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土湿陷牲系数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合集下载

湿陷性黄土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湿陷性黄土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湿陷性黄土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目录
一、湿陷性黄土定义、特性 三、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二、湿陷性黄土分布及评价 五、湿陷性黄土施工注意事项
一、湿陷性黄土定义、特性
1、定义: 湿陷性黄土是指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
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土,属于特殊 土。有些杂填土也具有湿陷性。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 分地区的黄土多具湿陷性。 2、分类:
四、湿陷性黄土施工注意事项
3、地下管线施工 3.1技术策划阶段 1)施工前技术员应根据设计院图纸,画出埋地管道的管线布置图,布置图用 不同颜色、不同线条表示对应的系统管道,并作出标注。对于有设计变更的管 道,必须及时更新,避免错接或遗漏。 2)施工前技术管理人员应进行图纸会检,包括专业会检、系统会检和综合会 检,确认各系统接口位置、规格是否一致。 3)施工前技术管理人员根据作业方案以及相关规程规范和工艺标准,对施工 人员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和工艺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工艺和质量意识。 4.2施工阶段 1)施工过程中,技术员每天应根据当日的施工情况,结合现场的结构和柱头 坐标,在管线图上标识定位。 2)管道最好一次性的布设好,对于因故无法接通的管口,必须做好标记和记 录,同时在管线布置图中标识。直至接通后删除。系统完工后,做好隐蔽工程 施工签证记录。 3)埋地管道与其他系统接口,技术员必须协调相关人员对所接入的设施或管 道是否正确进行辨识和确认。如接口处的管道或设施未施工,技术员应联系工 程部主管和相关专业负责人安排人员及时施工,必要时出具内部工程联系单。 系统调试前,必须对系统的完善性进行检查确认。

三、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3.4局部地基处理 对于二次开挖或者坐落在回填土上的设备基础,应采用换填的方法进行

湿陷性黄土重锤夯实施工要点

湿陷性黄土重锤夯实施工要点

湿陷性黄土重锤夯实施工要点施工前在现场进行仔细核对,如发现现场与设计图不符,及时通知现场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人员,以便及时对设计进行调整。

正式施工前,先进行试夯以确定夯能、夯击遍数、相邻两次夯击遍数的时间间隔、夯点布置以根据不同夯击能的影响深度确定每次夯击的土层厚度等重夯参数,并将根据试验后拟在工程中采用的重夯参数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中严格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施工。

①施工设备:吊车:采用履带式起重机作为起重吊车。

在吊车吊臂的适当位置上,挂两个旧轮胎,以防止重锺下落瞬间吊钩来回晃动撞坏吊臂,吊车起吊高度不小于设计高度。

在吊车驾驶室前方玻璃外侧,增设防护网,以防止下石击伤司机。

夯锺:夯锺采用圆形,重100KN,底面直径为2.5m。

当填土高度小于3.0m 时,落距为4.0m,当填土高度3.0m以上时,落距为6.0m。

脱钩:夯锺脱钩采用自动脱钩。

劳动力组织与配备:一个重夯组配备:司机2人;起重工3~6人,其中一人指挥吊车司机操作;测量及记录:3人。

②施工测量、放样首先按设计图,在实地按夯点布置,根据路基中心线放出各夯点的中心线,并对夯点进行编号,作记录。

在夯区30m以外的地方,设置相对水准点位置,并测试各夯点中心的相对标高。

选择2~3个夯点,在该夯点周围布设4~5点,测量其高程,以便进行夯坑沉降及周围土体隆起的测量。

各夯点的放样误差,在夯点中心处不得大于5cm。

③重夯施工当地表为细粒土时,且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需在表层铺0.5~2m的碎石,以使地表形成硬层,可以用以支承起重设备,确保机械通行、施工,又可加大地下水和表面层的距离,防止夯击效率降低。

夯击时,每一次的夯锺提升高度都必须达到设计高度,当夯锺即将提升到预定高度时,稍停一下,使锺不摆动,然后继续提升,直至脱钩落下。

每次夯击时的落锺要平稳,如夯锺落在夯坑中有倾斜,且当其倾角超过30度时,须用土将夯坑填平,方能进行下一次的夯击。

重夯的夯击遍数通过试夯确定,以最后两击夯沉量不大于2cm为准,且每一点的夯沉量不小于试夯平均夯沉量的95%。

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要点

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要点

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要点湿陷性黄土地区是黄土地区中的一种特殊地质类型,其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和较强的可塑性,容易发生地基沉降、裂缝和变形等地质灾害。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一地区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重点介绍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的要点。

一、岩土工程勘察要点1. 了解地质背景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质背景主要由黄土、粘性土、黏土等构成,其中黄土层较厚,含水量高,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地下水位较浅。

在进行勘察时,需充分了解地质背景,掌握地下水位、土质特性和地层分布等信息。

2. 地质勘察方法为了准确了解地下情况,需采用多种地质勘察方法,如钻孔、岩土采样、地质雷达探测等,以获取地层的物理性质和地下水位数据。

还需进行地下水水质分析,掌握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污染情况。

3. 环境勘察湿陷性地区容易发生地层下滑和侵蚀,因此需要进行环境勘察,了解周围环境的情况,包括土地利用、河流情况、降雨情况等,以评估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

4. 地震性能评价湿陷性黄土地区地震频繁,需进行地震性能评价,以评估工程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抗震性能,为地基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二、地基处理要点1. 地基改良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的关键是地基改良,通过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地基改良方法包括土石方填筑、灰土桩、搅拌桩等,可以有效减少地基沉降和裂缝的产生。

2. 排水处理地下水位较浅是湿陷性地区的常见特点,因此需要进行排水处理,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地基的稳定性。

常用的排水处理方法包括井点排水、管道排水、抽水排水等,可有效减少地基沉降和软弱地层的塌陷。

3. 地基监测地基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地基监测,实时监测地基的沉降和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地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常用的地基监测方法包括测量法、遥感监测法、振动监测法等。

4. 技术应用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需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用适当的工程技术和材料,如高效地基加固材料、新型土工材料等,以提高地基的抗裂抗渗能力,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湿陷性黄土施工注意事项

湿陷性黄土施工注意事项

湿陷性黄土施工注意事项作者:连军政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02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工程建设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及变化,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一系列设新工艺、新设备以及新技术,而湿陷性黄土作为一种特殊性地基类型,其施工中所存在的一系列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问题成为众多基础工程建设单位重点研究问题。

本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对湿陷性黄土工程施工特性以及各施工要点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重点分析,以期提升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施工;注意事项1.工程概述某高速公路是当地交通规划体系中基础组成部分,是连接周边省市的重要战略通道。

工程处于黄土高原地区,在地形地貌上来看,符合黄土地貌特征,土体为新黄土,具有自重湿陷性。

该地区年均降雨量750mm左右,气候较为干燥,且集中在9~11月,并且根据对区域内地表条件的觀察来看,地表主要分为砂岩、泥岩、湿陷性黄土以冲沟,多种不良现象集中发生于该工程,建设过程中需面临诸多危险性因素,建设难度相对较高,需提高工程施工规范性和标准性,以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2.湿陷性黄土工程的特性①胀缩性。

黄土在与水接触后在体积上容易膨胀,导致路面发生隆起,而环境温度过于干燥,体积随之收缩,则易于造成路面下沉,路面在这种反复性的变化过程中,产生严重的裂缝和剥落问题,缩短工程实际使用年限。

②崩解性。

较普通黄土,新黄土有着较大的孔隙,岩体性质较为疏松,与水接触将吸取大量水分,并快速崩解;而老旧黄土由于孔隙较小,岩体性质较为紧密,崩解需时间等条件;红色黄土不但孔隙小、紧密性强,且在浸入水中后仍可实现不崩解。

③多孔裂隙性。

黄土空隙程度相对较高,整体呈垂直或倾斜的管状,大部分为垂直孔隙,上下贯穿。

④强度衰减性。

通常情况下,黄土强度与黄土含水量成反比,含水量越大黄土强度越小,相反则强度越大。

当含水率情况处于天然情况实,黄土整体状态则较为坚硬,且强度明显,但在浸湿后,可长期保持湿润状态,强度有所削弱,若水分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导致黄土过湿则易于形成弹簧土。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精品2500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精品2500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精品2500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路基施工存在着特殊的工程技术难题,包括黄土的极强吸水性、膨胀性、可塑性等特点,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施工控制要点和处理方法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的一些建议。

1.前期地质调查和观测:在进行路基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观测,了解黄土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特征。

这包括膨胀性指数、含水量、塑性指数等参数的测定,以及地下水位、渗透性等的观测。

地质调查和观测结果将对后续的施工控制和处理方法提供重要的依据。

2.合理的设计方案: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路基施工中,应根据地质调查和观测的结果,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这包括路基的高度和宽度、横断面形状等的确定,以及路基的排水系统的设计。

设计方案应尽量减少地基变形和对路基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3.施工工艺和方法选择: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路基施工至关重要。

应选择一种能够减少地基变形和控制地下水位升高的施工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分段填筑、土工合成材料加筑、夯实等施工方法来降低黄土的压缩变形和膨胀变形。

4.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监测: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路基施工中,应进行施工过程的严密监测和控制。

这包括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土体变形等参数,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控制。

必要时,可以采取加固措施来增强路基的稳定性,如土工格栅、土钉墙、加固梁等。

5.灌浆处理:湿陷性黄土的膨胀性是造成路基变形和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灌浆处理来改善黄土的膨胀性。

灌浆处理可以通过注入适当的稀浆来损伤黄土的吸水性和可塑性,减少黄土的膨胀量,从而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6.排水系统的建设:湿陷性黄土地区需要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以保证路基的排水畅通。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地质调查结果,设置合理的排水设施,包括排水管道、渗流井等。

同时,需要保证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黄土失陷实验报告

黄土失陷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黄土失陷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2. 掌握黄土失陷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3. 分析黄土失陷实验结果,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二、实验背景黄土是一种特有的土壤类型,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

由于黄土具有较大的孔隙度、较轻的密度和较高的压缩性,容易发生失陷现象。

黄土失陷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还会对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因此,研究黄土失陷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黄土、实验仪器(如实验箱、称重设备、测量工具等)。

2. 实验方法:(1)实验箱准备:将实验箱清洗干净,并在箱底铺设一层塑料薄膜,防止黄土流失。

(2)黄土准备:将采集的黄土样品进行风干、过筛,以去除杂质和有机物。

(3)实验步骤:①称取一定质量的黄土,放入实验箱中,使黄土厚度约为10cm。

②将实验箱放入实验装置中,调整实验装置至所需压力。

③启动实验装置,使黄土受到一定压力,观察并记录黄土失陷情况。

④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失陷深度、失陷速度等。

⑤重复实验,分析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失陷深度:在实验压力作用下,黄土失陷深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

(2)失陷速度:实验初期,失陷速度较快;随着时间推移,失陷速度逐渐减慢。

2. 结果分析(1)黄土失陷与压力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黄土失陷与压力呈正相关关系。

随着压力增大,黄土失陷程度加剧。

(2)黄土失陷与时间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黄土失陷速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减慢。

这可能与黄土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和土体结构的调整有关。

(3)黄土失陷与土体性质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黄土失陷程度与土体性质密切相关。

不同性质的黄土,其失陷程度存在差异。

五、结论1. 黄土失陷与压力、时间、土体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2. 实验结果表明,黄土失陷程度随压力增大而加剧,随时间推移逐渐减慢。

3. 本实验为实际工程提供了黄土失陷实验方法及参考数据,有助于预防和治理黄土失陷现象。

六、建议1. 在实际工程中,应充分了解黄土的性质,合理设计施工方案,以降低黄土失陷风险。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down with constmction
《:交通标准化:》圈二o
定为非湿陷性黄土,当湿陷系数 等于或大于O.015时,定为湿陷 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又可分为自 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 土。湿陷类型宜可按实测自重湿 陷量或按室内压缩试验累计的计 o三年第十期
湿陷性黄土呈黄色或黄褐 色,粒度成分以粉土颗粒为主,具 有肉眼可见的孑L隙等。它呈松散 多孔结构状态,孔隙比常在1.0 以上。垂直大孔性、松散多孔结 构和遇水即降低或消失的土颗粒
图蛰盛盥盛勰
或炸药炸扩等方法,在土中形成 桩孔,然后在孔中分层填入灰土 (或素土)并夯实而成。在成孔和 夯实过程中,原处于桩孔部位的 土全部挤入周围土层中,使距桩 周一定距离内的天然土得到挤 密,从而消除桩间土的湿陷性并 提高承载力。这种方法的主要特 点是不需要大挖大填,土方量 少,处理土层深度可达5~15m,在 公路的设计中通常采用直径D= 30cm,间距为3D的灰土桩挤密 黄土。 施工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土的含水量低于14%时 会使沉管困难,此时应预先加水 浸润以提高土的含水量。当土的 含水量较高或存在软弱土层时, 拔管后桩孔中常产生缩颈现象。 缩颈严重时,应采取复打办法解 决。对含水量小于10%或大于 23%的土,不宜选用爆扩挤密法。 (2)向孔内填料前必须先夯 孔底,然后再向孔内填料和夯 实。每次填料厚度与采用土垫层 时相同。 (3)对孔内填料的夯实质量 应进行抽样检查,其数量不得少 于总孔数的2%,且每个台班不 应少于1孔。在检查孔中应在全 部孑L深内每米取土样测定干密 度。其压实系数应在0.93~0.95 之间,视构造物的重要程度而定。 4.预浸水法 预浸水法一般适用于湿陷性 土厚度大于10m,自重湿陷量大 于50cm的场地,用来消除土的 自重湿陷性。这种方法可消除地 面以下6m全部土层的湿陷。此 方法需要一定的浸水时间和停水 时间,才能进行施工,一般需要 一年,而且上部4~5m,因土体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施工控制要点及处理方法黄土的多种不利于路基及路基施工的工程特性,均由水引起,用黄土填筑路基,需要掌握其路基施工的技术要点,用好防排水工程,满足路基施工要求。

七要点如下。

一、路基填料老黄土透水性差,干湿难以调节,大块土粒较多,填筑路基时应破碎到小于10cm的块料,并且老黄土不能用作填筑路床的材料;新黄土则是良好的路基填料,可用于路堤及路床的施工。

但新老黄土不得混用,如果在老黄土上填筑新黄土时,老黄土应由小于2%的路拱,以利排水,且新老黄土不得交替填筑。

同一层次上得黄土其填筑厚度要均匀。

二、路基断面路基断面施工的标准是迅速排除路基范围内的降水,减少或消除黄土的各种病害,以减轻或避免因路基的变形而引起路基破坏或变形,为此可用以下考虑。

(1)路基横坡应尽可能大(不小于3.0%),以便迅速排除降水。

(2)路肩与路面的接缝处作防渗处理,以防水分下渗。

(3)做好填筑界面的结合处理,黄土路堤易在填挖交界面产生裂缝,应采取挖土质台阶、强夯或用土工钉来加强结合、防止在结合处被拉开。

三、路基高度黄土填筑路基后,受降水、温度等环境气候因素及行车荷载的影响,土体崩解、湿陷、产生下沉。

黄土高路堤竣工后后期因自重压密固结产生很大的压缩下沉,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

黄土高路堤基底应做加夯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黄土高路堤应尽量安排早施工,早完工,以便铺筑路面时工后沉降基本完成。

四、路基排水路基排水的目的是使路基及底路基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把含水量、气温变化对路基引起的破坏性应力减小至小于交通荷载所造成的破坏,从而提高路面的耐久性能。

多数道路的损坏是由于路基发生变形及缺少抗负载能力所造成的。

路基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对于黄土地区正在施工及施工完毕后的路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如果做到防水、保湿,可防止路基形成软点,也可减少因冰冻引起的路面冻胀作用,减少路面病害。

施工时应特别注意:1.开工前校核全线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否完善,是否形成了良好的排水网系,使危害路基稳定的地面水、地下水顺畅排走,必要时予以补充和修改。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工程实例二:强夯法处理地基
总结词
高效、适应性强、经济合理
详细描述
强夯法是一种利用重锤的冲击力来夯实土地 的方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强夯法 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并降低土 地的湿陷性。这种方法在处理各种不同类型 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时,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和经济合理性。
工程实例三:垫层法处理地基
改善地基稳定性
地基处理可以提高地基的 稳定性,防止地基滑动和 变形。
降低地下水位
地基处理可以降低地下水 位,减少地基的含水量, 提高地基的强度。
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
科学合理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 ,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和技术。
进行地基处理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特点等因素,确保 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设计中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23-11-04
目录
• 引言 •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特性 • 地基处理设计原则 •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 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 工程实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具有典型的非饱和、多孔介 质特性,其内部土颗粒排列疏松,具有高孔隙性和高压缩性 ,尤其在自重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和湿陷。
度和变形具有重要影响。
结构破坏与修复
湿陷性黄土在干燥和浸湿状态 下结构的破坏和修复现象对其 强度和变形具有重要影响。
应力状态
应力状态对湿陷性黄土的变形 和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如自重
应力、附加应力等。
03
地基处理设计原则
地基处理的目的
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通过地基处理,提高地基 的承载能力,减少沉降和 变形。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土,这种土壤的黏性非常强,含水量较高,是土壤中最具有危害性的类型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若不注意对其进行处理,将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可靠性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至关重要。

一、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特点湿陷性黄土具有土壤黏性大、塑性大、含水量较高的特点。

黄土层中还会经常出现开裂、滑移等情况,使其在工程建设中表现出较强的难处理性。

土壤开裂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滑移则容易导致地基沉降、工程结构变形等问题。

二、处理方法1.加固处理由于湿陷性黄土土体存在一定的强度,可通过加固处理来提高其抗压性能,防止土体沉降。

加固处理的方法包括土钉加固、加筋混凝土、搅拌桩加固等。

土钉加固是通过将钢筋固定在土壤中,利用钢筋的拉力达到加固效果。

因此,需要考虑到钢筋数量、穿越深度、预埋深度和拉力的大小等因素。

加筋混凝土则需要在黄土表面压制一层钢筋网,并在上面浇筑混凝土。

这样可以提高黄土在拉力状态时的强度和稳定性。

搅拌桩加固需要将钢筋网穿透黄土,然后向地下注入从混凝土搅拌机中生产的预先预制的混凝土,达到加固效果。

2.改良处理改良地基是改变土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微观结构性质,以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的一种方法。

通常包括土壤加固技术、加硬剂加固技术以及夯实加固技术等。

土壤加固技术是向土壤中注入填充材料,防止土壤塌陷、开裂和滑移。

比较常见的方法包括水泥或灰浆注浆法、颗粒增强法和粉末加固法等。

加硬剂加固技术是将聚合物或钙基加固剂引入土壤中,通过化学反应促进土壤的固化和加固。

加硬剂加固技术可以提高湿陷性黄土的抗压能力。

夯实加固技术是利用夯实机为黄土地基施加静载的一种方法。

夯实技术除了可以增加黄土的密实程度,还可以提高黄土地基的抗压承载能力。

三、注意事项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不仅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加固材料的选择根据土壤加固技术的不同而不同。

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可以提高加固效果和工程质量。

10.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10.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10.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及治理措施黄土是第四纪的一种特殊的大陆沉积物,是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具有黄灰色或淡黄色并有针状孔隙和垂直节理的特点,遇水有显著的湿陷性,即天然黄土受水浸湿后,土体结构受到破坏,在上覆土的自重压力或与附加压力共同作用下发生下陷现象,其结构往往在地面上形成碟形洼地或陷穴,而引起其上建筑物的变形甚至倒塌破坏。

10.1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10.1.1基底处理,路基排水不规范,出现塌陷;10.1.2边坡坡比控制不利,防护工程不规范出现边坡滑塌;10.1.3在路基填筑中,如果填料的含水率过大或压实度控制不均,极易出现翻浆、弹簧与压散现象。

10.2路基施工中预防和治理措施10.2.1我单位在陕西铜(川)---黄(陵)高速公路和西(安)---(安)康铁路路基施工中,路堤填料同样是湿陷性黄土。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全线优质,争创精品”工程。

为了达到目标,在对付黄土湿陷区路堤填筑中严格按总结“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法施工。

这种施工工艺法在两条线进行推广。

四区段、八流程,即: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面层整修。

四区段里的平整区实际是一个水份调整区段,这一段水份调整很重要,在雨季,水份过大,极易翻浆就成为一个翻晒段。

在干燥无雨季节,又是一个洒水耙翻段,洒一遍水,耙均匀,测试含水率。

经反复测试,在最佳含水率进行平整,然后压实。

在路堤施工中,压实度的合格,无漏点很要求,假设高堤如果在某层由于土壤干燥,含水率偏低,洒水拌合不匀,经压实后出现小面积的翻浆。

各种因素原因忽略未返工。

上层填筑后大功率振动压实机械作用下,陷埋在下层的翻浆处极易出现应力不平衡状态,于是就会使相邻点或区或产生新的平衡状态,再填筑再振动,就会形成极限区域塑性区,对路堤埋下陷患。

这是一个常见病,所以在路堤施工中,要作到“铺摊不超厚,压实不漏点,含水检测不超标”的质量保证措施。

湿陷性黄土的危害及施工防治措施要点

湿陷性黄土的危害及施工防治措施要点

湿陷性黄土的危害及施工防治措施要点湿陷性黄土的危害黄土湿陷是下沉量大,下沉速度快的失稳变形,也可导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危害较大:会造成构筑物倾斜,房屋墙身破坏,梁柱等承重结构开裂等。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建设,对建筑物地基需要采取处理措施,以减小湿陷性黄土地基因浸水而引起的湿陷变形,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减少后期的维保费用。

另外对道路工程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遇水后的不均匀沉降,引起市政道路大面积的开裂,下沉影响道路的施工质量和行车安全。

防治措施为防止黄土地基受水浸而湿陷,可采用垫层法,强夯法,冲击压实法,素土桩挤密加固法,换填等措施加固,提高土层承载力,减少下沉,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法分析如下。

1.换填为调整地基土的均匀性及扩散附加应力和提高地基承载力并消除粉砂②层的湿陷性,在取土场对棕红色粉砂取样进行重型击实试验,棕红色粉砂的最大干密度为2.06~2.09g/立方厘米,最佳含水量为6.5%~7.5%。

将地基土保持最佳含水量,经碾压密实后,防渗效果好,强度可大幅度提高。

故采用分层碾压换填法进行地基处理,换填厚度不宜小于1.0 ~1.5m,压实系数不小于0.95,碾压回填之后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可按180KPa 考虑,经过碾压回填后,地基土的湿陷性可以得到显著的改善。

分层碾压回填施工要求。

(1)采用不小于15t的振动压路机。

(2)换填材料采用本场地内广泛分布的洁净的棕红色粉砂。

(3)确保控制在最佳含水量上下。

(4)每层压实厚度不大于0.3m。

(5)碾压回填方案为基底下挖至设计处理深度后,对基底洒水直接碾压,然后再按照分层碾压回填的要求进行。

(6)雨季施工时需做好相关施工措施。

2.强夯对于中等~强烈湿陷区域,对于重要建筑物应全部消除地基的湿陷性,处理深度为自重湿陷性地基应处理基础底面以下的全部湿陷性土层。

为了提高地基承载力和降低土层压缩性采用强夯法进行。

强夯法施工的优点和效果:施工工艺、设备简单,易操作和控制,工程造价低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最为常用和最为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要点

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要点

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要点湿陷性黄土地区是中国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质条件,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地质特点和湿陷性黄土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下面将就湿陷性黄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要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岩土工程勘察要点1. 了解地质背景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首先要了解该地区的地质背景,包括地层分布、岩土特性、地下水情况等。

湿陷性黄土地区常常存在土层松软、含水量高的特点,容易发生塌陷和变形,因此地质条件的了解对于后续的工程设计和地基处理非常重要。

2. 地层勘测和取样在勘察中,需要对地下地层进行详细勘测,并取样送检。

通过对地下地层的勘测和分析,可以了解到地层的性质和特点,为后续的地基处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 地下水位和水文地质调查湿陷性黄土地区地下水位通常较浅,对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勘察中要重点关注地下水位的情况,进行水文地质调查,了解地下水的来源和分布情况,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4. 地质灾害和地基稳定性评价湿陷性黄土地区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如塌陷、滑坡等,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价,确定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并制定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

5. 地下管线和地下设施勘察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还需要对地下管线和地下设施进行详细的勘察,了解其分布和情况,避免在施工中对其造成损坏,从而影响工程的进行。

二、地基处理要点1. 土质改良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处理,首先需要考虑土质改良的措施。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加固土体、改良土质等方式,提高土壤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地下水位对土壤的影响。

2. 基础设计在进行地基处理时,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基础形式和尺寸,确保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基础与地面的连接方式、支撑形式等细节问题,为工程的施工和使用提供可靠的基础支撑。

3. 排水设计由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地下水位较浅,容易对土壤和地基构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排水设计。

黄土湿陷性评价及防范措施

黄土湿陷性评价及防范措施

・24・收稿日期:2005205221□学术天地黄土湿陷性评价及防范措施吴新1师琴1高英杰2(1山西省运城市水利勘察院2盐湖区引黄灌溉管理局)摘要:论述了黄土的湿陷机理、湿陷性评价指标及影响湿陷性的因素,提出了防止建筑物因湿陷性危害所应采取的地基处理措施、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

关键词:黄土湿陷性评价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S151.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20(2005)03-0024-02第3期山西水土保持科技No.32005年9月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cie nce and T ec hnolo gy i n Shanxi S e p .2005凡以风力搬运沉积又没有经过次生扰动的、无层理的黄色粉质、含碳酸盐类并具有肉眼可见的大孔的土状沉积物称为黄土,也称原生黄土;其他成因呈黄色的,又常具有层理和夹有砂、砾石层的土状沉积物,称为黄土状土,也称次生黄土。

黄土状土(以下统称黄土)在我国的黄土高原特别发育,地层全,厚度大。

我国黄土分布面积约63.5万km 2,其中具有湿陷性的约38万km 2,分布在北纬33°~42°,东经101°~115°之间。

其代表地层为晚更新统(Q 3)黄土(马兰黄土)及全新统早期(Q 4)黄土,均匀、疏松、大孔和虫孔发育,具垂直节理,有较强的湿陷性,与工程建设关系密切。

湿陷性黄土地基易产生变形,造成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甚至倾斜。

故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应进行湿陷性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1黄土的湿陷机理黄土是在干旱和半干旱条件下形成的,在干燥少雨条件下,由于蒸发量大,水分不断减少,盐类析出,胶体凝结,产生了加固粘聚力,土壤湿度变小,上覆土层不足以克服土中形成的加固粘聚力,形成欠压密状态,一旦受水浸湿,加固粘聚力消失,就产生湿陷。

2黄土的湿陷性评价2.1湿陷性的判定黄土的湿陷性主要是利用现场采集的不扰动土样,通过室内浸水压缩试验求得的湿陷系数δs ,据此判定是否具有湿陷性。

浅谈湿陷性黄土质量保证措施的几点建议

浅谈湿陷性黄土质量保证措施的几点建议

浅谈湿陷性黄土质量保证措施的几点建议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保证措施一、岩土地层构成及特征根据《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电子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化项目配套2×150MW 热电联产工程岩土工程勘测报告》(初步设计阶段)知,勘测场地内的地层主要由黄土状粉土、粉质粘土、粉土和砾砂组成,根据其成因、岩性、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将场地地基土分为4个大层,其中③层粉土又分为3个亚层,现将各层地基土简述如下:①层黄土状粉土:黄褐色,局部为红褐色,上部稍湿为主,下部局部呈湿状态,松散~稍密,等级轻~中,土质不均,无光泽反应,韧性低,孔隙较发育,见白色钙质条纹,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

该层土具湿陷性。

该层土在场地内普遍存在,层厚较薄,厚度在0.40~2.80m之间,平均层厚为 1.60m,层底标高在503.53~506.77m之间。

②层Q4al+pl粉质粘土:棕红色,等级轻,可塑~软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夹有薄层粉土。

该层土在勘测区域分布较稳定,层厚相对较薄,厚度在0.40~3.40m之间,平均层厚为1.50m。

层底标高在501.96~505.77m 之间。

③1层Q4al+pl粉土:灰褐或灰绿色,湿~很湿,松散,等级中~重,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在部分地段渐变为粉质粘土。

该层土在勘测区域大部分地段存在,厚度不均,厚度在0.40~6.60m之间,平均层厚为2.39m,层底标高在497.69~504.17m之间。

③2 层Q4al+pl粉土:灰褐或灰绿色,等级中~重,很湿,以稍密为主,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该层土在勘测区域大部分地段存在,厚度不均,厚度在0.50~6.80m之间,平均层厚为2.60m,层底标高在492.29~502.38m之间。

③3层Q4al+pl粉土:灰褐或灰绿色,等级中~重,很湿,中密~密实,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该层土在勘测区域分布稳定,厚度较大,层顶埋深一般在8.0m左右,局部可达13m,对应的层顶高程约为498.0m,埋深17m左右下部和④层砾石呈互层状或夹层状,本次勘测未揭穿此层。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77智能施工NO.10 2020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设计中的注意事项满文德(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第十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摘 要:研究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划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设定处理方案选用原则,分析湿陷性黄土湿陷原理,设计优选方案与功能评价系数,由此构建地基处理方案的功能系统。

依据该系统,提出具体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保证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稳定安全。

关键词:湿陷性;非自重;自重;黄土地基处理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结构疏松、孔隙率高、低湿性的土质,在我国东北、西北、华东等大部分地区分布较广,由于其土结构的特殊性,受水浸湿后强度会迅速降低,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导致土结构迅速遭到破坏[1]。

如果在这种没有经过加固处理的湿陷性黄土结构的地基上修建道路,一旦土结构发生变化将会威胁到路面结构层,极易引发道路出现裂缝、不均匀沉降、塌陷等破坏现象,影响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甚至会由于不均匀沉降过大,从而破坏地下管线,管道出现跑、滴、漏现象,加剧路基的破坏,严重时出现道路大面积坍塌,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和恶劣的社会影响。

所以在修建道路的时候要提前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判断与评估,并根据地基的情况设计最优处理方案,选择正确合理的防范措施,在满足道路建设需求的前提下有效改善地基性质结构,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性[2]。

1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设计注意事项研究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设计中,应对道路路基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程度进行勘察和分析,根据地区的特点设计适宜的处理方案,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综合性处理措施。

避免因处理不当造成处理工期长、造价高而影响工程建设,尽量采取施工简便、速度快、效果好的处理方法,实现经济有效的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保证建设工程的效率和质量[3]。

1.1 湿陷性黄土地基分析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结构的土质,受当地气候干旱的影响,经过很多年沉积形成的一种黄土。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摘要】湿陷性黄土性质较为特殊,其土质柔软、结构疏松,因而在湿陷性黄土上实施的建筑工程往往会在地基处理方面遇到难题。

如何对该地基进行正确的处理,保证建筑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是相关单位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本文先是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与西部开发战略的贯彻实施,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实施,并且其规模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面临的问题也不断增多。

而很多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在面对此类问题时,不能正确地采取处理方案,甚至会出现盲目采用桩基的现象。

这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方法会对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及安全造成威胁,因而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案进行研究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类型与处理要求1.1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类型现阶段,湿陷性黄土地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

一般情况下,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下沉量比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要大很多。

按照我国出台的相关规范中要求,当黄土层自重湿陷量超过7cm时,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当其自重湿陷量不大于7cm时,则视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

1.2处理要求(1)倘若基础下有软弱层,应度其强度进行验算。

(2)应根据现场经验值或现场荷载试验值对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进行确定。

(3)注意采用处理方法的应用范围以及其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2.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与具体注意事项2.1夯实法夯实法是一种利用重锤在自由落下时产生的冲击力对地基进行夯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两种类型,即强夯法与重夯法。

当湿陷性黄土的饱和度不超过60%时,夯实法才是适用的。

倘若要求消除的土层湿陷性厚度为3m~6m,则应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倘若要求消除的土层湿陷性厚度为1m~2m,则应采用重夯法进行处理。

湿陷性黄土地基冲击碾压检测、评价要点

湿陷性黄土地基冲击碾压检测、评价要点

湿陷性黄土地基冲击碾压检测、评价要点一、试验段一)冲压前原地面检测、试验与评价1、清表后,应检测原地面高程(检测样本应不少于20个);2、检验项目、内容、频率及要求:1)地基土的液塑限取代表性土样一处、易溶盐取代表性地点一处(1m 深度内分层取样)、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取一处(20cm~80cm范围内);2)取1处分层检测土的天然密度(含水量),分层为清表以下20cm、50cm、80cm;3)取1处分层检测土的湿陷系数,分层为清表以下20cm、50cm、80cm;4)随机取6处检测地基承载力(采用轻型动力触探仪);5)结果评价:将原地面检验结果汇总列表示出。

二)冲击碾压过程中及终了的检验1、冲击碾压10遍、15遍、20遍、30遍后,分别检测高程(检测样本应不少于20个,且与清表后原地面点位吻合);2、冲击碾压10遍、15遍、20遍、30遍后随机取6处,分层检验土的密度、含水量(分层为清表以下20cm、50cm、80cm);3、冲击碾压20遍、30遍后取代表性位置2处,分别检验湿陷性系数(分层为清表以下20cm、50cm、80cm);4、冲击碾压分别在10遍、15遍、20遍、30遍后,随机取6处,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采用轻型动力触探仪);5、按不同冲击碾压遍数,将检验结果列表示出,得出以下曲线:1)冲压遍数与沉降量关系曲线2)冲压遍数与压实度关系曲线3)冲压遍数与贯入量关系曲线4)干密度与湿陷系数关系曲线三)最终得出:达到设计要求湿陷性指标和压实度的冲击碾压遍数;合适的冲击碾压工艺;合适的质量检验方法和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

二、施工常规检验1、冲击碾压前,在作业段中(300~500m)取代表性土样1处,测定土的液塑限(确定土名)、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2、冲击碾压完成后,随机取6处,分层检测压实度(清表以下20cm、50cm、80cm),相邻位置做地基承载力检测(采用轻型动力触探仪)6处(测深90cm);取1处,分层检测湿陷性系数(清表以下20cm、50cm、80cm);3、每个作业段完成后,应评定分层压实度(或贯入值)和湿陷系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下 列 要求 :
算起至 1 深度以 内,压力为 2 0k a O O 0 P ;lm以下
至 非湿 陷性 土层 顶面 ,应 用其 上覆 土层 的饱 和 自 重 压力 ( 当大 于 3 0k a时 ,仍应 用 3 0k a  ̄ 0 P 0 P ) 当基底 压 力大 于 30ka时 , 0 P 宜按 实 际压 力确 定 。
和加荷程序不 同,在湿陷的产生和发展也存在着
差 别 ,单 线法 是在 某 一压 力下 压缩 稳定 后才 浸水
采 用 室 内压 缩试验 测 定黄土 的湿 陷系数 。 、
自重湿 陷系数 : 和湿 陷起 始 压力 时 ,均应 符
61


水 电施 工技 术
2 1 ・第 2期 01
Hale Waihona Puke 总第 6 4期 行调平。
试验的全过程要求很高, 土质不均、制样、仪器、
操 作等 都会 直 接影 响 到试验 结 果 。
2 试 验 原 理 及 方 法
黄土 湿 陷是 黄土 在 一定 的压 力 、浸 水 及渗 流 长期 作用 下 ,产 生压 缩 、湿 陷及 渗透 溶滤 变形 的 全 过 程 。湿 陷性 黄土 在垂 直荷 载和 水 的作用 下 , 通 常 有三 种变 形 : 即压缩 变形 ,湿 陷变 形及 渗透 溶 滤 变形 。 试验 方法 有 单线 法和 双线 法 两种 , 由于浸水
会给 结构 物 带来 不 同程度 的危 害 , 使路基 及 结构
物大 幅度 沉 降 、折裂 、倾斜 ,甚 至严 重影 响其 安 全 和 使用 ,因此判 定 黄土 是否 具 有湿 陷性 是很 有
必要 的 。
3试验标准 及仪器设 备
T 1 122 0 、 G5 0 52 0 B 0 0 - 0 4 B 0 2 - 0 4等 标 准 中 规
中 国水利 水 电第三 工 程局 有限 公 司— —
在黄土湿 陷牲系 数ic 中应注意 的问题 i I 验
王春 荣
( 中国水 电三局 有 限公 司勘测设计研 究院)
【 摘 要 】在 湿陷性黄土地 区进行建设项 目 为防止地基 失稳 事故的发 生, 时, 安全可靠的施工, 就必须根据湿 陷性黄 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 进行黄 土的湿陷性评价 。因此 准确 的做 出湿陷系数 的结果是很有 必要的 ,它对
评 判 挤密 桩及 冲 击碾 压施 工 效果 的主控 项 目。
在 我 国湿 陷 性黄 土 占黄 土 地 区 总面 积 的 6 % 0 以上 , 而且 又 多 出现在 地表 上层 , 多属 晚新世 ( 。 Q) 和 后 更新 世 ( 。湿 陷性 黄土 泛指 饱和 的 、结构 Q)
过程 ,双 线法 因浸 水 时 间长 ,土 中可 溶盐 和某 些 胶体 的溶 滤作 用进 行得 比较 充 分 ,在试 验 过程 中
() 1土样 的质 量等 级应 为 I 级不 扰动 土样 。 () 刀 面 积 不 应 小 于 5 0m 使用 前 应 将 2环 0 0m,
环 刀洗 净风 干 ,透 水石应 烘 干冷 却 。
() 3 在黄 土湿 陷性试 验 中 , 开土 这 一环节 特别
重 要 ,开 土时 必须 严格控 制 密度 p差值 小于 等于 0 0 g c 。严 禁 开 土 时来 回刮 环 刀表 面 ,遇 有 虫 . 3 / m, 孔 ,应 轻轻 补孔 ,遇 有树 根 要小 心剔 除 ,切 勿 使
湿 陷性黄 土地基 的施工有一定的指导 意义。本文结合 实际工作就黄土湿 陷性 系数试验提 出了应 注意的 问题 。
【 关键 词】 黄 土 湿 陷系数 试验 问题
1前 言
大 西铁 路客 运 专线 是在 湿 陷性黄 土 上修筑 的
2 0 m h的 一条 客运 专 线 ,采 用 无 砟轨 道 结构 , 5k / 对路 基 结构 有较 高 的要 求 ,在工 程 中湿 陷系数 是
出来 湿 陷系数 的实 际结 果 , 而按 照 G 50 5 20 B 0 2— 04 《 陷性 黄土 地 区建筑 规 范》进 行试 验 就能 做 出 湿
的 , 由此 得 出的湿 陷性 是直 接 的 ,它 的受力 和湿 陷过程 比较 符 合地基 的实 际情况 ,因此单 线 法 的
试 验 结果 易于 取得 试验 者 的认 同 ;双 线法 是 在土
体饱 和 状态 下逐 级加 荷 的 ,土 的结构 在荷 重 逐渐 增 大 的过程 中逐 步破坏 ,它类 似 于饱和 土 的压 缩
5试验过程及步骤
现 场取 原状 土样 一室 内开土 ( 先烘 干 透水 石
并冷 却 )一 调平 仪器 ( 平衡 锤进 行 调平 )一使 用 透水 板和 滤 纸 的湿 度 与试 样接 近 一将试 样 装入 固
结 容器 并安放 好 一预 压一 卸除 预压 一逐 级 加压 至 最后 一级 稳 定一浸 水 附加 下沉 稳定 。
6试 验 结 果 比较
经 大量试 验 证 明 :按 照 T I 1 2 2 0 《 B O 0 - 0 4 铁 路工 程土 工试 验规程 》 来进 行 的试验 ,根 本 做不
土 扰 动 ,否则 ,试 验数 据将 误差 较大 ,有 时甚 至 无法使 用 。
() 安放 固结容器 之前 应用 平衡 锤将 杠杆 调 4
自然 包含 了部 分渗 透溶 滤变 形 , 因此从 理 论和 质
不 稳 定 的黄 色 土 。其在 自重压 力或 自重 压力 与 附 加压 力 的 作用 下 ,受水 浸湿 后 结构迅 速破 坏 ,发
控 试 验结 果分 析 ,单线 法 比双线 法 更符合 黄 土湿
陷变 形 的实 际情况 。
生显著下沉的现象,湿陷性黄土地基 的这种特性
定 了试 验方 法 。 单杠 杆 中压 固结 仪 、环刀 、百分表 、滤纸 、
透 水石等 。
在 黄土 地 区 工程地 质 勘察 中 ,室 内试验 是测 定 其湿 陷性指 标 的主 要手 段 ,它对 土样 的制 备及
4 试 验 出现 的 问题
1 )在 试 验之前 未对 透水 石 进行 烘干 。 2 安放 固结容 器之 前 的调平 没 有用 平衡 锤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