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文字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假字:
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山川相缪(“缪”通“缭”,盘绕)
虽有槁暴(“有”通“又”,又;“暴”通“曝”,曝晒)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本性)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自余为僇人(“僇”同“戮”,刑辱的意思,即遭到贬谪。
)
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
)
词类活用: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方位名词“西”“东”作状语)
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
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
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朋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向南,名词作状语。
)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攻占,方位名词作动词用。
东: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用。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日。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
名词作动词)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弯曲。
使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以……为师,意动用法)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的问题”。
)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和“愚”处于主语的位置,意为圣人、愚人。
)
小学而大遗(小的问题,大的问题)
日与其徒上高山(名词作状语,每天。
)
穷回溪(名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
卧而梦(名词作动词,做梦。
)
始指异之。
(称奇。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
穷山之高而止。
(穷,名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高,形容词作名词,顶点。
)
箕踞而遨(名词作状语,像箕畚一样。
)
萦青缭白(形容词作名词,青山,白水。
)
四望如一(四,名词作状语,向四面。
一,数词作形容词,相同。
)
外与天际(名词作动词,连接。
)
故为之文以志(名词作动词,写作文章。
)
自远而至(形容词作名词,远处。
)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师道之不复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不拘于时
●介词结构后置句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主谓倒装句
渺渺兮予怀
●状语后置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生乎吾前
●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介词结构后置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判断句
夫水,智者乐也。
虚词:
1.之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可译为“的”,也可不译。
)倚歌而和之(代词,他,它)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取消句子独立性。
)
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代上文的道和业。
)
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表提顿语气。
)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表提顿语气。
)
今之众人(助词,的。
)
圣人之所以为圣(助词,调节音节,无意义。
)
士大夫之族(指示代词,这、此。
)
吾欲之南海何如(动词,到……去。
)
君将哀而生之乎(第一人称代词,我。
)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助词,的。
)
始得异之(代词,代所见景色。
)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故为之文以志(代词,代所见景色。
)
2、而
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关系。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关系。
)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关系。
)
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关系。
)
自其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关系。
)
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关系。
)
羽化而登仙。
(连词,表顺接关系。
)
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关系,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与被修饰关系,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却”)
其身正,不令而行(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却”)
觉而起,起而归(表顺承,译为“就”、“然后”。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译为“而且”、“并且”。
)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表修饰,译为“地”、“着”。
)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表转折,译为“却”、“但是”。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表因果,译为…因而”、“所以”。
)
3.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助词,无义)
寡人之于也尽心焉耳矣(语助词,无义)
4.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不译)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在。
)
其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
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
不拘于时,学于余(介词,跟,向。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介词,对于。
)
不拘于时,学于余(介词,被、受。
)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比。
)
5.乎
生乎吾前介词,(相当于“于”,在。
)
其皆出于此乎(助词,表反问语气。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表反问语气.译为“吗”、“呢”。
)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矣!(表感叹语气,译为“啊”、“呀”。
)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推测语气,译为“吧”、“呢”。
)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形容词、副词词尾,译为“的”、“地”。
)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用于句中,起调整音节的作用,不译。
)
6.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代词,……的人。
)
师者……解惑也(助词,表提顿。
)
7.其
爱其子(代词,他的(它的)。
)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们。
)
余嘉其能行古道(代词,他。
)
其为惑也(代词,那,那些。
)
其皆出于此乎(助词,表猜测语气,大概。
)
其可怪也欤(助词,表感叹语气,不译。
)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代词)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指示代词,译为“那(些)”、“这(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