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狸”相关的词语和传说
中国的猫咪雅称及故事
中国的猫咪雅称及故事摘要:一、猫咪雅称的起源与发展1.中华田园猫的称呼2.外来猫种的雅称二、中国猫咪雅称的文化内涵1.寓意美好的名字2.地域特色的名字三、著名猫咪故事1.狸花猫与熊猫的故事2.波斯猫与唐朝公主的传说四、当代中国猫咪文化的传播与影响1.网络猫咪表情包2.猫咪主题的文艺作品正文: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猫咪作为一种常见的宠物,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猫咪的雅称可谓是丰富多彩,既有源于中华田园猫的称呼,也有引进外来猫种的雅称。
自古以来,我国的猫咪就有许多雅称。
如“狸花猫”,这个名字起源于它的外貌特征,花纹犹如狐狸,故得名。
此外,还有“乌猫”、“白猫”等称呼,这些名字简单直接,体现了人们对猫咪的朴素感情。
而外来猫种,如波斯猫、暹罗猫等,它们的雅称则更多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如“波斯猫”,因其来自波斯国,被赋予了神秘和高贵的气质。
在中国猫咪的雅称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方面,许多猫咪名字寓意美好,如“招财猫”、“吉祥猫”等,这些名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另一方面,一些猫咪名字还具有地域特色,如“四喜猫”(源于四川地区),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在中国历史中,有许多关于猫咪的著名故事。
其中,“狸花猫与熊猫”的故事广为流传。
传说狸花猫为了救助主人,勇敢地与熊猫搏斗,最终将熊猫击败。
这个故事传颂了猫咪的勇敢和忠诚。
此外,波斯猫也与唐朝公主的传说密切相关,使得猫咪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
当代中国猫咪文化在网络、文艺作品等领域广泛传播。
网络猫咪表情包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的必备道具,展示了猫咪的可爱与幽默。
同时,猫咪主题的文艺作品也层出不穷,如电影《猫妖传》、动画《猫和老鼠》等,进一步弘扬了猫咪文化。
总之,中国猫咪雅称及故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
古代人表示狐狸的词语
古代人表示狐狸的词语
在古代文学中,狐狸常常被用作象征或比喻的对象,有一些词语或表达方式与狐狸相关。
以下是一些古代中文中用于表示狐狸的词语或成语:
1.狐假虎威:指狐狸借助其他势力欺负别人,也用来形容依仗强大的背景欺压他人。
2.狐朋狗友:指不正派的朋友,多指那些心机深、不可信赖的人。
3.狐狸尾巴露出:比喻隐藏的秘密或真相被揭露,原指狐狸尾巴难以完全藏匿。
4.狐狸精:原指传说中的狐狸妖怪,后来泛指妖艳狡诈、善变的女子。
5.狡猾如狐:形容人机智狡猾,具有狐狸一般的灵活和狡黠。
这些表达方式在古代文学中反映了狐狸的形象在文化中的多面性,既有灵巧和机智的一面,也有狡诈和欺瞒的一面。
这些成语和词语在古代文学中被广泛使用,以传达作者对人性、行为和社会的观察和看法。
狸_二年级作文
狸
你一听到这个名字一定会认为是狐狸吧!错,狸和狐狸不同,它真正的名字叫貉。
狸是一种哺乳动物。
排汗时与狗差不多,也会伸出舌头,把身体中多余的热量从舌头排到体外。
狸和浣熊一样,很爱干净。
它还会到农家那里,将几只家禽吃掉,然后敏捷地跑到深山之中。
但它遇到狐狸时,会飞快地扑上去咬一口,再跑进绿油油的树林,等到狐狸离开后,才慢慢地寻找狩猎的目标----老鼠。
有时会在树林里倒退走,或者在原地“乱走一气”,达到迷惑猎人的注意力,顺利返回洞穴。
这就是狸。
第1页共1页。
有关狸猫的故事
有关狸猫的故事
狸猫是一种灵活、机智、狡猾的动物,被认为在日本神话和民间传说中具有神秘的力量。
在日本文化中,狸猫被视为一种吉祥的动物,经常被描绘为可爱、有趣的形象,成为很多人喜爱的动物之一。
据传说,狸猫有着变身的能力,可以变成人类的形象。
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狸猫常常被描述为带着一顶红色或者黄色的笠子,穿着传统的衣服,手拿草绳,脚上穿着草鞋。
这种形象常常出现在绘画、文学和戏剧中,成为了日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狸猫还有很多神奇的能力,如能够制造幻觉、控制人的思维、掌控天气、吸收灵气等等。
在传说中,有些狸猫甚至可以变成妖怪,危害人类。
但是,大多数狸猫都是友好的,与人类和睦相处。
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狸猫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动物。
人们认为,狸猫可以带来好运、健康和财富,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在家中摆放狸猫的雕像或者画像,以求得吉祥如意。
总之,狸猫在日本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动物,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吉祥和繁荣。
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狸猫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各种艺术作品中,成为了日本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 1 -。
狐狸的传说
狐狸的传说荧屏上正热播一部古装神话剧《青丘狐传说》。
这是一部关于狐狸精的电视剧。
看着看着俺们心底都会冒出一个疑问:狐狸怎么就成了精呢?说狐狸精,先要看狐狸。
严格说来,狐狸其实是两种动物,狐是狐,狸是狸,狸通常指的是成语一丘之貉里的貉,亦称狸子、狸猫、山猫。
我们说的狐狸指的是狐,几乎全世界都有分布。
狐狸精又名狐仙,传说法力高强,可幻化人形。
晋朝郭璞所撰的《玄中记》中就煞有介事地提到:”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能知千里外事。
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
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
”狐狸精最早以祥瑞形象出现,上古时期即有狐图腾崇拜。
传说大禹治水时经过涂山,见九尾白狐,就在涂山娶妻生子,其子启,后来建立了夏朝。
狐狸在先秦两汉地位尊崇,与龙、麒麟、凤凰并列四大祥瑞。
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青鸟并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
还有人总结说狐狸有三德:毛色柔和,身材前小后大,死时头朝自己的洞穴,不忘根本(狐死首丘)。
汉以后,狐狸精地位急剧下降,成了着名的淫兽,至今仍未翻身。
汉晋时期狐仙故事开始出现,像《搜神记》就有许多这样的故事,描写狐仙虽神通广大,但有臊气、变形后仍留有尾巴等属性,为以后的狐仙故事奠定了基调。
唐代《任氏》《计真》等传奇大行其道。
元明话本小说也多有狐仙出现,如《西游记》中的众多狐妖、《封神演义》里的妲己等。
至清代,《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为代表的笔记小说大畅其说。
《聊斋志异》更是集狐仙之大成,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蒲松龄笔下,狐仙们一反前代狐媚、阴毒的形象,变得美丽善良、忠于爱情、乐于助人。
《青丘狐传说》就取材于《聊斋志异》的六个故事,分别是《封三娘》《阿绣》《婴宁》《胡四相公》《长亭》和《恒娘》。
这些狐仙皆是有情有义、敢作敢为的角色,比之那些或贪婪或无情的人要可爱许多。
为何古典文学里狐狸会升格成狐仙呢?原来狐狸这种动物生性好奇,喜欢收藏些小玩意,尤其是女性饰品。
狸的成语_
狸的成语
狸的成语:发屋求狸、狐狸尾巴、简落狐狸、穷鼠啮狸、以狸致鼠、以冰致绳、以狸致鼠、以狸至鼠、以狸饵鼠、狐狸精、花狸狐哨、黄狸黑狸,得鼠者雄
【成语解释】
(1)发屋求狸: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
比喻因小失大。
(2)狐狸尾巴:传说狐狸能变成人形迷惑人,但不能使尾巴改变。
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欺骗人的罪证
(3)简落狐狸:抓住狐狸。
落,通“络”。
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4)穷鼠啮狸:啮:咬;狸:狸猫。
无路可逃的老鼠也会咬猫。
比喻受人欺压,虽然敌不过,也会拼死抵抗。
(5)以狸致鼠、以冰致绳:用猫招引老鼠,用冰作绳索。
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6)以狸致鼠:狸:猫。
捉老鼠用猫作诱饵。
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7)以狸至鼠:见“以狸饵鼠”。
(8)以狸饵鼠:狸:猫。
捉老鼠用猫作诱饵。
比喻事必无成。
(9)狐狸精:迷信人认为狐狸能修炼成精,变成美女迷惑人。
指勾引诱惑男人的女子
(10)花狸狐哨: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或比喻人浮华而不实在1 / 2
(11)黄狸黑狸,得鼠者雄:狸:山猫;雄:强有力的。
比喻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有好的效果就是好方法
2 / 2。
形容狐狸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狐狸的成语14个
形容狐狸的成语解释例句有哪些?常用描写狐狸的成语14个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归正守丘guīzhèng shǒu qiū成语解释: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
比喻不忘本。
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一丘之貉yī qiū zhī hè成语解释: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
一个土山里的貉。
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成语出处:《汉书·杨恽传》:“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例句:否塞晦盲,真若一丘之貉。
(严复《救亡决论》)狐假虎威hú jiǎ hǔ wēi成语解释:假: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例句: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别人狐假虎威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兔死狐悲tù sǐ hú bēi成语解释: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成语出处:《宋史·李全传》:“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独存?”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今日油烹蒯彻,正所谓兔死狐悲,芝焚蕙叹。
”例句: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
(明·田艺蘅《玉笑零音》)城狐社鼠chéng hú shè shǔ成语解释:社:土地庙。
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
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而托焉,薰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
狸脱猪鹅,狐兔豕我的意思
狸脱猪鹅,狐兔豕我的意思狸脱猪鹅,狐兔豕我的意思狸脱猪鹅,狐兔豕,这些动物的名字或许有些陌生,但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动物形象。
这些动物在文化中的角色和意义有着深刻的内涵,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追求。
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神秘动物,被视为灵性动物。
狸的形象多出现在神话传说中,如《山海经》中记载的“狸首山”,以及《聊斋志异》中的“狸猫换太子”。
在传统文化中,狸被视为吉祥神兽,有辟邪驱鬼的作用,因此常被雕刻在门楼和神龛上。
同时,狸也被赋予了智慧和机智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也多扮演着聪明机智的角色。
脱,是一种典型的农耕动物,被广泛饲养于中国的南方地区。
脱的形象在传统文化中多被赋予勤劳善良的形象,也被视为家庭团结和睦的象征。
在民间信仰中,脱也被视为神兽,有辟邪护身的作用。
猪,是中国农业文化中重要的畜牧动物,被广泛饲养于中国的农村地区。
猪在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吉祥祥瑞的象征意义,常被雕刻在神龛和墓碑上。
同时,猪也被视为勤劳和精神财富的象征,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扮演着勤劳善良的角色。
鹅,是一种家禽,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动物形象。
鹅在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丰收和吉祥的象征意义,常被雕刻在神龛和门楼上。
同时,鹅也被视为家庭和睦的象征,在文学作品中也多扮演着温馨和睦的角色。
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复杂的动物形象,既有吉祥的象征意义,也有邪恶的形象。
在传统文化中,狐被视为吉祥神兽,有辟邪驱鬼的作用,常被雕刻在神龛和门楼上。
但在文学作品中,狐也常被描绘为诡计多端、阴险狡猾的形象。
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动物形象,被视为吉祥祥瑞的动物。
兔在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聪明和机智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也多扮演着聪明机智的角色。
同时,兔也被视为勤劳和精神财富的象征,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扮演着勤劳善良的角色。
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动物形象,即猪。
豕在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吉祥和美好的象征意义,常被雕刻在神龛和门楼上。
中国古代关于狸的神话故事
中国古代关于狸的神话故事狸,古代中国文化中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动物。
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狸被赋予了各种神秘的力量和崇高的地位。
狸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拥有着独特的地位,无论是在文学作品、绘画中,还是在民间传说中,都能感受到狸的存在。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些关于中国古代关于狸的神话故事。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中,狸是一种极其智慧和神秘的动物,被认为是通灵的代表。
据说狸会变身成人形,以此来伪装和搞恶作剧。
有一则传说就是关于狸精附身的故事,传说中,有一座山寨的老人善良善变,经常帮助周围的人解决困难。
但有一天,他的儿子得了疑难杂症,经过许多医生的诊治都无法治愈。
一天晚上,老人在一间木屋里休息时,突然听到了外面传来一阵奇怪的嗓音。
当他打开门时,一个狸子精出现在了他面前。
狸子精说自己能医治他儿子的病,只要得到一滴主人的血液作为药引。
于是老人便同意了。
然而当他回到家里时,发现儿子已经康复。
从此以后,老人对狸子精的恩德感到痛饮,每天都亲自给它准备食物。
而狸子精也始终以这样的方式帮助着老人和他的家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除了变身能力,狸还被赋予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古人有着“狐狸有四意,所恶多厌鄙”的说法,意思是狐狸常常能够发现欺骗者,并为善良的人们带来幸福。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在梦中遇见了一个勾小红魂魄的狐妖。
狐妖告诉贾宝玉,他注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灾难,但只要能遵循善良之道,便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贾宝玉在这个梦中得到了真理的启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狸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是一种既幽默又有智慧的形象,通过它们,人们可以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狸还被赋予了代表财富和好运的象征意义。
据说只要家中养了一只狸,就能保佑家人福禄双全,生活幸福安康。
这一说法源于一则古老的民间传说。
相传在古代的某个村庄中,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只兔子。
这只兔子虽然看似普通,但主人每天将食物放在它的笼子里,第二天却发现食物都不见了。
中国寓言故事狸
你想问的可能是“中国寓言故事:狸”。
这是一则关于狐狸的寓言故事,出自《郁离子·狸与鸡》,内容如下:
在一个村庄里,有一只狸经常偷吃鸡。
一个村民为了抓住这只狸,用绳子绑住了一只鸡,然后在鸡的周围放了一些食物作为诱饵。
狸很快就被食物吸引了过来,但当它看到鸡被绑住时,就不敢轻易靠近。
村民看到狸的反应后,就放松了警惕,离开了。
不久后,狸又回来了,它开始绕着鸡转圈,试图找到一种方法来吃掉鸡。
最终,狸想到了一个计划。
它先咬断了绑住鸡的绳子,然后将鸡咬死,最后把鸡吃掉了。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善于思考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不要过于自信,要保持警惕,避免被敌人利用。
霜降的人神传说
霜降的人神传说霜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秋季将过渡到寒冷的冬季。
它也象征着大地的凋零和人们的期待。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霜降节气有着丰富的人神传说,这些传说代表了人们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崇拜。
下面将为大家讲述几个霜降的人神传说。
传说一:霜降的神梅昙根据民间传说,每逢霜降之时,神梅昙会从天上降临到人间,为人们带来草木的腊残和大地的休眠。
神梅昙是冬天的主宰,他穿着一袭银白的长袍,手持一把银色的寒霜锤。
他的到来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
神梅昙的形象往往与白雪联系在一起。
在传说中,神梅昙每年都会在霜降的时候,打开天空的闸门,让满天的雪花纷纷而下,覆盖大地。
人们相信,神梅昙的降临意味着雪的到来,为农田积蓄了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保护了万物的安全和生长。
传说二:霜降的仙女白露另一个与霜降有关的人神传说是关于仙女白露的传说。
相传,每当霜降来临之时,白露仙女会从天上降落到人间,她是秋天的使者,负责收取大地的露水和白露。
她身穿一袭纯白的长裙,头戴一顶漂亮的花冠,手持一朵玉白的露珠。
白露仙女的出现意味着秋天快要结束,冬天临近。
她用她的魔力将秋姑娘的最后一滴露水转化为白露,洒向大地,为农作物的收获提供保证。
人们相信,只要再过一段时间,寒冷的冬季就会到来,他们要准备迎接严寒的考验。
传说三:霜降的神兽狸猫还有一个与霜降有关的人神传说是关于神兽狸猫的传说。
狸猫是一种神秘的动物,相传它是霜降时节天上的神兽,会降临到人间保护大家。
传说中,狸猫的全身被浓密的毛发所覆盖,毛色呈现出深灰色或深棕色。
它的眼睛闪烁出独特的光芒,在夜晚里可以辨别一切。
有些人甚至说,狸猫可以变成任何形状,具有超能力。
在霜降的时候,人们常常能看到狸猫在田地里四处游走,寻找着失散的小动物,并为它们提供庇护。
农民们相信,只要能见到狸猫,就能保证冬季的安康,冬天的寒冷不会伤害到他们的家畜和农作物。
结语这些关于霜降的人神传说,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秘力量的追求。
狸牲文言文翻译狸狌
盖闻狸狌者,古之异兽,形似狐而色如狸,聪明敏捷,善匿藏,古之人称其智。
余尝游历四方,遍访奇珍异宝,偶遇狸狌于山林之间,遂作赋以纪之。
猗欤狸狌,生自山林,其状若狐,其色如狸。
头戴华冠,尾摇翠旗,身披银甲,足踏云霓。
眼似明星,熠熠生辉;耳若秋叶,随风而动。
其行如风,其跃如龙,矫健敏捷,莫可限量。
狸狌之智,自古称奇。
其藏匿之物,莫不悉数;其出没之处,莫不遍知。
山林之草木,江湖之鱼鳖,皆为其所知。
故古之人,常以狸狌为智之化身,以其能知天地万物之理。
狸狌之勇,亦为世人所敬。
每遇敌手,必鼓其勇气,与之拼搏。
虽败犹荣,不失其志。
其精神可嘉,其意志可佩。
是以古之人,常以狸狌为勇之楷模,以其能战胜一切困难。
狸狌之情,亦为人所叹。
其性忠诚,对朋友至诚不渝;对敌人,则毫不留情。
其友情如山,其义气如海。
故古之人,常以狸狌为情之典范,以其能传扬仁义之道。
狸狌之德,更为人所赞。
其不欺不诈,不贪不淫,坚守正道,遵从天理。
其德行高洁,其品行端正。
是以古之人,常以狸狌为德之象征,以其能彰显仁爱之心。
余观狸狌之德,不禁感慨万分。
狸狌虽为异兽,其德却与人为善。
吾人当效仿狸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以作赋,以颂狸狌之美德。
狸狌之美,美在德行。
其德行之美,美在忠诚。
忠诚者,国之宝也。
狸狌之忠诚,令人敬佩。
狸狌之美,美在勇猛。
勇猛者,战之魂也。
狸狌之勇猛,令人赞叹。
狸狌之美,美在情感。
情感者,心之泉也。
狸狌之情感,令人感动。
狸狌之美,美在德行。
德行者,世之宝也。
狸狌之德行,令人景仰。
嗟乎,狸狌之美,美在德行,美在勇猛,美在情感。
吾人当以此为楷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愿狸狌之美,永存于世。
(字数:510字)。
狸姓起源:季狸之后,以名为氏
狸姓起源:季狸之后,以名为氏
狸姓,读音[lí],罕见姓氏。
历史来源:
一、《郑通志·氏族略》收载,郑樵注云:“舜八元季狸之后也。
”此以名为氏。
季狸,相传为高辛氏时八元之一。
八元,虞舜之时八位才德之士。
二、或出自陶唐氏。
即由貍氏所改。
貍,《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出於丹朱房之后裔子大繇。
”望出河东。
丹朱,尧子,虞舜封其为房邑侯,故称丹朱房。
此系出陶唐氏。
陶唐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
唐尧治地,位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尧乃其领袖。
地望分布:
望出河东。
战国、秦、汉时指今山西省西南部,唐以后泛指今山西全省。
因黄河经此作南北流向,本区域处于黄河以东,故名。
黄狸黑狸,得鼠者雄的成语故事
黄狸黑狸,得鼠者雄的成语故事
清朝时期,徐秀才不愿为清廷服务,就改学道术为人驱鬼,一个朝廷大员请他驱鬼,好酒好菜侍侯,闭口不谈驱鬼事情。
晚上一头兽头人身的怪物来舔食剩菜剩饭。
徐秀才吓得拼命狂叫吓跑了那怪物,后来再也没发现了,人们感叹:“黄狸黑狸,得鼠者雄”。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黄狸黑狸,得鼠者雄
成语拼音:huáng lí hēi lí,dé shǔ zhě xióng
成语解释:狸:山猫;雄:强有力的。
比喻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有好的效果就是好方法
典故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秀才驱怪》:“异史氏曰:‘黄狸黑狸,得鼠者雄。
’此非空言也。
”
成语例句:黄狸黑狸,得鼠者雄演化为现代的白猫黑猫论。
以狸饵鼠成语故事
以狸饵鼠成语故事
狸饵鼠,又称“狸子诱鼠”,是一个有趣的传说。
故事中,有一个叫老王的农夫,他拥有一家大宅院,但却不断受到鼠害的困扰。
为此,他咨询了一个老板,老板说:“要想摆脱鼠害,就得用狸饵!” 于是,老王买了一只狸,放进宅院里,让它帮助他赶走鼠类。
果然,不久之后,宅院里的鼠类就全都被清理掉了。
老王很开心,便给狸子准备了香肠作为奖励。
但狸子并没有吃,而是把香肠拿到屋外去招募更多鼠类,最终诱来了更多的鼠类,反而使老王的宅院更加被鼠害的严重。
老王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学到了一个道理:“不能用短浅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而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
题”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有效地解决问题,就要深入思考,不能急功近利,把眼光放得太短浅。
中国狸猫故事
中国狸猫故事(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1.狸猫的传说与历史2.狸猫的形象和特征3.中国狸猫故事的代表作品4.狸猫故事的文化内涵正文(篇1)【狸猫的传说与历史】狸猫,又名狐狸,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秘动物之一。
狸猫形象在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如《山海经》、《搜神记》等。
在这些古籍中,狸猫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既能变化出美丽的女子形象,也能施展法术迷惑人类。
【狸猫的形象和特征】狸猫的形象多变,有时是美丽的女子,有时是狡猾的妖怪。
它们通常拥有丰满的体态、娇美的容貌和灵活的身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狸猫的尾巴被认为是它们身份的象征,尾巴越蓬松,法力越强大。
【中国狸猫故事的代表作品】中国狸猫故事的代表作品当属《聊斋志异》中的《狐狸精》。
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陈云的书生,被一只化身为美丽女子的狐狸精所迷惑,最终家破人亡的故事。
这个故事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对神秘动物的好奇心和恐惧心理。
此外,《红楼梦》中也有狸猫的故事,如贾宝玉所宠爱的贾琏的丫鬟平儿,就被认为是狸猫精的化身。
【狸猫故事的文化内涵】中国狸猫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秘动物的想象和恐惧,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在这些故事中,狸猫形象既具有诱惑力,又具有破坏性,它们是人类内心欲望和恐惧的象征。
而这些故事中的狸猫形象,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女性美的追求和标准。
如《狐狸精》中的狐狸精,虽然美丽,但最终带来的是灾难,这也暗示了中国古代对女性美的矛盾心理:既向往,又恐惧。
目录(篇2)1.狸猫的传说与起源2.狸猫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3.狸猫在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体现4.狸猫故事的现代意义正文(篇2)1.狸猫的传说与起源狸猫,又名狐狸,是一种神秘的动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狸猫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说。
据古籍记载,狸猫起源于商朝时期,当时被人们视为神秘的图腾。
随着时间的推移,狸猫逐渐从神圣的图腾转变成了民间传说中充满智慧和幽默的动物形象。
2.狸猫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狸猫形象多变,既有神秘的一面,也有狡猾、幽默的一面。
【狸】_狸字的读音狸的意思
【狸】_狸字的读音狸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狸
lí ㄌㄧˊ
1. 即“貉”。
2. 哺乳动物,形状与猫相似,毛皮可制衣物。
亦称“狸子”、“狸猫”、“山猫”、“豹猫”。
详细解析
详细字义
◎ 狸lí
〈名〉
(1) (狸为貍的俗字。
形声。
从豸( zhì),长脊的野兽,里声。
本义:狸子,也叫野猫、山猫)
(2) 同本义 [leopard cat]
捕鼠不知狸狌,此家猫也。
——《庄子·秋水》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诗·豳风·七月》
(3) 也叫“钱猫”、“山猫”、“豹猫”、“狸猫”、“野猫”。
体大如猫,圆头大尾,全身浅棕色,有许多褐色班点,从头到肩部有四条棕褐色纵纹,两眼内缘向上各有一条白纹。
以鸟、鼠等为食,常盗食家禽。
毛皮可制裘。
又如:狸狌(野猫);狸制(狸兽毛皮制成的服饰);狸力(神兽名)
(4) 黄鼠狼的别名 [yellow weasel]
字形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字源
小篆楷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狸”相关的词语和传说
作者:洪优
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22期
在汉语中,和“狸”相关的词汇和传说很少,很多人恐怕只能想起“狸猫换太子”的典故吧。
其实日语的“狸”和中文的“狸猫”是不同的。
中文的“狸猫”在日语里要用“山猫”表达。
与汉语相比,日语中有不少有趣的“狸”的词汇和传说,从中可以品读日本的狸文化。
一、《大辞泉》字典对“狸”的注解
1、“狸(たぬき)”是犬科哺乳类动物。
体长约60厘米,体粗尾大,脚短,耳朵小而圆,毛厚。
常住在树洞、岩洞或獾遗弃的巢穴中。
夜间活动,杂食。
受惊吓会装死。
皮毛可用来御寒,毛也可以制成毛笔。
在传说中经常提到狸化身成人类的故事。
2、表里不一的狡猾的人。
二、有关“狸”的词语
1、狸饂飩(たぬきうどん):油渣乌冬面。
这里的“油渣”指天麸罗料理的外层油炸面衣。
天麸罗是高级日本料理,一般在鱼虾、蔬菜外面裹上面粉糊,油炸而成。
“狸饂飩”上放有天麸罗的外层油炸面衣,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天麸罗,满怀期待地吃过才发现上当了!因其表里不一,使人们联想到传说中经常骗人的“狸”,从而得名。
2、狸親父(たぬきおやじ):狡猾的老头子。
具体指从长相和说话的内容判断是个好人,但实际上为人狡猾的年长男性。
3、狸寝入(たぬきねい)り:假睡,装睡。
具体指明明醒着,却因为各种原因,装出一副睡着的样子。
4、同(おな)じ穴(あな)の狸(たぬき):一丘之貉。
指粗看不同,实际上性质相同的人(一般指坏人)。
5、狐(きつね)と狸(たぬき)の化(ば)かし合(あ)い:狡猾者相互欺骗。
形容人们像狐和狸一样地耍心机,相互欺骗。
6、取(と)らぬ狸(たぬき)の皮算用(かわざんよう):打如意算盘。
原意是还没有捕到狸,就盘算卖狸皮的事。
现在泛指还没有弄到手,就盘算着怎么派用场。
三、日本有名的“狸”传说
1.文福茶釜
“茶釜”指用来煮泡茶水的茶锅。
“文福茶釜”的传说流传至今,有许多不同版本。
其中,发生在群马县茂林寺的故事最为有名。
故事要从群马县茂林寺的开山祖师正通禅师说起。
1426年,禅师在云游诸国归途中,碰到一位背着铁锅的和尚。
和尚跪地恳求禅师收其为弟子,禅师答应了,给和尚取名为守鹤并带他回到茂林寺。
守鹤做事非常勤快,用他的铁锅煮出来的开水,总能泡出让人赞不绝口的好茶。
正通禅师过世后,守鹤依旧留在寺院,服侍历代方丈。
1570年,第七代方丈举行千人法会。
守鹤的铁锅搁在茶堂火盆上,咕嘟咕嘟地煮着。
奇怪的是,锅中的开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绝。
1587年(即守鹤来到寺院后的第161年)的一个中午,第十代住持发现守鹤午睡时,手足长出长毛,臀部露出一条大尾巴,这才知道守鹤原来是千年狸的化身。
秘密公开后,守鹤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2.无恶不作的狸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做尽恶事的狸最终遭致惩罚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种田为生的老爷爷。
老爷爷家的边上住着一只狸。
这狸白天在田边戏弄老爷爷,晚上到老爷爷的田里偷东西吃。
有一天,老爷爷实在忍受不了狸的恶行,把狸抓住,吊在家中,之后便上田里干活去了。
这样,家里只剩下善良的老奶奶和狸。
狸对老奶奶保证说自己再也不做坏事,而且承诺只要放它下来,就教老奶奶秘传的美味馒头的制作方法。
老奶奶相信了狸的谎话,为它解开了绳子。
但是,绳子一松,狸就面露凶相,向老奶奶猛扑过去,并用木棒打死了老奶奶。
种田回来的老爷爷看着不省人事的老奶奶,痛不欲生。
善良的小兔子听到老爷爷的哭声,向老爷爷打听了事情经过后,决定为老爷爷报仇。
结果,小兔子用它的智慧使狸坐上泥船,泥船渐渐融化,恶狸葬身大海。
3.屋岛的狸大学
话说在高松市的屋岛有只太三郎狸。
某日当它眺望大海时,迎面驶来一艘船。
这船来自中国扬州,鉴真和尚和同行的和尚们坐船前往奈良。
当船经过濑户内海时,屋岛山上闪现了不可思议的灵光。
船上的和尚们停船,准备和双目失明的鉴真和尚去山上参拜这罕见的瑞光。
太三郎狸主动带路,带和尚们到了屋岛的北岭。
祭拜佛像后,鉴真和尚对屋岛山赞美不已。
从那时起,鉴真和尚一行经过的路就命名为“鉴真谷”。
之后,陆续有和尚来屋岛,其中包括有名的空海和尚,每次也都是太三郎狸带路前往祭拜。
太三郎狸受和尚们的感化,要提升学问和品德,于是创立了屋岛大学,供当地和全国各地慕名前来的小狸们学习。
据说毕业于屋岛狸大学且成绩排名首位的毕业生,就具有和人类交往的能力。
有些小狸为了和人类结婚而奋发图强,努力学习。
4.老狸报恩
净愿寺里住着一只聪明的老狸。
某日,它在去三丰郡的途中遭遇洪水。
财田河上的桥被水冲走,老狸无法过河。
于是,它请求正要过河的男人带它过河,并承诺会报恩。
男人以为老狸
和自己开玩笑,没有马上答应。
但是,老狸一本正经地说它会变成金茶釜,并出主意让男人把自己卖给有钱人。
男人于是让它骑在脖子上,带它过了河。
老狸果然兑现了承诺。
又惊又喜的男人抱着金茶釜前往村里的财主家,卖了个好价钱,欢天喜地回了家。
财主得到这件稀罕物,也喜出望外。
他呼朋唤友来家里喝茶,好让宾客们见识一下他的宝贝金茶釜。
炭火熊熊燃烧,化身成金茶釜的老狸使劲忍耐着大火的熏烤,终于烫得无法继续忍受,伸出手脚,现出原形,仓皇逃离。
财主和宾客们大惊失色、目瞪口呆。
5.爱吃乌冬面的秃狸
樱花开放时节的某个傍晚,一个穿无袖棉袄的男人弯着背进入一家乌冬面店,点了一碗清汤乌冬面。
乌冬面热气腾腾,他津津有味地吃着,直到不剩一根面、一滴汤。
吃完后,男人表情分外满足,说了句“我是净愿寺的”,就起身离开了。
乌冬店老板微笑着道了谢。
从那天开始,男人每天都来吃清汤乌冬面,每次都吃得很干净,吃完照例说句“我是净愿寺的”就离开,而老板同样笑眯眯地道谢。
转眼到了月末,乌冬面店老板去净愿寺收这一月的面钱。
奇怪的是净愿寺答复说这个月并没有人去吃乌冬面。
后来几经打听,该寺的方丈恍然大悟地说吃面的应该是住在寺庙里的秃狸,并替它付了面钱。
那之后,秃狸隔三差五地光顾乌冬面店,每次依旧是点清汤乌冬面,每次吃得精光,然后,带着满足的神情离开。
四、结语
以上选取了一些和“狸”相关的词语和传说。
在日本,“狸”形象深入民众生活。
“狸”最大的特点是会假装,会化身为人类或具体的物件。
在日本民间故事里,“狸”扮演的角色大多是幽默、风趣,善于临机应变的正面角色,偶尔也会扮演捣蛋、害人的反面角色。
(作者简介:洪优(1978.11-),女,汉族,台州人,硕士,讲师,杭州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