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测试卷 必修二(3、4、5单元)
高考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2第二章)课件+课时练
阶段性测试题六(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5·山西太原)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③处是低级住宅区B.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C.②处是高级住宅区D.⑤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答案:C解析:①③两处位于河流下游,城市的外缘,交通便利,应为工业区;④处位于河流上游,不宜布局钢铁工业;⑤处靠近铁路,交通便利,煤铁资源丰富,宜布局钢铁工业;②处位于河流上游,接近公园,且位于城市边缘,环境优美,应为高级住宅区。
2.关于图中城市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B.该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受交通的影响明显C.山区城市常采用图示功能区分布模式D.图中绿化带的最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答案:B解析:城市各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图中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是扇形模式,该模式的形成主要受交通的影响;平原地区城市常采用扇形模式,山区城市常形成多核心模式;图中绿化带位于铁路、重污染工厂与城市之间,主要功能是净化空气,降低噪声。
读“某城市区域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示甲功能区可能是()A.行政区B.低级住宅区C.高级住宅区D.文化区4.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答案:3.B 4.C解析:第3题,甲功能区邻近铁路、主要公路,虽交通便利,但噪音污染较大;邻近工业区,环境质量较差,但可方便职工上下班。
故甲功能区可能为低级住宅区。
第4题,丙区域位于主城区的中心,交通便利,地租最高;乙区域环境优美,且有主要公路与市中心相通,地租次之;甲区域距市中心较远,且邻近工业区,环境质量较差,地租最低,故C选项正确。
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
2007届高三阶段性考试地理试卷
市二高高三阶段性考试地理试卷 2006-9-28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1.5分)1. 读图,两幅图表示的区域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1:100000,则:( )A .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000B .图乙的比例尺为1:400000C .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D .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2.某军舰在东经160°,北纬27°的海面上,沿着160弹,射程为300千米,落弹点将在:( )A .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B .东半球的低纬度地区C .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D .西半球的低纬度地区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100m ),判断3—4题。
3.图中等高线X 的数值是:( ) A .200m B .300m C .400m D .500m 4.河流在图中的流向是:( ) A .由东北向西南 B .由西南向东北 C .由西北向东南 D .由东南向西北读下面等值线图,回答5——6题。
5、如果该图是等高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C 之间的坡度大于AE 之间的坡度B .BD 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AC 之间的垂直距离 C .A 处是山谷,B 处是山顶D .A 处是山顶,B 处是盆地6、如果该图是等压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处盛行上升气流,B 处盛行下沉气流B、A处往往出现晴朗天气,B处往往出现阴雨天气C、C处盛行偏南风,D处盛行偏北风D、AC之间的风力大于AE之间的风力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3点57分,由美国发起,中、俄、德、法、加等多国科学家参与的“深度撞击号”航天器,经过半年太空遨游,成功地对太阳系中“坦普尔一号”彗星实施了撞击。
据此回答7~9题。
7.下列光照图中,与深度撞击号”撞击彗星的时刻最接近的是:()8.撞击彗星的瞬间,美国加州大部分地区(西八区)正值日落后3小时左右,天空完全暗下来,许多天文爱好者目睹了“太空焰火”奇观。
2007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测试卷中国地理
2007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测试卷中国地理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右图为我国某河流示意图,分析完成 3•该河A. 有较长的结冰期B. 在800mm 等降水量线以南C. 流域内多涝洼地D. 流域内主要经济作物是甜菜 4•治理该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A. 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B. 在上、中游修建蓄洪水库C. 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D. 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 万壑的地貌特征。
其中典型地貌有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其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第I 卷(选择题,共 75分)一、选择题(共75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 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 3分)右图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量与径流量关系图,读图回答 1 — 2题。
1.由图可知,甲、乙、丙三种土地利用中,对地表保护 程度的高低是A.丙 >甲>乙 B .乙 >丙>甲C.丙 >乙> 甲 D .甲 >乙>丙2•若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我国东北平原、江南丘陵 和珠江三角洲三地,则甲、乙、丙的正确排序是A. 江南丘陵、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B. 东北平原、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C. 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江南丘陵D. 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东北平原3 —4 题。
«06040£爪未】&下列因素中,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关系密切的有①临渤海和黄海,交通便利②地形平坦割的黄土堆积高地。
据此回答 5 — 7题。
5 •下列地形图中能够反映出黄土塬地貌的是 ② A.① 6 •对黄土塬的治理措施是A. 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B. 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C. 打坝建库,拦泥蓄水D. 在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7.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有 A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 B.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沙漠地区、北方的土石山 C.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平原地区 D. 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 C.③③D.②③读“山东半岛城市群示意图”,回答 8 —11题。
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测试卷必修二(1、2单元)
2007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测试卷必修二(1、2单元)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共75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3分)下图是人口再生产模式简略示意图,回答1~2题。
1.引起Y时期人口出生率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增长与衰退周期性波动B.全球气候冷暖周期性波动C.国家人口政策的周期性波动D.全球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周期性爆发2.X时期社会刚处在A.由畜牧业向定居农业转变B.由农业向手工业转变C.由农业向传统工业转变D.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对于人口系统来说,系统中变量的因果关系,既存在着因变量与果变量呈同向(正性)变化,用“十→”表示;又存在着因变量与果变量呈相反(负性)变化趋势,用“一→”表示。
结合人口简化模型,回答3~5题。
3.图中因果关系为正性(正因果反馈回路)的是A.d →a →dB.d →c →b →a →dC.d →e →dD.d →c →f →e →d4.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在提高,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密度增大B.耕地面积扩大C.出生率在增高D.死亡率在降低5.右图的①②两图分别示意两个国家近年的人口构成,这两国家最有可能是A.①俄罗斯②印度B.①德国②日本C.①肯尼亚②法国D.①英国②巴西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6~8题。
6.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国际人口迁移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7.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8.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下表是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表回答9~10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1-3单元测试卷 基础版(原卷版)同步练习
模拟考试卷(二)(考核内容:第一章-第三章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姓名:班级:学号: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据此完成1~2题。
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复杂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D.地处内陆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图”,回答3~4题。
3.以某地的四类要素为标准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A.8 000B.10 000C.6 000D.4 5004.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C.黑龙江—矿产资源D.内蒙古—水资源读图“某特大城市的某功能区人口数量日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 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A. 商业区B. 住宅区C. 工业区D. 行政区6. 此类功能区通常位于()①城市中心区②高校密集区③交通干道旁④城市边缘地带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我国有按《周易》八卦理论筑城的传统。
新疆伊犁州的特克斯县城始建于南宋,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
是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
全城路路相通,街街相连;没有一盏红绿灯,却从不拥堵(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地域文化对特克斯县城产生最独特的影响表现在( )A. 城市路网特色B. 民居的建筑特色C. 无工业区分布D. 商业网点的分布8. 形成特克斯县城当前地域空间结构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因素B. 自然因素C. 历史因素D. 政策因素“南果北种”现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也是发展高附加值、高效农业的可行之路。
200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_文综(地理部分)
1200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_文综(地理部分)第Ⅰ卷读图1,回答1~2题。
1.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2.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A .增加了湿、热程度B .降低了干、热程度C .减轻了寒冷状况D .加剧了干燥状况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
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期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2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
回答3~4题。
3.该地区A.集镇分为两级B.集市的周期为3天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4.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A .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B .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胜过C .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D .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图3)。
回答5~6题。
5.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6.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A .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 .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C .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 .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读表1数据,回答7~8题。
表1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海拔/m 纬度 经度 北京31 39°55′N 116°24′E 兰州1517 36°03′N 103°49′E 福州84 26°02′N 119°19′E 甲地110 34°44′N 113°42′E 乙地1891 25°04′N 102°42′E7.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8.图4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图5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
回答9~11题。
2007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测试卷(世界地理)
2007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测试卷世界地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共75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3分)下图表示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
读图回答1—3题。
1.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A.a B.b C.c D.f2.e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A.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不足B.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识C.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D.女性比例小,人口生育率低3.b、d两洲之间的分界线是A.直布罗陀海峡B.白令海峡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2005年7月26日,参加朝核问题第四轮六方会谈的韩国、美国、俄罗斯、朝鲜、日本和中国代表全部到达会谈地点,原定于去年9月召开的朝核问题第四次六方会谈正式在北京举行,据此回答4—5题。
4.右图是其他五国与北京的相对方位及距离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c、d、e五国分别是:朝、美、俄、韩、日B.五国首都都是本国的经济政治中心C.五国都是亚太合作组织的成员国D.从a国首都起飞往北京最近距离是先西北方向飞,后西南方向飞5.朝鲜与伊朗、伊拉克、利比亚等国都曾被美国指责为“邪恶轴心国家”,关于以上四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临海国家②都是以黄色人种为主③都是发展中国家④石油资源都很丰富⑤都在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⑥淡水资源都缺乏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③D.②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
据此,回答6—8题。
6.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A.澜沧江B.怒江C.红水河D.雅鲁藏布江7.合作开发湄公河流域过程中,将会遇到的最大障碍是A.生态恶化B.资金短缺C.利益主权D.边界问题8.对开发湄公河流域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发展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④加强中国同东盟的经济合作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③④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为四条河流的入海口附近,读图判断9—11题。
2007学年12月高三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浙江温州部分中学2006-2007学年高三质量检测地理2006.1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图为圣彼得堡6月22日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1~4题:1.根据图推断,圣彼得堡的地理坐标为A.53°26′N ,30°E B.53°26′N ,45°EC.60°N,30°E D.60°N ,45°E2.根据图推断,中国南极长城站(62°12′59″S,58°57′53″W)在北京时间6月22日的夜长时间大约为A.约22~23小时B.约18~20小时C.约24小时D.约1~2小时3.当圣彼得堡6月22日正午时,南极长城站的区时为A.6月22日18时B.6月22日6时C.6月21日18时D.6月21日10时4.圣彼得堡在每年夏天有“白夜”现象,即傍晚落日的余晖和第二天清晨的曙光连在一起。
结合图1,分析此种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白夜”现象即是极昼现象B.“白夜”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C.“白夜”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D.“白夜”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逆辐射作用我国“神舟六号”飞始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许成功发射,17日凌晨安全返回。
据此回答5-7题5.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半球图,若用阴影部分表示飞船发射时刻区时为10月12日的范围,其中最接近的是A.a B.b C.c D.d6.飞船飞行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B.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C.赤道各地日出时,当地物体影子朝向西偏北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7.飞船返回时,右图中各线能够表示全球昼长随纬度分布规律的是A.①B.②C.③D.④8.右图表示北半球某日某经线上各地的日出时间。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测试3 新人教版必修2 新课标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测试3 新人教版必修2 新课标一、选择题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
下图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
据此完成以下3题。
1.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由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A.设计 B.提供面料 C.加工 D.送货上门2.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A.大型服装超市B.服装专卖店C.代理销售商D.信息交流平台3.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A.配送仓库B.面料厂C.制衣厂D.仓储中心图5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
完成5—6题。
4.导致该都市圈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人较低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5.应用GlS技术在图5甲基础上制作图5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C.各行政区的边界 D.各行政区的面积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
完成以下2题。
6.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A.①B.②C.③D.④7.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A.石油开采 B.桉电站建设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读图,完成以下4题:8.①③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 ( )A.现代型和原始型 B。
原始型和传统型C.现代型和传统型 D.传统型和现代型9.③与①相比死亡率高的原因是 (。
)A.战争 B.疾病C.生活水平差 D.老年人口多10.与②人口增长模式相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是 ( )下图是奥地利l951~2001年人口增长状况示意图,其间人口死亡率保持稳定,读图判断20~21题。
11.奥地利人口自然增长的低谷期发生在 ( )A.1961~1971年 B.1971~1981年C.1981~1991年 D.1991~2001年12.近三十年来,奥地利人口增长的最主要特征是 ( )A.负增长显著 B.机械增长显著C.自然增长显著 D.过度增长显著读湘北某城市略图,回答以下3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测试5 新人教版必修2 新课标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测试5 新人教版必修2 新课标一、选择题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图7所示状况。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7~8题。
1.图7所示人口增长状况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B.老龄人口增多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D.人口密度变小2.伴随图7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A.商业用地减少 B.居住用地扩大 C.交通用地减少 D.工业用地扩大下图为“原料产地、转运站和市场运输成本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2题。
3.图中转运站成为最佳设厂区位,是因为节省了哪一些运输成本 ( ) A.a2+bz B.a3+bC.a4+b4 D.a2+bz+a4+b44.下列工厂适合在转运站布局的是 ( )A.制糖厂 8.饮料厂’C.钢铁厂 D.炼铝厂中国国务院总理汪零宝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争谐发展的要求。
做好人口、贵源、环境工作。
”回答以下3题。
5.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年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③环境污染局部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③④6.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下列行为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 A.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在我国乡村地区大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B.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D.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7.为减轻我国在能源方面的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从生态角度分析。
发展风电的意义在于①可以缓解温室效应②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③能够减轻大气污染④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A.①⑦ B.①③ C.②③ D.①④图3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 左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模块综合检测卷(必修2,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必修2地理试题
月考(二) 必修二模块综合检测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2018·某某某某检测)人口密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农业密度是指单位农田面积上的农民人数;生理密度是指适合作为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
下表为四个国家人口密度、农业密度和生理密度(单位:人/平方千米)统计表。
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与农业密度和生理密度相比,人口密度未考虑 ( )①土地类型②土地面积③农业生产技术④人口总数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2.根据材料可知 ( )A.生理密度大的国家农业密度大B.荷兰的农业技术水平比日本高C.一个国家的农业用地比重D.一个国家的农业人口总数答案:1.B 2.C解析:第1题,人口密度=人口总数/土地面积,农业密度=农业人口总数/农田总面积,生理密度=人口总数/适合作为农业用地的土地面积。
所以人口密度未考虑土地类型和农业生产技术。
第2题,农业用地比重=适合作为农业用地的土地面积/土地面积;适合作为农业用地的土地面积=人口总数/生理密度;土地面积=人口总数/人口密度。
所以,农业用地比重=人口密度/生理密度。
根据材料可以计算出一个国家的农业用地比重,故C正确;表格中的信息不能体现生理密度与农业密度呈正相关,故A错误;根据材料无法比较荷兰与日本的农业技术水平高低,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给出相关国家的农田总面积,故无法计算一个国家的农业人口总数,D错误。
(2018·某某某某考试)“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四国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 ( )A.甲国 B.乙国C.丙国 D.丁国4.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原因 B.家庭原因C.自然原因 D.个人原因答案:3.D 4.A解析:第3题,“空巢老人”现象是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出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测试卷必修二(3、4、5单元)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共75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3分)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英才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图中M 表示我国某县2005年农产品产值构成。
读图回答1~2题。
1. 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地形和气候 B .土壤和水源 C .市场和交通D .政策和劳动力2.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的“都市农业”,以下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产业部门有 A .观光农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房地产业 D .水稻种植业读右图,回答3~5题 3.M 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 .水稻种植业B .大牧场放牧业C .商品谷物农业D .混合农业 4.M 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A .当地广阔的市场B.便利的交通运输C.先进的科技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5.与M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关系最小的因素是A.工业化的发展B.城市化的进程C.世界经济全球化D.国际局势多极化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6~7题。
6.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A.园艺业B.游牧业C.混合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7.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布典型地区是A.恒河平原南部B.波德平原北部C.拉普拉塔平原南部D.墨累——达令河流域南部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工业部门运输原料和产品的运费情况。
回答8~9题。
8.甲图所示的工业部门A.运输产品的成本较高B.运输原料的成本较低C.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D.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9.乙图所示的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A.家具制造B.炼铝C.精密仪表D.制糖义乌人从乾隆年代就有挑担外出鸡毛换糖的传统,改革开放初期,义乌就有177多农户外出鸡毛换糖,做的就是小商品生意。
现在义乌已经有14000多家企业,义乌周边的地区有477多企业。
浙江义乌已经被公认为规模大,商品丰富,集聚效应强大,辐射有力的全国最大的小商品物流中心。
据此回答10~11题。
10.材料显示,义乌之所以成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物流中心,其原因有:①自然资源丰富②自身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较广阔销售市场③交易费用低④经商的传统⑤政治中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11.义乌周边的地区有四万多企业,这些企业集聚的原因有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②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加强信息交流③降低能源消耗④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⑤接近原料产地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②③⑤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重化工业不断向北集中,在原有工业基础上,形成了国家级的重化工基地。
回答12~13题。
12.重化工业不断向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①城市地区地价上涨②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 . ①②B . ①③C .②③D . ①④13.从重化工生产的特点看,其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①水运 ②高速公路 ③航空 ④铁路 A . ①③ B . ①④C . ②③D . ③④右图为某区域略图,图中A 、B 两地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28o 34ˊ和27o 34ˊ,且A 地当日物体影子最短时,格林尼治时间为3时54分。
回答14~16题。
14.图示地区范围内的著名工业区是A .辽中南工业区B .韩国釜山工业区C .日本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区D .英格兰南部工业区15.如果AB 图上距离为2.5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大约是A .B .C .1/400000D .1/450000016.该工业区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是A .环境污染严重B .高技术革命的冲击C .生产结构单一D .工业布局不合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党中央在十六大之后对江苏提出的发展定位,是党中央对江苏发展的期望。
下图为江苏省制造业部分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1999年至2003年间,江苏四个主要制造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A .化学工业B .冶金及延压工业C .运输设备制造业D.通讯、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18.江苏工业发展的最主要的不利因素是A.能源和资源缺乏B.劳动力素质不高C.资金严重短缺D.对外交通不便从哈尔滨到浙江长兴的铁路线陆上段已经建成,只待烟大铁路轮渡建成投入使用,贯穿南北的沿海铁路即可全线畅通。
回答19~20题。
19.影响该铁路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自然条件 B.政治因素C.经济因素D.科技因素20.哈尔滨市内“海鲜酒楼”越来越多,这主要得益于①交通运输技术进步②市场需求增大③冷冻保鲜技术的提高④拥有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⑤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需要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读图,回答21~23题。
21.如果图中黑点表示加油站,则影响该地理事物区位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数量B.车流量C.地价D.服务范围22.距该地中心城市最近的是A.① B.②C.③ D.④23.图中国道走向平直的主要原因是A.尽可能联系较多的经济据点B.缩短线路长度,节省运营时间C.降低筑路成本D.少占耕地在德国,政府鼓励民众使用自行车。
统计数据表明,德国每1000名居民拥有自行车814辆,其中38%的人骑车上班。
回答24~25题。
24.德国交通发达,除铁路运输外,内河航运发达并实现了网络化。
沟通北海与波罗的海的运河是A.基尔运河B.莱茵河—多瑙河运河C.中部运河D.南部运河25.德国政府鼓励民众使用自行车主要是因为A.世界石油价格再度上涨B.减少城市交通环境污染C.德国传统工业发展趋缓D.减少国内酸雨发生频率图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75分)26.(16分)玉米是世界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从北纬580到南纬350~400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
从栽培的面积看,玉米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三位,而总产量却占第一位。
(1)在所有粮食作物中,玉米的发展是最快的,试解释其原因。
(2)与水稻种植业相比,两者生长的自然条件有何不同?(3)美国的玉米生产主要分布在,这里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条件是什么?(4)日本是美国玉米的主要进口国,原因是什么?27.(8分)读“我国农业区和生态农业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甲乙丙丁四种生态农业模式图与农业区(①②③④)对应连线。
(2)与农业区示意图中①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是A.美国中央大平原B.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C.巴西高原D.尼罗河三角洲(3)下列国家也可以大量种植④地区重要糖料作物的是A.加拿大B.新西兰C.乌兹别克斯坦D.印度尼西亚(4)丙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为,影响③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8.下图反映了美国汽车产业布局及区位选择的发展和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6分)(1)图中A 城市是_ _ _ ,它曾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城。
这个城市坐落在美丽的湖畔。
(2)试分析A 城市能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城的工业区位优势条件。
(3)分析巴尔的摩发展汽车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
(4)过去,汽车相关产业大量集中在A 城。
而现在汽车相关产业分散在各地。
试比较它们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29.(18分)下图为印度著名的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作为一个形成较晚的传统重工业区,为避免出现德国鲁尔区曾经出现过的衰落现象,应当采取哪些主要措施?(答出三点即可)。
(3)针对沪宁杭工业区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
30.(17分)阅读下列材料与相关地图回答有关问题。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我国国道主干线——同三线(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
大桥北起嘉兴海盐郑家埭,跨越宽阔的杭州湾海域后止于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67公里。
大桥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公里。
(1)杭州湾大桥的规划与建设说明了影响交通区位的决定性因素是。
(2)建造杭州湾大桥主要须克服哪些自然障碍。
(3)简述建设杭州湾大桥的主要区位因素。
(4)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地区城市密集,请从自然因素分析原因?参考答案1.C2.A3.C 4.A 5.D 6.D 7.C 8.C 9.A 10.B11.B 12.A 13.B 14.A 15.D 16.B17.D 18.A 19.C 20.A21.B 22.A 23.B 24.A 25.B26.(16分)(1)玉米育种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单产;(2分)畜牧业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不断增大;(2分)农业技术的进步,使玉米种植业高度机械化。
(2分)(2)从分布范围上看,玉米种植范围比水稻更广;(2分)从热量条件上看,玉米要求的温度条件比水稻低;(2分)从需水量上看,玉米对水分的要求比水稻低(2分)(3)中部玉米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年降水量较充足;机械化程度高(1分)(4)人口众多,对粮食的消费量大;(1分)国土狭小,地形崎岖,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小(2分)27.(8分)(1)①—乙②—甲③—丁④—丙(4分)(2)A(1分)(3)D (1分)(4)混合农业(1分)地形(1分)28.(16分)(1)底特律;伊利湖(2分)(2)地处五大湖附近,水陆交通方便,运费低廉(1分);附近钢铁、机械制造业发达(1分);港澳、欧美、日本等工业产业转移。
(1分)(3)临海,海运方便(1分);附近城市众多,人口稠密,市场广大(1分);接近国际市场(1分)。
(4)集中在A城优势;相关产业集中,节省交通成本;(1分)充分利用公共基础设施等;(1分)具有集聚效应、规模效应。
(1分)不足:环境污染较严重,资源、能源紧张。
(1 分)分散的优势:各零部件能选择最好区位布局,降低生产成本;(1分)环境污染较少。
(1分)不足:加大运输成本;(1分)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1分)29.(18分)(1)相同点:有发达的铁路系统和海港条件,交通运输十分便利;(2分)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2分)不同点: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2分)沪宁杭工业区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
(2分)(2)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6分,答出三点即可)(3)通过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扩建秦山核电站、(1分)从国外大量进口铁矿资源等措施,(1分)缓解沪宁杭工业区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
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等);(1分)提高能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