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考点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3习题大全答案
高中生物选修3习题大全专题一、基因工程1.答案:C。
解析: 考查了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片段的有关知识。
这道题目可以转化为单纯的数字计算题。
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位点被该酶切断,可以切得的种类有:a、b、c、d、ab、bc、cd、abc、bcd九种。
2.答案:D。
解析:考查生物育种的有关知识。
从图中可以看出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一共采取了三种育种手段: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
过程①是多次自交和筛选,使得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提高;过程②是花药离体培养,采用任一株F1的花药均可;③是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植株的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
筛选纯和高蔓抗病支柱的过程实质就是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过程,即使得高蔓抗病基因的频率升高。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育种的几个基本方法的特点。
正确把握“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及其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可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法使水稻获得抗性基因,可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抗病性水稻。
单倍体育种过程,只是让单倍体原有的染色体及其上面的基因加倍,无抗病基因并不能产生相应的变异。
4.答案:⑴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酶导入酿酒酵母菌⑵DNA分子杂交技术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这说明淀粉酶基因已成功导入工程菌并能够稳定地表达淀粉酶⑶略⑷基因的克隆、基因的人工改造等分子生物学实验都需要微生物作为重要的宿主。
很多基因工程产品都需要在微生物中产生,如原核系统表达用到的各种细菌,真核系统表达用到的酵母。
动物、植物基因工程的实践中,所需要的载体都是从微生物中首先构建成功的。
(言之有理即给分)解析:本题考查了与基因工程相关的知识。
将基因切割下来的工具是限制酶,将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在一起的是DNA 连接酶。
基因工程的基本流程是:获取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目的基因表达的检测与鉴定。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包括分子水平的检测,如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来检测基因或对应的mRNA,用抗原抗体杂交来检测蛋白质,也包括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4章选择题专项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合金材料的是A.硬铝B.陶瓷C.橡胶D.棉麻答案:A解析:A.硬铝指铝合金中以Cu为主要合金元素的,故A正确;B.陶瓷主要成分硅酸盐,不属于合金材料,故B错误;C.橡胶属于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故C错误;D.棉麻主要是天然纤维素,故D错误;故选A。
2.下列关于①苯②乙醇③乙酸④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③与④B.只有②③能与金属钠反应C.①、②、③、④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一定条件下,④可以转化为②答案:B解析:A.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与乙酸反应,沉淀溶解,与葡萄糖加热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可以鉴别,故A项正确;B.葡萄糖里也存在羟基,也可以和金属钠反应,故B项错误;C.苯、乙醇、乙酸、葡萄糖均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故C项正确;D.葡萄糖可用于酿酒,即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棉花、花生油、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加热后滴入几滴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再加热至沸腾,未出现红色物质,说明淀粉未水解C.将无机盐硫酸铜溶液加入到蛋白质溶液中会出现沉淀,这种现象叫做盐析D.油脂在热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后加入饱和食盐水,可观察到液面上有固体析出答案:D解析:A.棉花为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花生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在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之前需要加入NaOH溶液中和未反应的稀硫酸,否则不产生砖红色沉淀,故B错误;C.硫酸铜是重金属盐,加入到蛋白质溶液中,是蛋白质发生变性,故C错误;D.油脂在热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后产生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加入饱和食盐水,能够降低高级脂肪酸盐的溶解度,而高级脂肪酸盐的密度比水小,在常温下为固体物质,因此可观察到液面.上有固体析出,故D正确;故选D。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异戊烷的沸点比新戊烷的高,乙醇的沸点比二甲醚的高B.甲烷、苯、硬脂酸甘油酯均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溶液褪色C.油脂与酸作用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的反应称为皂化反应,产物高级脂肪酸盐可用制造肥皂D.75%酒精、“84“消毒液、甲醛溶液等可使蛋白质变性答案:C解析:A.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所以异戊烷的沸点比新戊烷的高;乙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强于二甲醚,所以沸点高于二甲醚,故A正确;B.甲烷、苯、硬脂酸甘油酯均不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C.油脂与碱作用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的反应称为皂化反应,故C错误;D.酒精、甲醛均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84“消毒液可以氧化蛋白质,三者都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
高中物理必刷题(选修3-1全册)word版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必刷题(选修3-1全册)word 版答案解析第一章静电场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刷基础1.B 【解析】摩擦起电现象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产生了电子或质子,故A 错误;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故B 正确;摩擦起电是因为摩擦导致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故C 错误;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示带正电,故D 错误。
2.A 【解析】当她用于触摸一个金属球时,金属球上的电荷会转移到她的身上,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头发就会竖起;无论她带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电荷量足够多,就会出现该现象,选项A 正确,B 、C 、D 错误。
3.A 【解析】带负电的A 球靠近B 球(不接触),由于静电感应而使B 球带正电,c 球带负电,故A 正确,B 错误;人体是导体,用手摸一下B 球,B 球与人体、地球构成整体,大地是远端,带负电,B 球是近端,带正电,故C 错误;将B 、C 分开,移走A ,B 球带正电,C 球带等量的负电,再将B 、C 接触,C 上的负电荷转移到B 上,从而使B 、C 都不带电,故D 错误。
4.C 【解析】用带正电的带电体A 靠近(不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上端金属球,验电器发生静电感应,带电体A 带正电,则验电器的上端金属球带负电荷,下部金属箔自带等量的正电荷,金属箔张开。
验电器的金属箔之所以张开,是因为它们带有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张开角度的大小取决于两金属箔自带电荷量的多少,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内部发生了转移。
故A 、B 、D 错误,C 正确。
5.BC 【解析】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处于电中性,不是内部没有电荷,而是正负电荷的个数相等,整体对外不显电性,故A 错误;摩擦起电过程中转移的是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即摩擦过程中A 失去电子,转移到了B 上,故B 正确;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在电子的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A 带1.6×10-10C 的正电荷,则B 一定带1.6×10-10C 的负电荷,故C 正确;摩擦过程中,A 失去1.0×109个电子,故D 错误。
【单元练】(必考题)高中物理选修3第三章【热力学定律】经典练习(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例子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火炉将水壶中的水煮开B .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发热C .压缩气体放气后温度降低D .擦火柴,火柴就燃烧A解析:AA .火炉将水壶中的水煮开,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水内能,故A 正确;B .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发热是通过摩擦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B 错误;C .压缩气体放气后温度降低是通过气体对外做功使自身内能减小,故C 错误;D .擦火柴,火柴就燃烧是通过摩擦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大,故D 错误。
故选A 。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子力不计),体积由V 1膨胀到V 2,如果通过压强不变的过程实现,对外做功大小为W 1,传递热量的值为Q 1,内能变化为∆U 1;如果通过温度不变的过程来实现,对外做功大小为W 2,传递热量的值为Q 2,内能变化为∆U 2。
则( ) A .W 1>W 2,Q 1<Q 2,∆U 1> ∆U 2B .W 1>W 2,Q 1>Q 2,∆U 1> ∆U 2C .W 1<W 2,Q 1=Q 2,∆U 1< ∆U 2D .W 1=W 2,Q 1>Q 2,∆U 1> ∆U 2B解析:B在p − V 图象作出等压过程和等温过程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功,可知12W W > 第一种情况,根据pV C T=(常数)可知,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增大,因此温度升高,∆U 1> 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111ΔU Q W =-则有11Q W >第二种情况等温过程,气体等温变化,∆U 2= 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222ΔU Q W =-则有22Q W =由上可得12ΔΔU U >,12Q Q >故选B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然界中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B .气体压强越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C .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内能必定增加D .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A解析:AA .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故A 正确;B .气体压强越大,温度不一定很高,所以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一定越大,故B 错误; D .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但气体对外做功,根据U W Q ∆=+,则气体内能不一定增加,故C 错误;C .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根据U W Q ∆=+得气体的内能必然增加,故D 错误;故选A .4.下列改变物体内能的物理过程中,不属于对物体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有( ) A .用锯子锯木料,锯条温度升高B .阳光照射地面,地面温度升高C .锤子敲击钉子,钉子变热D .擦火柴时,火柴头燃烧起来B解析:B【解析】【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与热传递;分析各种情景,确定改变内能的方式,然后答题.用锯子锯木料,需要克服摩擦阻力,属于做功的方式,阳光照射地面,是阳光热量传递给地面,属于热传递;用锤子敲击钉子,通过做功的方式使钉子的内能增加,钉子变热;擦火柴的过程有摩擦力做功,是通过做功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故B 正确.5.有人设想在夏天用电冰箱来降低房间的温度.他的办法是:关好房间的门窗然后打开冰箱的所有门让冰箱运转,且不考虑房间内外热量的传递,则开机后,室内的温度将( ) A .逐渐有所升高B .保持不变C .开机时降低,停机时又升高D .开机时升高,停机时降低A解析:A【解析】冰箱工作,会产生热量,即消耗电能,产生了内能,且房间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所以房内温度会升高,A正确.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M开始,经状态N、Q回到原状态M,其p—V图像如图所示,其中QM平行于横轴,NQ平行于纵轴,M、N在同一等温线上。
高中生物 选修3 教材 课后习题 答案【word2003,精心校对、修改版】
高中生物选修3 教材答案【精心校对、修改版】♫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一)思考与探究1.限制酶在DNA的任何部位都能将DNA切开吗?以下是四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形成的DNA 片段:(1) …CTGCA (2) …AC (3) GC…(4)…G…G …TG CG……CTTAA(5) G… (6) …GC(7) GT…(8)AATTC…ACGTC… …CG C A…G…你是否能用DNA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答:2和7能连接形成…ACGT……TGCA…;4和8能连接形成…GAATTC……CTTAAG…;3和6能连接形成…GCGC……CGCG…;1和5能连接形成…CTGCAG……GACGTC…。
2.联系你已有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细菌中限制酶不剪切细菌本身的DNA?提示:迄今为止,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绝大部分都是从细菌或霉菌中提取出来的,它们各自可以识别和切断DNA上特定的碱基序列。
细菌中限制酶之所以不切断自身DNA,是因为微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防御机制,对于外源入侵的DNA可以降解掉。
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含有某种限制酶的细胞,其DNA分子中或者不具备这种限制酶的识别切割序列,或者通过甲基化酶将甲基转移到所识别序列的碱基上,使限制酶不能将其切开。
这样,尽管细菌中含有某种限制酶也不会使自身的DNA被切断,并且可以防止外源DNA的入侵(本题不要求学生回答的完全,教师可参考教师用书中的提示,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
上述原则也应适用于其他章节中有关问题的回答)。
3.天然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做基因工程载体吗?为什么?提示:基因工程中作为载体使用的DNA分子很多都是质粒(plasmid),即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的一种可以自我复制、双链闭环的裸露的DNA分子。
是否任何质粒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使用呢?其实不然,作为基因工程使用的载体必需满足以下条件。
(1)载体DNA必需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以便目的基因可以插入到载体上去。
(必考题)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第5章解答题专项(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一个验电器带正电,因为空气干燥,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能维持很长的时间。
现有一束α射线射向这个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将会怎样变化?为什么? 解析:张角变小,原因见详解验电器金箔的张角将变小。
因为α射线具有一定的电离作用,它能使所经过的路径中空气分子电离,使空气变成导体,从而使带正电的验电器上的正电荷发生转移、中和,所以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将变小。
2.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36×10-27kg ,一个锂(73Li )原子的质量为11.6505×10-27kg ,一个氦原子的质量为6.6467×10-27kg 。
一个锂核受到一个质子轰击变为2个α粒子,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231A 6.010mol N -=⨯。
(1)写出核反应方程,并计算该反应释放的核能是多少;(2)1mg 锂原子发生这样的反应共释放多少核能。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1)714312Li H 2He +→;17.3MeV ;(2)2.38×108J. (1)根据题意可知该反应的核反应方程式714312Li H 2He +→根据质能方程得△E =(m Li +m p -2m α) c 2代入数据得释放能量△E =(1.6736×10-27+11.6505×10-27-2×6.6467×10-27)×(3×108)2J=17.3MeV(2)1mg 锂原子的个数619271108.5831011.650510Li m n m --⨯==⨯⨯=个 释放的总核能E =n △E =8.583×1019×17.3MeV=2.38×108J3.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一次α衰变。
放射出的α粒子(42He )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 。
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答案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答案化学选修3是高中化学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涉及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反应机理和实验技术等内容。
课后习题是巩固学习成果和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有机化学基本概念1.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答案: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它们是生命的基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是什么?答案: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包括碳元素的存在、共价键的形成、多样性和复杂性等。
3. 什么是有机官能团?答案:有机官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特定功能和化学性质的基团,如羟基、羰基、羧基等。
4. 什么是同分异构体?答案:同分异构体是指化学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能有所差异。
第二章:有机化学反应机理1. 请解释亲核试剂和电子亲和试剂的概念。
答案:亲核试剂是指具有富电子密度的试剂,它们能够提供亲核电子对参与反应。
电子亲和试剂是指具有亏电子密度的试剂,它们能够接受亲核电子对参与反应。
2. 请解释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的概念。
答案:亲核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原子或官能团被亲核试剂取代的反应。
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两个原子或官能团通过共轭体系形成双键或三键的反应。
3. 请解释亲电试剂和亲电反应的概念。
答案:亲电试剂是指具有亏电子密度的试剂,它们能够接受亲电子对参与反应。
亲电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原子或官能团接受亲电试剂的亲电子对的反应。
第三章:有机化学实验技术1. 请解释蒸馏的原理和应用。
答案:蒸馏是利用液体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和纯化的技术。
它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于纯化有机化合物。
2. 请解释萃取的原理和应用。
答案:萃取是利用溶剂的亲和性差异将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技术。
它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于提取和分离有机化合物。
3. 请解释干燥剂的原理和应用。
答案:干燥剂是一种能够吸附水分的物质,它在实验中常用于去除有机溶剂中的水分,以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
高中物理必刷题(选修3-1全册)word版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第一章静电场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刷基础1.B 【解析】摩擦起电现象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产生了电子或质子,故A 错误;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故B 正确;摩擦起电是因为摩擦导致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故C 错误;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示带正电,故D 错误。
2.A 【解析】当她用于触摸一个金属球时,金属球上的电荷会转移到她的身上,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头发就会竖起;无论她带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电荷量足够多,就会出现该现象,选项A 正确,B 、C 、D 错误。
3.A 【解析】带负电的A 球靠近B 球(不接触),由于静电感应而使B 球带正电,c 球带负电,故A 正确,B 错误;人体是导体,用手摸一下B 球,B 球与人体、地球构成整体,大地是远端,带负电,B 球是近端,带正电,故C 错误;将B 、C 分开,移走A ,B 球带正电,C 球带等量的负电,再将B 、C 接触,C 上的负电荷转移到B 上,从而使B 、C 都不带电,故D 错误。
4.C 【解析】用带正电的带电体A 靠近(不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上端金属球,验电器发生静电感应,带电体A 带正电,则验电器的上端金属球带负电荷,下部金属箔自带等量的正电荷,金属箔张开。
验电器的金属箔之所以张开,是因为它们带有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张开角度的大小取决于两金属箔自带电荷量的多少,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内部发生了转移。
故A 、B 、D 错误,C 正确。
5.BC 【解析】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处于电中性,不是内部没有电荷,而是正负电荷的个数相等,整体对外不显电性,故A 错误;摩擦起电过程中转移的是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即摩擦过程中A 失去电子,转移到了B 上,故B 正确;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在电子的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A 带1.6×10-10C 的正电荷,则B 一定带1.6×10-10C 的负电荷,故C 正确;摩擦过程中,A 失去1.0×109个电子,故D 错误。
正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标准答案人教版
正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标准答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讲原子结构1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19181617A. O与F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 O与O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C与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D. N与N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答案:C 详解:A,前者中子数是18-8=10,后者中子数是19-9=10,相等; B,两种原子电子数都是等于质子数即8;C,错误,一个质量数是12,一个质量数是23; D,正确,属于相同元素,质子数相等;故选C2 下列有关电子云及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云是笼罩在原子核外的云雾 B 小黑点多的区域表示电子多C 小黑点疏的区域表示电子出现的机会少D 电子云是用高速照相机拍摄的照片答案:C 详解:A,错误,电子云不是实际存在的云雾,而是用来表示电子出现概率大小的抽象概念;B,错误,小黑点多的区域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大; C,正确;D,错误,不是拍摄的照片而是抽象出来的;故选C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B 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C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D 同一原子中,1s、2s、3s所能容纳的电子数越来越多答案:BC 详解:12231514A,错误,电子在核外的排布是分层的; B,正确,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大; C,正确,考查基态的定义;D,错误,s能层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故选BC4 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F―的结构示意图:C.NaCl的电子式:答案:A 详解:A,是正确的;B,错误,CO2是直线型分子;C,错误,氯化钠是离子晶体;D,错误,结构式不需要写N原子两侧的孤对电子5 已知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阳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选修3-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附答案详解
第一节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焦耳定律【考点知识梳理】一、电流1、形成电流的有效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2、电流的定义式: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3、电流方向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流的微观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电阻、电阻率1、电阻(1)定义式(部分电路欧姆定律):__________(2)决定式(电阻定律)______________2、电阻率(1)物理意义:反映材料______的物理量,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无关. (2)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①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______;②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______;③合金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几乎______;④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有些导体的电阻率突然_________而变成超导体.三、电功率、焦耳定律1、电功(1)定义:电路中,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_____,电场力对自由电荷做功. (2)定义式:_____________ (3)实质:_____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2、电热(1)焦耳定律: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____成正比,跟____成正比,跟___成正比.(2) 定义式:Q=________四、串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特点:(1)电流:串联电路的电流___________(2) 电压: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导体两端的电压___________(3)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_______________2、并联电路特点:(1)电流:并联电路干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_____________(2) 电压: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__________(3)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_____例题分析【例题1】、一根铜线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为n,当通以恒定电流时,设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设每个电子的电量为e,则时间t内通过铜线横截面的电量为,铜线中的电流强度为 .【变式训练1】、关于材料的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一根长导线截成等长的三段,则每段的电阻率都是原来的1/3B.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合金的电阻率小D.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例题2】、有一个直流电动机,把它接入0.2V电压的电路中时电机不转,测得流过电动机的电流为0.4A.若把电动机接入2.0V电压的电路中,电动机正常工作,工作电流是1.0A.(1)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多大?(2)如果在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转子突然被卡住,电动机的发热功率是多大?【变式训练2】已知如图,R 1=6Ω,R 2=3Ω,R 3=4Ω,则接入电路后这三只电阻的实际功率之比为_________。
选修3高考考点点点过: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含解析)
【考点归纳】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即基态原子核外电子进入原子轨道的顺序,示意图如下,从图中可以看出,构造原理中的排布顺序,其实质是各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能量大小规律是n s<(n -2)f<(n-1)d<n p,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图(即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2)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它们的自旋状态相反。
如2s轨道上的电子排布为,不能表示为。
(3)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如2p3的电子排布为,不能表示为或。
(4)洪特规则的特例:当原子轨道为全空(p6、d10、f14)、半充满(p3、d5、f7)或全充满(p6、d10、f14)时,这些状态下总的电子云的分布是空间对称的,原子体系的能量低,原子的电子排布最稳定,如:24Cr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
2.表示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1)原子结构示意图:能直观地反映核内的质子数和核外的电子层数及各层上的电子数。
如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核组成式:侧重于表示原子核的结构,它能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但不能反映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
如A Z X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X原子。
(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如氮原子的电子式·N ····。
(4)电子排布式:能直观地反映核外电子的能层、能级和各能级上的电子数,但不能表示原子核的情况,也不能表示各个电子的运动状态。
如氯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 22s 22p 63s 23p 5或[Ne]3s 23p 5。
2022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选修3 第3节 考点3 几种常见的晶体 Word版含解析
考点3几种常见的晶体1.常见的晶体模型续表2.石墨晶体石墨晶体是混合型晶体,呈层状结构。
同层内碳原子以共价键形成正六边形平面网状结构,平均每个正六边形拥有的碳原子个数是2,C 原子实行的杂化方式是sp2。
层与层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所以石墨晶体熔、沸点很高,但硬度不大,有滑腻感,能导电。
易错警示推断某种粒子四周等距且紧邻的粒子数目时,要留意运用三维想象法。
如NaCl 晶体中,Na +四周的Na +数目(Na +用“”表示):每个面上有4个,共计12个。
推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1 mol 金刚石和SiO 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均为4N A 。
(×)(2)金刚石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
(√)(3)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 +四周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 +共有6个。
(×) (4)冰中包含的作用力有范德华力、氢键和共价键。
(√)(5)金属晶体能导电是由于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
(×)题组一 依据晶胞结构推断晶体类型 1.下图为几种晶体或晶胞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晶体中,粒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晶体是________。
(2)冰、金刚石、MgO、CaCl2、干冰5种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挨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Cl晶胞与MgO晶胞相同,NaCl晶体的晶格能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MgO晶体,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个Cu晶胞中实际占有________个铜原子,CaCl2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________。
答案(1)金刚石晶体(2)金刚石、MgO、CaCl2、冰、干冰(3)小于MgO晶体中离子的电荷数大于NaCl晶体中离子电荷数;且r(Mg2+)<r(Na+)、r(O2-)<r(Cl-)(4)4 8解析(1)冰晶体、干冰晶体均为分子晶体,粒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成晶体,Cu晶体中微粒间通过金属键结合形成晶体,MgO和CaCl2晶体中微粒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晶体。
高中化学选修3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讲义及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一、晶体常识1、晶体与非晶体比较自范性:晶体的适宜的条件下能自发的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对称性:晶面、顶点、晶棱等有规律的重复各向异性:沿晶格的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的周期性和疏密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导致的在不同方向的物理化学特性也不尽相同。
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晶胞在晶体中的排列呈“无隙并置”。
4、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某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n属于这个晶胞。
中学常见的晶胞为立方晶胞。
立方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如下:①晶胞顶角粒子为8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8②晶胞棱上粒子为4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4③晶胞面上粒子为2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2④晶胞内部粒子为1个晶胞独自占有,即为1注意: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粒子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
二、构成物质的四种晶体1、四种晶体的比较(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
(2)原子晶体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小的键长短,键能大,晶体的熔、沸点高。
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3)离子晶体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相应的晶格能大,其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
晶格能:1mol气态阳离子和1mol气态阴离子结合生成1mol离子晶体释放出的能量。
(4)分子晶体①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熔、沸点越高;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的高。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③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
④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5)金属晶体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
化学选修3课本中各章节《问题交流及习题参考答案》
化学选修3课本中各章节《问题交流及习题参考答案》(来源教师用书)共18页目录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本章说明第一节原子结构三、问题交流【学与问】1. 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2. 每个能层所具有的能级数等于能层的序数(n)。
3. 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思考与交流】1. 铜、银、金的外围电子排布不符合构造原理。
2. 符号[Ne]表示Na的内层电子排布与稀有气体元素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O:[He]2s22p4 Si:[Ne]3s23p2 Fe:[Ne]3s23p63d64s2或[Ar]3d64s2四、习题参考答案1. A、D2. D3. B4. C5. C6. C是Mg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而A、B、D都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三、问题交流【学与问1】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元素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逐渐升高;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学与问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核电荷数的增加使核对电子的引力增加而带来原子半径减小的趋势大于增加电子后电子间斥力增大带来原子半径增大的趋势。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子能层增加,电子间的斥力使原子的半径增大。
【学与问3】1. 第一电离能越小,越易失电子,金属的活泼性就越强。
因此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金属的活泼性就越强。
2.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用I1表示),从一价气态基态正离子中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消耗的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用I2表示),依次类推,可得到I3、I4……同一种元素的逐级电离能的大小关系:I1<I2<I3<……即一个原子的逐级电离能是逐渐增大的。
这是因为随着电子的逐个失去,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越来越大,再要失去一个电子需克服的电性引力也越来越大,消耗的能量也越来越多。
【练习】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部分全国高考题(含答案)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13新课标Ⅰ】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电子数为。
(2)硅主要以硅酸盐、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个原子。
(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
工业上采用Mg2Si和NH4CI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①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6)在硅酸盐中,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
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化学式为2.【14新课标Ⅰ】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二十面准晶颗粒由Al、Cu、Fe三种金属元素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1)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基态Fe原子有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可用硫氰化钾检验Fe3+,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为。
(3)新制备的氢氧化铜可将乙醛氧化为乙酸,而自身还原成氧化亚铜,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
氧化亚铜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个铜原子。
(4)铝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0.405nm,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 ,列式表示铝单质的密度g·cm-3(不必计算出结果)。
3.【15新课标Ⅰ】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形象化描述。
北京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4章选择题专项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一、选择题1.关于生活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可以发生氧化反应、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B.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制取肥皂和甘油C.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D.毛、发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答案:A解析:A.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和羟基,故可以发生氧化反应、银镜反应,但由于葡萄糖属于单糖,故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错误;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即肥皂的主要成分)和甘油,故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制取肥皂和甘油,B正确;C.油脂中含有较多不饱和键的熔点较低的为油,不含或含有较少不饱和键的熔点较高的为脂肪,故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C正确;D.毛、发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D正确;故答案为:A。
2.化学在抗击新冠肺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医用消毒剂使用的酒精浓度在75%(体积分数)左右消毒效果最佳B.免洗洗手液的有效成分活性银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C.传播新冠病毒的气溶胶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 1nm ~ 100nm之间D.制作口罩的熔喷布能100%挡住新冠病毒答案:D解析:A.乙醇(酒精)作为消毒剂使用时,常用浓度是75%,低于75%,达不到杀菌目的,高于75%,又会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迅速凝固而妨碍酒精向内渗透,也会影响杀菌效果,故A正确;B.免洗洗手液的有效成分活性银离子属于重金属盐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B正确;C.根据胶体的特征,传播新冠病毒的气溶胶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故C正确;D.新冠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而飞沫的直径比病毒大,制作口罩的熔喷布能有效阻挡颗粒较大的含有新冠病毒的气溶胶飞沫,但无法挡住新冠病毒,故D错误;答案选D。
3.物质的应用性是化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FeCl3水溶液显弱酸性,可用作H2S的脱除剂B.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制溴工业中吸收Br2C.NaN3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可用作汽车安全气囊产气药D.H2O2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作供氧剂答案:C解析:A.FeCl3具有氧化性,可氧化H2S,所以不能用作H2S的脱除剂,故A不符合题意;B.SO2具有还原性,Br2具有氧化性,两者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用于制溴工业中吸收Br2,故B不符合题意;C.NaN3分解产生大量N2气体,可用作汽车安全气囊产气药,故C符合题意;D.H2O2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作消毒剂,故D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考点——电流表改装【答案】
电流表改装1、表头:小量程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用 G 表示。
2、表头三个参数:(1)电流表的内阻:电流表G 的电阻g R 叫做电流表的内阻。
(2)满偏电流:指针偏转到最大刻度时的电流g I 。
(3)满偏电压:电流表G 通过满偏电流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g U 。
一、表头改装大量程的电压表(1)措施:给表头串联一个电阻,使其分压(2)改装电路图:(3)串联电阻的阻值 根据欧姆定律R U I =得gg g g g I R I U I U U R -=-= (4)改装后电压表的总内阻:【例题】 有一电流表G ,内阻Rg =10 Ω,满偏电流Ig =3 m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V 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多大?由题意知电流表G 的满偏电压U g =I g R g =0.03 Vgv R R R +=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当达到满偏时,分压电阻R的分压U R=U-U g=2.97 V所以分压电阻阻值R=U gI g=2.970.003Ω=990 Ω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R V=R g+R=1 000 Ω.【针对习题】一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2 mA,内阻R g=500 Ω,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V 的电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需串联一个1 500 Ω的电阻B.需串联一个1 000 Ω的电阻C.需并联一个1 000 Ω的电阻D.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为1 000 Ω二、表头改装大量程的电流表(1)措施:给表头串联一个电阻,使其分压(2)改装电路图:(4)并联电阻阻值:I g R g=(I-I g)RR =I g I -I g R g(5)改装后电流表的总内阻:R A =RR g R +R g【例题】有一电流表G ,内阻Rg =10 Ω,满偏电流Ig =3 mA ,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0.6 A 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多大? 改装成量程为0~0.6 A 的电流表,当达到满偏时,分流电阻R 2的分流I R =I -I g =0.597 A所以分流电阻R 2=U g I R ≈0.05 Ω 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R A =R g R 2R g +R 2≈0.05 Ω 【针对习题】1、一个电流表的内阻R A 为0.18 Ω,最大量程为10 A ,刻度盘分为100个刻度。
高中物理选修33课后习题和答案以及解释
高中物理选修33课后习题和答案以及解释问题1:一个物体匀速运动的速度是2 m/s。
当它经过15秒后的位移是多少?答案:位移 = 速度 ×时间 = 2 m/s × 15 s = 30 m。
解释:物体的位移是其速度乘以运动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物体的速度是2 m/s,时间是15秒,因此位移是2 m/s × 15 s = 30 m。
问题2:一个小球下落1秒钟的时间,下落的距离是多少?答案:下落距离 = 1/2 ×重力加速度 ×时间的平方 = 1/2 × 9.8 m/s^2× (1 s)^2 = 4.9 m。
解释:物体下落的距离可以通过公式下落距离 = 1/2 ×重力加速度 ×时间的平方来计算。
在这种情况下,重力加速度是9.8 m/s^2,时间是1秒,因此下落的距离是1/2 × 9.8 m/s^2 × (1 s)^2 = 4.9 m。
问题3:一个物体以5 m/s^2的加速度向前运动10秒钟,它的末速度是多少?答案:末速度 = 初始速度 + 加速度 ×时间 = 0 + 5 m/s^2 × 10 s = 50m/s。
解释:物体的末速度可以通过初始速度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来计算。
在这种情况下,物体的初始速度为0,加速度为5 m/s^2,时间为10秒,因此末速度为0 + 5 m/s^2 × 10 s = 50 m/s。
问题4:一个汽车以22 m/s的速度行驶了10秒钟,它的位移是多少?答案:位移 = 速度 ×时间 = 22 m/s × 10 s = 220 m。
解释:汽车的位移可以通过速度乘以时间来计算。
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的速度是22 m/s,行驶的时间是10秒,因此位移为22 m/s × 10 s= 220 m。
问题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4 m/s^2的加速度向前运动5秒钟,它的末速度是多少?答案:末速度 = 初始速度 + 加速度 ×时间 = 0 + 4 m/s^2 × 5 s = 20m/s。
选修3《逻辑与思维》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易混易错辨析
1.思维因能够揭示本质与规律而具有正确性。( × ) 【解析】正确揭示事物本质与规律的思维是正确思维。 2.思维促进认识对象的发展进步。( × ) 【解析】正确思维促进认识对象的发展进步。 3.思维是人们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 ) 【解析】思维是人们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4.“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广义角度讲的,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 ) 【解析】“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 5.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 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 ) 【解析】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 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说明思维具有概括性。
易混易错辨析
11.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 ( × ) 【解析】思维本身不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因此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12.形象思维是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的。 ( × ) 【解析】形象思维是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的,抽象思维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13.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和想象等反映认识对象。 ( × ) 【解析】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 14.思维是在头脑中产生的 ( × ) 【解析】思维是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的。思维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情境探究:思维的特征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探究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思维的特征有关知识,谈一谈毛泽东的这首词体现了思维的哪些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考点答案1.国家的性质:①国家的性质(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②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
③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根据国家性质划分的。
国家的历史类型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①民主就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
②专政就是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③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①国体就是国家的性质或阶级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②政体就是国家的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③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4.代议制的含义: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5.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依据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可将政体划分为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①民主共和制:A.含义:民主共和制就是与君主专制相对立的政体,是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
B.表现:在民主共和制国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经过选举产生。
C.类型--总统制民主共和制,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委员会制民主共和制。
②君主立宪制:A.特征: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B.原因: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制进行改良的产物。
C.类型: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依据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可将政体划分为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制、委员会制四种。
③议会制:A.特征:政府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政府首脑一般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政府首脑从政见基本相同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
B.类型:议会制民主共和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④总统制:主要特征是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总统不仅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而且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依据宪法规定,一般有任期限制;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6.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①单一制国家:A.组成单位是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
B.主要表现有: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
C.主要特征有: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
D.主要类型有: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
②联邦制国家:A.组成单位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
B.主要表现有: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各组成部分的权力并非由整体所授予,而是它自身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
7.维护国家统一:①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
②维护国家统一的要求--维护民族团结,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或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8.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①分类:按成员性质划分,国际组织可划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按地理范围划分,国际组织可划分为世界性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按职能范围划分,国际组织可划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专门性国际组织。
②作用:A.积极作用: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B.消极作用: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制约,有其局限性;大国依仗实力,力图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和霸权的工具。
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考点答案9.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及实质①形式: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②形成原因: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改良封建专制。
③结构(国家机构):国王(女王),议会(国会),内阁(政府)。
④运行特点:国王是虚位元首,具有象征性地位、礼仪性程序性职权,但可任免首相、批准法律;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是立法者、监督者,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制约、监督政府);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 行使最高行政权力,首相是政府首脑,由女王任命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
⑤实质:女王是贵族、资产阶级的代表,议会是“有钱人议事的场所”,工党与保守党轮流组阁;实质是资产阶级(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的地位和利益服务。
10.法国的国家机构、法国政体的运行与特点①国家机构:总统,政府,议会。
A.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任期五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任命总理。
B.政府:总理是政府首脑,由总统任命;总理领导政府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政府要对议会负责。
C.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国民议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主要行使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弹劾权);参议院由选举团选举产生在行使立法权方面,参议院与国民议会有同等的权力。
②政体的运行:A.总统通过任命总理、组织政府,直接领导国家行政权力的实施,总统根据宪法赋予的权力,在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B.总理与总统共享行政权力、领导政府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但政府要对议会负责;C.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对总统和政府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监督和制约作用,议会(参议院)多数党有权推荐总理候选人。
③政体的特点:A.“半总统半议会制”--法国政体包含总统制因素,如总统由普选产生,总统掌握着最高行政权力,总统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总统不对议会负责等;法国政体也包含议会制因素,如政府对议会负责而不对总统负责,议会可通过表决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来决定政府的去留等。
B.“行政双头制”(左右共治)--总统和总理共享行政权,但有基本分工--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总统占主导地位,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总理听命于总统,施政重点是内政经济。
C.多党制--始终未能形成两个左右政治局势的大党;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党派林立;随着中间阶层壮大,左右翼政党都出现向中间靠拢的趋势。
11.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①区别:A.政体类型不同: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国是半总统半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B.议会地位不同: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最高权力机关;法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其地位作用均不能与英国相提并论。
C.国家元首产生、地位、职权不同:英国国王是世袭、终身制的“虚位君主”,只承担礼仪性、程序性职责;法国总统是由选民直选产生、有任期规定的,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
D.政党制度不同:英国实行两党制,由议会多数党组阁;法国实行多党制,由几个党派联合形成议会多数派并组成多党联合政府。
E.政府首脑产生、权力不同:英国首相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权力很大;法国总理由总统任命,权力比英国首相小得多。
F.国家权力重心不同:英国的国家权力重心在首相,政府较为稳定;法国的国家权力重心在总统;总理受总统、议会双重制约;政府不太稳定。
②联系:A.从政体与国体关系看,英法两国的政权性质相同,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政权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根本目的都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B.从执政党性质、作用看,英法两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资产阶级政党)。
C.从国家权力运行方式看,英法两国权力机关都出现了议会权力萎缩、行政权力加强的变化趋势。
D.就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言,英法两国的政体都渐趋成熟,但也面临着问题、弊端,而这些是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所导致的,无法通过调节政体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12.英法两国政体不同的原因①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阶级力量对比不同:A.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贵族妥协,以革命加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B.法国资产阶级、民众无法妥协,采取彻底资产阶级革命方式推翻封建王权,最终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度。
②英法两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不同:A. 英国政治文化传统比较保守,善于妥协,政体变革往往采用渐进方式。
B.法国的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舆论准备、理论武器,形成了激进的革命政治文化。
专题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制:以美国为例考点答案13.美国联邦制的特点和利弊--联邦制之下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关系的基本特征:①特点:A.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联邦宪法规定,联邦与州政府分权的准则--联邦政府享有宪法“列举的权力”以及从“列举的权力”中引申出来的权力;州政府拥有“保留的权力”,主要是处理本州范围内的事务。
B.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在联邦制下,联邦政府与州之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在各自规定的权限范围内都享有最高权力,都享有对人民的直接管辖权,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联邦设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各州也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联邦政府不能任命州政府的官员,不能监督、考核州政府的施政行为,州政府也不得干涉联邦事务。
C.联邦地位高于州--联邦宪法规定,联邦宪法、法律以及以联邦名义缔结的条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各州必须遵守;州的宪法或法律,凡与联邦宪法、法律或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
②利弊:A.联邦制的最大优点--保持联邦是一个强大、统一国家的同时,确保州的灵活性、创造性。
B.联邦制的最大问题--效率不高,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相互扯皮、推诿,各州政府之间各自为政。
全国性资产阶级利益集团与地方性资产阶级利益集团分享权力,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资产阶级则利用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相互推卸责任。
14.美国两党制的实质①民主、共和两党在意识形态、阶级基础方面,没有本质区别;在具体议题上的政策和主张有明显差别,但差别不过是充当两党制得以运行的基础;两党制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相互监督和制衡的机制保障;两党之间的竞选,是有钱人的权力游戏、有权人的金钱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