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与探索专刊序
现代学徒制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TianjinSino-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Tianjin Sino-Germ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zdzhangxinghui@ 2014年6月6日 · 北京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Tianjin Sino-Germ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二)欧盟资格框架中的人才分类及标准
资格:指有关部门按照某些既定标准对个人取 得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确认过程的正式结果。
知识(应知):特指理论和事实。 9
技能(应会):包括两个部分,即认知技能(直 觉、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和操作技能(熟练的 动手技能和使用工具、材料设备的技能)。
能力(所能):特指学习者的责任感和自主能力。
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H·W·French所著《工 程技术员命名和分类的几个问题》一书,该书认为当今人才结 构可分为三种类型:技术工人类、技术员类以及工程师类。
8
职业带理论示意图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Tianjin Sino-Germ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技能型人才(技术工) (在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 创造直接利益的工作,将工程型人才 的设计、决策、规划等转换成物质形 态的人才,主要依靠操作技能进行工 作)
交叉型 人才
培养院校 “985工程”院校
工程科
工程研究型人才 工程规划型人才
学型人 才
“211工程”院校
7
工程应用型人才 技术研究型人才 技术开发型人才
5.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督保障。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Tianjin Sino-Germ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方案二O一三年六月目录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方案 (3)一、指导思想 (3)二、改革原则 (3)(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3)(二)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 (3)(三)坚持优化调整的原则 (3)三、改革内容 (3)(一)运行机制改革 (3)(二)人事制度改革 (5)附件一:《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聘用工作实施方案》 (7)一、聘用原则 (8)二、聘用条件 (8)三、聘用程序 (8)附件二:《委托第三方管理岗位说明书》 (24)附件三:《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时间安排》 (31)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方案依据《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深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暨全员聘用制改革总体方案》【津中德院党发[2012]23号】、《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暨社会化改革总体方案》【津中德院党发[2011] 9号;津中德院[2011]19号】文件精神,结合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运行两年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完善“小机关、大服务、多实体”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学校深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为契机,继续深化后勤改革,重新划分服务范围,重新确定岗位职责,重新调整人员配置,为教育教学工作和师生生活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二、改革原则(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本次深化后勤改革,是在2011年后勤改革背景下,以两年运行实际为依据,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改进措施。
(二)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本次深化后勤改革,是在“小机关、大服务、多实体”的运行模式及相关岗位人员由第三方管理的改革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对业务范围重新划分,对第三方的管理方式重新确定,使管理更加顺畅、科学。
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
方法 , 推 动 了该 f - 1 课程 教 学 理念 、 组 织形 式 、 课 程 结
大, 就使得善 于记 忆 和努力 记忆 的人获 得 好 的分数 ,
业 实 际操 作 考 试 。分 别 被 两 家 公 司 录 取 。
二、 传 统 课 程 考 核 方 法 存 在 的 问题
如 何 科 学 合 理 地 评 价 学 生 课 程 的 成 绩 并 促 进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的提 高 , 是 高 校 教 学 改 革 的重 要 任 务 。 现
阶 段 原 有 的 考 试 方 式 已 无 法 适 应 目前 高 校 培 养 高 素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
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赵 新杰 , 马 林 旭
( 天津 中德职 业技 术 学院 , 天津 3 0 0 3 5 0 )
摘
要: 天津中德职业技 术学院数控专业教学团队借鉴“ 德 国双元制” 教育模式, 积极尝试新的
一
、
前 言
业 课 程体 系 、 教 学 内容 、 教 学 方 式 与 考 核 评 价 方 式 的
改革与创新 。 从 2 0 1 3年 开 始 , 数 控 专 业 教 学 团 队积 极
2 01 1 年 4月 天 津 中德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迁 入 天 津 海
河教 育园 区, 学 院 成 功 引入 世 界 顶 级 数 控 机 床 生 产 厂
与制造。
3 2
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理论与实践教学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理论与实践教学吕景泉;马雁【期刊名称】《职业技术教育》【年(卷),期】2002(000)009【摘要】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德两国政府间在职业教育方面迄今为止最大的合作项目。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外经外语系、基础课部等教学系部。
开设有数控机床应用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电气工程自动化、楼宇自动化、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商务、商场管理技术、会计电算化、经贸英语等15个专业。
其中,数控机床应用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学院建有40个实验室和10余个实习车间。
除德国长期专家外,中方专职教师共200余名,70%以上均派往德国、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培训进修。
在校生4500余人。
学院与近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与国内百余家三资企业、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全国百强乡镇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总页数】2页(P62-63)【作者】吕景泉;马雁【作者单位】不详;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2.0【相关文献】1.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与探索专刊序2.基于“双元制”模式的高职本土化技能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为例3.基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职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规范设计--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4.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运用情感因素的调查分析——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5.基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职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规范设计--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德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进完善对比分析
中德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进完善对比分析作者:王亚盛鲁凤莲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11期摘要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相关法规文件的改版和职业学校、职业培训中的专业课程体系改进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国内某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改进情况分析发现,德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正在校正以前过分强调职业技能培养,而弱化专业理论和学科性的问题,新改进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理论、学科性得到强化的同时,基本保障专业技能不被消弱。
国内某高职院校的改革正好和德国改革相反,仍在继续强化技能、消弱专业理论和学科性,这种改革效果有待于今后验证。
关键词学习领域课程;专业课程体系;职业教育;德国中图分类号 G7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1-0077-04自2007年开始学习德国职业教育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以来,国内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改进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德国职业教育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的,以使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更加科学、有效和适用。
学习德国新经验,对于完善和构建适合国内情况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德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变化分析(一)2007年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情况1998年德国改进了职业教育不同专业的职业培训条例和框架教学计划,规定了专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以及学习领域课程和课程课时。
至2007年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已经构建完善并进行了探索性实施,有6个州建立了完善、系统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取得了较好的实施应用效果。
也有一些职业学校仍然按照原来的学科体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如图林根州的PFS-Erfurt职业学校认为学习领域课程强化了职业技能培养,但对理论的系统性学习和学生潜在能力发展不利,有待进一步观察。
1.职业学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子体系各职业学校依据专业框架教学计划构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子体系,通常一个专业有10~15门学习领域课程,总学时在900~1300学时,安排在3.5年时间内完成。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栏目设置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栏目设置
高职的英语教学主要侧重于语言的服务性,如何更贴近行业实际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出发点。
课堂教学管理的精细化促使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去企业调研,发现企业之需。
教师的行为也会促使学校积极联系企业,促成更多的“订单式”联合培养,让学生有“出口”,让教育更符合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隋晓冰.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吕飞飞.对英语课堂教学交互活动的认识与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1):75-78.
[3]张春琴.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管理模式[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
(06):772-774.[4]沈琳.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9.
[5]汪卫平.基于职业发展通道设计的高职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
[6]朱明苑.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探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
[7]宋金娟.高职教师培训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
[8]张颖杰.影响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D].天津大学,2008.
编辑
朱荣华
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
39。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栏目设置一览表(续)
的体制 、机制 、管 理等问题 。
教 育 协 同 发 展
128
与 经 济社 会发 展 、职业 教 育等 相 化 ,应用 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
1
特稿
关 的话 题 ,邀 请 业界 有 影 响力 的 为产 业发展提供 智力 和人 才支撑等 1 3-4%
专 家 、学 者进 行 理论 或 实践 层 面 方 面具有方 向性 、指导性 、示范性
的深 入探 讨 。
5 应用技术 大学 建设 才培养方式和 目标等 问题 ,为应用 培养 ;科学研究 ;建设标 准和评价 1—2 4-5%
技 术 大学 的 分类 管 理典型 ,积 累经验 。
人才 培养 的衔 接
研究 中、高职 、本科等各层次 人才 现代职教体 系构架 、建设 路径 、特
合 、 校企合作 的深度 和广度 。
单培养 ),师资 队伍培养合作 、技术 服务
、 职业培训合作 ;合作机制与模 式探索 ,外部制度设计与保 障
4—10%
研 究 我 国应 用技 术 大 学 的制 度设 培养什么样 的人 、怎样 培养 ;办 学
计 、办学模式 、专业课程设置 、人 模 式 ;专业建 设 ;课程设 置 ;师 资
4-5%
以专业的视角 ,专题 的形式 ,讨论
职业教育 、经济社会 、产业行业各 政府高层视点 ;产业 (企业 )专家观
3 专家 (高端 )论坛 领域 的
1—3 4-8%
理论热点和前沿 问题 ,引发 察 ;大国工匠之路 ;教育前沿观察
学术争鸣 ,赢得广泛关注 。
产业 发展人 才需求研究 ;产教融合
培养如何在招 生 、学制 、专业课 程 色打造 ;中 、高 、本 、硕 的招 生衔
专业建设管理制度 -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建设管理制度 -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央财支持的专业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为了顺利做好央财支持专业的项目建设工作~强化我院专业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提高投资使用效益~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根据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实施~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的工作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办学方针~坚持导向性、协调性、效益性、创新性的原则~确保学院央财支持的专业建设项目的实施。
2(通过实施央财支持的专业建设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加强专业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打造以物联网技术、风能与动力技术专业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
3(通过实施央财支持的专业建设项目并与国家示范校建设的重点内容相结合~提高学院的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提高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提高学院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示范带头作用~办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4(通过实施央财支持的专业建设项目~把相关专业建成与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5(央财支持的专业建设项目实施目标责任制~以“统筹规划~分级管理~责任到人~严格把关”为原则~明确各项目责任人~根据项目进度要求定期由专家小组进行考核~将专项建设项目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相关部门和1责任人的重要指标。
二、组织管理1(央财支持的专业建设项目实行法人责任制和法人代表负责制管理。
基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职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规范设计--以天津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收稿日期:2015-02-06作者简介:黄利非(1975-),男,河南安阳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理论研究。
张兴会(1963-),男,河北沧州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经济学。
基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职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规范设计———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黄利非,张兴会(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摘要: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困扰着高职人才培养,课堂教学有效性受教师、学生和学校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环境+秩序=质量”的质量观,采用“基本规范+过程规范”的模式,在强化教师主体意识的基础上,设计了教师课堂教学规范,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了规范和细化。
关键词:高职;教师;课堂;有效性;教学规范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528(2015)05-004-03多年来,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一直是困扰高职人才培养的痼疾陈苛,在教师身上表现为课堂角色定位不明确、教学准备不充分、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教学组织无序、教学互动缺失等,在学生身上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强、教学互动参与度不高、自控自律水平较差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对高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制约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一、影响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一)教师方面影响高职课堂教学的因素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教师、学生、管理者、教学的软硬件和有关的制度环境等。
教师是改变课堂教学现状的源头。
[1]职业教育是教育与行业的跨界教育,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教师应当具备“双师”素质,既要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又要精通专业技术技能。
但从现实来看,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却一直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
中德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共6页文档
中德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比较研究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已经形成相当完善的体系和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其中以德国双元制为代表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近十几年,我国职教专家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在借鉴国外先进的职教模式基础上,也建立起来了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五阶段职教教学模式。
对中德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对中德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概述(一)德国“双元制”模式“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双元制中的“一元”指职业技术学校,“一元”指企业,学生一面在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一面去到职业技术学校(公立的)中接受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在内的义务教育。
这种“双元”特性,主要表现为:企业和学校、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
每一“元”都是培养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单而言,双元制模式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同生产紧密的结合。
“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序上面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就可以投入工作。
(2)企业的广泛参与。
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工作人员。
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3)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
这种考核办法,充分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加具有权威性。
(二)我国的“五阶段周期循环职教教学模式”我国的“五阶段周期循环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简称为五阶段教学模式)是在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市场调查与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的开发、教学的实施和管理、以及教学的评价”五个职教教学模式要素的深入研究,并运用多学科和多种理论而设计开发的一套较为系统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如何开展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导, 通过 政策 、 制度 、 环 境等 因素 , 激 发其创 新动力 , 培
养创新 意识 , 提 高实践 能力 ; 对基础 知识扎 实 、 专 业 技 能强 , 富有 创新 精神 的优 秀学 生 进行 重点 培养 , 通 过 他 们 的辐 射 作 用 , 以点带 面 , 带 动 并 激 励 其 他 同学 勤 奋学 习 、 刻苦钻研 。 3 . 针对 “ 拔尖 ” 学 生 的个 性 化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教 育 教学 的真谛 和意义 就在 于发现人 的价值 , 挖 掘 人 的潜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如何开展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以天津 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刘 健
( 天津 中德 职业技 术 学院 , 天津 3 0 0 3 5 0 ) 摘 要 : 文章 阐述 了高 职学 生科技 创新 活 动的基本 特 征 , 探 讨 了高职 学 生科 技创 新 活动存 在 的 司 题, 提 出 了高职 学 生科 技创 新 活动 的途径和 方 法。
实 自我 、 调 整 知 识 结 构 提 供 了广 阔 空 间 。 使 置 身 于其 中
的 师 生 能 够 及 时 将 自 己创 新 意 识 和创 新 思 维 付 诸 实 践 , 并 使知识 在实践 中得到巩 固 , 在 运 用 中得 到 提 高 , 让 学 生在 探究 问题 、 解 决 问题 的 过 程 中 , 体验到知识变 为现 实 的快 乐 和 价 值 。从 而 进 一 步 增 强 学 习 的 动力 。
“ 高职教 育在某种 程度上来 说其 实就是就业 预备 教育, 高 职 教 育 的 目标 定 位 就 是 培 养 服 务 生 产 一 线 的 高 级技能实用 型人才 。 这种定位 要求高职教 育更要贴 近社会 、 贴近企 业_ l j 。” 这也就决 定 了大学生科技 创新 活 动 必 须 突 出 职 业 特 点 。天 津 中德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以 下 简称 “ 中德学 院 ” ) 开展 的学 生科 技创新 活 动 , 紧 扣 学 生专业技 能和综合 素质 , 强 化 学 生 科 技 研 究 意 识 的 培养 , 提 升 自主 创 新 的兴 趣 和 能 力 , 取 得 了 良好 成 效 。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专业改革与信息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赵新杰)
天津海河奖 和国家友谊 奖 获 得 者 Hr.Nausch 是 第一任数控 教研室专家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2001年)
高职用名
天
津
中
德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Tianjin Chinesisch-Deutsches Berufliches Technikinstitut T i a n j i n S i n o - G e r m a n Vo c a t i o n a l T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数控技术发展 (系统改造升级) 天津中德培训中心与天津企业管理培训 中心整合成立——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奠基) (2009年12月11日) ”国家示范校“建设
天津中德数控社团建设
1)参与精品课程建设
2)参与教学项目开发
3)创新与实践
斯特林发动机
无人机与电子稳定云台 系统
4)参与科研项目
质谱仪离子束喷射装置试制
skmer
spler
天
津
中
德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Tianjin Chinesisch-Deutsches Berufliches Technikinstitut T i a n j i n S i n o - G e r m a n Vo c a t i o n a l T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 成长没有捷径,只有潜心修行和修炼才能 取得“真经”和“正果”
真正的教育在于唤醒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 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 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 唤醒。
— 斯普朗格 德国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理论与实践教学
撬巧熊艇刹帮钱霭臻 等方商鹳藉勰j 罐耪蠹摩羲 机床电 舔稀蔹薄掺癌_ j 肯蕊静晦骞, 但是毒瓿 器静畦舞最舞椎为被镬 接对象 让学生 获椹癌性蕉 触 , 著纂骖豪擐 理嚣滴 静谢窘 越实 训谦程对 电视 与推动教 术” 、撬瘴 氇箍帮 霉 揍 龟 障 、 馓 诊龋蓣零 等课程曲学霹爨攀鏖翦垒照豢簿箍剡 器稚蛰催用 瓤 撼手 籀程技枣 1楗壤 漂醺渗薄捌穰 城碧 罅 电气藏 娈l i I } 莉 爵绩器蓐锻、 揽锻零壤气撵麟纂襞霸馥簿澎 戡嚣皂瓤驱 动攮 恭 镊翟 厨 藏 电瓤 鸶箍 磷靛 截臻 簿鹱 鼓采 “ 魏 琵 螭程莓裁臻沭 相萋警掺 受爱毫j 藤握攀 获攥秘装卸撼 I . 的准备 塑照学生熟悉警举两拜壤蔫期爨羲巷髓簿转囊厢 挑患一体纯 寞鲫模块簧藏冀 的瓣晦善攮程生产线 上宴理 个可绽程粒 站辩锻蔫刃鸳孝臻撞瓣鲢l壤和程序 词 醺计每攀 护 。学生垮 孽端程攘糕 蔫 臻誊i箍鬻 蛰l擞 龋 求” 帆窿电舔笥工譬供露 嚣器骧援每缀豢鼍 培虢舞拖
产线 。
师 资 针 对 不 周 的 师 资 来 繇 ,该 院 采 用 不 同 的 上 崩 培 训 方 法 中蒋 双方 专 家 共
铡如 .电气寰装 实圳喜 糖壤器 塞磐澍攀 生鞋 符各种实 酚孵黪 毫瓣 积电器祝席控制 蕾踌热毒 麟靠 鬻 装互 芑 、 雏蛑
“ “
同挑选 国 有太中型 企业 及 其他所有 制企业 或公 哥内 有5 以上实践 经验 、本 科 学历 以 上的 工 年 程师 、专 业挠术 能手 .在熟悉专 业教 学计划 和
i 箍 籀 曹警 笙 霉照褥 氮 和垂鹱 宴鼯 瞎蕊 :豁 1 砖整巽 捧窦浔询 器 、鸯固溜 撼藕学 共搠
~
j攮鑫霉;警韭谶髓善般鬻蔫鬟谢碴韭馥 j 蓦罐撵宴壤肇静鬟鬟漂蘧。璺播理褥教学 ?
打造中国制造2025版需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打造中国制造“2025版本”需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2014年11月14日17:28:07来源:新华网天津频道新华网天津频道11月14日电(记者翟永冠)近日,“借鉴德国双元制,探索校企共同育人新机制”产教对话会在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召开。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朝兴表示,我国正在借鉴德国工业的发展模式,研究中国制造的“2025版本”。
职业教育要在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应该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人才需求,完善改革持续发展。
李朝兴说,人才战略是产业发展第一战略,我们做任何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人才都会是很大的篇幅。
产业要发展一定要有人才支撑,既需要高端人才,更需要高技能人才。
“天津的产业转型一定要有这么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做支撑才能实现。
”李朝兴说。
近年来,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德国的发展模式为中国提供了借鉴。
据了解,“德国制造“先后经历了蒸汽机时代、电气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和智能化时代,现在已经是”4.0“版本。
中国制造大致也要经过这样的发展阶段,为此有关部门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计划。
在借鉴德国制造的过程中,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成为中国学习借鉴的重点。
”中国职教要借鉴德国经验,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子。
“李朝兴说。
比较典型的是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据了解,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与德国、日本、西班牙三国政府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
据了解,中德学院践行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社会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战略伙伴关系,成为“校企合作、校社联携”新型的“相互作用学校”,构筑校企之间“双向进入、互助双赢”的开放式教育机制。
李朝兴表示,人才培养也要创新,既要面对技术创新,也要面对产品创新;既要面对产业创新,也要面对模式创新,还要面对业态创新。
职业教育要多听听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不断完善培训模块,使培训单元更系统,更符合当地发展的需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这样培训的人,才更加适应企业的需求。
应用技术大学德语专业“德语加专业”的应用性教学探索——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
作者简介院石慧(1979-),女,硕士,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德语语言教学、德国职业教育。
第44期总第490期No.44Vol.490大学(教学与教育)University (Teaching &Education )2020年11月Nov.2020德国的职业教育结构完善,办学形式多样灵活,培养人才质量高,社会反馈好,享有良好的国际声誉。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是中德两国政府于1985年合作建立的职教领域最大合作项目,2001年更名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该校引进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学校一直以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坚持服务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应用技术大学是从高等职业教育的“母体”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未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的“娘家”和“后盾”。
一、应用技术大学德语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体现“应用”特色(一)应用德语专业的发展回顾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应用德语专业建立于2005年,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德语类专业基础理论和语言实践技能,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的,能够胜任企业要求的专业岗位人员。
旨在使学生具备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成为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好、善于合作交流,能解决生产、管理、服务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1]。
2008年起,该校的应用德语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就职于天津西门子、北京博世力士乐等知名德国在华企业、各类中小型中德合资企业公司。
2010级、2012级、2014级、2015级、2016级学生中,大多数人取得了大学德语四、六级资格证书和歌德学院A2、B1、C1语言等级证书,在全国高职高专德语口语技能竞赛多次斩获各类奖项,还有部分优秀学生在被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录取,继续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
该校的应用德语专业经过十四年的发展、积累与沉淀,同时借鉴德国歌德学院教学模式建立了较成熟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专业课程教学侧重处理德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德语和技术相融合的形式。
大数据时代应用技术大学课程改革实践研究——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
应用 技 术大 学 肇始 于 欧洲 ,德 国应用 科 学大 学 具有 典 型性 ,是 在 高等 教 育大 众化 时代 出现 的 旨在 服务 地方 经 济 发展 的新 型 高等 院 校 。《国家 教育 中长 期 规划 发 展纲 要 》提 出要 立足 国情 , 把握 教 育发 展阶 段性 特征 ,坚持 以人 为本 ,遵循 教 育规律 ,面 向社会 需求 ,建立 高校 分类 体 系 , 实行 分 类管 理 ,重 点扩 大应 用 型 、复 合 型 、技术 型人才 培 养规 模 。教 育 部 明确 提 出推 动 高校 转 型发 展 ,使 转 型高 校 的教 育 目标 和质 量标 准 更加 对 接社 会 需求 、更加 符合 应 用 型高校 的办学 定 位 。 同年 ,教 育部 同意建 立 天津 中德 应 用技 术 大 学 ,并赋 予 其 “探 索 建 设应 用技 术 大学 ,办 出 特 色 ,办 出水平 , 为天津 市 的经 济发 展和 社会 进 步作 出更大 贡献 ” 的使命 。
摘要 :在大数据 时代背景 下,针对应 用技 术大学课 程面临的 问题 ,文章 以天津 中德应用技术 大学为例 ,将 大数 据技 术融入应用技术大 学课程 的设计 、开发、实施、评价环 节中,并开展基于工作过程 系统化 的课程体 系改革 , 力求建构具有 中国特色 的应用技术 大学 “双 元”课程体 系。希望文章 的研 究结论 能为应用技术 大学课 程改革提 供参 考。 关键 词 :大 数 据 时代 ;应 用 技 术 大 学课 程 ;工 作 过 程 系 统 化 ;“双 元 ” 课 程 体 系
“课 程 是实 现人 才培 养 目标 的方 案 ” ,课 程体 系 建设 是应 用技 术大 学 要攻 克 的第一 个难 题 。 “大 数据 颠 覆 了人类 探索 和 认知 世界 的方 式 ,为 教 育打 开 了一扇 大 门 ”[31。应用 技 术大 学课 程是 一 个 庞 大 的数据 集合 ,包括 学 生学 习背 景 、学 习过 程 、学 习结 果 ,教 师 的知识 背景 、教 学过程 、 教 学结 果 ,产 业 的知 识背 景 、发 展现 状 和未 来趋 势 ,工作 岗位 的能力 需求 、发 展 需要等 ,大数 据技 术 为应 用技 术 大学 的课 程体 系建 构 提供 了支 撑 。
中德SGAVE 项目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时代汽车 中德SGAVE项目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李鹏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70摘 要: 在资源配置全球化的情况下,在各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发展情况不平衡的背景下,许多国家进行“强强双赢”合作,技术强国德国和经济强国中国也不例外,在职业教育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中德SGAVE 项目应时代而生并且良好运行,但我们需要正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并进行具体讨论和分析,进行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中德SGAVE项目 教学改革 创新 人才培养方式 客户委托中德两国在文化技术交流方面有深度的合作,在众多的领域成果中都存在两国强强合作的痕迹,在职业教育方面更是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各个国家的教育模式优势劣势皆存在,我国与德国进行职业教育合作,弥补我国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不足,并在合作的道路上互取所长,进行创新和探索。
1 SGAVE课程概览SGAVE项目课程的进行,有中德两国的努力,是两国共同的教育成果,整体的项目对汽车企业机电技术人才培养以及实践能力极其重视。
这个项目具体是中国,德国五大汽车制造企业,如宝马、戴姆勒、奥迪、大众、保时捷,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共同进行的。
中德双方将SGAVE课程架构分为八个项目,分别是:(1)汽车和汽车系统的维护与保养;(2)发动机机械机构的诊断与维修;(3)电气系统和能量、起动系统的诊断与维修;(4)发动机管理系统的诊断与维修;(5)传动系的诊断与维修;(6)汽车行进系统的诊断与维修;(7)新型驱动系统的诊断与维修;(8)维修工作的交际与沟通。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个至第七个学习项目作为汽车维护与修理的基础学习项目,是学生们必须掌握与熟练的技能,也是学习考核的重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第七个学习项目侧重于诊断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故障问题,该项目的课程内容与替代燃料、新型能源以及成果有高度契合;第八个学习项目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灵活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与甲方、乙方的沟通等。
应用技术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应用技术大学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作者:赵维徐鑫来源:《现代盐化工》2020年第03期摘要: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采用“重实践、强基础、校企化、国际化、复合化”的培养方法,瞄准人才需求定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职业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
基于这一人才培养定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课程,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工程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工程实践意识、质量意识以及系统思维。
通过开设专业认知课程、制定课程大纲、改革授课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及科研课题,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应用技术型大学以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的应用为导向进行办学,侧重点在于技术知识和技术成果的应用,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高级技术型人才等特点,这与普通高等院校有本质区别,因而同样的课程在两类不同院校中也存在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传统本科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应用技术型大学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工程热力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组成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三大专业基础核心课程。
一直以来,师生对工程热力学都存在难懂、难学、难教的体会。
如何强化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尤其是针对应用技术大学的本科生,更是摆在主讲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本研究通过工程热力学课程的特点、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定位的学生特点,结合本人曾经在企业中的工作经历和近年来的授课经验,对工程热力学教学过程中的改革实践和探索提出个人观点。
1 工程热力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工程热力学课程内容多、公式多、概念多、图表多[1]。
在理论的授课过程中,大量新概念的出现让学生难以理解,如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的区别和联系、平衡和稳定区别和联系等。
不同的公式具有不同的使用范围,要把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两个表达式之间的联系及应用;而且同一个公式在不同的条件下,还有不同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