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冀教版七上《合欢树》word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意蕴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方法:颂读法,归纳法,探讨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语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古往今来,关于母亲的故事、文章很多,大家熟悉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文章有《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绵绵的爱化作了密密的针脚。

冰心在《繁星》中写道“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母亲的怀里”可见,母亲还是儿女心灵的港湾,这一类的文章还有很多。

每个人笔下的母亲都不尽相同,因为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个人的体验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二、课文分析(一)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老师朗读第一段,指定一排学生依次朗读课文,熟悉文本,看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课文思路(出示课件) 明确:年龄“我”母亲十岁作文获奖做裙子二十岁双腿残废做各种事情三十岁小说发表不在人世三十多岁聊起合欢树已死多年(看幻灯提问题)由这张幻灯片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

文章题目叫《合欢树》但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写到合欢树,有什么好处?明确:(1)条理清楚(2)与邻居闲聊时提起,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二)分析把握母子间的亲情母亲对儿子1、在这篇描写母亲的文章中,你认为最能体现母爱的是哪些段落?明确:第2、3两段,也就是作者二十岁的时候。

《合欢树》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合欢树》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合欢树》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合欢树》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能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activities,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合欢树的热爱和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会关爱自然、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合欢树》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

3.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合欢树》文本及相关背景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学习小组划分及小组活动安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习兴趣。

(2)简介课文《合欢树》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背景知识。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合欢树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4.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2)小组合作完成相关实践活动,如朗读、讨论、写作等。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学生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关注,培养审美情趣。

冀教版语文七上《合欢树》word教案

冀教版语文七上《合欢树》word教案

《合欢树》教案教学目标:1、体验并感悟参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人世间赐予自己的一切平凡普通的恩泽,并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将美德芳泽造福于他人。

2、悼念亡母,是威信中外文学作品中永恒而普遍的主题之一。

引导学生对作品朴实的文风、精美的构思,以及巧妙的象征手法等进行有选择的主体性研讨和品味教学重点:合欢树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作者并示沉默地描写合欢树,只是轻描淡写地通过邻人的话语和初生小孩的目光引出合欢树,此为其构思立意所在。

教学方法:研讨、争论。

作业布置:课课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享受母爱的滋润,却很少有人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我们的母爱真的不如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那样崇高,那样伟大吗?请用心感受,用心体验。

残疾作家史铁生以平实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出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母爱,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

1 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

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教读新课:(1)、你觉得本文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讨论明确:浓浓的母子情感人至深。

如果我不残疾的话,而像我十岁时的光景,母亲完全可以像绝大多数的母亲一样,爱美,爱生活,可以和子女弄点小别扭,增加一些生活的情趣。

可是,二十岁时,我残疾了,对于母亲来说,这简直是要命的事情。

母亲一下子改变了她原有的生活。

她已经不在年轻,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她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

冀教版七上《合欢树》word教案

冀教版七上《合欢树》word教案

合欢树教学目标1.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导语:39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而下肢瘫痪的罗斯福,4次当选美国总统,为美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坐在轮椅上生活和思考的科学家霍金向人类贡献了伟大的黑洞理论;在中国,也有一位作家,正值青春年华的时候不幸瘫痪,但他如“凤凰涅槃”一般坚强地生活和工作,用他的笔书写他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词评价他“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他就是史铁生那么,史铁生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巨大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二、检查预习1.关于作者(主要由学生阐述,教师做补充和点评)生平介绍: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暴雨和冰雹后发高烧,其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

2.关于母子情请学生根据课前阅读(《秋天的怀念》和《我与地坛》节选)谈谈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归纳总结:从不理解到理解,怀着爱与愧疚。

三、感知课文(一)在预习的基础上迅速再读课文,与《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比较,找出三篇文章的共同点。

《合欢树》教案教学设计

《合欢树》教案教学设计

《合欢树》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让学生了解《合欢树》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1.1.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1.1.3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思考,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1.2.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中的情感线索。

1.2.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作者描绘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

1.2.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1.3.2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尊重生命,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合欢树》,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

2.2 课文解析2.2.1 解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2.2 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3 课文讨论2.3.1 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的情感线索,分享自己的感悟。

2.3.2 组织学生讨论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3.1.1 简介《合欢树》的作者及背景。

3.1.2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3.2 朗读感悟3.2.1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3.2.2 教师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情感。

3.3 课文解析3.3.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式。

3.3.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4 小组讨论3.4.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感悟。

3.4.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3.5 课堂小结3.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5.2 强调课文中的情感价值,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尊重生命。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朗读评价评价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情感把握、语音语调准确性。

4.2 课堂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思维敏捷性、观点阐述的清晰性。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合欢树》教案1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合欢树》教案1冀教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合欢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审美情趣:通过欣赏和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能够感受和欣赏自然景观的美丽和诗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初步的语文阅读和分析能力,对一些基本的修辞手法和词语用法有所了解。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如何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大意,通过分析文章的句子结构来理解作者的意图。
1.语言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准确、流畅地运用汉语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2.思维品质:通过问题引导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3.文化理解: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针对性的建议:针对不同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作业质量,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3.学生互评:
-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设计评价表格或评价标准,让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学生互评过程中,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监督,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4.家长沟通:
-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家长了解学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进展。

冀教版七上《合欢树》word学案

冀教版七上《合欢树》word学案
走近作者: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著名小说家,文学家。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来自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授课时间:年月日主备人:
审核人:使用者:年级班组号




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感受儿子对于母亲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愧疚。
自学指导
互动及展示
导学一
研读课文内容
1、合欢树,落叶乔木,夏天开红色的花。得名由来:对称的叶子,入夜就两两相合的缘故。它的名字蕴含了吉祥意。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以及母亲悉心培育它的过程?
自学
导学二
感知课文:
1、阅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这三段中讲了哪几件事?(A)
2作者笔下描绘的母亲是一种怎样的形象?
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
行为动作:
心理描写:
母亲的形象:
3、而作者对于母亲又是什么态度?你能理解他的表现吗?
组内轮流朗读后小组合作交流;质疑展示
反馈
反思
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合欢树》第二课时导学案
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合欢树》第一课时导学案
授课时间:年月日主备人
审核人:使用者:年级班组号




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分析细节和对比的内容。
3、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自学指导
互动及展示
导学一

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9《合欢树》教学设计3

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9《合欢树》教学设计3

《合欢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略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母亲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母亲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母爱。

2、教学难点:作者母亲母爱的特殊性;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素材、习题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文学常识1、作者: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放牛,一次遭遇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2、代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病隙笔记》、《我与地坛》、《命若琴弦》(散文)。

二、合欢树简介又叫绒花树,夜合花,马缨花等。

属落叶乔木,树冠扁而圆形,常呈伞状。

合欢树是一种吉祥树,从“合欢”这两字字义上讲是指相爱的双方在一起欢聚,又意“合家欢乐”。

合欢花就像用丝绒线绣出来一样,顶端的绒毛柔软而细腻,看去显得特别高贵典雅,故称“绒花树”;既像系在服装或器物上的穗状饰物,又像清朝官员冒顶上的红缨子,故称“马缨花”叶子在夜间双双合拢,白天一起张开,象征夫妻恩爱和谐,婚姻美满,故称“夜合花”。

《合欢树》教案及教学反思

《合欢树》教案及教学反思

《合欢树》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目标:1.了解《合欢树》的背景故事以及作者胡适的生平;2.理解文中描述的自然景色,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热爱;3.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把握文中的语言特点及主旨;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准备:1.《合欢树》一文的课文教材;2.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师生简单互动,引起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比如询问学生最喜欢的季节、最喜欢的自然景色等。

2.呈现一幅绘有合欢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引导他们描绘出合欢树的特征和美丽。

Step 2:阅读与讨论(20分钟)1.带领学生阅读《合欢树》一文,注重理解文中的内容和语言特点。

2.让学生分组讨论文中的以下问题:a.合欢树为什么能够开满鲜艳的花朵?b.合欢树和牛、羊之间有什么关系?c.为什么文中的合欢树被称为“用纸”?d.文中描述的自然景色给你什么感受?e.在你的家乡或者其他地方有没有类似的自然景色?你是怎样欣赏这些景色的?3.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并进行全班交流。

Step 3:朗读与表演(20分钟)1.扩大视野,让学生了解《合欢树》一文的作者胡适的生平背景,并通过讨论了解他为什么选择以这种方式来描写合欢树的美丽。

2.请几位学生进行朗读《合欢树》,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掌握。

3.邀请学生形成小剧组,分工合作,进行文本改编和小剧演出,《合欢树》中的自然景色可以通过道具和演员的动作来展现。

Step 4:创作与展示(30分钟)1.鼓励学生写下对自然景色的诗歌、短文或者绘制插图,展示自己对自然的情感和热爱。

2.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在班级中互相展示,并进行赏析和互动交流。

Step 5:总结与反思(10分钟)1.鼓励学生用一两句话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自然的态度以及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反思:《合欢树》一文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合欢树的美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合欢树》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合欢树》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合欢树》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合欢树》的基本内容,了解合欢树的特点、生长习性和文化意义。

(2)能够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结构。

(3)能够运用英语描述合欢树及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合欢树》的阅读与理解。

2. 合欢树的特点、生长习性和文化意义的介绍。

3. 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结构的分析与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合欢树》的阅读与理解。

(2)合欢树的特点、生长习性和文化意义的介绍。

(3)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结构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合欢树的特点和生长习性的理解。

(2)课文中的句型结构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介绍合欢树的特点、生长习性和文化意义。

2. 互动讨论法:用于课文《合欢树》的阅读与理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3. 小组合作法:用于小组讨论和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写作练习法: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1)展示合欢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引导学生思考合欢树的特点和文化意义。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合欢树》,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课文讲解:(1)教师讲解合欢树的特点、生长习性和文化意义。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合欢树的特点和文化意义。

(2)每组选代表进行报告,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5.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结构,描述合欢树的特点。

《合欢树》教案全

《合欢树》教案全

《合欢树》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合欢树》;(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合欢树”、“扎根”、“绿叶”、“繁花”等;(3)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知识,如合欢树的生长习性、生长环境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3)通过观察和描绘,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2. 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知识;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知识;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合欢树》;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合欢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齐读课文《合欢树》。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逐段朗读课文,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知识;(3)教师通过观察和描绘,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 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等;(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合欢树》;(2)完成课后练习题;(3)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于自然环境的感悟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学生参与度、课堂纪律、教学方法等,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

《合欢树》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合欢树》教案《合欢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感受母子情深,学会爱,学会珍惜,学会感恩【能力目标】:品味作者沉静、淡然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情感目标】:在体会了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后,从自身出发,领悟母爱,学会珍惜,学会感恩【教学重点】:体会字里行间渗透的母子深情,学会爱人,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及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导入,师生对话,活动互动,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1.利用网络搜集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等相关文章,(让学生走进作者,铺设感悟课文的情感基础)2.阅读课文《合欢树》,完成教师设计的预习作业,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初步书写对文章的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叩击学生心扉,激情学生的情感波澜)1.播放歌曲《母亲》2、导语词:一曲《母亲》叩击了我们的心扉,也唤醒了我们的万千思绪。

有人说,“上帝不能亲自去每一个人家,于是创造了母亲”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我们都有自己的母亲,对于母爱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的理解,那么史铁生又是如何诠释母爱,理解母亲的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3、走进作者,知人论世(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作家作品,铺设感悟课文的情感基础)1、作家简介:(学生先说,教师补充)2、多媒体展示史铁生的照片,作家简介以及主要作品。

3、提问:在这些画面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史铁生,是不是和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呢?(多媒体展示作家作品)教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虽然坐在轮椅上却露出开朗的笑容的史铁生。

双腿瘫痪的史铁生二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创作奖。

他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成功,我们可以想象他的艰辛和付出。

但是我们又如何想象那位伟大的母亲面对一个残疾的儿子她需要怎样的付出。

《合欢树》教案全

《合欢树》教案全

《合欢树》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合欢树》;(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合欢树的特点、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3)掌握课文中所学的生字词及其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合欢树的兴趣;(2)运用多媒体展示合欢树的成长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感恩他人的品质;(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合欢树》;(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合欢树的特点、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合欢树的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2)课文中所学的生字词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合欢树》的朗读录音;(2)合欢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合欢树》;(2)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身边植物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合欢树》;(2)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3)学生齐读,巩固记忆。

3.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讲解合欢树的特点、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4.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2)学生跟读,注意发音;(3)教师挑选几个生字词,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背诵课文《合欢树》;(2)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3)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并与同学分享。

2. 拓展作业:(1)收集关于合欢树的其他资料,如诗歌、故事等;(2)以“我眼中的合欢树”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教案

《合欢树》教案《合欢树》教案三篇《合欢树》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体会深沉伟大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3.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

4.体会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母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文章中用平淡朴实的语言,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伟大的母亲,把自己对母亲真挚的感动展现出来,这正是学生应学会以小见大、平凡中见真情的写作方法,所以我把“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作者母子情深“作为教学重点,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象征的写作方法较生疏,把“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作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高效课堂重视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堂上更多的是授予学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

基于此,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点拨、引导、释疑等,而学生发挥自主权,可以写写划划、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流程:高效课堂的标准不是看老师的教而是看学生的学,不是看老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生动,看老师在课堂上是否激发、开发、诱发、启发、焕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为了让学生真正实现当家作主,学生能自己完成的,老师决不包揽,所以我设计的课堂流程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完成。

(一)情境激趣:出示一张图片,介绍图片上的人物以及代表作,既让学生了解作者,又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我设计的导语是:这就是《合欢树》的作者史铁生。

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领奖典礼上,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

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他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的主人公史铁生。

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代表作有小说《我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等。

《合欢树》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合欢树》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合欢树》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合欢树》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及合欢树的相关文化常识。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和语言特点。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主旨,提炼文章中心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句、段落结构及表现手法。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运用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合欢树的热爱与赞美,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合欢树》的基本内容,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2)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和语言特点。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次内涵的解读。

(2)如何把握作品中的情感线索,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2. 互动教学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4. 写作教学法: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及合欢树的相关文化常识。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合欢树的基本知识。

3. 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课件、课文文本、相关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简介作者、作品背景及合欢树的相关文化常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合欢树知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合欢树教案冀教版word格式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合欢树教案冀教版word格式

《合欢树》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2、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珍惜3、把握本文朴实的文风中蕴藏着的深厚感情,以及所运用的象征手法学习重点把握文中塑造的母亲形象学习难点理解合欢树所包涵的情感和所具有的象征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收集作者史铁生的相关资料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

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

有人称誉它:“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

”另外,余华的短篇小说《我的故事》与陈军的中篇小说《禹风》、苏童的短篇小说《棚车》(各三万元)获二等银奖。

《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获得《作家报》1996年十佳小说奖。

1997年当选北京作协副主席。

有条件的话阅读《秋天的怀念》和《我与地坛》2、你对合欢树了解多少?这种树名字很多,为何本文取“合欢树”?(出示合欢树图片)合欢又叫绒花树、马缨花,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豆科树木。

合欢树可长到16米高,叶为偶数两面羽状复叶,如同含羞草,昼开夜合,而名合欢。

它的美在于它的花,许多小花簇生成头状花序,然后许多头状花序排列成伞一样的形状,也像红缨。

花序远远望去为粉红色,远望像绿浪上浮动的粉红色祥云。

合欢树常被认为是一种吉祥树。

纪念主人公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光。

3、给下列加重字注音够呛虔诚热敷炙晒惊惶侍弄4、阅读课文整体感知①找出各段中表明时间变化的词,概括文章,把握时间线索(学生自主完成)年龄“我”母亲十岁作文获奖做裙子二十岁双腿残废做各种事情三十岁小说发表不在人世三十多岁聊起合欢树已死多年②找出描写母亲的词句,并指出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5、第六自然段中,为什么“我”不想回家?悲痛悔恨之情二、学习研讨1、深入把握,探讨关于母亲形象的两个细节问题(1)、在“我”十岁和二十岁时,母亲两次提到我获奖的作文,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答案要点:十岁时,为了防止“我”骄傲,所以“抑”,二十岁时,为了给残疾的我信心,所以“扬”警戒勉励尽心尽力用心良苦(2)、思考母亲为何惊惶和担忧?不希望“我”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又怕我出意外过渡:无私无怨、坚强执着、宽厚仁慈、牺牲自我的爱在朴实的叙述中,蕴含着涓涓的母爱,流淌着儿子不尽的思念。

冀教版七上《合欢树》word教案 (2)

冀教版七上《合欢树》word教案 (2)

合欢树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过程和方法目标:合作探究“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教学工具:录音机、投影仪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意蕴深厚的叙事散文,它以深沉的笔触,记录了一个母亲对儿子所付出的艰辛,塑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伟大的母亲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眷恋和思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导语:有这样一位母亲:每天,她总是伫立在门前,看着儿子摇着轮椅远去的背影,一动不动地站着,无论风霜,无论雪雨,这份爱恋绵长而悠远,对于儿子,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记忆。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走进这对母子,故事中的儿子就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

学生自由回答有关作者的知识,教师适当补充了解作者及背景,帮助理解主题感知课文请同学自由读课文1、勾画生字词2、引导提问(1)课文都写了哪些事?(2)通过这些事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生讨论交流后回答:◆①我作文比赛得奖,引来母亲对儿时作文的表白。

②我腿残废,母亲帮我寻医问药。

③我想写作,母亲给我借书④母亲照料合欢树。

⑤我不敢看又想去看合欢树。

◆母亲对我的爱及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理清文章思路品味语句,品味感情勾画最令你感动的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在叙事中传达感情的。

[示例]1、常去侍弄它,不敢太大意。

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

2、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3、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

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2019秋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合欢树》word教案

2019秋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9课《合欢树》word教案

我最崇敬的中国作家史铁生于2010年最后一日辞世,两个月前我曾就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的《合欢树》开过一节公开课,就让我以语文教师特有的方式来表示追念——借用他的文字来概括《合欢树》:文章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还原再现了母亲的苦难与坚忍以及她对儿子“毫不张扬”的爱;作者在独自咀嚼命运多年之后,借“合欢树”这一由实入虚的意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歉疚,更在岁月流转中获得了对母亲、母爱乃至生命的深刻理解。

《合欢树》教案及设计说明上海杨浦高级中学胡一之[教学目标]1、品味作品平淡文字背后饱含的深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涵义,并领会作者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重点和难点]品读文段,学会欣赏作者内敛又充满张力的文字,真切感受到作者含蓄又深沉的情感。

[~@^%&]1、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表达自己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说明:教学目标与重点最终这样确定,是源于我对网上一些教学设计不够满意以及对有些设计者的解读重心始终心存怀疑。

有些设计秉持的“怀念”、“歌颂”说固然不错但我以为失之宽泛,有隔靴搔痒之感;有的力主“愧疚”、“懊悔”说,也无可厚非,但我又觉得似乎失之单薄,难免有挂一漏万之憾。

在慎重考虑了多种意见、结合了作者本人相关作品中的若干提示后,我这样概括《合欢树》:文章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还原再现了母亲的苦难与坚忍以及她对儿子“毫不张扬”的爱;作者在独自咀嚼命运多年之后,借“合欢树”这一由实入虚的意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歉疚,更在岁月流转中获得了对母亲、母爱乃至生命的深刻理解。

[@*#&^][教学方法]品读、交流、探讨、迁移[教学过程] [^~@*&]一、导语: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读《合欢树》这篇散文。

它的作者史铁生,是现仍在世的中国作家中我最崇敬的一位。

我觉得要真正读懂他的作品,一定得先读懂他这个人,所以我们至少得先了解一下他的基本经历。

请大家看一份简单的年表——注意一下他生平的几个关键时期:毕业于清华附中,想来是个优秀的学生;18岁插队落户,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得了重病贻误治疗导致双腿瘫痪,回北京后好不容易在街道工厂找到份专门安排给残疾人的工作,预读过课文的同学应该还记得他干的是什么活。

合欢树 优秀教案

合欢树 优秀教案

合欢树优秀教案教案标题:合欢树优秀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合欢树》这首诗歌,学生能够理解并感受到自然界中植物的生命力和美丽。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并识记《合欢树》这首诗歌的内容。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诗歌的意境和感受。

教学准备:1. 诗歌《合欢树》的课文材料。

2. 合欢树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3. 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教学过程: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合欢树的图片或视频素材,激发学生对自然界中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们见过合欢树吗?它有什么特点?你们对合欢树有什么了解?呈现:1. 分段朗读诗歌《合欢树》,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解读诗歌中的生动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3. 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和词语,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讨论:1. 小组讨论:请学生就诗歌中的意象和感受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合欢树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合欢树的喜爱和敬畏之情。

拓展活动:1. 学生分组创作合欢树的相关作品,可以是诗歌、画作、手工制作等形式。

2.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自己的创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1. 回顾课堂内容,强调诗歌中的意象和感受,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自然的关注和热爱。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户外探索和观察不同的植物,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 继续学习其他优秀的自然主题的诗歌,拓展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评估方式:1. 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

2. 学生的创作作品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创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冀教版七上《合欢树》word 教学设计
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这位轮椅上的作家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

二、听朗诵《秋天的怀念》
在开始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朗诵,这也是史铁生创作的散文《秋天的怀念》,这篇短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我们的课文非常相似,有助于我们学习《合欢树》这篇课文。

(5分钟左右)
三、感知课文:
一)我们已经已经在课下预习过这篇课文了,那么现在请大家带着问题,再次快速地阅读一下文章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这三段中讲了哪几件事?请在文章中划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

(联系写作手法)
预设答案:
1)、作文竞赛(十岁那年)第一自然段
2)、“我”双腿残废后(二十岁)第二~三自然段(1)给“我”治病:(找出具体的语句)
▲“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

”(动作描写)▲“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心理描写)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
(2)鼓励“我”好好写作:
“那就好好写吧”、“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语言描写)
(3)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动作描写)
2 在经历这些事情的时候,作者笔下描绘的母亲
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而作者对于母亲又是什么样的情感?交流得出情感线索
板书:
1)、作文竞赛(十岁那年)第一自然段
母亲:“年轻”“聪明”“最好看”——热爱生活“做裙子”
↑(不理解)
“我”:“扫兴”、“故意笑”、“装作”(倔强,好强怄气)
2)、“我”双腿残废后(二十岁)第二~三自然段母亲:用心良苦
1)一心给“我”治病
“不年轻”“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

”(动作描写)“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心理描写)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
2)鼓励“我”好好写作:为儿子寻求精神的支柱,希望重新燃起儿子生活的信心
“那就好好写吧”、“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语言描写)
3)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动作描写)
↑不理解母亲的苦心
“我”:对于治病丧失信心、绝望
“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语言描写)
“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心理描写)
二)阅读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分析在“我”的小说发表时(三十岁),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以后,作者对于母亲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找文中的句子
母亲:早逝“心里太苦”“受不住”
↑深深的思念与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理解母爱的伟大,理解母亲的苦心。

“我”:小说发表,获奖成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感受儿子对于母亲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愧疚。

教学重点:
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作者母子情深。

教学难点:
“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设备:多媒体
一、导入
年轻时期,正值花样年华的时代,作者双腿残废了,这个噩耗几乎摧毁了他生的希望,他想到死
了倒好。

但是母亲却始终不离不弃,四处帮他找大夫,当治愈的希望最终破灭之时,母亲又鼓励儿子从事写作,希望燃起他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希望。

当作者的小说发表获奖之际,母亲却撒手人寰了,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至此,始终都没有出现题目中的合欢树。

那么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合欢树:又名马缨花,它的名字蕴含了合家欢乐的吉祥意。

二、请大家阅读第四至十二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合欢树的句子。

(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第七自然段)
(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第八自然段)
(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以及希望去看看合欢树(第九、十自然段)(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

(第十二自然段)
三、合欢树的由来:
母亲怎么会栽了这棵合欢树的?
她从来喜欢花花草草之类的东西(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她以为这是一棵“含羞草”,不曾想却长成了一株合欢树。

在不经意间种下了这棵象征着合家欢乐的吉祥树。

我们通过图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一棵树。

(ppt)
四、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以及母亲悉心培育它的过程?
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的体现物。

母亲把对儿女的疼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

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

→合欢树=作者自己,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自己(象征意)
五、在母亲逝世后,作者对于母亲亲手栽下的合欢树的态度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是怎样的变化?请找出来。

1)在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
都把那颗小树忘记了”“没料到那颗树还活着”——搬了家,忘记了合欢树,遗忘在记忆的深处,不愿提起
2)母亲去世后,很少再去小院,“不愿意去那个小院,推说手摇车不方便”。

在大院中听邻居说合欢树开花了,劝他去看看,但是“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想起了合欢树,但是不敢去看合欢树,怕睹物思人,怕看到合欢树又想起母亲来,勾起自己无尽的悲伤。

3)时间久了,自己的心情平复了,“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

”“我问起那棵合欢树”“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自己很想看看合欢树,看看母亲住过的小屋,看到母亲生前的事物让我感觉母亲似乎就在身边。

—(原因)→“悲伤也成了享受”。

看到这些事物能让我感觉到母亲好像并没有离我远去,似乎就在身旁,是小屋,是林中的风,是小院中的合欢树。

→合欢树=母亲,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呈现的另一种方式。

(所以“悲伤也成了享受”)
六、文中一共三处:第七、九、十二自然段处,提到小孩子看树影。

通常说来,孩子不太会对一棵大树关注这么久。

而且这个小孩子是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

在他长大后还会想起树影,想起他自己的母亲。

为什么小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孩子通常看见谁才会不哭不闹呢?自己的母亲。

所以这个不知名的小孩子看所看到的合欢树其实还是什么的象征?
天下所有母亲的象征,是亲情的象征。

“文末”提到
→合欢树=亲情的象征,是合家欢乐(树的名字的意义)的象征。

合欢树还会是什么?(启发学生自己说)
→合欢树=当年母子“合欢”的人间见证,是母亲恩泽的一个生命。

→合欢树=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艺术鉴赏:
1 语言平淡朴实,感情真挚动人。

2 综合运用各种人物描写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
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3 象征的表现手法,于“合欢树”中表达了丰富的象征含义。

作业:
推荐史铁生作品《我与地坛》全文、《对话四则》(关于生、死、事业、平等)
冰心《纸船》
写一段300字随笔,以“生命是什么”为题,前150字揣摩作家的心意,以史铁生的口吻来抒写他对于生命的理解。

后150字写自己对于生命的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