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方案(DOC)

合集下载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基坑工程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基坑工程施工所涉及的土地开挖、地下水位变动、邻近建筑物的安全等问题,必须对基坑进行监测和控制。

因此,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基坑监测方案,对于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二、监测内容1. 土体变形监测土体在开挖过程中会发生变形,因此需要监测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情况。

监测内容包括土体的沉降、侧向位移和倾斜度等指标。

2. 地下水位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会涉及地下水位的变动,为了控制沉降和保证施工安全,需要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

监测点布设应覆盖到基坑的各个不同位置。

3. 周边建筑物安全监测开挖基坑可能对周边建筑物的安全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周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

包括建筑物的沉降、裂缝情况等指标。

三、监测方法1. 土体变形监测方法(1)GPS监测:通过设置GPS监测站点,实时记录土体沉降、侧向位移和倾斜度等参数。

(2)倾斜仪监测:通过安装倾斜仪监测土体的倾斜变化情况,提供准确的变形数据。

2. 地下水位监测方法(1)水位计监测:在合适的位置安装水位计,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2)井眼监测:通过设置监测井,在井眼内安装水位计,对地下水位进行定期监测和记录。

3. 周边建筑物安全监测方法(1)应力应变测量:通过安装应力应变测试设备,监测建筑物的变形情况,预警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

(2)形变监测:通过安装形变传感器,监测建筑物的形变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

四、监测频率和数据处理1. 监测频率监测频率应根据基坑的工程特点和土体变化情况而定,一般为每日监测或定期监测。

2. 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应及时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比对,判断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应对措施1. 对于土体变形问题,根据监测数据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加固措施,如土钉墙、加固支护结构等。

2. 对于地下水位变动引起的安全问题,可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如抽水排水等。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由于本工程安全等级高,基础工程施工历时时间会较长,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减少和控制施工期间对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应加强对建筑施工和周围环境的监测,以指导信息化施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患于未然。

施工监测工作是对本工程的基坑工程和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的过程监督和成果检验,有利于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妥善解决设计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地质勘察报告、发包人最终确认的基坑支护方案,严格遵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与《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16)与北京市住建委(京建发[2013]435号)文要求,从土方开挖开始,直至全部回填土完毕,进行不间断的边坡监测,并每周提供经监理签字确认的边坡监测报告。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

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需经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等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基坑周边环境涉及的有关管理单位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

1、监控目的本工程基坑采用桩锚联合支护,为确保施工期间围护结构和坑壁的稳定性,以及周围地面、道路的安全及正常运营,施工期间必须加强监控量测,做到信息化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受力情况、周围地表位移等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这样做,一是可以及时了解开挖过程中围护体系的实际状态,对比分析设计条件与现场实际的差异,以便及时修正设计;二是有利于正确估计开挖过程中围护体系的稳定性,掌握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临近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提供保证;三是可以通过接受反馈信息,科学合理安排下一步的施工工序,使施工更加安全,工程质量更好。

通过开挖过程中变形观测,及时掌握坡体及附近建筑物的变形情况,了解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为采取补救措施提供依据。

2、监测项目及原则2.1监测原则(1)基坑监测应以获得定量数据的专门仪器测量或专用测试元件监测为主,以现场目测检查为辅。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一、引言基坑工程是现代建设中常见的一项工程活动,其施工会涉及到土壤力学、结构力学、水文地质等多个学科。

为了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和后期使用,需要进行基坑监测。

本文将就基坑监测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监测目标基坑监测的目标是为了掌握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位移、应力等信息,以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以提供监测数据支持,为工程提供安全、稳定的施工条件。

监测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坑变形监测:通过监测基坑周边地表的沉降、侧移等变形情况,掌握基坑结构的变形状态,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 基坑地下水位监测:监测基坑附近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了解地下水对基坑的影响,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相应的水文调节。

3. 基坑支护结构监测: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应力、位移等进行监测,以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周边建筑物监测:对接近基坑的周边建筑物进行监测,防止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三、监测方法与方案基坑监测应综合运用现场监测和远程监测两种方法,以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本方案提出以下监测方法与方案:1. 现场监测(1)地表变形监测:通过布设测点,使用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等),定期监测地表的沉降、侧移等变形情况。

(2)支护结构监测:在基坑支护结构上设置应变计、位移计等传感器,实时检测支护结构的应力、位移等变化。

(3)地下水位监测:设置水位监测井,并配备合适的水位传感器,进行地下水位的定期监测。

(4)周边建筑物监测:通过定点振动传感器、应变计等监测周边建筑物的位移、应力等参数。

2. 远程监测(1)数据采集与传输:将现场监测获得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终端进行采集,并通过无线信号、有线传输等方式传输到远程监测中心。

(2)数据处理与分析:在远程监测中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并生成监测报告,及时反馈给相关监理单位和工程管理人员。

四、监测频率与报告基坑监测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监测目标和监测指标的要求,确定监测频率。

施工单位基坑监测方案

施工单位基坑监测方案

施工单位基坑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基坑是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基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整个施工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基坑的安全稳定,施工单位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基坑监测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监测基坑的变形与沉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监测目标与意义1.监测目标:a) 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情况:通过监测基坑边坡的位移、裂缝等变化,及时判断边坡的稳定性,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b) 基坑挖掘后的沉降情况:监测基坑沉降情况,及时发现沉降异常,保障建筑物的纵向平稳度。

c) 基坑周围地下水位的变化:监测地下水位的波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基坑工程中的渗水问题。

2.意义:a) 预防事故:通过监测基坑变形情况,可以及时预警潜在的坍塌、滑坡等危险,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b) 控制沉降:监测基坑沉降情况,可以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变形,避免结构破坏,确保建筑物工程的质量。

c) 处理渗水问题: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可以发现并及时处理基坑工程中的渗水问题,确保基坑的干燥与安全。

三、监测方法与仪器选用1.监测方法:a) 基坑变形监测:采用全站仪、GNSS测量系统等现代测量技术,对基坑边坡进行多次测量,得到相应的位移数据。

b) 基坑沉降监测:采用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对基坑及周边地点进行多次测量,得到沉降量的数据。

c) 地下水位监测:采用水位计等仪器,对示范点进行定期观测,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仪器选用:a) 全站仪:通过测量基坑边坡的坐标变化,得到边坡的位移情况,选择精度和稳定性较高的全站仪进行测量。

b) GNSS测量系统:通过监测基坑周边地点的坐标变化,得到基坑的位移情况,选择精度高的GNSS测量系统进行监测。

c) 水准仪:通过测量基坑及周边地点的高程变化,得到沉降量的数据,选择稳定性较高的水准仪进行测量。

d) 水位计:通过监测示范点的地下水位波动情况,选择准确度较高的水位计进行监测。

四、监测频次与方案调整a) 基坑变形监测:在基坑开挖的关键阶段,每天进行一次测量;在其他施工情况下,每周进行一次测量。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完整版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完整版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完整版一:(详细版)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完整版一、前言本旨在规划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本方案详细介绍了监测的目的、内容、方法及具体实施步骤,以供参考。

二、监测目的基坑工程的监测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情况,预测和评估可能带来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监测内容1. 地面沉降监测地面沉降监测旨在记录基坑周围地面的垂直位移情况,以评估基坑开挖对周边建造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

2. 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旨在记录基坑各个部位的水平位移情况,以评估基坑结构的稳定性。

3. 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监测旨在记录基坑周围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以评估基坑排水系统的效果。

4.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旨在记录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以评估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五、实施步骤1. 建立监测点根据监测内容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并进行标记和记录。

2. 部署监测仪器根据监测内容选择合适的监测仪器,并按照要求进行部署和安装。

3. 数据采集和处理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监测报告。

4. 监测报告及时反馈及时将监测报告反馈给相关责任方,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六、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基坑工程监测点位置图2. 基坑工程监测仪器说明书3. 基坑工程监测数据报告样本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建造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领域的专门法律法规。

2.《施工安全管理条例》: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施工领域的专门法律法规。

二:(简洁版)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完整版一、前言本为基坑工程监测方案,旨在确保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详细介绍了监测的目的、内容、方法及实施步骤。

二、监测目的基坑工程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工程变形和破坏情况,预测风险并采取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三、监测内容1. 地面沉降监测2. 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3. 地下水位监测4.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五、实施步骤1. 建立监测点2. 部署监测仪器3. 数据采集和处理4. 监测报告及时反馈六、附件1. 基坑工程监测点位置图2. 基坑工程监测仪器说明书3. 基坑工程监测数据报告样本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建造法》2.《施工安全管理条例》。

施工单位基坑监测方案

施工单位基坑监测方案

施工单位基坑监测方案1. 介绍基坑监测是施工单位在进行基坑工程时,为了督促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档旨在为施工单位提供一套基坑监测方案,以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可靠。

2. 监测目标基坑施工的监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面沉降监测:监测地表在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沉降异常的地区。

•地下水位监测:监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位移和涨落情况,以评估基坑排水工程的效果。

•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监测周边建筑物的变形情况,确保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施工工艺监测:监测施工过程中各项工艺参数的变化,以及施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

3. 监测方法基坑施工的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法:3.1 地面沉降监测地面沉降监测主要采用地面沉降仪进行,监测点应根据基坑及周边环境设置,并按照工程要求进行布点。

监测仪器应定期检查校准,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数据应及时上传至监测系统,以提供实时的沉降情况。

3.2 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监测主要采用水位计和水位传感器进行,监测点应选择位于基坑边缘,或与基坑相邻的井点进行设置。

监测仪器应定期检查校准,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数据应及时上传至监测系统,以评估基坑排水工程的效果。

3.3 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主要采用全站仪和测斜仪进行,监测点应选择位于基坑边缘,或与基坑相邻的建筑物上,并按照工程要求进行布点。

监测仪器应定期检查校准,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数据应及时上传至监测系统,以确保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4 施工工艺监测施工工艺监测主要采用振动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测量仪器等进行。

振动传感器用于监测施工过程中的机械振动情况,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施工现场的环境温湿度,测量仪器用于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参数。

监测仪器应定期检查校准,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

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基坑施工监测方案为了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按计划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使周围已有建筑物、市政设施、地下管线等不受损伤、少受干扰,必须对基坑工程全过程进行系统监测。

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掌握基坑围护结构的位移、沉降、受力水平及周围建筑物的动态(沉降或倾斜),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做到信息指导施工,对可能出现的工程隐患及时预报以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一.监测内容基坑施工监测包括周边环境监测、支护结构监测、土体变形监测,槽底回弹监测,以及包括周边建筑物、重要道路及地下管线等保护对象进行系统的监测。

本工程基坑监测内容如下:1.基坑水平位移监测;2、基坑沉降监测;3、基坑水位监测二、观测方法1.沉降观测采用精密的水准仪进行量测。

主要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点直接设置在被观测对象(本基坑设置在压顶梁和坡顶土体上)的特征点上,并在远离基坑或稳定的位置设置基准点。

观测点应布置在具有特征点的地方。

2、水平位移观测采用精密电子经纬仪进行量测。

采用轴线投影法在两个稳定的基准点之间连线为基准线,量测差值和累计位移量。

观测点直接布置在支护桩顶、土坡坡顶。

3、水位观测:周坑周边设水位观测井进行水位观测。

4、肉眼巡检由于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施工条件的改变、基坑边堆载的变化、施工用水不适当排放、管道渗露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还有工程隐患如地面裂缝、支护结构的失稳、临近建筑物裂缝等都可在巡检工作中及时发现,因此巡检是十分重要和很有必要的,应由有经验的工程师按期进行巡检,巡检工作应列入观测计划,按期进行,并保持记录。

5、观测精度沉降观测中水准仪i角≤±10"每测站基辅读数高差≤0.3mm,水准路线闭合差≤±0.3(n)l∕2o三、观测点设置1.测距点在距基坑20〜30米相对稳定地方(如基坑四周的原有建筑物上台基坑边线延长方向设置,共设置3个,并用水泥桩固定;2、搅拌桩水平位移观测点在桩顶上适当上布设,测点间距10〜15米,点位用水泥钉固定;3、土体沉降观测标志在基坑内侧沿基坑高度5〜6米分层设置,水平间距10~15米,用水准仪进行观测。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基坑监测是在建筑施工阶段对基坑周边土体和工程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坑监测方案,其中包括监测目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等方面的内容。

一、监测目的基坑监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并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

具体的目的如下:1. 评估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判断是否存在下沉或倾斜等问题;2. 监测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情况,了解土体的工程性质和变化趋势;3. 检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控制水位对基坑的影响;4. 监测基坑开挖工序中的土方量,确保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

二、监测内容基坑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监测: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基坑围护结构的下沉、倾斜和变形情况。

2. 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监测:通过土壤应变计、浸润计等监测设备,监测土体的应变、变形和稳定性。

3. 地下水位的监测:通过水位监测井和水位传感器等设备,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 土方量的测量:通过挖掘机上的土重计等设备,实时测量基坑开挖工序中的土方量,掌握施工进度。

三、监测方法基坑监测可以利用传统的实地测量与现代化的自动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具体的监测方法如下:1. 传统实地测量:包括使用测量仪器进行位移测量、水位测量和土方量测量等。

2. 自动化监测:采用自动化仪器和传感器进行监测,通过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实现远程实时监测。

四、监测频率基坑监测的频率需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和工程要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应进行定期监测和临时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定期监测:按照工程进度和要求,每隔一定时间进行监测,如每周、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

2. 临时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关键节点时,及时进行监测,以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总结:基坑监测方案是基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工程人员及时了解工程的安全状况和土体变化情况,为施工过程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基坑监测监控方案

基坑监测监控方案

基坑监测监控方案土方开挖施工期间,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周边建筑物、重要道路及地下管线等保护对象进行系统的监测。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实际状态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到及时预报,为基坑边坡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提供监控数据,防患于未然;通过监测数据与设计参数的对比,可以分析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科学合理地安排下一步工序,必要时及时修改设计,使设计更加合理,施工更加安全。

一.监测频率1坡顶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开挖前3步深度在5m以内,可每2d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5m以下及基坑开挖完成后一周内,每天观测一次。

基坑开挖至基底后一周后无明显位移时,可适当延长观测周期,每5~IOd 观测一次。

2、坡顶垂直位移及建筑物沉降观测:在基坑降水时和在基坑土开挖过程中应每天观测一次。

混凝土底板浇完IOd以后,可每2~3d观测一次,直至地下室顶板完工和水位恢复。

此后可每周观测一次至回填土完工。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一步加强监测,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加密观测次数,并及时向施工、监理和设计人员报告监测结果:(1)监测项目的监测值达到报警标准;(2)基坑及周围环境中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线出现泄漏;(3)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加大;(4)临近的建筑物或地面突然出现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

4、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

二、监控报警1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控报警值以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值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不应超过设计限制。

2、本基坑坡顶水平位移报警值设为25mm,水平位移速率报警值设为连续三日大于2mm∕d o3、周围建筑物报警值以累计变形量、变形速率、差异变形量并结合裂缝观测确定。

4、本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报警值设为15mm,倾斜报警值设为IOmm,倾斜速率报警值设为连续三日大于Imm/55、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报警:6、周围建筑物砌体部分出现宽度大于15mm的变形裂缝;7、附近地面出现宽度大于IOmm的裂缝;三、紧急预案1基坑开挖和喷锚支护施工过程中,由于破坏了土层中的原有的应力平衡,坡面肯定会发生变形,直到达到新的平衡。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一、基准网的建立为了科学地预测基坑支护的稳定和周边环境的变化,及时预报和提供准确可靠的变形数据,因此建立基坑支护施工变形与沉降观测网,定期进行变形沉降观测。

二、基坑支护变形观测(1)基坑支护水平位移观测在基坑边坡顶上布置基线(每基坑边一条),每条基线上设4个变形观测点,同时又作为沉降观测点。

(2)基坑支护沉降观测利用远离场区的城市高程系水准控制点或独立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与以上点联测,构成基坑支护沉降观测网。

四面围墙周边附近各布置四个沉降观测点,与基坑周边浅埋基础建(构)筑物、重要管线监测点一起构成监测周边环境的沉降观测网。

三、观测方法(1)水平位移观测分别在基线点四个角上设站,用J2型经纬仪观测四边网的水平角度(四边形内角),并与城市的大地控制网三角点联测水平夹角,检查基线点是否发生位移,在基线点正确无误的情况下,同时在四角测端上分别以对应的相邻角点定向,并观测定向基线上各预埋点的水平位移量初始读数。

(2)沉降观测对基坑边上的各点及周边点建立的沉降观测网的测量方法为:首先自远离基坑的城市水准控制点开始观测,引测至基坑周围后,按编定的各点观测次序依次观测,最后测至另一水准控制点符合,观测仪器采用S3型精密水准仪。

四、基坑周围建(构)筑物等的监测措施工程对基坑周边50米范围内的所有建(构)筑物进行监测,并特别对临近坑边1.5H~2.0H范围内建(构)筑物,包括道路、市政管道、电力电缆、电信管网等加强监测力度。

具体监测措施是:(1)对建(构)筑物,定期进行沉降变形观测。

(2)施工前,了解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对整个场地的地下管线进行摸底,并在地面投影其轴线走向,布置变形观测点进行监测;对某些变形要求较高及紧邻基坑开挖边缘的重要管线,预先做好加固处理措施。

五、质量保证技术措施在施工中不仅要严格执行质量管理程序,保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同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技术措施,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施工全过程进行全方位控制,强化施工质量一次合格率,杜绝不合格和返工。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1、在基坑周边设立8 个水平位移观察点,观察基坑边顶端的水平位移。

2、在基坑的周边建筑物上各设立一个沉降观察点,共2 个,用来监测受基坑降水的影响。

3、在基坑的坡上设一组内力测试传感器,来测试不同土层中应力的分布和传递情况。

4、在基坑的坡上布设一组抗拔试验土钉,用来验证不同土层中土钉的粘结强度。

5、不同深度土体的位移监测:采用以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为敏感元件的滑动式测斜仪,它可以把倾角大小以电压形式输出,进而确定被测物体变形量的大小和变形方向。

电子滑动式测斜仪由测头、测读仪、电缆和测斜管四部分组成。

测斜点共布设2 组,以保证准确。

以上监测工作在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束后维持一个星期,如果各种测量数据在7d内完全收敛稳定,测量工作则可结束,否则继续观察。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基坑监测方案。

一、基坑安全自查的项目1、支护结构监测2341保证每2在支护结构内埋设带导槽PVC塑料管,以跟踪支护结构位移。

选择在可能产生较大变形的部位,共布设9孔(C1~C9),深度同桩墙深。

为保证成孔率,另布置3个备用孔(C10~C12),共计12孔。

PVC塑料管外径70mm,所有测斜管埋设中,测斜管的导槽必须垂直于基坑边。

先行埋设的测斜管用细铁丝按导槽方向固定在钢筋笼上。

埋设于检查孔的测斜管需用干燥黄砂密实测斜管与钢管内壁间的空隙。

3、支护结构钢筋应力监测在支护结构内布设钢筋应力测点,共布设10个断面,即G1~G10,每断面在迎土、迎坑面各埋设一个钢筋应变计;根据本工程的设计方案,自支护结构钢筋笼顶端向下5m布设1只应力计,钢筋笼底端向上也按5m距离布设一只,另六只以2.5m间距均布,这样每个应力测孔共16只应力计。

这样在支护结构内共布设160只应力计,4;第三。

每55点60只应6在立柱桩中选择2根立柱布点(N1~N2),在其底部布置钢筋应力计,以测定其受力情况。

在立柱底部的钢筋笼中的下端布置一组(3只,以800对称布置)的钢筋应力计,应力计与钢筋笼绑焊,导线通过PVC软管引至地面。

每立柱布置3只,共计6只钢筋应力计。

7、坑内、外地下水位监测坑内水位的监测主要利用停止降水的降水井轮流观测。

坑外设9个测孔D1~D9;采用钻机埋设53mm的PVC管。

参见附图12-1。

8、立柱沉降监测布设L1~L10共计10个监测点,点位用一金属标志头埋设于立柱顶部。

9、基坑周围原有建筑物及道路管线的沉降监测101根据设计要求,为保证基坑开挖、基坑周边构筑物、结构施工安全,基坑施工应与现场实时监测相结合,根据现场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反馈并通知有关人员,以便及时调整设计、改进施工方法,达到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的目的。

基坑开挖期间土方每开挖一步进行一次观测,每道支撑施工前后各进行一次观测,其他时段每3~5天测一次。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一、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1.监测目的(1)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变形加剧或者失稳的情况。

(2)监测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支护结构的裂缝、位移等问题。

(3)监测基坑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确保地下水位对支护结构的影响在合理范围内。

(4)监测基坑支护工程对周边建筑物、管线等的影响,确保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监测内容(1)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监测,包括土体沉降、支护结构位移、裂缝变化等情况。

(2)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的监测,包括混凝土浇筑质量、支护结构内力变化、裂缝情况等。

(3)地下水位监测,主要是为了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排水和抗渗措施。

(4)周边建筑物、管线等的影响监测,主要是为了了解基坑支护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

3.监测方法(1)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监测,可以采用测量仪器进行实时监测,如全站仪、测斜仪、倾角仪等。

(2)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的监测,可以采用超声波检测仪、裂缝位移计等仪器进行实时监测。

(3)地下水位监测,可以采用水位计进行实时监测。

(4)周边建筑物、管线等的影响监测,可以采用激光测距仪、地震波等仪器进行实时监测。

4.监测频率(1)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监测,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监测,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2)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的监测,根据施工进度和情况进行不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地下水位监测,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监测,根据地下水位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排水和抗渗措施。

(4)周边建筑物、管线等的影响监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二、监测结果处理1.监测结果的处理(1)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监测结果要及时分析,如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开挖,并做好防护措施。

(2)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的监测结果要及时分析,如发现支护结构存在问题要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并进行补救措施。

(3)地下水位监测结果要及时分析,根据地下水位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排水和抗渗措施。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变形观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XXX检测有限公司2022年7月1.工程概况1.1 基坑概况XXX有限公司投资拟建的XXX有限公司创新药生产基地(三期)项目位于XXX 市高新区,已建XXX生产基地西侧。

场地北侧为康强二路,南侧为康强一路,西侧为安泰六路。

本项目建筑物±0.000标高为561.300m,设计基坑深度为4.45m-6.65m,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拟采用喷锚支护,降水采用管井降水。

1.2 监测范围坡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

1.3 监测目的(1)使参建各方能够完全客观真实地把握工程质量,掌握工程各部分的关键性指标,确保工程完全。

(2)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测数据检验工程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验证支护结构设计,并及时改进施工技术或调整设计参数以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

(3)对可能发生危及基坑工程本体和周围环境安全的隐患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报,确保基坑结构和相邻环境的安全。

(4)积累工程经验,为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整体水平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地质概况及现有资料情况概况2.1场地地形地貌拟建项目位于XXX市高新西区,已建XXX创新药生产基地西侧。

场地北侧为康强二路,南侧为康强一路,西侧为安泰六路,交通便捷。

拟建场地为空地。

因雨季局部低洼地段有地表集水。

场地地形较平坦,场地自然地坪标高(以钻孔孔口标高为准,采用成都高程系)559.31~561.78m,相对高差2.47m。

地貌类型属于岷江水系Ⅰ级阶地。

2.2现有资料XXX项目地下室基坑设计说明和平面图。

3.监测依据(1)《工程测量标准》(GB 50026-2020);(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 50497-2019);(4)本工程的重要性和周边环境条件。

委托方提供的该项目设计文件。

4.基准点及监测点布置4.1监测点布置监测点位置详见《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一、工程概述本次基坑工程位于具体地点,周边环境较为复杂,有相邻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情况。

基坑开挖深度为具体深度,面积约为具体面积。

二、监测目的1、及时掌握基坑围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的变形及受力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2、为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提供依据,实现信息化施工。

3、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进行预警,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三、监测内容1、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在围护结构顶部设置监测点,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观测,监测其水平位移变化情况。

2、围护结构竖向位移监测使用水准仪对围护结构顶部的监测点进行竖向位移观测。

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在围护结构内埋设测斜管,通过测斜仪测量深层水平位移。

4、支撑轴力监测在支撑结构上安装轴力计,监测支撑轴力的变化。

5、地下水位监测在基坑周边设置水位观测井,使用水位计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

6、周边建筑物沉降及倾斜监测在周边建筑物上设置沉降观测点和倾斜观测点,分别采用水准仪和全站仪进行观测。

7、周边道路及地下管线沉降监测在道路和地下管线上设置监测点,使用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

四、监测点布置1、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沿基坑周边每隔具体间距布置一个监测点。

2、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在基坑的关键部位,如阳角、阴角等,每隔具体间距布置一个测斜管。

3、支撑轴力监测点选择受力较大的支撑构件,每隔具体间距布置一个轴力计。

4、地下水位监测点在基坑周边每隔具体间距布置一个水位观测井。

5、周边建筑物沉降及倾斜监测点在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具体间距布置一个沉降观测点,倾斜观测点布置在建筑物的顶部和底部。

6、周边道路及地下管线沉降监测点根据道路和地下管线的走向,每隔具体间距布置一个监测点。

五、监测频率1、基坑开挖期间,每天监测 1 次。

2、底板浇筑完成后,每 2-3 天监测 1 次。

3、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每周监测 1-2 次。

4、当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遇暴雨等恶劣天气时,应加密监测频率。

六、监测报警值1、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报警值累计位移达到具体数值或单日位移达到具体数值。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1.编制依据本次地下综合管廊基坑监测方案严格按照以下文件及国家、行业的有关规范及法规编制, 编制主要依据如下:本次监测方案的主要技术依据如下:(1)《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工程概况3.监测目的及原则3.1监测目的监测目的:由于地下综合管廊开挖形成的基坑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前期勘察工作中难以认识透彻, 而且基坑的稳定性又受环境综合因素影响, 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

通过对基坑和周边建筑物在土方开挖阶段及基础施工阶段的连续、定期等周期性变形及沉降监测, 可以获得本工程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沉降、位移形变的实时观测数据资料, 并通过对其进行的实时测量、处理、分析, 得到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形变变化情况及未来的形变发展趋势, 以有效地评价其基坑变形对各建筑物所产生的形变敏感性影响和危害。

对所发现的变形速率过快、过大等异常形变现象时, 及时警示建设施工各方, 积极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 防止施工过程中带来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确保建筑基坑、建筑主体和周边建筑物的整体安全。

加强监测对及时准确地评价基坑的稳定性、制定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基坑开挖方案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安全监测可掌握基坑开挖前后地表位移和基坑深层水平变形的变化特征及规律, 及时了解基坑的工作性态, 指导和验证施工, 优化设计, 预测预报基坑的失稳方式、发生时间及危害性, 以便及时采取防灾措施, 尽量避免和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加之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有效地监测网络, 积累的监测数据也不多。

为防止在施工过程中, 以及竣工验收移交后, 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管廊的正常运营, 同时检验和指导施工, 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基坑开挖监测网络。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3)1.项目概况 (3)2.周边环境 (3)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第二章、监测思路 (6)1.监测目的 (6)2.监测依据 (7)3.本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8)第三章、监测分项方案 (10)1.监测项目 (10)2.监测点的布设 (10)3.监测分项方案 (11)4.监测仪器 (20)5.监测频率及预警办法 (21)5.1监测频率 (21)5.2监测预警办法 (21)5.3监测进度安排及异常情况下的检测措施 (24)6.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26)6.1监测成果 (26)6.2监测报告及其编制 (27)6.3信息化施工 (27)第四章、监测工作的组织与项目管理 (27)1.检测机构的设置 (27)2.拟建立的组织机构框图 (28)3.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28)第五章、工作计划及工作制度 (30)1.工作计划 (30)2.工作制度 (30)第六章、附件 (32)监测点布置图 (32)第一章、工程概况1.项目概况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自然地面下4.50m、6.10m及13.10m,B10基坑周长约440m。

B11基坑周长约300m。

按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规定,两基坑侧壁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取值1.1。

该项目工程包括B-10及B-11两地块,B-10地块包括上部2幢塔楼及地下通体3F地下室,B-1包括上部1幢塔楼及地下通体3F地下室,1F地下室开挖相对标高为-6.1m(绝对高程80.9m),3F地下室开挖相对标高为-14.10m(绝对高程72.90)。

2.周边环境B10地块西侧及南侧为已建道路,北侧及东侧空旷,B11地块四周为已建道路,所有道路尚未通车,下部有电力、自来水、电信、雨水及排污管道,详见周边环境图。

地下管廊情况:B-10 地块西侧和南侧邻近郑东新区综合交通枢纽区地下道路工程桩号 CA 0+405~CA 0+606 之间的次隧道A、匝道主体土建工程,隧道埋深13.084~13.452m,高程约为71.534~71.942m。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1基坑监测的目的观测目的:在基础施工及维护阶段,由于工程的基础深,开挖面积大,基坑边坡服务时间长,需要在开挖前根据支护形式准确放线定位、在开挖过程中不断监测,掌握基坑变形发展趋势,防止基坑过大变形,确保边坡的安全稳定和工程顺利进行,及时掌握基坑边坡变形动态,为基坑施工提供信息反馈。

2监测频率3监测报警值(1)坡顶/桩顶水平位移、沉降监测本工程基坑桩锚按二级基坑控制值:开挖过程中按4%°h控制,报警值为控制值的80%(h为监测点处基坑开挖深度)。

(2)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监测报警值为4%°h(h为监测点处基坑开挖深度),变化速率为4~6mm∕d°(3)锚杆内力监测预应力锚杆内力报警值:低于0.3倍设计值,高于0.8倍设计值。

(4)地下水位监测基坑土方开挖、支护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累计变化不超过IoOomm,变化速率不超过50OmmA1(5)坑外地表沉降监测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控制值为25mm,报警值为20mm,变化速率为2~3mm∕d.(6)巡视监测支护体系应进行巡视监测,发现异常现象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必要时应拍照或录相,变形强烈地段要设立连续观测点。

4监测方法4.1基坑边坡水平位移监测基坑边坡水平位移采用《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中的二等水平位移的要求执行。

监测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见表10-2o1、基准点的埋设和观测在认真考察现场监测环境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地方布设基准点。

基准点的埋设应遵循下列原则:a)基准点必须稳定,便于保存;b)通视良好,便于观测及定期检验。

为提高水平位移监测的精度,控制点应采用观测墩形式,顾及基坑周边实际状况,在基坑四边以及其延长线上,地面相对稳定的位置埋设3个观测墩做为柱顶水平位移观测的控制点,在基坑附近的建筑物上埋设4个点作为检查方向(场外基准点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一、编制依据1.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3.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4.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提供的《宁波天元大厦工程地质勘察报告》;5.《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6.宁波市城乡建委专家组编写的宁波市行业标准《宁波市软土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暂行技术规定》;二、工程概况宁波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地位于宁波市海曙区,位于中山西路的北侧,南临花池巷,东靠亨六巷,西到布政巷。

基地面积为8084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为59916平方米。

地上26层,地下2层,为剪力墙结构,采用孔灌注桩桩基础。

本工程±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8m,基坑开挖深度为约9.5m,基坑开挖面积6645m2,基坑四周延米350m。

地下室采用排桩加两道混凝土支撑的支护形式。

场地由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勘察。

结构部分由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一所设计。

三、监测人员主要监测管理人员表四、监测目的、内容、布设及要求(一)监测目的为了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施工,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安全状况,验证支护结构设计对整个基坑施工过程和内部结构进行施工监测非常必要,监测还可以发现在设计中因地质等因素而没有考虑到可能在施工中影响安全的状况为及时对局部进行加固调整施工提供依据,同时可以根据监测资料总结工程经验,为提高设计水平提供依据。

(二)监测内容1、深层土体位移观测基坑侧向变形观测是基坑开挖支护施工过程监测中一项地下各处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常用测斜仪进行测量,它是一种可以精确测量垂直方向土层或围护结构内部水平侧向位移的工程测量仪器,本次工程布设9个水平位移测量监测孔。

2、环梁及立柱水平位移观测基坑开挖工程施工场地变形观测的目的是通过对设置在支护场地的观测点进行周期性的测量,求得各观测点坐标的变化量,提供评价支护结构和地基土的稳定性技术数据, 本次工程布设了33个环梁和立柱水平位移监测点。

3、环梁及立柱沉降测量沉降测量是通过精密水准仪以某一起始点为基准测量各点每次高程变化得到各相应点的沉降量(可以用国家水准控制网中的水准控制点,也可以用一个任意点的假定高程值作为基准值)。

测量有关点位的下沉(上浮)值,可以了解有关点位的高程变化是控制基坑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次工程布设了33个环梁和立柱沉降监测点。

4、周边道路、管线变形及裂缝监测通过对道路管线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土方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将监测所得数据及时的反馈给业主、施工单位,正确指导基坑土方的开挖进度,可以为预防因基坑开挖影响周边环境提前年供预测的参数,本次周边沉降观测点按设计要求布设17+16个点。

5、土压力监测在不同深度按设计要求埋设土压力盒,测量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土体内部应力情况在宁波地区还比较少,为了研究和优化基坑设计了解和掌握基坑开挖中的土体内部应力非常必要。

本次在基坑边设一个监测点共12个土体深度的土压力监测6、桩身弯矩监测桩身应力和弯距的监测可以根据设计单位的要求在施工围护桩钢筋笼的时候预先焊上钢筋测力计,随围护桩的施工而埋入土中,在围护桩施工好后可以在测量时钢筋测力计的参数求得围护桩桩身钢筋所受的拉力(压力)、弯距。

本次工程中布设2根桩测量弯距,每根桩中测量两个点,共4对八个钢筋测力计。

7、支撑轴力监测支撑轴力的监测也是用钢筋测力计预埋在设计的位置上,在测量过程中每次读取测力计参数通过公式计算出支撑梁的受力情况。

判断支撑体系的安全状况,本次工程中布设7个支撑轴力监测点。

(三)监测布设各监测项目位置和数量按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坑支护工程施图》布置,详见附图。

周边环境和管线的水平垂直位移观测点由我院根据现场实际和国家相关规范、规程确定,局部监测点位置根据现场情况将作相应调整。

1、深层土体位移监测孔按设计要求布置9个;2、环梁及立柱水平和沉降观测点按设计要求布设33个;3、支撑轴力监测点按设计要求布设7个;4、桩身弯矩监测点按设计要求布设2个,每个点布置2对,共4对;5、沿基坑边沉降观测点按设计要求布设17个;6、垂直基坑边线沉降监测点按设计要求布设16个;7、土压力监测点布设1个,每个点布设12个土压力盒,共12个;(四)监测要求1)首次观测成果是各周期观测的初始值,应具有比各周期观测成果更准确可靠的观测精度,所以无论是水平位移监测还是垂直沉降监测初始值应适当增加测回数的措施,一般要在二次以上。

2)基准点应尽量布在不受基坑开挖影响的地方,并在监测过程中应定期对使用的基准点或工作基点进行稳定性检测,点位稳定后,检测周期可适当延长,当对变形成果发生怀疑时,应随时进行检核。

3)观测前,对所有的仪器设备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校,并作好记录。

全站仪测量网、站及测回路线等应事先做设计。

4)在测量过程中要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相对固定观测人员,和监测时间。

五、监测原理1、深层土体位移观测工作原理⑴、测斜仪本工程深层土体位移监测采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三所CX-03D型钻孔测斜仪,仪器参数:1)传感器灵敏度:0.02mm/8”;2)标度因素:2.5±0.01v/g;3)导轮间距:500mm;4)测头尺寸:φ32mm×660mm;5)测量范围:±50度6)工作温度:-10℃至50℃;7)耐水压:7.845×105pa至9.806×105pa(相当于水深80m至100m 的压力)。

⑵、数据采集:CX-03D型自动存储测读仪。

⑶、计算机:联想P4便携式笔记本电脑。

⑷、测斜仪工作原理测头以其导轮沿着测斜导管(PVC测斜管)的导槽沉降或提升,测头的传感器可以敏感的测到导管在每一深度处的倾斜角度,输出一个电压信号在测读仪面板上显示出来。

测头测出的信号是以测斜导管导槽为方向基准。

在某一深度处,测头上下导轮标准间距L上的倾斜角的函数,该信号可换算成水平位移,而测斜仪的测斜原理是基于测头传感器加速度计重力矢量g在测头轴线垂直面上的分量大小,确定测头轴线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的原理。

加速度计敏感轴在水平面内时,矢量g在敏感轴上的投影为零,加速度计输出为零。

当加速度计敏感轴与水平面存在一倾角θ时,加速度计输出一个电压信号:U out1=K0+K1gsinθ为了消除K0的影响,可以将测头掉转180°在该点进行第二次测量,得:U out2=K0-K1gsinθ将偏差K0消去,得差数:U out1-U out2=2K1gsinθ从右图的测斜原理示意图看出:sinθ=△i/L则可得:△i =(U out1-U out2)L/2K1g用测头连续在任一深度I点上测试的总位移,即挠度为:δ=∑△i⑸、测试方法测斜管在土体开挖前一到两周埋设完毕,埋管时首先在监测位置用XY—1型钻机成孔至监测深度,然后将专用的测斜PVC管逐节连接后放入孔中,在放置测斜管过程中应注意测斜管的导槽方向与土体位移方向一致。

并且在放入测斜管后用砂子在管子与孔的间隙中填满。

埋置到设计标高。

埋设的孔口应略高于周边的地表,埋设完毕后,切实做好管口的保护措施,可以沿孔口用砖砌成小井,井口略高于孔口,小井的边长为20~40cm即可,监测孔施工好后要将各点的位置告知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做好监测点的保护工作。

几天后土体稳定后,可测取各深度的初始数据,第一次的监测值为基数,位移值置为零。

以后随施工进展测取各深度的参数减去初始值,即为该孔的深层土体位移值。

⑹、测量步骤1)仪器连接:把电缆下插头插入测头的插座内,用扳手将压紧螺帽拧紧以防水,将电缆下插头插入数据采集仪的插座内。

2)仪器检查:使仪器各部分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测量:将测头导轮卡置在预埋测斜管的导槽内,轻轻将测头放入测斜管中,放松电缆使测头滑入孔底,记下深度标志。

将测头拉起至最近深度标志作为测读起点,每500mm测读一个数,直至管顶为止,每次测读应将电缆深度标志对准并卡紧,以防读数不稳。

再将测头掉转180°重新放入测斜管中,放松电缆使测头滑入孔底,重复上述步骤在相同的深度标志上测读,以保证精度。

导轮在正反向导槽的读数将抵消或减少传感器的偏值和轴对准所造成的误差。

2、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法本工程水平位移监测采用索佳(SOKKIA)电子全站仪用坐标法进行监测,测量方法是极坐标法。

⑴、监测点布设压顶梁、水平围梁、工程桩、以及地下连续墙的墙顶用膨胀螺丝打入指定位置作为监测标志,用红漆做好记号,便于寻找和观测,同时也防止被破坏。

⑵、监测方法在通视条件良好的地点设置设置观测站点,再把监测站点与围墙外的监测基准点进行连测。

本工地比较大如一个观测站点不能与各监测点通视可以选择二个或三个点但是要保持每个观测站点与监测基准点的直接通视,。

在各观测站点上放全站仪,后视与之相连的基准点。

然后用全站仪测出各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坐标。

在基坑开开挖后每次监测前一定要先测量观测站点的坐标,第一次观测到的各点坐标是初值,相对位移为零,以后每次测出的坐标与第一次坐标值相比较,计算出各点的水平位移;⑶、全站仪仪器参数测距精度:1+1Dppm角度测量精度:2//级;使用环境温度:-20~+45℃。

3、基坑沉降监测方法⑴、监测点布设压顶梁、水平围梁、工程桩、以及地下连续墙的墙顶用膨胀螺丝打入指定位置作为监测标志,用红漆做好记号,便于寻找和观测,同时也防止被破坏。

本工程的沉降监测点可以借用水平位移点。

⑵、监测方法压顶梁、水平围梁、工程桩、以及地下连续墙的墙顶垂直位移监测用DSZ2水准仪加上FS-1测微器和2米长的沉降测量专用铟钢尺测量水准闭(附)合水准网,测量按二等水准测量标准进行外业观测。

垂直位移监测关键在于基准点的选取,应确保该点无沉降。

本工程开挖较深影响范围会较大,所以要在离基坑较远的地方选择基准点。

⑶、水准仪仪器参数SDZ2水准仪每公里往返测量高差中误差:±2mm;FS-1测微最小读数0、01毫米;使用环境温度:-30~+50℃。

4、桩身弯矩监测方法⑴、测点布设首先让设计单位确定各测点位置和所测钢筋后尽快把这些参数电告仪器生产厂定制所需钢筋应力计;在收到应力计后要检查厂家的合格证书、仪器标定参数是否齐全;再由准备投入监测的单位VW-1型频率仪读取初测频率,所有这些工作完成后才可以把各钢筋计焊接到钢筋笼中。

⑵、监测方法在把钢筋计焊接到钢筋笼中时要不停地向钢筋计上滴水防止钢筋计过热而烧坏,焊接好后用高压绝缘胶布在钢筋计上密封防水做完这一切再一次用频率仪检查钢筋计是否完好。

在钢筋笼下放和混凝土浇灌中要注意对测量电缆的保护,在浇灌好后要在墙顶上砌一个小的保护井保护好电缆接头;每次测量时只要用频率读数仪读取频率数输入计算机中用相应的计算程序就可以得到各点的钢筋计上的应力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