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人教版数学三下5.4解决问题word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名师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名师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解决问题》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2页例8及做一做。
解决问题是在学生认识了面积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是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情境铺地砖展开的,通过“阅读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体会“制定的计划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除法含义的理解,了解所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加强了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核心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积累用图示学习数学的经验,体会几何直观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图理解分析题意,感悟用“画图”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体会几何直观的价值。
2.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出解题计划,并能表述清楚,正确解答,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学习难点借助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制定解题计划(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解决问题》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先画一画,再填空(1)在一个长8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中摆正方形,每行能摆()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是怎么想的?能摆()行,你是怎么想的?共有()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2)在一个长8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中,摆长是2分米,宽是1分米的长方形,每行能摆()个,你是怎么想的能摆()行,你是怎么想的共有()个这样的长方形。
(二)课堂设计1.复习旧知(1)40里面有()个2。
算式:150里面有()个5。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1. 理解问题的关系: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关系,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他人交流分享。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关系,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例引入: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析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逐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问题的关系。
4. 交流分享:让学生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他人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问题的关系2. 解决问题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一个实际问题,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答案:例如,小华有10个苹果,他想把这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解答:每个朋友可以分到2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问题的关系,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第4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52~53页例3、例4。
课时⽬标1、让学⽣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获得⼀些⽤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常⽣活中的作⽤。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运⽤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难点: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常⽣活中的作⽤。
教学准备例题图教学过程⼀、复习导⼊。
复习解决⼀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的问题。
三(1)班同学,在做⼴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三(1)班⼀共有多少⼈?让学⽣读题,并说⼀说解决问题的⽅法和结果。
12×4=48(⼈)答:三(1)班⼀共有48⼈。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乘法解决稍复杂的问题。
⼆、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52页例3。
出⽰例3。
教师: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说。
师⽣共同探究解题思路。
学⽣汇报如下:(1)可以先求⼀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共卖了多少钱。
45×12=540(元)540×5=2700(元)(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共卖了多少钱。
教师指名学⽣列式解答。
12×5=60(个)60×45=2700(元)教师:还有其他的⽅法吗?教师引导学⽣⽤综合算式解答:45×12×5=2700(元)或12×5×45=2700(元)2.练习。
教材第52页“做⼀做”。
教师先给学⽣⼀定的时间看题,教师可以提⽰学⽣看清楚题⽬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再回到题中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
提问: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相关数据?让学⽣独⽴在练习本上完成此题,展⽰学⽣解题的过程。
请学⽣说⼀说⾃⼰的解题思路。
3.学习教材第53页例4。
出⽰例4。
教师: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说。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名师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名师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解决问题》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2页例8及做一做。
解决问题是在学生认识了面积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是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情境铺地砖展开的,通过“阅读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体会“制定的计划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除法含义的理解,了解所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加强了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核心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积累用图示学习数学的经验,体会几何直观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图理解分析题意,感悟用“画图”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体会几何直观的价值。
2.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出解题计划,并能表述清楚,正确解答,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学习难点借助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制定解题计划(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解决问题》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先画一画,再填空(1)在一个长8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中摆正方形,每行能摆()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是怎么想的?能摆()行,你是怎么想的?共有()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2)在一个长8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中,摆长是2分米,宽是1分米的长方形,每行能摆()个,你是怎么想的能摆()行,你是怎么想的共有()个这样的长方形。
(二)课堂设计1.复习旧知(1)40里面有()个2。
算式:150里面有()个5。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3年级下册72页例8教学目的:1、使先生感受数学与理想生活的联络,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知识处置复杂的实践效果。
2、进一步体会处置效果的普通步骤,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处置效果。
3、逐渐培育先生剖析和处置效果的才干。
重点难点: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处置复杂的实践效果教学进程:一、热情导课1、温习。
孩子们前面我们学习了面积的相关知识,教员看看大家掌握的如何了?课件出示,指名回答。
师:看来大家掌握的很好,这节课我们就应用面积知识来处置生活中一些复杂的实践效果,板书课题。
二、民主导学〔一〕义务出现1、师:这不,最近教员家正搞装修,先在客厅铺一些地砖,但是该买多少块地砖呢?孩子们你们能帮帮助吗?2、生质疑,提条件。
3、〔出示情境图〕师:工人叔正在测量呢,细心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读条件。
4、教员课件出示表示图。
照这样铺下去,多少块就铺满了呢?怎样处置呢?先生先初步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自主学习师:这样行吗?大家快来算一算吧!先独立思索,列式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三〕展现交流1、请小组成员下台板演效果。
全班交流。
2、验证。
师:谢谢大家替教员处置了一个大难题,但是这200块中究竟算对了没有?怎样验证呢?3、小结。
〔1〕师:再遇到这类效果,你会处置了吗?谁能总结一下?让先生明白两种方法区分是怎样解答。
〔2〕师:回忆刚才的解题进程,我们是怎样做的呢?4、练习师:教员的厨房也想铺上地砖。
〔课件出示题〕你能发现给出的数据和刚才有什么不同吗?〔让先生明白这次是直接给出了正方形地砖的面积而不是边长〕究竟需求多少块地砖呢?独立列式解答。
三、目的检测1、出示检测题。
2、结果反应。
请一个先生说正确答案,做对的给自己打3颗星。
3、反思总结。
经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时《解决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使用加减法解决一步简单的实际问题;2. 能够理解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解题思路。
教学内容:1. 加减法的应用;2. 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3. 解题思路的表达。
教学重点:1. 练习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2. 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1. 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1. 学生用书;2. 小黑板;3.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1. 教师核对学生的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部分错误的学生进行点评。
2.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些实际的问题,并告诉学生使用加减法解决,尝试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得出解决方法,并进行整理,最后向全班报告。
3. 教师随机选取几名学生来向全班提出实际问题,并与全班共同思考解决方法,在思考的同时学生需要口头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4. 教师在黑板上用简单的语言讲解解题方法,并向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和演示,尽可能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
5. 教师通过小测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上面所讲解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法以及解题思路。
6. 教师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并对学生表现较好的进行奖励,并及时指出学生不足之处,以便加以纠正。
教学方法:1. 问题导引法;2. 互动探究法;3. 讲述法。
教学效果:将学生所学的加减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次实践性学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兴趣也不断提升。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设计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是“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课的设计中,首先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到除法估算来完成。
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估算经验,自己尝试着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对除法估算有一个建构的过程。
紧接着让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通过对“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和“多少个纸箱能装下?”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父母外出旅游时留心在宾馆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了吗?1.课件出示教材29页例8。
(2)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小组讨论两位同学的解答合理吗?为什么?①因为不需要算出准确的钱数,所以两种结果都是合理的。
②第二种方法估算的结果更精确一些,准确结果应该比90少,比80多。
(3)总结估算的方法。
(课件出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先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再口算出结果。
(4)明确:解决同一个问题,如果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就可以采用。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和探究使学生明白,估算时要看除数,想口诀,找到和被除数最接近的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30页例9)(1)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问题中的“够装”是什么意思?(3)小组合作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①182≈180,182÷820,需要的纸箱肯定超过20个,所以18个纸箱装不下182个菠萝。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5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5篇)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解决问题(一)99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能从多个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能用两步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谈教师亲切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吗?(知道,学生指大屏幕。
)你们真会观察,很会学习。
既然你们这么聪明,那你们愿意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吗?(板书课题)(生:愿意)老师说明要求(三种路径走到老师这里。
)(意图:意在感受生活中也存在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二、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1.创造情境,引出问题。
同学们,咱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课件出示)4×3×5组成的长方体。
比如,停车便成为我们铜陵人比较闹心的问题。
引出立体停车库,你知道这里一共多少辆车吗?①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收集信息,可能出现多种方法:如,4×3×5,4×5×3,3×5×4 ② 留足时间师生交流。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2、(课本例1)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
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一致),由小精灵提出问题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允许遇到困难的学生与伙伴交流意见。
3.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自主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请学生独立解决教科书第102页第四题中的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解决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教材第5.1节“理解问题情境”,第5.2节“选择运算符号”,以及第5.3节“列式解答”。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如何从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选择合适的运算符号进行计算,并最终用列式解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问题情境,能从情境中找出数量关系。
2. 使学生掌握选择合适的运算符号进行计算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列式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从问题情境中找出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运算符号进行计算。
难点:用列式解答问题,特别是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如小明和小红去果园摘苹果,小明摘了3筐,每筐有5个苹果,小红摘了4筐,每筐有4个苹果。
提问: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2. 新课内容: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找出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运算符号进行计算。
3.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第5.3节例题,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运算符号,列出算式并解答。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4节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问题情境2. 数量关系3. 选择运算符号4. 列式解答5. 解题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教材第5.5节习题第1、2、3题。
2. 答案:(1)小华买了3个文具盒,每个文具盒有5支笔,又买了2个铅笔盒,每个铅笔盒有4支笔。
小华一共买了多少支笔?答案:3×5+2×4=15+8=23(支)(2)小刚有7个足球,比小强多3个。
小强有多少个足球?答案:73=4(个)(3)妈妈买了4斤苹果,每斤8元,又买了2斤香蕉,每斤6元。
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答案:4×8+2×6=32+12=44(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困难,分析原因,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五4《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
导教案设计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讲课1、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引。
在教课中,为了防止学生的思虑和研究堕入盲目的境地,指引学生经过对话供给的有关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在理解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转变为数学识题,而后组织学生剖析题目中设计说的数目关系,进而使学生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了学习效率。
明2、重视创造优秀的学习气氛。
数学根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为学生创造优秀的研究与发现的空间,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虑、小组沟通、集体议论等活动自主研究计算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实交给学生,让学生享遇到成功的愉悦。
课前准教师准备:PPT课件备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学具卡片教课过程教课环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成效检测节1、组织学生数一数下1、填一填。
图中共有多少个小正1、数出图形的个数,(1)长方形的面积=一、创建方形,并沟通数图形全班沟通数图形的()×(),正方情境,导的过程。
方法。
形的面积=()×入新课。
2.准备学习新课。
()。
(5分钟)(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2.导入新课。
积是(),周长是()。
1、看课件,采集信2、判断。
息,明确要解决的问(1)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题。
是10平方分米。
()1、课件出示教材72(2)黑板的长是4平方2.经过议论明确:页例8,沟通获得的米。
()本题与长方形和正信息。
(3)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把两个长方形拼成2.组织学生思虑、讨知识有关。
要想知道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论解决此问题需要的变。
()一共要用多少块地条件和有关知识。
(4)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砖,第一得悉道客堂二、合作3.组织学生小组合的面积和地砖的面形,面积和周长相等。
研究,解作,经过画表示图等()积各是多少。
决问题。
方法制定解题计划。
(20分3.经过摆正方形明(5)周长相等的两个长4.组织学生列式计钟)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形,面积不必定相等。
算,解决问题。
4.独立达成或小组()5.分小组议论,并汇合作,写出解决问题周长相等的两个正(6)报解题的方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首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然后,我会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最后,我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热情。同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4.多元化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教学设想具体措施:
(1)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解:结合课本内容,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章节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整数、小数、加减法、乘除法等,并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方法,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来导入新课。例如,我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学校运动会的故事:小华和小明参加了跳远比赛,小华跳了3米,小明跳了2米8,请问小华比小明多跳了多少米?这个问题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解决问题方法后,我会组织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计算购物时如何找零、计算家庭成员的年龄总和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能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问题的分类与解决方法。
2. 解决问题的步骤与策略。
3. 解决问题的实践与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能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存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新课导入: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会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解决问题》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主设计一个问题,并尝试解决。
2.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导入1. 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例如:“小明有10元钱,他买了一本书花了3元,他还剩下多少钱?”通过这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其他数学问题,并简要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时《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阅读理解、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计算结果、检验答案。
2. 常用的问题解决策略: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转化问题等。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挂图、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草稿纸、铅笔、橡皮、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些实际问题,共同设计方案,解决问题。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时《解决问题》2. 板书内容: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常用的问题解决策略、例题分析、小组讨论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兴趣的重要步骤。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通用22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三第11~13题。
教学目标:1.学会用两步计算的除法和减法、除法和乘法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2.学生经历合作交流、分组讨论等学习过程,感受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用两步计算的除法(乘法加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能灵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一、预习作业:1.自学书第103到105页第10到16题。
自己读懂题目,独立解决问题。
(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方法?)2.描述情境:小明3分钟打字210个,小华每分钟打字65个。
小明每分钟比小华多打多少个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用两步计算的除法(乘法加法)解决问题。
有时也涉及到减法、乘法。
大家要灵活运用。
(板书课题)二、预习反馈、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练习二十三第11题。
(1)自己读懂题目,独立解决问题。
(2)组织交流,订正。
(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方法?)(3)你知道还有什么鸟或小动物能捕捉害虫吗?(对学生进行保护益鸟、益虫,保护生态平衡的'教育。
)2.练习二十三第12题。
(1)读懂题意,怎样判断“买哪一种便宜?”(2)独立解决问题。
(3)交流、订正。
(4)本题通过计算单价,用比较的方法可以确定哪一种便宜。
不需要两步计算。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学会灵活处理。
3.练习二十三第13题。
(1)读懂题意,要解决什么问题?独立解答。
(2)所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想一想:他们为什么选择租四人船呢?(合理、合算)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甲种香皂买三送一要16元,乙种香皂买一块要4·60元,买哪一种便宜?(1)读懂题意,甲种香皂买三送一要16元,就是4块要16元。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5.4解决问题优质教学PPT课件
学以致用
笔算练习, 注意方法和
书写
学以致用
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200
2700
6400
300
2100
3200
3500
8000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1)学生独立思考,这两道题你选择什么方法做。 (2)小组讨论: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3)汇报: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4)小结:解决问题时要把题目的意思弄明白在去做。
学以致用
200 900 4 500
公顷
平方千米
学以致用
米 厘米
平方米
分米
公顷
× × ×
√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1.巩固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区别面 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长方形、正方形 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2.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
本节课完!
感恩有你相伴,学习无涯,一分付出一分收获。
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 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 洒水车行驶6分钟, 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
方法一:200×8=1600(平方米) 1600×6=9600(平方米)
方法二:200×6=1200(6分钟,能给9600平方米的地面洒上水。
学以致用
陈俊家的厨房地面长3米、宽2米。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 正方形地砖铺厨房地面,需要多少块?
3×2=6(平方米) 6平方米=600平方分米 600÷4=150(块) 答:一共要用150块地砖。
学以致用
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 正方形地砖铺人行道, 需要多少块?
90×6=540(平方米) 540平方米=54000平方分米 54000÷4=13500(块) 答:一共要用13500块地砖。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一、设计说明。
1、给学生足够的自学空间。
改革课堂,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是教育实践所得出的方法。
本课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对题目中的信息并不陌生,所以本设计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他们足够的信任,促使学生在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本设计遵循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理解与阅读、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尤其突出了“分析与解答”的过程,引导学生以发言的形式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先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计划表达清楚,再有理有据地解决问题,最后回顾反思。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再一次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了解决问题的几个步骤,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
2、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学具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下列复习题。
(1)5平方米=()平方分米4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200平方分米=()平方米(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8米,宽5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后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复习题,进一步明确了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巩固了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得以巩固和激活,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72页例8。
(1)请学生说一说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生1:我知道客厅的长是6米,宽是3米。
生2:我知道地砖是正方形的,边长是3分米。
生3: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
(2)理解题意。
师:要求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就是求什么?生1:就是求长方形客厅的地面上能铺多少块地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解决问题
3、一台压路机,压路的宽度是3米,每分钟行驶38米,压路机
15分钟能压多大面积的路?
4、学校要粉刷教室左边的墙壁,墙壁长8米,宽4米,墙上有3
扇窗户,每扇窗户2平方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
是多少、
五、思维训练
1、判断。
(1)用14米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小。
(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26厘米。
(3)6公顷=600平方米
(4)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
积相等。
(5)用6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6)用4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4平
方米,但周长不一定相等。
2、一根铁丝能做成长2分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如果用这根铁
丝做两个同样的的正方形,那么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应是多少厘
米?
3、一个长方形花池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把它
的宽延长2米,长不变,它的面积增加多少?周长增加多少?
六、板书设计
1、说一说:①什么是面积?
②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什么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更大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什么是1公顷、1平方千米?
③怎样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涂一涂、算一算:用不同的颜色涂出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并算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单位:厘米)
议一议: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3、填一填:
1米=()分米1分米=()厘米1千米=()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9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6平方千米=() 平方米3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0公顷=( )平方米8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5平方千米=()公顷=( )平方米4000公顷=( )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