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二中国现代史第七讲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
2023年中考历史大单元、大概念整合之中国现代史
2023年中考历史大单元、大概念整合之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概述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叙述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现代史版块综述中国现代史的发展趋势(1)政治上: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一系列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等,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2)经济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3年)→三大改造时期(1953~1956年底)→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徘徊时期(1976~1978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8年至今)。
(3)对外关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中美建交,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4)科技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某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现代史时空线索一、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里程碑意义建立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总结: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保证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调整时间调整原因调整政策影响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法治建设时期特点成果确立会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六大科学发展观中共十八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大总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着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六、近现代的对外开放总结:历史证明,只有主动融入世界大潮,才能带来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制度和政策创新正常化建交的高潮改革开放后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举办了多次国际会议和国际盛会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认识: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外交政策也在不断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现代史知识讲义
三、中国现代史(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1)、时间:1949年10月1日(11)(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注:(毛泽东词句“……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新中国成立)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08;11)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结果;(09)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理解:土改重要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注:(“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对联中的两次“分田”分别指的是——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一五计划:(11;12)(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时间:1953---1957年;(3)内容:重点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4)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三铁路)。
2、1954年9月;地点:北京;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0)注:(1954年,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2024年中考历史必考的知识点
2024年中考历史必考的知识点由于目前无法确切知道2024年中考历史具体必考知识点,以下为人教版初中历史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内容,这些内容在中考中出现频率较高:一、中国古代史。
1. 原始社会。
-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北京人:距今约70 - 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
- 河姆渡居民:距今约7000年,生活在长江流域,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
- 半坡居民: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
2. 夏商周时期。
-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 商朝: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
3. 春秋战国时期。
- 政治:诸侯争霸,出现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和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 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 儒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 道家: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主张“无为而治”;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 法家: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4. 秦汉时期。
- 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等。
- 秦的暴政引发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精品知识复习提纲: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知识系统概述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开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了政治上的准备。
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村、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到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
但是,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现国“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出现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科学技术、国防建设、民族团结、文化教育、对外交往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和平交往有新进展,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第十三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一、课标导学:1 、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及主要内容,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分析其历史意义,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2 、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进行的大体情况,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以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分析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现代史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A.全行业公私合营开始实施
B.全面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
C.农业合作化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命题点 4: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5.(2022·梧州第 7 题 2 分)1956 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指出:
“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
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材料三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新中国成立 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第一个五年计划从 1953 年开始实行,到 1957 年底超额完成各项指标,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 业化迈进。到 1965 年,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摘编自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时间 1954 年 9 月
第一届
(1)通过了《中中华华人人民共民共和国和宪国法》,这 是我国第一部宪社会法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
确 全国人 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主要
立 民代表 (2)选举毛毛泽泽东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中华人民
内容
大会
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 共和国宪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 法》精装本
初级阶段(三大改造);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一五”计划);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艰难曲 高涨
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考点 1: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八下第 4 课 P18 -22)[2022·北部湾 11,柳州 17(2),贵港 8、17(3)(4)]
和补充意见。这说明
(B )
A.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019-2020年中考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复习资料
2019-2020年中考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复习资料1、中国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性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点,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2、中国现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以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为标志,分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和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以后)。
二、列强侵华与抗争(1840—1953)1、手段:军事侵略、政治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
2、军事侵略----近代六次侵华战争:①、鸦片战争:1840.6—1842.8,《南京条约》,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③、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⑤、抗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蒋介石采取不抵抗)。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
⑥、美国发动朝鲜战争(1950—1953) 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有突出特征的条约:①中俄《爱珲条约》割地最多(150多万平方公里)③《马关条约》向中国资本输出④《辛丑条约》赔款最多;《南京条约》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⑤《二十一条》灭亡中国条约。
4、经济侵略:①甲午战争前,商品输出②甲午战争后,资本输出,方法:开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
5、文化侵略--设教堂、传播宗教、办教育、办慈善机构等推行殖民奴化教育。
6、百年巨变启示: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
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不断进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一部抗争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是一部探索史,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共产党才能实现这一历史性巨变。
中学历史知识点复习
【热点聚焦与考点分析】
新冠疫情对这几个地区的影响比较大, 所以出题人可能以地区或地点切入,考察 中国近代的屈辱与抗争、中国现代史上的 建设历程。
【热点聚焦与考点分析】
全球抗疫,人类命运休戚相关。习近平指出: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 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
【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 1.国共合作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合作 3.欧洲的联合 4.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应对的方式
(1)依据材料,写出一个“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1分)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2)材料中“‘师夷长技’的运动”是哪一历史事件?掀 起这场运动的“部分开明官员”属于哪一派别?(2分)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3)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有 识之士都进了探索,请你再写出资产阶级进行政治制度
重点+热点=考点
长效热点主要有侵略与反抗、中共的探索、重要 的历史人物、思想解放运动、革命与改革、民主法治 建设、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国际关系、国际会议、 国别史(美、俄、日)、科技革命等
【热点聚焦与考点分析】
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利75周年,可以考察中国的抗日战争的 相关史实,也可以联系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相关史实,包括经济大危机、罗斯 福新政、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相关史实、 二战的史实、二战后的世界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
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 材料二:1900年,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
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由英国、法 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联军,侵入了 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 材料三:习近平强调,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 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 第一位,……
2019中考历史总练习知识总结-现代史(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9 中考历史总练习知识总结-中国现代史1、列举“一五”计划旳条件、原因、目旳、基本任务.答:条件: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三年旳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原因:我国工业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还不如印度.目旳: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旳初步基础;相应旳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2、列举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交通运输业旳成就.答: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和鹰厦铁路和宝成铁路.还有武汉长江大桥.列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任意三项或更多旳国家建设成就.答:鞍ft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等.3、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旳宪法时间: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旳宪法;确立了我国旳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筹建新中国旳时候,中国共产党实行旳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旳基本政策.定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在本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旳制度. (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作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做主旳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旳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旳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旳发展,都起到了巨大旳作用.5.一国两制提出者:邓小平含义:“一国两制”旳科学构想,是指在一个中国旳前提下,我们国家旳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作用:“一国两制”旳创造性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旳基本方针.此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了出来,后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终于于 1997 年7 月1 日回归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 年12 月20 日回归祖国.6、香港、澳门回归1842 年,香港岛开始被英国割占,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祖国.(所回归旳香港包括香港岛、新界、九龙.)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去.1553 年,澳门被葡萄牙占领,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祖国.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意义: 港、澳旳回归,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旳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旳一步.7、对台基本方针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旳思想.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旳大政方针.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了“一国两制”旳伟大构想.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旳对台基本方针.1990 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 年中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这两个组织是民间团体组织).1992 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1993 年两岸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1995 年初,江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旳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旳指导思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P2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建新中国)1、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2、内容:(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
(4)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3、作用(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到2010年10月是61周年)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2、大典盛况 54门礼炮齐鸣28响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②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10月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P8一、稳定物价之战二、土地改革(1950年6月—1952年底)1、开始的标志: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结果: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建立起农民土地私有制,土地所有权归农民。
)3、意义: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抗美援朝(1950年---1953年)1、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侵朝美军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二中国现代史第七讲建设社会主义道
路的探索练习
一、选择题
1.(遵义一中模考)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在( B )
A.1949年9月 B.1956年9月
C.1954年5月 D.1958年5月
2.(2016黄冈中考)1958年,《红旗》杂志发表文章,号召成立大公社。
不久,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
这充分反映了( D ) A.平均主义和“共产风”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共同愿望
B.国家发展经济毫无计划和目标
C.国家在发展经济时没有制定出总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D.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3.(2016株洲中考)流行语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小鲜肉,互联网”成为时下流行的热词,“放卫星、全民炼钢”这些流行语所反映的史实则发生在( A )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4.(2016海南中考)大跃进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失误。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什么现象( C )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5.(2016徐州中考)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寻求一条更快捷的现代化道路”。
1958年开始的这条“更快捷的道路”带给中国的是( C ) A.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B.钢铁资源有效利用
C.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D.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6.(2016泰安中考)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
A.经济建设有计划性
B.“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C.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7.(2016莱芜中考)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
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
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D )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8.(2016淮安中考)为了更好的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活动,某地准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一部电影,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B )
,A ,B ,C ,D
9.(2016遵义六中模拟)下列内容中,可以证明“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的是( B )
①掀起夺取党和政府领导权的狂潮②迫害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③消灭地主阶级④国民经济发展缓慢⑤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0.(2016泉州中考)60年前的万隆会议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下列对该会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会址在印度尼西亚
B.主要讨论保卫和平等问题
C.美国与会代表挑起争端
D.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1.(2014遵义九中模考)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是在( C )
A.1976年5月 B.1976年9月
C.1976年10月 D.1971年9月
12.9月3日上午的大阅兵中,20多种型号、近200架飞机组成的10个空中梯队先后亮相,规模和机型数量创历史之最。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建立是在( B )
A.建国前 B.建国初
C.三大改造时期 D.一五计划期间
13.请看下图:你知道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 C )
A.长征1号
B.长征2号
C.东方红1号
D.神舟5号
14.向全世界人民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的掌握了核技术的是( B )
A.第一枚导弹飞行正常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5.下图是某博物馆收藏的“中美建交纪念瓷盘”。
该瓷盘的出现是在( D )
A.抗美援朝时期
B.尼克松访华期间
C.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时间
D.中美正式建交时
16.(2016遵义十一中模考)请看图中,周恩来曾经对某人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这句话周恩来是对谁说的,这件事发生在哪一年( C )
A.田中角荣,1972年
B.尼克松,1979年
C.尼克松,1972年
D.撒切尔夫人,1982年
17.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 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此标题和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B )
A.万隆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二、非选择题
18.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十年新时期,根据下列两幅图片,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请问图一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中共哪次会议的会场?其重要成果是什么?
答:中共八大。
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2)在图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决策下,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造成了什么影响?
答: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
造成了国民经济秩序被打乱,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经济更加畸形,政治上左倾思想严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严重”;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3)在这一时期成功与失败,正确与失误,错综交织,造成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19.邓小平曾说:总结历史,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而是为了开辟未来……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
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文化大革命”变成了我们的财富。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答:《“五一六”通知》。
(2)“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答: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3)邓小平说“文化大革命”变成了我们的财富,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