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1. 直线与坐标1.1 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是指直线上一点到另一点的纵坐标之差与横坐标之差的比值。

1.2 直线的截距直线在坐标系上与y轴的交点称为直线的截距。

1.3 直线的方程直线的方程可以用斜截式、两点式或点斜式来表示。

2. 二次函数与函数的图像2.1 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是形如y=ax^2+bx+c的函数,其中a、b、c为常数。

2.2 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其开口方向由二次项系数a的正负决定,开口向上为正,开口向下为负。

2.3 二次函数的平移与伸缩二次函数可以通过平移和伸缩变换图像的位置和形状。

3. 平面向量与坐标3.1 平面向量的定义平面向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在坐标系中可以表示为有序数对。

3.2 平面向量的运算平面向量可以进行加法、减法、数乘和向量乘法运算。

3.3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可以用分量表示法或单位向量表示法。

4. 三角函数4.1 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角的函数,包括正弦、余弦和正切等。

4.2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三角函数之间存在一些基本关系式,如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等。

4.3 三角函数的图像特征三角函数的图像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可以通过坐标系表示。

5. 函数与方程5.1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具有输入与输出的对应关系。

5.2 方程的解与解集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解是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5.3 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函数是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一次方程是一次函数的等式形式。

以上是高一数学必修一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点对于建立高中数学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希望这份总结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一、数与式1、常数、变量和运算符号:常数是除变量外的有限定义的数量,变量是可以任意取值的量,而运算符号则是进行数学运算的符号。

2、十进制及其他进制:十进制是分别使用0~9十个数字、以及逢十进一的一种进制制度,而其他进制则有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等。

3、有理数的表示及其运算:有理数可以使用两个整数的商和余数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余数可以是负数,而有理数的运算则有加减乘除求倒数等。

4、无理数及其后结果:无理数是不能用有理数恒等式表达的数,通常用∞或“无穷不等式”来表示。

结果表明,无理数不是有理数的整数倍。

5、算术表达式的因式分解:分解因式是把一个多项式拆分成几个不同的因式的过程,在因式分解得到的两个因子可以进行乘、除、幂数运算,从而继续分解多项式,直到把多项式分解成几个不可继续分解的因式。

二、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一系列数按照一定规律等间隔排列而成的数列,在其中数字之间的差值成等差数列,可以表示为a1,a2,…, an,an+1,…,其中,a2-a1=a3-a2=…an+1-an=d,可以看出所有数之间都是等差的。

2、等差数列的求和:求和是求等差数列所有数字的和,其求和的公式为Sn=(n)(2a1+d(n-1))/2,在给定等差数列第一项和项数的情况下,即可直接求出等差数列的求和。

三、函数与方程1、定义域和值域:所谓“定义域”是指函数中可以取什么值,而“值域”则是指函数的值能够到达的最小和最大结果。

2、函数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函数是定义域和值域之间的关系,函数的基本性质有单调性、统一性、性质等,其中单调性指函数上升或是下降,统一性指当定义域多于值域时,将多余的值合并为一个值。

3、折线图:折线图是一种表达定义域与值域变化关系的图表,用折线就能清楚地反映函数的变化,而其反映出的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函数的特性。

4、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是一个有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其求解的方法有解析解法和求根解法,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得到未知数的值之后,可以利用求根解法把它带回原方程,验算正确性。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6篇)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6篇)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1二次函数I.定义与定义表达式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y=ax^2+bx+c(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II.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顶点式:y=a(x-h)^2+k[抛物线的顶点P(h,k)]交点式:y=a(x-x?)(x-x?)[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0)和B(x?,0)的抛物线]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h=-b/2ak=(4ac-b^2)/4ax?,x?=(-b±√b^2-4ac)/2aIII.二次函数的图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x^2的图像,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IV.抛物线的性质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为直线x=-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

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b/2a,(4ac-b^2)/4a)当-b/2a=0时,P在y轴上;当Δ=b^2-4ac=0时,P在x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2对数函数对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它实际上就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

因此指数函数里对于a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对数函数。

右图给出对于不同大小a所表示的函数图形:可以看到对数函数的图形只不过的指数函数的图形的关于直线y=x的对称图形,因为它们互为反函数。

(1)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2)对数函数的值域为全部实数集合。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是高中数学必修一的开篇,主要讲解了数的性质、整式的加减乘除以及分式的加减乘除等内容。

下面将对第一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数的性质1. 自然数:自然数是人们最早认识和使用的数,包括0和正整数。

2. 整数:整数包括自然数、0和负整数。

3. 有理数: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4. 实数: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实数是数轴上的点。

5. 数轴:数轴是用来表示实数的直线,它以0为原点,正方向为右侧,负方向为左侧。

二、整式的加减乘除1. 代数式:代数式是由数、变量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

2. 同类项:同类项是指具有相同变量因子的代数式中的项。

3. 整式的加法:整式的加法是将同类项相加,要保持同类项的特性。

4. 整式的减法:整式的减法是将减数中各项的系数取相反数,然后与被减数相加。

5. 整式的乘法:整式的乘法是将各项的系数相乘,同时将各项的指数相加。

6. 整式的除法:整式的除法是将除式乘以被除式的倒数,再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

三、分式的加减乘除1. 分式:分式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有理数表达式。

2. 分式的加法:分式的加法是将分式的分母取公倍数,然后将分子相加,再化简。

3. 分式的减法:分式的减法是将分式的分母取公倍数,然后将分子相减,再化简。

4. 分式的乘法:分式的乘法是将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相乘,然后化简。

5. 分式的除法:分式的除法是将除式的分子与被除式的分母相乘,然后化简。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数的性质、整式的加减乘除以及分式的加减乘除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强的学科,需要我们掌握好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多做练习,提高数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集合(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表示正整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N表示自然数集,N*或N+数集,R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与集合M的关系是a M∉,两者必居其一.∈,或者a M(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③描述法:{x|x具有的性质},其中x为集合的代表元素.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 -非空真子集. (8)交集、并集、补集∅=∅B A ⊆ A A =A ∅=B A ⊇()(U U A =()()()UU U A B A B =【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及其表示(1)函数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作:f A B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①设,a b 是两个实数,且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或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a b ,(,]a b ;满足,,,x a x a x b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分别记做[,),(,),(,],(,)a a b b +∞+∞-∞-∞.注意:对于集合{|}x a x b <<与区间(,)a b ,前者a 可以大于或等于b ,而后者必须a b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f x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 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⑤tan y x =中,()2x k k Z ππ≠+∈.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⑦若()f x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⑧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f x的定义域为a g x b≤≤解出.f g x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a b,其复合函数[()][,]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⑩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③判别式法:若函数()=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的关于x的二次y f x方程2a y xb y xc y++=,则在()0()()()0a y≠时,由于,x y为实数,故必须有2()4()()0b y a yc y∆=-⋅≥,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④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⑧函数的单调性法.(5)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6)映射的概念①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B以及A到B的对应法则f)叫做集合A到B的映射,记作→.:f A B②给定一个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且,∈∈.如果元素a和元素ba Ab B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叫做元素a的象,元素a叫做元素b的原象.〖〗函数的基本性质(1)函数的单调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②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yxo ③对于复合函数[()]y f g x =,令()u g x =,若()y f u =为增,()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增,()u 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减;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减.(2)打“√”函数()(0)af x x a x=+>的图象与性质()f x 分别在(,]a -∞、,)a +∞上为增函数,分别在[,0)a 、]a 上为减函数.(3)最大(小)值定义①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f x的最大值,记作max ()f x M =.②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小值,记作max ()f x m =.(4)函数的奇偶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 函数的性 质定义图象判定方法②若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在0x =处有定义,则(0)0f =.③奇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偶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④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或奇函数),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奇函数.〖补充知识〗函数的图象(1)作图利用描点法作图: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②化解函数解析式;③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④画出函数的图象.利用基本函数图象的变换作图:要准确记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①平移变换②伸缩变换③对称变换(2)识图对于给定函数的图象,要能从图象的左右、上下分别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注意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3)用图函数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数量关系问题提供了“形”的直观性,它是探求解题途径,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要重视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及题型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及题型

高中数学讲义必修一第一章复习知识点一集合的概念1.集合:一般地,把一些能够________________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________构成的集合(或集),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来表示.2.元素:构成集合的____________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b,c,…来表示.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知识点二集合与元素的关系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________集合A,记作a________A.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________集合A,记作a________A.知识点三集合的特性及分类1.集合元素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_______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_______元素的集合.3.常用数集及符号表示名称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 整数集实数集符号N N*或N+Z Q R知识点四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______________,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________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知识点五集合与集合的关系1.子集与真子集定义符号语言图形语言(Venn图)子集如果集合A中的________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________(或________)真子集如果集合A⊆B,但存在元素________,且________,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________(或________)2.子集的性质(1)规定:空集是____________的子集,也就是说,对任意集合A,都有________.(2)任何一个集合A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________.(3)如果A⊆B,B⊆C,则________.(4)如果A⊆B,B⊆C,则________.3.集合相等知识点六 集合的运算 1.交集 2.并集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由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集A ∪B =_______________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交集的运算性质并集的运算性质 A ∩B =________ A ∪B =________ A ∩A =________ A ∪A =________ A ∩∅=________ A ∪∅=________ A ⊆B ⇔A ∩B =________A ⊆B ⇔A ∪B =________4.全集在研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时,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________,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________. 5.补集文字语言 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 中__________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记作________符号语言 ∁U A =________________图形语言定义符号语言图形图言 (Venn 图)集合相等 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A ⊆B),且________________,此时,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A =B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由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A ∩B =_________典例精讲题型一 * 判断能否构成集合1.在“①高一数学中的难题;②所有的正三角形;③方程x 2-2=0的实数解”中,能够构成集合的是 。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是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涵盖了集合、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基本初等函数等重要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集合1、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某些确定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

这些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

2、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用花括号括起来。

(2)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

3、集合间的关系(1)子集:如果集合 A 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 B,那么称 A 是B 的子集,记作 A⊆B。

(2)真子集:如果 A 是 B 的子集,且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那么称 A 是 B 的真子集,记作 A⊂B。

(3)集合相等:如果 A⊆B 且 B⊆A,则 A = B。

4、集合的运算(1)交集:由属于集合 A 且属于集合 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A∩B。

(2)并集:由属于集合 A 或属于集合 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作 A∪B。

(3)补集:设 U 是一个全集,A 是 U 的子集,由 U 中不属于 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 A 在 U 中的补集,记作∁UA。

二、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定义设 A、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 f,使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数 x,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 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f:A→B 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数,记作 y =f(x),x∈A。

2、函数的三要素(1)定义域:函数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2)值域:函数值的集合。

(3)对应关系:函数的表达式或法则。

3、函数的表示方法(1)解析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图象法:用图象表示函数关系。

(3)列表法: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函数的基本性质1、单调性(1)增函数:设函数 f(x)的定义域为 I,如果对于定义域 I 内某个区间 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x1,x2,当 x1 < x2 时,都有 f(x1) < f(x2),那么就说函数 f(x)在区间 D 上是增函数。

高中数学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与典型例题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与典型例题总结

( a ,c ( 0 ,1 ) U ( 1 , ) ,b 0 )
c
2) 对数恒等式
a lo g a N N ( a 0 且 a 1 , N 0 )
3) 四个重要推论
①logabllggabllnnab; ②logamNnm nlogaN;
③logablog1ba;
④ lo g ab lo g bc lo g ac.
由f x是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所以f x在( ,- a )是增函数,
在(- a ,0)是减函数.
综上,函数 f x x a(a>0)的单调
区间是
x f x在(- a ,0),(0, a )是减函数.
在( ,- a ),( a ,+)是增函数,
单调区间的分界点为: a的平方根
5.函数f x x a (a>0)的值域
①找不到证明问题的切入口.如第(1)问,很 多考生不知道求其定义域.
②不能正确进行分类讨论.若对数或指数的 底数中含有参数,一般要进行分类讨论.
一般地,函数 y x x 是 自 变 量 , 是 常 数
叫做幂函数
y
y x, y x2, y x3,
1
y x2, y x1
的图象.
O
x
幂函数的性质
当x1x2 >a时,由x1,x2是任意的,知x1,x2可 无限接近.而x1,x2在同一个区间取值, 知x1,x2 ( a,+)时,x1x2 >a都成立. 此时,f(x2 )>f (x1). 所以x ( a,+)时,f(x)是增函数.
同时可知,x (0, a )时,f(x)是减函数.
⑵. 当x∈ (-∞,0)时,确定某单调区间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高中数学必修1是学习高中数学课程的第一个模块,是为了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必修1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述。

1. 数与式数与式是高中数学必修1中的第一个重要内容。

数是数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等。

式是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组合而成的一种代数表达式,是数学中用来表示数学关系的工具。

学生需要学会数的分类和性质,并学会进行基本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乘方、开平方等。

2.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是高中数学必修1的另一个重点知识点。

学生需要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包括等式的加减、乘除平移等运算法则,并能应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不等式也是高中数学必修1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需要了解不等式的性质和解不等式的方法,包括加减乘除运算和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3.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直线平面直角坐标系是高中数学必修1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描述平面上点位置的一种方法。

学生需要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并能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坐标。

同时,直线也是高中数学必修1中的重点内容,学生需要了解直线的性质、方程以及直线的斜率等相关概念。

学生需要通过练习题来巩固直线方程的求解能力。

4. 几何初步几何初步是高中数学必修1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学生需要学会通过测量求得线段、角的大小,以及学会使用比例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几何问题。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平面内的平行、垂直关系和平行线的性质等重要内容。

5. 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是高中数学必修1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如勾股定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并能够应用这些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恒等式等重要概念。

6.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是高中数学必修1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及题型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及题型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及题型高中数学讲义必修一第一章复知识点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一些能够归纳在一起的对象构成的整体,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等表示。

构成集合的对象称为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b、c等表示。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为∅。

知识点二: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如果元素a是集合A的一部分,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知识点三:集合的特性及分类集合元素具有唯一性、无序性和互异性。

集合可以分为有限集和无限集。

有限集包含有限个元素,无限集包含无限个元素。

知识点四: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元素可以通过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

列举法是将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

描述法是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属性来表示集合的方法。

知识点五: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子集是指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此时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A⊆B。

如果A是B的子集且A不等于B,则称A是B的真子集,记作A⊂B。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集合都是其本身的子集。

如果A是B的子集,B是C的子集,则A是C的子集。

如果A是B的真子集,B是C的真子集,则A是C的真子集。

集合相等是指A是B的子集,B是A的子集,此时称A与B相等,记作A=B。

知识点六:集合的运算交集是指两个集合中共同存在的元素构成的集合,记作A∩B。

并集是指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记作A∪B。

1.自然语言中,由文字、符号和图形语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

2.交集的运算性质包括:A∩B=B∩A(交换律)A∩A=A(恒等律)A∩∅=∅(零律)A⊆B⇔A∩B=A(吸收律)3.在研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时,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4.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除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记作∁UA。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引言高中数学必修一通常涵盖了代数、函数、几何等多个基础数学领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代数基础1.1 集合论概念:集合的表示、子集、并集、交集、补集。

1.2 逻辑用语逻辑连接词:与、或、非、蕴含、当且仅当。

1.3 不等式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二、函数2.1 函数的概念定义:函数的定义、定义域、值域。

2.2 函数的性质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有界性。

2.3 反函数概念:反函数的定义、性质及求法。

2.4 复合函数运算:复合函数的定义、运算法则。

2.5 函数图像绘制: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和变换规律。

三、解析几何3.1 坐标系统介绍: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的基本概念。

3.2 直线的方程形式: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一般式。

3.3 圆的方程形式: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方程。

3.4 圆锥曲线类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方程和性质。

四、算法初步4.1 算法的概念定义:算法的定义、特征。

4.2 程序框图绘制:程序框图的绘制方法,如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4.3 算法案例分析:常见算法问题的解决步骤,如排序、查找。

五、统计5.1 随机事件与概率概念:随机事件的定义、概率的计算方法。

5.2 概率的性质总结:概率的基本性质,如非负性、规范性、加法法则。

5.3 统计初步指标: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计算与意义。

5.4 统计图类型:条形图、直方图、饼图的绘制与解读。

六、数列6.1 等差数列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6.2 等比数列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6.3 数列的极限概念:数列极限的定义、无穷等比数列的极限。

6.4 数列的应用案例: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分期付款、人口增长模型。

七、推理与证明7.1 推理的概念定义:推理的定义、日常生活中的推理应用。

7.2 证明的方法步骤:直接证明、间接证明、反证法的一般步骤。

7.3 证明的策略技巧:构造法、归纳法、演绎法在证明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与练习题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与练习题

高中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3、集合的表示:列举法、描述法(语言描述法) 、文氏图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1)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N正整数集N*或N+⑵整数集Z(3)有理数集Q⑷实数集R5、集合的分类:(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⑶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 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一子集2、“相等”关系:A=B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①4、区分概念: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5、几个规定:(1)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2)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⑷如果A B, B C,那么A C⑸如果A B同时B A,那么A=B(6)有n个元素的集合,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四、函数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 T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 , x € A o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 € A }叫做函数的值域.(1) 定义域: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2) 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 1 ;•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结合而成的,那么其定义域要使的各部分函数都有意义;•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数学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数学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必修学科之一。

本文将会整理和归纳高中数学必修一中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和成绩。

第一章数与式1. 数的概念与分类数是现实世界事物的抽象概念,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两种。

2. 整式与分式整式由常数项、未知数及其指数、系数组成,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分式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母不能为零。

3. 代数式的加减运算代数式可以分为单项式和多项式,单项式由常数和未知数的乘积组成,多项式由单项式的和组成。

代数式的加减运算按照同类项合并,可配方法和因式分解。

4. 代数式的乘法运算代数式的乘法有分配律、结合律和交换律,若a、b、c 三个数互不相等,那么a+b和a-b就是一对互补因数。

5. 代数式的除法运算类比于数的除法,代数式的除法需要约分、因式分解、分离有理因式和合并同类项等具体步骤。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只含一个未知数的平方次项和一次项,以及常数项的方程式,一般形式为ax²+bx+c=0。

2. 二次函数的基本特征二次函数是指只含一个未知数的平方次项和一次项,以及常数项的函数,可以通过函数的图像来了解函数的基本特征,如图像下凸或上凸等。

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求根公式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实数根和虚数根两种情况,可以通过求根公式计算得出。

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包括了跳高、射击、建筑等多个方面,需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转化为方程式然后求解。

第三章勾股定理与三角函数1. 直角三角形及其特征直角三角形是指其中一个角是90度的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和两条直角边之间的关系。

2. 勾股定理及其应用勾股定理是通过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而发现的,可用于计算三角形的各种长度和角度。

3. 三角比的概念及其应用三角比一般包括正弦、余弦和正切三种,分别表示角的对边、邻边和斜边之间的比值,可用于解决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相关的问题。

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Ï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ÎR| x-3>2}或{x| x-3>2}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知识点1:集合的含义1》元素的含义:我们把研究对象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2》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 …表示, 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 …表示。

列举法:A={a,b,c}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知识点2:集合元素的特征以及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1》集合的元素特征:①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②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2},而不是{1,1,-2}③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①若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则称a 属于集合A a ∈A ; ②若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则称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注意:常见数集 ①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 ②正整数集,记作N *或N +; ③整数集,记作Z ; ④有理数集,记作Q ; ⑤实数集,记作R ;典例分析题型1:判断是否形成集合例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 (3)非负奇数; (4)方程x 2+1=0的解; (5)某校2011级新生; (6)血压很高的人; 题型2: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的考察 例1:由实数-a, a,a,a2, -5a5为元素组成的集合中,最多有_______个元素,分别为__________。

题型3:集合与元素之间关系的考察 例1:用“∈”或“∉”符号填空:(1)8 N ; (2)0 N ; (3)-3 Z ; (4;(5)设A 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 A ,美国 A ,印度 A ,英国 A 。

题型4:根据元素互异性确定参数的值: 例1:已知A={ 33,)1(,222+++-a a a a },若1∈A ,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_.知识点3: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一、集合与函数的概念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集合是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全体。

- 常用符号表示集合,如A={x|x满足性质P}。

2. 集合之间的关系- 子集: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A是B的子集。

- 真子集:A是B的子集,且A不等于B。

- 并集:集合A和集合B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 交集:集合A和集合B中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 补集:集合A在全集U中的补集是全集U中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3. 函数的概念- 函数是定义在非空数集之间的映射关系。

- 函数的表示方法:f(x)、y=f(x)等。

4. 函数的简单性质- 定义域:函数f(x)的定义域是所有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x的集合。

- 值域:函数f(x)的值域是所有f(x)的取值构成的集合。

- 单调性:函数在某个区间内,若x1<x2,则f(x1)≤f(x2),则称函数在该区间单调递增。

- 奇偶性:奇函数满足f(-x)=-f(x),偶函数满足f(-x)=f(x)。

二、基本初等函数1. 幂函数- y=x^n (n为实数),其中n=0,1,2,3...时分别对应不同的函数。

2. 指数函数- y=a^x (a>0, a≠1),a为底数,x为指数。

3. 对数函数- y=log_a(x) (a>0, a≠1),a为底数,x为真数。

4. 三角函数- 正弦函数:y=sin(x)- 余弦函数:y=cos(x)- 正切函数:y=tan(x)- 余切函数:y=cot(x)- 正割函数:y=sec(x)- 余割函数:y=csc(x)三、三角恒等变换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sin^2(x) + cos^2(x) = 1- 1 + tan^2(x) = sec^2(x)- 1 + cot^2(x) = csc^2(x)2.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sin(30°) = 1/2, cos(30°) = √3/2, tan(30°) = √3/3- sin(45°) = √2/2, cos(45°) = √2/2, tan(45°) = 1- sin(60°) = √3/2, cos(60°) = 1/2, tan(60°) = √33. 和差公式- sin(a±b) = sin(a)cos(b) ± cos(a)sin(b)- cos(a±b) = cos(a)cos(b) ∓ sin(a)sin(b)- tan(a±b) = (tan(a) ± tan(b)) / (1 ∓ tan(a)tan(b))四、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1. 数列的概念- 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主要涵盖了数与式、函数与方程、平面几何等内容。

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数与式
1.整式与分式:整式包括常数项、一次项、二次项等;分式包括真分式、假分式等。

2.代数式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法则;指数与
乘方的运算法则。

3.类指数:零次指数、分数指数、负整数指数的运算规则;类指数函
数图象。

4.分式的运算:分式的加减乘除法运算法则;负指数律。

二、函数与方程
1.函数: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函数的图象、定义域与值域。

2.函数的表示法:函数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函数的映射关系与解析式。

3.线性函数:线性函数的性质与图象;线性函数的应用。

4.幂函数:幂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幂函数的图象。

5.函数的运算: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性质;复合函数的性质与解法。

6.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与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7.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与定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8.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二元一次方程表示的直线。

三、平面几何
1.平面几何基础:点、直线、线段、角、面的定义;一次、二次、三次等距变换的性质。

2.平面图形:多边形的种类与性质;正多边形的性质;圆的性质与常见公式。

3.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4.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外角和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与勾股数。

5.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概念与性质;公切线与内切圆、外切圆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
1、 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集合三要素:____________
2、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3、 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_______,整数集合:___,有理数集合:___,实数集合:___.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 是
集合B 的子集。

记作B A ⊆.
2、 如果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3、 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 如果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有n
2个子集.
§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交集 2、并集
3、全集、补集
§1.2.1、函数的概念 1、 函数的定义
2、 一个函数的构成要素为: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
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则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1.2.2、函数的表示法
1、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
2、 定义域的求解规则:
3、 解析式的求解方法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1、 注意函数单调性证明的一般格式:
解:设[]b a x x ,,21∈且21x x <,则:()()21x f x f -=…
2、最值的求解,常见函数的值域,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 §1.3.2、奇偶性 1、 奇函数 2、 偶函数
3、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定义域,定义,图像) 1.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2.若集合M={y|y=x 2
-2x+1,x ∈R},N={x|x ≥0},则M 与N 的关系是 . 3.设集合A=}{12x x <<,B=}{
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4.已知集合A={x| x 2
+2x-8=0}, B={x| x 2
-5x+6=0}, C={x| x 2
-mx+m 2
-19=0}, 若B ∩C ≠Φ,A ∩C=Φ,求m 的值
6.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⑴y =
⑵y =
7.函数22(1)
()(12)2(2)x x f x x x x x +≤-⎧⎪=-<<⎨
⎪≥⎩
,若()3f x =,则x =
8.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⑴223y x x =+- ()x R ∈ ⑵223y x x =+- [1,2]x ∈
(3)y 9.已知函数2(1)4f x x x -=-,求函数()f x ,(21)f x +的解析式
10.已知函数()f x 满足2()()34f x f x x +-=+,则()f x = 。

11.设()f x 是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
,()(1f x x =,则当(,0)x ∈-∞时()f x = ()f x 在R 上的解析式为 12.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⑴ 223y x x =++ ⑵ y=-3x 2
-x
13.判断函数13+-=x y 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14.设函数22
11)(x x x f -+=判断它的奇偶性并且求证:)()1(x f x
f -=.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 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

其中+∈>N n n ,1.
2、 当n 为奇数时,a a n n =;当n 为偶数时,a a n
n
=.
3、 我们规定:
⑴m n m
n a a
=()
1,,,0*>∈>m N n m a ; ⑵()01
>=
-n a
a n n ; 4、 运算性质: ⑴()Q s r a a
a a s
r s
r
∈>=+,,0;
⑵()
()Q s r a a a rs
s
r ∈>=,,0;
⑶()()Q r b a b a ab r
r
r
∈>>=,0,0.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记住图象:()1,0≠>=a a a y x 根据图像回忆性质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1、x N N a a x =⇔=log ;
2、a a
N
a =log . 3、01log =a ,1log =a a .
4、当0,0,1,0>>≠>N M a a 时: ⑴()_______________log =MN a ;
⑵_______________l o g =⎪⎭

⎝⎛N M a ;⑶_
______l o g
=n
a M .
5、换底公式:_________log =b a ()0,1,0,1,0>≠>≠>b c c a a .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记住图象:()1,0log ≠>=a a x y a 根据图像回忆性质
§2.3、幂函数
掌握几种幂函数的图象及图像的变化规律 1. 已知a>0,a
0,函数y=a x
与y=log a (-x)的图象只能是 ( )
2.计算: ①=64
log 2log 273 ;②3log 42
2+= ;2
log 227log 5531
25+= ;
③2134
3
1
01.016])2[()8
7(064.075.030++-+-----
= 3.函数y=log 2
1(2x 2
-3x+1)的递减区间为
4.若函数)10(log )(<<=a x x f a 在区间]2,[a a 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倍,则a= 5.幂函数()f x
的图象过点(,则()f x 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

6.已知1()log (01)1a
x f x a a x
+=>≠-且,(1)求()f x 的定义域(2)求使()0f x >的x 的取值范围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方程()0=x f 有实根 ⇔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 ⇔函数()x f y =有零点.
2、 性质: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_________,那
么,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内有零点,即存在()b a c ,∈,使得()0=c f ,这个c 也就是方程
()0=x f 的根.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掌握二分法.
1.如果二次函数)3(2
+++=m mx x y 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6,2- B .[]6,2- C .{}6,2- D .()
(),26,-∞-+∞
2.方程0lg =-x x 根的个数为( ) A .无穷多 B .3 C .1 D .0
3.设()833-+=x x f x
,用二分法求方程()2,10833∈=-+x x x
在内近似解的过程中得
()()(),025.1,05.1,01<><f f f 则方程的根落在区间( )
A .(1,1.25)
B .(1.25,1.5)
C .(1.5,2)
D .不能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