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域旅游资源开发的题解
对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认识与理解。
对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认识与理解引言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素有“魅力云南”的美誉。
云南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而闻名,吸引着众多游客。
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如何保护和传承云南丰富的民俗风情,成为了云南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展开探讨,以增加人们对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认识与理解。
1.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背景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之一,拥有56个民族。
这使得云南具备了非常丰富的民俗风情。
例如,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三腿独具的乐舞、彝族的火把节等,都是各具特色的云南民俗文化。
这些民俗文化形成了云南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游客。
2.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云南作为一个旅游热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推动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云南的民俗文化代表了云南独特的特色,是云南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最后,通过开发和传承云南的民俗文化,可以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3.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尽管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云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保护这些资源同样重要且紧迫。
首先,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精神财富,保护它们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维护。
其次,过度开发可能会导致资源遭受破坏,破坏了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
最后,民俗文化的保护有助于延续和传承这些文化,使之能够流传下去,不被遗失。
4.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策略云南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任务,需要有系统性的策略来进行。
首先,相关部门应积极加强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立法和管理。
其次,需要加强对开发商和旅行社的监管,确保其在开发过程中遵守相关规定,并采取可持续的开发手段。
同时,应加强对民俗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确保其传统技艺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
以文化旅游为视角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以文化旅游为视角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其中包括56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既是中国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也逐渐成为了旅游行业的焦点之一。
文化旅游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要目的,通过旅游活动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然而,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在旅游开发中,许多地方强调旅游的商业价值而忽略了文化价值,导致原本的文化旅游活动变成了商业旅游活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不平衡,使得一些地区过度开发,同时也有一些地区还尚未开发。
因此,为了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以文化旅游为视角,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以文化旅游为视角,考察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出适合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解决方案。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现阶段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2. 探讨文化旅游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作用;3. 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 借助本研究,提高旅游从业者和相关部门对于文化旅游的认识和理解,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文化旅游的概念和意义;2.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 文化旅游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案例分析;4.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解决方案;5. 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通过对于文化旅游的理论探究和实践案例分析,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以桂西密洛陀文化的旅游价值开发为个案
设在大化县的古河乡。随着都安、 大化两处瑶寨相继发现“ 红 军进道” 由此推出红水河流域山水观光游 、 , 民族文化游和“ 红
色 ” 三结 合 的全新旅 游产 品极 为可能 。 游 二、 密洛 陀文化在旅游建设 中的开发 与利用 旅游建设应 关注文化 内涵 , 挥 民族 文化优 势 , 发 发展 人文
内的众多现代价值 。充分利 用密洛陀文化 , 大力发展 相 关旅 游产业将对 当地布努瑶 文化及社 会产 生深远 的影响。
关键 词 : 密洛陀 ; 文化 ; 游; 旅 价值
中图分 类号 :F 9 . 503
文献标识码 : A
Hale Waihona Puke 文章编 号 :0 7— 6 7 2 0 )0— 00—0 10 1 8 ( 0 6 1 0 4 3
装, 欢聚在一起 , 有的打铜鼓 , 有的跳铜鼓舞, 有的斗画眉鸟,
有 的射弩 比赛 , 有的打陀螺 ……丰 富的活 动 , 闹的盛 况足 以 热
让游客沉 醉。弄里瑶 乡怡情 的 自然风 光和独特 的 民族 风韵 正
民族文化旅游热的升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少数 民族地 区乡村旅游已成为一个消费的热点。
种少数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风采 , 以七百弄为亮点的红
水河流域旅游极富有 民族旅游的特点。因此, 用它促进该地 区的旅游业极具潜能。同时, 在旅游中宣传密洛陀文化, 使布
努瑶 民族优秀 的传 统文化得 以发扬 光大 。
享有“ 桂西 风景新珠 ” 美誉 的“ 化红水 河 七百 弄风 景名 大 胜 区” 国内外 罕见 的集 喀斯特 地貌 与现 代 大型 水 电工程 景 是
布着 5 0 座海拔 80—10 0 0多 0 0 0米的 山峰 和 10 30多个弄场 ( 洼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解析
| 文化建设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解析□谭柏舟/文随着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发展趋势。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如何让少数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这是当前地区发展中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还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振兴。
本文对此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方案。
1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我国贵州省各地区聚集着多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而较为有代表性的是苗族、侗族、布依族等,这些民族不仅有着丰富独特的音乐、舞蹈、服饰文化,同时在时代和历史的进程中,为贵州省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苗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具有富有特色的文化,其文化形式多样,包括苗族的服饰、歌舞、节庆、饮食等。
苗族的服饰独具特色,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展现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不仅如此,苗族的舞蹈影响力也极高,如芦笙舞、铜鼓舞等,充满了热情和活力,彰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侗族也是贵州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
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桥是侗族建筑的代表,体现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
侗族的音乐和舞蹈也十分独特,如大歌、琵琶歌等,充满了和谐的美感。
布依族也是贵州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享有“水稻民族”之称,具有极具特色的服装与饮食文化,如布依族的蜡染、糯米饭等,充分展现出布依族人民的智慧。
由此可见,我国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十分丰富。
少数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推动着贵州省的发展。
2 少数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意义2.1 有助于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贵州省作为我国多民族共聚的省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具备十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在地区文旅发展方面,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让少数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共同发展,能够促进特色资源的合理运用,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文化保护、侵犯少数民族权益等,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文化保护问题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文化保护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度开发会对民族文化造成侵害。
特别是一些受欢迎的景区,由于游客的涌入,会使得当地文化受到冲击,原始的生活方式被破坏,民俗活动变成了表演等,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好民族文化。
对策: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民族文化。
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保护。
保护好民族文化资源不受商业开发影响,同时保护好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2. 严格管理旅游开发。
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时,必须严格管理,不可随意开发。
对于一些重要的文化景点,可以实行限流措施,控制游客的数量,以减少对原始文化的冲击。
3. 加强宣传,提高游客的文化素养。
引导游客尊重民族文化,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信仰,提高游客的文化素养,让他们在游览民族文化景点时表现出礼貌和尊重。
二、少数民族权益问题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少数民族的权益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一些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往往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
一些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可能无视少数民族的意愿,侵犯其权益。
1. 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
在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时,必须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意愿,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一切以当地居民的利益为先。
2. 支持少数民族发展旅游业。
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支持当地居民自主开发旅游业,促进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展,增加他们的收入。
3. 加强监督和管理。
对开发商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旅游开发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侵犯少数民族的权益。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摘要:目前,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我国是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体系。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些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正成为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对少数民族的文化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发与保护并举,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引言民族文化产业是促进少数民族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文化产业与少数民族乡村旅游业都是民族产业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由于全面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
当前对民族文化产业与少数民族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是促进两者共同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但是,这两者的协同发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缺乏必要的支持和引导、缺乏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品牌效应还不明显、人才支撑作用还不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民族文化产业与少数民族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也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民族文化产业与少数民族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能力。
1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目前,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经济基础弱、经济投入少等问题。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以农业为主导。
农业在三产结构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工业、服务业产值普遍偏低,导致人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和经济基础薄弱。
资金投入不足,在旅游发展模式单一,缺乏特色,少数民族地区人才供给不足,出现很多直接“复制”其他旅游发展路径的发展模式。
未能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挥出本地区旅游特色,未能积极利用本地优势旅游资源。
很多地区旅游产业以“采摘+农家饭”模式为支撑,本地特色明显不足,旅游的特色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库{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2、07年中国旅游宣传的口号“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
3、被评为06年“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的城市是焦作。
4、海岸类型为平原海岸、生物海岸和山地丘陵海岸,我国海岸类型分布大致以杭州湾为界。
5、海蚀景观主要有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平台、海蚀崖和海蚀柱等5种类型。
我国的雅丹地貌以罗布泊、乌尔河和将军崖最为典型。
6、我国的五大名面为北京炸酱面、四川担担面、山西刀削面、广东伊府面、湖北热干面。
7、我国三大鸣沙山分别为甘肃的鸣沙山、内蒙的响沙湾和宁夏的沙坡头。
8、我国著名的三大瀑布是贵州黄果树瀑布、黑龙江吊水楼瀑布和山西壶口瀑布。
9、常见的屋顶建筑形式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和攒尖顶等5种类型。
10、影响宜人气候的主要指标有气温、湿度、风效。
1、雾凇景观在吉林市观赏最佳。
2、佛教的标志是_法轮_,道教的标志是_八卦太极图_。
3、基督教的标志是_十字架_,伊斯兰教的标志是_新月_。
4、旅游资源的分类包括_自然_和_人文_。
5、伊斯兰教创始于公元_7_世纪的_阿拉伯半岛_地区,创始人是_穆罕默德_。
6、海蚀景观主要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海蚀拱桥和海蚀平台等5种类型。
7、复活节的日期定在_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_。
8、我国古代常见的屋顶建筑形式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等6种类型。
9、我国的雅丹地貌以罗布泊、乌尔禾、将军崖最为典型。
10、佛教成道节的日期定在_农历12月初八_。
1、我国纳入国际生物保护区网的十大自然保护区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卧龙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樊净山自然保护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盐城自然保护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2、佛教的标志是_法轮_,道教的标志是_太极八卦图_。
3、基督教的标志是_十字架_,伊斯兰教的标志是_新月_。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析——以西北省区甘肃省为例
An t h r o p o l o g i c a l S t u d y i n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o f T o u r i s m R e s o u r c e s i n Mi n o r i t y Re io g n
2. T o u i r s m C o l l e g e , No a h w e s t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 L a n z h o u 7 3 0 0 7 0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Th e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o f e t h n i c t o u is r t r e s o u r c e s s h o u l d b e t h o u g h t mo r e r a t i o n a 1 . I n t he v i e w o f he t a n hr t o p o l o g y, b a s e d o n he t s t u d y o f e t h — ni c t o u is r m i n Ga n s u Pr o v i n c e, hi t s p a p e r p r o v e d t h a t s o me p r o b l e ms e x i s t , s u c h a s t h e l a c k o f s p e c i ic f i t y a n d a u he t n t i c i t y o f he t e t h n i c t o u is r t p r o d u c t s a n d t h e p r o d u c t i n n o v a t i o n n a r r o w l i n e o f t ho u g h t , or f m a s i n g l e. An d he t n, t h i s p a p e r pu t f o r wa r d t h e s t r a t e g i e s a n d s u g g e s i t o n s or f he t s u s ai t n a b l e d e —
初二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地理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试题答案及解析1.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特色是()A.热带动植物资源丰富B.山河壮美C.多名胜古迹D.交通便利【答案】A【解析】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地区,是我们仅有的有热带雨林分布的地区,故其特色的旅游资源就是热带的动植物资源。
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双版纳的旅游业。
2.西双版纳地区的风俗民情以下列哪个民族为主()【答案】B【解析】A的舞蹈形式是手鼓舞,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舞蹈,B的误舞蹈形式是孔雀舞是傣族的传统舞蹈形式,C的娱乐形式是摔跤,流行于蒙古族,D的娱乐形式是跳板,流行于朝鲜族,西双版纳的民族主要是傣族,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双版纳的主要少数民族。
3.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的好处是()A.增加人均收入,但就业机会减少B.减少人均收入及就业机会C.增加就业机会及人均收入D.较少人均收入,但就业机会增多【答案】C【解析】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一种,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增加当地人们的就业机会,还会增加当地人们的收入,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双版纳的经济。
4.在我国境内并和中南半岛山水相连,流经西双版纳通往国外的河流是A.怒江B.长江C.珠江D.澜沧江【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流经云贵高原河流准确识记。
怒江和澜沧江都是发源于我国的国际性河流。
其中澜沧江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出境后称为湄公河,而怒江则不流进西双版纳。
至于长江珠江也都没有流经西双版纳地区。
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双版纳的河流及其流向。
5.西双版纳地区迅速崛起的支柱产业是()A.博彩业B.机械加工业C.农业D.旅游业【答案】D【解析】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双版纳凭借其优越的位置和资源,发展了旅游业,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考点】该题考查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
6.读材料及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8分,每空1分)材料一 2009年7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及答案(一)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试题及答案(一)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主要是指对旅游资源的美学欣赏性,历史文化性、科学性、奇特性、规模与组合状况、旅游功能、旅游环境容量的评价。
2、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具有地域性、速变性、季节性、配置性等特点。
3、人文旅游资源独有的特性有人为性、时代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等。
4、我国古典园林根据其所处的区域,可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少数民族园林四类。
5、根据产生的根源,可将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分为盲目开发建设、旅游活动、修复不当三种。
6、旅游资源调查应遵循双重身份原则、真实可靠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筛选性原则等。
7、自然旅游资源除了一般旅游资源共同的特点外,还具有天然性、地带性、季节性与时限性等独有的特性。
8、旅游资源按照增长情况可分为可再生旅游资源、不可再生旅游资源、可更新旅游资源三类。
9、水体旅游资源具有审美功能、疗养功能、调节气候功能、品茗功能、娱乐功能和文化内涵等多种旅游功能。
10、根据植物的美学特征,可将植物旅游资源分为树木、草原与草甸、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四大类。
11、根据产生的根源,可将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主要是指对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客源条件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条件、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评价。
13、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可以给人们形成雄、奇、险、幽、旷等多种形态美的感受。
14、社会风情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丰富性、历史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等特点。
15、旅游资源的实用价值和基础性的主要体现是______。
16、我国的陶俑文物遗存丰富,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奇葩之一。
其中秦代陶俑的代表是秦始皇陵兵马俑。
17、我国古代建筑中级别最高、技艺最精湛的建筑类型是宫殿。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
1.浅析生态旅游中的导游服务2。
浅谈我国的乡村旅游3.社会局势对旅游业的影响4.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探析5.饭店员工流失的原因、影响及对策6。
浅论我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7.饭店服务质量管理研究8.试述对文化旅游的认识及其实现途径9。
我国酒店业服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10.浅论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11.古镇旅游开发及发展策略12.我国旅游目的地网络信息化建设方略探悉13。
我国饭店员工培训策略14.试论我国导游管理制度的革新对策15。
试述导游风格的塑造及培养对策16.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问题的分析及对策17.酒店差异化营销研究18.试论导游回扣问题及其改革对策19。
****市乡村旅游发展分析20。
风景区开发生态旅游的潜力及建议21.试论体育赛事旅游-—以08年北京奥运旅游为例22。
风景名胜区的休闲旅游功能研究23.关于我国会展旅游的初步探讨24。
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25。
旅游景区淡季营销现状与对策研究26.我国饭店企业员工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27.西部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28.分时度假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29。
浅析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30.对我国导游薪酬体制创新的探讨31.关于我国热点景区门票价格的思考32.旅游景区的主要危机类型及其管理对策33。
试论品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34.新形势下提升国内酒店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35.饭店员工流动原因及对策分析36.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37。
论我国旅行社跨国经营的现状与基本战略选择38。
浅论中国民俗旅游的开发39.浅论休闲旅游的发展40。
试论旅行社服务质量管理改革对策41.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42.试论酒店内部营销策略43.略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开发44。
论旅游活动中的文化交流问题45.浅谈中国酒店网络系统建设46。
论景区旅游氛围的营造和管理47。
古镇古村落遗产旅游与新农村建设48.分时度假在中国的发展对策研究49。
旅游资源开发 贡山
5、丙中洛
“丙中洛乡正好在云南和西藏的交界处,被称为世外桃源, 是当年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也是怒江州的主要藏区之一, 这里居住着藏族、怒族、傈僳族、独龙族、纳西族等少数民 族,这些民族相处一地十分融洽。丙中洛自然风光秀丽,人 文景观奇特,民风存朴,多民族和谐相处,有着“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的习惯,恍然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更为奇特的 是,他们信奉不同的宗教,也能和谐相处。丙中洛各民族有 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服饰和节目。 怒族农历2月8日的“桃花节”,主要是祈求神灵保佑;农历3 月15日的“仙女节”,主要是女岩神祭。独龙族的“卡雀瓦 节”,主要是以镖牛,跳芒锣舞的形式祭祀神灵,目前独龙 族还有以前的纹面妇女。各民族语言、服饰、习俗等相互渗 透,形成一道独特的建筑风景线。
高黎贡山是早期人类活动地之一,从三处新石器晚期遗址出土收集 到的大量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晚期,高黎贡山西麓与东麓的台地上就 已有人类定居。他们制陶已达到较高水平,大量的青铜器出土也标志着 这里曾出现过灿烂的青铜文化,哀牢古国文化遗迹也随处可见。这里也 是中国对外交流的 最早通道,著名的西南丝绸古道就必经这里,现仍在 留下众多遗迹。 福贡石月亮,在高黎贡山山脉中段3300米的峰巅,有一巨大的大理 岩溶蚀而成的穿洞,沿着怒江北上,百里之外,就可看到这个透着白云 蓝天的石洞,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石月亮。它仿佛是开天辟地就 耸立在那里,在傈僳族古老的大洪水神话中,它就已经存在了。傈僳语 称它为“亚哈巴”,石月亮的意思。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希望接近它, 然而,它仿佛是留给勇敢者的去处,这里山峰陡峭,道路崎岖,气候变 幻无常,没有勇气和毅力是无法到达木屋、怒族的千脚落地房等 (二)、参与民俗文化活动 独龙族“开强瓦”节、怒族“仙女”节、傈僳 族“阔时”节等 (三)、可以购买了解当地文化的书籍 将其民间文学、传说、神话等编成一本具有独 特外观的书,在当地出售 (四)、欣赏特色工艺品,或购买特产和纪念品 独龙毯;当地出产的汉白玉、羊脂玉等大理石 雕刻;药材等
体验经济视角下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体验经济视角下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对策1. 引言1.1 体验经济的概念体验经济是一种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的经济模式,强调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所获得的感受和体验。
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消费者更注重产品本身的性能和价格,而在体验经济的模式下,消费者更追求购买过程中所带来的情感愉悦和感官享受。
体验经济强调的是消费者对品牌、产品或服务的感受和体验,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功能或属性。
在体验经济的理念下,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供独特的体验和情感连接,以吸引消费者并提升品牌价值。
在西江千户苗寨这样的民族旅游目的地,体验经济的理念同样适用。
游客来到苗寨,不仅是为了欣赏风景和文化,更是为了体验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生活方式。
苗寨的旅游资源开发需要注重提升游客体验,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体验项目,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配套,以吸引更多游客,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旅游资源的现状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是中国最后一个保存完整的苗族传统村落。
苗寨周围群山环抱,翠绿的稻田与古老的木房交相辉映,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
由于长期以来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科学和规范,导致苗寨的环境受到了破坏,文化传统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游客的体验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无法真正感受到苗族文化的魅力。
西江千户苗寨目前存在着以下问题:旅游景点单一,缺乏多样化的体验项目;缺乏专业的导游和服务人员,游客服务质量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住宿等方面存在瓶颈;苗族文化传承不足,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和了解。
要想改善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资源开发状况,必须重视提升游客体验、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体验项目、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配套。
只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才能实现西江千户苗寨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与稳定。
2. 正文2.1 提升游客体验的重要性在体验经济时代,游客体验的质量成为了吸引游客和提升旅游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浅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及旅游资源的保护
化 的文 化 自卑 感 ,越来越倍加珍 视 一己的传 统文 化 。 (二) 少数 民族 地区旅游 开发 是民族 文化维护和再造 的 内在要求 些 时被 忽视 的文物古 迹得 到 了 地政府 的应有 的 重 视, 而得 到 了相应的保护 ,建 盘' 从 r 文物保护 单位 , 许 多人文景 观得 以修 复, 从而避免 _少数 民族地 区文物古迹 广 的进 一步 的破坏 和流 失, ‘ 使…些仃价 值的 民族文化遗产 得到 了较 好 的保 护 。 多濒 临失传 的传统 精神 文化和物质文化在 许 旅游大 潮 的触动下得 到复 苏, 已融入 旅游市场 , 并 得到 了重 构和 新生 。
托 自 民族特 色优势 ,大 力发展 ,民族 风俗旅 游业 。旅游 业的兴旺 ,给 当地政府和 人 民带来 丫 大的实 惠 , 足, 为许 多 身 少数 民族地 区发 展旅游 业的过程 叶存存智 ‘ ] 系列 问题 ,因此,在丌 发利J 的 州时,如何加强对旅 游 资源 的保护 ,促进 民族地 L } j 区旅游业 可持续 发展 ,赴 前亟待解 决的 『题 , 从法律保 障的角度进 行深入 细致 的探 讨也 就 得尤 为币 要。本文的 日的也 兀 J 而 就在于通 过对 系列 负面影响 的产 生原 冈进行 分析 ,提出几点保护措 施 ,从 而使少数 民族 地区旅游 、能够 得到 持 续发 展。 I
一
、
少 数 民族地 区旅游开 发的意义
( 一)少数 民族地 区旅游 开发 增强 民族认 同感 跨 文化 传播 增强 了民族地 区原 有 的价值 认 同感 和文化 自尊感 。[] 民族地 区居 民在旅游 者介 入之前 ,由于缺乏与 1 其他地方 、 其他 文化 差异 的比较 , 因而很难 发觉 自己的个性 。 在民族旅游 中 , 当地 少数 民族 居 民与游 客的接 触往往 会唤起 少数民族群 对于 自身的 认识, 还会加强他 们对 于 自身身份及 自我表述 的关注 。 具 有 民族历 史价值 的人文 旅游 景观的再 现和 重组 , 展示 了少 数民族 自 身文化 智 慧和 创造 力 , 重新唤 起 了人们 的民族 认 同意 识,凝聚 了民族 向心力 。 旅 游业对 传统 文化 的需求 ,增强 了人们保护 传统文 化 的 自觉意 识 旅 游业 促进 了当地经 济的发 展, 改善 了人 民的生活 条件 , 当地 居民在享受 旅游 所带来 的巨大利益 的同时 , 也逐渐 发现 了 自
龙胜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旅游景点开发与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目录
01 一、龙胜少来 展望
02
二、开发与管理现状 分析
04 参考内容
龙胜是一个充满独特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的旅游胜地。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 速发展,如何有效地开发和管理工作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次演示旨在调 查龙胜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旅游景点的开发与管理现状,以期为景区的可持续发 展提供参考。
三、土家族民俗风情旅游开发需 要注意的问题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保护和传承土家族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和传承土家族的 文化传统,防止过度商业化和异化现象。加强对当地土家族人民的宣传教育, 提高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2、合理规划和管理。针对土家族民俗风情的旅游开发,应进行合理规划和管 理,确保旅游活动与当地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建立健全的旅游管 理制度,规范旅游经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一、龙胜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旅游 景点概述
龙胜位于中国南方,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不仅有壮、汉、苗、瑶等 众多民族,还保留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独特的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 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目前,龙胜已开发了多个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旅游景 点,如壮族的歌舞、瑶族的服饰、苗族的节庆等。
二、开发与管理现状分析
2、未来展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旅游需求的增加,龙胜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旅游 景点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应继续市场需求变化,合理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 推动景区的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形成旅游产业 集群,提升整体竞争力。
总之,龙胜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旅游景点的开发与管理应注重保护原有文化特色 和自然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需求。通过科 学合理的开发和管理工作,推动龙胜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为地方经济贡献力量。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作者:文斯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第06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甚至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支持和培养,如四川西昌、云南丽江等地区发展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旅游业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当地生态环境破坏、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的退化和遗失,造成旅游地价值降低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注重对少数民族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在发展旅游业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点和契合点,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异化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进入,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接待地社会中,引起接待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demonstration effect)。
在这种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旅游者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远远大于他们所接受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少数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向往旅游者现代化的都市生活方式。
此外,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趋于商业化,其真正的生活方式在旅游者的影响下在逐渐消亡。
旅游业的开发势必使外来文化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形态、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带来冲击,导致其民族文化的蜕变和消亡。
(二)发展旅游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较为偏僻的山区,旅游者在感受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的同时,与之相得益彰的还有美妙的自然风光。
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当地大肆兴建的宾馆、度假村,已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如西昌邛海,在1998年以前还未进行旅游开发时,邛海海水随处都可清澈见底,但发展旅游的这十年来,邛海边建起了大量的宾馆饭店,虽然有邛海污水处理厂,但现在的邛海水质已经被污染,四五米水深时便无法见底了。
民俗资源与旅游习题解
1令狐采学()将文化分为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上层首当注重学术,下层则当注重民俗。
A、蔡元培B、钱钟书C、钱穆D、陈恪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是高雅文化的基础A、民俗文化B、高雅文化C、低俗文化D、西方文化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3民俗由()和风俗(customs)组成,全体生活的需要A、民间B、人间C、上流社会D、万物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4人是传承民俗文化的最重要载体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中国近代的()说民俗乃一国文化的基础A、谭嗣同B、徐志摩C、林徽因D、梁启超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旅游是一种()的实践活动A、跨文化B、跨国界C、跨民族D、跨种族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3民俗资源是乡下人,边缘地区的人,少数民族人的资源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地方小调,龙灯,踩高跷不属于都市民俗资源正确答案:×我的答案:×中国民俗与旅游资源(三)已完成分数:100.01物态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城市中最常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下列哪项不属于非物态都市民俗旅游资源?()A、节庆B、戏剧C、传统建筑D、方言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3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分为古村落、乡间民居旅游资源和自然风光及环境旅游资源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下列哪项不属于非物态乡村民俗旅游资源?()A、西递村B、人造龙C、周庄D、宏村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1民俗由()和风俗(customs)组成,全体生活的需要1.0 分A、民间B、人间C、上流社会D、万物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2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为主导资源和驱动力1.0 分A、劳动力B、自然资源C、人力资源和知识D、资本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上海市民俗文化资源需要多方保护,下列哪项不属于多方保护()1.0 分A、学者的研究性保护B、无组织性保护C、团体的组织性保护D、主见性保护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上海文化的底色是()1.0 分A、工业B、农业C、纺织业D、商业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51991年3月公布了四座历史文化名镇,不属于这四个名镇的是()1.0 分A、松江区的松江镇B、嘉定区的嘉定镇C、嘉定区南翔镇D、周浦镇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6旅游是一种()的实践活动1.0 分A、跨文化B、跨国界C、跨民族D、跨种族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7开埠后,上海取代()成为国内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 ・
当地经济发展已构成现实的战略需要。
! ! 二、 少数民族地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 民族地域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差、 开发成本较高。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 不少刚发现的旅游资 源开发的时间短, 起点低, 固定成本投入很少。民族地域旅游资源多地处偏僻地区, 虽然多以 “ 野、 奇、 特” 诱惑着旅游人员向往, 但路、 电、 水等基础设施基本上要新建。许多地区地形复杂, 基本建设价格单 价指标高, 同样基建项目的耗资一般要大于东部发达地区数倍。民族地域旅游资源大多是品位虽高, 但 知名度低, 低知名度的旅游资源是没有真正的经济价值的, 而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广泛开展宣传, 宣传促销也需耗资。我国旅游市场属二元结构, 即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是在相互封闭的状态下运行的, 相互间无法实现接待上的余缺互补, 因而需要同时建设两套档次上差别很大的设施, 实际就更增加了投 入。民族地域大多数是老、 少、 边、 穷地区, 开发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有限的财政拨款, 同时民族地域引 入外资开发旅游的渠道远不如沿海侨乡畅通。因此, 开发成本高, 投入资金少, 成为制约其资源开发的 重要因素。 $# 民族地域旅游资源距离客源市场远。旅游客源市场分国际和国内两种, 国内游客是民族地域旅 游开发的先导, 并将一直是游客数量的主体。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发历史长, 基础条件、 整体经济水平 均高于民族地区, 加之人口基数大、 人口密度高, 因此国内主要客源市场多在东部发达地区, 与民族地域 距离甚远, 且民族地区地域辽阔, 许多景观空间跨度大、 旅游景区之间距离远, 受交通条件制约, 严重存 在着 “ 旅长游短” 的现象, 易使旅游者产生单调乏味之感。国际客源市场是民族地域旅游开发经营的主 要目标, 但国际游客的主要入境口岸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几个大城市, 游客要在口岸转乘运输工 具, 再由口岸辐射到民族地区, 从景区间以及客源这两个方面看距离较远, 造成较高运输成本。 %# 民族地域旅游交通、 通讯等现代设施配套滞后, 成为旅游业发展的 “ 瓶颈” 。交通条件的制约始 终是阻碍民族地域旅游业的主要问题, 如川西、 滇西、 黔北、 桂西、 西藏、 陇西、 大兴安岭、 长白山等地区, 运输不畅, 进出旅游困难。在通讯方面, 民族地域的许多地方尚未形成国际长途直拨电话和图像传真业 务, 通讯服务网点少, 信息传递不通畅, 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十分薄弱, 游客的通讯联络需求得不到应有的 满足, 这些不利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游客的兴趣, 从而影响民族地域旅游业的发展。 人类对地球空间表面的开发, 总是优先开发条件好的地域, 然后再开发条件差或开发难度大的地 域。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就属于后一种开发型, 是人类生产、 休憩活动空间不断扩展、 深化的表现。随着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 我国民族地域的旅游开发势必加强和深化。
! ! 三、 少数民族地域旅游资源开发的题解
游客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基本上是正相关的函数关系。 “ 从国际旅游需求来看, 根据世界组 织报告, 达到 &’’ ( "’’’ 美元, 就产生赴邻国旅游动机。达到 $)’’ ( %’’’ 美元, 就产生赴远国旅游动 机。从国内旅游需求来看, 我国旅游业第一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完成, 恰恰处于旅游需求第一层次 ( $&’
[ "] ( %’’ 美元) 的起点” 。可见, 国内旅游消费档次已拉开, 形成了多层次的结构, 每一个层次虽然所占
比重可能不大, 但其绝对量则会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发展少数民族地域旅游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 少数民族旅游的产品需求与供给。从社会交换理论分析, 旅游业中旅游产品的设计必须兼顾旅 游产品消费者与生产者的需要, 使游客能从旅游产品的消费中获得价值满足, 同时也使旅游服务方能从 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获得价值满足。优质的旅游产品产生于旅游产品消费者需要与生产者需要的结 合部位。*+,-./ 和 *.,,-+012( "34% ) 定义旅游产品为: 构成总体旅游经历的服务、 活动与利益综合体,
! ! "##$ 年 % 月! ! ! ! ! ! ! ! 学 ! 术 ! 交 ! 流! ! ! ! ! ! ! ! ! ! &’() * , "##$ 总第 +,# 期! 第 % 期! ! ! ! ! ! ! -./0’12. 34.5/67’! ! ! ! ! ! ! ! ! &’82/9 :;* +,#! :;* %
[ 参. 考. 文. 献] [9] . 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6 抓住重点、 开拓难点、 促成热点、 夯实基点, 推动旅游行业发展 [ :] 6 旅游调研, 5;;9 , (<) : 57 = 5>6 [5] . ?&3)(-01&"3 @6 A6 /#3-6 B&" 10C"3 02 D,-"3,#+ EF#3#,-"" [ :] 6 /#C #3$ GF(),"(( H"I)"C, :#,F#3’ = J"K3F#3’9<<> , (9 = 5) L8 = M76 [7] . K0,$6 46 &6 &0C +#,NF#N" I#3)#-)0, #22"*-( ),-"3 = *F+-F3#+ $)22"3",-)#-)0, 02 I#+F"( K’ &0,N O0,N K)+),NF#+( [ :] 6 P0F3,#+ 02 +#,NF#N" #,$ (0*)#+ 1(’*&0+0N’6 9<Q76 (5) , >M = LL6
少数民族地域旅游资源开发的题解
阳巧雯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工பைடு நூலகம்管理系, 温州 ">,#>, )
[摘! 要] 少数民族分布地域旅游资源丰富。根据效益型布局的原则, 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将对 民族地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作用和影响。但还存在诸如开发成本高, 距离 客源市场远, 交通、 通讯等现代设施配套滞后等制约少数民族地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应从旅 游产品, 服务创新, 文化制度创新, 政府财政、 金融政策扶持等方面着手, 开发少数民族旅游资源。 [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旅游资源; 资源开发 [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志码] -! [ 文章编号] +### < @"@A ( "##$ ) #% < #+"A < #>
! ! 一、 少数民族地域资源能提供旅游消费者最大的满足
旅游者在决定外出旅游时首先要对目的地进行选择, 要根据预算开支和购买旅游产品时能获得最 大满足的要求, 来选择旅游目的地。少数民族聚集地域的特点是地域广大, 资源丰富, 地处边疆, 有相当 一部分旅游资源在数量、 质量、 条件、 分布规律、 特点、 结构以及地域组合、 开发程度、 开发潜力等方面具 备给旅游者提供最大满足的基本条件。从总体上看民族地域旅游资源具体有如下特点: +* 少数民族地域旅游资源丰饶。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 $AB 。具备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 平原五大地貌类型, 且各种旅游地貌发育较为典型。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共 $" 座, 民族地区就占 "> 座, 还有许多地方风景名胜区, 而且尚未发现的潜在旅游资源还相当丰富。 "* 少数民族地域资源藏有高旅游品位。高旅游品位是旅游人员获得满足的序数效用或基数效用。 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有许多旅游资源堪称为全国之最或世界瞩目, 如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湖南的张家 界, 有大片的森林和各种珍稀动物, 是世界不可多得的森林公园; 四川的九寨沟; 新疆的天鹅湖, 均是著 名的佳景胜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人与生物圈》 自然保护区网中的五个保护区中, 有四个分布在民族 地区。这些在国际旅游市场上都有较大吸引力。 >* 少数民族地域的民俗风情具有诱惑力。以自然成景的奇山、 险峰、 雪原、 大瀑布、 溶洞、 古遗生物 等, 均集萃于民族地区。如果说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以奇而绝取胜, 那么人文旅游资源则以古而稀闻 名。然而民族地域不仅有距今久远的古人类遗址、 古墓葬和众多的壁画石窟, 如敦煌石窟、 寺院佛塔, 而 且还有各民族在发展过程形成的生动活泼、 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 传统节日、 民族歌舞和民族服饰等。 少数民族地域的这些人文资源, 对于发展旅游业来说是一种优势,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源 流, 这种个性上的独特性必然构成总体上的多样性。广袤的少数民族地域客观上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多 样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内容。 近几年, 一方面由于休憩观念和方式的变化, 许多人已厌倦节假日互相吃请, 而乐于纷纷结伴外出 旅游, 部分人趋向选择去神奇的少数民族地区观光; 另一方面我国东部热点城市的景观产品已基本定 型, 回头客趋于减少, 西北民族地域新的旅游景观产品能给旅游者提供最大的满足, 对旅游消费以及对
[ $] 包括 ) 个要素: 目的地吸引物, 目的地设施, 可进入性, 形象与价格 。 56.07 把旅游产品分成 ) 个同心 [ %] 环层次, 由核心向边陲依次拓展 ( 如下表 ) 。
社会交换以自愿互惠为基本原则, 因此, 响应 ( 8+9:12+9 ) 是决定未来交换特征的关键因素, 在宾主 互动中, 顾客的积极响应与配合协作十分重要。而旅游业中良好的宾主关系依赖于下列这样几个因素: !宾主需要的互动。"有效的沟通与一定程度的选择自由。#服务人员在职业选择时应选择旅游业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