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合集下载

政治维度

政治维度

社会维度:民生: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座位国家各项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才能使当合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赢得群众拥护和支持。

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

维度应该是一种“属性、范围、系数、承受能力”意思的包涵。

在不同的对象指代不同的意思。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的新期待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要求。

公共安全: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农村经济水平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人称扩大趋势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基础比较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农民的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力尚未得到切实保护,侵犯农民权益问题时有发生以工促农以城带想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需进一步完善。

新目标;发展生产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公共服务均等化。

政绩观(是否体现以人为本,是否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体现经济政治社会全民推进,不是将GDP作为唯一标准,是否做到协调发展五个统筹,是不是浪费能源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产生错误的原因:主观:认识的偏差,客观原因干部考核体系催在问题,过于偏重经济发展。

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职能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搞笑便民城市守信权责统一(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受赔偿)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搞笑地位群众和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服务型政府的治理理念。

特征:民主责任法制信用有限开放公正透明高效廉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质量,是将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目标。

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

使其成为各级行政机关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

政治现代化的内容

政治现代化的内容

政治现代化的内容政治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生活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要求。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政治现代化的具体内容。

一、政治制度的现代化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和组织形式。

政治现代化要求建立健全的民主制度,包括多党制、选举制度、权力制衡等。

多党制体现了广泛民意参与和政治竞争的原则,增加了政治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选举制度通过公开、平等的选举程序,保障了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使政治权力更加合法化和民主化。

权力制衡是指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防止政府滥用权力,保护公民的权益。

二、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政治文化是国家和社会的政治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政治现代化要求建立公民意识、法治观念、人权意识等现代政治文化。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和意识,通过参与公共事务,履行公民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法治观念是指公民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依法办事,通过法律维护自身权利和解决纠纷。

人权意识是指公民对自由、平等、尊重人权的认同和追求,通过法律和制度保障人权。

三、政治生活的现代化政治生活是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在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和实践。

政治现代化要求建立多元的政治参与机制,包括公民参与决策、政党竞争、社会组织参与等。

公民参与决策是指公民通过各种形式的参与,包括公民投票、听证会、讨论会等,参与政治决策并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政党竞争是指政治各方利用选举等方式进行政治权力的竞争和交替,保证政治权力的和平过渡。

社会组织参与是指社会组织通过法定途径参与政府决策、监督政府行为,发挥社会力量对政府的制衡和监督作用。

政治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进程和任务,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求。

在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活等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中,要注重顺应人民意愿,加强法治建设,提升公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只有政治现代化得以实现,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提供坚实的基础。

论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共治、善治与法治

论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共治、善治与法治

论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共治、善治与法治论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共治、善治与法治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论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个维度:共治、善治与法治,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由传统国家走向现代国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与现代国家的发源地欧美等国的政治发展逻辑不同,中国本土的国家治理现代化道路,存在着中国问题的特殊性。

一是超大型崛起。

作为有世界影响的发展中大国,具有超大型人口规模、产业规模、经济规模以及社会规模的中国的崛起是史无前例的。

超大型崛起本身不仅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力量,更会产生超大型治理所带来的巨大问题和困难。

实现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然是对以往大国崛起模式的超越,而不可能是简单的复制和模仿。

二是非均衡化发展。

在现代国家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其城乡差距、中西部差距、行业差距、贫富差距等,容易导致社会的裂变和分化。

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要素,如国家工业化、市场化以及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得以有效的整合,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传统国家,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处于矛盾并发时期,因而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和路径方面出现非均衡化现象并产生矛盾。

三是跨越式转型。

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是一个现代制度体系的成长与成熟的过程。

中国承载着许多非现代化的历史负担,缺乏治理体系理性化的积累和治理方式民主化、法治化的传统。

而当下中国改革又步人攻坚期和深水期,面临着一些重大的转型危机和治理风险。

可以认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一场历史跨越的社会变革。

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制度建设新目标和新任务。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意味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落实在现代国家治理的制度层面。

在国家构建的理论范畴中,国家治理是对旧式统治,风格的一种根本性重构,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特征的现代化建设工程。

构建一个成熟的现代治理体系,其核心是理顺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政治权力与公民权利四大关系。

国内当代中国政治研究述评

国内当代中国政治研究述评

国内当代中国政治研究述评国内当代中国政治研究述评《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政治是在共同体中并为共同体的利益而作出决策和将其付诸实施的活动,将政治定义为一群在观点或利益方面本来很不一致的人们作出集体决策的过程,这些决策一般被认为对这个群体具有约束力,并作为公共政策加以实施。

[1]这一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将政治与国家连结起来,为国家政治视阈下的相关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政治及相关研究便是在此向度上展开的。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则是以当代为经,中国政治为纬,纵横交错而成的研究场域。

具言之,当代中国政治笼统地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包括新民主主义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在内的两种政治。

[2]作为一项动态性的研究课题,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都呈现出不同的研究形态,本文拟选取中国国内学界对当代中国政治的研究为论述对象,对其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相对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归纳,以期丰富和拓展国内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内容,或有裨益。

本研究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AJD为信息来源,共检索到相关期刊论文1271篇。

国内学界对当代中国政治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79年至1995年为第一阶段,国内学界对当代中国政治的研究尚处于萌芽时期,发展缓慢,刊发的论文数量至多三篇,研究者的关注点相对分散,研究对象涉及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思想以及研究动向等。

1996年至2007年为第二阶段,国内的当代中国政治研究大致呈阶梯式发展并具有了相当规模,日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研究的重点对象除了第一阶段中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以外,还涌现出关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民主的多维度研究以及对当代中国的政治稳定、政治文明、政治现代化等的相关探讨。

2008年至2014年为第三阶段,国内学者对当代中国政治的研究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势头。

这一阶段发表的论文数量大都破百,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民主和政治文化等仍然是关注的热点,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视野进一步扩大,相当一部分研究者对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范式、政治合法性以及政治制度改革创新进行了有益探讨。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重大意义的三个维度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重大意义的三个维度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人类文明发展三个维度上来看新时代凝结了中国近代以来的艰辛探索集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基开创推进发展不同时代的成就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青海社 会科 学
2 0 1 7生 第
理 解 中 国特 色社会 主义 新时 代重 大意 义 的三个维 度
金 民 卿
大 意 义 。我 们应 该站 在 中华 民族伟 大复 兴 、 世 界社 会 主义 运 动 、 人类 文 明 发展 的多 重维 度上 , 全 面 分
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价值 。


从 中华 民族 伟 大 复 兴 的 维 度 来 把 握 中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新 时代 的 重 要 意 义
党 的十九 大报告 指 出 : “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进入 新 时代 , 意 味 着 近代 以来 久 经磨 难 的 中华 民族 迎
来 了从 站起 来 、 富起来 到强 起来 的伟 大 飞 跃 , 迎 来 了实 现 中华 民族 伟 大 复 兴 的光 明前 景 。 ” … 这 个论 断 就是 把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义新 时代 纳入 到近代 以来 1 7 0多 年 的 历史 进 程 、 纳入 到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的发展 历史 , 从 中华 民族伟 大复 兴 的高度 来把 握其 历史 地位 。 中华 民族伟 大复 兴是 近代 以来 中国人 民孜孜 以求 的梦 想 , 凝 聚 了几代 中 国人 的夙 愿 , 是 每一个 中 华 儿女 的共 同期 盼 , 但 是 圆梦之 路极 为坎 坷 。在一 定意 义上 说 , 中 国近现代史 就是 一部 无数 中华优 秀 儿 女 为实现 中华 民族 复兴 的伟 大梦 想而 不懈奋 斗 的 历史 。进 入 近代 以后 , 古老 的 中国在 封建 专 制 制 度 日趋 没落 和西 方列 强不 断侵 略 的双重 打击 下 , 滑 向 了半 殖 民地半 封建 社 会 的深 渊 。中华 民族 到 了 生死存 亡之 秋 , 国家 没有 了独立 , 民族没 有 了尊严 , 人 民没有 了幸 福 。面对沉 重灾 难 , 富于斗争 精神 的

政治学概念知识:政治维度

政治学概念知识:政治维度

政治学概念知识:政治维度政治维度是指在政治领域中的特定方面和观点上的不同立场和偏向性,也就是指人们在政治问题上所持有的不同的立场和观点。

政治维度可以用来描述不同政治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也可以用来测量个人或团体的政治倾向和观点。

一、左右政治维度左右政治维度是指政治上的左右立场,通常用来描述政治立场在经济和社会政策方面的差异。

左翼政治倾向通常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进步主义等,强调平等、公正、社会福利、人民权利等,并认为国家应该有更多的干预和调控经济生活。

右翼政治倾向则更注重个人自由、市场经济、私人财产和自由企业,主张政府行政的精简和经济自由化。

这种一维的政治维度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政治选举和政治掌权的角逐有很大的影响。

二、进步与保守政治维度进步与保守政治维度是另外一种较抽象的政治观点的比较方式。

进步主张改革、进步和革新,认为社会发展应该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并更好的利用新的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

相反,保守主义强调保守、守旧和维护社会结构的传承。

他们更注重传承文化、宗教和道德价值,并担心社会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和价值的变异。

三、自由主义与专制主义政治维度自由主义与专制主义政治维度是从人权和政治体制的角度来描述不同的政治观点。

自由主义主张对个人自由格外重视,包括表达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媒体自由、组成地方政府和各种政治团体的自由等等。

自由主义观点认为民主政治具有很高的重要性。

相反,专制主义则更加注重集权和政府的稳定性,更加强调行政上的效率和强制依法行政,高度集中的国家权力也是其主要特征。

四、全球主义与民族主义政治维度全球主义与民族主义政治维度,是一种用来比较国家对于全球性问题态度和反应的方式。

全球主义强调国际合作、多边贸易和文化交流,在全球化时代,更加看重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相反,民族主义则注重本国利益和国家优先,强调本国文化和价值观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建议国家政策中的民族元素强调。

道路、理论、制度: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重维度

道路、理论、制度: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重维度

道路、理论、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重维度作者:许凤鸣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3期作者简介:许凤鸣(1987),男,安徽枞阳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重维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三重维度之间相互关联,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新时期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关键词:道路;理论;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3000805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1]这一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重维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深刻把握这三重维度的内涵、关系到以后怎样坚持、拓展、丰富和完善这三重维度,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坚定不移定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重维度的基本内涵(一)道路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进行了全新、科学的界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

从三个维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从三个维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从三个维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作者:王梅枝来源:《学习月刊》 2020年第1期王梅枝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13个方面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这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认识和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势。

一、历史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历史的传承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

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

”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是任何制度体系都难以企及的。

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建立起来的。

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为中国国家治理提供了借鉴。

比如孔子倡导的“政者、正也”“施仁政”的政治道德;孟子的“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强调国家统一的“大一统”国家观;老子治理国家“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政治艺术;“以德为先,任人唯贤”、选贤任能的机制以及有事好商量的协商机制;协和万邦、以和为贵的思想以及郡县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关系中的人文、孝悌、礼义廉耻等。

这些为中国式治理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融入到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当中。

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建立起来的。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个维度作者:王跃来源:《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王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命题,它已经从学术界的学理性讨论走向了社会生活,并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产生重要的影响。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和能力是有着内在关系的两个方面,内容指向不同,但体系需要相应的能力去执行,能力又是在特定的体系下实现。

因此,国家治理能力问题必须结合国家治理体系进行研究。

下面拟从三个维度谈些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认识。

第一,国家治理基本制度的维度。

国家治理要通过一套制度化的设计来实现,这样的设计不是单一地通过政府的组织制度可以完成,而必须要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来使国家治理趋于完善。

这些制度设计很复杂,涉及的方面很广泛,其中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科学确定执政党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当代中国,谈国家治理问题无法回避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具有核心作用,而且它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是长期的。

宪法作这样规定的法理依据,一是尊重历史事实,二是适合现实要求,因此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选择的关键体现。

党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决定了它在国家治理过程中扮演着非常独特的角色,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问题是这样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如何在执政实践中得到实现?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成为重要的路径依赖。

科学、民主、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大要素,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离不开这三大要素的功能实现。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执政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要求党的治国理政必须真正和广泛地吸纳社会各种力量有效参政。

国家治理基本制度能不能保证党的领导地位和发挥党的核心作用,关键看它能不能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畅通的规范通道。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创设和成熟一套好的制度并使之成熟不容易,使制度运转中社会各种力量产生出正能量更不容易。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六个维度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六个维度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六个维度
1. 政治现代化:指的是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包括政治权利的扩大、政治制度的民主化、政治文明的提升等方面。

2. 经济现代化:指的是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包括市场经济的引入、产业结构的优化、科技创新的推进等方面。

3. 社会现代化:指的是社会结构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以及民生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4. 国家现代化:指的是国家实力的现代化提升,包括军事、外交、文化、体育等方面,以及国家形象的建设。

5. 土地现代化:指的是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现代化,包括城市化的推进、乡村振兴和生态环保等方面。

6. 人类现代化:指的是人类素质的现代化提升,包括卫生健康、教育文化、科技创新、文明礼仪等方面。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论述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论述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不断创新。

在论述国家治理现代化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政治体制现代化:包括民主、法治、人权保障等方面。

政治体制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
化的核心要素之一。

2.治理能力现代化:包括公共服务、危机应对、社会管理等方面。

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
关键支撑。

3.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更加注重公众需
求和民生改善。

4.反腐倡廉: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打击贪污腐败,提高政府公信力。

5.创新发展:鼓励创新、科技发展,提高国家治理的智慧化水平。

6.坚持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平等、
合理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推进现代化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等各方面实现现代化,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国家的长期繁荣和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中国实行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如选举制度、代表制度、官员选拔制度等。

法治建设: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加强了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了司法体系,加强了法律宣传教育,提高了公众的法律素质。

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了政治决策的广泛民主化。

反腐倡廉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反腐斗争力度,加强了廉政建设,增强了政治清明度。

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加强了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宗教和民族工作等方面的工作,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树立。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政治发展道路,其表现在各个方面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有助于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政治三个问题及回答新闻

政治三个问题及回答新闻

政治三个问题及回答新闻当代中国政治面临的问题可能有很多,但基本问题概括起来应只有三个:即政权合法性问题、公共政策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公权的规范性问题。

为什么说此三者是当代中国政治的基本问题呢?理由之一在于:当代中国的政治问题概括起来说当然就是民主和法治的建设或发展问题。

而所谓民主,绝不是说起来好听,看起来很美,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

在问题的维度上,当我们一旦离开了那些纷纷攘攘的有关民主的意识形态偏好,就会看到,现实世界中无论民主表现出多少种具体的形式,其实都是围绕以下两个核心问题展开的:一是政权的合法性;二是公共政策的社会适应性。

前者我们称之为程序民主,后者我们则叫它实体民主。

同样,在问题的维度上,法治核心问题则是围绕公权力的规范性问题展开的。

因为法治不仅应该在经济、社会领域实行,由于政治对整个社会的统领地位及作用,它更应在政治领域推行。

在政治领域实现法治是最困难的也是最有意义的,而政治领域的法治就是围绕公权力的规范性问题展开的。

理由之二在于:百年来中国社会转型、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已经塑造了一个强大的权力。

在这个权力的治理下,今天的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社会对这个权力持续性的支持问题依然存在;这个权力形成治理政策的可持续性问题依然存在;这个权力的规范性问题更是特别引人注目。

此三个问题在概念上也就是政权的合法性、公共政策的社会适应性、公权的规范性问题。

其实,此三个问题是所有追求现代化的国家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

中国当然不能例外。

但是,每个国家遭遇到这些问题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不同,从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途径也会有所不同。

对今天的中国而言,它所在遇到的最为迫切的政治问题首推公权力的规范问题。

社会舆论对腐败现象以及公民维权现象的高度关注就是例证。

其次是公共政策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即如何保证我国的政策始终反映国家发展的长远利益,反映大多数民众的普遍利益。

再次才是政权合法性问题,即在程序上民众与政权的现实关系问题。

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个维度

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个维度

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个维度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关键维度,即经济建设、社会变革和全球参与。

通过对这些维度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中国正在实现现代化道路上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社会变革、全球参与正文:中国式现代化包含三个主要维度,即经济建设、社会变革和全球参与。

经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包括加快经济增长、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和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以及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连续多年的努力,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美国,跻身世界经济大国之列。

社会变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在这一方面,中国提出了“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公共事业体系”的目标,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实现中国梦。

工业结构调整、改革激活就业、优化收入分配体系、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措施均走在世界前列。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所体现的三个维度之一是全球参与。

在这一方面,中国加大外交活动力度,采取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方式,主动推动国际关系建设,推动多领域的全球参与和国际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个维度包括经济建设、社会变革和全球参与,正是这三个维度使得中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成功,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维度可以在不同的领域有效地应用。

首先,在经济建设方面,可以有效的推动经济发展,加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和利用新兴产业,并且把握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步伐,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

其次,在社会变革方面,要大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实施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改革激活就业,改善收入分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方面,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实现中国梦。

最后,在全球参与方面,要加大外交活动力度,采取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方式,主动推动国际关系建设,推动多领域的全球参与和国际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式政治现代化的理解

中国式政治现代化的理解

中国式政治现代化的理解
中国式政治现代化是指中国在保持自己的国情和文化特色的同时,适应时代的需求,通过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转型升级,实现政治现代化的过程。

具体来说,中国式政治现代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效的行政管理能力:各级政府需要具备有效的组织架构、流程与人员配置,提升政府决策和执行的效率。

2. 民主制度的建设:以公民的普遍参与为基础,建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一系列制度。

3. 政治体制改革:包括行政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和司法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以提高政治体制的透明度、公正性和权力合法性。

4. 建立法治体系:通过建立法律法规、司法制度和法律文化,保障公民的权利、提高司法公正度、维护社会稳定。

5.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其逐步适应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

总之,中国式政治现代化的理念是保持本国特色的同时适应国际社会的发展,推
进三个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

政治现代化的内容

政治现代化的内容

政治现代化的内容
政治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从传统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向现代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转变的过程。

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政治制度现代化:包括建立民主制度、法制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现代政治制度,以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效率。

2. 政治文化现代化:包括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参与意识等现代政治文化,以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政治责任感。

3. 政治组织现代化:包括建立现代化的政党、政治团体、社会组织等政治组织,以提高政治组
织的效率和影响力。

4. 政治行为现代化:包括建立现代化的政治决策、执行、监督等政治行为方式,以提高政治行为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5. 国际关系现代化:包括建立现代化的国际关系观念和国际合作机制,以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总之,政治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组织、政治行为和国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发展。

政治现代化理论

政治现代化理论

政治现代化理论政治现代化理论(polit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政治现代化是政治领域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

政治现代化理论是关于政治现代化现象的一种理论,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分领域理论。

它大致包括三个理论集合:经典政治现代化理论、广义政治现代化理论、不同现代化理论的政治论述等。

1、经典政治现代化理论经典政治现代化理论是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形成的。

美国政治学家的几本著作的问世,包括《政治体系》(Easton 1953)、《发展中地区的政治学》(Almond,Coleman 1960)、《日本和土耳其的政治现代化》(Ward,Rustow 1964)、《现代化的政治》(Apter 1965)、《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Moore 1966)和《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Huntington 1968)等,标志着经典政治现代化理论的诞生。

政治现代化的学术文献非常丰富,但迄今为止,经典政治现代化理论没有系统的、公认的一般理论阐述。

一般而言,经典政治现代化理论有两个来源:政治学家对政治现代化的研究和解释,非政治领域(如历史和社会学)的现代化学者对政治现代化的研究和解释。

如果把他们的研究主题和相关思想集合起来,可以提出经典政治现代化理论的结构,并归纳它的一般理论,包括它的定义、过程、结果、动力和模式等。

经典政治现代化的一般理论2、广义政治现代化理论广义政治现代化理论是关于18~21世纪期间的政治现代化现象的一种理论解释。

它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在政治领域的应用,是中国学者何传启提出来的。

广义政治现代化理论包括一般理论、分支理论和相关理论等。

目前,关于第二次政治现代化和综合政治现代化的认识非常有限。

广义政治现代化理论仍有大量发展空间。

首先,政治现代化的定义。

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政治领域的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的内涵:政治现代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政治领域的一种前沿变化和国际竞争,它包括现代政治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政治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政治竞争和国家分层等。

政治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

企业导报’()’年第)* 期是,无论民主怎样被定义,人民的权力(:":/715 :"6%5)始终是民主的内在规定’由于其现实层面的复杂性,因此,对于民主的衡量,一种可观察"可评估的程序性标准是必不可少的’对民主的程序性定义源于熊彼特,其内容为:%民主是关于政治的制度安排,某些人通过竞选人民的选票获得决策权’&这一定义涉及民主的本质:参与’民主的本质是人民权利,而实现形式则有赖于不断扩大且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政治参与的概念,亨廷顿将其定义为%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而维巴则将政治参与视为%最终目的是企图影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二者表述虽异,都指向政治参与的实质’而对于政治参与最为广泛的界定则是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这一宽泛的定义适用于从事这类行动的任何人,无论是当选的政治家"政府官员或是普通民众,只要他是在政治制度内以任何方式参加政策的形成过程’政治参与作为政治现代化的最主要内容,其对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在于三个方面’())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是将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向更高层次’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不仅增强了政策的科学性,更是减小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阻力’作为选举的政治参与,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选出尊重民意的公职人员,并能够保证政治体系在运作过程中的自我修正和完善’(’)政治参与的发展有利于政治体系权力基础和决策资源提取范围的扩大,有利于建立健全政治参与机制,增强政治体系的整合功能,促进公民民主意识的成长,从而促进政治生活向民主化方向发展’(,)政治参与可以维护政治体系的结构稳定和运行平稳’政治参与的开放性有效的避免了极端的"非正常的利益表达,将多元诉求纳入到统一的制度框架内,克服了政治体系转换造成的危机和动荡’(二)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主要问题从政治参与层面审视和回顾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状况与历程,可以看出,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正在朝民主化的政治形态迈进’但这并非意味着当代中国的政治参与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现实政治参与状况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说明当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仍然任重道远’某些问题的出现甚至会严重阻碍民主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当前,当代中国政治参与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选举机制较为落后’在现代民主国家中,公民的投票选举是政治参与最基本"最普遍的方式’在当代中国,选举制度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政治制度,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但是,由于历史和国情所限,选举原则和制度并未得到充分贯彻’具体体现在:())直选程度较低’现阶段,当代中国的选举主要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办法’从)O-( 年开始,直选范围扩大到县级,县以上人大代表仍由间接选举产生’但是,多层次的间接选举不仅难以全面准确反映选民利益诉求,也使得选民难以对代表实行有效监督,从而切断了选民与代表间的责任关系’再加之社会利益的高度分化,要求直选的呼声将日益强烈’(’)选举机制和程序存在缺陷’根据#选举法$的规定,虽然代议机关代表和地方国家机关特定公职人员可以由达到法定人数的选民或代表联名提出,但是在现实中,这一制度并未得到有效运作’长期以来,中国的选举都是在统一的法律规范下,通过从上到下的周密部署,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以及各地方人大常委会具体组织实施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组织和行政优势的运用和发动,使得独立于组织外的享有被选举权的独立公民被选民或代表联名推荐作为候选人变得困难重重’其次,民主监督机制仍不健全’当前,当代中国政治系统的结构设计并不乏履行监督职能的政治主体和多样化的监督方式’但是,各监督主体都没有明确具体职责和相应责任意识,造成监督主体虚化’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是履行监督职能的最主要机构,但并未充分发挥法律所赋予的监督职能’而政协的职能仅限于建议和批评,其影响和作用非常有限’公众作为体制外最重要的监督群体,由于缺乏有效地监督途径和制度化的保障措施,其监督也难以取得实效’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分权制的进行,各地区%一把手&在人事和财务方面的权力高度集中,而权力监督的缺位却使得民主集中制形同虚设’最后,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比较缺乏’现阶段除在党组织领导下的工会"共青团"工商联等社团组织外,几乎不存在其他合法的政治性社会组织’社会各阶层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途径严重不均衡,占当代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更是没有一条有效地政治参与途径,农民的%政治参与&以%上访& 等非常规形式普遍存在’随着城市化速率的加快,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也是当前政治体系中急需解决的严峻问题’由于农民工自身的特殊属性以及各种制度存在的缺陷,农民工政治参与长期处于边缘化困境’而这一问题也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三"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当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全球化起源于经济领域,而全球化过程却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等复杂变迁的过程’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建设必然要面临这样一种复杂多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外部环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政治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世界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亦离不开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从全球化角度审视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发展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效应对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建设对于世界政治民主化的影响’从这样一种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互动的角度去理解和审视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发展不仅是政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更是为中国的政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域’(一)政治现代化的外部环境(((全球化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国家的国内事务越来越具有国际属性’全球化对国内的政治文化"政治传播"政治过程和政治体制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政治文化方面,民主"自由"平等"公正"人权"尊严等现代政治价值,正随着全球化而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政治价值和政治评价标准;在政治传播方面,由于卫星电视,互联网和电子出版物的兴起,国内政治信息的垄断和特权正在逐渐失去其存在的客观基础;在政治过程方面,由于全球化主要是双边或多边之间的平行式的交往和互动,这促理论视野’,’企业导报’()’年第)* 期论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三个维度谢飞(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部,广东广州G)((G,)*摘要+政治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是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顺应了世界政治民主化的潮流’本文主要从三个维度入手分析当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从个人来说,表现为公民逐渐向%政治人&的转变;从政治参与的角度来说,表现为政治参与有序扩以及参与机制的不断完善;而全球化角度来说,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是在与全球化进程相互影响的环境下进行的’三者合而为一共同构成审视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视角’*关键词+政治人;政治参与;利益表达;全球化;民主化趋势目前,对于政治现代化的认识和分析主要集中于国家层面,但是,现实的政治发展早已突破传统的%国家范式&’因此,建构一种更加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和分析框架是有必要的’从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角度入手观察当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即充分尊重了这一进程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又突破了仅从国家层面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视角,从而为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一"从%政治人&的角度审视当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从作为个体的人的角度来说,政治现代化主要表现为个人对于现代政治理念的接受以及%政治人&的形成’(一)政治现代化的载体(((政治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从人的角度去诠释政治现代化是秉持了人的政治主体性这一理念’从本体论的角度讲,所谓主体性就是以人为社会生活的本原,主张通过人的本性和主体活动来说明人类社会生活的生成及性质’人的主体性亦包含人的%价值主体性&,政治价值通过人这一价值载体得以实现,即%人是政治的目的&,而人也需要政治的服务功效以实现人的政治本性和提高人的政治主体性’所谓的%政治人&就是具有政治知识"政治信仰"政治态度并参与政治活动的社会的人,他们是现代政治价值理念的载体,是政治活动的主体,政治体系的建立者和运作者’%政治人&的形成依赖于广泛而多样化的政治社会化渠道’人并非天生具有政治人的品格及素质,而是在各种政治社会化途径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现代化的民主社会要求民众广泛而有序的政治参与,公民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如利益集团"政党或直接与政府接触处等方式来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由于政治参与是一种公共活动,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进行的,因此每一个参与主体都必须秉持自主"平等"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自身诉求与他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公民的政治素质及参与能力得以提升’现代性价值理念的主观基础在实践中得到强化’而随着政治参与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程度的深化,政治共同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将以理性精神来指导自身的政治行为’(二)阻碍当代中国公民政治人形成的主要因素对于影响和衡量政治人的成长及成熟有两项因素是最重要的:())公民知识水平的高低’以当代中国为例,虽然建国以来,由于教育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显著提升,而且改革开放后政治现代化途径也急剧扩展,但距离现代政治国家所要求的公民意识仍相差甚远,列宁曾对民主能力与文化知识间的关系做过一段精辟论述: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就只能有流言蜚语"谎话偏见而没有政治’民众参与政治需要的是理性"远见和判断力,而这些均是以一定的文化知识为基础的’一个人若缺少足够的知识,则难有远大目光,也不会超出个人和群体的利弊得失去思考国家和社会的问题’倘若一国绝大多数国民不具备参与政治的素质,即使再完美的政治制度在实际运作中也会发生扭曲和变异’除非民主的思想与行为的习惯变成了人民素质的一部分,否则,政治上的民主是不可靠的’(’)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传统政治文化在个体层面表现为一种稳定而持久的心理状态’我国是一个经历过漫长封建时期的国家,封建形态的政治文化依然存在,而民主传统很少’诸如%权力本位&"%臣民意识&"%等级观念&等与现代价值观念相悖的理念依然在民众思想中作祟,对现代价值观念的接受形成严重阻碍’而政治现代化要求民众在态度"价值观和期望等方面必须与传统社会的糟粕分道扬镳,并向现代社会的人们看齐’因此,这在本质上是一连串旧的社会"经济和心理信条全部受到侵蚀或被放弃,人民转而选择新的社交格局和行为方式的过程’二"从政治参与的角度审视当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一)政治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有序扩大的政治参与国家作为最重要的政治行为体和现代化的载体是政治现代化分析的主要对象’在国家层面上,民主政治的实现政治现代化的最终目标’而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以及参与机制的完善程度则是衡量民主的最重要标志’因此,政治参与也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的主要指标’%民主&一词起源于希腊字%8%C"&&,意为人民’历史上曾经有众多学者给%民主&下定义’由于%民主&一词的涵盖范围极为广泛,因此没有一种定义被普遍承认过’作为一种价值,其内在的争议性使其不断变换含义’而作为一种规范或模式,现实通过这个概念被考验,并通过对照而找到其想要的东西’在这一概念的批判之下,现实总是进一步改进’但理论视野’,)企业导报’()’年第)* 期!!!!!!!!!!!!!!!!!!!!!!!!!!!!!!!!!!!!!!!!!!!!!!!!!!!!!!!!!!!!!!!!!!模式时,<j!"T,4‘<MTj4M< 会计师最优战略是违反规则’因为当会计师采取违反职业道德,执业规则,侵害社会公众利益战略时,管制者的最优战略是政府管制模式,会计师事前能理性预期管制者的行动,那么他将修正自己的行为主,采取遵守规则行为主,而管制者也会理性预计到注册会计师将修正的行动’双方都不能达成一个持久的协议,任何协议在管制博弈模型中都是脆弱的,随时面临瓦解’整个会计师业务领域呈现完全无序的状态’参考文献=)>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OOG=’>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OOG=,>4!施蒂格勒,潘振民译&#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OOS使国内政治过程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纵向式互动,逐渐转为平行的横向式互动,及更少命令性的政府行为,更多协商性的合作行为;在政治体制方面,全球化进程将直接或间接地促使参与国际经济生活的国家确立一套更加民主和有效的政治机制,以保证经济发展有一个稳定与和平的环境,使人们在享受不断增长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享受到不断增长的政治利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无论是公民意识的成熟还是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全球化影响的结果’但是,全球化所产生的各种效应并非全部有利,对经济安全的不利影响和对国家主权基础的削弱是全球化对于主权国家的主要威胁’机遇与挑战并存是全球化的最主要特征’这就要求当代中国在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要以主动姿态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突破传统的中(((西或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二元对立思维,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将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有益条件应用于当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建设’(二)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对世界政治民主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政治民主化的基础’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为世界政治民主化的实现创造了现实条件’而各种民主治理理论和设想则为世界民主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以世界人民为主体的世界民主必然成为追求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现实选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建设是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一环,一个民主自由的现代化中国亦是推动世界民主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影响当今世界事务的主要角色,中国对于世界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可以区分为两个层次:在初级层次上,中国应在国际性和地区性的国际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各种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是世界政治趋向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国际组织在当今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联合国的改革是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具体体现,中国应当积极参与这一进程,增强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维护大国协商一致的原则,倡导并推动建立新的国际法规,使联合国充分发挥其协调和监督的功能’作为一个区域性大国,中国加入世界组织不仅是对外开放的需要,更是促进国家间合作"维护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以及建立更加民主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推动者’在较高层次上,一个充分实现了政治现代化的中国应当努力推行并实践其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的价值理念’%和谐世界&的提出源于中国传统的%和合&价值观念’%和合&属于中华民族独特的伦理道德范畴,是中国伦理秩序的核心,因而%和合&文化又是中国独特的社会秩序哲学’作为规范社会行为体相互关系的基本观念之一,%和合&概念的函义就是认可世界的和谐本质,倡导以和平和合作的精神构建和睦的国家间关系’世界政治的民主化与当代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二者都强调多样性的统一,并规定了一种相互合作"和谐共存的生存状态’总之,全球化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当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国政府积极担负起对国际社会和平与安全的重大责任’在国际组织中充任重要角色,致力于确立一套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谋求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在国内治理方面,逐步确立和弘扬以民主和法制为核心的政治价值,在继续推进善政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以%民主"法制"效率"透明"廉洁"负责"合作"参与和公正&为主要标准的善治,这是全球化对中国政治现代化提出的要求,也预示了中国政治发展的方向’政治现代化建设关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长远与稳定,其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内容,是一项复杂而深刻的变迁过程’无论是从政治人的角度还是从政治参与以及全球化的角度来审视这一论题,都是在尊重其客观性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上的理论简化与梳理,提出新的解释范式和认识框架,从而更加清晰的认识在世界政治民主化趋势下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这一普遍性与特殊性共存的历史进程’参考文献=)#>列宁全集$第+’卷=I>)北京:人民出版社,)O-*(’(()=’>=美>杜威*人的问题=I>B付统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OSG (G))=,>杨宏雨,影响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因素探析=F>-#江苏社会科学$(南京).’()),(,):’(+/’)’=+>景跃进等编0政治学原理=I>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O+)=G>=美>熊彼特2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I>3北京:商务印书馆4)O*O(,,*)=S>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I>5李景治等编6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O(’-()=*>全球化与政治发展=I>7俞可平著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G9+(=->国际战略学=I>,李少军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O (’O()(上接第S+ 页)理论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广泛 而有序 的政治参与 ,公 民可 以通 过各种 媒介如利 益集 团、政党或直接与政府接触处等方式来表达 自身利益诉求 , 由
( 政治现代 化的主要标志— —有序扩大的政治参与 一)
国家 作为最重 要的政治行 为体和现代化 的载 体是政 治现
于政治参与是一种公共活动 ,是在与他人 的互动中进行 的, 因 代化分析 的主要对象 。在 国家层面上 , 民主政 治的实现 政治现 此 每一个参 与主体 都必须秉持 自主、 平等 、 宽容 的态度来 对待 代化的最终 目标 。而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 以及参与机制 的完善 自身诉求与他人利益之 间的关系 。在这一过程 中, 民的政治 程 度则 是 衡 量 民主 的最 重 要 标 志 。因 此 , 治参 与 也 是 衡 量 政 公 政 素 质及参与 能力得 以提升 。现代性价值理念 的主观基础在实践 治现代 化的主要指标 。 民主 "一 “ 一 词起源于希腊字“ e s, 一 dmo ”意为 中得 到强化 。而随着政治参与 范围的不 断扩 大和 程度 的深化 , 人民。历史上曾经有众 多学者给“ 民主 ’ 定义 。由于“ 下 民主’一 。 政 治共 同体的每 一个 成员都将 以理性精 神来指 导 自身 的政治 词 的 涵 盖 范 围 极 为 广 泛 , 此 没 有 一 种 定义 被 普 遍 承 认 过 。作 因
逐渐向“ 政治人’ ’ 的转变; 从政治参与的角度来说, 表现为政治参与有序扩以及参与机制的不断完善; 而全球化角度来说 , 中国的政
治现代化是 在与全球化进程相互影响的环境下进行的。三者合 而为一共 同构成审视 当代 中国政 治现代化的视 角。 【 关键词】 治人 ; 政 政治参与; 利益表达; 全球化 ; 民主化趋 势
理论视野
论 当代 中 国政 治现代 化 的
谢 飞
( 中共广 东省委 党校研 究生部 , 广东 广 州 5 0 5 ) 10 3
维度
【 摘
要】 治现 代化是 当代 中国现代化建设 的重要 内容之一 , 政 建设一个 民主、 自由的 国家是 当代 中国政 治现代化 的主要 目
标, 同时也是顺应 了世 界政治民主化 的潮 流。 本文主要从三个维度入 手分析 当代 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 : 个人来说 , 从 表现 为公 民
( 政 治 现 代 化 的 载 体— — 政 治 人 一)
个 人若缺少足 够 的知 识, 则难 有远大 目光 , 也不 会超 出个人
和群体的利弊得失去思考国家和社会的 问题。倘若一国绝大 多 数 国民不具备参与政 治的素质, 即使再完美的政治制度在实 际
首先, 需要 明确 的是 , 从人 的角度 去诠释 政治现代 化是秉 运作 中也会发生扭 曲和变异。除非 民主 的思想与行为的习惯变 持 了人 的政 治主 体性这一理念。从本体论的角度讲 , 所谓主体 成 了人 民 素质 的一 部 分 , 则 , 治 上 的 民主 是 不 可 靠 的 。 () 否 政 2 性就是 以人 为社会 生活的本原, 主张通过人 的本性 和主体活动 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传统政治文化在个体层面表现为一种 稳 来 说明人类社会 生活 的生成及性质 。人的主 体性亦包 含人 的 定而 持久 的心 理状态 。我国是一个经历 过漫长封建 时期 的国 “ 价值主体性 ”政治价值通过人这一价值载体得 以实现 , 人 家 , , 即“ 封建形态 的政治文化依然存在 , 民主传统很少 。诸 如“ 而 权 是政治 的 目的” ,而人也需要政治的服务功效 以实 现人 的政 治 力本位 ”“ 民意识 ”“ 、臣 、 等级观念 ” 等与现代价值观念相悖 的理 本性和提高人的政治主体性。所谓的“ 政治人 ’ 是 具有政 治知 念依然在 民众思想 中作祟 , 僦 对现代价值观念的接受形成严重 阻
识 、 治 信 仰 、 治态 度 并 参 与 政 治 活 动 的 社 会 的 人 , 们 是 现 碍 。而 政 治 现 代 化 要 求 民众 在 态 度 、 值 观 和 期望 等 方 面 必 须 政 政 他 价


代政 治价值理念 的载体 , 是政 治活动的主 体 , 治体系 的建立 与传统社会的糟粕分道扬镳 , 向现代社会的人们看齐 。因此, 政 并
目前 ,对于 政治现代化 的认识和 分析主要 集 中于 国家层 要 的: 1公 民知识水平 的高低 。 以当代 中国为例 , () 虽然建 国以 面, 但是 , 实的政治发展早 己突破传统的“ 现 国家范式 ” 。因此 , 来 , 由于 教育的普及 程度不 断提高 , 民众的科学文化 素质有 显 建构一种更加全 面的、 系统 的认识和分析框架 是有 必要 的。从 著提 升 , 而且改革 开放后政 治现代化途径也 急剧扩展 , 但距 离 不 同的层次和 不 同的角 度入手观察 当代 中国的政 治现 代化 即 现代政治 国家所要求 的公民意识仍相差甚远 , 列宁 曾对 民主 能 充分尊重 了这一进 程所涉及的各个 方面 , 又突破 了仅从 国家层 力与文化 知识 间的关系做过一段 精辟 论述 : 文盲是处在政 治之 面认识 当代 中国政治发展的视角, 从而为 当代 中国政治现代化 外 的, 必须先教他们识字 , 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 治, 不识字就 只 的理论提供 了一种 新的研 究视 角。
者 和 运 作 者 。 政 治人 ” “ 的形 成 依赖 于广 泛 而 多样 化 的政 治社 会 这在本质上是一连 串旧的社会 、 经济和心理信条全 部受到侵蚀 化 渠 道 。人 并 非 天 生 具 有 政 治人 的 品格 及 素 质 , 是 在 各 种 政 或 被 放 弃 , 民转 而 选 择 新 的 社 交格 局 和 行 为 方 式 的过 程 。 而 人 治 社 会 化途 径 的 作用 下 逐 渐 形 成 的 。 代 化 的 民主 社 会 要 求 民 现 二 、 政 治 参 与的 角 度 审 视 当代 中国 的 政 治 现代 化 从


能有流言 蜚语 、 谎话偏见而没有政 治。民众参与政治需要 的是
理 性 、 见 和 判 断 力 , 这 些 均 是 以一 定 的文 化 知 识 为基 础 的 。 远 而


从“ 治 人 ” 角度 审 视 当 代 中 国 的 政 治 现代 化 政 的
从作 为个体 的人 的角度来说, 政治现代化主要 表现为个人 对于现代政治理念的接受以及“ 政治人 ” 的形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