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
哲学知识总结
![哲学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a524a37cfc789eb172dc875.png)
一、哲学及其派别1.理解哲学的内涵(1)从本义看,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系统和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3)从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区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哲学与社会的关系(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二、世界的物质性和意识的能动性(唯物论)1.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练习,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1)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外部现象,还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复制当前,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创造出理想或者幻想的世界)(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3)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哲学基本派别及主要观点
![哲学基本派别及主要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cbcb1a52d380eb62946daf.png)
(一)客观唯心主义的几种流派1.目的论——客观唯心主义用目的解释世界的哲学学说。
认为某种观念的目的是规定事物存在、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原因和根据。
其根本点是把自然过程拟人化,把目的这个只为人的活动所固有的因素强加给自然界。
目的论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即外在的目的论和内在的目的论。
前者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发生并秩序井然,都是神的目的所安排的。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外在的目的论的早期代表,到中世纪则为宗教神学所利用和发挥,成为宗教神学的核心思想。
内在目的论认为事物的必然性存在于目的性之中,进而把目的理解为事物的内在规定,是比必然性更高的原则。
2. 宿命论——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个人的际遇是由命运决定的理论。
主张“命运”主宰一切,人们必须服从它的支配,听任它的摆布,否认人的一切能动创造作用。
鼓吹“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反对作任何改变现实的积极努力,认为努力是徒劳无益的。
宿命论突出地表现在某些宗教思想中。
3. 万物有灵论(物活论)——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万事万物充满“精灵”,具有生命、感觉和思维能力的哲学学说。
又称万物有灵论。
它认为任何物质形态都有生命、感觉和思维能力,混淆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本质界限。
这种理论指出,原始人通过对梦境、幻觉、睡眠、疾病、影子、映象、回声、呼吸等现象的认识而产生了存有非物质性独立灵魂的观念,觉得灵魂在物体中的去留乃决定着这些物体生命的有无。
又名物活论。
4. 唯意志论——客观唯心主义一种主张意志是宇宙的本体、意志高于理性的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哲学。
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的德国,流行于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叔本华和尼采。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整个世界的基础,是终极的实在,一切事物都是意志的表现,思想也是意志的派生物。
作为宇宙本体的意志是一种完全敌视客观物质世界的神秘的生活力,亦即一种盲目的、无理性的、永不衰竭的创造力。
这个意志无所不在,永不死灭,意志是产生万物的根源。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https://img.taocdn.com/s3/m/c5c3c54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1.png)
哲学的基本问题
• 知识论:研究认识和知识的本质,包括知识的来源和查证知识的可靠性。 • 本体论:探讨现实的本质,如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以及存在的本质。 • 伦理学:研究道德价值和行为准则,探讨权利、义务和善恶的问题。 • 美学:研究美的本质和价值,探讨审美体验和艺术作品的特征。
哲学的主要派别
• 理性主义派:强调通过理性推理和思考来获取真理。 • 经验主义派:认为知识源自经验和感觉观察,强调实证和经验验证。 • 实在论派:相信存在真实的独立于人类观察和思考的事物。 • 相对主义派:强调真理和价值观都是相对和主观的。 • 实用主义派:关注实用和结果,强调行动的有效性和实践的价值。
哲学在当代的重要性
虽然哲学常被认为是古老的学科,但它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哲学帮助我们思考道德、伦 理和人类存在的问题,指导我们面对复杂的世界和抉择。
结论
哲学是一门充满思辨和探索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和世界的本质。通过思考哲学的基本问 题和了解不同的派别,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取得明智的决策。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 别
哲பைடு நூலகம்是研究存在、真理、价值和意义等基本问题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世 界的本质和人类存在的意义。本演示将探讨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主要派别。
哲学的定义和作用
哲学研究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如知识的来源、现实的本质、道德的准则以 及美的价值。它帮助我们思考自己和世界的意义,并引导我们做出更明智的 决策。
《哲学与人生》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哲学与人生》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https://img.taocdn.com/s3/m/1b2cdaa8915f804d2a16c16a.png)
天材出于勤奋
我命天注定
决
定
体
现
勤勉、刻苦
颓废、消沉
方法论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思考:世界观=方法论?
•
※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强调的是“怎么想”
方法论强调的是“怎么做”
联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思路: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
世界观 方法论
对世界事物的看法
注意: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与 方法论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因此不能说哲学是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
方法论
区 内涵 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
哲
⑵包括两个方面: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本体论)-
学
-划分唯物和唯心的唯一标准
的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认识论)-
基
- 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本
问 2、为什么说这个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 题题
⑴从生活实践看: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
⑵从哲学研究看: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
别 不同 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 ①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系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②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 观,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
哲学不仅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而且指导人们怎样 面对世界。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 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两个方面的内容.doc马哲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两个方面的内容.doc马哲](https://img.taocdn.com/s3/m/b77a0209561252d380eb6ef3.png)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两个方面的内容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
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
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
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客观实在的观点,正确地揭示了包括自然、社会和人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
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无论具体特点如何,都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就是客观实在。
世界是物质的,也就是说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都是物质的,都是客观实在的具体形态。
第一,自然界是客观的第二,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的时间和空间观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2)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第一,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第二,时间和空间业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只是存在于思维中的抽象概念。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学霸笔记】微专题41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
![【学霸笔记】微专题41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https://img.taocdn.com/s3/m/72b2ca80763231126fdb1101.png)
微专题4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一、哲学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不同性质的哲学对它的回答有着很大的差异。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是全面的、辩证的、科学的。
2.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这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重要的方面。
▲追求物质利益≠唯物主义;追求精神文明≠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反映存在或者不能彻底的反映存在。
这是哲学问题中从属的方面。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典例1】企业若想得到良好发展,就必须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优秀的经营者能够对市场需求作出正确的判断。
从哲学基本问题来看,这是因为①存在决定思维②思维决定存在③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二、哲学的基本派别在漫长的哲学发展过程中,各种哲学观点层出不穷,无数哲学流派形态各异,但哲学所有这些形形色色的理论,无非分别属于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014d71a45177232f60a246.png)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从与生活关系看: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 践中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从对哲学影响看: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和 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 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 题的回答。
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 。
不可知论
2、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
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
不可知论
3、世界上只有没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认
识的事物。
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何者是本原)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存在决定思维
(有无同一性)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不要混淆: (1)“思维”和“存在”相搭配 “意识”和“物质”相搭配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易错提示:
误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辩证 关系的问题。 注意: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没有 涉及辩证关系,二者的辩证关系是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全面准 确的回答。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一方面:
第一方面:即: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
者为本原的问题。
“谁先谁后”、 “谁决定谁” ①“何者为本原”的别称:“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 何者为世界的起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意识
②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和派别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和派别](https://img.taocdn.com/s3/m/0f69735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2.png)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和派别哲学是一门思考人类存在和世界本质的学科,探讨的问题通常被称为哲学基本问题。
在哲学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派别,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简要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几个重要的哲学派别。
第一部分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指哲学思考的核心议题,包括存在、知识、价值和自由等方面的问题。
1. 存在问题存在问题关注的是宇宙和人类的存在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的主要观点有实在论、唯心论和辩证法等。
实在论认为存在是客观存在的,宇宙和人类都有独立于意识的存在。
相反,唯心论主张存在是通过主体的意识活动而产生的,认为宇宙和人类都是意识的产物。
辩证法则强调宇宙和人类的存在是动态的、矛盾的统一。
2. 知识问题知识问题关注的是人类如何获取和判断真理的问题。
主要观点有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和批判性理论等。
理性主义认为人类通过理性思维和先天的知识能力来获取真理。
经验主义则认为人类通过感观经验和后天的知识积累来获取真理。
批判性理论强调人类的知识是社会和历史条件的产物,需要在批判和解放中不断更新。
3. 价值问题价值问题关注的是道德与伦理的问题,以及人类价值观的形成和实践。
主要观点有道德相对主义、道德客观主义和伦理学等。
道德相对主义认为价值是主体相对的,不同的人和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
相反,道德客观主义认为存在客观的道德原则和价值标准。
伦理学则研究人类应该如何行动和生活才能实现最高的道德价值。
4. 自由问题自由问题关注的是人类意志和选择的自由性,以及其与命运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主要观点有自由意志主义、决定论和社会唯物主义等。
自由意志主义认为人类具有自主决定自己命运的能力,是自由的。
相反,决定论认为人类的意志和行动是受条件和因果关系所限制的。
社会唯物主义则强调社会和经济条件对人类的自由具有重要影响。
第二部分哲学派别哲学派别是指在哲学领域内形成的不同思想流派和学派。
下面将简要介绍几个重要的哲学派别。
1.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哲学的起源,包括柏拉图主义、亚里士多德主义等学派。
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及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及哲学的基本派别](https://img.taocdn.com/s3/m/97086aa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2.png)
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及哲学的基本派别一、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爱智慧。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理论形态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世界观: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一定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
哲学世界观与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的关系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进入自身认识和实践领域的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发展规律,以及人和自然关系等问题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本质、发展规律,以及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目标和意义等问题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2、哲学是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一一部分世界一一特殊规律哲学一一整个世界一一一般规律3、哲学是世界观,同时又是一般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关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哲学是一般方法论一一指导一一一门科学或具体科学的方法的理论是具体方法论二、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1、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2020高考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考点精析系列】
![【2020高考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考点精析系列】](https://img.taocdn.com/s3/m/556c0c17b84ae45c3b358cf1.png)
考点4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一)哲学基本问题⒈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不同性质的哲学对它的回答有着很大的差异。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是全面的、辩证的、科学的。
⒉内容:⑴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这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重要的方面。
▲追求物质利益≠唯物主义;追求精神文明≠唯心主义。
⑵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反映存在或者不能彻底的反映存在。
这是哲学问题中从属的方面。
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二)哲学的基本派别在漫长的哲学发展过程中,各种哲学观点层出不穷,无数哲学流派形态各异,但哲学所有这些形形色色的理论,无非分别属于两大派别:和。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与根本观点两千多年来。
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从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到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再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cde73c0376baf1ffd4fad0e.png)
误区: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注意: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典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解析]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项 符合题意。A、D 两项都是哲学基本问题包含的内容之一,因 而是片面的。C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其划分标 准是( )
A.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答案]B
2.“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
物。”这种观点属于( )
谢谢
1.(教材 P10)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没有一个贯 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的问题?
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 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2.(教材 P11)(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2) 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 吗?为什么?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 的始终,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含义:① 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
哲
学 的 基 本 问 题
什么是哲学 的基本问题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和派别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和派别](https://img.taocdn.com/s3/m/92e1352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f.png)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和派别摘要:1.哲学基本问题概述2.哲学派别分类3.各派别的主要观点及代表性人物4.各派别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5.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应用正文:自古以来,哲学就是人类思考世界、探索人生的一门学科。
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体论,探讨世界的本质和存在方式;二是认识论,关注人类如何认识世界以及知识的来源、性质和范围。
在这两大问题基础上,哲学发展出了多种派别,各派别有其独特的观点和理论。
一、哲学基本问题概述本体论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主要研究世界的本质、起源和结构。
认识论则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笛卡尔等,关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方法和局限。
二、哲学派别分类根据对世界本质和认识论的不同观点,哲学可分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实证主义、浪漫主义等派别。
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不同形态。
代表人物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
2.唯心主义:主张世界是精神的产物,精神是世界的本质。
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
3.实证主义:强调科学方法和实证知识,认为只有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
代表人物有孔德、斯宾塞、穆勒等。
4.浪漫主义:强调个体情感、想象力和自由精神,反对理性主义。
代表人物有卢梭、雪莱、华兹华斯等。
三、各派别的主要观点及代表性人物1.唯物主义:主张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通过实践认识世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唯心主义:强调精神、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精神的产物。
认为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主要是直观和思维。
3.实证主义:倡导科学方法和实证知识,认为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验证的过程。
4.浪漫主义:强调个体的情感、想象力和自由精神,倡导追求美好、自由的人生。
四、各派别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实证主义和浪漫主义等派别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的理论影响了后世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發展。
概述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派别
![概述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派别](https://img.taocdn.com/s3/m/ac810b2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d.png)
概述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派别前言哲学是一门探讨人类存在、意义以及知识和价值的学科。
它涉及一系列基本问题,如人类的本质、自由意志和道德判断等。
同时,哲学还分化出多个派别,每个派别都对这些基本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本文将概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介绍哲学的主要派别。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人类思考和探索的核心议题。
以下是哲学的几个基本问题:1. 本体论问题本体论问题主要关注存在的本质和实在性。
它涉及到“什么是真实的实体”和“宇宙是如何存在和演化的”等问题。
例如,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唯一实在的存在,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和精神才是决定性的。
2. 认识论问题认识论问题关注人类如何认识和获知世界。
它探讨知识的来源、限制以及真理的本质等。
例如,理性主义认为通过理性和思考可以获得真理,而经验主义则认为只有通过感观经验才能获得知识。
3. 伦理学问题伦理学问题关注道德和价值的本质。
它探讨什么是道德行为、道德判断的准则以及人类的自由意志等。
例如,伦理相对主义认为道德观念的价值是依赖于个体或社会的,而道德客观主义则认为存在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
4. 政治哲学问题政治哲学问题关注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合理性和正义性。
它探讨政府的权力来源、目的和分配等。
例如,保守主义认为传统和秩序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而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
哲学的主要派别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个主要派别,每个派别都对基本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哲学派别:1. 古希腊哲学派别古希腊哲学是哲学的起源,包括柏拉图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和斯多亚学派等。
柏拉图学派重视理念和真理的追求,亚里士多德学派则注重经验和逻辑的运用,斯多亚学派则强调感性经验和悟性经验的一致性。
2. 现象学派现象学派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强调经验现象的直接描述和解释。
它反对抽象和概念化,试图还原经验的直观性和原始性。
3. 实证主义派实证主义派是20世纪早期逻辑实证主义的延续,强调科学的观察和实证的基础。
2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2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https://img.taocdn.com/s3/m/156e3ec51711cc7930b71631.png)
方法论�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与具体科学
1.区别 �研究对象不同�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基础
2.联系�具体科学
哲学
提供指导
1.“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 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 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 相一致的是�� �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 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 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判断正误
自然、社会、思维知识
�1�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文化与
综合国 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
力
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Hale Waihona Puke 一.哲学与世界观1.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 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与世 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二.哲学与方法论
1.世界观与方 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
决定 体现
哲学中的“两个对
子”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分歧�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分歧�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回答的是“世界是怎么样的”问题�
“不可知论”
究竟是梦还是醒� 究竟是庄周还是 蝴蝶�根本没有 必要去追究�。 因为人们根本无 法认识食物�人 的感觉是不可靠 的。
概述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派别
![概述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派别](https://img.taocdn.com/s3/m/9ae6a47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f.png)
概述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派别概述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派别一、哲学基本问题哲学是“探索真理”、“智慧帝国”的一门学科,它重点关注一些基本的、深入的问题,以求在哲学教训中发现真理和智慧。
哲学基本问题有如下几个:1、存在之谜:这是哲学最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实体和存在的关系,其目的在于:研究存在的本质是什么、存在的真实性、存在的范围等。
2、有无统一的结构原则:这是一个质疑客观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希望用一个统一的原则,结构化客观存在,以实现客观存在的唯一性和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3、物与人的本质:这是一个包含了众多方面的问题,比如:人的本质是什么?物的本质是什么?这些本质的关联关系是什么?物和人之间有何种区别?4、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一个关于人性和社会的问题,它涉及人之间的社会、家庭、文化等各种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联系和社会的发展。
5、人与环境的关系:这是一个有关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它考察人类在自然界的若干方面,以及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
6、宇宙本质及其未来:这是一个关于宇宙的基本问题,它考察宇宙的起源、宇宙的本质、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宇宙的未来是什么等。
二、哲学基本派别哲学基本派别,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包括古希腊雅典学派,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学家,他们的哲学思想主要围绕着因果观、自然观、完美观等展开。
2、中国哲学:这是由诸子百家组成的一个整体,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有显性和潜性之分,显性包括儒家、佛教、道家等思想,潜性是形成诸子百家基础思想的根本;3、伊斯兰哲学:这是伊斯兰教基本原则和伊斯兰哲学思想经过两千余年的深入研究而形成的,它以柏拉图哲学为基础,但由于地域和宗教因素来进行了改造,所以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哲学主线;4、印度哲学:印度哲学是以印度教和佛教为基础的一种思想体系,它涉及的内容有:宇宙的起源和其来历,生命的本质和来源,人的本性,宗教、社会及道德的原则等等。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派别划分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派别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19d7c03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7.png)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本观点
三种形态
根本观点
两种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合理性
局限性
唯心主义
驻足回首:
谢谢大家
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感觉等)夸大为世界的本原,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03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贝克莱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01
02
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心想事成
01
气者,理之依也
0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03
万物由水生成——泰勒斯
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正确性
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
01
02
②局限性
01
02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如: 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
从生活实践看
思维
客观情况(存在)
农民种植什么?
企业制定产品价格
气候,土地,种子,市场供求
生产成本,产品供求
结论一: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626c045c850ad02de804192.png)
理解: ①存在(物质)—客观:客观存在的事物。 注意: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 “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②思维 (意识)—主观:人脑对客观事物的
反映。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 感觉、设想、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目标 识的辩证关系”。 等。
A
9.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②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④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 存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注意: “谁先谁后”、 ①“何者为本原” “谁决定谁” “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 的别称: 何者为世界的起源”。
存在决定思维: 唯物主义
存在
狗在人脑 中的形象
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唯心主义
②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 心主义、 “谁决定谁” “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 何者为世界的起源”。
②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的唯一标准: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 哲学的两大阵营、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④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唯物主义
2.存在即被感知 唯心主义 3.物是“感觉的组合”、“观念的集 合”。 唯心主义 4.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唯心主义 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唯物主义
这就反映了哲学的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能否正确认识 这个世界,反映这个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材料中科学家发现太阳系存在着第9颗行星,这说明人的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在材料 中没有体现,①不选;人们能认识到太阳系第9颗行星的 存在,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正确;材料表明人 们能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③不选;太阳系第9颗行星的发现表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
(3)在历史观中,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4)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离开实 践,就不能科学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 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科 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 考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 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 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
(1)一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 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凡认为存在决定思 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的,就是唯心主义。 -------对“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的 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 一标准。 (2)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 (意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物质)的问题 -----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 世界是什么(世界 的本原是物质还是 唯心主义 意识)
辩证法 形而上学 世界是怎么样(世 界的状态)的
片面、孤立、静止
其一
其二 (从属)
全面、联系、发展
第三观点:从根本观点上说,唯物主义是正确的, 易错辨析 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有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 一定的局限性。从根本观点上说,唯心主义是错误 系问题。 的,但唯心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定意义上丰富和 发展了辩证法思想,因而也有其正确、进步的因素。 2、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第四个观点:关于什么是世界本原的问题,除了唯 义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唯物主义是完全正确的,唯心主义是完 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回答外,还有一种二元论的
2014山东文综33.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 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 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 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 “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 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
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休
谟的上述观点属于
B
①客观唯心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可知论 ④不可知论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 ②③
漫画“眼不见心就不想”的观点:
①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②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③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个:错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就存在唯 易错辨析 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 即使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在历史观上也是唯心主 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 格尔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 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出现了唯物 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 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 3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产生后,开始出现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
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
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 始终。
判断:
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
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辨证的 历史观的统一,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彻底严密完整的科学体 系.
有机统一,结束了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中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2 、(从作用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 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 (1)首先坚持的是一种科学的精神;P21 (2)全部理论来自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 践的发展而发展(历史性)。 革命性:
(1)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实践性);
(2)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人类的解 放的科学;(阶级性) 关系--科学性是前提,革命性是保证,二者是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实践性
(1)实践的观点在马哲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 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
全错误的。 观点,它把物质和精神看作两个彼此独立的本原。
4 、二元论是独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 二元论其实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派别,它要么走向
外的第三大哲学派别。 唯物论,要么滑向唯心论。
考点三、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哲诞生与19世纪40年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 发展、科学发展和哲学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 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生的阶级基础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 别是细胞学说 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 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 产生的直接理论 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来源
C
在冥王星遭“降级”后,太阳系只剩下八大行星, 但2016年1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迈克 ‘布朗与康斯坦丁·巴特金宣称发现太阳系第9颗 行星存在的证据。通过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计 算出“行星九”的存在,这是150年来,首次有确 凿证据证明太阳系内人类对行星数量的“普查” 是不完全的,这将帮助科学家解释太阳系边缘柯 伊伯带许多天体和碎片的奇怪特性。这表明 ①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 重要条件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人们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源的问题,二是思
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何 者是本源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的唯一标准,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问题的不 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2》深化探究p141-142
1、知识拓展--正确把握哲学基本问题的
两个方面 区别(内容、地位、意义)
在那,但在人的感觉上,具体的时间不断地从脑子
里“漏掉”了。加来道雄的“时间”观点
A. 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B.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 C. 坚持了唯心主义的立场 D. 认为具体的时间与人的感觉有关
B
哥白尼堪称哲学家,因为他将宇宙中心从地 球移向了太阳;达尔文堪称哲学家,因为他 证明了人类与其他动物的血缘演变关系;爱 因斯坦堪称哲学家,因为他推翻了牛顿的绝 对时空观。这些科学家之所以被称为哲学家, 是因为他们 A. 研究的对象和范畴与哲学相同 B. 科学揭示出自然界唯物辩证的本质 C. 让人们更接近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D. 正确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要求各地做好预警,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
路线,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D
人们常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物理学家加来道
雄通过实验给出了结论:从物理上讲,时间就一直
A
下列选项与“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
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的哲学
观点相一致的是(
D B.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A. 昌必有衰,兴必有废 C.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
D.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 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
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个统一)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 一 (2)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 历史观的统一 (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的统一 (4)三个统一的基础---科学的实践观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发展的理论——随着社会实践 的发展而发展
C
2013天津文综7.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 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中新的中微子振荡, 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 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 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 现”。科学家的这些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