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崂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崂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学院:卫生管理学院
班级:公共事业管理班
学号:114140131
姓名:隋婷婷
在党的领导下,“十一五”期间我的家乡——青岛市崂山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深深感受着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十二五”正兴之时,我们作为社会的新一代力量必须着眼时代和社会,深入了解家乡的需要和发展。

应党的号召,学习党的精神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所以我们利用寒假时间,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关于崂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调查,以下为我的调查报告。

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经受住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严峻考验,加快破解制约崂山发展的瓶颈问题,全面推进“三个功能区”建设,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720元,年均增长12%,是2005年的1.7倍。

综合来看经济总体运行平稳。

经济总体稳中求升,如2008年,那一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及经济受损很大,但据初步测算,2008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262.90亿元,同比增长7.2%。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33亿元,下降14.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52.34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6.23亿元,增长10.0%。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不断调整。

第一产业下降0.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提升1.05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各种经营模式不断创新,盈利数目不断刷新纪录,每一年都有新的捷报,如网上崂山区统计局数据2010年全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
算收入(区市两级)49.25亿元,增长17.8%,占GDP总量的15.5%;国、地税实现税收收入119.85亿元,增长20.4%,占GDP总量的37.8%;税收占区级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93.9%。

全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实现利税(不含青岛卷烟厂)61.83亿元,增长35.3%;其中利润43.18亿元,增长44.0%。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投资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比较突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需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

——“三个功能区”建设加快展开。

“十一五”,是发展重点逐步聚焦、发展特色不断彰显的时期。

科技城纳入了全市建设重点,建成了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引进了中科院兰化所青岛研发基地,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

获批并设立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通信产业园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区。

累计投入使用的商务楼宇达到23个,总面积130万平方米,楼宇注册企业过千家;金融业日益丰富,金融机构总数达到43家。

完成了景区总体规划修编,在景区南线实行了“景区+景点”的管理模式,开通了景区旅游观光车。

青岛国际啤酒节成为中国十大节庆品牌之首。

——现代化新城区迅速崛起。

“十一五”,是规划建设投入较大、配套功能加快完善的时期。

深入开展了“城市规划年”活动,规划新增了商业、办公等公建设施面积900万平方米。

通过争取市政府支持和异地代保,解决了基本农田制约发展的问题。

完成了滨海公路、滨仰公路、李宅路等骨干道路建设,实施了张村河截污、东亿供热二期等重点项目,新增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

青岛大剧院、体育中心、汽车东站、会展中心二期等一批城市功能项目建成启用。

总面积8.5万平方米的丽达购物广场、乐天玛特等大型商贸项目投入运营。

累计改造村庄13个,拆迁安置面积205万平方米,安置户数13254户。

——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是着力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不断推动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时期。

完成了社区“五化”、“村村通自来水”和“村村通柏油路”工程。

新建改建水厂7座,为86个社区3万余户居民改造了自来水设施,社区供水标准化率达到88%;完成了15座水库和28座塘坝除险
加固工程,对10余条河流28.3公里长的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

新开通公交线路16条,线路总数达到56条。

新建和改造农家店235家,标准化农家店覆盖率达到84.5%。

积极推进人工鱼礁、海洋牧场建设,11个项目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

“崂山茶”获得证明商标注册,发展晓望茶叶等农民专业合作社99个。

稳妥推进农村社区集体资产改制,组建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23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5个。

——民生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十一五”,是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保障力度不断加大的时期。

五年来,区财政用于民生事业的投入达到42.9亿元,占同期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8%。

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完成了15所中小学校新建改建任务,成功创建了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区。

建成启用了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了免费优生工程。

加强了就业和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就业5.1万人,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区档案馆、文化馆、图书馆晋级“国家一级馆”,建成了139个市级标准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建立健全了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推行了网格化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实施了液氨使用单位安全隐患治理等专项整治活动。

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提高。

全面完成了“五五”普法,我区被评为“全国法治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深入扎实地开展了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

双拥工作深入开展,我区创建为山东省双拥模范区。

预备役、地震、史志、对台、侨务、民族、宗教、老龄、慈善、红十字、残疾人工作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崂山区生活的20年里我深深的感受着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依靠着党的惠民政策,以及这些年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我从崂山人民的笑容中看到了崂山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首先是人们的经济来源多样化。

以前这里和平原地区一样依靠麦子等粮食作物来维持家里的生活,很多人出门打工。

现如今根据山区的特点因地制宜,茶叶大范围的种植,果树不断增加,各种经济作物成为农民的首选,为了农民有更好的收入,区里开办了茶文化节,樱桃节等富有特色的节日,吸引了大批游客,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政府兴修水利,补发农药,进行技术培训,使农民的农活干的更轻松。

崂山区依山伴海,有山有水,大力发展旅游业,农民不再外出打工,
开办农家宴,收入明显比打工多很多。

各类企业入驻崂山,年轻人开始在本地区的企业工作不需在外出挣钱,工作机会越来越多。

其次崂山人民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青岛市开始实施素质教育之际,崂山区首先改革教育,孩子们不仅仅只学习书面知识,学校每年都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兴趣班在农村越来越多。

学校硬件换新,多媒体教学早早在崂山区各个学校实施,花园式学校给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到了校舍比政府办公大楼还美丽。

在卫生医疗改革上,农村医疗保险落到实处,村村卫生室挂钩医疗保险使农民生病有地可医,花费明显减少,老年人定期免费检查,看病难的问题有所减少。

人民的生活是见证崂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证据。

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家乡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幸福生活越来越真实。

2012年2月12日星期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