力成为商品D.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D )A.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B.私有制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C.商品经济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27、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它在使用过程中:( D )A.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B.能转移自身价值C.能保持自身价值D.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2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C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专业知识整理分享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 )A.工人工资的高低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30、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B )A.不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B.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C.固定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D.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A )A、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B、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C.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D.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A )A.剩余价值规律B.价值规律C.平均利润规律D.竞争规律33、“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复习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复习题库
3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所以呈现周期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答案:B
难度:1
知识点:第四章
32、___________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A、使用价值
B、价值交换
C、价值
D、价格
答案:C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运动
B、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运动
C、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进而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
D、按照市场供求状况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结果
答案:C
难度:1
知识点:第四章
11、在人类历史上,自从出现商品交换以来,商品的价值形式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有四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依次是___________。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难度:1
知识点:第四章
8、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的尺度是___________。
A、具体劳动
B、复杂劳动
C、简单劳动
D、个别劳动
答案:C
难度:1
知识点:第四章
9、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___________。
A、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2.商品的二因素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因为()A.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D.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A.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4.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不同的劳动过程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C.具体劳动是简单劳动,抽象劳动是复杂劳动D.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5.企业向职工发放工资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6.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的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发生的变化是()A.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C.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7.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A.软件磁盘本身B.软件的有用性C.购买软件的货币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8.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9.某地连续干旱,农民采取各种措施,如深打井、扩大灌溉面积等,保证了蔬菜供应,但蔬菜价格普遍上涨,造成蔬菜价格普遍上涨的根本原因()A.蔬菜价格放开B.蔬菜供不应求C.蔬菜价值在增大D.蔬菜运费增加10.把生产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实物存在方式C.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在资本流通中的不同速度11.某资本家投入资本100万元,用于购买生产要素(生产资料80万元,劳动力20万元),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商品价值130万元,其剩余价值率为()A.100%B.150%C.200%D.250%12.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的()A.具体劳动而升值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商品中C.抽象劳动而升值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商品中13.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A.商品价值B.商品价格C.剩余价值率D.平均利润率14.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各个部分()A.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15.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A.产品的销售时间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16.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价值如何增值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C.剩余价值的实现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17.假定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是2000,剩余价值也是2000,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是3000,这时社会总资本()P122張A.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B.有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C.既不能进行简单再生产,也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D.只能进行萎缩的再生产18.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19.资本有机构成是指()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C.预付总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D.能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20.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采取的组织形式是()A.分权制衡形式B.股份制形式C.“参与制”形式D.垂直形式1.D2. B3. A4. D5.D6. C7. B8. D9.C 10. C11. B 12. B 13. D 14.D 15. C16. D 17. B 18. D 19. D 20.A。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4章练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4章练习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不定项选择题:1、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A、B、D、E)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社会分工的存在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E、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2、商品是(A、E)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D、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C、D)A、简单劳动B、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E.社会劳动4、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体现在(A、B、C、D)A、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B、它在价值决定上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C、劳动力商品在消费过程中会创造剩余价值D、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E、它的价值是使用价值的源泉5、商品的价值量 (A、B、C、D)A、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成正比C、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是商品交换的基础E、与劳动时间无关6、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有 (A、B、C、D、E)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7、把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叫做不变资本,是由于它在生产过程中 (A、B)A、价值量不发生增殖B、价值量只发生转移C、不转移价值D、不被消费E、不改变物质形态8、可变资本是 (A、C)A、以劳动力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B、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转移的资本C、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D、实物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不变的那部分资本E、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9、剩余价值率是(A、D、E)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之比C、剩余价值与全部资本之比D、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E、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比1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依靠(B、C)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D、延长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E、提高劳动强度获得的11、超额剩余价值(A、D)A、是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是商品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C、就是相对剩余价值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会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E、超额剩余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12、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无人工厂”现象,那么(B、C、D)A、自动化的机器已经取代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B、“无人工厂”在本质上是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C、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为先进了D、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源泉E、科技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13、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E)A、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B、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下降是一般趋势C、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D、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E、资本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14、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指在c:v中(A、B)A、c的比重不断上升B、v的比重不断下降C、c和v按相同比例上升D、c和v按相同的比例下降E、v的比重不断上升15、资本积累(A、B、C、E)A、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B、加剧两级分化C、造成失业现象D、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E、为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积累了物质条件16、关于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B、C、D、E)A、要经历购买、生产和售卖三个阶段B、要分别执行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职能C、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D、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E、资本循环运动及其规律作用的发挥,受经济制度因素的制约17、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总产品从价值构成上看包括 (C、D、E)A、生产资料B、消费资料C、不变资本D、可变资本E、剩余价值18、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A、B、C、D)A、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B、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实现补偿C、两大部类的生产在规模上保持一定比例D、两大部类的生产在结构上保持一定比例E、加快资本周转的速度19、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是(B、C)A、时而尖锐时而缓和,但总体趋势是缓和B、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D、生产资料增长与消费资料增长之间的矛盾E、固定资本增长与流动资本增长之间的矛盾20、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B、D)A、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所以只能否定B、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C、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糟粕,要全盘抛弃D、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以前,它的社会作用主要还是进步的E、是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未起过进步的社会作用二、辨析题:1、“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第四章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有两种基本经济形态:()A.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D.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2、商品是:()A.一切物品 B.一切有用的物品C.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D.用来交换的有用的劳动产品3、商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和价值C.价值和交换价值 D.价值和价格4、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A.使用价值构成 B.交换价值构成C.价值构成 D.货币构成5、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D.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6、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是生产商品的:()A.劳动 B.时间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7、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是生产商品的:()A.劳动 B.时间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8、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A.脑力劳动 B.各种形式不同的劳动C.体力劳动 D.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9、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有价值D.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10、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11、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不可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12、商品的二因素是由:()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1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1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A.两种劳动 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 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15、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然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16、商品价值量是由:()A.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7、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是:()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19、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0、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2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2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2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A.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B.私有制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C.商品经济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24、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它在使用过程中:()A.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B.能转移自身价值C.能保持自身价值 D.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25、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A.工人工资的高低 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6、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A.不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B.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C.固定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D.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27、剩余价值的源泉是:()A、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B、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C.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 D.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2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C.平均利润规律 D.竞争规律29、“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练习第四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选题1.价值规律是()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答案:B解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和起作用。

2.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包括历史跟道德因素.答案:D解析:劳动力作为商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价值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国家风俗和习惯的制约。

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答案:C解析: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剩余劳动时间答案:A解析: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答案:D解析: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活动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

6.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工人的()A.具体劳动B.必要劳动C.个别劳动D.剩余劳动答案:D解析:剩余价值是由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政党制度B.三权分立制度C.国家制度D.选举制度答案:C解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4章练习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4章练习参考答案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从资源配置‎方式角度看‎,与市场经济‎对应的是A.自然经济 B .商品经济 C .计划经济 D.产品经济2.市场机制的‎核心是A.价格机制B.竞争机制C.供求机制D.利率机制3..商品是: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C.一切物品;D.一切有用的‎物品;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A.劳动力成为‎商品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D.价值规律起‎基础性作用‎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社会分工B.货币的使用‎C.机器的出现‎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6.存在商品经‎济但未形成‎市场经济的‎社会是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D.社会社会主‎义社会7.一切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A.使用价值构‎成;B.交换价值构‎成;C.价值构成;D.货币构成;8.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的A.社会属性决‎定的B.价值决定的‎C.交换价值决‎定的D.自然属性决‎定的9.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10.价值的本质‎是A.一般人类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D.社会生产关‎系;11.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是A.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C.价值D.价格12.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A.商品;B.货币;C.价格;D.使用价值;1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14.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的交换比例‎是A.商品的二因‎素B.劳动的二重‎性C.商品的交换‎价值D.商品的使用‎价值15.具体劳动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16.抽象劳动不‎存在于A.简单商品生‎产中B.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C.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中D.自给自足的‎产品生产中‎17.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A.两种劳动;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18.商品的二因‎素是由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19.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A.商品二因素‎B.劳动二重性‎C.价值规律理‎论D.剩余价值理‎论20.下列各因素‎中与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直接‎关系的是A.生产条件B.劳动强度C.劳动熟练程‎度D.生产规模21.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为尺度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练习题单选题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C)A.经济生活混乱B.生产不足C.生产相对过剩D.生产绝对过剩2.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B)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一个表现是(A)A.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C)A.经济生活混乱B.生产不足C.生产相对过剩D.生产绝对过剩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的一个表现是(B)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008年发生的经济危机起源于(A)A.次贷危机 B.食品危机C.金融危机 D.货币危机3.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的前提条件是(C)A.不等价交换B.劳动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4.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基本规律是(A)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5. 劳动者要获得更多的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B)。

A.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略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7.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D)A.必要劳动时间B.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抽象劳动的作用是(C)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9.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B)A.以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以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以个别劳动为尺度的10.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D)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不同的劳动过程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C.具体劳动是简单劳动,抽象劳动是复杂劳动D.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11. 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 第4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 第4章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2.价值的本质是( )A.一般人类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D.社会生产关系;3.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 )A.使用价值构成;B.交换价值构成;C.价值构成;D.货币构成;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两种劳动;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5.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7.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8.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A.必要劳动时间;B.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不等价交换;B.劳动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10.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A.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B.私有制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C.封建经济存在的现象;D.资本主义社会才出现的现象;11.剩余价值来源于( )A.不等价交换;B.工人工资的扣除;C.工人的剩余劳动;D.劳动力的价值;1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14.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A.工人工资的高低;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1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18.产业资本循环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A.流通阶段;B.生产阶段;C.购买阶段;D.售卖阶段;19.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公式是( )A.G—W…P…W’—G’;B.W…P…W’—G’—W;C.P…W’—G’—W…P;D.W’—G—W…P…W’;20.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21.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 )A.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B.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C.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D.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22.把生产资料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23.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是( )A.生产资本;B.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D.流通资本;24.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C.社会总产值的构成问题;D.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25.生产成本是( )A.资本主义生产费用;B.实际生产费用;C.活劳动的耗费;D.物化劳动的耗费;26.利润本质上是( )A.成本价格的产物;B.所费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剩余价值;27.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增值程度的是( )A.剩余价值率;B.利润率;C.平均利润率;D.年剩余价值率;28.利润率是(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29.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B.同一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C.同一部门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30.生产价格是( )A.预付资本加利润;B.预付资本加平均利润;C.成本价格加利润;D.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二、多项选择题:1.商品的价值是(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B.商品的社会属性;C.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A.具体劳动;B.社会劳动;C.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3.劳动力的价值包括( )A.维护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 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D.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来源;B.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C.揭示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D.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5.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固定资本;6.产业资本循环是( )A.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并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带着增殖回到出发点的运动过程;B.生产资本的运动;C.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D.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7.考察产业资本循环的重点在于( )A.资本运动经历的阶段;B. 资本运动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C.在循环的各个阶段上资本的形态的变化D.产业资本正常运动的条件;8.资本周转时间由两方面构成( )A.生产时间;B.流通时间;C. 销售时间;D.购买时间;9.生产成本的形成( )A.表明了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B. 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C.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D.使剩余价值表现为耗费资本的增加额;10.生产价格是( )A.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 B.市场价格加平均利润;C.生产成本加剩余价值;D.价值的转化形式;三、问答题:教材15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 第四章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有两种基本经济形态:()A.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B.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D.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2、商品是:()A.一切物品B.一切有用的物品C.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D.用来交换的有用的劳动产品3、商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和价值C.价值和交换价值D.价值和价格4、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A.使用价值构成B.交换价值构成C.价值构成D.货币构成5、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D.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6、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是生产商品的:()A.劳动B.时间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7、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是生产商品的:()A.劳动B.时间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8、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A.脑力劳动B.各种形式不同的劳动C.体力劳动D.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9、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有价值D.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10、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11、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不可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12、商品的二因素是由:()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1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1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A.两种劳动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15、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然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16、商品价值量是由:()A.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7、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是:()A.必要劳动时间B.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19、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0、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2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2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劳动力成为商品D.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2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A.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B.私有制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C.商品经济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24、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它在使用过程中:()A.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B.能转移自身价值C.能保持自身价值D.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25、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A.工人工资的高低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6、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A.不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B.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C.固定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D.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27、剩余价值的源泉是:()A、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B、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C.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D.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2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A.剩余价值规律B.价值规律C.平均利润规律D.竞争规律29、“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及答案

第四章测试已完成本次成绩:82.41【单选题】商品是(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B、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C、一切物品D、一切有用的物品我的答案:B得分:0.4分2【单选题】价值的本质是( )A、一般人类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D、社会生产关系我的答案:D得分:0.4分3【单选题】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 )A、使用价值构成B、交换价值构成C、价值构成D、货币构成我的答案:A得分:0.4分4【单选题】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商品B、货币C、价格D、使用价值我的答案:D得分:0.4分5【单选题】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两种劳动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我的答案:D得分:0.4分6【单选题】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我的答案:B得分:0.0分7【单选题】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我的答案:D得分:0.0分8【单选题】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因此(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我的答案:A得分:0.4分9【单选题】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A、必要劳动时间B、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我的答案:D得分:0.4分10【单选题】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不等价交换B、劳动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1【单选题】剩余价值来源于( )A、不等价交换B、工人工资的扣除C、工人的剩余劳动D、劳动力的价值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2【单选题】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3【单选题】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4【单选题】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A、工人工资的高低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我的答案:D得分:0.4分15【单选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我的答案:D得分:0.4分16【单选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7【单选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我的答案:C得分:0.4分18【单选题】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B、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我的答案:D得分:0.4分19【单选题】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A、劳动时间和产品的销售时间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D、劳动时间和购买时间我的答案:B得分:0.0分20【单选题】把生产资料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我的答案:A得分:0.4分21【单选题】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实现的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我的答案:A得分:0.4分22【单选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经济依据是( )A、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B、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C、生产要素都创造了价值D、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但可以参与分配我的答案:B得分:0.4分23【单选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A、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B、生产使用价值或商品C、生产价值D、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供资本家使用我的答案:D得分:0.0分2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原料B、燃料C、辅助材料D、机器、设备我的答案:D得分:0.4分25【单选题】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C、社会总产值的构成问题D、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我的答案:B得分:0.4分26【单选题】利润本质上是( )A、成本价格的产物B、所费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剩余价值我的答案:D得分:0.4分27【单选题】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增值程度的是( )A、剩余价值率B、利润率C、平均利润率D、年剩余价值率我的答案:B得分:0.4分28【单选题】利润率是(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我的答案:A得分:0.0分29【单选题】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B、同一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C、同一部门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我的答案:A得分:0.4分30【单选题】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 )A、成本价格的产物B、生产价格C、利润D、利息我的答案:C得分:0.4分31【单选题】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以( )A、价格竞争为特征的B、资本循环为特征的C、资本周转为特征的D、资本转移为特征的我的答案:D得分:0.4分32【单选题】商品的二因素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因为( )。

马克思考试复习题4

马克思考试复习题4

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
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正确答案是】:A
9、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正确答案是】:D
1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
【正确答案是】:A
35、商品二因素中的价值是( )。
A.商品的自然属性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是】:B
36、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A.剩余价值学说
B.生产价格理论
C.劳动二重性学说
B.可变资本
8
C.资本积累
D.剩余劳动
【正确答案是】:C
50、货币的本质是( )
A.价值符号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正确答案是】:D
51、资本的有机构成可表示为( )
A.c∶v
B.m∶c
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正确答案是】:D
34、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D.劳动力商品理论
【正确答案是】:C
37、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
A.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使用价值数量成正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当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单位时间里()。

A.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上升B.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下降C.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不变D.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不变,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不变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 C.平均利润规律 D.竞争规律4、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劳动和劳动力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5、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是()。

A.能够转移自身价值 B.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C.随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 D.只是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6、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7、在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中()。

A.具体劳动创造出新价值,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B.抽象劳动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创造新的价值C.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D.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8、正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

A.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B.工人工资的多少C.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D.利润率的高低9、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A.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10、资本主义工资,本质上是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概论考试题目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概论考试题目第四章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主义萌芽于()A.14世纪B.14世纪末15世纪初C.14-16世纪D.17世纪2.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3.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5.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6.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7.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8.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的9.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0.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1.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C.商品的等价物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12.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C.它具有计量单位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13.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14、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A.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B.劳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C.雇佣工人丝毫不占有自己的劳动价值D.劳资双方既排斥又依靠15.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A.商品的不等价交换B.小生产者有人身自由C.资本的原始积累D.劳动力成为商品1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抽象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D.脑力劳动的价值或价格17.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A.平等互利的关系B.互利互惠的关系C.劳动雇佣资本的关系D.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18.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A.社会化大生产B.国际化大生产C.剩余价值生产D.现代商品生产19.剩余价值()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D.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20.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资本在剩余价值实现中所起的不同作用B.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C.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D.资本的价值补偿方式的不同21.商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交换价值和价值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22.剩余价值率是(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比B.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之比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之比D.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23.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A.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B.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C.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D.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24.资本家获得绝对剩余价值是()A.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B.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C.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D.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25. 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26.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A.原料和燃料 B.辅助材料C.机器设备D.商业设施27.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28.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周转是从()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29.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30.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31.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 )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D.生产关系的再生产3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B.价值补偿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生产问题D.实物补偿问题33. 资本集中的方式是()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C.竞争和信用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3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C.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D.生产的无政府状态3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A.生产不足B.生产相对过剩C.消费不足D.失业增加36.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 )A.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37.资本主义地租是()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3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 )A.为世界和平服务B.为世界稳定服务C.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D.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服务39.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社会职能D,对外交往职能40.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A.民法B.宪法C.刑法D.行政法41.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作主42.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43.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文学、艺术和宗教B.道德、伦理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哲学、历史答案:1.B2.B3.B4.B5.A6.A7.C8.D9.A 10.D 11.B 12.B 13.C 14.A 15.D 16.C 17.D 18.C 19.C 20.C 21.A 22.C 23.D 24.A 25.C 26.C 27.A 28.B 29.D 30.B 31.B 32.A 33.C 34.C 35.B 36.A 37.B 38.C 39.A 40.B 41.C 42.D 43.C二、多项选择题1.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 )A.私有制的出现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C.剩余产品的出现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E.阶级的形成2.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有( )A.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B.用暴力手段掠夺小生产者的工场C.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D.用暴力手段掠夺商人的财富E.用暴力手段掠夺贵族的财富3.商品的价值是()A.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一般劳动B.商品的社会属性C.由抽象劳动形成的D.交换价值的基础E.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4.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要素有( )A.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B.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C.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D.生产资料的规模与效能E.自然条件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的投资价值C.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D.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E.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6.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 )A.内涵扩大再生产B.外延扩大再生产C.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D.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E.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7. 加快资本周转对资本增值的影响表现在( )A.剩余价值率的提高B.剩余价值率的降低C.年剩余价值率的提高D.预付资本量的增加E.预付资本量的节省8.在资本主义现实中,剩余价值是采取各种转化形式出现的,它们有()A.成本B.工资C.利润D.利息E.地租9.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 )A.资本主义民主B.资本主义法制C.资本主义国家政权D.资本主义选举制度E.资本主义政党制度10.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B.所有权是所有制的基础C.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是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D.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不同的所有权E.所有制就是所有权11.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E.世界货币1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A.个别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E.私人劳动13.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习题(第四章)一、单选题1.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分歧在于A.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B.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是否承认认识是客体在人脑中的反映D.是否承认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2.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反映和被反映的实践关系B.改造与被改造的认识关系C.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3.“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C.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4.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段话主要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B.认识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发展速度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5.“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句话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动力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6.毛泽东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据”,这表明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B.认识要靠实践来推动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7.“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

”这一论断说明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C.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8.“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界限”,这种观点是A.经验论B.唯物论C.不可知论D.反映论9.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10.“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11.在真理观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真理的本质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B.真理的客观性C.真理的辩证法D.物质世界的可知性1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的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二、不定项选择题1.主体认识活动包含有选择、建构等成分,这里的选择和建构是指A.以对客体反映为基础,在被反映客体制约下的选择、重构B.主体在认识活动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C.在主观范围内的选择、建构D.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对客体的选择、重构2.关于反映、信息和选择的关系,下列论断正确的是A.反映、信息和选择是物质形态普遍具有的属性或能力B.反映是接受、选择、传输信息的过程C.信息在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反映中表现出来D.只有人才具有选择和反映信息的能力3.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 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4.牛顿说:“假若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马克思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试题清单(含答案)一.单选题1.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A.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 )B.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 )C.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D.计划经济和自然经济 (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 )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 )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3.商品经济是:()A.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 )B.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 )C.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D.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 ( )4.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A.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 )B.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 )C.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 )D.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5.市场经济是:()A.和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式 (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形式(√)C.有国家干预和调节的一种经济形式 ( )D.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一种经济形式 ( )6.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A.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 )B.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 )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 )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7.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 )8.资本主义经济细胞和包括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是:()A.劳动商品的出现 ( )B.雇佣劳动的存在 (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存在 ( )D.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的存在(√)9.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A.创造新价值 ( )B.创造剩余价值 ( )C.创造必要价值 ( )D.创造使用价值(√)10.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A.商品和商品之间的对立 (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 ( )C.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 ( )D.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对立(√)11.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由:()A.价值构成的 ( )B.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C.资本构成的 ( )D.货币构成的 ( )12.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的统一的,这对矛盾解决有赖于:()A.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 )B.货币的出现并充交换媒体(√)C.商品的出现 ( )D.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 ( )13.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他们:()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 )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 ( )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1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A.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 ( )B.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 )D.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 ( )15.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16.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以抽象劳动为尺度 ( )B.以私人劳动为尺度 ( )C.以剩余劳动为尺度 ( )D.以简单劳动为尺度(√)1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在的社会正常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下述关于商品价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价值的实体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有量的差别,在质上是相同的
C.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2.不变资本是指( D )
A.在生产过程中实物形态不发生变化的资本
B.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发生转移的资本
C.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转移的资本
D.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
3.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 )
A.劳动力属于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
B.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C.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D.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制度和市场规则
4.根据在剩余价值形成中作用的不同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 C )
A.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
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
5.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被称为可变资本是因为( D )
A.它的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B.它的价值不仅会发生转移,而且会自行增殖
C.劳动力仅能创造出相当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D.劳动力不仅能创造出自身价值,还创造出剩余价值
6.超额剩余价值是本企业( A)
A.产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
B.产品的价值与生产成本的差额
C.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D.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剩余价值( A)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与流通领域无关
D.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与生产领域无关
8.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则(B )
A.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越多 B.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越少
C.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越多 D.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越少
9.在资本总量增大的前提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C)
A.不变资本不变,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提高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总资本按相同比例增长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增加了,但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提高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增加了,但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提高
10.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A )
A.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
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
二、多项选择题
1.列关于商品二因素的表述中,正确的观点是(ABD )
A.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C.商品生产者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占有使用价值
D.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是指(ABCDE )
A.简单劳动 B.复杂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E.社会劳动
3.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BDE )
A.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质
B.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
D.生产各种商品的具体劳动性质不同,而抽象劳动的量上有差别但质相同
E.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4.价值规律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促使商品生产者(ABCD )
A.采用先进技术
B.改进生产方法
C.改善经营管理
D.提高劳动生产率
E.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5.从表面上看,资本主义工资是( BCD)
A.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的全部劳动报酬
D.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
6.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ACD )
A.社会正常生产条件
B.社会平均的生产成本
C.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
D.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7.保持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条件是(AE )
A.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B.企业生产的性质
C.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D.产品的销售状况
E.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8.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包括(CDE )
A.固定资本 B.流动资本
C.货币资本 D.生产资本
E.商品资本
9.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是(AD )
A.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企业追求相对剩余价值的结果
B.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C.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由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的
D.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产生的
四、问答题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及其辩证关系。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3、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4、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何在?
5、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

6、产业资本是怎样在循环中实现价值增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