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之林国华教授埋线治疗面瘫后遗症经验总结
穴位埋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
穴位埋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穴位埋线具有诸多优点,发展较快,在临床运用方面亦是越來越广泛[1]。
然仍有其局限,笔者采用了穴位埋线治疗周围性面瘫,现将出现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如下。
1案例1 剧痛病史:女,34岁,2014年2月2日初诊,刻下:右侧:口角歪斜,鼻唇沟消失,眼睑不能闭合,约5 mm,不能皱额、蹙眉,鼓腮、努嘴等动作,露齿时右侧口角下垂,舌淡,苔薄白,脉浮迟。
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Ⅴ级,日本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表评分:2分。
于初诊当日行牵正穴埋线。
次日,患者诉面颊部剧痛难忍,不能右侧卧,查体:牵正穴处压痛明显,无红肿、发热。
嘱患者自行毛巾热敷面颊疼痛处,3次/d,如剧痛持续随时复诊。
第3d复诊,患者诉疼痛明显减轻,第五日复诊,诉无疼痛。
分析:疼痛是机体组织损伤后的一种防御性反应[2]。
埋线时,注射针头的刺入、羊肠线的植入及吸收都可使组织受损,释放炎症物质,刺激组织神经末梢,产生疼痛。
笔者观察到大部分患者牵正穴埋线后前两天会出现面颊轻微疼痛。
上述病例出现疼痛难忍,张口即痛,思考其原因,可能是该患者对羊肠线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当张口时,损伤组织受到牵拉使疼痛加剧。
2案例2 硬结病史:女,63岁,2013年6月12日初诊,主诉:左侧口眼歪斜2 d。
病情:左侧:不能抬眉、皱眉,眼睑闭合不全约3 mm,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漏气,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Ⅳ级,日本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表评分:6分。
于初诊当日行牵正穴埋线。
1 w后,患者自述埋线处稍感不适,查体:牵正穴可触及绿豆大小硬结,边界清晰,活动度可,无红肿热痛,无波动感,轻压痛。
予每日温和灸硬结处半小时,嘱患者多饮温水,注意休息,半月后硬结消散。
分析:穴位埋线是把可吸收羊肠线植入穴位,通过其在机体内分解、吸收,持续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
面瘫治疗心得
面瘫治疗心得这里我就开始给大家讲一讲我治疗面瘫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面瘫,在我自己临床中治疗快的可能三五天都可以痊愈,慢的,也就是十多天基本上在一周左右就可以恢复。
因为我个人在临床中治疗面瘫,基本上以针灸为主,但是现在我也以手法配合治疗,当然还有外敷和内服中药。
以前我治疗基本上是以针灸为主效果都是非常好,现在我融合了手法,这个在治疗面瘫这个方面,然后我们有很多瘫,我用手法调整以后就可以立即改善!我先发一个,我临床中,治疗一次手法面瘫患者前后的治疗的效果我发一个嗯,手法治疗之前的一个情况,我再发一个,我手手法治疗后的照片。
第二张是第二天来的第一张是治疗之前的一个照片,第三张是一次手法调理之后的一个情况。
也是我治疗一次之后的一个情况,那么我们这个面瘫在临床当中有很多人说面瘫,但它是有分类的。
我们临床常常分为两类。
一类是中枢性面瘫,一类是周围性面瘫。
而我们临床常常说的是周围性面瘫。
中枢性面瘫他主要见于我们脑部的一些疾病,刺激面神经根部深层而导致的。
我们周围性面瘫,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面神经炎。
这类在临床当中是非常常见的那么,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啦?它实际上就是一个额纹我们要看他额纹是否在,如在就是中枢性面瘫,比如额纹消失基本上就是周围性面瘫,比如说这个面瘫,大家看他的额纹是消失的,他是一个左侧的面瘫左侧面神经炎导致的面瘫。
大家看他的,额纹这个额纹是消失的,我再发一个额纹没消失的这种情况,这是一个右侧的面部面瘫,看面瘫首先看什么?我们看他的鼻唇沟,是否变浅,然后在看它他的额纹,这个额纹是没有消失的,所以我们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中枢性面瘫。
在临床当中我们外周性的面瘫是非常好治的。
也就是我们三五天就可能让它痊愈,而中枢性的因为他是颅内疾病导致治疗时间要长一些,在临床中外周性的面瘫他这个口眼涡斜的情况比较严重而且比较典型,中枢性面瘫,我们可能看到它的口眼有轻度的歪斜,有的只是表现为鼻唇沟的一个变浅而我们周围性面瘫常常表现在我们早晨起床之后发现突然这个脸就歪啦口眼就涡斜啦。
让面瘫后遗症再无后路
连桂平衡疗法让面瘫后遗症再无后路“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先辈教导我们的。
在不涉及个人原则和应得利益的基础上,对待他人之过或者与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如果能够以宽容之心退让一步,将会是另一番场景。
这是一种美德,但不是对于所有人所有事情都要忍让,尤其是面对得寸进尺的事物,比如说面瘫等面神经疾病。
很多疾病都是病人愈弱它愈强,所以不应有一丝一毫的退让,而是努力与其抗争,不给疾病后路和余地。
面瘫就好比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如果一味放任不及时治疗,就会愈发不可收拾;如果采取的方法不够到位,就难以将它驱逐出境,还有后路可退,等到潜伏一段时间之后继续危害身体健康。
面瘫的后路就是转变为面瘫后遗症,其危害是潜移默化的,久而久之可由面部肌肉逐渐扩展至颈部、肩部,导致内脏功能衰竭、阴阳失调、气血虚弱等病症的发生。
为了使面瘫后遗症再无后路,患者应做好预防和保健措施。
首先,要防止面瘫发展成为面瘫后遗症。
1、面瘫患者要及时进行治疗。
面瘫患病初期病情轻微,容易康复,且需治疗时间较短。
2、选择正规专业医院。
就像看牙齿要去牙科医院一样,专门治疗一种疾病的医院更加专业,北京伊济源面神经学研究院就是这样一家专门治疗面神经疾病的医院。
其次,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自我护理。
1、保持充足睡眠。
尽量少看电视电脑,以免刺激神经,造成过度劳累。
2、注意头部面部保暖。
夏季虽炎热,也要注意不要受风受凉,空调风扇的冷风吹拂面部易得面瘫,也可加重面瘫引起后遗症。
3、保护好眼睛。
患者由于眼睑不能闭合或者是闭合不全,眼球暴露在空气中,易引起眼睛干涩、发炎,尽量少出门,外出带眼镜,经常滴用眼药水,睡前戴眼罩等。
4、健康饮食。
多食用含维生素B族的蔬菜水果,切忌吸烟饮酒以免刺激神经,少食或者最好不食辛辣食物。
已经患了面瘫后遗症的患者也不要悲观失望,不能让病情继续发展下去,“连桂平衡疗法”为您解除烦恼。
该疗法通过纯物理性的外擦外敷技术,无痛无损伤性,无需扎针服药,治疗面神经疾病,让面瘫后遗症再无后路。
【心得分享】面瘫治疗临床心得中医认为面瘫...
【心得分享】面瘫治疗临床心得中医认为面瘫...
中医认为面瘫产生的原因是:气血亏损、正气不足导致卫外不固,阳明、少阴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中于脉络,致经气痞塞、气血阻滞、经脉失于濡养,以致肌肉弛缓不收所致。
治疗需遵循本病发生、发展机理,从整体出发,先祛风除邪、疏经通络,再配以滋补肝肾、调理脾胃,内外同调、标本兼治,才能达到完全治愈面瘫的目的。
据我多年临床经验发现,治疗面瘫初期应该着重“祛风”,因为面瘫发病诱因就是“风邪”。
面瘫初期,风寒、风热侵袭脉络尚浅,对面神经伤害尚小,此时及时用祛风散寒或清热解毒的中药,就能及时将风邪驱出体外。
治疗面瘫常见的祛风通络药物有:白附子、秦艽、全蝎、蜈蚣、僵蚕、地龙、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
其中白附子和秦艽是常用的治疗面瘫的主药。
白附子,味辛、甘,性温,归胃、肝经;擅长燥湿化痰、祛风止痉,适合风寒外袭型面瘫,代表方剂牵正散。
秦艽,味辛、苦,性平,归胃、肝、胆经;擅长祛风除湿、清热解毒,适合风热外袭型面瘫,代表方剂大秦艽汤。
初期还可以根据患者证型,添加羌活、防风、菊花、板蓝根、蒲公英等以祛风解毒,搭配生地、淫羊藿以增加免疫力,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另外,治疗面瘫“活血化瘀”也必不可少。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疗时可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酌情添加丹参、当归、红花、川芎等活血化瘀药物。
面瘫治疗中期重在“滋补肝肾、调理脾胃、扶正固表”,通过辨证使用党参、赤芍、黄芪、鸡血藤、瓜蒌、地龙、茯苓、泽泻、天麻、磁石、钩藤、珍珠母、苦参、蝉蜕,以健脾祛湿、补益气血、纠偏扶正,通过调整机体自身,达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目的,提升机体抗病能力。
林国华教授埋线治疗面瘫后遗症经验总结
林国华教授埋线治疗面瘫后遗症经验总结林国华教授在治疗面瘫后遗症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埋线治疗面瘫后遗症的效果显著。
林教授对面瘫后遗症的病变程度进行分级,根据其分级情况采取个体化的埋线治疗方法,在埋线治疗的取穴上、操作上均有所不同,2级的面瘫后遗症采取注射针头埋线法治疗,3或4级的面瘫后遗症采取注射针头埋线法加三角缝针埋线法治疗,5或6级的面瘫后遗症采取注射针头穴位埋线结扎法治疗,疗效较显著,具有临床可行性。
标签:面瘫后遗症;埋线治疗;临床经验面瘫后遗症是指病程超过6个月,面瘫的急性期症状有所缓解,其遗留风寒之邪所导致的面部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等临床症状[1]。
面瘫后遗症为难治之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活动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林国华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擅长埋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林国华教授采取埋线治疗面瘫后遗症的水平高,经验丰富。
林国华教授埋线认为面瘫后遗症的发生,是由于面瘫病情严重或早期治疗不彻底,病邪侵袭入里,营阴亏虚,气滞血瘀导致经脉受阻弛缓不收而导致的面瘫后遗症[2]。
对此,面瘫后遗症的病机为气滞血瘀,通过埋线治疗,可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促进患者的面肌功能的恢复。
本文旨在总结林国华教授埋线治疗面瘫后遗症经验。
1 治疗方法由于林国华教授认为面瘫的病机为“正气亏虚、邪气侵袭”,面瘫后遗症以本虚标实为主,邪气入脉,气血瘀滞,导致筋肉失养,治则为标本兼治,理气活血,驱邪外出。
对面瘫后遗症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作为面瘫后遗症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根据面瘫后遗症的分级情况,采取个体化的埋线治疗方法,在埋线治疗的取穴上、操作上均有所不同;2级的面瘫后遗症采取注射针头埋线法治疗,3或4级的面瘫后遗症采取注射针头埋线法加三角缝针埋线法治疗,5或6级的面瘫后遗症采取注射针头穴位埋线结扎法治疗;具体如下。
1.1 取穴额部取穴以阳白透鱼腰、阳白、攒竹、丝竹空及太阳为主;其中阳白向内侧。
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28例
果。
两组 患者 治疗 前 L y s h o l m膝关节 评 分无 明显差 异 , P > 0 . 0 5 ; 治 疗后 , 两 组 患者 L y s h o l m膝关 节 评 分均 有 明 显上 升 , 但 观 察组 患 者的 L y s h o l m 膝关节 评分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 P < O . 0 5 , 差异 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此外 , 观察组 治疗 总 有效 率为 3 3 例( 9 1 . 6 7 %) , 对 照组 总 有 效率 为 2 4例 ( 8 0 . 0 0 %) , 观 察组 疗 效更 佳 , P < 0 . 0 5 , 具 有 统计 学
3 0
提插 捏转 平补 平泻 法 , 得起 后 留针 , 保持 3 0 m i n即可 出针 , 运 用无 意义 。 ( 见表 1 )
内蒙古 中 医药
y s h o l 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分及疗效对比( x + s 。 n , %) 菌棉 球对 针 孑 L 进 行按 压 , 直至无 出血现 象 。每 日进 行 1 次, 1 O 次 表 1 两组患者 L
参 考文 献 [ 1 ] 刘献 祥 . 中 医药 治 疗膝 骨性 关 节 炎 的研 究现 状 【 J 】 . 中 医正 骨 , 2 0 1 2 , 1 ( 2 0 ) : 2 4 9 — 2 5 1 .
[ 2 ] 刘源, 王伟 , 李 沛. 针 灸 治 疗膝 骨性 关 节 炎概 况 【 J J . 中 医 学报 ,
为一 个 疗程 , 疗 程之 间保 留 2天 的间歇 期 , 为 患者 提 供两 个疗 程 的治疗 。 1 . 3 . 2观察 组 治疗 方 法 :观 察组 3 6例 患者 在 对 照组 的治疗 基 础 上, 增 加无 瘢痕 针灸治 疗 。 主要方法 为 : 将 用艾 绒制 成 的麦粒 大实 心艾 炷 , 置 于血 海和 肾俞 两 穴位 上 , 并 运用 活 络油 将 其 固定在 穴 注: 为与治疗前相 比, P < O . O I ; 为与治疗后对照组相 比, P < O . 0 5 。 位上, 通过 线香 点燃 , 患者 在无 法忍受 疼痛 后可 将其 取下 , 每 状艾 炷含 有 5 m g 艾绒, 每 穴灸 5状 。每 两 日进行 1 次。 3 讨 论 1 . 4疗效 观察 膝骨 性关 节炎是 较 为常见 的临 床疾病 , 发 病率 和复 发 率非 常 同 时还 具有 亟待 攻 克 、 危 害性 较 大等 特点 。在我 国 中 医学 认 1 . 4 . 1 L y s h o l m膝关 节评 分 量 表评 分 :对 患者 治疗 前 后膝 关 节运 高 , 动情况进行评分 , 评分标准为 : ①需要支撑物 : 5 — 0分 ; ②下蹲情 为 , 膝骨性 关节 炎属 于 “ 骨 痹” 、 “ 筋痹 ” 的范 畴 。 由于 中老年 人 的肌 在 这个 过程 中与 肝 、 。 肾、 脾 均有 密 切 况: 5 - 0分 ; ③ 跛行 : 5 - 0 分; ④上下楼梯 : 1 0 — 0分 ; ⑤肿胀程度 : 肉系统和 骨骼 功能逐 渐衰 退 , 1 0 — 0 分; ⑥绞 锁 程度 : 1 5 — 0 分; ⑦疼 痛程 度 : 2 5 — 0 分; ⑧关 节不 稳 联 系 , 中医认 为这也 是血瘀 、 。 肾虚的病 理改 变过 程 。 由此可 知 , 膝 骨 陛关节 炎属 于本 虚标 实之证 , 其 病机 为。 肾虚 血瘀 , 为此, 在治 疗 定: 2 5 — 0 分 。患者 的症状 与分数 呈反 比。 应 以活血化 瘀 、 温补 肾 阳为 主 , 并 做到 标本 兼治 。在 本 组资 料 1 . 4 . 2治疗 效果 评 定标 准 : 根据《 中医病 症 诊 断疗 效 标 准 》 可将 该 时 , 病 的治疗 效果 分为 显效 、 有效 和无效 : ①显 效 : 疼 痛感 等 临床 症状 中 , 通过 针 刺和 艾灸 并 用 的方 法 达到 补 肾活 血 的效果 , 首先 选 取 结合 患 者 的实 际情 况 配 以其 他穴 位 , 给 予穴 位 针 逐渐 消失 , 关节 能够 灵活 自如地 活 动 ; ②有 效 : 疼 痛 感等 临床 症状 主要 治疗 穴 位 , 使 补 肾 活血 效果 更 佳 , 而 艾 灸 具有 温 通 气 血 、 温 阳补 肾的 效 得到了明显缓解, 关节活动轻微受限; ③无效: 各项症状均无任何 刺 , 果 。针 灸并 用 的方 法在 治 疗膝 骨 性关 节 炎上 具有 非 常 显著 的 效 缓解 , 关节 活动 无任何 改变 。
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临床观察
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和联合组各30例。
针灸组采用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针灸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优于针灸组治疗总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针灸组仅有1例面部红肿,并自动恢复。
结论:针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顽固性面瘫;穴位埋线;针灸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俗称口眼歪斜,主要表现为单纯性的一侧面颊筋肉弛缓、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
临床上将3个月以上病程的面瘫称为顽固性面瘫,且治疗难度较大[1]。
笔者采用针灸疗法配合穴位埋线对3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常见疾病诊断标准》中关于面瘫诊断标准[2]。
临床表现为面部一侧肌瘫痪,无法皱额蹙眉,鼓腮吹气和闭目试验均为阳性,口角向健侧歪斜,病侧额纹、鼻唇沟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无神志改变。
以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和联合组各30例。
其中针灸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6~48岁,平均年龄(36.8±2.5)岁;病程3~15个月,平均病程(7.5±3.2)个月。
联合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6~50岁,平均年龄(37.5±2.8)岁;病程3~个月,平均病程(7.8±3.0)个月。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一般资料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针灸组采用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针灸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进行治疗,1个月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针灸及穴位埋线治疗的方法及步骤如下。
论埋线与针刺治疗面瘫
论埋线与针刺治疗面瘫作者:林筱华林子舒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第16期【摘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疾病侵袭着人类,面瘫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
本文将结合中医辨证思想来论述埋线与针刺治疗面瘫的效果、影响等,通过对比使医生能更准确选择治疗方法,同时,更好的阐释了中医治病思想。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埋线;针刺;中医辨证面神经瘫痪,简称面瘫,学名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神经炎、贝尔氏麻,俗称“歪嘴巴”、“歪歪嘴”、“吊斜风”、“面神经炎”、“歪嘴风”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
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
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现代医学对面神经麻痹尚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措施,可应用维生素类、血管扩张药、物理疗法,甚至激素、手术等方法。
面神经麻痹在中医学中属“中风”范畴,一般属于“中风”之“中经络”。
面神经麻痹病因病机主要为正气不足,营卫俱虚,络脉空虚,风邪入经络所致。
因此,面瘫的治疗现在中医一定要“化瘀、通络、营养”三管齐攻。
1辨证选穴针刺与埋线所遵循的治疗原则都是相同的,因此,两者的选穴也应该大同小异。
基本穴位都是地仓、头维、四白、太阳,还有最为重要的是从颊车后平行一寸进针,向下关、颊车、颊车下一寸三个方向埋线或者针刺。
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1.1风邪入络型突然口眼歪斜,伴有患侧头痛或耳根头痛,患侧面部僵硬发紫,风寒则伴头颈酸痛,头痛鼻塞,颈项不适,舌苔薄白,脉浮紧,取穴再加风池、风门。
风热则心中烦躁,口渴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还应取尺泽、曲池、大椎。
1.2痰湿阻络型素体肥胖、头身困重、胸闷脘痞、面肌眼睑或见水肿、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弦滑,应加取丰隆、中脘、阴陵泉。
1.3气血亏虚型口眼歪斜来势较缓,年老体弱或神疲体倦,腰膝酸软,舌淡苔白,取穴应加足三里、血海、气海。
86例面部埋线提升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与分析
86例面部埋线提升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与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埋线提升技术应用在面部年轻化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并分析其原因,寻找改进措施。
方法自2013年4月至2020年4月,呼和浩特京美整形美容医院微创治疗中心共收治86例外院接受面部埋线提升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
其中皮肤凹陷和面部轮廓不规则20例,颧弓区增宽合并面颊凹陷12例,术后感染10例,线材外露8例,线材可触及或可见13例,皮肤组织瘢痕增生或色素沉着12例,面神经损伤1例,鼻颊沟加深5例,术后血肿3例,术后过敏1例,感觉异常1例。
积极给予对症治疗,包括手法复位,75%乙醇湿敷、压力绷带和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引流、取出部分线材、激光及激素治疗,并随访。
结果其中于本院进行治疗和随访的82例患者的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78例患者自评治疗效果为满意,8例一般,无不满意者,修复者满意率为95.12%(78/82)。
结论采用埋线提升技术行面部年轻化,一要在掌握面部解剖学基础上,选择正确的皮肤埋线层次,二要在术中操作时轻柔准确。
两者的完美结合是取得面部年轻化提升术后良好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埋线提升术面部年轻化并发症软组织埋线提升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微创技术,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2]。
该面部技术的操作简单、易于实施,是一项较好地面部提升软组织和除皱的方法[3-4]。
作为一种相对微创的美容手术,面部埋线提升术逐渐被较多的整形美容医师所青睐,尤其是亚洲国家[5-6]。
近年来,该技术在我国也被广泛应用的同时,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在增加,尤其是一些相关文献中对埋线提升术的不良反应已有报道,但鲜有大规模的研究调查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7-10]。
自2013年4月至2020年4月,京美整形美容医院微创中心收治了86例于外院接受埋线提升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患者,并进行了分析。
现报道如下。
Treatment and analysis of complications after thread-lift sutures for facial rejuvenation in 86patientsJACKY XU ZHAO-YAN WAN PEI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read-lift sutures for facial rejuvenation, analyze the reasons and find improvement measures. Methods 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20, 86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 after thread-lift sutures for facial rejuvenation were collected. There were 20 cases of skin depression and contour irregulation, 12 cases of zygomatic arch widening and cheek depression, 10 cases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8 cases of threads exposure, 13 cases of visible or palpable threads,12 cases of scar hyperplasia or pigmentation of skin,1 cases of facial nerve injury, 5 cases of deep nasojugal groove, 3 cases of postoperative hematoma, 1 case of postoperative allergy and 1 case of paresthesia. Active symptomatic treatment was given to these patients, including manipulative reduction, 75% alcohol wet dressing, pressure bandage,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antibiotics, drainage, part threads removal,laser and hormone treatment.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complications of 86 patients wer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of which78 patients rated their treatment results as satisfaction, 8 as general and 0 as unsatisfaction.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was 95.12%(78/82).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choose appropriate layer of skin to embed sutures on the basis of facial anatomy. Gentle and accurate operation is importan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above 2 points is the key to achieve good postoperative results.Keywords:Thread lifting, Facial rejuvenation1 临床资料:本组共86例患者。
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理论依据
刺激穴位
通过在特定穴位埋入可吸收的医 用线,刺激穴位,调和气血,促
进面部肌肉的恢复。
平衡阴阳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阴阳失衡是 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通过 穴位埋线疗法,可以调节人体内 部阴阳平衡,改善面神经麻痹症
状。
疏通经络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通过穴 位埋线疗法,可以疏通面部经络 ,促进气血流通,有助于面部肌
优势
穴位埋线治疗能够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面部肌肉的血液循环,促进面神经的修复和再生; 同时,羊肠线作为一种异种蛋白,能够产生持久的刺激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
04
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 效观察
观察指标及评估方法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面部肌肉功能恢复情况, 包括鼓腮、露齿、吹口哨等动作的完 成程度,以及面肌痉挛、疼痛等症状 的改善情况。
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在接受穴位埋线治疗后可能会出现 局部疼痛、发红、肿胀等不良反应。
处理措施
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应立即停止治疗 ,并对症处理。如局部疼痛者可给予止痛药 ,发红、肿胀者可给予冷敷等处理。同时,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需要可采取 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05
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优 缺点分析
评估方法
采用面部肌肉功能评分和症状评分相 结合的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 评估。
临床疗效分析
临床疗效
通过对接受穴位埋线治疗的面神经麻痹 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大部分患者经过治 疗后,面部肌肉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面 肌痉挛、疼痛等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VS
疗效分析
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与治疗时 机、穴位选择、埋线方法等因素有关。及 早治疗、准确选择穴位和合适的埋线方法 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引言本文旨在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并对治疗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我们将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估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方法⑴受试对象选择有面神经麻痹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不同年龄、性别和病情的患者。
确保患者无其他严重疾病,并能够按照研究要求接受穴位埋线治疗。
⑵治疗方案通过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的方法,将线埋入特定穴位,刺激这些穴位以恢复面神经的功能。
具体的穴位选择和埋线操作细节将在后续章节中详细描述。
⑶数据采集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面神经麻痹症状进行定量评估,并记录治疗前后的相关数据,如面部肌肉活动度评分、面部感觉异常情况等。
结果⑴治疗效果通过对治疗后患者数据的比较分析,评估穴位埋线治疗对面神经麻痹的疗效。
分析结果将包括面部肌肉活动度、面部感觉恢复情况等指标的改善程度。
⑵副作用和并发症记录和分析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和并发症情况,包括埋线感染、疼痛不适等。
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应及时停止治疗并进行相关处理。
讨论⑴穴位埋线治疗的机制分析穴位埋线治疗的机制,探讨该治疗方法对面神经麻痹产生疗效的可能原因,可能涉及的生理和神经调节机制。
⑵治疗方法的优势和限制评估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优势和限制,包括疗效持续时间、治疗过程的疼痛和不适感、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等方面。
结论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是一种有效和可行的治疗方法。
通过本次观察,我们验证了该方法对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并总结了一些有关治疗方案的经验和教训,这对于临床实践和进一步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本文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穴位埋线治疗:一种通过将线材埋入特定穴位来刺激神经和促进疾病康复的治疗方法。
⒉面神经麻痹:面部肌肉因面神经损伤而导致无力、面部表情不协调等症状的疾病。
⒊疗效观察:对一种治疗方法或药物的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估的过程。
面瘫中医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面瘫中医培训工作总结范文面瘫中医培训工作总结。
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面部肌肉出现麻痹、无法自主控制的症状。
中医在面瘫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方法,因此面瘫中医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一系列面瘫中医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现在进行总结如下。
首先,我们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培训中,我们不仅传授面瘫的中医理论知识,还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学员能够更好地掌握面瘫的中医治疗方法,提高诊疗水平。
其次,我们重视师生互动。
在培训中,我们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员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和疑惑,老师也会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
通过师生互动,学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瘫中医治疗的要点和难点。
再次,我们注重实战演练。
在培训中,我们安排了大量的实战演练环节,让学员们在模拟真实病例的情况下进行诊断和治疗,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
通过实战演练,学员们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我们注重培训成果的评估。
在培训结束后,我们会对学员们进行成果评估,通过考试和实际操作来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通过评估,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学员的不足之处,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改进和指导。
总的来说,面瘫中医培训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总结,我们相信我们可以为更多的面瘫患者提供更好的中医治疗服务。
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支持,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面瘫中医培训工作总结总结
面瘫中医培训工作总结引言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面部肌肉部分或全部发生麻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作为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瘫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中医中面瘫治疗的水平和质量,我们组织了一场面瘫中医培训,并进行了总结。
培训目的本次面瘫中医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参训人员的面瘫治疗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
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掌握面瘫的中医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诊疗技巧,提高面瘫的中医综合治疗水平,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培训内容本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面瘫病因病机首先,我们介绍了面瘫的病因病机。
面瘫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感染、损伤、寒湿等。
我们详细解析了不同病因所致的面瘫病机,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2. 面瘫的中医治疗原则其次,我们介绍了面瘫的中医治疗原则。
根据面瘫的不同类型和阶段,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治疗原则。
如在急性期,重点是疏风解表,祛寒散湿;在恢复期,注重疏风通络,活血化瘀;在后遗期,强调补益元气,恢复肌肉功能。
3. 面瘫的中医诊疗技巧针对面瘫的中医诊疗技巧,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包括面诊技巧,观察面部表情、色泽和舌诊等;脉诊技巧,了解脉搏的变化;问诊技巧,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
通过培训,参训人员学会了准确判断面瘫的证型和辨别病因。
4. 中医治疗方法最后,我们介绍了面瘫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推拿等。
培训中,我们邀请了资深的中医师进行示范操作,并结合案例进行讲解。
参训人员通过实践,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巧和临床经验。
培训效果通过本次面瘫中医培训,参训人员的面瘫治疗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他们在培训后能够熟练地应用面瘫的中医诊疗技巧,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培训后,我们还进行了培训评估,参训人员普遍反映对本次培训内容和组织安排比较满意,认为通过培训能够更好地应对面瘫治疗工作。
结论本次面瘫中医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参训人员的面瘫治疗水平。
面瘫中医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面瘫中医培训工作总结范文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瘫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中医在面瘫治疗中的水平,不断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中医培训工作。
在此,我将对这次中医培训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邀请了多位资深的中医专家来为我们讲授面瘫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他们通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技巧,为我们揭示了面瘫的病因病机以及中医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这些专家的授课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理论知识,也包括实际操作技巧,让我们受益匪浅。
其次,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临床实践活动,让学员们有机会亲身参与面瘫患者的诊疗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不仅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更锻炼了自己的临床技能。
在实践中,我们还能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
此外,我们还邀请了一些优秀的中医师来分享他们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案例。
他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分析,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面瘫的治疗过程和技巧。
这些分享不仅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也让我们在实践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一些理论学习和考核,以检验学员们的学习成果。
通过这些考核,我们不仅能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补充和提高。
总的来说,这次中医培训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让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也提高了技能。
在未来的面瘫治疗工作中,我们一定会将所学所得付诸实践,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继续举办这样的培训活动,为更多的中医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共同提高中医在面瘫治疗中的水平。
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精简版范文
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背景
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常见症状包括面部肌肉无力、表情不协调等。
目前针灸中的穴位埋线治疗在面神经麻痹的康复中被广泛应用。
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穴位埋线治疗的疗效,评估其在面神经麻痹康复中的作用。
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符合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
排除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以减少干扰。
疗程安排: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穴位埋线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面部相关穴位埋线。
治疗周期为每周1次,连续治疗8周。
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患者面部肌肉力量、面部表情等康复情况。
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组前后的差异。
结果
疗效观察: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面部肌肉力量明显增强,表情恢复正常。
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学分析,穴位埋线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面部肌肉力量、面部表情等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 < 0.05)。
讨论
穴位埋线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在面神经麻痹康复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其可能通过激活局部神经、促进血液循环等机制起到作用。
本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研究设计不够完善等限制,还需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来验证结果。
结论
穴位埋线治疗在面神经麻痹康复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为了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制和效果,还需进行更多的研究。
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一、引言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面部肌肉无力,表情呈现不自然。
穴位埋线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特定的穴位埋线手法,刺激神经肌肉,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本文旨在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并提供相关参考。
二、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经临床确诊的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2.疗程安排: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和常规治疗。
3.治疗方法:●穴位埋线治疗组:根据面神经分布特点,在特定的穴位进行埋线治疗,包括S7、S17、S20等。
●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包括口服激素、物理治疗等。
4.观察指标:记录患者的面部肌肉恢复程度、疼痛程度及进展情况,进行定期随访观察。
5.统计分析: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分析各组间的差异和疗效评价。
三、结果1.临床疗效观察:●穴位埋线治疗组:治疗后恢复较快,面部表情明显改善,疼痛减轻。
●常规治疗组:治疗效果较慢,面部表情改善不明显,疼痛缓解程度较差。
2.统计学分析:●穴位埋线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穴位埋线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好,疗效评价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
四、讨论1.穴位埋线治疗可以通过直接刺激面神经及其分支,促进神经传导,提高面部肌肉恢复能力。
2.穴位埋线治疗具有简便、创伤小的特点,适用于面神经麻痹的康复治疗。
3.常规治疗方法在面神经麻痹治疗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但穴位埋线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提高疗效。
五、结论穴位埋线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在面神经麻痹的康复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疗效,并且创伤小,操作简易,值得推广应用。
附件:1.患者资料表格2.治疗记录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穴位埋线治疗:指通过埋入特定穴位的线材,刺激相应的神经组织,促进疾病康复的一种治疗方法。
2.面神经麻痹:指面神经损伤或功能障碍所致的面部肌肉无力和表情不自然的病症。
面瘫中医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面瘫中医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面瘫中医培训工作总结。
面瘫是一种常见的面部神经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为
了提高中医师对面瘫的诊疗水平,近期我们开展了面瘫中医培训工作。
在此次培训中,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首先,我们在培训中强调了面瘫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
和临床案例分析,使学员们对面瘫的病因病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和处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强对面瘫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培训,不断提高中医师的专业水平。
其次,我们还特别强调了面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面瘫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疾病,
更是一种心理负担。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这对于治疗的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今后我们要加强对中医师的心理护理知识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照顾患者的心理健康。
最后,我们还总结了一些在面瘫中医治疗中常见的问题和误区,希望能够引起
大家的重视,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比如,在面瘫的治疗中,有些中医师容易陷入“一刀切”的误区,忽视了患者的个体差异,这样很容易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中医师的临床思维和病案分析能力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的病情。
总的来说,此次面瘫中医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中医师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为更多的面瘫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顽固性面瘫应用穴位埋线治疗的效果研究
顽固性面瘫应用穴位埋线治疗的效果研究
李文丽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年(卷),期】2016(14)3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使用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效果.方法收集顽固性面瘫患者9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针刺治疗,而观察组联用穴位埋线,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x2=6.429,P=0.011.结论在顽固性面瘫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穴位埋线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痛苦,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67-68)
【作者】李文丽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中医科 16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雷火灸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研究 [J], 雷霆;林海波;余伯亮;吴海金;邹震宇;张椿梅
2.单纯性肥胖应用穴位埋线治疗的效果研究 [J], 罗良琦
3.微创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J], 丁敏;冯骅;靳长旭;徐蕾;张婕;林天云
4.微创穴位埋线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治疗前后卡马西平使用情况变化的临床
研究 [J], 侯锐; 马虹宇; 李志文; 许广杰; 惠小勇
5.穴位埋线联合清脂减肥方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的应用效果 [J], 梅麟凤;方向东;朱伟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简版修正
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引言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症状包括面部肌肉无力、面部表情失常以及味觉障碍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随着穴位埋线治疗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病人开始选择这种新的治疗方式。
本研究旨在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
方法受试者本研究选取了30名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15名,女性15名,年龄在20-60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接受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
治疗方法实验组受试者接受了穴位埋线治疗。
治疗方案采用了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穴、迎香穴、地仓穴等,结合每名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操作。
穴位埋线后,患者需要保持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对照组受试者接受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面部肌肉锻炼等。
治疗方案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制定。
测量指标本研究采用了以下指标来评估面神经麻痹治疗效果:1. 病情缓解时间:从治疗开始到病情缓解所需的时间。
2. 疾病程度评分:根据患者面部肌肉活动情况进行评分,评分标准采用House-Brackmann面肌运动评分。
3. 患者满意度:患者对治疗效果进行自评。
数据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使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来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P值小于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病情缓解时间实验组的病情缓解时间为(平均)7天,对照组为15天。
实验组的病情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疾病程度评分实验组的疾病程度评分为2.7,对照组为3.5。
实验组的疾病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患者满意度实验组中,80%的患者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
而在对照组中,仅有55%的患者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穴位埋线治疗可以显著促进面神经麻痹的病情缓解。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穴位埋线治疗具有较短的疾病缓解时间和较低的疾病程度评分。
穴位埋线治疗也能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石荣福甘肃省武威市中医院针灸科关键词:穴位埋线治疗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贝尔氏麻痹),是针灸临床上常见的病症。
经渭中风,是由风寒之邪侵袭三阳经面部经腧,气血运行受阻,经脉失养所致,也有头面部受伤或耳、乳突部病变而引起,该病以患侧不能蹙眉、皱额、眼脸闭合不全,不能启齿、口歪、口角露水漏气、齿颊部漏饭为特征,近些年,已有很多报道,施治方法多种多样,治疗效果各有差异,病愈时间也不尽同,特别对一些迁延日久,缠绵难愈的病例;往往疹效不佳。
笔者受埋线治疗小儿麻痹和透穴效好的启示,将两者结合,对中西药、针灸、电针、理疗、颊内割治,穴位注射以及药物和鳝鱼血外敷等久治无效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运用羊肠线(以下称“肠线”)进行埋长线和透穴相结合的方法试治,从1983年-2008年共收集130个病例,效果感到满意,介绍如下,供参改:临床资料:130例中,男76例,女54例,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2岁5个月,以40-50岁的为多见(占1/4),从发病到埋线时,最长时间180多天,最短为一个月,有两例因路远和工作关系,在针刺两个星期无效后给予埋线。
除两例因外伤所致者外,余128例均为感受风寒而致中风。
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急性发病过程和临床表现只有一例于八年前曾于患侧患过此病,病前仍留有轻微口角歪斜,余均为第一次发病。
术前口角或下眼脸有轻微痉挛者两例,埋线后发现有轻微痉挛者三例。
治疗方法:一、取穴准则:《灵柩·经筋》篇曰:“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喝噼,皆急不能卒视”。
因此,以足阳明,于太阳经穴为主,配以和阳明,太阳经交会穴为辅。
1、埋线取穴,地仓透颊车,承浆透地仓,四白透颊车,阳白透太阳,上唇活动差的加颧髎透迎香,下唇活动差的加颊车透大迎。
2、针刺俞穴,在埋线一星期后,如还存有一些其他症状的,还可以加针刺:①完骨处疼痛的,为茎乳突神经孔段的病变,加刺完骨穴。
②听觉过敏的,为蹬骨神经的病变,加刺听会或弱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国华教授埋线治疗面瘫后遗症经验总
结
【摘要】林国华教授在治疗面瘫后遗症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埋线治疗面瘫后遗症的效果显着。
林教授对面瘫后遗症的病变程度
进行分级,根据其分级情况采取个体化的埋线治疗方法,在埋线治
疗的取穴上、操作上均有所不同,2级的面瘫后遗症采取注射针头埋
线法治疗,3或4级的面瘫后遗症采取注射针头埋线法加三角缝针埋
线法治疗,5或6级的面瘫后遗症采取注射针头穴位埋线结扎法治疗,疗效较显着,具有临床可行性。
【关键词】面瘫后遗症;埋线治疗;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5.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7-0044-01
,是由于面瘫病情严重或早期治疗不彻底,病邪侵袭入里,营阴亏虚,气滞血瘀导致经脉受阻弛缓不收而导致的面瘫后遗症[2]。
对此,面瘫后遗症的病机为气滞血瘀,通过埋线治疗,可补气活血、化瘀
通络,促进患者的面肌功能的恢复。
本文旨在总结林国华教授埋线
治疗面瘫后遗症经验。
1 治疗方法
由于林国华教授认为面瘫的病机为“正气亏虚、邪气侵袭”,面
瘫后遗症以本虚标实为主,邪气入脉,气血瘀滞,导致筋肉失养,
治则为标本兼治,理气活血,驱邪外出。
对面瘫后遗症的面神经功
能进行评价,作为面瘫后遗症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根据面瘫后遗
症的分级情况,采取个体化的埋线治疗方法,在埋线治疗的取穴上、操作上均有所不同;2级的面瘫后遗症采取注射针头埋线法治疗,3
或4级的面瘫后遗症采取注射针头埋线法加三角缝针埋线法治疗,5
或6级的面瘫后遗症采取注射针头穴位埋线结扎法治疗;具体如下。
1.1 取穴额部取穴以阳白透鱼腰、阳白、攒竹、丝竹空及太阳为主;其中阳白向内侧。
旁开1寸透攒竹、阳白向外侧旁开l寸透丝竹空;普通埋线法取穴:颧髎、下关、牵正、地仓、颊车;面颊特殊
埋线取穴:颧髎透下关、巨髎透牵正、地仓透颊车;面颊结扎法取穴:下关-颧髎-颊车;远端配穴:支正、飞杨、曲池、足三里;头面
部穴位均为患侧,四肢穴位均为双侧。
1.2 操作病人取仰卧位,对治疗侧面部及所取穴位的皮肤实施消毒。
1.2.1 普通埋线法以额部取穴及远端配穴为主,将无菌针灸针放
置入无菌注射针头尾部,再镊取一段约0.5~1cm的3-0羊肠线放置
在针头前端,刺入穴位至所需深度,产生针感后,边推针灸针,边
退针头,将羊肠线植于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
1.2.2 特殊埋线法以面颊特殊埋线取穴为主,在取穴位局麻后,
将对透穴之间的皮肤提捏起,用持针钳夹住带羊肠线的大号皮肤缝
合针从一侧穴位穿入,经过肌肉层,从另一侧穴位穿出,捏起两端
肠线来回牵拉,在穴位产生针感后,紧贴皮肤剪去露出皮肤外的羊
肠线,提起两针孔间皮肤使线头缩入皮肤内。
1.2.3 穴位埋线结扎法对所取穴位局麻;在下关穴用手术刀尖顺
肌肉纹理刺破皮肤全层,切口约2mm,将血管钳从切口斜插到肌层,适当作按摩,产生酸胀感。
用持针钳夹住带羊肠线的大号皮肤缝合针,由切口进入,经肌层到颧髎穴,出皮肤后从出口穿入,经肌层
到颊车穴,出皮肤后沿颊车穴出口穿入,经肌层到下关切口穿出,
牵紧并结扎羊肠线,剪去线头,将线结埋入深处。
1.2.4 操作注意事项在额面部埋线治疗后,均需要对额面部取穴
部位进行按揉,促进瘀血消退,利于羊肠线与组织粘连,产生针感后,防止羊肠线脱出;根据患者的病情缓解程度及对羊肠线的吸收
程度,每3~6周采取1次埋线治疗。
2 典型病例
患者林某,男,58岁,2013年4月23日初诊。
主诉:左口眼
歪斜。
体查:面部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
临床辨证诊断为气虚血瘀型面瘫后遗症,对该病例进行面神经
功能评价,面瘫后遗症评为6级,采取注射针头穴位埋线结扎法治疗,根据患者的证侯取穴,额部取穴以阳白透鱼腰、阳白、攒竹、
丝竹空及太阳为主,配合远端配穴,治疗1个月后,症状缓解明显,疗效显着。
2013年8月5日复诊,根据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面瘫
后遗症评为2级,采取注射针头埋线法治疗;以面颊取穴,配合远
端配穴,治疗1个月后,面瘫后遗症的表现基本消失,鼻唇沟对称,临床痊愈。
3 讨论
在面瘫后遗症的治疗上,林国华教授认为,采取埋线治疗面瘫
后遗症可取得显着疗效,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分别为气虚血瘀型面
瘫后遗症的认识、合理取穴、羊肠线、出血及血痂的作用。
具体如下。
3.1 气虚血瘀型面瘫后遗症的认识林国华教授认为,气虚血瘀型面瘫后遗症的临床表现:患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面肌痉挛,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
全身性表现以身倦无力,少气懒言为主,
合并面色晦滞,舌淡暗,脉象沉涩。
本证属虚中夹实,以病程日久,病邪由表入里,营阴受损,经脉失养,导致气虚与血瘀证候同时出现,气虚运化无力,气血不畅而瘀滞。
治疗原则:补气活血,通经
活络[3]。
3.2 合理取穴林国华教授认为,面瘫后遗症的根本病因在于“经筋”,额部取穴、面颊取穴及远端配穴主之。
此外,太阳为局部取穴,牵正为经外穴,通过埋线刺激疏通上述各穴,可起到行气活血,祛
邪外出,恢复经筋功能恢复。
在面瘫后遗症的埋线治疗上,合理取
穴作为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
林国华教授认为,额
部取穴、面颊取穴及远端配穴均有利于促进患侧脸部的气血运行,
驱邪外出[4]。
3.3 羊肠线、出血及血痂的作用林国华教授认为,羊肠线、出血及血痂的作用对面瘫后遗症的局部症状均具有持续性的物理刺激,
可提高局部细胞的再生能力,增加患侧肌肉的紧张力,达到恢复神
经功能的效果[5]。
羊肠线吸收后,可刺激面瘫后遗症的病灶释放异
性蛋白,促进细胞生长代谢,畅通经筋气血。
林国华教授认为,面
瘫后遗症患者在治疗后,出血应作为驱邪外出的指征,使新血得以
化生,经脉得以通畅,肌肉得以荣养[6]。
此外,面瘫后遗症采取埋
线治疗后,血痂作用对其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在血痂形成过程中,
对皮肤肌肉具有牵拉作用,可增加松弛的肌肉紧张度,有利于消除
面瘫后遗症。
参考文献
[1]王艳君,王志栋,谢素春,等.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7(28):3177-3180.
[2]林国华,李茜,赵婷婷,等.张家维教授分期治疗面瘫的临床
经验[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9):60-61.
[3]邓倩萍,李万瑶,林国华,等.穴位结扎配合埋线法治疗顽固
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4):17-18.
[4]林国华,苏国龙.膈俞穴应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5,22(2):42-44.
[5]李丽霞,林国华,王倩,等.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c].广东省针灸学会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04:73-75.
[6]林国华,李茜,赵婷婷,等.张家维教授分期治疗面瘫的临床经验[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