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药的特点

合集下载

清热药的分类

清热药的分类

清热药的分类
清热药是一类常见的中药,对于清热解毒、降火等作用有着明显
的功效。

根据其作用机理和临床表现不同,清热药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清热泻火药
清热泻火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适用于内热烦渴、口干舌燥、大
便秘结、小便黄赤等症状。

常用的清热泻火药有龙胆泻肝丸、大黄附片、三黄片等。

第二类: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药主要用于治疗因感染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口腔疮
症等。

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有银翘散、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口服液等。

第三类:清热凉血药
清热凉血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同时能够消炎止血,适用于热毒
血症、湿热性疾病等症状。

常用的清热凉血药有紫草、龙血竭、黄连等。

第四类:清热祛湿药
清热祛湿药主要用于祛湿解热,适用于湿热性疾病等症状。

常用
的清热祛湿药有茵陈蒿合剂、薏苡仁汤等。

以上是清热药的基本分类,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病情进行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清热药时,必须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正
确的用药。

同时,这些清热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如不宜在
孕妇和儿童中使用、过量使用会导致肝肾损伤等,应当引起重视。


好用药才能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39中药学-清热药概述

39中药学-清热药概述

中药学清热药性能特点功效分类概述凡以清解里热(清泄里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其性属寒凉,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凉血、清虚热等功效,主要用于热病高热、热痢、痈肿疮毒以及阴虚内热等所呈现出的各种里热证候。

一、性能特点:清热药药性寒凉,以苦味为主,沉降入里,通过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及清虚热等不同作用,使里热得以清解。

即《内经》“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疗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

二、功效及分类根据清热药的药性、功效及其主治证的差异,清热药可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五类。

清热泻火药:主治气分实热证。

能清气分热,对气分实热证,有泄火泄热的作用。

清热燥湿药:主治湿热证。

偏于苦燥,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可用于湿热病证。

清热凉血药:主治血分实热证。

主要入血分,能清血分热,对血分实热有凉血清热作用。

清热解毒药:主治热毒疮疡等证。

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瘟疫、毒痢及痈肿、疮毒等热毒病证。

清虚热药:主治阴虚发热。

能清虚热,退骨蒸,常用于午后潮热、低热不退等证。

(一)清热泻火药(热:外感六淫邪气之一;火:脏腑之火)清热泻火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具有清热泻火作用,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要作用,主治温热病邪入气分,适用于急性热病具有高热、口渴、汗出、烦躁、甚则神昏谵语,发狂、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脉洪大等证候的气分实热证。

部分清热泻火药能清脏腑火热,故也可用治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脏腑火热证。

热与火均为六淫之一,以发热心烦、汗出、口渴,甚至神昏谵语、发狂等热盛的证候为特征。

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两者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凡能清热的药物,大抵皆能泻火。

使用清热泻火药时,若里热炽盛而正气已虚,则宜选配补虚药,以扶正祛邪。

其次,应根据各药作用部位的不同(如清肺热、心热),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

【清热泻火药包括】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zhi)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青葙子。

中药学——清热药(一)

中药学——清热药(一)

中药学——清热药(一)1. 定义凡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2.分类、性能特点及适应证:1)清热泻火药:苦、甘,寒。

入肺、胃、心、肝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

应用:气分实热证、脏腑火热证。

2)清热燥湿药:苦,寒。

入肝、胆、胃、大肠、肾、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应用:湿热诸证、脏腑火热证。

3)清热凉血药:苦、甘、咸,寒。

入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兼养阴。

应用:血热证。

4)清热解毒药:苦、辛,寒。

入肾、膀胱以外诸经。

功效:清热解毒。

应用:热毒蕴结诸证。

5)清虚热药:苦、甘、咸,寒。

入肺、胃、肝、肾经。

功效:清虚热兼养阴。

应用:热邪伤阴、阴虚发热。

3.配伍应用1)兼表证,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

2)气血两燔者,宜气血两清。

3)里热积滞者,~泻热通便药。

4)血热兼出血者,~凉血止血药。

5)热证伤阴者,~滋阴养血药。

6)窍闭柏昏者,~开窍药。

7)热盛惊风抽搐,~平肝息风药。

4.使用注意1)本类药物多性寒凉,易伤脾胃,凡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慎用。

2)苦寒药物易化燥伤阴,热证伤阴或阴虚患者慎用。

3)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者禁用。

4)中病即止,以免损伤正气。

5.各类药功效第一节清热泻火药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生肌,敛疮,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竹叶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

夏枯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龙胆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清热药知识点总结

清热药知识点总结

清热药知识点总结一、清热药的分类根据中医药理论,清热药主要分为中药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清热凉血药和清热燥湿药四大类。

具体的分类如下:1.中药清热解毒药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抗炎杀菌,对于病毒和细菌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连翘、金银花、石膏、板蓝根等。

这些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杀菌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症状。

2.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药主要用于清热泻火,解除火毒。

常用的中药有石膏、知母、大青叶、金银花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的作用,适用于热病烦渴、口舌生疮、衄血、便血等症状。

3.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药主要用于清热凉血、止血生肌。

常用的中药有生地黄、丹皮、黄芩、古汉草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凉血、生肌止血的作用,适用于湿疹、热淋、吐血、衄血等症状。

4.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主要用于清热燥湿、利尿消肿。

常用的中药有黄芩、黄连、苍术、木通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燥湿、利尿消肿的作用,适用于湿热黄疸、水肿等症状。

二、清热药的功效清热药在中医药理论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解毒清热解毒是清热药的主要功效之一。

在中医药理论中,认为热邪外束内闭,易引起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等症状。

因此,通过应用清热解毒药物,可以清热化痰、解毒除邪,从而达到治疗热证、抗炎杀菌的功效。

2. 清热泻火清热泻火是清热药的主要功效之一。

在中医药理论中,认为火邪上炎、易引发口疮、龈龄肿痛、痈肿疖疮、便血、衄血等症状。

因此,通过应用清热泻火药物,可以清热泻火、润燥止血,从而达到治疗口疮、疮疡、痈肿等症状的功效。

3. 清热凉血清热凉血是清热药的主要功效之一。

在中医药理论中,认为热邪动血、易引起湿疹、热淋、便血、吐血等症状。

因此,通过应用清热凉血药物,可以清热凉血、生肌止血,从而达到治疗湿疹、衄血等症状的功效。

4. 清热燥湿清热燥湿是清热药的主要功效之一。

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药

第四节清热解毒药金银花【别名】双花,忍冬花。

【性味归经】甘,寒。

归肺、胃、心经。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肺炎,乳腺炎、骨髓炎,荨麻疹,子宫糜烂。

【成份】含木犀草素、皂甙、鞣质、肌醇等。

【药理】有抑制伤寒、副伤寒、大肠、变形、绿脓、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减少肠道对胆甾醇的吸收,降低胆碱酯酶活性等作用。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配伍应用】,1.治热淋,常与海金砂藤、天胡荽、金樱子根、白茅根等药配伍。

、2.治痈肿疔疮,多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药同用。

3.治骨髓炎。

宜与积雪草、一点红、野菊花、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地胆草等药配伍,内服;与佛甲草、女贞子等药共伍,捣烂外敷。

4.治气血不足之乳痈,宜与黄芪、当归、甘草等药合用。

5.治急性乳腺炎,每与连翘、陈皮、青皮、.蒲公英、生甘草等药共伍。

6.治肠痈,当与地榆、黄芩、元参等药同用。

7.治乳岩肿大、内溃深洞,可与黄芪、当归、甘草、臭桔叶等药配伍。

8.治外感风寒,多与荆芥、连翘、薄荷等药同用。

9.治胆道感染、创口感染,宜与连翘、大青根、黄芩、野菊花等药合用。

10.治痈疽初起,可与甘草等药配伍。

【古籍方例】方名:四妙勇安汤组方:金银花、玄参各90克,当归30克,甘草15克。

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热毒脱疽,发热口渴,溃烂腐臭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连翘【别名】早莲子,空壳。

【性味归经】苦,微寒。

归心、肝、胆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主治】温热丹毒,斑疹,瘰疬,小便淋漓,痈疡肿毒,肺脓肿,急性肾炎,视网膜出血。

【成份】含连翘酚、连翘甙、黄酮醇甙、生物碱、芦丁、甾醇化合物等。

【药理】有抑制伤寒、副伤寒、大肠、痢疾、白喉杆菌、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抑制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强心,利尿等作用。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气虚发热,痈疽已溃者忌用。

中药执业药师 清热药重点详解

中药执业药师 清热药重点详解

清热药一、概念:以清解里热,主治里热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药性大多寒凉,味多苦。

主能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退虚热,兼能燥湿、利湿、滋阴等。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里热证,如外感热病高热、阴伤内热、温毒发斑、痈肿疮毒等。

二、分类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清虚热药1.清热泻火药主治气分实热证之壮热、烦渴、谵语、发狂、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脉洪大等,以及肺热、胃火、心火等引起的多种实热证。

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等。

2.清热燥湿药主治湿热证:肝胆湿热之胁肋胀痛、黄疸、口苦脾胃湿热之胃脘胀闷、纳呆、呕恶、口腻等大肠湿热之泄泻、痢疾、痔漏等膀胱湿热之尿急、尿频、尿痛、尿浊、尿少等黄芩、黄连、黄柏等3.清热凉血药主治血热证。

温病热入营血:可见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甚则神昏谵语,斑疹隐隐或见多种出血现象,舌质红绛。

内伤血热证:可见心烦,少寐,手足蜕皮,毛发脱落,月经先期量少,舌红少苔。

生地、玄参、丹皮、赤芍。

4.清热解毒药主治各种热毒证,内脏热毒如咽喉肿痛、肺痈、肠痈等,外科热毒如疮痈、丹毒、痄腮等,其他如毒蛇咬伤、癌症等均有治疗作用。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等。

5.清虚热药主治阴虚内热之午后发热、骨蒸发热、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虚烦不寐、盗汗,舌红少苔,以及温病后期,热伤真阴之夜热早凉、神疲倦怠等。

也可用于小儿疳热等。

如青蒿、白薇等。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大寒清热,味辛透热,退热力强):气分实热证(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热咳嗽;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疮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知母清热泻火: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咳嗽;滋阴润燥:肺燥咳嗽;阴虚劳嗽。

肠燥便秘;胃热消渴。

阴虚火旺,潮热盗汗,骨蒸潮热。

【配伍】知母配黄柏:知母苦甘性寒,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黄柏苦寒,功能清热泻火。

简述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简述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清热药是中药药物中的一类,主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热泻火等药理作用。

在临床上,清热药常用于治疗发热、口舌生疮、便秘、皮肤病等症状。

这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多为植物提取物或矿物物质,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能够对人体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

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1. 清热解毒:清热药物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具有明显的消炎作用。

对于病毒或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皮肤疮疡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2. 凉血止血:清热药物中的一些成分对于出血症状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对于急性出血性疾病具有辅助治疗效果。

3. 清热泻火:清热药物中的一些成分能够降低体内的燥热症状,对于口舌生疮、便秘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根据上述药理作用,清热药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具体来说,它们主要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1. 发热:发热是很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感冒、肺炎、中暑等。

清热药能够有效降低体温,缓解发热症状。

2. 口舌生疮:口腔溃疡、舌炎等症状常常伴有疼痛和不适,清热药能够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

3. 便秘: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症状之一,清热药通过消除体内的燥热,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问题。

4. 皮肤病:像湿疹、痤疮等皮肤疾病常常伴有瘙痒、红肿等症状,清热药能够舒缓症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清热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特别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清热药,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者药物相互作用。

清热药是中药药物中的重要类别,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范围。

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清热药,能够为患者带来良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清热药的研究和开发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提高其药效和安全性,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治疗。

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清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众多疾病。

清热药物多出自中药材,具有天然、温和、安全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的伤害。

几种清热解毒的药

几种清热解毒的药

几种清热解毒和清热泻火的药清热解毒药: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痈散结。

大青叶:苦咸大寒,归心肺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牛黄:苦凉,归肝心经。

清热解毒,熄风止痉,化痰开窍。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排脓利尿。

射干:苦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散肿。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山豆根:苦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利咽散肿。

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入胃、大小肠经。

清热利湿,解毒消痈。

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穿心莲:苦寒,归胃肺大小肠经。

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马齿苋:酸寒,归大肠肝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马勃:辛平,归肺经。

清肺利咽解毒,止血。

秦皮:苦寒,归肝胆大肠经。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白鲜皮:苦寒,归脾胃经。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

归大肠肝经。

清热解毒,截疟治痢,腐蚀疣。

熊胆:苦寒,归肝胆心经。

清热解毒,止痉明目。

清虚热药:青蒿:苦辛寒,归肝胆肾经。

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地骨皮:甘淡寒,归肺肝肾经。

凉血退蒸,清泻肺热。

白薇:苦咸寒,归胃肝经。

清热凉血,利水通淋,解毒疔疮。

银柴胡:甘微寒,归肝胃经。

退虚热,清疳热。

胡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辛凉解表药:薄荷:辛凉。

归肝肺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蝉蜕:甘寒。

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

归肺胃经。

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

桑叶:苦甘寒。

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

归肺肝经。

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葛根:甘辛凉。

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临床报道
现代常用连翘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皮肤化脓 性感染、颈淋巴结核、急性传染性肝炎、过敏性紫 癜、急性肾炎及小儿口腔溃疡等,均有良效。 鉴别比拟: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
用治风热表证,温病及外科疮疡肿毒
但金银花味甘不伤胃,偏清解表热,且凉血止痢, 为热毒泻痢之要药。
而连翘苦寒多服伤胃,偏清胸膈里热,且消痈散结 为疮家圣药,用于瘰疬痰核。
性味:苦,微寒。 归经:肺、心、小肠。 成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剖析: 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质轻清性升浮—入肺经——疏散风热 苦寒清热泻火—入心经——清心泻火 运用: 1、疮痈肿毒,瘰疬痰核。 本品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效,素有〝疮家
圣药〞之称。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本品善清热解毒、疏风透热。
乳痈肿痛,配蒲公英、青皮同等用。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常配连翘、薄荷、牛蒡子同
等用,如银翘散。 金银花为治温热病要药,温病邪在卫、气、营、血
各个阶段均可选用。 〔1〕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
配辛凉解表药,清宣疏散〔银翘散 〕
〔2〕温病邪入气分,壮热、烦渴、脉洪大,配 伍石膏知母等以清热泻火解毒。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清热凉血药的含义及功用特点 2、掌握重点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的
性味、归经、成效、运用。 3、掌握生地黄与玄参;牡丹皮与赤芍功
用的异同点。 4、熟习赤芍、紫草成效特点。
一、定义:
凡具有清热凉血作用,治疗营分、血分实热证的 药物,称清热凉血药。 二、功用特点: 性味:甘、苦、咸,寒。 归经:入心肝经走血分〔因心主血,肝藏血〕 成效:清解营分、血分热邪 顺应范围:营分、血分实热证。 〔1〕温热病热入营血证。 〔2〕血热妄行所致各种出血证。 本卷须知: 〔1〕温热病邪未入营血,不宜过早运用本类药 〔2〕假定气血两燔,可配清热泻火药同用。

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药
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痈肿疔疮,毒蛇咬 伤,咽喉肿痛。为治痈肿疔疮,毒蛇咬伤的要药。
谚语:“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着,一似手拈拿。”
二、凉肝定惊——惊风抽搐。
药理研究:本品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化脓性球菌有抑制作用。
其解毒力量强,临床广泛用于多种癌症。
别名:蚤休、七叶一枝花、草河车、金线重楼
一、清热解毒消痈——疮痈肿毒,咽喉肿痛。
功善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为治外痈、内痈之常用品。
二、利湿通淋——热淋。
本品是非常常用的抗癌药(No2)
山慈菇
山慈菇 甘微辛凉 肝脾
一、清热解毒——热毒证。 二、消痈散结——癥瘕痞块。
本品广泛用于各种肿瘤
熊胆
善治血热之崩漏下血。 三、驱虫——绦虫、蛔虫等肠道寄生虫病。
清热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有小毒(损害视神经),用量不宜过大。忌油腻,孕妇慎用。
蒲公英
苦甘寒 肝胃 全草
14
蒲公英 苦甘寒 肝胃
一、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热毒疮痈。
长于入肝、胃二经,兼能疏郁通乳,为治乳痈要药。
二、清利湿热——热淋,湿热黄疸。
二、疏散风热——风热表证,温热病。
功似金银花。轻宣疏散之力稍逊于金银花,苦寒清降之性较强, 尤长于清泻心火。
【三】清心利尿——热淋涩痛。
金银花
凉血止痢,清热解暑。解表力强。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连翘
消痈散结,清心利尿。长于清心火。
穿心莲 苦寒 心肺大肠膀胱 地上部分
7
穿心莲 苦寒肺胃大肠肝胆膀胱
一、清热燥湿——湿热病证。
又名黄花地丁
紫花地丁
苦辛寒 心肝 全草
15
紫花地丁 苦辛寒心肝

清热药-清热解毒药

清热药-清热解毒药
12
棉马贯众
【性能特点】
苦,微寒。有小毒。入肝、脾经。
功效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杀虫
贯众
退出
【临床应用】
贯众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杀虫
1. 用于风热外感,瘟毒发斑
为防治流感、流脑、麻疹等常用药。
2.用于血热吐衄
尤宜于血热崩漏下血
3.用于绦蛲蛔钩等多种肠道寄生虫
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 忌油腻。
穿心莲 为爵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穿心莲的全草。
【用量用法】
用量:0.25~0.5g。
苦、辛,寒。归肝、心经。
功效:清热解毒 用于各种热毒 疮疡, 及肝火上炎,目赤 肿痛,头痛眩晕等。
退出
熊胆△
熊胆
【药用来源】
脊椎动物熊科棕熊、黑熊的干燥胆汁。
熊胆
【性能特点】
苦,寒。归肝、胆、心经。
功效
清热解毒 息风止痉 清肝明目
熊胆
退出
【临床应用】
熊胆
清热解毒
息风止痉 清肝明目
1.用于热毒疮疡,痔疮肿痛,咽喉肿痛。 2.用于热极生风,惊痫抽搐。 3.用于肝热目赤,羞明流泪,目生翳障。
用于热淋涩痛,~白茅根、金钱草等。 湿热黄疸,~茵陈、栀子、大黄等。
△紫花地丁
本品为菫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全草。
15
三、性能特点:
苦、辛,寒。入心、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
紫花地丁
退出
【临床应用】
紫花地丁 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
1. 用于疔疮热毒、痈肿发背 。
为治疗疔毒之要药。 ~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五味消毒饮)
清热解毒
连翘 疏散风热
消肿散结
1、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几种清热解毒的药

几种清热解毒的药

几种清热解毒和清热泻火的药清热解毒药: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痈散结。

大青叶:苦咸大寒,归心肺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牛黄:苦凉,归肝心经。

清热解毒,熄风止痉,化痰开窍。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排脓利尿。

射干:苦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散肿。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山豆根:苦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利咽散肿。

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入胃、大小肠经。

清热利湿,解毒消痈。

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穿心莲:苦寒,归胃肺大小肠经。

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马齿苋:酸寒,归大肠肝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马勃:辛平,归肺经。

清肺利咽解毒,止血。

秦皮:苦寒,归肝胆大肠经。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白鲜皮:苦寒,归脾胃经。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

归大肠肝经。

清热解毒,截疟治痢,腐蚀疣。

熊胆:苦寒,归肝胆心经。

清热解毒,止痉明目。

清虚热药:青蒿:苦辛寒,归肝胆肾经。

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地骨皮:甘淡寒,归肺肝肾经。

凉血退蒸,清泻肺热。

白薇:苦咸寒,归胃肝经。

清热凉血,利水通淋,解毒疔疮。

银柴胡:甘微寒,归肝胃经。

退虚热,清疳热。

胡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辛凉解表药:薄荷:辛凉。

归肝肺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蝉蜕:甘寒。

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

归肺胃经。

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

桑叶:苦甘寒。

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

归肺肝经。

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葛根:甘辛凉。

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清热药的药性与功能主治

清热药的药性与功能主治

清热药的药性与功能主治一、清热药的定义清热药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清除体内的热邪以及炎热之气,以达到清热解毒的功效。

清热药根据其药性特点和功能主治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二、清热药的分类清热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寒凉清热药这类药物具有寒凉的药性,可用于清热解毒,清热泻火等功效。

常见的寒凉清热药有:•黄连:能够清热解毒,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适用于热病、湿热病等。

•石膏: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功效,可用于热病、烦渴、口舌生疮等。

•银花:能够清热解毒,解热退烧,适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

2. 温热清热药这类药物具有温热的药性,能够温通经络,清热解毒。

常见的温热清热药有:•莱菔子:能够温通经络,清热解毒,适用于风湿痹痛、疮疡肿毒等。

•穿山甲片:具有温通经络,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浮肿、淋巴结核等。

3. 苦寒泻火药这类药物具有苦寒的药性,可用于泻火解毒,清热解毒等功效。

常见的苦寒泻火药有:•黄柏:具有苦寒泻火,清热解毒,适用于湿热黄疸、泄泻等。

•黄连素:能够泻心火,清热解毒,适用于热郁症候、热淋球菌感染等。

三、清热药的功能主治清热药物根据其药性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热解毒:这是清热药的主要功能之一,可以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热毒病等。

2.清热泻火:清热药物还可以用于清除体内的热邪和火热之气,具有降火退热的功效。

3.利水消肿:部分清热药物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可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浮肿症状。

4.温通经络:温热清热药物能够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筋骨疼痛。

5.苦寒泄火:苦寒泻火药物可以泄心火,降低体内热量,适用于心火上炎、口疮、痈肿等。

6.肺胃清热:一些清热药物还可以用于治疗肺胃热毒,如肺热咳嗽、口腔溃疡等。

四、注意事项在使用清热药物时,需要遵循以下注意事项:1.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清热药物属于中药,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并按照医嘱使用。

2.药量控制:根据自身情况、疾病程度合理控制药量,不宜随意增减。

简述清热药的分类及使用注意

简述清热药的分类及使用注意

简述清热药的分类及使用注意(最新版3篇)目录(篇1)一、清热药的分类1.清热泻火药2.清热燥湿药3.清热凉血药4.清热解毒药5.清虚热药二、清热药的使用注意1.根据病情选择药物2.在医生指导下使用3.注意饮食和合理运动正文(篇1)一、清热药的分类清热药是一种药性寒凉,以清泻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适用于治疗内热证。

根据药物的功效和作用,清热药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清热泻火药:主要功能是清气分热,用于治疗高热烦渴等气分实热证。

2.清热燥湿药:主要功能是清热燥湿,用于治疗泻痢、黄疸等湿热病证。

3.清热凉血药:主要功能是清解营分、血分热邪,用于治疗吐衄发斑等血分实热证。

4.清热解毒药:主要功能是清解热毒,用于治疗痈肿疮疡等热毒炽盛的病症。

5.清虚热药:主要功能是退虚热,用于治疗虚热证。

二、清热药的使用注意1.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清热药。

2.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清热药虽然药性寒凉,但并非适合所有人群。

在使用清热药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自己盲目用药。

3.注意饮食和合理运动:在使用清热药期间,患者应注意加强营养,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目录(篇2)一、清热药的定义与分类1.清热药的定义2.清热药的分类1.清热泻火药2.清热燥湿药3.清热凉血药4.清热解毒药5.清虚热药二、清热药的使用注意1.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清热药2.注意药物的寒凉性质3.遵守医嘱,勿盲目使用正文(篇2)一、清热药的定义与分类清热药是一种药性寒凉,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主要适用于表邪已解、内无积滞的里热证。

根据药物的功效,清热药可分为以下五类:1.清热泻火药:功能清气分热,用于高热烦渴等气分实热证。

2.清热燥湿药:功能清热燥湿,用于泻痢、黄疸等湿热病证。

3.清热凉血药:功能清解营分、血分热邪,用于吐衄发斑等血分实热证。

4.清热解毒药:功能清解热毒,用于痈肿疮疡等热毒炽盛的病症。

热毒宁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药

热毒宁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药

热毒宁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药1. 热毒宁的药物特点•热毒宁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包括犀角、藿香、牛蒡子等药材。

•热毒宁具有祛热解毒、清热凉血的特点。

•热毒宁在中医药学中属于清热药的范畴。

2. 热毒宁的作用机制热毒宁通过以下途径发挥作用:•清热解毒:热毒宁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邪气,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疾病的康复。

•凉血止血:热毒宁具有凉血止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血热出血、咯血、便血等症状。

•抗菌作用:热毒宁对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抗菌作用。

3. 热毒宁的功能主治热毒宁在中医药理论中有以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热毒宁可以用于疾病中带有热毒邪气的症状,如高热、咽喉肿痛、口疮、痈肿等。

它能够祛除内热,减轻病症状。

•凉血止血:热毒宁可以用于治疗血热出血的症状,如咯血、便血等。

它具有凉血止血的作用,有助于停止出血。

•抗菌消炎:热毒宁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如皮肤炎、肺炎等。

4. 热毒宁的适应症热毒宁适用于以下疾病症状:1.热毒内蕴引起的高热、口疮、喉咙红肿痛等。

2.血热出血引起的咯血、便血、月经过多等。

3.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炎、肺炎等。

4.痈肿、痈疡、疔疮等。

5. 热毒宁的用法用量热毒宁的用法用量如下:•口服:一次3-6克,一日2-3次,饭前或饭后服用。

•煎服:将热毒宁药材加水煎煮,去渣后分次服用,一日2-3次。

6. 热毒宁的不良反应与禁忌•热毒宁一般属于中草药制剂,可能会引起个别患者的肠胃不适等轻微不良反应,一般不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对热毒宁的过敏反应者禁用。

7.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热毒宁。

•在使用热毒宁时,应遵医嘱,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服用,不要超量使用。

综上所述,热毒宁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和抗菌作用。

它适用于治疗热毒内蕴、血热出血和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用法用量,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别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

清热解毒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清热解毒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清热解毒的功能主治是什么简介清热解毒是中医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指的是通过某些药物或方法,调理人体内部的热毒,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清热解毒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具有独特的疗效。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要用于治疗由于热毒引起的疾病。

其主要功能和主治如下:1.清热:清热解毒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清除体内的热毒,消除体内的炎热症状。

它可以降低体温、消除烦渴、清除口舌生疮等热毒引起的不适。

2.解毒:清热解毒还可以促进体内的毒素排出,净化人体内部的环境。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毒素,改善皮肤问题,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抗炎:清热解毒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的炎症症状。

它可以有效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咽喉炎、肺炎、口腔溃疡等。

4.抗菌:清热解毒可以抑制病菌的生长繁殖,减少感染的机会。

它可以杀灭体内的细菌和病毒,防止感染的蔓延。

5.消肿:清热解毒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肿胀,缓解疼痛。

它可以有效治疗肌肉酸痛、关节炎、湿疹等疾病。

6.养阴:清热解毒在清除热毒的同时,还可以滋养人体的阴液,平衡体内阴阳。

它可以调理人体的阴阳失衡,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

使用方法清热解毒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方法:•中药煎剂:将清热解毒的中药材煎煮,取汁饮用。

根据疾病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药材组合,如黄连、连翘、板蓝根等。

•中药膏药:将清热解毒的中药研磨成粉末,加入水或其他液体制成膏状。

然后涂抹在患处,具有很好的局部治疗效果。

•中药丸剂:将清热解毒的中药研磨成细粉,制成丸剂或胶囊。

口服服用,具有方便快捷,不易引起不适的优点。

•中药泡脚:将清热解毒的中药材放入热水中,泡脚约20分钟。

通过足底反射区的刺激,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体内,起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饮食调理:合理饮食对于清热解毒也有一定的帮助。

多吃一些清凉的食物,如绿豆、冬瓜、黄瓜等,可以有效降低体内的热毒,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蒲公英、紫花地丁、蚤休、野菊花:清热解毒,善治痈肿疮毒。
不同:蒲公英性寒,兼能消痈散结并通乳,又治乳痈、各种内痈、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及毒蛇咬伤;还能利湿而通淋退黄。紫花地丁性寒,兼凉血而消痈散结,药力较强,善治疔疮肿毒。蚤休微寒有小毒,兼能消肿止痛,治毒蛇咬伤、跌打肿痛及外伤出血,还能息风定惊。野菊花兼平肝,善治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及头痛眩晕。
不同:半边莲甘寒,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退黄,最善治蛇虫咬伤,又治痈肿疮毒、乳痈肿痛、水肿鼓胀、黄疸尿少。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主治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及热淋涩痛;近用于抗癌。土茯苓甘淡,长于利湿而解毒,短于清热,功能解毒利湿、通利关节,并解汞毒,最善治杨梅毒疮。垂盆草淡凉,功善利湿退黄,兼清热解毒,最善治湿热黄疸,并治痈肿疮毒、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不同:熊胆苦寒清泄,善清肝心经治热而息风解毒,且能消肿,肝热惊痫目赤用之为宜;又治肝热抽搐、痈肿疮毒。蝉衣甘寒质轻,兼入肺,善疏散肺肝经之风热而息风明目,又治破伤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还能透疹止痒
6.射干、山豆根、马勃 均归肺经,善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不同:射干苦寒,降火、散血祛痰,适于热结痰盛、瘀肿严重者;山豆根大苦大寒,清火力强,适用于实热闭塞火毒壅盛者;马勃辛散性平,质轻上浮,善散风热,适于风热袭肺火肺有郁热者。
不同:苦参既入心肝胃,有归大肠与膀胱,兼杀虫利尿,治湿热泻痢、湿热便血、肠风下血、痔疮出血、带下阴痒、湿热淋痛及小便不利。白藓皮归脾胃,兼祛风解毒、通痹,治湿热疮毒、湿热痹痛。
不同:牛黄性凉,清热解毒力强,兼治口舌生疮;又能化痰开窍。熊胆性寒,又能明目,兼治痔疮肿痛。
11.鱼腥草、芦根:归肺经而有清透并具之特点,均能清热利尿排脓,治肺痈咳吐脓血、肺热或风热咳嗽及热淋涩痛等。鱼腥草辛微寒,解毒消痈。芦根甘寒质轻,又能生津除烦止呕。
12.苦参、白藓皮:苦寒,清热燥湿止痒,治湿热黄疸与湿疹疥癣相须为用。
8.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秦皮:归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治热毒血痢。
不同:白头翁苦寒,善清肠胃湿热和血分热毒,治热毒血痢,又治阿米巴痢,还治阴痒、疟疾。马齿苋酸寒,善滑肠凉血,唯治热毒血痢,又能止血、通淋。鸦胆子苦寒有小毒,兼归肝经,且能燥湿,热毒血痢和冷积久痢均宜;又能杀虫、截疟、蚀疣、抗肿瘤,治阿米巴痢、肠道寄生虫病等,内服宜去壳取仁装胶囊。秦皮苦涩寒,兼燥湿收涩,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又能止带,清肝明目。
2.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来源相近,均性寒,功善清热解毒、凉血,主治温病高热、温毒发斑、丹毒痄腮、喉痹等。
不同:大青叶大苦大寒,善凉血而消斑,温毒发斑最宜。板蓝根苦泄性寒,善解毒散结利咽,大头瘟痄腮最宜。青黛咸寒,以善凉血消斑,善治血热吐血衄血;还能凉肝定惊,治肝火犯肺之咳痰带血、小儿惊风、热疳;外用解毒收湿敛疮。
4.穿心莲、白藓皮:均苦寒,清热解毒燥湿,治湿热疮毒及湿疹。
不同:穿心莲清热解毒力强,兼透散,多用于火毒疮疖,又治温热病初起、感冒发热、肺热咳喘、湿热泻痢、热淋及毒蛇咬伤。白藓皮燥湿力强,并兼祛风止痒,多用于湿疮湿疹,又治疥癣瘙痒、湿热黄疸及风湿热痹。
5.熊胆、蝉衣:均归肝经,凉肝息风止痉,明目退翳。
9.红藤、败酱草:苦泄入大肠经,清热解毒、祛瘀止痛,治肠痈腹痛、热毒痈疮及淤血疼痛。
不同:红藤平偏凉,专入大肠,活血止痛力强。败酱草辛苦微寒,主归胃与大肠,兼归肝,兼消痈排脓,善治肠痈、肺痈、肝痈、血滞瘀阻疼痛,湿热泻痢及咽喉肿痛。
10.牛黄、熊胆:苦入肝心经,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治热毒疮肿、咽喉肿痛、高热动风、急惊、癫痫。
射干还长于祛痰行水,散结消肿。山豆根清胃火,治胃火牙痛、疮肿、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等;但有毒。马勃止血,内服治血热吐衄,外用治外伤出血。
7.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垂盆草:均清
热解毒利湿。
清热解毒药的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疔疮、风热表证及温病发热。对疮肿,无论初起兼表或热毒炽盛均可;对外感热病,无论邪在卫、气,还是营、血均宜。
不同:金银花甘寒香散,清透解毒力强,疮肿热毒重者尤宜,又治肠痈、肺痈及热毒血痢。连翘苦泄微寒,长于散血结气聚而消痈散结,素有“疮家圣药”之誉,疮痈有肿核者尤宜,又治瘰疬痰核;还兼利尿,治热淋涩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