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 (全)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永远的白衣战士》教案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永远的白衣战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ab0dfb04a1b0717fd5dd48.png)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第四单元有4篇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记叙了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
《“番茄太阳”》讲了一位拄着双拐的残疾青年—“我”与盲童小女孩明明之间的一段交往,表达了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
在平淡之中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于细微之处催人奋进。
《第一次抱母亲》重点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也很愧疚。
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
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进行报答,《我不是最弱小的》讲了萨沙与家人出外度假,突然遭遇暴风雨,父母亲很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年龄最小的萨沙。
在他们的影响下,萨沙也不甘于做弱小者,并学会了保护弱小者。
尽管文章说的是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却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渗透了培养自信自强人格的思想。
这一单元的紧紧围绕一个“爱”字,有无私的爱,有纯真的爱,有亲人的爱,有博大的爱……细细读来,着实令人感动。
单元教学重点包括:1.理解关键词语意思,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质。
教学内容《永远的白衣战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11课。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描述了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在一场“没有销烟的战争”——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救人、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塑造了一位新时代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
文章语言朴实真诚并且振奋人心。
叶欣的舍己救人让人感动,叶欣的身先士卒令人震撼。
全文拟分两课时完成教学。
《永远的白衣战士》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11个字只识不写。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孔子学琴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孔子学琴](https://img.taocdn.com/s3/m/d9c69cfdb0717fd5360cdc90.png)
教学 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运用字典自学不理解的字。
正确找出描写孔子练琴、师襄听琴的句子,并摘抄下来。
3.能抓住孔子的行动与语言,初步了解孔子,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重点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字典正确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教学课时两课时。
129孔 子 学 琴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还是位音乐行家呢。
弹琴、鼓瑟(sè)、吹笙(shēnɡ)、击磬(qìnɡ),他样样都会,尤其弹得一手2好琴。
但孔子从不满足。
五十岁那年,他还特意向著名音乐家师襄(xiānɡ)学弹琴。
[①“不满足”和“五十岁那年”还学琴说明什么?]3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孔子拜师襄为师学习弹琴。
襄将一首曲子教给孔子练习。
一晃十天过去了,师襄还不见孔子来学新的曲子,感到有些奇怪,便去看个究竟。
他踏着琴声来到孔子的窗前,只见孔子正毕恭毕敬地弹着那首曲子,弹完一遍又弹一遍,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
[②“毕恭毕敬”“一遍又一遍”“丝毫没有厌倦”这些词语表现了孔子学习时怎样的态度?]师襄轻轻走进屋里,对孔子说:“你已经练了整整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呢!”4[③这句话从哪些方面对孔子进行了描写?“诚恳”“只学会了曲谱,1 知识点详解 ☜ 2①说明孔子是个虚心好学的人。
②表现出了孔子学琴时认真、严肃的态度。
34③从孔子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进行了描写。
“诚恳”表现出了他真诚、尊师的优秀品质。
“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表现出了他并不满足的精神。
还没有真正掌握弹奏的技巧”分别表现出了他的什么品质和精神?]说完,又席地而坐,继续弹奏起来。
段导读:本段写师襄第一次去看孔子练琴。
了几天,师襄又来看孔子练琴。
他看到孔子的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便说:“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学一首新的曲子了。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普罗米修斯盗火》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普罗米修斯盗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0a2602a8114431b90dd81a.png)
普罗米修斯盗火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读懂课文内容,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4、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英雄形象,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英雄形象。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许多神话故事,古希腊也有许多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故事《普罗米修斯盗火》。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师述:普罗米修斯是对人类有恩的神,他用泥土与河水创造了神,并把各种技艺和知识传授给了人,使人类由愚蠢变聪明;还把象征光明与智慧的天火偷到人间。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范读课文。
听了故事之后,普罗米修斯给你的第一印象怎样?2、自读课文。
思考:普罗米修斯为什么盗火?结果怎样?3、自学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明确自学要求:⑴记住字音(包括田字格上的生字);⑵认清字形;⑶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4、检查自学效果。
⑴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⑶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⑷指名板演。
5、朗读课文,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节。
6、指名分节读课文。
7、讨论: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板书:无火盗火受罚获救第二课时一、学习第1节。
1、自由读。
2、你读懂了什么?3、讨论:如果将“没有……只好……”换成“没有……就……”行不行?为什么?4、用“没有……只好……”造句。
5、这一节最后用了省略号,你能将省略的内容也用“没有……只好……”的句式说出来吗?6、齐读。
二、学习2—4节。
过渡:看到这样的情景,普罗米修斯怎样做的呢?1、自读2—4节。
2、你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神?3、出示: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
⑴指名读。
⑵你从哪儿看出他极富同情心?⑶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体现在哪儿?4、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盗火的?⑴默读第3节,画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5620f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3.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篇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斩钉截铁”“声色俱厉”等词语的意思。
3、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朗读、感悟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从中体会叶欣的崇高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通过联系上下文、争论等方式理解重点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1、2023年春季,人们曾经受过一场大规模抗击“非典”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什么人作出了最大的奉献?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为此献出了珍贵的生命。
2、播放护士抗击“非典”的录像。
3、是的,他们就是永久的白衣战士,板书课题。
4、出示:叶欣的照片,本文就是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位白衣战士。
你们对她了解吗?5、在学生说的根底上,教师作补充介绍,那为什么知名人士她为白衣战士呢?二、初读指导1、自己读课文,要求:(1)先把课文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两遍。
(2)把课文读正确,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读后将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认清字形。
(4)思索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状况。
(1)出示生字新词:这些生字中你已经熟悉了哪些?是怎么熟悉的?(2)指名读、齐读生字新词。
(3)在课文中,你遇到哪些不理解的词语,相互沟通。
(4)师生共同订正补充。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读,把课文读流利。
4、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叶欣的什么事?2、全班沟通。
四、指导写字1、齐读生字。
2、指导:哪些笔画是关键?该怎么摆位置?3、师示范。
4、学生描红、仿写。
五、作业1、抄写词语。
2、组词呈()予()器()咳()成()预()嚣()刻()其次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品读、感悟重点词句,来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沙漠中的绿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37020904a1b0717ed5ddd6.png)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8 课荒漠中的绿洲教课方案教课要求: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详细的语言资料,认识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创造优秀的生计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课过程:一、环绕课题,理解有关内容1、读题,问课文读几遍。
2、环绕课题,检查自读状况,理解部分内容。
(1)课题中的荒漠指哪儿 ?从课文中哪儿知道的 ?( 读有关句子 ) 荒漠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用一个词描绘。
( 一望无际、全部是沙子、缺少水分、环境恶劣 ) 看看书中是怎么描绘的 ?( 读有关内容,并相机理解:穷山恶水 ) 指导朗诵。
( 读出环境的恶劣 )(2)课题中的绿洲指什么 ?从课文中哪儿知道的 ?( 读有关句子 )(3) 这是一幅如何的情形呢 ?( 师描绘,将学生引入情形。
) 看到这样的情形,我们不由感觉—— ( 生回答:奇异、迷惑、惊讶 )过渡:是呀,在这样一片白茫茫的荒漠中怎么会有绿洲的呢?二、感悟阿联酋人民建设绿洲的壮举1、阿联酋人民是如何建设绿洲的 ?( 指名读有关课文 ) 指引学生用几个要点词归纳这部分内容。
( 相机板书“买来、挖去、填上、埋下” )2 、谁能看着黑板上的四个词不看书谈谈阿联酋人民是怎么做的。
( 能够先请四名同学合作表达,再指名独自说 )3、透过这四个词你能领会到什么?(1) 这是一个壮举,阿联酋人民了不起 !(2) 阿联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
(3) 付出代价是巨大的。
(4) 改造环境、战胜困难的信心。
师述:老师从中领会到四个字:谋事在人。
只需心中有着美好的梦想,再加上坚定的信心和信心,任何困难都能战胜。
你感觉阿联酋人民为了建设绿洲,都付出了哪些巨大的代价?( 人力、物力、财力) 阿拉伯朋友是怎么说的 ?4、带着自己的领会,齐读这部分内容。
过渡:看看课文接下来又写了什么 ?三、感悟阿联酋人民如何侍弄花草1、自由读课文 4—7 自然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三篇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fa28e2de80d4d8d05a4f8f.png)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三篇《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文章记叙了萨沙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把爸爸、妈妈让给他的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的蔷薇花上的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一、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二、检查读书(_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
2、各小组读书5分钟准备赛读。
师:各小组准备5分钟,看谁能像老师那样读书。
等会各小组要进行读书比赛,看哪个小组读得好。
3、展示:小组之间比赛读书,力争人人正确、流利(一般让5、6号读)4、认识字词:拿出学案,读学案上的字词。
小组比赛读词语。
闷热旷地附近纤弱雷声大作大雨如注5、再读书。
师:这次相信同学们会读得更好!自己读。
小组之间比赛读。
互相挑战。
学生要互相评价。
三、写字1、仔细观察红字2、教师范写2——3个。
老师要在田字格里写。
要分析起笔、顿笔,间架结构。
既:要注意左右两遍等宽。
痛:要注意病字框的写法。
除了既要注意左右两遍等宽,“孙、挑、该、统”要注意左窄右宽,左边的偏旁不能超过字的三分之一宽度。
学生描红。
注意要描的像,描完再在田字格里临写。
3、再临写两遍4、教师检测5、学生互改:1号改2、3、6号2号改4、1、5号老师给写错的纠正。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且讲讲这个故事。
2、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道德行为。
3、写小练笔。
教学过程:一、读懂课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齐读课题)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品读课文,感悟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
1、体会萨沙的美好品质。
(1)教师参与欣赏句子。
(板书:萨沙说)出示课文最后一句:“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说说这句话的实际意思。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3教案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3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e2324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e.png)
后来,我又在一本书上看到:蚂蚁们搬东西时一旦兵力不足,便会看见一部分的蚂蚁去叫同伙的蚂蚁,要是搬的东西比较大,会多叫几只蚂蚁;要是搬的东西比较小,蚂蚁们也会叫一些蚂蚁来。
3.按照作文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觉的事。
教学重难点
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使学生明白得两点:一是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善于观看生活十分重要;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调整
一、 组织活动,精心预备。
课前让学生留心观看生活,有哪些新发觉,并查找缘故,收集有关资料,做好笔记。
二、 开拓思路,选好题材。
1.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用心地去观看,你就会有许多新发觉。课前布置大伙儿留心观看生活,你又有了什么新发觉呢?
分组交流所得。通过生活中的新发觉,启发自己观看,体验生活,积存写作素材。
2.我们在生活中有许多的新发觉,请举例说说。
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这些新发觉可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如风霜雨雷电等;可能是关于事物的,如蚂蚁认路、向日葵向阳等;也可能是关于人的,如爷爷迷上了电脑、奶奶最近不吃鸡蛋等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按照作文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觉的事。教学重ຫໍສະໝຸດ 点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调整
一、学生各自习作,写自己在生活中的新发觉。
二、教师巡视,发觉问题,及时指导纠正。
四年级语文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07e6efa0116c175e0e483a.png)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吐”;理解“盛情、无可奈何、违犯、恍然大悟”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3、理解公休仪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公休仪清正廉明的品格。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教学难点:理解公休仪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体会公休仪清正廉明的品格。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介绍剧本1、导言:上篇课文里,我们读了公正无私的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读一读一位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公仪休拒收礼物的故事。
2、师板书课题。
(1)指导学生了解“公仪”是姓,和前面课文里学到的诸葛亮的姓是一类,都属于复姓。
(2)指导书写题目中的生字——“拒”。
强调最后一笔为“竖折”。
学生书空并练写。
3、介绍剧本特点。
(1)指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说说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2)介绍剧本(特别是独幕剧)的特点(出示):剧本开头交待时间、地点、人物。
方括号里交待的是布景和人物活动等。
括号里交待的是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
独幕剧是一种小型的戏剧,只有一幕。
幕启就是幕布拉开,幕落就是幕布1 / 5闭合。
剧本的朗读只需读人物的对话。
二、初读课文,了解剧情1、过渡:剧本的一切都是为演员演好戏服务的。
它通过人物的对话告诉我们一个生动的故事,那这个剧本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大家读完课文,就能找到答案了。
2、学生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对于比较难读的长句子要反复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读通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在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朗读生字及课后练习3词语。
读准多音字“吐”在本课中的正确读音。
(2)指名说说怎样写好生字。
提醒学生注意:“宰”字第八画是个长横,使整个字保持平衡;“奈”字是上下结构,下面是个“示”;“悟”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二笔为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双龙洞》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双龙洞》课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84190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9.png)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双龙洞》课文及教案教案是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教案则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
它可以反映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总体设计和思路尤其是教学态度认真与否的重要尺度。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双龙洞》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语文《记金华双龙洞》课文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公路盘曲而上。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双龙洞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
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0篇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7cc6b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68.png)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0篇小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查字典词典独立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领会句子含义。
2.以较快的速度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文章的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从人物的对话和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性格,从大海的变化中去体会金鱼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提示课题1.有一个老渔夫的妻子,在一条金鱼的帮助下,从一个老太太变成了贵妇人,变成了女皇,但她还不满足。
她到底想当什么?最后得到了什么?这就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童话叙事诗给我们叙述的故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适时板书课题: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看渔夫和金鱼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把课文浏览一遍,把不懂的字词画出来。
2.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先让会理解的同学解释,不能解释的查字典词典解决。
三、快速默读,把握内容1.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2.引导学生讨论:(1)诗歌中的主要人物都有谁?除了写人之外还主要写了什么?(主要人物是老渔夫——老头儿,老渔夫的妻子——老太太,除了这两个主要人物之外,还主要写了金鱼。
)(2)诗歌叙述了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诗歌叙述了一位老渔夫的妻子贪得无厌,对金鱼的要求越来越高,最后仍然一无所获的故事。
)四、抓住句子,理清顺序1.让学生在诗歌中找出描写老太婆提要求的句子。
2.学生讨论老太婆的具体要求,教师根据老太婆的要求依次板书。
3.让学生找出老太婆是什么时候开始提第一个要求的?诗歌在写老太婆提第一个要求之前描写了什么内容?4.引导学生概括诗歌的叙述顺序:课文开头简要介绍了人物及他们的身份,事情发生的地点,老渔夫打到一条金鱼的情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a8a505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a.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篇一: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 一、教材分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共有五页插图,分为两在部分。
其中第1、2、3页为第一部分,第4、5页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共有四幅插图,第二部分共有五幅插图。
第一部分教育学生要坚持写日记,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第二部分教育学生要爱护图书,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 二、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 三、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
2、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讨论:如何写好作文?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的东西及时积累下来。
二、讲明写日记的意义写日记有什么好处?分组讨论。
交流。
小结。
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三、交给写日记的方法日记的内容和注意点。
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日记的主体部分可以写什么?该怎么写?怎样才能写好日记?1,要持之以恒。
2,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3,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
日记的书写及格式讨论交流。
四、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五、作业:按照写日记的要求、格式练习开始坚持写日记。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二、指导看图。
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指名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是什么样的学生?为什么要爱护图书呢?怎样爱护图书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三、说说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教案示范课教学设计云雀的心愿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公开课教案示范课教学设计云雀的心愿](https://img.taocdn.com/s3/m/1a2a7ee4f705cc1754270913.png)
19 云雀的心愿教学内容:《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外出,看到因森林被砍伐而造成环境恶化的一系列场景。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
4.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产生植绿护绿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森林的重要性,强化环保意识,产生植绿护绿的愿望。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能够比较顺利地领会文本所表达的问题。
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因而,创设情境,让学生直面美好事物被毁灭后触目惊心的灾难场面,可以成为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点和阅读能力的提升点。
教学策略:1.抓住题眼,激发兴趣;2.联系实际,感官体验;3.读思结合,真切感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外出,看到因森林被砍伐而造成环境恶化的一系列场景。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森林的重要性,强化环保意识,产生植绿护绿的愿望。
教学过程(总第1课时)一、谈话导入你有自己的心愿吗?云雀也有自己的心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篇童话。
板书课题:云雀的心愿读课题(两种不同的读法只因为理解的角度不同)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生自读课文,思考:云雀的心愿会是什么呢?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了解课文脉络,学习分段。
(1)默读课文,找找小云雀和妈妈都去了哪些地方呢?她们去了沙漠(2——4)自然段:讲小云雀和妈妈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看到黄沙漫天飞舞,小云雀直埋怨。
听了妈妈的介绍才知道都是人类乱砍滥伐的结果。
她们去了大河上空(5——10)自然段:讲小云雀跟妈妈飞到一条大河的上空,看到洪水泛滥成灾,感到害怕,妈妈告诉他这是人们破坏了“森林水库”的原结果。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3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4176f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0.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3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21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人类的一些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
3、讨论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环保小建议,并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落实到行动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人类的一些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观山,看海,听雨,赏花……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这些都让我们心旷神怡。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环境里。
可是,只要大家稍稍留心,就不难发现人类的许多行为正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校园里竖起一棵奇怪的“大树”。
这棵树是用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做树干,绿叶则是废旧的暖壶壶壳,这棵两米高的筷子“树”“长”得挺茁壮。
这株筷子树的制作者告诉记者:整个树干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就达十万支,这些筷子都是师生们平日在学校的食堂和校园周边的商业街饭店里“捡”回来的。
他同时谈及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也仅能制成这样的筷子6000—8000双,他们这棵树虽然只有一米九,但耗费了十万双筷子。
他们希望能够警醒大家最终告别一次性筷子。
师:同学们,听完这则新闻,能否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想法?师:我们与环境密不可分。
(教师板书:我们与环境)二、明确要求。
1、读一读:理解口语交际内容及要求读课本中的文字,借助文字,明确今天的口语交际内容。
2、自读完成后小组内组长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明确具体话题,小组长要做好记录。
小组内进行交流,你的理解。
3、想一想:围绕哪个话题展开讨论。
交流内容:①在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②这些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③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
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2》教案(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2》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97b48e4afe04a1b171de3b.png)
《习作2》教案教学目标:1、按要求写一篇推荐文章,能通过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
2、在采访和习作的过程中,能努力发掘人物身上的优点,学习真诚地赞美,热情地推荐。
3、学会合理安排材料,做到有详有略。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能生动地表达出来,赢得别人的认同。
难点:学习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提高获取作文素材的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兴趣导入,明确写作目标1、导语:本学期,我们少先队大队部开展了“雏鹰争章”的活动,大家都能踊跃地参与到这个活动中。
回忆一下,都设立了哪些雏鹰奖章?2、根据学生的回忆,教师出示各种雏鹰奖章。
(除了教材中的四个章以外,还有其他书法章、助人章等。
)3、过渡: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写推荐文章的方法来推荐各个奖章的获得者。
要想让自己推荐的同学能获得奖章,你的推荐文章必须要写得好。
4、审读习作要求,明确写作目标。
(重点弄清:对象——以班级同学为主;人数——一个或多个;内容——具体事例,重点突出,有详有略。
)二、组织交流,丰富习作素材1、回忆平日的观察所得,确定推荐对象。
2、小组内交流:我准备推荐谁?他(她)的具体事例有哪些?征求同学对他(她)的印象,请同学介绍自己忽略的细节或事例。
1 / 43、班级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推荐的奖章获得者事例是否和奖章的要求相符。
(2)指导抓住主要事例来写。
可以只写一件事,不涉及其他;也可以写几件事,但要注意突出主要事迹,做到有详有略。
4、在交流过程中,如果发现还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可以走到推荐对象的身边,也可以到老师或相关同学身边作简单的即时“采访”,注意不打扰别人。
三、思路点拨1、交待推荐人选和获得的奖章。
(1)可以开门见山发表自己的意见。
示例我觉得我们班的一班之长张之涵最有资格获得这枚“阅读章”。
(2)可以加上适当的外貌描写,引出自己要推荐的同学,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示例头上扎着两根麻花辫,脸上总是荡漾着快乐的笑容,一双眨呀眨的大眼睛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和友善,这么秀丽的女孩儿是谁?她就是王潇安,我们班的小歌唱家。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课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15832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3.png)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课文及教案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面对大多数同学,同时留意培育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同学都得到进展。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课文及教案,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忙。
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课文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
我们兄弟姐妹轮番去守护。
轮到我的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
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我抓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用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备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护土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
”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受。
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视力这么差。
”我说:“假如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
”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我始终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
”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当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叮嘱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地说:“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
让我抱你入睡吧。
”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
”护士说:“大妈,你就让他抱一回吧。
”母亲这才没有作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侯母亲很多次抱我那样。
为了让母亲简单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燕子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燕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4ae6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b.png)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燕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 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小燕子》,谈话导入。
2. 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2)讨论交流。
4. 深入研读
(1)学习第1 自然段。
①学生自由读,思考:这一段写了燕子的什么?
②指导朗读。
(2)学习第2 自然段。
①学生自由读,思考:这一段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②讨论交流。
③指导朗读。
(3)学习第3-4 自然段。
①学生自由读,思考: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②讨论交流。
③指导朗读。
(4)学习第5 自然段。
①学生自由读,思考:这一段写了燕子的什么?
②讨论交流。
③指导朗读。
5. 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谈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3)教师总结。
6.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总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3.情感目标: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坚持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学会写日记方法。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搜集学生寒假作业中优秀日记。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
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坚持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学会写日记方法。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课前预学】教师准备课件。
搜集学生寒假作业中优秀日记。
学生读一读名人日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
引入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
2、说明本节课学习内容:坚持写日记。
二、学习第一个“良好的习惯”——坚持写日记。
导学提示:你知道写日记的好处吗?学生试学:观察P1插图:《雷锋日记选》、《鲁迅全集》、《家庭日记》。
这些书你了解吗?合作共学:1、说说自己对插图中日记的了解。
2、教师小结:日记可以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长期写日记,可以把日记整理出版。
鲁迅一生坚持写日记,直至逝世前三天,为后人留下宝贵的遗产。
雷锋日记留下了自己的成长足迹和光辉思想。
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对于成材很有帮助。
3、讨论:写日记还有什么好处。
小结:写日记能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成绩或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写日记可以避免遗忘。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日记可以帮助我们记忆,从而积累一些珍贵的资料和见闻等。
写日记还有利于磨练人的毅力。
因此,我们要重视写日记,坚持写日记,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三、指导写日记导学提示:你知道怎样写日记吗?观察图画,学生试学:观察插图,交流观点:写日记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合作共学:(一)写日记的意义为自己提供写作的机会,提高写作水平,提高认识水平(通过看到的,听到的或者对一些事情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加强记忆:记住容易遗忘的事情;积累珍贵的见闻或资料,使素材储备越来越丰富。
(二)写日记的方法1、写日记时在格式上需要注意什么呢?观察插图上的三个范例。
说日记的格式。
2、小结:写日记,开头要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天气怎样,然后写正文。
3、日记主体部分可以写些什么,该怎么写呢?4、指导看插图P1下面的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人。
让我们来看着幅图中黑板上的字,这位老师的板书告诉给了我们写日记的一些秘诀,读一读。
(三)写日记的要求1、要持之以恒2、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3、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4、养成好的书写习惯(姿势端正,态度认真,字迹工整,文具整齐)(1)养成记日记的习惯。
坚持记日记,是一种毅力的锻炼,也是一种品质的修炼。
(2)一是贵在坚持。
二是不要找“借口”。
事情忙、环境不允许、不稳定、不知记什么等,是最常见的“借口”。
一定不能找“借口”。
三是主题可以随意。
源于生活,与生活有关,认为值得记的事情,都可以记录下来。
不要太过拘束,有助于你的坚持。
四要做好心理准备,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
5、师小结: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所得随时记下来,写日记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我们要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四、检测评学说一说日记的格式要求,尝试写一写。
五、作业设计按照日记的要求、格式写一篇日记,题目是《开学的第一天》。
【板书设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坚持写日记开学第一天2014年2月日星期X 天气X 【教学反思】第2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
在实践中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课前预学】观察生活中爱护书籍和不爱护书籍的例子。
搜集一些读书名言读一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
说明本节课学习内容:爱护图书。
二、学习第二个“良好的习惯”——爱护图书。
导学提示:书籍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是巨大的。
上学期我们学习过哪些读书名言?你还知道哪些读书名言?1、指导观察课文p4、p5的插图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2、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两位同学是怎么样的学生?那我们今后在学习中该怎样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生活中有没有不爱护图书的行为?学生试学:1、背一背学过的读书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西汉刘向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鲁迅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宋朱熹2、交流自己搜集的读书名言,说一说名言的意思。
3、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好的和不好的行为,交流自己的图书是怎么摆放、怎样翻看图书的,今后要注意些什么。
合作共学:1、读一读课件中的读书名言。
2、教师小结:书籍是知识的结晶,是前人的劳动成果,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3、讨论:说说图意;谈一谈生活中爱护书和不爱护书的现象。
小结:图上这位同学在自家的书房里看书,他手里拿的和书架上的图书都保管得很好,书架上的书摆放得很整齐。
图书要分类整理和摆放,这样便于查找和借阅;要保持书架的整洁,翻看书时,动作要轻不能随便打折,可运用书签。
不要把书卷起来看。
三、学习修补图书:导学提示:对于有破损的图书,该怎么办呢?指导学生看课文p4左下角的那一幅图,说说图上有哪些人,在做什么,他们使用了什么工具。
学生试学:观察图画,说一说修补图书的工具,修补方法。
合作共学:1、交流修补图书的方法。
2、指导爱护图书的具体做法:图书要分类整理和摆放,这样便于查找和借阅;要保持书架的整洁,翻看书时,动作要轻不能随便打折,可运用书签;不要把书卷起来看。
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爱护图书的意义,该怎样保护图书,希望在你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爱护课本做起,爱护书、读好书。
四、检测评学说一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两点要求。
五、作业设计尝试动手修补图书。
【板书设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爱书图书学会修补图书【教学反思】课题 1走,我们去植树【教学总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有韵味的朗读,感受在春色烂漫的大自然中快乐植树的情景;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情感,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绿色工厂”“绿色希望”“绿色宝库”的意思。
感悟“染”字的妙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了解植树节的知识。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情感,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绿色工厂”“绿色希望”“绿色宝库”的意思。
感悟“染”字的妙处。
【课前预学】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就课文提出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并与同学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万物萌发的春天,一切生机勃勃。
身处于美好的春光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不负于这大好的春色?1、哪天是植树节吗?2、揭示课题:走,我们去植树思考:(1)课题由两部分组成,如果把前面一个字“走”去掉,意思有什么不同吗?(2)加上一个“走”字,有叫别人一起去植树的意思;没有‘走’字,只是讲‘我们去植树’这件事,没有叫别人一起去的意思。
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导学提示:找一找,哪几个小节写了植树的好处,在这个小节前面作个记号。
那么剩下小节又是写什么的呢?读一读看。
学生试学:朗读诗歌,按提示找出写植树的好处的小节。
(3、4、5、6)再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想一想诗歌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准备质疑。
合作共学:1、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初读课文。
(1)指名读生字,教师注意正音。
(2)记字型,区别:“染”和“渠”,“乖”和“乘”,“舞”的笔顺;多音字:参同音词:“清脆”和“青翠”(3)理解词义和煦:近义词“温暖”。
沟渠:为灌溉或排水而挖的水道的统称。
版图:原指户籍和地图,今泛指国家的疆域。
绿色工厂:指树木能进行光合作用。
5、再读课文,标出小节。
思考:每个小节讲了什么?尝试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意。
第一段(1-2节):少先队员怀着愉悦的心情,在荒滩沟渠等处栽下一棵棵青翠的小树。
第二段(3-5节):植树的好处第三段(6节):森林是“绿色宝库”,与人类关系密切。
三、检测评学仔细看图说几句话,说出季节、地点、人物及心情、他们去干什么。
四、作业设计再读读课文,填入恰当的词()的春风()的脚步()的小树()的音符【板书设计】1 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段(1-2节):谁心情地点做什么(少先队员愉悦荒滩沟渠等栽下棵棵青翠的小树。
)第二段(3-5节):植树的好处第三段(6节):森林是“绿色宝库”,与人类关系密切。
【教学反思】第2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在春色烂漫的大自然中快乐植树的情景;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情感,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绿色工厂”“绿色希望”“绿色宝库”的意思。
感悟“染”字的妙处。
【课前预学】熟读课文;观察校园内的一种树木,了解其名称、特性、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继续学习《走,我们去植树》。
二、细读第1、2节。
导学提示:朗读1、2小节,找出能体现少先队员心情的词语。
学生试学:组内朗读诗歌1、2小节,交流表示心情的词语;再次有感情地读1、2小节。
合作共学:1、指名读课文。
讨论:你能从这一节的描写中感受到队员们怎样的心情呢?①决心很大。
(“走”单音词后面的停顿,“我们一起去植树”后面的感叹号。
)指导朗读。
②心情很高兴。
(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想象少先队员在路上行走和植树时欢乐的情景。
用欢快的语气读有关句子。
③少先队员在什么地方植树?省略号处补充。
省略号作用——列举的省略。
2、理解“伴随……”一句:这里“金色的童年”指的是什么?体会少先队员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今天像栽下的小树,在阳光雨露下,健康蓬勃的成长,将来就是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