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杏花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2第一朵杏花(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2第一朵杏花(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2、第一朵杏花(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赏读品味有关描写杏花的句子。

教学重点:
读通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3、板书《第一朵杏花》。

4、读课题,质疑。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后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自由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杏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文章为何要写第一朵杏花?
3、读了课文你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自学情况。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读文后的生字,并组词。

2、指名分节读读课文。

3、说说你读了课文后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的价值的问题则留作第二课时解决。


4、概括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赏读品味:
本文多处描写了杏花,请你找一找,读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红……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想想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2、抄写词语。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观察记录。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植物生长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植物生长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情感体会: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审美情感。
-观察描绘:教会学生观察自然,学会用语言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文化认知:理解杏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
2.教学难点
-词汇运用:学生往往能理解词汇的意思,但在实际运用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如如何将“绽放”运用到句子中,需要教师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课文中的生动描绘,感受自然美的魅力,提升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2.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课文中精确的词汇和形象的句子,练习运用到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提高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
3.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课文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绽放”和“孕育”这两个重点词汇。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不同植物的生长图片和实际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植物生长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为什么杏花选择在春天开放?”。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教案(一)一、教材剖析本课讲了我国有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誉了竺可桢谨小慎微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经过精准、仔细的察看,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这篇课文人物形象鲜亮,语言清爽流畅,合适训练学生疏角色朗诵。

二、学情剖析本课的学习,应以读贯串课的全过程,以不一样形式的读指引学生感悟、累积和迁徙语言。

指引学生抓住句,抓住自学中的疑点边读边想,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课要求: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谨小慎微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准、仔细的察看,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谈谈段落粗心。

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课要点:指引学生抓住要点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教课难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谨小慎微的态度,懂得只有经过精确、仔细的察看,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第一课时目的:初读课文,读准本课的生字新词,帮助学生理清本文的脉络,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一、出示挂图,揭露课题1、出示教课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谈谈杏花的样子?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议论什么问题?2、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

3、议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出示投电影上自读要求:(1)轻声自读课文两遍[4][5](2)画出生字词,联合生字表读准字音(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状况(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

(2)指导读长句子。

出示投电影(第一自然段第二举、第五自然段第三句,第十六自然段第二句)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留断句。

(3)指名朗诵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范读课文1、范读课文出示投电影上分段提示:(1)准时间先后次序,本文应当如何分红两段?(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可以独立成一段?2、范读后依据提示议论分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朵杏花》教案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朵杏花》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朵杏花》教案设计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朵杏花》教案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朵杏花》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16个生字,掌握9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竺可桢爷爷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他对科学的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想象对话时的情景,从而感悟竺可桢爷爷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们从竺可桢爷爷和小女孩身上受到启发,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准确地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想象训练。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可以是竺可桢生平资料、故事或者关于气象学方面的资料)提前预习课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揭课导入:(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可让孩子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2、问:你知道每年第一朵美丽的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通过学生的预习回答)3、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竺可桢爷爷是用什么办法得知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的!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绽开、“吹皱”教师可以问:“什么东西可以绽开呀?”“吹皱”找出文中的句子来理解,想象这美丽的景色。

如:“习惯”、“顷刻间”、“需要”、“搞研究”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

如:“估计”、“推断”、“规律”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朵杏花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朵杏花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朵杏花一、教学目标1.了解杏花的特点、生长环境等基本知识;2.了解杏花与中国人的文化联系,感受杏花的美丽,进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3.通过探究杏花的生长规律,加深学生对四季变化的认识;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5.提高学生对诗歌欣赏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第一朵杏花》课文的理解和欣赏;2.杏花的基本特点、生长环境和生长规律;3.杏花与中国人的文化联系(如杏花的文化内涵、杏花节等)。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杏花的基本特点和生长规律;2.理解杏花与中国人的文化联系;3.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前阅读、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杏花的基本特点,并针对杏花的美丽、含义等方面开展启发式讨论。

2.课文欣赏(10分钟)请学生收听或诵读《第一朵杏花》课文,并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篇课文所描绘的杏花的特点和意义。

3.基础知识介绍(20分钟)利用PPT等多媒体方式,介绍杏花的外形特点、生长环境和生长规律,并引导学生感受杏花花香的魅力。

4.探究杏花的文化内涵(25分钟)通过小组活动、小组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探究杏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了解杏花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作用等。

5.合作探究杏花的生长规律(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利用实验、观察等方式,让学生合作探究杏花的生长规律,通过记录、展示等方式,总结杏花生长规律并向其他小组展示探究成果。

6.诗歌欣赏(20分钟)通过指导学生欣赏与杏花相关的诗歌(如《春日》、《题杏花》等),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7.结课(5分钟)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1.复习杏花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反思在小组合作中的不足之处;2.观察周围的杏花,在观察记录本上记录杏花的生长情况,感受自然的魅力;3.默写一首有关杏花的诗歌或自己创作一首杏花的诗歌,以加深对杏花的感悟和理解。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朵杏花》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朵杏花》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朵杏花》教案《第一朵杏花》教案(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练习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看图,杏花什么样子?你知道第一朵杏花什么时候开吗?2、板书课题,齐读。

二、基础性诊断与矫治: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诊断与矫治:(1) 出示生词,矫正字音。

(2) 指名分自然段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默读课文,要求: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分别是什么时间?三、优化新授,理解性诊断与矫治: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5段):(1) 自由读,说说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不明白?(2) 讨论。

(3)出示:“是啊,杏花开了。

”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是啊,杏花开了。

”说着,竺爷爷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比一比,两句话有何不同,从“弯下腰来”“习惯地”你体会到什么?(4)小组合作练读第1——5段。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5) 指名练读。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学习第6——15自然段)(1) 师: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

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优美生动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日美景图,谁来读读看。

(2). 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齐读(3) 读7——14自然段,想想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

出示: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 )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 )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 )地说:“刚才。

”竺爷爷( )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 )地说:“是。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教案

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节。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进一步明确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3、继续练习抓关键词句,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蕴含的道理,提高阅读能力。

4、体会人物语言引用的方法,丰富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5、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1、继续练习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把握人物的特点,感受蕴含的道理,提高阅读能力。

2、体会人物语言引用的方法,丰富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讨论大家喜欢哪个季节,讨论到春天事导入课题。

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二、重点词汇明媚、程度、郑重、掌握、兴冲冲绽开、估计、大概、规律、顷刻间泛出、仰起、吹皱三、课前预习1、你最敬佩的'科学家是谁?最佩服他什么?2、第一朵杏花是哪一天开的?3、课文写了竹爷爷几次看杏花?四、课文梳理1、根据提示讨论分段。

说说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2、这篇课文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地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4、句段理解分析。

5、说说孩子是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这些话的?“什么事情啊?”——奇怪“竺爷爷,杏花开啦!”——高兴“什么时候?”——激动“刚才。

”——自豪“是第一朵吗?”——半信半疑“是。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朵杏花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朵杏花

苏教国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朵杏花一、教学目标1.了解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第一朵杏花》的基本内容;2.学生能够正确拼读词语,理解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并初步掌握词语的用法;3.学生能够用简单朗读方式表达文意;4.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关注,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并进行描述;5.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其口头表达和书写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理解及笔记;2.组词、造句;3.情景模拟、朗读。

三、教学重点1.掌握《第一朵杏花》的基本内容;2.学生能够读出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并理解其用法;3.学生能够用朗读的方式表达文意。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关注;2.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写能力。

五、教学过程5.1 课前准备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杏花、杏树的图片,并展示给学生看。

5.2 课文朗读、理解及笔记1.教师首先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全文理解;2.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情境和表述,理解“崭新”、“细碎”等词语的含义,并用自己的话进行记录;3.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标出难点或生字生词;4.教师可以使用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3 组词、造句1.组词:教师向学生呈现“杏花”、“崭新”、“细碎”等词语,并让学生组成不同意义的词组,例如“崭新的衣服”、“细碎的小饼干”;2.造句:教师让学生使用所掌握的词语造出一句完整的句子,例如“杏花的颜色十分艳丽”。

5.4 情景模拟、朗读1.让学生们假设自己在杏花树下游玩,然后口头描写实景;2.让学生表演角色,朗读自己所言,体验朦胧的春光。

5.5 课后作业1.复述课文内容;2.补全阅读生字生词的记录;3.整理所学习的新知识,并整理笔记、口头表述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4.翻看家中的杂志、图书,寻找符合课题内容的插图或文章。

六、教学评价1.通过对学生课文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评价,判断学生对于课文的掌握程度;2.通过情景模拟朗读等方面的评价,判断学生对于口头表达的掌握程度;3.通过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判断学生是否对本节课进行了全面归纳。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2.第一朵杏花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2.第一朵杏花

第2课第一朵杏花教案1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

二.设计思路:1.把握教材特点。

竺可桢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

他在科学研究中特别重视调查研究,足迹遍布祖国各地,每到一处都不耻下问。

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观测物候,在气象、物候、地理等方面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遗产。

这篇课文讲了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也说明了只有通过长期、精确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中,把握人物特点,感受深刻道理,增长阅读兴趣。

题为“第一朵杏花”,实际上是以第一朵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来说明竺可桢严谨的治学态度。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课文内容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第一次看杏花,第二次看杏花,以及竺可桢意味深长的话,条理清楚,中心明确。

课文语言清新流畅,生动鲜明。

2.灵活处理教材。

文中人物对话虽然比较多,但浅显、简洁,所以并不想按照课后练习中安排的,重点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而是重点用来指导写作中如何引用人物的语言,因为四年级的学生经常写一些记叙文,又不太会引用人物语言。

而培养学生自觉积累语言的习惯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永恒的追求。

课文最后一节引用竺可桢的一段话总结全文,升华中心,无论是从语言工具的价值,还是从思想教育的价值,都有其记忆的必要,所以我决定让学生背诵这一节。

3.凸显设计理念。

①把教材当作例子,根据课文的特点,以及四年级下学期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挖掘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生长点。

②以人为本,遵循常态下学生的一般阅读规律。

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引领学生在对一篇课文的学习中,主动获得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认识的深化,兴趣的拓展。

④回归朴实的语文课堂,让学生行进在语言的基石上。

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节。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朵杏花》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朵杏花》教案

《第一朵杏花》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绽开、精确、估计”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竺可桢的话的深刻含义。

4、从竺可桢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学习他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

教学重点: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竺可桢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从竺可桢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学习他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内外链接,引发期待1、课前已经读过了《勤奋的竺可桢》,请学生再次自由读该文,然后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说一句话。

(出示:竺可桢是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入:课文《第一朵杏花》也是写竺可桢的,那么课文中的竺可桢爷爷是个怎样的人呢?写的又是他的什么事呢?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表中的生字,指名领读,提醒翘舌音“株”“皱”“掌”;多音字“曾”。

(2)重点分析识记字形:“泛”右边是4笔,不要写成3笔;“仰”不要多1 / 5写一撇;“掌”字上面部分不要和“学”字混淆;“皱”左右宽窄基本相同。

(3)出示词语,指名朗读,相机理解:用换词法理解“顷刻间”“绽开”“精确”等;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理解“习惯”“规律”等;用抓住重点字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明媚”等。

课件词语:明媚程度郑重掌握习惯兴冲冲绽开估计大概规律精确顷刻间3、检查课文阅读的情况。

(1)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难读句子。

(2)思考:课文写了竺爷爷的什么事情。

4、根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交流,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并要求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写竺爷爷问孩子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回答不上来。

第二部分(第6~15自然段):第二年春天,竺爷爷从孩子那里知道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高兴地记录下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朵杏花》优秀教学设计优秀9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朵杏花》优秀教学设计优秀9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朵杏花》优秀教学设计优秀9篇当一个同学发言时,我们要认真倾听,学会欣赏!生: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教师参与交流、指导。

师:大家读得真热闹!哪一小组把你们感受到的美来给大家读一读、说一说?生1:我仿佛感到春风轻轻拂过我们的脸,春绿了柳树,柳树柔软的枝条随风舞蹈。

师:啊!你想得画面多美啊!柳树好像和我们说着悄悄话呢!你来读一读吧!生1:学生边做动作边读。

生2:小草从妈妈的怀里探出脑袋,看着这精彩的世界!看着这一切,我忍不住想读啦!(学生美滋滋地读。

)师:我的确感受到了小草看到的精彩的世界!生3:我感觉花儿、小草、柳树、小溪像活的一样,有了生命。

(极富表情作动作读。

)师:刚才大家描绘的画面多美呀!微风吹过,湖面泛起了一道道的波纹,小草苏醒了,探出了头来,风儿吹绿了柳梢,杏树的花苞胀得鼓鼓的,就要绽开了!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美丽的春天吧!(课件出示春天的情境图)全班齐读师过渡:是呀!第一朵杏花马上就要开了。

小男孩此时又来到院子里。

他呆呆地站在那儿,痴痴地守着那朵杏花。

你们看,你们看,花开了!(师板书画画苞)这可是一年的期待呀!谁来把这个消息告诉竺爷爷?谁来?谁来?(同座位合作读、表演对话)师:有谁想告诉竺爷爷?谁想当竺爷爷?(指名读)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师:同学们,这段精彩的对话,没有写出两人的神态、表情,现在老师送给你们一些词语,你对照这些词语能把这段对话读好吗?(出示词语:奇怪、半信半疑、高兴、自豪、激动、肯定、)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奇怪)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高兴)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激动)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自豪)地说:“刚才。

”竺爷爷(半信半疑)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肯定)地说:“是。

”生:根据提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话。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指名学生逐句读,读出对话中的神态。

师:第一朵杏花开放了,瞧:师:(出示句子: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第一朵杏花苏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第一朵杏花苏教版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小结:这是一个这么有名的人物,他和这个小男孩之间发生的事
花了,竺可桢爷爷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

、学生
、自由读这一段,看看这一段写了这一大一小的两个人的对话,他
、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动词,把春天的景物写活了。

你们能不能抓住秋天景物的特点,照样子
“竺爷
)地说:
、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

他们为什么高兴?(小‘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今后在。

第一朵杏花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一朵杏花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一朵杏花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朵杏花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两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

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两课时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相机出示:竺可桢、绽开)2、读“竺、桢、绽”3个字,能读准字音。

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第一朵杏花。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

出示要求:①轻声自读课文2遍。

②读准生字的音。

③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⑴院墙一株泛出程度顷刻郑重大概估计规律⑵指导读长句子。

出示第1自然段第二句,第5段第三句,第16段第二句。

⑶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指导分段。

出示提示:⑴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如何分成两段?⑵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四、分段,说段意。

第一段(1-5):竺爷爷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是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竺爷爷通过长期精确观察,掌握邮气候变化规律。

五、指导书写生字。

一、揭示课题:同学们,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朵杏花》(齐读课题)二、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春天到了,杏花迎着春风开放了,开得可多可美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地将课文浏览一遍。

完成这样一道练习。

出示:课文中哪几个小节具体描写了杏花的样子。

请用“”画出描写杏花的句子。

2、课文把杏花描写得很美,哪几个小节具体描写了杏花的样子呢?请你读一读。

3、《第一朵杏花》这个故事前后写了两年的春天第一年是从第一段写到哪儿?做个记号。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朵杏花》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朵杏花》教案

2.第一朵杏花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联系语境理解“数了数、郑重、顷刻间、精确”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读读背背,积累文章中三处描写春天景色的优美语句,熟读成诵。

2.分角色朗读课文,从人物语言、动作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竺可桢精确观察、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领悟文章以“第一朵杏花”为题的表达意图。

3.学习拟人的修辞手法,及文章详细描写人物语言、动作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并进行小练笔仿写。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添加为人物对话添加提示语体会人物心情和人物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添加为人物对话添加提示语体会人物心情和人物特点。

2.学习文章详细描写人物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并进行小练笔仿写。

难点:学习文章详细描写人物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并进行小练笔仿写。

三、教与学的准备学生:课前收集关于竺可桢的资料,阅读《竺可桢的自然日记》。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一)感受春意,激情导入1.春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我们置身于花海中。

看,春风中谁给我们绽开了一张张笑脸?(播放各种开放的杏花图片)看了一张张图片,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2.谁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二课,(板书:第一朵杏花)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1.检查生字的读和写。

(1)检查学生对课文中重要词语的认读。

(课件出示)同桌之间互相认读,指名读,要读准“绽”“顷”的字音。

(2)交流通过预习理解的词语,找出文中的多音字“兴”分别给组个词。

(3)给生字描红,检查书写是否正确规范。

继续巩固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其中“皱”字左右相当,师范写。

)2.检查课文的朗读。

指生分段朗读课文,重点检查长句子的朗读。

(第一节的第二句,第五节的第三句,第六小节)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谁的哪两件事?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的?除此之外还写了什么内容?(2)用几句连贯的概括下来。

苏教版语文四下《第一朵杏花》教案1

苏教版语文四下《第一朵杏花》教案1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出示分段提示: (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 立成一段?
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1、 第一朵杏花
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
肯定。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 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4)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
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
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学生讨论回答。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句子理解,体会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用具 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补充意见
一、导入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 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 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 一年后)
设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精确 观察
竺可桢
一丝不苟
教学 这篇课文出现了很多对话,而对话大都没有提示语,但引导学生读好对话,
反思 通过人物语言来想像他们说话时的语气神情,理解竺爷爷内心活动却是教
学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在读
中体会,读中想象,想象到人物说话时各自的语气、神态,甚至动作,并
进行空白处的补充,然后进行分角色朗读,学生读得投入,而且动作到位, 如读到孩子回答“是”的时候有的学生用力地点了点头,通过朗读真正体 会到竺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朵杏花4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朵杏花4

第一朵杏花【教材分析】本课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这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清新流畅,适合训练学生分角色朗读。

【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应以读贯穿课的全过程,以不同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迁移语言。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自学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

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初读课文,读准本课的生字新词,帮助学生理清本文的脉络,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学过程】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1.出示教学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2.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

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1)轻声自读课文两遍(2)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

(2)指导读长句子。

出示投影片(第一自然段第二举、第五自然段第三句,第十六自然段第二句)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3)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范读课文1.范读课文出示投影片上分段提示:(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朵杏花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两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

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
(相机出示:竺可桢、绽开)
2、读“竺、桢、绽”3个字,能读准字音。

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第一朵杏花。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

出示要求:
①轻声自读课文2遍。

②读准生字的音。

③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⑴院墙一株泛出程度顷刻郑重大概估计
规律
⑵指导读长句子。

出示第1自然段第二句,第5段第三句,第16段第二句。

⑶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指导分段。

出示提示:
⑴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如何分成两段?
⑵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四、分段,说段意。

第一段(1-5):竺爷爷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是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竺爷爷通过长期精确观察,掌握邮气候变化规律。

五、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朵杏花》(齐读课题)
二、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春天到了,杏花迎着春风开放了,开得可多可美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地将课文浏览一遍。

完成这样一道练习。

出示:
课文中哪几个小节具体描写了杏花的样子。

请用“”画出描写杏花的句子。

2、课文把杏花描写得很美,哪几个小节具体描写了杏花的样子呢?请你读一读。

3、《第一朵杏花》这个故事前后写了两年的春天第一年是从第一段写到哪儿?做个记号。

4、第一年春天竺可桢爷爷面对那么多杏花和第二年春天面对着第一朵盛开的杏花,他的心情是不是一样的呢?情感不同说明什么呢?
4、提问:竺可桢爷爷最关心的是什么。

5、竺爷爷关心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不仅从他情感上可以体会出来还可以从他说的话中体会得到?哪些话呢?(板书:“我是问第一朵杏花是哪天开的。

”)
三、学习1-5小节。

1、指名读第一部分。

(简单评价)
2、出示第一段。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

……
⑴这里把杏花写得这么美,你想怎么读呢?谁来试试看。

⑵指名读。

⑶看来,你读书是很有办法的,你是怎样读好这几句话的呢?(向同学推广经验)
⑷还有谁愿意读的。

⑸听了他们这样读书,其他同学又是怎样读好这段话的。

⑹同学们在读书时有没有注意这两个词,圈一圈。

⑺点一下“泛出”“绽开”这两个词。

⑻齐读第一小节。

3、学习2-5小节。

⑴过渡:杏花开得这么美,可是竺可桢爷爷关心的却是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

课文的2-5小节写的是人物的对话,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人物的语气,表情,动作等。

⑵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⑶指名读。

学生评价(就某一句读得怎么样,谈自己的看法)
⑷小结:读人物的对话时,要注意用提示语来体会读书的感情。

⑸出示第3小节。

“是啊,杏花开了。

说着……。

a、这一句谁来读。

b、这里不仅写出竺爷爷说的什么还写出了他是怎么说的,以及他说话时的动作。

c、为什么说是“习惯地问”。

⑹现在谁能连起来将2-5小节读好的?
四、学习6-15小节。

1、过渡:时间过得很快,转眼第二年春天又到了,课文的第6小节将春天写得特别美,你能将春天美的感觉读出来吗?
2、指名读,齐读。

3、课文的7-15小节,写的是小孩发现第一朵杏花开了,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竺爷爷,这里也有许多人物的对话。

⑴与2-5节的对话对比有什么不同?
⑵没有提示语,但我们能体会是谁说的,怎么说的吗?
⑶小组讨论读。

⑷指名读。

⑸评价:这样读可不可以,你们小组是怎么读的?还有哪个小组愿意读的?
⑹小结:同学们课文的2-5小节写人物对话时,加了提示语,而这里却没有加,是因为作者知道我们大家能够体会得到,这样写很简洁,但由于我们是四年级的学生,写作文时应尽量学着运用提示语。

4、述:当竺爷爷听到第一朵杏花开了,心中可高兴了,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
出示:
第15小节。

⑴谁能把竺爷爷当时的兴奋劲儿读出来的?
⑵圈出“立即”“兴冲冲”“快步”
⑶这一节同样写杏花开了,作者改用了哪一个词语呢?为什么用“捧出”啊?⑷整个这一段,你能读好吗?
比赛读。

五、整体回瞻课文。

大家读到这儿有没有想过,竺可桢爷爷看到第一朵杏花开了这么兴奋是为什么啊?
(课后大家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再阅读阅读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


第三课时
一、略讲第16小节。

1、汇报查找资料。

2、自由读课文。

出示:竺可桢爷爷搞科学研究,需要的是()时间,从来不用()、()这些字眼,也不用()和()代替观察。

⑴学生轻读课文两遍。

⑵在字中圈出答案,指名回答。

⑶指导理解“精确”。

3、小结:学习本课,你觉得竺可桢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二、练习。

练习册P43-44
板书设计:
第一朵杏花
“我是问第一朵杏花是哪天开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