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习题无答案 苏教版1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 23《送东阳马生序》》基础过关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3《送东阳马生序》》基础过关 苏教版

《送东阳马生序》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余幼时即嗜.学 2.致.书以观3.走.送之 4.既加冠..5. 余因.得遍观群书6.尝趋.百里外7.门人弟子填.其室 8.不敢出一言以复.9.卒.获有所闻 10.持汤.沃灌11.主人日再.食 12.四支.僵劲不能动13.腰.白玉之环 14.县官..日有廪稍之供1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6.无奔走之劳.矣17.凡所宜.有之书 18.假诸.人而后见也19.非天质之卑. 20.言和而色夷.21.援疑质.理 22. 同舍生皆被.绮绣二、翻译下列句子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三、简答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的?结合课文说明。

2.对比手法是本文一个特色,请举例作简要说明。

3.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4.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5.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6.读了全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7. 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8. 文章写了作者求学中遇到了许多困难,请概括说说他是如何克服的?9.从文题看这是宋濂写给马生的一篇赠序,文章为什么开篇花那么多的笔墨写自己少时求学的经历。

《送东阳马生序》基础过关参考答案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余幼时即嗜.学喜欢,爱好 2.致.书以观取得,买到,这里指买书3.走.送之跑 4.既加冠..到了成年5. 余因.得遍观群书于是,就6.尝趋.百里外跑到7.门人弟子填.其室拥挤 8.不敢出一言以复.辩解9.卒.获有所闻终于 10.持汤.沃灌热水11.主人日再.食二次 12.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13.腰.白玉之环挂在腰间 14.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朝廷15.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大概 16.无奔走之劳.矣劳累17.凡所宜.有之书应当 18.假诸.人而后见也之于19.非天质之卑.低下 20.言和而色夷.平和21.援疑质.理询问 22. 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二、翻译下列句子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019-2020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二十三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四十九

2019-2020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二十三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四十九

2019-2020年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四十九第1题【单选题】对《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心思想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自己勤奋自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专心学问,刻苦自学,情真意挚,语重心长。

B、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专心向学,刻苦自励,情真意挚,语重心长。

C、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与现在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并表达了他对马生的期望与勉励。

D、作者以自己学有所成亲身经历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程度,赞扬了马生的谦虚好学,并表达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选出对下列划线词解释有错的一项( )A、走送之(跑)B、余因得遍观群书(因此)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这、此)D、或遇其叱咄(有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日侍坐,备顾问B、乞人不屑也C、有司业、博士为之师D、无鲜肥滋味之享【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读课文《送东阳马生序》,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录毕,走送之走:跑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敲门C、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D、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用两个字概括作者求学的经历,应是文章中的“______”和“______”;如用一句诗(或一副对联)给文章重拟一个标题的话,这句诗是______。

八年级语文下册 二十三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二十三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 苏教版

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俟.(sì)烨.然(yè)缊.(yùn)绮.绣(qǐ) 媵.人(yìng) 屣.(xǐ)叱咄..(chì duō) 皲.裂(jūn) 嗜.学(shì)硕.师(shuò) 容臭.(xiù) 廪.稍(lǐn)负箧.(qiè)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无从..致书以观(没有办法)(2)弗之怠.(懈怠)(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心)(4)尝.趋百里外(曾经)(5)援疑质.理(询问)(6)礼愈至.(周到)(7)缊.袍敝.衣(旧絮)(破)(8)略无慕艳.意(羡慕)(9)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供养)(10)无冻馁.之患矣(饥饿)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同“肢”,肢体(2)媵人持汤沃灌“灌”同“盥”,洗手(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熟后留下的汁水(2)走.送之古义:跑今义:行走(3)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古义:奔向今义:趋势(4)或.遇其叱咄古义:有时今义:或者(5)卒.获有所闻古义:最终今义:士兵(6)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古义:赠送,给予今义:遗失(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注意词类活用情况。

(1)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挂在腰上(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名词作动词,穿着破旧的衣服(3)不必若余之手.录名词作状语,用手(4)戴朱缨宝饰....之帽名词作状语,用朱缨宝玉(5)日.再食名词作状语,每天6.学完《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后,某校八年级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2017年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为培育“多读书,读好书”风尚,在装扮得美轮美奂的学校操场,云南某校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启动仪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 送东阳马生序课时训练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 送东阳马生序课时训练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班级学号姓名得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两段文字,完成1—5题。

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1.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 ( )( )A..是人多以书假余B.不敢稍.逾约 C.无奔走之劳.矣以.中有足乐者.之供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D.益慕圣贤之道.E.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策之不以其道.《马说》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2.用现代汉语翻译“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答:3.第①段中《诗》《书》分别指和。

4.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阐明道理,请你在上述两段文字中找出一组对比,并说说其阐明了什么道理?答:5.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不能揭示本文作者关于求学的观点? ( )A.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B.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AE2.等到了成年,更加仰慕圣贤之道。

3.诗经、尚书4.示例:“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与“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相对比。

通过对比说明处于优越条件下不能学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

(其它对比也可以。

)5.C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语段,回答6-10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览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练习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 姓名:一.文学常识填空。

(1)宋濂字 ,号潜溪, 初文学家。

著有《 》。

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

(2)本文是作者晚年辞官后写的一篇 的文章。

洪武十一年,作者从家乡进京朝见。

同乡马君则是国子监的学生,回原籍探亲前,来拜见作者。

于是,作者写了这篇文章作为赠序送与马生。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嗜.学( ) 叩.( )问 叱.( )咄( )俟.( ) 负箧.( ) 曳.( )屣.( ) 皲.( )裂 媵( )人衾( ) 容臭.( )烨.( ) 缊.( )袍敝衣 烨.然( )三.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解释。

1.四支僵劲不能动 通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同 ,这里是 的意思。

四.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古今意义。

1.走送之 (走 古义: 今义: ) 2.日再食 (再 古义: 今义:又,又一次 )3.媵人持汤沃灌 (汤 古义: 今义: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 古义: 今义:判断动词)5.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趋:古义 今义:趋向)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古义: ;今义:与“真”相对)五.解释下列加点字,注意对一词多义字的积累。

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 ) 以中有足乐者(以, ) 计日以还(以, )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 动词) 无冻馁之患矣(患, 名词)质:援疑质理(质, 动词) 非天质之卑(质, 名词)道:益慕圣贤之道(道, )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至:色愈恭,礼愈至(至, ) 至舍( )六.解释文中的重点词语。

1.余幼即嗜.学:( ) 2.无从..:( ) 3.致.书以观:( ) 4.假借..于藏书之家:( ) 5.弗.之怠:( ) 6.怠.:( ) 7.录毕.:( ) 8.走.送之:( ) 9.不敢稍逾约..:( ) 10.以是..:( ) 11.既加冠..:( ) 12.益慕..:( ) 13.圣贤之道.:( ) 14.又患.无硕师:( ) 15硕.师名人与游:( ) 16.游.:( ) 17.尝.:( ) 18.趋.百里外:( ) 19.先达:( ) 20.执.( )经叩问..:( ) 21.德隆望尊....:( ) 22. 填.其室:( ) 23.援.疑:( ) 24.质.理:()25.俯身..:()26.倾.耳以请:()27.或.遇其叱咄:():()28.叱咄..29.色.愈恭:()30.礼愈至.:()31.复.:()32.俟.其欣悦:()33.卒.:() 34.负箧.曳.屣.:()()() 35.穷冬..:():()36.皲裂..:() 38.汤.:()39.沃灌..:() 37.媵人..:()42.衾.:()43.再.:()40.寓.:()41.逆旅..44.享.:()45.绮绣..:()..:()46.腰.:()47.容臭48.烨然..:()..:() 49.缊.袍敝.衣:()()50.略无:()52.奉.:()51.慕艳..七.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二十三 送东阳马生序特色训练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二十三 送东阳马生序特色训练 苏教版

第二十三课送东阳马生序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①既加冠.()②主人日再食.()③右备容臭.()④父母岁有裘葛之遗.()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D.余则/ 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3.指出下列“之”的用法与例句不一样的一项是()例句:非天质之.卑。

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B.县官日有廪稍之.供C.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D.不必若余之.手录4.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走.送之古义:今义: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今义:③尝趋.百里外古义:今义:④日再.食古义:今义:5.解释下列句中“以”字的具体用法。

①计日以.还:②以.衾拥覆:③以.中有足乐者:④生以.乡人子谒余:⑤撰长书以.为贽:⑥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6.给下列省略句,补上省略的字。

①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

②余立侍[ ]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③撰长书以[ ]为贽,辞甚畅达。

二、同步解读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手指不可屈伸,弗以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动不能动,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阅读题答案课堂作业课后练习题一、以下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嗜学(shì)硕师(shuò)逾约(yú)冻馁(něi)B.叱咄(duō)裘葛之遗(yí)俟(sì)烨然(yè)C.负箧(qiè)缊袍(yùn)廪稍(lǐn)为贽(zhì)D.撰(zhuàn)容臭(xiù)皲裂(jūn)媵人(yìng)二、说明加粗的实词在句子中的意思1.无以致书以观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3.援疑质理4.余那么缊袍敝衣处其间5.父母岁有裘葛之遗6.非天质之卑三、翻译以下句子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

4.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四、以下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D.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一)①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没必要假设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那么心不假设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②东阳马生君那么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文中加粗的字,读音全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稍厦朝谒A.shà shà cháo yèB.shāo shà zhāo yèC.shào xià cháo yìD.shāo xià zhāo yì2.选文①共两句,第一个长句又有四个分句,别离从四个方面与课文中的第一部份形成对照,请结合课文具体分析一下是如何形成对照的,前一句与后一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 送东阳马生序课时训练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 送东阳马生序课时训练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班级学号姓名得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两段文字,完成1—5题。

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1.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 ( )( )A..是人多以书假余B.不敢稍.逾约 C.无奔走之劳.矣以.中有足乐者.之供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D.益慕圣贤之道.E.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策之不以其道.《马说》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2.用现代汉语翻译“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答:3.第①段中《诗》《书》分别指和。

4.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阐明道理,请你在上述两段文字中找出一组对比,并说说其阐明了什么道理?答:5.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不能揭示本文作者关于求学的观点? ( )A.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B.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AE2.等到了成年,更加仰慕圣贤之道。

3.诗经、尚书4.示例:“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与“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相对比。

通过对比说明处于优越条件下不能学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

(其它对比也可以。

)5.C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语段,回答6-10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览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习题

河南省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习题

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嗜学()加冠()叱咄()负箧()曳屣()皲裂()烨然()媵人()(二)解释下列加线字。

1、余幼时即嗜学2、俟其欣悦3、负箧曳屣4、持汤沃灌5、日再食6、腰白玉之环(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四支僵劲不能动2、同舍生皆被绮绣3、媵人持汤沃灌二、课内阅读(一)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假:走: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粗字⑴①余因得遍观群书得: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③得鱼腹中书得:⑵①色愈恭,礼愈至至: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至:③至理名言至:⑶①稍稍宾客其父稍:②不敢稍逾约稍:3、请写出一个表现作者读书刻苦的句子:4、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A、先达德隆/望尊B、益慕圣贤/之道C、门人弟子/填其室D、手指不可/屈伸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中的“稍”字的作用是,它照应了“”一句。

6、选出下面各句中“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门人弟子填其室B、或遇其叱咄C、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D、俟其欣悦7、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________(2)________ (3)________9、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与“”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摘录原文回答)10、“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一、自主练习⒈给加点的字注音。

嗜学〔〕加冠〔〕叱咄〔〕负箧〔〕曳屣〔〕皲裂〔〕烨然〔〕媵人〔〕⒉讲明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游〔〕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咨询〔〕③色愈恭,礼愈至〔〕④卒获有所闻〔〕⑤负箧曳屣〔〕⑥烨然假设神人〔〕二、阅读延伸〔一〕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假设神人;余那么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

⒊从文中找出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

⒋翻译以下句子。

①弗之怠。

②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③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

⒌«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是什么意思?⒍加点的实词讲明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负箧曳屣,行深山巨〔庞大〕谷中B.媵人持汤〔热水〕沃灌C.无鲜肥〔肥肉〕味道之享D.不知口体之奉〔奉献〕不假设人也⒎〝之〞作为结构助词,取消主谓之间独立性的一项为哪一项〔〕A.当余之从师也B.寓逆旅主人,日再食〔之〕C.戴朱缨宝饰之帽D.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⒏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

②日再食。

⒐本段总结这部分文字乃至整个段落的一句是什么?⒑应如何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二〕熟读精思〔节选〕朱熹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躯体,对书册,详缓①看字,子②细分明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右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那么不待解讲,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甲〕到,〔乙〕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23 送东阳马生序课后练习(新版)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23 送东阳马生序课后练习(新版)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23 送东阳马生序课后练习(新版)苏教版( ),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y ( )( )焉。

) ( )( )( )( )寓逆旅。

(寓:名词作动词,寄住)无鲜肥滋味之享。

(鲜肥:形容词作名词,鲜鱼和肥肉)古今异义余幼时即嗜学(余:古义为我,今义为剩下,余下)媵人持汤沃灌(汤:古义为热水;今义指汤水)走送之。

(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走路)寓逆旅(逆:古义为迎,今义为逆向,相反方向)穷冬烈风(穷:古义为深,今义为贫穷,穷尽)尝趋百里外(趋:古义为奔赴,今义为趋势)日再食(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为因此,今义为判断动词,是;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卒获有所闻(卒:古义:终于今义:小兵)右备容臭(xiù) (臭:古义:香气今义:(chòu)臭气,气味难闻)以中有足乐者(中:古义:心中今义:表界限)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博士:古义:大儒,博学之士今义:硕士后的学位)门人弟子填其室(填:古义:挤满今义:填满填充)或遇其叱咄(或:古义:有时今义:或者)同义复词1.假借:借。

2.叩问:请教。

3.沃灌:浇洗。

4.叱咄:训斥,呵责。

5.欣悦:高兴,快乐。

一词多义1、以:(1)连词:相当于“而”,译为而,来(俯身倾耳以请;无从致书以观)(2)介词:把,用(以衾拥覆;生以乡人子谒余;以书假余;撰长书以为贽)(3)连词:因为(以中有足乐者)(4)表修饰,不译(计日以还)(5)介词,前者译为因为,后者译为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之:(1)结构助词:的(每假借于藏书之家)(2)代词,指书(走送之)(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余之从师也)(4)无实义(无鲜肥滋味之享)(5)代词,抄书,宾语前置(弗之怠)(6)结构助词,的(益慕圣贤之道;盖余之勤且艰若此)3.患:(1)担忧,忧虑,动词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忧患,名词(无冻馁之患矣)4.故:(1)因此,连词(故余虽愚)(2)特意,故意,副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5.道:(1)学说,名词(益慕圣贤之道)(2)说,动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6.至:(1)周到,形容词(色愈恭,礼愈至)(2)到,动词(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7.质:(1)询问,动词(援疑质理)(2)本质,资质,名词(非天质之卑)8.色:(1)脸色(未尝稍降辞色)(2)表情(或遇其叱咄,色愈恭)(3)颜色(课外)9.而:(1)表转折:但,却(足肤皲裂而不知)(2)表修饰:(久而乃和)10.卒(1)同“猝”。

八年级语文下23.送东阳马生序 练习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23.送东阳马生序 练习苏教版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一,基础知识:1,按课文填空()冰坚弗之()德()望尊()疑质理遇其()()足肤()裂负()()()以()拥()()袍()衣2,解释加点词: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寓逆旅:无从致书以观:计日以还: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四支僵劲不能动:同舍生皆披绮绣:3,翻译: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一):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益慕圣贤这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余幼时即嗜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 苏教版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弱冠之年 B.冠军 C.冠冕堂皇 D.冠心病答案:C解析:分析:C项“冠”读guān,其他都读guàn。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当余之.从师也B.戴朱缨宝饰之.帽C.岂他人之.过哉D.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答案:A解析:分析:A项“之”为主谓之间,助词,无意。

其余三项均为助词“的”。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答案:D解析:分析: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乐”,而不是求学之“精”。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答案:C解析:分析:A.动词,亲手;名词,手这个器官 B.动词,担心,忧虑;名词,祸患,灾难。

C.跟从,跟随。

D.比得上;你。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

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

( )A.或.遇其叱咄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或.王命急宣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若.为佣耕,何富贵也答案:A解析:分析:A.均为“有时”的意思。

八年级语文下册23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23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23 送东阳马生序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积存文言实词、虚词,增强文言语感,把握要紧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2.学习记叙、描述相结合的手法。

3.学习作者刻苦求学,尽力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爱现有的优越条件,尽力学习,早日成才。

【学习重点】学习作者刻苦求学,尽力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爱现有的优越条件,尽力学习,早日成才。

【学法积存】朗诵点拨疏导借助工具书【学习进程】一、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宋濂(1310—1381),__(朝代)初文学家,字____,号潜溪。

学识渊博,工散文,文字精练朴素,与刘基、高启并为“_______________”,为“建国文臣之首”。

生平高作很多,有《宋濂全集》,本文选自《______》。

2.了解文体本文是一篇_____,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作为文章的文体,序有_____和_____之分。

赠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 朗诵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叩(kòu)问叱咄(chì duō) 俟(sì)负箧(qiè) 曳(yè) 屣(xǐ) 皲(jūn)裂媵(yìng)人以衾(qīn)拥覆皆被(pī)绮绣容臭(xiù) 烨(yè)然缊(yùn)袍敝(bì)衣4.积存文言辞汇(1)重点实词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援疑质理:援,引、提出。

质,询问。

致书:取得、取得。

既加冠:已经。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忧、忧虑。

硕,大。

尝趋百里外:曾经。

从乡之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先辈。

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稍降辞色:略微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或遇其叱咄:训斥,呵责。

礼愈至:周到。

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持汤沃灌:浇洗。

寓逆旅:居住。

右备容臭:香袋。

烨然假设神人:光荣照人的样子。

(2)一词多义以:以衾拥覆(用)以中有足乐者(连词,因为)俯身倾耳以请(相当于“而”)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把)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书籍)与朱元思书(信)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向)当余之从师也(跟从)其:俟其欣悦(他)门人门生填其室(他的)至:礼愈至(周到)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到,抵达)(3)通假字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
叱咄()加冠(负箧()嗜学())曳屣()皲裂()烨然()媵人()
(二)解释下列加线字。

1、余幼时即嗜学
2、俟其欣悦
3、负箧曳屣
4、持汤沃灌
5、日再食
6、腰白玉之环
(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四支僵劲不能动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媵人持汤沃灌
二、课内阅读
(一)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假:走: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粗字
⑴①余因得遍观群书得:
1
得: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得鱼腹中书得:
至:⑵①色愈恭,礼愈至
至: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
至:③至理名言
稍:⑶①稍稍宾客其父
②不敢稍逾约稍: 3、请写出一个表现作者读书刻苦的句子:
、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4
、先达德隆/望尊 BA、益慕圣贤/之道
C、门人弟子/填其室
D、手指不可/屈伸
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中的“稍”字的作用是,它照应了“”一句。

6、选出下面各句中“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门人弟子填其室
B、或遇其叱咄
C、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
D、俟其欣悦
7、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________(2)________ (3)________
9、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与“”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摘录原文回答)
10、“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

11、在原文中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12、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却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
13、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
2
(二)阅读“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完成下列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1 敝:⑴同舍生皆被绮绣⑵缊袍敝衣被:
2、作者为什么对“同舍生”的优裕生活条件毫无羡慕之意。

3、选出带点字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
A、媵人持汤沃灌
B、有司业、博士为之
C、县官日有
D、腰白玉之环
4、用两个字概括作者求学的经历,应是文章中的“”和“”;如用一句诗(或
一副对联)给文章重拟一个标题的话,这句诗是。

5、区别古今词义:
⑴汤:古义:今义:⑵右备容臭:臭:古义:今义:
6、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7、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足肤皲裂而不知
B、执策而临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出淤泥而不染
8、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9、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三、课外拓展阅读
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
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
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
平公曰:“善哉!”
3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
点词。

1(4分)______________
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__ ⑶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 ⑷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2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答: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字)(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处所填不超过 34、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
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分)答: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