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

合集下载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科学院•【公布日期】2001.06.29•【文号】•【施行日期】2001.06.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2001年6月29日)第一章总则(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二)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候选人应以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所包含的学科专业为范围。

(三)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

各学部的增选名额,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以下简称学部主席团)确定。

(四)要特别注意推选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在各学部正式候选人中,60岁以下(含60岁)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

(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其推荐、评审、选举的程序和办法,除“第二章推荐院士候选人”的第三条和第五条中涉及归口初选部门推荐的候选人有关内容外,本细则的其他条款均适用。

(六)院士增选工作分为院士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学部评审及选举。

第二章推荐院士候选人(一)推荐院士候选人通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两种途径,不受理本人申请。

(二)院士单独推荐候选人。

1.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推荐候选人不超过2名(含所推荐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且其中至少有2名院士所在学部与候选人被推荐学部相同方为有效。

资深院士不参加对候选人的推荐和学部的评审与选举。

2.院士必须对所推荐的候选人确实了解,填写《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推荐书(院士推荐用)》(以下简称推荐书),提出对被推荐人的评价意见,并请被推荐人填写《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被推荐人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

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

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

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
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是指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中科院)增选院士的评选标准和要求。

中科院
院士是中科院最高学术荣誉称号以及科学家的最高学术称号,代表了中国科学界的最高水平。

根据中科院的规定,院士增选是以学术研究成就为评判标准的。

具体的增选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重要成果:候选人应该在某一科学领域内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并且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

这些成果应该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广泛影响力,对该领域的科学进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 具备卓越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候选人应该具备卓越的学术水平,包括对科研问题的深刻理解、创新思维、科学方法的应用等。

同时,候选人还应该具备在学术研究中展示出的创新能力,即在科学研究中能够提出新的理论、方法、技术等。

3. 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候选人应该在科学界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包括在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重要学术报告等。

4. 具备培养和指导学科建设的能力:候选人应该具备较强的指导本学科发展和培养学科人才的能力,包括指导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参与学科建设等。

中科院院士增选是通过引荐、申报、初评、复评、公示等环节进行,最终经中科院学部会议讨论决定并通过中科院院士大会正式选举产生。

增选一次一般持续数年,通过者成为中科院院士。

院士增选指南

院士增选指南

院士增选指南摘要:1.院士增选的背景和意义2.院士增选的流程和标准3.院士增选的现状和问题4.院士增选的建议和展望正文:一、院士增选的背景和意义院士增选是指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中,由一定数量的院士按照规定的程序,选举产生新的院士的过程。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代表着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水平。

院士增选对于激励科技工作者追求卓越、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院士增选的流程和标准院士增选的流程主要包括推荐、资格审查、初选、终选等环节。

推荐环节通常由院士、学术团体、有关部门等推荐候选人;资格审查环节是对候选人的资格进行审核;初选环节是由各学部常委会根据一定比例选出初选候选人;终选环节是由全体院士投票选举产生新院士。

院士增选的标准主要包括学术成就、科技贡献、道德品质等方面。

学术成就主要评价候选人的学术水平、学术影响等;科技贡献主要评价候选人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应用价值等;道德品质主要评价候选人的学术道德、职业道德等。

三、院士增选的现状和问题近年来,我国院士增选工作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在推荐环节,有时存在过于注重关系、地域等因素的现象;在评审环节,有时存在学术不端、人情票等问题;在增选结果方面,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人才可能因为票数不足等原因未能当选。

四、院士增选的建议和展望针对院士增选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完善推荐制度,规范推荐程序,减少不正之风;二是严格评审程序,加强学术诚信审查,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三是优化院士结构,关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人才,提高增选的代表性;四是加强对院士的监督和管理,建立院士退出机制,维护院士队伍的纯洁性。

总之,院士增选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件大事,对于激励科技工作者、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2012年12月3日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为了规范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的组织实施,根据《中国工程院章程》(以下简称《章程》),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院士的标准和条件第一条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院士。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主要是指:在某工程科技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有显著应用成效;或在重大工程设计、研制、建造、运行、管理及工程技术应用中,创造性地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做出重大贡献;或为重要工程科技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以上各项中包括其在培养工程科技人才方面做出的成就和贡献。

“重大工程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指:重大工程建设(包括规划、论证、勘设、施工、运行等)中的管理;或重要、复杂的新型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或重大技术革新、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方面的管理;或重大产业、工程、科技布局和战略发展研究、管理。

在工程管理领域做出“重大贡献”主要是指:被提名人在上述领域具体组织、参加工程项目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以先进的管理理论为指导,创造性地发挥管理科学的作用,促使工程项目优质、高效实施,取得众所公认的成就;或在工程管理理论上有重大建树,并通过实践取得具体业绩。

“学风正派”主要是指院士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等。

“品行端正”主要是指院士应具备优良的科学道德与学风,良好的行为品德和端正的生活作风。

第二章增选名额、增选程序及对候选人的有关要求第二条院士增选每两年(奇数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及各学部的名额分配,由主席团决定。

第三条增选程序:提名院士候选人(以下简称候选人)、归口部门遴选、院士评审和选举。

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

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

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一、背景介绍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最高水平。

每年,我国都会进行院士的增选工作,以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

本文将介绍2023年院士增选的指南,以便广大科研工作者了解相关流程和要求。

二、申报条件1. 具有中国国籍;2. 在相关领域拥有卓越的学术成就和贡献;3. 年龄不超过65周岁;4. 对国家科技事业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力;5. 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

三、申报流程1. 确定提名单位:提名单位可以是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等。

提名单位需要对提名人的学术成就和贡献进行严格评估,确保提名人符合院士申报条件。

2. 提名人申报:提名单位向中国科学院提交提名人的申报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术成果清单、代表性学术论文等。

申报材料需要详实、全面地反映提名人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

3. 材料初审:中国科学院对提名人的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 专家评审:中国科学院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提名人的学术成就和贡献进行评审。

评审过程中,专家将对提名人的学术水平、学术声誉、学术影响力等进行综合评估。

5. 决策审议:中国科学院组织院士团体进行决策审议,最终确定入选院士的候选人名单。

6. 公示和公示反馈:确定的候选人名单将进行公示,以便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对候选人进行了解和评价。

公示期结束后,中国科学院将根据公示反馈情况进行调整和确认。

7. 最终决策:中国科学院根据公示反馈情况和综合评审结果,最终确定入选院士的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四、评审标准1. 学术水平:申报人在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创新成果,包括科学发现、理论创新、技术发明等。

2. 学术声誉:申报人在学术界享有良好的声誉,被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和尊重。

3. 学术影响力:申报人的学术成果对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引发了重要的学术讨论和研究热点。

4. 国家贡献:申报人对国家科技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2023年院士增选流程

2023年院士增选流程

2023年院士增选流程一、背景介绍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顶尖人才,对推动科学研究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保持和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竞争力,每年都会进行院士增选工作。

本文将介绍2023年院士增选的流程和相关事项。

二、初步筛选2023年院士增选的首个环节是初步筛选。

科研单位和相关学术团体可以提名候选人,候选人要求具有中国国籍,并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突出贡献和影响力。

初步筛选的结果将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确定最终的候选人名单。

三、公示和评审确定的候选人名单将进行公示,以便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参与监督。

公示期一般为30天,期间可以向专家委员会提出有关候选人的异议和建议。

专家委员会将认真研究并按照科学、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将作为最终增选的重要依据。

四、学术报告和答辩候选人通过初步筛选和评审后,将进入学术报告和答辩环节。

候选人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成果,进行学术报告和答辩,向专家委员会展示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专家委员会将根据报告和答辩的内容和质量,综合评定候选人的学术能力和发展潜力。

五、评审和投票专家委员会根据候选人的学术报告和答辩结果,进行评审和投票。

评审过程严格保密,专家委员会成员需按规定保守秘密,确保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专家委员会将根据投票结果,选出具有卓越学术贡献和发展潜力的候选人,作为院士增选的正式入选人选。

六、公布结果和颁授仪式经过评审和投票后,院士增选的最终结果将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向社会公布。

入选的院士将接受正式的颁授仪式,以表彰他们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

同时,新增的院士将与已有的院士一起,共同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七、总结2023年院士增选流程包括初步筛选、公示和评审、学术报告和答辩、评审和投票、公布结果和颁授仪式等环节。

这一流程旨在选拔具有卓越学术贡献和发展潜力的科学家,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我们期待,通过2023年院士增选,能够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推动我国科学事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人事部关于推荐、提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人事部关于推荐、提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人事部关于推荐、提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日期】2007.01.24•【文号】•【施行日期】2007.01.24•【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人事部关于推荐、提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现将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科发学部字〔2007〕10号)和中国工程院《关于提名和遴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中工发〔2006〕77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07年院士增选工作从2007年1月开始启动,中国科协负责初、遴选中国科协所属的有关全国学会推荐、提名的两院院士候选人工作,现就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推荐、提名两院院士候选人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提名单位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可以推荐、提名本学会的专家学者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二、标准和条件1.各学会要按照两院《通知》和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要求的标准条件(见附件1、2),在学科专业范围内进行院士候选人的选拔。

在推荐、提名过程中,要坚持标准,实事求是,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严格把好质量关,增加透明度,在本学会范围内征求意见,特别是要听取同行专家的意见。

2.被推荐、提名的人选为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高级工程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且必须是本学会会员。

3.在坚持标准条件的前提下,要特别注意选拔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及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并做出重大成就和贡献的专家。

三、名额及要求各学会推荐、提名两院院士候选人的人数,由各学会按照增选院士的标准掌握。

被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年龄不得超过65周岁,即为1942年7月1日(含)以后出生;被提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年龄不得超过70岁,即为1937年7月1日(含)以后出生。

院士引培实施方案

院士引培实施方案

院士引培实施方案为了加强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提出了院士引培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引进和培养院士,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引进优秀院士。

1. 设立引进计划,建立院士引进计划,通过政府引导和企业参与,引进国内外优秀院士,重点关注前沿科技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2. 提供政策支持,为引进的院士提供政策支持,包括科研经费、实验室建设、人才待遇等方面的支持,为其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3. 搭建合作平台,建立院士工作站和科研团队,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促进院士与国内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培养青年人才。

1. 设立培养计划,建立院士带头人才培养计划,通过院士团队带头人的引领和培养,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青年科研人才,为国家科技创新和发展培养更多的接班人。

2.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加大对院士团队和科研团队的支持力度,提升科研团队的整体水平和科研实力,培养更多的高水平科研人才。

3.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鼓励院士团队和科研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化方向转化,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三、加强院士队伍建设。

1. 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院士激励机制,包括获得院士称号后的待遇和荣誉,激励院士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 提升院士社会地位,加强对院士的社会关怀和尊重,提升院士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为院士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3. 加强院士交流合作,组织院士交流活动和学术研讨会,促进院士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共享和交流。

四、加强政策支持。

1. 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的院士引进和培养政策体系,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为院士的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2. 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对院士引进和培养的资金投入,提升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为院士的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202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

202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

202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摘要:一、引言二、2023 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三、中科院院士增选流程四、中科院院士增选的重要性五、结论正文:一、引言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科学研究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象征着学者在某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2023 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已经启动,本文将重点介绍2023 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

二、2023 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1.学术贡献:候选人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果,对学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学术影响:候选人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

3.创新能力:候选人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4.科学道德:候选人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学风正派。

5.社会责任:候选人在承担科研任务的同时,关注社会问题,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中科院院士增选流程1.候选人提名:由现任院士、学术团体、有关部门提名候选人。

2.资格审查:对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确保候选人符合基本条件。

3.学术评审:对候选人的学术成果、学术影响、创新能力等进行评审。

4.公示:对通过评审的候选人进行公示,征求社会意见。

5.终选:根据公示结果,最终确定当选院士名单。

四、中科院院士增选的重要性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对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选拔出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有利于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同时为我国培养和储备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

五、结论2023 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标准着重关注候选人的学术贡献、学术影响、创新能力、科学道德和社会责任。

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

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

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指南(实用版)目录1.2023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额与领域2.2023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额与领域3.2021 年院士增选情况4.2023 年院士增选工作启动5.增选名额分配与学科方向正文2023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指南已经发布,标志着新的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

根据指南,2023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总名额不超过 90 名,涵盖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农业等领域。

与此同时,2023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额共 79 名,涵盖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等六个领域学科方向。

此外,还设置了特别推荐领域 6 名,另行安排。

回顾 2021 年的院士增选情况,共选举产生 65 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 25 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 84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 20 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总共有 149 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 65 人,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 84 人。

为了稳妥有序地完成 2023 年院士增选工作,学部主席团将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确定增选名额基数为 60。

此外,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

在增选名额分配方面,2023 年院士增选工作将重点考虑新兴交叉学科、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等领域。

同时,还将在机械与运载工程、水下兵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等专业组分配一定名额。

总之,2023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已经拉开序幕,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将有机会加入这一荣誉行列。

第1页共1页。

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2010)

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2010)

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2010)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科学院•【公布日期】2010.12.24•【文号】科发学部字[2010]158号•【施行日期】2010.12.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中国科学院关于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科发学部字〔2010〕158号)国务院各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协: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将于2011年1月开始。

现将推荐和初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经第六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第九次会议确定,2011年增选院士名额不超过60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0名、化学部10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名、地学部10名、信息技术科学部7名、技术科学部11名。

各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到各学部的候选人人数不得超过该学部的增选名额。

二、各归口初选部门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组织所属单位推荐并初选院士候选人。

凡双重领导单位推荐的候选人,由其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初选。

推荐工作必须坚持院士标准,认真审议,严格把关。

三、请各归口初选部门要特别注意推荐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被推荐人的年龄不得超过65周岁(1946年7月1日(含)以后出生)。

四、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第二章中“凡已连续3次被推荐为中国科学院和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的有效候选人,停止1次院士候选人资格”的规定,凡2005、2007和2009年连续3次被推荐为中国科学院和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的有效候选人,2011年停止1次被推荐为院士候选人的资格。

五、推荐院士候选人需填写和准备《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推荐书(部门推荐用)》(以下简称《推荐书》)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被推荐人附件材料》(以下简称《附件材料》)。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一、概述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是中国科学院为规范院士选举和管理工作而制定的一项规章制度。

本章程旨在确保院士的选拔具有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促进科学院的科研和学术发展。

二、院士的资格与条件1. 院士的资格:任何中国公民,无论国籍、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或者政治立场,只要在科学研究、教育或者工程技术领域有突出贡献,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均可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 院士的条件:候选人需满足以下条件:a. 在科学研究、教育或者工程技术领域有杰出的学术成就;b. 在相关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c. 在学术界或者科研机构中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d. 年龄普通不超过70岁。

三、院士的选举程序1. 提名阶段:a. 任何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研团体或者院士本人均可提名候选人;b. 提名需提交候选人的个人简历、学术成就、科研成果等相关材料;c. 提名截止日期为每年的3月31日。

2. 评审阶段:a. 科学院设立专门的评审委员会,由院士组成;b. 评审委员会根据提名材料,对候选人进行评审,并确定候选人的初选名单;c. 初选名单将在科学院官方网站上公示,接受公众的意见和反馈;d. 评审委员会将根据公众的意见和反馈,对初选名单进行最终确定。

3. 选举阶段:a. 选举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组织进行;b. 学部主席团将根据评审委员会的最终确定名单,进行院士的选举;c. 选举结果将在科学院官方网站上公示。

四、院士的权益和责任1. 院士的权益:a. 享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荣誉称号;b. 参预科学院的学术研究和决策;c. 参预科学院的重大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d. 享有科学院提供的相应奖励和福利。

2. 院士的责任:a. 积极参预科学院的学术研究和决策,为国家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b. 指导和培养青年科学家,推动科学院的学术传承和创新发展;c. 维护科学研究的诚信和学术道德,保持学术界的公正和公平。

五、院士的退出机制1. 院士因年龄或者身体原因无法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可以主动申请退出院士;2. 院士在科学研究中发生严重违反学术道德或者诚信的行为,科学院可以依据相关规定取销其院士称号;3. 院士因其他原因再也不符合院士资格条件的,科学院可以依据相关规定取销其院士称号。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一、总则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科院”)是我国最高学术机构和最高学术殿堂,是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决策咨询机构。

科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是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力量和领军人物。

为规范科院院士的产生、评选、管理和退出等工作,特制定本章程。

二、院士的产生和评选1. 院士的产生(1)院士的产生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尊重科学规律和科学精神。

(2)院士的产生应当有明确的学术范畴和评选条件,确保院士具备卓越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影响力。

(3)院士的产生应当注重学科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战略需求,鼓励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

2. 院士的评选(1)院士的评选按照学术界的评选程序和程序进行,包括提名、初评、复评和公示等环节。

(2)院士的评选应当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杜绝任何形式的不正当行为和学术不端行为。

(3)院士的评选应当充分考虑学术成就、学术声誉、创新能力、学术领导力等因素,确保评选结果公正、准确。

三、院士的权益和责任1. 院士的权益(1)院士享有参预科院重大决策、学术交流和学术评价的权利。

(2)院士享有优先参预科院科研项目、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权利。

(3)院士享有科院提供的相关学术资源和服务的权利。

2. 院士的责任(1)院士应当积极参预科院的学术交流和学术评价活动,为科院的科学研究和学术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建设性意见。

(2)院士应当积极推动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提升我国科学技术的国际影响力。

(3)院士应当维护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不得从事学术不端行为和不正当行为。

四、院士的管理和退出1. 院士的管理(1)科院设立院士工作委员会,负责院士的管理和组织院士的学术活动。

(2)科院建立院士档案,记录院士的学术成就、学术影响力和学术交流情况等。

(3)科院定期组织院士大会,汇报院士的工作情况,听取院士的意见和建议。

2. 院士的退出(1)院士因年龄、健康等原因无法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可以申请退出院士队伍。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精编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精编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精编 Lele was written in 2021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第一章院士第一条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第二条院士的义务与权利积极促进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努力创新,作出成绩;提倡科学道德,维护科学精神,发扬优良学风,普及科学知识,起表率作用;积极培养人才,推动科学技术队伍建设;参加院士会议,承担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的咨询、评议任务;积极推动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对国家科学技术重大问题的决策有建议权;对院士候选人和外籍院士候选人有推荐权;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三条为维护老年院士的身体健康,在院士中实行资深院士制度,对年满80周岁的院士授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以下简称资深院士)称号。

资深院士继续享有第二条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并享有资深院士津贴,但不担任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成员和各学部常务委员会成员等领导职务,不参加对院士候选人、外籍院士候选人的推荐和选举工作,自由参加院士会议。

第二章院士的标准及选举程序第四条院士的标准和条件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含居住在香港、和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五条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

各学部的增选名额,由院士大会的常设领导机构确定。

第六条院士候选人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推荐,不受理本人申请。

(一)院士直接推荐候选人。

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推荐候选人限额不超过两名;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为有效。

对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的推荐,仅适用此款。

(二)国内各有关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协所属一级学会,按组织系统推荐候选人。

此类候选人,必须经过其主管部门、中国科协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初选。

2023院士增选指南

2023院士增选指南

2023院士增选指南
【最新版】
目录
1.2023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
2.院士制度改革的要求
3.《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主要内容
4.增选指南的发布
5.强化对候选人的评判标准
正文
2023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已经启动。

此次增选工作旨在进一步完善院士制度,提升院士称号的学术性、荣誉性和纯洁性。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科学院党组、学部主席团和各专业学部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对院士制度改革进行了认真学习和反复研究。

根据院士制度改革的要求,《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已经制定并实施。

这些文件对院士增选的资格条件、推荐、组织审核、外部同行专家评选以及增选大会选举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进一步强化对候选人的多方位评判,把好院士“入口关”。

2023 年院士增选首次发布了增选指南,为候选人和相关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参考。

该指南充分体现了院士制度改革的要求,旨在规范院士增选过程,保障院士称号的学术性、荣誉性和纯洁性。

在增选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将依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对候选人进行严格审查,确保选拔出的院士具备卓越的学术成就和较高的道德品质。

同时,通过外部同行专家评选和增选大会选举等环节,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候选人进行评判,以确保选拔出的院士能够代表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水平。

总之,2023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已经启动,各项改革措施将为院士制度注入新的活力。

院士入选条件

院士入选条件

院士入选条件
1 中国科学院院士入选条件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科技发展的革命者和开拓者。

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需要经过严
格的评审和必要的依据。

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主要条件有下列几个:1.学术声誉
申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的荣誉,包括在一
定领域具有突出的学术成就,还有国内外学术机构的认可。

2.科技成果
申请者必须具有非常出色的科学成果,必须能够为其所在领域做
出重大的贡献,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并能够同享
成功的国际联系和国际合作。

3.出版物
申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只有具有大量上篇高水平科技著作或论文
被刊登或发表,才能证明自身的学术水平及相关的科研成果。

4.科技任职
申请者对社会的贡献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评审的重要标准,除了主要任职科研机构外,还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参与国家科技政策AND 科技成果的评审 ANR 国际联合研究的组织工作。

以上就是申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完整条件,除上述几个主要条件外,还受其他一些因素影响,同时入选也是非常严格的程序,每一位入选者都是国内外学术界颂扬的杰出杰出人物。

引进院士实施方案

引进院士实施方案

引进院士实施方案引进院士是提升一个单位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更好地引进院士,我单位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明确引进目标引进院士需要明确引进的目标和领域,根据我单位科研方向和发展需求,确定引进院士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

同时,要对引进院士的条件和要求进行明确规定,确保引进院士的研究方向与我单位科研发展密切相关。

二、建立引进机制建立健全的引进机制是引进院士的关键。

可以通过成立引进院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分工,统筹协调引进工作。

同时,要建立院士引进评审委员会,对引进院士的候选人进行评审和审定,确保引进院士的专业水平和学术造诣符合我单位的需求。

三、提供优厚条件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的院士,我单位要提供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可以为引进院士提供宽敞舒适的实验室和办公场所,配备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技术支持。

同时,还可以为引进院士提供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支持和资金保障,为其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工作氛围。

四、加强交流合作引进院士不仅可以为我单位带来先进的科研理念和技术,还可以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因此,我单位要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加强院士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学术研究,提升我单位的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五、加强管理和服务引进院士后,我单位要加强对其的管理和服务。

可以设立专门的院士工作办公室,负责院士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工作和生活服务。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对院士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贡献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荣誉,激发其科研热情和创新活力。

六、加强宣传和推广引进院士是一项重要的科研举措,需要得到广泛的宣传和推广。

我单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术会议、学术期刊、媒体报道等,向社会公众宣传引进院士的意义和价值,展示我单位引进院士的成果和影响,提升我单位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七、建立长效机制引进院士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推动引进工作。

院士评审规则

院士评审规则

院士评审规则摘要:一、院士评审规则简介1.院士评审的目的2.评审范围与对象3.评审组织和程序二、院士评审的具体标准1.学术成就及贡献2.科技研发能力3.创新能力及发展潜力4.学术道德及品行三、院士评审中的回避制度1.回避原则2.回避情形3.回避程序四、院士评审的监督与申诉1.评审监督2.评审申诉3.评审结果公示及异议处理正文:院士评审规则是我国科学技术界最高的荣誉评定制度,旨在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

本文将对院士评审规则进行简要介绍。

一、院士评审规则简介院士评审的主要目的是选拔出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专家学者,以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评审范围涵盖我国各个科学技术领域,评审对象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科学家。

院士评审组织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评审委员会共同承担,评审程序包括提名、资格审查、公示、初选、终选等环节。

整个评审过程严谨、公正、透明,以确保选拔出真正有资格获得院士荣誉的专家学者。

二、院士评审的具体标准院士评审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候选人进行评价:学术成就及贡献、科技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及发展潜力、学术道德及品行。

其中,学术成就及贡献是评审的核心指标,要求候选人在其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院士评审中的回避制度为了保证院士评审的公正、公平,评审过程中实行回避制度。

回避原则要求评审委员在遇到有利害关系、亲属关系等情形时主动提出回避。

回避情形包括但不限于:评审委员与候选人为亲属、师生、同事、合作者等关系;评审委员曾经在同一单位工作或合作过的候选人。

评审委员回避程序为:在评审过程中,评审委员发现自己存在回避情形时,应主动向评审委员会提出回避申请;评审委员会在接到回避申请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四、院士评审的监督与申诉为了加强院士评审的监督,评审过程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评审申诉机制为:候选人在评审过程中认为评审过程存在问题的,可以向评审委员会提出申诉;评审委员会应在接到申诉后15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时间:2011-02-24来源:字体大小[大中小]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1992年12月4日学部主席团会议通过,1994年12月16日、1996年11月6日、1998年12月14日、2000年9月29日、2002年12月19日、2004年10月18日、2006年11月2日、2008年11月6日、2010年9月25日学部主席团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增选工作,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的相关规定,特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第三条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被推荐人应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四条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

各学部每次增选名额的分配,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以下简称学部主席团)根据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趋势确定。

第五条要特别注意推选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

被推荐人年龄(按增选年6月30日实足年龄计算,下同)一般不超过65岁。

在各学部正式候选人中,60岁(含60岁)以下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

第六条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其推荐、评审、选举的程序和办法适用本细则,但第二章第十二条除外。

第七条院士增选工作分为院士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学部评审及选举等阶段。

第八条资深院士不参加对院士候选人的推荐和学部的评审与选举。

第九条在院士增选过程中,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有违背《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及有关规定的不正当活动。

若有违反将严肃处理,直至终止对相关候选人的评审,并暂停推荐单位或推荐人的推荐资格。

第二章推荐和确定院士候选人第十条推荐院士候选人包括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两种途径,不受理本人申请。

第十一条院士推荐候选人(一)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最多推荐2名候选人。

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且至少有2名院士所在学部与该候选人被推荐的学部相同方为有效。

(二)对65周岁以上的候选人,需要6名或6名以上院士推荐,且至少有4名院士所在学部与该候选人被推荐的学部相同方为有效。

(三)院士必须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标准和条件,独立推荐候选人,防止被动推荐。

推荐人必须确实了解候选人的研究领域、学术水平和贡献、科学道德和学风等,独立填写《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推荐书(院士推荐用)》(以下简称《院士候选人推荐书》),并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被推荐人附件材料”(以下简称“被推荐人附件材料”)。

被推荐人附件材料包括:附件1为被推荐人基本情况表;附件2为被推荐人当前有效的中国国籍证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被推荐人还须提供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或澳门特区政府身份证明局的国籍证明并填写《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被推荐人国籍情况说明》);附件3为“被推荐人基本情况表”中列出的10篇(册)以内有代表性的论文、著作、研究技术报告、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的全文;附件4为主要论著目录;附件5为重要引用和评价情况相关内容的复印件(注明出处,应为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和著作的引用和评价);附件6为获奖证书复印件、发明专利证书复印件及其专利实施情况证明材料。

推荐院士对《院士候选人推荐书》所填内容负责,使用院士增选信息系统填写,生成电子文件并打印。

“被推荐人附件材料”的提供者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其中“被推荐人附件材料的附件1”使用院士增选信息系统填写,生成电子文件并打印;自行编辑“被推荐人附件材料的附件2-6”并制成电子文件(PDF格式)。

以上材料寄送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以下简称院士工作局)。

(四)院士应在增选年的4月30日前(以寄出邮戳为准),将《院士候选人推荐书》和“被推荐人附件材料”及其相应的电子文件,以邮寄并互联网在线传输的方式提交院士工作局。

第十二条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候选人(一)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科协等为归口初选部门。

其所属单位或一级学会均可按组织系统推荐本单位、本学会的候选人。

归口初选部门报送的院士候选人年龄不得超过65周岁。

(二)归口初选部门所属单位推荐院士候选人时需填写《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推荐书(部门推荐用)》(以下简称《院士候选人推荐书》),并附“被推荐人附件材料”(附件材料包括的内容同第二章第二条第3款)。

推荐单位对《院士候选人推荐书》所填内容负责,使用院士增选信息系统填写,生成电子文件并打印。

“被推荐人附件材料”的提供者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其中“被推荐人附件材料的附件1”使用院士增选信息系统填写,生成电子文件并打印;自行编辑“被推荐人附件材料的附件2-6”并制成电子文件(PDF格式)。

以上材料寄送院士工作局。

(三)各归口初选部门应严格按照院士的标准和条件,认真负责地组织对其所属单位推荐的院士候选人进行初选。

归口初选部门对所属单位推荐院士候选人的程序要做出严格的规定。

归口初选部门应组成初选委员会,委员不少于11人,必须是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研究员、教授级专家组成。

初选委员会对推荐的院士候选人进行会议评审并无记名投票,产生初选结果,在规定的名额内获得赞成票超过投票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方为有效。

委员会应如实将评审意见以及组成人员名单、投票结果、推荐意见等填入《院士候选人推荐书》中“归口初选委员会评审情况”栏,并须有初选委员会负责人的签名或印章。

(四)各归口初选部门填写“归口初选部门推荐意见”,并按中国科学院各学部分别列出名单,正式行文并连同《院士候选人推荐书》(由负责人签名,加盖省、部级印章)和“被推荐人附件材料”及其相应的电子文件,一并于增选年4月30日前(以寄出邮戳为准)以邮寄并互联网在线传输的方式提交院士工作局。

(五)凡双重领导的单位推荐院士候选人,由主管业务的部门负责组织初选;非业务主管部门推荐院士候选人无效。

第十三条所有推荐材料均不得含有涉密内容。

确需提供涉密材料的,按《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涉密材料的评审和管理办法》执行。

推荐材料违反国家保密规定的,将取消候选人的评审资格。

第十四条凡已连续3次被推荐为中国科学院和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的有效候选人,停止1次院士候选人资格。

第十五条院士工作局对被推荐人的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将审查结果上报学部主席团审议。

由学部主席团确认后,方为院士有效候选人。

第十六条院士工作局将有效候选人名单通告全体院士,并在学部网页和有关媒体上公布。

同时通知归口部门或有效候选人所在单位,将本单位的有效候选人以及相同专业的外单位的其他有效候选人的相关材料一并公示。

候选人在5年之内调动工作单位的应同时在调出单位公示。

由各学部常委会确定3-5个公示单位,各公示单位要将公示方式、时间等情况及时报院士工作局备案,院士工作局在学部网页上公布公示单位名单、公示方式和时间等汇总情况。

公示时间为1个月。

第十七条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后,如推荐院士或归口初选部门发现候选人存在不符合院士标准与条件的严重问题,可及时提出书面材料提交院士工作局。

经有关学部常委会讨论决定并报学部主席团(或主席团执委会)批准,可终止对该候选人的评审。

第三章学部评审和选举第十八条院士候选人的评审和选举,由各学部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进行。

评审必须严格坚持标准,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超脱本部门、本单位、本学科专业的利益,从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对候选人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要注意院士候选人专业的学科涵盖面,要注意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

对于长期不在国内工作的院士候选人,在坚持院士标准的同时,还应特别考虑其对国家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所作的贡献。

第十九条各学部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对有效候选人进行通信评审和会议评审,分别产生初步候选人和正式候选人,最后选举出院士。

第二十条各学部参加投票的院士人数,必须超过本学部应参加增选工作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评审和选举有效。

第二十一条通信评审,产生初步候选人(一)各学部常委会将本学部院士按学科专业划分为若干评审组(每个评审组应不少于15人),同时将本学部的有效候选人按相应的学科进行分组,并确定初步候选人名额(不超过各学部增选名额的2.5倍)以及监票小组人员名单。

(二)评审组评审:各学部办公室于6月5日前将本学部有效候选人的《院士候选人推荐书》、“被推荐人附件材料”有关内容、评审组选票等分别寄送本学部相应评审组院士。

院士对本评审组的有效候选人进行评审打分,于7月5日前将评审组选票寄送到本学部办公室(以寄出邮戳为准)。

7月15日前,本学部主任会议确认打分结果。

各学部常委会根据院士要求,如认为确有必要交流有关情况,可由各评审组组织召开非正式会议。

院士自愿参加会议。

会议于6月30日在同一地点召开。

(三)学部评审:各学部办公室于7月21日前将评审组打分结果和初步候选人选票寄送本学部院士。

院士对本学部的全部有效候选人进行评审打分,于8月5日前将选票寄送到本学部办公室(以寄出邮戳为准)。

(四)各学部常委会于8月15日前确认本学部评审打分结果,按初步候选人名额,以得分多少为序产生初步候选人。

与规定名额的最后一名分数相同者,均为初步候选人。

(五)各学部常委会确定初步候选人的主审小组。

主审小组一般为3人,其中可有1位推荐院士或与被推荐人同一单位的院士。

主审小组对初步候选人系统性、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等提出评价意见,对初步候选人的学风、提供材料的准确性等提出审查意见,供本学部会议评审时参考。

如有必要,主审小组可以适当方式征求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意见。

(六)院士工作局将初步候选人名单印发全体院士,同时在学部网页和有关媒体上公布。

第二十二条会议评审,产生正式候选人(一)各学部常委会组织召开本学部评审会议,对初步候选人逐一进行评审。

(二)主审小组介绍初步候选人情况和主审小组意见。

(三)在院士讨论评议的基础上,全体与会院士进行无记名投票,按得票数多少为序产生本学部正式候选人。

正式候选人名额为各学部应增选名额的1.2倍。

如遇有获得赞同票数相同而超过正式候选人名额时,则对票数相同者再投票表决,取票数多者入选。

第二十三条选举院士(一)学部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对本学部的正式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

(二)获得赞成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照本学部的增选名额,根据获得赞成票数多少为序依次入选,满额为止。

如遇有获得赞成票数相同而超过应增选名额时,则对票数相同者再投票表决,以增选名额为限,取票数多者入选。

第二十四条各学部常委会审查确认本学部的选举结果,经学部主席团审议批准后,呈报国务院备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