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学鉴赏结课考试论文选题
文艺学论文选题大全
文艺学最新论文选题第一部分(101~~200)1、《诗三百》诗歌观念与孔子论诗2、《楚辞》的楚文化精神3、《楚辞》与《诗经》赋比兴艺术的发展4、《左传》梦象的文学意蕴5、《战国策》的写人意识及写人艺术6、论汉代的诙谐小赋7、从两汉乐府民歌看中国古代诗歌的叙事艺术8、从意象构成比较建安与盛唐风骨的异同9、论《史记》语言的文学特色10、论玄学与魏晋诗歌的关系101 禅境与诗境102 试论严羽“别才”“别趣”说103 试论严羽的“妙语”说104 严羽“气象”说述评105 严羽反对江西诗派得失谈106 曹丕与韩愈的“文气”说比较107 欧阳修的文学思想108 黄庭坚的文学思想109 苏轼“自是一家”与李清照“别是一家”词学观之比较110 评李清照诗词观比较研究111 李清照诗词观比较研究112 从《词源》看张炎的词学观113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的文学思想114 公安派性灵说的文学趣味115 王夫之诗学思想述评116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的诗学批评观117 黄宗羲的诗学观118 论叶燮的《原诗》119 王士祯“神韵说”得失谈120 沈德潜的诗学批评观121 袁枚“性灵说”的文学趣味122 明清诗学中的“诗史说”略评123 明清诗学中的“格调说”述评124 《石洲诗话》的诗学批评观125 从《古文辞类纂》看姚鼐的古文观126 清代浙常两派词学见解异同辨127 试论周济的宋四家门径论128 比兴学说与古代词学理论的建构129 传统词学理论中的老庄思想130 略论中国词学中的“忏情”意识131 陈廷焯“沉郁”词说与儒家诗学132 王国维的纯文学观133 《人间词话》综论134 王国维:“境界”说135 王国维“境界说”与况周颐“词境说”异同辨136 梁启超文学思想得失谈137 梁启超艺术精神的近代化内涵138 从《艺术录》看钱钟书的清代诗学研究139 论叶嘉莹的词学批评特色14、南朝山水诗发展的轨迹15、谢朓山水诗情景交融的艺术对诗歌发展的贡献16、吴声、西曲的产生与发展17、南朝文学对北朝的影响18、论“盛唐气象”19、论李白饮酒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色20、李商隐诗歌的意象选择与组合特点21、唐代桂林山水诗概观22、论王维《辋川绝句》的“空”23、王昌龄与李益边塞七绝之比较24、杜甫咏物诗中的人道主义25、李商隐咏七绝的艺术技巧26、论柳宗元的柳州诗27、唐玄宗与杨贵妃题材在文学作品中嬗变140 试论中国古代的闲适思想与当前的休闲文学141 亚里士多德《诗学》研究142 柏拉图文艺思想研究143 布瓦洛《诗的艺术》144 狄德罗文艺思想评述145 谈莱辛的《拉奥孔》146 诗与画的界限——从《拉奥孔》谈起147 歌德文艺思想述评——读《歌德谈话录》148 黑格尔的悲剧论149 黑格尔的文学人物论150 斯达尔夫人文艺思想述评151 雨果文艺思想述评152 华兹华斯的诗学理论153 巴尔扎克文艺思想述评154 别林斯基文艺思想述评155 丹纳的《艺术哲学》156 “新批评”的批评原理——读韦勒克的《文学理论》157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158 文艺的心理分析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59 审美与人生160 论壮美与崇高161 论真,善,美36、论辛弃疾的苦闷37、《梦窗词》的艺术特征38、元代山水散曲的审美意趣39、明散曲对元散曲的继承和发展40、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象41、试论明代拟话本小说中反映的市民情绪42、中国古代戏曲中“大团圆”结局的文化意蕴43、大团圆结局与元代社会的伦理观44、王实甫《西厢记》与汤显祖《牡丹亭》比较研究45、龚自珍《己亥杂诗》的创作心态46、《水浒传》女豪杰形象分析47、历史、神话与现实——《封神演义》研究48、《红楼梦》主题的多义性49、《孽海花》对其前谴责小说的超越162 审美教育与人格建构163 审美活动的社会历史性质164 艺术美的特征165 优美与崇高的比较分析166 略说崇高167 略谈悲剧感168 论荒诞与美169 美感是一种自由感受170 美感的直觉性和社会性171 审美判断标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172 审美欣赏中的再创造173 审美与想象174 人格美之我见175 论山水美176 论形式美177 论风格美178 论审美想象179 论审美移情180 论审美态度181 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182 审美理想与艺术时空183 论科技美184 略谈自然美的特征185 小说与诗歌的审美差异186 短篇小说的审美特征187 中篇小说的审美特征188 长篇小说的审美特征189 戏剧小品的审美特征190 谈新时期小说的审美流向61、论李商隐的“无题诗”的创作特色62、论杜牧七言绝句的特色63、论晚唐小品文的艺术追求64、论李煜词的创作成就65、论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66、论柳永词的语言特色67、论苏轼对词境的开拓68、论苏轼的散文特色69、论黄庭坚的诗歌特色70、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71、论李清照的词论及其实践72、论白石词的主要特色73、论范成大的田园诗74、论苏轼的诗歌美学思想75、试论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发展和贡献76、试论南北朝文学在文学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77、试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征及其表现78、试论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成就191 悲剧的审美类型192 简说艺术美和现实丑的关系193 比较文学的理论与方法194 接受美学的理论与方法195 结构主义批评的理论与方法196 天人合一思想的美学意197 中国古代美学中审美趣味的研究198 论中国自然美意识的历史发展199 “比德”与“畅神”审美观之比较200 《周易》美学思想浅析第二部分(201~~265)80、宋诗特色剖析和评价81、试论苏轼在宋代文学中的突出地位82、试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83、中国古代文学中各种体裁的流变研究84、古代著名作家个案研究85、古代文学专书研究86、古代文学中各种现象的研究87、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命题研究88、古代文学传播研究201 儒家的美育思想202 道家的美育思想203 庄子美学思想浅析204 庄子心斋,忘坐的美学思想205 论道家之“虚静”与宋儒之“主静”206 “错彩镂金”与“芙蓉出水”之比较207 论禅静的审美特征及其人文精神208 试析词家对词人心性的德性解读209 词品观念与词体的道德美学210 境界观念与词体的道德美学211 境界观念的词学走向及其意义212 音乐艺术与词体审美个性的关213 唐诗名篇接受史研究214 古文名篇接受史研究215 古典名剧接受史研究216 古典小说接受史研究217 试论李贽童心说的审美个性218 试论龚自珍的心力美学思想219 从《野草》看鲁迅的生命悲剧意识220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221 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读《文艺心理学》222 朱光潜的诗学理论——读《诗论》223 宗白华的艺境理论——读《美学散步》224 菜仪的美学思想——读《新美学》225李泽厚的美学思想《美学四讲》226 丰子恺的美学思想——读《丰子恺论艺术》227 席勒美育思想评书述228 卢卡奇美学文艺学述评229 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述评230 霍81.克海默的批判理论231 啊多诺的“否定的美学”232 吗尔库塞的新感性研究233 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234 先秦儒学思想互补研究1.论文学研究会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2.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 3.论阿Q性格 4.论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 5.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 6.论左拉对矛盾小说创作的影响7.论里尔克对冯至诗歌的影响8.论冰心体9.论曹禺的《雷雨》10.论闻一多诗中的想象11.论丰子恺的散文创作12.论中国现代学者散文235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36 “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启示237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238 《庄子》寓言故事中的艺术精神239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宗教功能240 茶道浅析241 试析词家对艳词体性的文化诠释242 当前大众文化现象研究243 当代大学校园人文精神的现象分析244 詹母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研究245 论艺术创作中的“技”与“道”246 中国山水画的生命意识247 中国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248 中国诗画艺术的共通性249 园林建筑美诌议250 试论中国的书法艺术251 兴发感动与中国古代的艺术精神252 试论中国古代艺术的浑化理论253 享乐心理与唐宋词艺术的娱乐性254 士心复苏与唐宋艺术的典雅化255 刘熙载“厚而清”艺术思想评价256 中国盆景艺术的生命精神257 电影的艺术欣赏258 相声的艺术技巧259 从《雷雨》看戏剧的结构原则260 戏剧的结构形态261 悲剧的艺术特征262 喜剧的艺术特征263 电视连续剧的艺术欣赏264 读托尔斯泰的《艺术论》265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艺术论第三部分(1~~60)1.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剧问题的思考2、农村题材小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3、论通俗文学的地位4、论文学作品和文学家的社会责任5、文学人物的虚构性和真实性6、著名美学家的观点研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普洛丁、圣托马斯、阿奎那、达芬奇、布瓦洛、博克、休漠、鲍姆加通、莱辛、康德、席勒、黑格尔、叔本华、尼采、车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巴尔特、福坷、尧斯、雅各布逊、伊瑟尔等) 7、诗歌音律与诗歌意义的关系(可以分析一个诗人或他的作品) 8、文学怎样发挥社会影响力9、《毛诗序》的诗歌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0、王国维“境界说”11、悲剧艺术的深刻性(以具体作品为分析对象) 12、严肃文学(小说、诗歌等)走向低谷的原因13、当代流行的审美文化的分析(针对某一种) 14.论历史传统与现实生活对文艺创作的双重作用15.论创作者的艺术欣赏对其创作活动的意义16..对艺术欣赏者的再创造问题的探讨17..论新写实小说之“新”18..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艺术表现19..浪漫主义的理想性与艺术性问题20..自然主义文学的真实性:意义及其局限21..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关系一议22..“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接受美学23..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问题与审美教育25..日常生活与审美26.论情感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转换关系中的作用27..论抒情文学中的意象及其意义28..艺术散文中的意象和意境问题29..文学生产特征论30..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关系论31..论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32.从文艺欣赏中的避难就易现象看文艺的娱乐作用33..文艺的审美意义与24.乐作用关系谈34..港台流行歌曲与内地流行歌曲异同论35..港台流行歌曲与内地流行歌曲各自的特点及其趋近现象36.试论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艺术风格37.“戏说”的历史剧与历史剧的虚构性问题38.历史剧的“戏”说与“非戏”说39.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双重轨道上行走的科幻小说40.科幻小说审美特征论41.“韩风”何以西来?42.作为文艺创作的基础的“生活”究竟在何处?43.艺术积累与生活积累关系谈31.有意积累与无意积累及其意义44.文学阅读中的接受与创造45.文学创作中的主体间性问题46.文学阅读中的主体间性问题47.艺术真实与艺术倾向关系论48.论文艺创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取向的多重性49.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创作价值取向的实现及其条件50.现实性的矛盾与历史性的悖论51.网络文学审美特征论52.在文学与非文学的接壤处呈现53.文学的泛化与泛化的文学54.网络的虚拟性与真实性问题55.从《英雄》到《十面埋伏》56.从小说到电影:琼瑶凭什么吸引接受者?57.电视娱乐节目的文学意味问题58.对一种非文学对象的文学探讨59.中学的文学教育与小学的文学教育异同论60.当代视野中的“雅文学”与“俗文学”及其关系第三部分(1~~100)1 论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观2 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批评“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的统一3 马克思论希腊艺术4 恩格斯论现实主义13.论戴望舒的诗14.论徐志摩的诗15.论绘画对艾青诗歌创作的影响16.论感觉派17.论钱钟书的《围城》18.论上海文化对张爱玲小说的影响19.论满族文化对老舍小说创作的影响20.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21.论海派22.论京派22.论九叶诗人24论孤岛文学25.论解放区的文学创作26.论“赵树理方向”27.论老舍的《茶馆》28.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29.论寻根文学思潮30.论新写实小说31.论新历史文学32.论朦胧诗33.论北岛的诗歌创作34.论舒婷的诗歌创作5 恩格斯论文学批评6 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7 论文学的社会作用8 论“文学是人学”9 论文学的娱乐作用10 意境的美学特征11 神韵说与境界说的比较12 意境与典型比较13 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14 象征形象的结构特征15 心态结构与情节结构比较16 意识流的基本特点及审美特征17 论文学语言的多义性18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19 艺术象征的类型与特征20 现实主义心理描写与意识流方法比较21 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以《红楼梦》为例)22 文学语言、日常用语、科学语言之比较23 论鲁迅的文学语言观24 论文学作品结构的审美原则25 通俗文学之我见26 喜剧的艺术手法——莎士比亚喜剧欣赏27 短篇小说的结尾艺术(以鲁迅、契科夫、莫泊桑小说为例)28 小说的悬念艺术29 情节小说、性格小说与心态小说30 试论寓言的艺术特点31 试论童话的艺术特点32 抒情诗的情感结构33 创作构思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34 艺术灵感的特质35 创作个性的基本特征36 从一部作品看象征主义的艺术特点37 文学欣赏的特点38 简论文学批评的标准39 科学思潮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40 论文学与人性的关系41 文学与宗教42 试论“虚静”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43 文学与社会心理44 论不同民族文学的横向交流45 文学与自然地理46 文学与道德更新47 论小说现代化在20世纪中国的推进48 当代中国文艺传播的特点49 文学欣赏中的“共鸣”问题50 论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51 想象、虚构与典型化52 现实主义文学心理描写的特点53 论“悲喜交融”(以《儒林外史》《阿Q正传》或《外套》为例)54 曹禺剧作女性形象论55 曹禺创作思想研究56 郭沫若早期文学观念研究35.论任洪渊的诗歌创作36.论晚生代小说创作37.论杨朔散文的意境38.论刘白羽散文的“激流勇进之美”39.论秦牧散文的联想40.论“文革”小说41.论样板戏42.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43.论建国后十七年的革命传奇小说44.论《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形象45.论郭小川诗歌中的“叛徒”形象46.论知青小说的演进历程47.论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蕴48.论巴金的《随想录》57 郭沫若历史剧创作论58 近年来的反腐小说评议59 新旧武侠小说观念比较谈60 网络文学刍议61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挑战62 文学的生态学研究63 关于女性主义批评的思考64 性格的内在冲突与性格美65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66 试论“比兴”说的历史演变67 《诗》可以“兴、观、群、怨”析68 曹丕“文气”说述评69 魏晋玄学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影响70 佛教语言观概述71 “言志”说和“缘情”说异同辨72 评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诗言志73 正变学说与中国古代诗学史理论74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的地域观念75 直觉性语词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特色76 从诗歌地位的界定看中国古人的精神追求77 从诗史理论看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价值观78 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情感论79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气说”述评80 试论刘勰“文之枢纽”的整体性81 《文心雕龙·原道》浅析82 从《辨骚》论刘勰的“通变观”83 就《辨骚》论刘勰对屈赋的评价84 “通变”析85 试论“风骨”在创作中的融合86 从《体性》《定势》看《文心雕龙》风格论的内在联87 评《知音》“六观”说88 论《神思》的主客观关系89 论《物色》的主旨90 从钟嵘的“三义”说和白居易的“六义”说看中国诗学的两大流派91 浅谈钟嵘“滋味说”与司空图“韵味说”的关系92 论钟嵘的评诗标准93 钟嵘对“永明体”批评得失论94 从《戏为六绝句》说杜甫评诗的审美价值95 司空图的“韵味”说述评96 严羽“兴趣说”与司空图“韵味说”的异同97 评《二十四诗品》的意境说98 司空图的“四外”和严羽的“四中”比较观99 试评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100 韩柳古文见解异同论57.论中国古代诗歌对余光中诗歌创作的影响58.论王蒙小说的语言艺术59.论余华的小说60.论汪曾祺小说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贡献61.论王蒙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贡献62.论存在主义思潮对中国作家的影响63.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影响64.论“广西三剑客”的小说创作65.论沈东子的小说创作66.论新时期的女性小说67.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影响68.论楚骚传统对湖南作家的影响。
文学论文题目大全
文学论文题目大全论文题目是全文给读者和编辑和第一印象,文题的好坏对论文能否利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我们要怎么确定文学论文的题目呢?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文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文学论文题目(一)1. 《红楼梦》对偶句翻译策略研究2.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下的汉语习语英译研究3. 基于《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的体验文化教学法研究4. 和合本《圣经》的异化翻译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5. 文化翻译视域下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研究6. 青主与黄自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与美学特征之比较研究7. 普通话、客家方言和韩国语汉字音的语音对比研究8. 从后殖民理论视角论林纾的翻译9. 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论《新青年》的翻译活动10. 《红楼梦》中称谓语翻译11. 民国时期教会大学的文学教育与新文学之间的关系12. 语言的召唤—当代中国语言批评的特点与反思13. 迈克尔·克莱顿科幻文学作品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研究14. 宋词隐喻翻译研究15. 文学翻译中异化趋势的可能性16. 晚清白话文热潮研究17. 不可见的存在:翻译“度”的研究18. 中德英语教育比较研究文学论文题目(二)1.当代中小学生新编顺口溜论2.当代社会顺口溜论3.当代笑话论4. 论民间文学的实用性5.论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6.论民间文学的传统性7.论民间文学的集体性8.论民间文学与表演性的关系9. 论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10. 民间文学与风俗习惯的关系11.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12.论民间文学在生产劳动中的实用价值13.民间文学总结劳动经验论14.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15.论民间文学的娱乐功能16. 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17. 论洪水神话18. 论神话的艺术特征19.论神话的影响文学论文题目(三)1. 《圣经》汉译思想之变迁2. 从英文报刊看新教传教士对中国近代语言文学的认识3. 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科技翻译活动研究4. 顺应论视角下对英若诚戏剧译作《推销员之死》的研究5. 从关联理论视角分析文学翻译的可译性限度6. 从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看中英翻译的不可译性7. 《红楼梦》同辈亲属称谓语的翻译对比研究8. 官话和合本圣经的翻译及其对汉语的影响9. 从文化缺省及其翻译补偿看唐诗中典故的英译10. 演唱意大利语歌曲语音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11. 从文化视角看中医翻译12. 生命·民族·博爱·审美13.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14. 英汉议论文语篇修辞结构对比研究15. 中国古典诗词的隐喻研究16. 以写作的名义17. 哲学角度论唐诗翻译双层次归化异化18. 《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关联理论的运用19. 近代国语运动研究20. 从语言与文化角度分析贾平凹作品《浮躁》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文学论文,希望能帮到您!浅谈现当代文学中的理性精神体现如果想对某段社会的现实情况加以了解,那从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就能找到蛛丝马迹,文学对于社会变革与社会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文学类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参考
文学类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参考2021文学类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参考文学理论毕业论文题目1、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2、文学地理学:基于“空间”之维的理论建构3、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接受与影响4、场外理论的文学化问题5、理论批评:回归汉语文学本体6、文学理论的创新问题7、中国文学理论的重建:环境与资源8、以文学批评为枢纽的文学理论建构9、现代小品理论研究10、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11、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关系研究12、俄苏文学与“十七年中国文学”13、中国形神理论发展演变研究14、美国生态文学研究15、文学理论范式:现代和后现代的转换16、戏仿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概念及其流变17、当今的文学理论18、文学与政治的博弈--瞿秋白译介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纠结19、理论如何文学?--以乔纳森·卡勒理论观的调整为参照20、 1898~1927:西方文学理论早期引介研究21、比较文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22、期刊媒介与文学理论关系问题研究23、隐喻与文学批评理论24、色·宝音尼木和《文学入门》之文学体裁理论研究25、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文学译者批评的理论探索26、希利斯·米勒文学言语行为理论研究27、文学语篇的语用文体学研究28、弗洛伊德理论的自我矛盾及其影响下的文学创作29、作为文学理论新范式的批判心理学30、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接受与新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31、新时期文学批评现象回顾与理论反思32、王学与中晚明文学理论的关系研究33、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范式研究34、罗宾·沃霍尔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研究35、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建构三十年36、论汤显祖的“唯情”文学观37、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影响38、海峡两岸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比较39、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看五四前后的外国文学翻译40、胡适白话文学理论的现代语言学阐释41、试论西方的“女性写作”理论--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女性写作42、回到文学本身--大文化研究批判43、七子派文学理论与阳明心学关系研究44、许渊冲文学诗歌翻译理论研究45、从文学理论到理论--晚近文学理论变局的深层机理探究46、洛文塔尔文学传播理论研究47、韦勒克文学理论研究48、从文学批评到文化理论49、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50、伊格尔顿意识形态文学批评理论透视中文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语境研究2、中国梦宣传融入留学生汉语教学的研究3、天水秦州方言中的“家”4、基于认知风格的汉字教学浅析5、声符多义成因及声符义关系探寻6、古入声韵在《徐州十三韵》中的消变轨迹研究7、从申论考试看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8、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科学化教学浅析9、英汉概念隐喻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误解10、论英汉跨文化交际词汇对比模式11、基于民族文化的中文禁忌语研究12、汉语中的前置性修饰语的类型归属分析13、昆仑神话及其语源探讨14、含地名的歇后语1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英禁忌文化差异16、英汉感官动词的隐喻对比研究17、大学语文活动课教学之我见18、成都方言词汇中的饮食民俗探究19、试论现代汉语“X哭了”格式20、汉语多音字浅析21、“十年来”和“十来年”22、“领导”称谓的泛化及其原因23、《说文解字·竹部》与中国古代信仰崇拜24、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改的思考25、试论对外汉语中的繁简体汉字教学26、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提问研究27、浅析比较文学与面向世界的中文教育28、英汉写作差异对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启示29、浅谈汉字的国际化及对外汉语中的汉字教学30、浅谈对外汉语川方言称谓语31、俄汉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对比研究32、俄汉语流重音声学实验对比研究33、汉语言文化价值教育研究34、“象形字说”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35、现代汉语教学中文学思维的应用研究36、“莲花落”与“莲花乐”37、《大学语文》中的古诗文注释商榷38、写钞本时代异质性文本的发现与研究39、浅析汉语委婉语中的亲属称谓词40、战国时期中山国文字来源浅析41、基于语言经济原则对网络语言的研究42、汉韩主位结构对比研究43、繁体字的文化传承价值与意义研究44、网络时代的“谣言体”--以微信朋友圈为例45、集合名词与个体量词搭配现象的认知考察46、浅析英汉委婉语的差异性与相似性47、网络成语及产生途径分析48、辞格的视觉修辞效果在广告中的运用49、句式的视觉修辞在广告中的运用50、现代汉语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研究儿童文学论文题目1、试论在学前教育专业下的儿童文学课程实施思索--以广西教育学院为例2、小学语文课程视野中的儿童文学及其教学3、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叙事之思考:以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为中心4、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见》的版本与修改5、正视与克制-"儿童文学"古今之辨6、儿童文学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基于融合式教学模式7、美国经典儿童文学阅读"金课"探索--以《夏洛的网》为例8、浅析曹文轩的儿童文学创作9、试析儿童文学的阅读与教学--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10、少年儿童出版社隆重推出"新世纪儿童文学新论"11、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儿童文学翻译--以《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为例12、美国高校儿童文学课程设置--以佛罗里达大学为例13、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14、浅析新媒体语境下儿童文学的前景及推广15、周作人儿童文学翻译思想研究16、新世纪儿童文学新论丛书填补理论空白17、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的生态伦理意蕴18、探讨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19、童年小世界,文学大情怀--秦文君儿童文学创作论20、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以《彼得·潘》为例21、乡土语言与中国儿童文学英译的风格再造--以曹文轩作品《青铜葵花》的翻译为例22、《儿童文学》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23、周作人的儿童文学翻译:"形式国语化,内容要欧化"24、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有效运用探析25、苏斯博士作品的美国儿童文学教育观解读26、周桂笙儿童文学译介和儿童文学意识评析27、儿童文学视域下《城南旧事》的跨文本研究28、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儿童文学作品的运用分析29、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IP品牌的传播路径和发展趋势--以"皮皮鲁总动员"为例30、中国儿童文学外译研究综述31、芬兰儿童文学的民族风格32、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改革探讨33、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在世界文化场的多元化张力探析--以曹文轩《青铜葵花》为例34、朝鲜儿童文学中的"中朝友谊"书写--以20世纪50年代《儿童文学》为例35、后殖民视域中的中国儿童文学36、儿童文学作用与创新思维教育关系刍议37、人教版初中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情感教育教学探究38、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39、新中国七十年儿童文学的梳理与省思40、中国儿童文学"出海"策略探究--以曹文轩作品为例41、浅析孙幼军儿童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教育42、儿童文学视域下的主题写作教学研究43、儿童文学是不同生命间的对话44、关于儿童文学教育与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分析45、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46、儿童文学翻译中主体叙事交流的研究47、提高幼师生儿童文学素养的策略研究48、学前儿童文学对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策略研究49、梦、灵、情的三重境界--董宏猷儿童文学论50、儿童文学的商业化及其童心坚守文学类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参考相关文章:。
文学鉴赏的期末考试试题
文学鉴赏的期末考试试题文学鉴赏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A. 《红楼梦》B. 《呐喊》C. 《平凡的世界》D. 《边城》2. “红楼一梦”指的是哪部古典文学作品?A. 《聊斋志异》B. 《金瓶梅》C. 《红楼梦》D. 《儒林外史》3.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4.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不包括以下哪部作品?A. 《哈姆雷特》B. 《奥赛罗》C. 《麦克白》D. 《罗密欧与朱丽叶》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________的代表作,被誉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
2.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________的作品,该作品获得了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3.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情怀。
4. 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中,“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象征着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简述《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特点及其悲剧命运。
2. 分析《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及其复仇行动的复杂性。
四、论述题(30分)请结合具体作品,论述中国古典文学中“侠义”精神的体现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B4. D二、填空题1. 加西亚·马尔克斯2. 海明威3. 积极向上,不断追求4. 希望与重生三、简答题1.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一个复杂而立体的人物形象。
她美丽、聪明、热情,但同时也充满了矛盾。
在婚姻中,她感到不满足和束缚,因此她与军官沃伦斯基发生了婚外情。
安娜的悲剧命运在于她无法摆脱当时社会的道德束缚和偏见,最终在绝望中选择了自杀。
她的形象展现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困境和挣扎,同时也反映了托尔斯泰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文学作品鉴赏(中国古典)论文题目与要求
文学作品鉴赏(中国古典)论文题目及要求一、建议选题1. 《诗经》作品的重章叠唱的艺术形式分析。
2. 《秦晋殽之战》战争叙事的特点及人物形象分析。
3. 《逍遥游》的主旨及艺术风格。
4. 《离骚》所展现的诗人形象及艺术上的浪漫特征。
5. 《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的形象及司马迁的写作艺术。
6. 李白《蜀道难》的艺术表现特点。
7. 杜甫《自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
8. 韩愈《进学解》语言上的特点。
9. 李商隐《锦瑟》的艺术表现特点。
10.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对比和悬想的艺术特点。
11. 柳永《雨霖铃》词点染、铺叙的特点。
12. 苏轼《水调歌头》的思想内涵。
13. 李清照《声声慢》的艺术特点。
14. 辛弃疾《摸鱼儿》比兴手法的运用。
15. 《窦娥冤》第三折的艺术表现特点。
16.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曲词优美隽永的特点。
17. 《三国演义》(三顾茅庐)写人的手法。
18. 《水浒传》(风雪山神庙)中风雪描写的艺术效果。
19.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杜丽娘形象分析。
20. 《婴宁》中婴宁的性格特点。
21. 《桃花扇》(余韵)三个人物三段唱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2. 《红楼梦》(抄捡大观园)中晴雯、探春、迎春等人的性格特征。
二、要求:1,字数不少于1000字。
2,引用他人观点、数据、资料不超过文章内容的20%,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
3,言之有物,条理清晰,逻辑分明。
4,文从字顺,重点突出。
5,班级、姓名、学号写在第一页题目之下。
6,论文提交时间:第16周课堂上提交,提交时签字确认,其他时间提交无效。
三、评分标准:1、90分以上:A内容:中心突出、见解深刻B语言:行文流畅、语言准确C篇章:结构谨严、层次明晰2、80-90分:A内容:中心明确、内容充实B语言:文从字顺、语言基本准确C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3、70-80分:A内容:中心明确、内容尚充实B语言:语言通顺、有个别病句C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楚4、60-70分:A内容: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B语言:语言不通顺、病句较多C篇章:结构不完整、层次不清5、60分以下:A内容:文不对题、内容贫乏B语言:文理不通C篇章:结构层次混乱。
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
选择一个合适的毕业论文题目至关重要,它不仅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和重点,还直接影响到论文的质量和价值。
以下为大家提供一些不同学科领域的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为正在为选题而烦恼的同学们提供一些灵感。
一、文学类1、《<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研究》《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众多女性形象各具特色,但其命运大多以悲剧收场。
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可以探讨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以及人性的复杂。
2、《从<百年孤独>看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研究这部作品,可以深入了解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以及其对世界文学的重要影响。
3、《唐诗中的山水田园诗派研究》唐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山水田园诗派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独树一帜。
对这一诗派的研究可以包括其发展历程、代表诗人、艺术特色等方面。
二、历史类1、《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经济繁荣,社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研究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可以揭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2、《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战略决策及其影响》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纳粹德国的战略决策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这些决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3、《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兴衰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一千多年,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科举制度的兴衰历程,可以为当今的人才选拔制度提供一定的借鉴。
三、教育类1、《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探讨创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文学类(现当代文学方向)学年论文选题(doc-文档)
文学类(现当代文学方向)学年论文选题1、王安忆都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表征。
2、当代“女性诗歌”中的母亲形象分析。
3、余华小说中的细节的魅力及其叙事学分析。
4、莫言小说中的狂欢化叙事的特征及其意义。
5、样板戏对民间文学模式的吸纳及其美学意义。
6、王朔小说中的“顽主”形象的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意义。
7、九十年代以来诗歌中的“后口语”写作的诗学意义及其困境。
8、李洱《花腔》中的叙事话语分析及其美学意义。
9、当代五六十年代小说中的“成长”主题及对其具体表征的分析。
10、“下半身写作”中的“身体”的诗学意义及其批判。
11、汪曾祺的艺术世界12、从《沉重的翅膀》到《无字》——论张洁美学风貌的嬗变13、余秋雨散文的“寻根”情结14、武侠小说精神与民族大义—20世纪两次“武侠热”文化语境论析15、《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的层次性16、刘震云与新写实主义小说17、方方与池莉作品中的女权主义18、贾平凹眼中的艺术人生19、余华的寓言世界20、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21、“灰色”人生与灰色社会——论“潘先生”的精神轨迹和社会文化内涵22、论《故事新编》中“故事”与“新编”的关系23、从《命命鸟》看许地山对同期“问题小说”的超越24、相同的理论主张,不同的艺术追求——以闻一多《死水》和徐志摩《再别康桥》为例25、《荷花淀》与孙犁抗战小说的独特魅力26、战争题材的独特表现空间——从《荷花淀》到《百合花》27、论《子夜》中的屠维岳对吴荪甫形象塑造的正负面意义28、曹禺剧作《家》与巴金同名小说异同论29、“泛神论”影响与《女神》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30、赵树理小说的民间文化蕴含与民族文化追求——以《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为例31、从《小城三月》的色彩语词看萧红的创作心理32、从《小城三月》的童年视角看萧红小说的自我呈现33、从老舍《离婚》中张大哥的使命看老舍创作的知识分子内涵34、论老舍《离婚》的结构艺术35、论老舍《离婚》中的多重女性形象36、《围城》中言情与世情的悖论37、《围城》中知识分子的传统与现代内涵38、从《菊英的出嫁》探菊英母亲的心理39、从《春桃》看许地山的宗教情结40、论《死水微澜》中巴蜀意识的表现41、论五四文化精神中的异质因素及其影响42、论苏曼殊诗歌的现代启示意义43、《狂人日记》对文学革命的反思意义44、试论梁启超诗界革命的负面影响45、晚清民初诗歌意象的转型研究46、浅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积极意义47、鸳鸯蝴蝶派的被批判与事实发展48、《新青年》杂志前后期的比较研究49、赵丽华与胡适诗歌的“当下”意义对照浅析50、论裘廷梁白话论的实际影响51、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比较研究52、《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形象分析53、赵树理笔下的农民群像54、金庸小说中的民族意识55、论50—6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中的“老”农民形象56、当代作家的民间立场论57、论九十年代环境小说(生态小说)58、高行健与现代主义戏剧59、80作家群所折射的社会心态60、孟京辉的试验话剧风格61、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论析62、从《故事新编》看鲁迅的历史关怀63、鲁迅《野草》艺术特色论析64、以《天狗》为例看郭沫若诗歌的现代精神65、试析茅盾《子夜》的结构艺术66、《骆驼祥子》的多重悲剧论析67、以《骆驼祥子》为例看老舍小说的京味68、沈从文《边城》赏析69、曹禺《雷雨》主人公分析70、以《家》为例谈传统文化对巴金小说的影响71、荆冠下的维纳斯——论闻捷的爱情诗72、政治神话的苍白——论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73、相信与不相信——从食指北岛的诗歌看“知青”的心灵轨迹74、从王朔、韩寒看当代文人的炒作75、从《受戒》与《边城》的比较看汪曾祺与沈从文的渊源76、铁凝“三垛”中的女性张扬77、城市的灵魂——析王安忆的《长恨歌》78、从铁凝新作《笨花》看新世纪女性文学的启蒙话语79、从“身体写作”看女性文学的尴尬80、“突围”与“回归”——徐坤《厨房》中的女性悲剧命运81、试论新时期文学的悲剧精神。
中国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学分析2.《阿Q正传》中的丑陋人性3.《伤逝》和《寒夜》爱情悲剧比较研究4.鲁迅《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比较论5.《狂人日记》的解构主义特征6.《狂人日记》的反讽叙事7.在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穿越——鲁迅《狂人日记》的叙述学解读8.社会学场域中的悲剧之痛——鲁迅《祝福》之还原性解读9.论鲁迅小说的叙事伦理10.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11.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疯癫意象透视12.鲁迅小说中人物“死亡”现象初探13.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分析14.论鲁迅《野草》的原罪意识15.郁达夫作品中的忏悔意识16.沉沦与救赎——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描写17.颓废——郁达夫悲剧小说的美学形态18.冰心与庐隐之比较19.论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20.论《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21.论曹禺早期剧作中的基督教意识22.《雷雨》的神秘命运色彩探微23.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曹禺的影响24.家的梦魇——曹禺戏剧创作的心理分析25.曹禺前期戏剧中的人性剖析26.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如繁漪、陈白露、花金子、愫方等)27.蘩漪悲剧成因的心理探析28.试论曹禺剧作的“出走者”人物系列29.论《骆驼祥子》中的戏仿叙事30.高觉新和汪文宣比较论31.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村少女形象32.色彩、意象与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33.朦胧诗与新生代诗比较论34.汪曾祺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35.从《受戒》看汪曾祺的佛教文化意识36.汪曾祺小说文体的独创性37.试论汪曾祺的传统性38.论张贤亮小说的女性情结39.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寻根”情结40.千古文人侠客梦——论金庸小说中的侠与义41.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理想”42.阿城《棋王》的叙述学分析43.论阿城小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44.莫言小说运用色彩词的特点45.“酷刑”与审美——论莫言《檀香刑》的美学风格46.论残雪小说的窥视心理描写47.两种病态人格的心理透视──论张爱玲与残雪笔下的母亲形象48.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分析49.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50.《白鹿原》中的宗法文化研究论王安忆小说叙事策略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1]
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1]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1、论李健吾的短篇小说(或者:论李健吾小说的平民化)2、论“后浪漫派”小说的艺术特质3、《风萧萧》中的意象4、张爱玲小说的影视改编5、《小团圆》中的母亲形象6、《小团圆》中的女性形象7、《小团圆》的叙事特色(或者:《小团圆》的复调叙事)8、老舍小说的影视改编9、老舍小说的爱情叙事(或:老舍的女性观)10、老舍、邓友梅、王朔的“京味儿”小说11、老舍、邓友梅笔下的旗人形象12、茅盾的另类小说13、论钱钟书的短篇小说14、沈从文小说中的男性世界15、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世界16、浅析现代人文主义思潮17、论新写实文学中日常生活的诗性消解18、沈从文作品中的人文情怀19、早期乡土小说的民俗价值20、乡土文学与乡土小说21、论老舍创作中的人文情怀22、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探究23、觉新——一个矛盾交织的形象24、赵树理笔下的女性形象25、沈从文笔下的人性美26、曹禺话剧中象征手法的运用27、《雷雨》与《俄狄浦斯》的比较28、在启蒙思想关照下的中国现代话剧创作29、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30、三一律与中国现代话剧创作31、论述“地下诗人”食指诗歌的主题及艺术表现32、论述“白洋淀诗人群”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贡献33、论述赵树理或样板戏的“民间隐型结构”34、结合巴金的散文创作分析其艺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35、试论杨朔散文的美学理想极其局限36、论高晓声对中国农民命运的关注37、论马原小说的叙述风格38、论莫言“红高梁家族”39、论贾平凹小说创作的故土情结40、论新历史小说的创作特征41、论新写实作家的叙事风格42、论新时期女性小说作家的审美追求43、论舒婷诗中人文主义的理想追求27.44、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义45、论《白鹿原》对生活的审视与反思46、论20世纪80——90年代对赵树理的再评价47、汪曾祺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造的意义48、论韩东的诗歌写作49、贾平凹散文的美学探索50、分析王安忆(或莫言、余华、铁凝)的一篇新创作的小说。
大学文学鉴赏结课考试论文选题
《中外文学鉴赏》结课考试论文选题范围及写作要求
一、选题范围
• 1、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论述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 2、 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论述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 3、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论述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 4、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论述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三、交卷时间 校历第十七周 周三(2012年12月26日) 12:00前请各位同学将作业交给各班班长。 请各班班长于12月26日下午2:30-4:30将作业交送设 计艺术学院理论教研室:教E楼325 过时不候,敬请谅解! 谢谢合作!
• 5、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论述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视觉设 计中的应用 • 7、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论述中国当代小说的成就
• 8、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论述中国当代散文的成就
• 9、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论述大众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学 • 10、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论述我所喜欢的……(中国作 家或作品) •
二、写作要求 • 1、可在以上范围内任选一个。 • 2、以上选题范围不得作为论文题目;题目应依据所选范围及 论文内容另行拟定。 • 3、论点明确,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加以论证。论据不得使用 课本中的。 • 4、结构完整,思路清晰,符合逻辑。必须用一半以上的篇幅 论述文学作品对自己的启发,或自己的感悟。否则为不及格。 • 5、文字通顺,字迹工整,标点符号准确。 • 6、须写出论文摘要,列出三个关键词;注明引文出处,列出参 考书目。 • 7、字数不少于1500字;写在400字一页的标准稿纸上或用A4打 印纸打印,不收电子版。 (符合以上7项者为“及格”60—70分;其中3、4、5、6项,若
达不到要求,每项扣除2分;若不能达到第2项要求,则为不及格)
文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参考论题目
文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参考论题目文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参考论题目(PS这是网上的一篇,仅供大家参考哈!)中国古代文学论古代神话的浪漫主义特色论原始神话的美学价值中希神话异同谈论《诗经》中的政治讽刺诗论《诗经》中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论《诗经》感伤文学的美学价值论《诗经》的艺术成就《声民》等周民族史诗的历史价值略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论《左传》的文学价值论《战国策》的文学成就《论语》的文学价值论《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庄子·内篇》的提书特征试论庄子的人生价值观庄子散文的思想与艺术庄子散文的浪漫主义特色试论荀子散文的风格论屈原的人格美论屈原的美政理想论《离骚》的思想和艺术论《九歌》的特色论《九章》的抒情艺术论《九辩》的艺术独创性汉大赋的艺术特色论《史记》人物传记的艺术成就《项羽本纪》的悲剧特色论《史记》的语言艺术论《史记》中司马迁的自我形象两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特色略论汉乐府诗的艺术成就论刘兰芝形象的典型意义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试论“三曹”诗歌的不同风格论曹操诗歌的写实精神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试论曹植的五言抒情诗左思和他的《咏史诗》论郭璞的《游仙诗》略论陶诗的艺术风格论陶诗的意象及其人格凸现论陶渊明的田园诗论陶渊明的咏怀诗南北朝乐府民歌比较谈试论鲍照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论佛道思想与晋宋山水诗的关系谢灵运及其山水诗谢眺及其山水诗试论庾信的"乡关之思"《水经注》描写山水的艺术技巧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简论《世说新语》的思想和艺术论六朝赋对汉赋的超越论魏晋志怪小说繁荣的原因《世说新语》与魏晋士人心态论六朝小说的文化心理特征论《文选》的文学价值王维田园诗的艺术特征王维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异同王维与孟浩然田园诗的异同王维边塞诗的雄奇逸放品格王维诗的佛理边塞诗的审美品格边塞诗与唐代社会的关系高适边塞诗的独特价值唐代边塞诗对后世的影响李白个性意识的悲剧心态李白的人格与诗风的关系李白诗中反映的唐代酒文化李白怀古诗的批判意识李白与屈原浪漫主义的异同杜甫的思想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杜甫的心境与诗境杜甫诗歌的史诗品格杜甫诗歌的审美价值杜甫诗歌与唐代的文人心态杜甫对律诗的特殊贡献白居易诗歌理论的评价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白居易讽谕诗的批判意识白居易伤感诗的社会价值论无稹对唐代新乐府运动的贡献论韩孟诗派的审美趣味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模糊性论李煜在词史上的地位论李煜词的艺术特征关于“词媚”的审美分析与历史评价宋代边塞词略论王安石晚年七绝的意象特色论欧阳修诗歌的平易风格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柳永慢词的创新价值柳永的青楼词与宋代城市生活柳永还俗于民的历史功绩苏轼思想的复杂性苏轼诗歌的审美特征苏轼对豪放词的贡献苏轼婉约词略谈苏轼农村题材的历史地位苏辛词风的异同李清照前期词的审美特质李清照后期词的社会价值李清照的《词论》与词风李清照在词史上的地位李清照的诗风与词风论“易安体”李清照咏花词的独特价值辛弃疾词的爱国意识辛弃疾词的审美特征辛弃疾词用典多探因论初唐散文发展的轨迹论韩愈散文发展的贡献韩愈对散文发展的贡献论柳宗元寓言小品文的成就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成就和贡献晚唐小品文对中国讽刺文学的影响北宋亭台楼阁记的艺术特色欧阳修在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范成大、陆游山水游记的特色唐传奇的内容和艺术成就宋话本的内容和艺术成就论唐传奇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论唐传奇的审美特征论唐传奇繁荣的原因论唐传婚恋作品的伦理取向论唐传奇剑侠作品的叙事结构及其对武侠小说的影响论元杂剧繁荣的远因论《赵氏孤儿》的悲剧意识论元杂剧的包公形象论元代四大爱情戏的异同论包公形象的社会价值元代的水浒戏与《水浒传》论元代散曲的人文精神论元代散曲的语体风格论《琵琶记》的思想与时代的关系《琵琶记》的伦理道德观《琵琶记》赵五娘形象分析《琵琶记》蔡中郎形象分析《琵琶记》的戏剧结构关汉卿斗士、浪子、班头的形象与元代文人的处境关汉卿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关汉卿在世界戏剧史上的地位关汉卿杂剧的批判意识《救风尘》的戏剧色彩关汉卿杂剧女性形象意义《救风尘》的戏剧色彩关汉卿杂剧女性形象的审美取向关汉卿对历史题材的创造性改编《西厢记》与《会真记》、《西厢记》诸宫调的异同《西厢记》的作者到底是谁《西厢记》的语言风格《西厢记》爱情描写的意义崔张故事与元稹的初恋《西厢记》与永济普救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西厢记》的影响分别论述莺莺、张生、红娘、老夫人形象的典型意义红娘的文化内涵及现代社会的红娘现象论《牡丹亭》的反理学价值从《金瓶梅》看明代的社会经济论《娇红记》爱情描写的独特价值论古代戏剧的大团圆结局全面认识归有光散文的思想价值论拟话本的审美品格论《郁离子》的哲学内涵论《浣沙记》的帝王观念《三国演义》的天道观《三国演义》的社会观《三国演义》的政治观《三国演义》的伦理观《三国演义》的正统观《三国演义》的军事思想《三国演义》的悲剧意识《三国演义》的仁政思想《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的特色《三国演义》的史诗价值《三国演义》的叙事特征《三国演义》的结构艺术《三国演义》的语言艺术《三国演义》的虚实关系《三国演义》的类型化问题《三国演义》人物论,论曹操《三国演义》人物论,论诸葛亮《三国演义》人物论,论关羽《三国演义》人物论,论张飞《三国演义》人物论,论刘备《三国演义》人物论,论述司马懿《三国演义》人物论,论述文人系列《三国演义》人物论,论述武将系列《三国演义》人物论,论述女性系列《三国演义》人物论,论述谋士系列《水浒传》的作者到底是谁《水浒传》的叙事方式《水浒传》的结构是否有机《水浒传》的语言《水浒传》在塑造人物问题上所达到的高度如何理解宋江的典型形象《水浒传》招安问题的认识《水浒传》在英雄传奇小说中的地位《水浒传》故事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的得失《水浒传》主要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李逵的喜剧色彩鲁智深的悲剧色彩林冲与杨志的异同武松形象的典型意义《水浒传》人物绰号的特殊意义《水浒传》的妇女观《水浒传》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西游记》与玄奘本事比较谈《西游记》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吴承恩的创作思想《西游记》的主题到底是什么《西游记》与佛教《西游记》与道教论孙悟空人生道路的哲理意蕴论猪八戒的喜剧色彩论《西游记》的取经集体论《西游记》幽默风格《西游记》与儿童文学《西游记》的语言风格论冯梦龙的适俗观论冯梦龙的通俗文学观论冯梦龙对拟话本的艺术贡献论《三言》的婚姻恋爱观论《三言》的市民文学特色论《三言》人物塑造的艺术成就论《三言》《二拍》的经商题材与明朝文人心态论《二拍》的伦理取向论《二拍》与明代市民生活的关系《型世言》的发现与价值《型世言》的思想内容《型世言》与《二拍》的关系论《儒林外史》的悲剧内涵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斩鬼传》与《镜花缘》的批判艺术论古代章回小说的神秘序幕论才子佳人小说的价值取向论《七侠五义》在武侠小说中的地位论谴责小说的繁荣与嬗变论狭邪小说的历史地位论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的关系论通俗小说与文人小说的关系论《清忠谱》在戏剧史上的地位论《闲情偶寄》的理论价值论李渔戏剧的商业意识论《长生殿》的继承和发展论《桃花扇》历史剧创作的经验论《醒世姻缘》的审美特征论《镜花缘》的女性意识论公案小说的价值定位曹雪芹籍贯问题曹雪芹的美学思想曹雪芹与高鹗的审美异同曹雪芹与贾宝玉《红楼梦》与《金瓶梅》比较谈《红楼梦》的主题到底是什么?《红楼梦》爱情观的进步意义;《红楼梦》的悲剧意义;《红楼梦》的妇女观《红楼梦》与《镜花缘》妇女观比较谈《红楼梦》的梦幻意识《红楼梦》的色空意识《红楼梦》的艺术创新《红楼梦》的结构艺术《红楼梦》的叙事方式《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红楼梦》诗词曲赋的特殊意义《红楼梦》人物塑造的特殊贡献论贾宝玉;贾宝玉与“多余人”论林黛玉薛宝钗为何受当代青年青睐宝黛合一与尊林抑薛王熙凤的管理术对晴雯、贾政、鸳鸯、尤二姐、尤三姐、贾雨村、花袭人、贾琏、贾母、元妃、史湘云、秦可卿、妙玉、探春等,都可以进行个别性研究或者比较研究《红楼梦》与红学《红楼梦》续书研究《红楼梦》当代改编的得失蒲松龄的教师职业观蒲松龄的社会观《聊斋志异》的民族意识《聊斋志异》的婚恋观念蒲松龄的吏治思想论刺贪刺虐的《聊斋》主题与清代官场论《聊斋志异》与谴责小说蒲松龄的孤愤与《聊斋》的骂世《聊斋志异》在文言小说中的历史地位《聊斋志异》的幻化艺术《聊斋志异》的浪漫色彩《聊斋志异》的语言艺术《聊斋》痴人形象论略《聊斋》痴情女性论略《聊斋》侠女形象论略《聊斋》书生形象论略《聊斋》循吏形象论略《聊斋》酷吏形象论略花妖狐魅与人物塑造《聊斋》与清代民俗《聊斋志异》的结构艺术蒲松龄诗词研究蒲松龄戏剧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后期浪漫派研究创造社前后期创作研究徐志摩诗作的“意象”研究现代文学中“爱国主义”主题的发展研究李金发诗作的“现代性”特征研究中国现代散文早于其他体裁而繁荣的因素探析解放区散文创作与“十七年”散文创作比较研究解放区散文创作的总体风格论赵树理与新文学的影响研究赵树理创作与中国现代农民文化的变迁关系研究时代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因素研究“山药蛋派”的生成研究及研究之研究中国现代文艺批评学研究现代文学研究方法研究“五四文学”中“爱的哲学”的研究李健吾剧作研究和文学批评研究鲁迅小说的“体式”研究“双百”方针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国庆十周年前后文学创作空前繁荣探因十七年“左”倾错误的发展及其对文学的影响五十年代初几次较大文艺思想斗争再认识“文革”十年对文学创作的大破坏天安门诗歌运动的历史地位探索十七年文艺运动中的文学思潮探索新时期文艺运动中的文学思潮探索思想解放运动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革命斗争题材小说研究历史题材小说研究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再认识新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巨大变化新时期改革题材小说研究新时期军事题材小说的重大突破新时期女性小说研究新时期小说创作中各种文学思潮探索港台小说研究当代小说作家作品研究十七年政治抒情诗的研究十七年长篇叙事诗的研究老一辈诗词研究小数民族史诗研究中国当代诗歌发展道路研究新时期朦胧诗研究新时期第三代诗人研究新时期诗歌在思想和形式上的开拓港台诗人诗作研究当代著名诗人诗作研究当代散文发展轨迹研究杨朔散文模式研究61年被称为“散文年”原因探索十七年报告文学发展趋势探索新时期抒情散文的新特点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新开拓当代散文名家名作研究当代话剧创作研究当代歌剧创作探索当代戏曲创作研究新时期探索戏剧研究反映现实生活的戏剧研究历史题材戏剧创作探索当代名家名作戏剧研究外国文学古希腊神话与西方文学荷马问题但丁《神曲》的思想艺术成就论堂吉诃德形象莎士比亚之谜;莎士比亚成功之路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创作莎士比亚剧作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论哈姆莱特形象莎士比亚剧作的艺术成就论答尔丢夫形象莫里哀喜剧的思想艺术成就论浮士德形象浮士德与靡非斯特的辩证关系《浮士德》的艺术成就拜伦的诗歌创作艺术论“拜伦式英雄”《巴黎圣母院》的思想成就艺术论冉阿让形象《悲惨世界》的思想艺术成就雨果“美丑对照原则”的理论意义及创作实践论雨果的人道主义《红与黑》的政治倾向性论于连形象《红与黑》的象征性及心理分析特色论拉斯蒂涅形象论高老头形象《高老头》的思想艺术成就巴尔扎克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矛盾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思想艺术成就狄更斯创作的思想艺术成就狄更斯的自传性小说创作狄更斯的人物塑造和道德化特色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创作普希金的诗歌创作艺术论奥涅金形象论达吉雅娜形象果戈理创作的讽刺艺术《安娜·卡列尼娜》的社会意义论安娜形象论列文形象论聂赫留朵夫形象托尔斯泰笔下的忏悔贵族形象托尔斯泰小说创作的思想艺术成就论托尔斯泰主义论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及现实主义创作成就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的思想艺术成就论“多余人”形象论“新人”形象马克·吐温创作的思想艺术成就德莱塞创作的思想艺术成就海明威的反战小说海明威小说中的“硬汉性格”论巴威尔形象高尔基小说创作的思想艺术成就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创作艺术肖洛霍夫创作的思想艺术成就论自然主义文学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千零一夜》的思想艺术成就泰戈尔的诗歌创作艺术泰戈尔小说创作的思想艺术成就文学理论以具体作家的创作分析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文学是人学”的现实表现及其意味言意矛盾在当前创作中的有关表现和出路分析语言在文学文本中的载体性及本体性分析一篇优秀文本语言层面的美学功能意境、典型观念的不同文化背景及实例分析意象、意境的关系及实例分析分析一个作家的叙事特色分析一个作家的抒情特色就一种文体的古今演变说明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小说的结构和悬念艺术研究边缘文学的现实表现及其分析谈谈一个作家的创作个性和审美追求分析一个作家的风格一种文学思潮的历史考察一个文学流派的历史分析谈一个作家的创作方法分析一个现当代作家所受的现代主义影响通俗文学的现实表现研究文学鉴赏心理的具体分析当前创作的某一倾向与社会心理关系的具体分析分析一个作家及其文本中的哲学意味分析一个作家对前人的继承与革新语言学概论社会的发展与方言形成的关系论社会方言的分类条件及标准调查并分析语言的融合现象双语现象中权威语言的条件论词汇的发展及其社会因素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分析语言的符号系统刍议论语言的职能划分词类的标准刍议基础方言形成的条件试析语言融合中语言成份的借用问题现代汉语语序在汉语语法中的作用紧缩句的音乐美叠音词的作用初探中缀说略《围城》中的比喻张爱玲小说中的比喻修辞格纵说语境在修辞中的作用常用词本义探源《诗经》中的成语准成语说略赵树理的语言风格是字句简说副词+名词结构说网络用语说略新词语浅谈儿童用语浅说怎么的语法意义离合词质疑试谈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打造新词的几种手段现代汉语中的缩略语手机短信中的修辞现象广告用语中的修辞现象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外来语的修辞作用浅说仿拟辞格在广告词中的变异汉字笔顺作用初探网络用语的特点句群的归属问题探讨赵树理作品的语言特点略论词义引申的规律与方式古今汉语语序比较研究简析汉语语序与修辞谐音修辞与汉文化病句研究的意义对偶与汉文化论语言的音乐美《现代汉语词典》指瑕山西方言中的名词重叠式说“您们”修辞与语境讳饰与汉文化人名中的修辞女性语言初探网名面面观谈网络语言的谐音表意社会发展与语言变异“同志”称呼的研究汉语中的“体”古代汉语汉字方块性的文化内涵汉字常盛的文化思考从“人”与“天”的意义谈汉语词义的扩大从甲骨文字形看古人的风俗从形声字的构成看古人的文化心理谈“所”与“者”的词性谈古今最易混淆的词谈字与词在文言文中的关系谈文言文词义的时代差异谈学习虚词对阅读文言文的意义古今语言演变初探从反切变例看声符表音不准确的原因古汉语中指代性副词“相”和“见”的使用规则词类活用与词义引申的关系汉语虚词的来源初探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分问题浅析古汉语词组与合成词的关系初探从古汉语中形容词作状语看形容词与副词的关系试谈近体诗的对类型仗代词“之”、“其”指代的灵活性写作学试析现代写作的特性谈谈写作主体的素质写作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写作运思的特性叙述视角与方法以具体文章为例,分析传统常用写作技法之一(聚焦、立骨、悬念、那辗、巧合)从具体文章为例,分析现代写作常用技法之一(意识流、蒙太奇、反讽、黑色幽默、象征、变形)谈写作的辩证艺术通讯与报告文学的区别报告文学的新闻性特征散文的审美特征谈写作的相似式建构报告文学要反映时代精神谈报告文学的"再造想象"浅析诗歌的审美特征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诗歌语言的变形小说的审美特征分析小说的情节技巧(如折叠、跳移、省略、延宕、意外、巧合)谈小说的叙述策略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蒙太奇思维戏剧文学的审美特征戏剧文学设置情节的技巧论述组织戏剧冲突的规律与技巧文以意为主——谈文章的主题古人的文道观文似看山喜不平——谈文章的曲折多变论小说的情节微型小说创作谈略论记叙文的源流古代散文笔法浅论论语言的音乐美论散文意境的创造议论文取喻明理片谈杂文形象浅论论报告文学的构思艺术开掘古人语言的思想宝库论公文的语体特征“文眼”论写作特征研究毛泽东的语言艺术论文气朱自清的散文艺术林语堂与他的语言幽默论通讯在报纸中的地位导语写作艺术孟子的驳论艺术类型化与典型化——杂文形象论小说叙事方式管窥采访的艺术意象与中国诗歌诗的发现朦胧诗论调查报告的文体归属及写作特征语文教学论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建国以来语文教学大纲比较研究语文课单元教学研究语文教学过程研究语文基本课型(讲读课、自读课、讨论课、作文课、活动课等)研究对语文教学原则的认识语言基础知识(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教学研究语文阅读教学(含各类文体)研究语文作文教学(含各类文体)研究语文听说教学研究语文德育方法研究语文美育方法研究语文教学方法(讲述法、问答法、讨论法等)研究语文板书设计研究语文教学现代化媒体研究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语文考试问题研究语文学习特点研究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研究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研究普通高中语文活动课研究语文教材改革研究学生语文课外活动指导研究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研究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研究学生语文学习自我能力培养研究语文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研究语文教师工作特点研究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之间关系的研究语文素质教育研究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与对策语文教育学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之间密切联系的研究从教育实习看中文系课程与教学的改革21世纪对中学语文教学(或教师)的要求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尝试漫谈教学设计了解学生在备课中的重要意义语感教学初探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语作文是学生心灵的窗口生活和思想是作文的第一要义论口头言语与书面言语的关系听说能力应当"加强训练"课内“举一”,课外“反三”当代中学生思想特点分析后进生思想转化研究中学生思想转化研究中学生流失现象及防止对策中学生早恋心理及原因分析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塑造谈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中学生负担超重的危害及防止对策班级工作管理的科学化青年教师思想工作探讨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素质教育试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比较教学法初探试论中学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常中求变,变中守常——语文课堂教学最佳程式探讨论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语文课堂教学的传统与创新语文情景教学初探谈供材作文的审题指导试论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语文教学中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情动于中而溢于外—情感与语文教学语文单元教学研究谈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钱梦龙“三主”“四式”教学法实践体会应该重视对中学生的学法指导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说明文教学与德育渗透毛泽东诗词教学体会试论语文教学改革的现代化走向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艺术语文标准化试题得失谈试论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试论语文教育的主导地位语文教育的根本方向——民族化方向试论语文知识、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论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因素谈语文施素质教育中的思维训练。
文学论文方向选题
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阅读和分析,探究作品的主题、语言、结构等方面。
比较研究
将不同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探究其异同点以及相互影响。
历史背景分析
将文学作品置于其历史背景中,探究其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
跨文化研究
将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探究其文化差异和共同点。
文学鉴赏的审美体验
情感共鸣
想象力的激发
文化是文学创作的土壤,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
文学与文化相互影响,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也 受到文化背景的制约。
文学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能够记录和传承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
文学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教化、审美和娱乐的功能,能够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 方式。
文学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文学对心理健康的
影响
研究文学作品对读者心理健康的 影响,如减轻压力、提高自尊和 幸福感等。
文学与历史学
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探讨文学作品如何反映历史事件、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以及如 何影响历史观念的形成。
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元素
分析文学作品如何运用历史元素来构建情节、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 如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
古典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思想
02
研究古典文学作品的中心主题、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探讨
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反映和影响。
古典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创新
03
分析古典文学作品在后世的传承、演变和创新,探讨其在现代
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现当代文学作品研究
01
现当代文学作品的 流派与思潮
研究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思 潮和运动,分析其形成和发展背 景。
古代文学论文优秀选题
1、试论《诗经》中的婚恋诗2、试论《诗经》中的战争徭役诗3、试论《诗经》中的政治讽刺诗4、《诗经》宴飨诗与礼乐文化精神研究5、《诗经》意象论6、《诗经》抒情手段论7、论楚辞的来源及其文体特征8、试论《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9、试论屈原香草美人似的比兴手法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0、论汉人评屈11、论班固评屈12、论刘勰评屈13、两汉骚体文学创作略论14、魏晋南北朝骚体文学创作略论15、论《左传》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16、《左传》行人辞令研究17、《左传》、《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18、论《庄子》中的畸人形象的描写及其思想蕴涵19、《庄子》寓言探略20、汉楚歌略论21、汉魏六朝书信体散文研究22、汉初政论散文研究23、梁园文人群体的辞赋创作考论24、汉武帝时期辞赋考论25、论司马相如赋的现实政治企向26、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27、论《史记》的叙事艺术28、论汉乐府诗的艺术成就29、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30、论《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和抒情技巧31、论邺下文人的游宴活动与游宴诗创作32、论曹植诗歌的整体风格33、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异同论34、论魏晋隐逸之风与魏晋文学35、阮籍咏怀诗略论36、左思咏史诗略论37、试论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38、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39、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40、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41、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鸟、酒和菊等意象42、谢灵运山水诗略论43、南朝宫体诗略论44、试论《世说新语》刻画人物45、唐前女性作家诗文创作论略46、略论《诗经》中的民俗描写47、“风”“雅”“颂”研究综述48、孔子“删诗”说检讨49、《论语》文学性检讨50、“女娲”故事流变探略51、中国洪水神话考论51、试论《山海经》的文学特色52、浅论《史记》的游侠精神53、论乌江流域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54、论乌江流域竹枝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55、论乌江流域古代贬谪文人的诗歌创作56、论乌江流域民间故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57、乌江流域历代碑刻文学艺术价值略论58、论王维山水诗田园的诗情与画意的交融59、论李白诗歌与道家精神的关系60、杜甫夔州行迹及诗歌创作考论61、负重生活下的自我寻求——从杜甫诗歌看其性格62、杜甫成都诗与夔州诗的差异比较63、试论李清照的词学观及其创作64、浅谈苏辛词风之异同65、论苏轼的出世和入世66、论高适诗歌深沉悲凉的风格特色及其成因67、试论杜诗中的“哭”字诗68、试探陆游的“梅”情结69、从乌台诗案探苏轼政治悲剧的根源70、论李商隐爱情诗中的朦胧意境71、李白、王昌龄七言绝句比较72、论李白诗歌中的英雄主义精神73、李白、李贺浪漫主义诗歌比较研究74、论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因素75、论李白的咏侠诗76、李白、苏轼的人生态度和诗风比较77、李白和杜甫对诗歌创作的贡献与影响比较研究78、李白诗歌中的自我形象及其演变79、李白浪漫主义诗风探源80、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影响81、杜甫夔州时期的诗歌创作及其审美观照82、论杜甫咏怀咏史诗的超前意识和批判精神83、论杜甫人文精神的构成要素84、论杜甫的律师成就85、论白居易的闲适精神及其思想根源86、论李商隐咏史诗对杜甫咏史诗的突破创新87、论李商隐爱情诗中的缺失性体验88、杜牧、李商隐咏史诗比较89、论李商隐诗歌创作中的内转倾向90、论宋元时期的李商隐研究91、论李贺诗歌的神秘美及其成因92、论禅修队苏轼词境的影响93、论宋元明清时期黄庭坚诗歌的传播94、苏轼、黄庭坚诗歌艺术特征比较95、论黄庭坚诗歌对杜甫诗歌的继承与创新96、论通俗小说的历史发展轨迹97、论《金瓶梅》中的民俗描写98、论李贽对明后期文学创作的影响99、元代少数民族作家研究100、论元杂剧中的悲剧101、论《聊斋志异》中的华妖狐魅形象102、论元杂剧中的水浒杂剧103、论《西游记》的游戏笔墨104、论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创作特征105、论《儒林外史》对八股制艺弊端的反思106、论《红楼梦》的悲剧意义107、论明清传奇的曲词艺术108、论《红楼梦》玉石崇拜的文化心理109、论孙悟空的孝义110、论《红楼梦》中诗歌之功能111、《牡丹亭》的人文主义精神探析112、论李贽思想对晚清小说世俗化倾向的影响113、对生命的漠视——试论水浒传〉叙述的暴力化倾向114、《莺莺传》主题嬗变浅议115、论关羽艺术形象的悲剧色彩116、试论《金瓶梅》的文学史地位117、西蜀词与南唐词艺术特色比较研究118、论春秋笔法的内涵与外延119、庄子《逍遥游》本义考120、论春秋战国时代行人在先秦文学发展中的作用121、唐代咏侠(或僧,或道)诗创作论122、初唐宫体诗与南朝宫体诗异同论123、陈子昂文学史地位浅论124、李白歌形体诗艺术成就浅论125、李白咏月诗浅论126、白居易闲适诗浅论127、韩愈文学主张得失论128、晚唐咏史诗浅论129、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浅探130、浅谈杜甫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1、民俗文化传统对鲁迅的影响
2、人有鬼气,鬼有人情——论鲁迅笔下的“鬼”
10、《朝花夕拾》的民俗描写
13、《故乡》中的风俗画
17、鲁迅的民俗文化情结
20、《朝花夕拾》的人情味
23、鲁迅小说对民间文学的借鉴与创新
34、从“黄金”到“黑铁”——论王小波的创作道路
36、沈从文小说创作中的民间立场
37、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苗族风情
38、从《丈夫》看沈从文对湘西民间叙事的改写
39、论现代小品文的创作特点——以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小品创作为例
42、萧红创作中的生命意识
43、现代文学创作中的知识分子类型探析
44、试论老舍创作中的平民视觉
45.女性视角下的男英雄----解读《青春之歌》中的男性人物形象
46.茹志鹃小说的女性视角
47.孙犁小说的女性形象
49.《创业史》与《平凡的世界》的比较50.《红旗谱》与《红高粱》的比较
52.张洁《方舟》与王安忆《弟兄们》的比较53.王安忆笔下的上海女性
54.从《长恨歌》解读王安忆的故事观
57、冰心、丰子恺儿童观比较论
59、苏青散文研究
60、林徽因小说研究
61、林徽因诗歌研究
65、论第三代诗人的诗观
69、论寻根文学之根
70、《棋王》中的“道禅合一”
71、论“份痕文学”的得失
72、论“先锋小说”的困境
75、郁达夫小说中的伦理思想研究
76、徐志摩诗歌中声律研究。
最新现代文学论文选题_毕业论文选题_
最新现代文学论文选题
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现代文学论文选题。
冰心小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究
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 先秦史传寓言研究
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
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类选题编号论文题目3-1论五四前后文学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之争3-2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艺术特征3-3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3-4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3-5论鲁迅小说的:“民性改造”思想3-6论《祝福》的艺术特征3-7论鲁迅散文《野草》的象征主义特征3-8论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3-9《故乡》与《春蚕》的比较谈3-10论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回乡”主题3-11论胡适《尝试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3-12论周作人散文的艺术风格3-13论郭沫若《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3-14论郭沫若诗歌创作对中国现代诗歌的贡献3-15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浪漫主义色彩3-16论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小说创作3-17论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创作3-18论冰心诗歌创作的思想与艺术特色3-19论《新青年》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传播的贡献3-20论五四时期的报刊制度与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关系3-21论五四“女师大作家群”的创作3-22郁达夫小说的感伤抒情特色3-23论张资平小说的艺术特色3-24论文学研究会对中国现代现实文学主义的贡献3-25论叶绍钧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3-26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3-27论田汉早期剧作的艺术特征3-28论欧阳予倩的讽刺喜剧3-29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征3-30论闻一多的新格律诗理论及其对新诗创作的贡献3-31论朱湘诗歌的艺术特征3-32论李金发的象征诗歌及其对新诗创作的贡献3-33论左联对中国行动文学发展的历史贡献3-34论蒋光慈小说对红色革命的表现3-35论茅盾小说中的“时代女性”3-36论茅盾小说中的资本家形象3-37论茅盾小说《子夜》对上海都市社会的表现3-38论茅盾小说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历史的表现3-39论巴金小说《家》中的高觉新形象3-40论巴金早期的青春小说3-41论巴金小说对新时代传统家族的表现3-42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3-43论老舍小说的人物描写艺术3-44论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3-45比较老舍与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差异3-46论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3-47论老舍小说的京味风格3-48论王亚平等人的武狭小说创作3-49论曹禺戏剧的情景设置3-50论《雷雨》的结构艺术3-51论曹禺话剧中的人物形象(周朴园、周繁漪、仇虎、陈白露)3-52论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征3-53论新感觉派小说对都市社会的表现3-54论戴望舒诗作《雨巷》的艺术特征3-55论戴望舒诗歌创作的思想和艺术变化3-56论萧红小说对女性情感和名运的表现3-57论萧红小说《呼兰河传》的艺术特征3-58论丁玲早期小说的女性意识3-59论林语堂散文的闲适特征3-60论20世纪30年代文学中的京派与海派之争3-61论20世纪30年代文学中人性论和阶级论之争3-62论梁实秋散文的艺术特征3-63论沈从文小说的湘西世界3-64论沈从文小说的乡下人视角3-65论张恨水的言情小说3-66论吴祖缃小说对乡土的表现3-67论田间抗战时期的诗歌创作3-68论七月派诗歌的思想艺术特征3-69论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3-70论夏衍的话剧《上海屋檐下》的艺术特征3-71论艾青诗歌意想系统及其意义3-72论艾青诗歌忧郁风格3-73论抗战后期讽刺诗的艺术特征3-74论《财主的儿女们》的艺术特征3-75论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3-76论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艺术特征3-77论艾芜小说的讽刺艺术3-78论矛盾的长篇小说《腐蚀》的艺术特征3-79论张爱玲小说对女性形象的表现3-80论张爱玲小说雅俗公赏的艺术特征3-81论张爱玲小说的情节艺术3-82论小说《围城》的思想和艺术3-83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3-84论赵树理小说的民间化风格3-85论孙犁小说的抒情艺术3-86论徐吁的小说创作3-87论新歌剧《白毛女》3-88论李季和延安时期的叙事体民歌创作3-89毛泽东诗歌思想艺术分析3-90论梁斌的《红旗谱》的民族风格特色3-91论《创业史》中的梁生宝或梁三老汉形象3-92论杨沫的《青春之歌》与成长小说3-93论郭小川对当代诗歌的贡献3-94论闻捷的生活抒情诗3-95茹志鹃小说的艺术风格及其发展3-96论刘绍裳的“乡土文学”3-97谈孙犁的散文创作3-98论杨朔散文创作3-99论秦牧散文艺术3-100论刘白羽散文艺术3-101论贾平凹散文艺术3-102论余秋雨文化散文3-103论张中行的学者散文3-104当代散文艺术发展论3-105评梁晓声的“知青散文”3-106论梁晓声《雪城》的艺术特征3-107评叶辛的“知青小说”3-108评陈村的小说3-109评王安忆的小说3-110评黄蓓佳的小说3-111评张抗抗的小说3-112评张承志的小说3-113论堪容小说中的知识女性3-114高晓声的农村题材小说3-115评张玄的婚姻爱情小说3-116论鲁彦周的小说创作3-117评张文夫的“小巷文学”3-118论张贤亮小说的艺术特征3-119论莫言小说的艺术特征3-120阿城小说的语言特点3-121论古华长篇小说《芙蓉镇》3-122评王朔小说中当代青年形象3-123韩少功小说论3-124评铁凝的小说3-125论池莉的小说3-126评陈中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3-127论王跃文的长篇小说《国画》3-128论《白鹿原》中的白嘉轩形象3-129余华小说中“血”的意象分析3-130论卫慧的小说3-131论邓友梅的京味小说3-132论冯骥才的津味小说3-133论杨绛的小说3-134评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羊的门》3-135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3-136评二月河的“清代帝王系列小说”3-137评刘醒龙的小说3-138评苏童的“新历史”小说3-139评迟子建的小说3-140余华小说论3-141评方方的小说3-142论汪曾祺短篇小说艺术风格3-143评郑万隆的小说3-144严歌苓的小说3-145评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3-146王朔小说风格浅论3-147论陈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3-148贾平凹小说中文化意识3-149王蒙小说的创新意识3-15020世纪90年代先锋小说3-151马原小说的叙事艺术3-152刘恒小说的生命意识3-153评金庸的武侠小说3-154评古龙的武侠小说3-155评台湾作家陈映真的小说3-156评香港作家刘以鬯的“实验小说”3-157论李昂的新女性小说3-158评香港作家张小娴的小说3-159评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小说3-160评香港作家梁凤仪的“财经小说”3-161三毛旅游散文的审美价值3-162论席慕容诗歌的“时间意识”3-163论白先勇小说的艺术特色3-164论余光中诗歌的中国意识3-165海外“新移居文学”研究3-166评史铁生的小说创作3-167评近年来的反腐小说3-168论公刘的诗3-169论食指诗歌的意义3-170论北岛诗歌的悲剧性英雄气质3-171论舒婷诗歌的抒情艺术3-172评顾城的诗3-173论杨炼诗歌的史诗意识3-174论海子的诗3-175文革地下文学的文学价值3-176革命样板戏重评3-177文革时期“红卫兵”写作研究3-178评崔永明的女性诗歌3-179评韩东的诗歌3-180评于坚的诗歌3-181论朦胧诗的审美特征3-182论“第三代诗歌”的审美特征3-183当代女性诗歌的自我观3-184论新生代诗歌中的荒诞主题3-185评当代诗歌的口语话现象3-186论当代诗歌的民间立场3-187简论当代爱情诗的审美嬗变3-188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军旅小说3-189评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3-190论20世纪90年代新代小说3-19120世纪90年代诗歌创作的叙事性3-192当代小说的诗化倾向3-193论王小波小说3-194试论当代文学中的苦难描写3-19520世纪90年代以来身体写作3-196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3-197网络诗歌对当下诗坛的冲击3-198当代诗歌的叙事化和口语化3-199论史铁生散文的理趣3-200当代探索戏剧论析3-201论当代文学中的后现代话语3-202论古代文学中的生态意识3-203网络文学现代发展初探3-204新诗诗论研究。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和社会中的现代性具有很大的不同,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不但研究了技术现代性,同时对个体、语言、审美观念以及主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文学现代性包含了我国人民价值观念、理想、现实生活以及情感寄托等方面。
从属于文学现代性的审美现代性具备稍纵即逝的特点,它所包含的一部分轻易就会流失,而与其相对的另一部分却会永垂不朽,所以就需要利用各种方式把易逝的这部分保存下来并且将其转变成不会消失的特质。
中国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学分析2.《阿Q正传》中的丑陋人性3.《伤逝》和《寒夜》爱情悲剧比较研究4.鲁迅《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比较论5.《狂人日记》的解构主义特征6.《狂人日记》的反讽叙事7.在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穿越——鲁迅《狂人日记》的叙述学解读8.社会学场域中的悲剧之痛——鲁迅《祝福》之还原性解读9.论鲁迅小说的叙事伦理10.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11.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疯癫意象透视12.鲁迅小说中人物“死亡”现象初探13.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分析14.论鲁迅《野草》的原罪意识15.郁达夫作品中的忏悔意识16.沉沦与救赎——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情欲描写17.颓废——郁达夫悲剧小说的美学形态18.冰心与庐隐之比较19.论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20.论《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21.论曹禺早期剧作中的 * 意识22.《雷雨》的神秘命运色彩探微23. * 传统文化对曹禺 *24.家的梦魇——曹禺戏剧创作的心理分析25.曹禺前期戏剧中的人性剖析26.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研究(如繁漪、陈白露、花金子、愫方等)27.蘩漪悲剧成因的心理探析28.试论曹禺剧作的“出走者”人物系列29.论《骆驼祥子》中的戏仿叙事30.高觉新和汪文宣比较论31.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村少女形象32.色彩、意象与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33.朦胧诗与新生代诗比较论34.汪曾祺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35.从《受戒》看汪曾祺的佛教文化意识36.汪曾祺小说文体的独创性37.试论汪曾祺的传统性38.论张贤亮小说的女性情结39.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寻根”情结40.千古文人侠客梦——论金庸小说中的侠与义41.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理想”42.阿城《棋王》的叙述学分析43.论阿城小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44.莫言小说运用色彩词的特点45.“酷刑”与审美——论莫言《檀香刑》的美学风格46.论残雪小说的窥视心理描写47.两种病态人格的心理透视──论张爱玲与残雪笔下的母亲形象48.余华小说中死亡意象分析49.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50.《白鹿原》中的宗法文化研究51.论王安忆小说叙事策略内容仅供参考。
推荐-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题(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以下所列可视为研究范围,可自拟题目)1、艾芜研究12 、朱自清散文中的诗意美13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之异同观14 、抗战时夏衍在桂林的戏剧活动和创作15 、莎菲女士之我见16 、重评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17 、评《暴风骤雨》中老孙头的形象18 、对新时期文学的反思19 、论莫言的小说20 、论韩少功的“寻根”之作21 、对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思考22 .论《凯旋在子夜》26 .论《棋王》27 .论老舍的戏剧观28 .论张贤亮的小说29 .论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30 .贺敬之与郭小川诗歌创作比较31 .舒婷的诗歌创作32 .韦其麟的叙事诗创作33 .谈莎红的抒情诗34 .秦似的杂文创作35 .杨朔与刘白羽的散文创作特色36 .玛拉沁夫的小说创作37 .李准的小说创作38 .秦牧的散文特色39 .论蒋子龙的“开拓者家族”40 .农村社会建设的领头人 ---- 梁生宝、武耕新研究41 .闻捷诗歌研究42 .郭小川的叙事《一个与八个》研究43 .论《钟鼓楼》44 .论《北方的河》46 .论高行健的探索剧47 .论新诗潮49 .论新时期通俗文学现象51 .港台文学研究52 .论新时期的小说艺术53 .论黄宗英的报告文学54 .论柯岩的创作55 .论新时期的知青文学56 .论新时期的军事文学57 .论刘绍棠的小说58 .论刘索拉的小说59 .论新时期的改革文学60 .周梅森小说论61 .方方小说论62、余华小说论,63、苏童小说论64、格非小说论65. 新生代诗歌研究66. 金庸小说论67. 席慕蓉现象研究68. 论谌容的小说69、广西三剑客70、东西小说研究71、凡一平小说研究72、鬼子小说研究73、新生代小说研究74、新生代诗歌研究75、新生代女性散文研究76、余秋雨的散文77、毕飞宇小说研究78、池莉小说研究79、张抗抗小说研究80、迟子建小说研究81、王安忆小说研究82、铁凝小说研究83、残雪小说研究、84、贾平凹小说研究85、新时期的军事题材小说86、论样板戏87、十七年“重放的鲜花”小说论88、十七年的长篇小说89、老舍的戏剧90、新时期戏剧91、通俗小说论92、台湾现代派诗歌93、白先勇的小说94、陈映真的小说95、李昂的小说96、台湾乡愁诗97、台湾乡土小说98、张爱玲的小说99、两岸小说比较100、90年代女性散文研究.《四世同堂》对民族心理性格的剖析2.自然·人性——沈从文小说中的文化哲学3.神性与人性的对峙——沈从文小说新论4.论《寒夜》悲剧主题的多重性5.论《雷雨》创作中的“俄狄浦斯情结”6.人生的安稳与飞扬——论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7.论废名小说创作中的自然哲学8.论新感觉派小说创作中的“陌生化”手法9.雅俗之间——论通俗小说创作的先锋性10.城乡冲突下的心灵焦虑——贾平凹小说《废都》、《土门》、《高老庄》综论11.论池莉市民小说中的“日常生活理想”12.逃离与皈依——新生代小说论13.邱华栋小说创作中的乌托邦理想14.论王安忆小说的叙事手法15.汪曾祺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16.论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现代意义17.论白先勇小说创作中的“忆旧”主题18.论白先勇创作中的心理郁结19.当代小说创作中的“上海怀旧”主题分析20.寻根之旅——台湾乡土小说论本科生毕业论文参考选题1.我之鲁迅观2.鲁迅周作人比较论3.“兄弟失和”对鲁迅的影响4.狂人形象之我见5.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比较论6.《故乡》的“游记结构”7.《故乡》与中国现代乡土抒情小说8.鲁迅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派9.涓生子君爱情悲剧原因试探10.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分析11.《阿Q正传》与黑色幽默12.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13.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死亡”现象初探14.鲁迅小说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15.鲁迅小说的结构艺术16.论《故事新编》的“油滑”17.《玩偶之家》对中国“五四”文学的影响18.冰心的“小诗”再评价19.冰心“爱的哲学”的积极意义20.论叶圣陶的“教育小说”21.理想主义者的悲剧形象——论倪焕之22.重读《沉沦》23.郁达夫小说与中国现代留学生文学的兴起24.评余光中的《论朱自清的散文》25.周作人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题材的开拓26.试论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27.庐隐小说的艺术个性28.闻一多的诗歌理论在新诗史上的意义29.徐志摩诗歌风格论30.丁西林喜剧的“结构模式”论31.论茅盾小说的理性色彩32.《子夜》再认识33.“五四”和四十年代解放区爱情小说比较谈34.论《女神》的浪漫主义精神35.歌德对郭沫若的影响36.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成就37.论徐志摩的爱情诗38.觉新形象的文化心理分析39.论《雷雨》的结构艺术40.试谈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41.论繁漪42.《雷雨》与中国文学中的“痴心女子负心汉”结构模式43.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婆媳矛盾”现象的文化心理透视44.名师与高徒——闻一多、臧克家诗歌艺术比较论45.论《边城》的艺术特色46.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乡村少女形象47.《死水微澜》与《包法利夫人》比较论48.论蒋纯祖49.论《围城》的结构艺术50.《围城》主题新探51.萧红作品的女权主义解读52.弗洛伊德学说与张爱玲小说53.论穆时英的小说创作54.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得与失55.论《倾城之恋》56.论《呼兰河传》的艺术成就57.张天翼与沙汀的讽刺艺术比较论58.论穆旦的诗59.《雨巷》主题新解60.“四川的包法利夫人”——简论《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61.莎菲形象再评价62.《升官图》与《钦差大臣》比较谈63,废名小说的诗化特征64.《啼笑因缘》中爱情故事的文化意义65.《金粉世家》与中国传统家族小说66.我看通俗文学67.“鸳鸯蝴蝶派”再评价68.现代武侠小说对港台新武侠小说的影响69.徐訏小说创作论70.论无名氏的浪漫抒情小说(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文学方向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
文学方向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1、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的性别研究2、微信与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创作3、从“内”“外”之争到文化诗学--文化诗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语言学转向述评4、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教学5、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6、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7、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8、中国古代文学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兼及中国古代文学的数理批评9、再论古代文学文体学的内涵与方法10、“诗言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11、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12、学科史·研究史·学术史--国学与古代文学关系的三个视角13、困窘与出路:古代文学研究“文化学转向”的背后14、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代化”的点滴思考15、论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及其呈现16、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及其影响略论17、智慧的启迪:浅谈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现代价值18、武则天的人格与重要人际关系考论19、中国三大神话母题研究20、《聊斋志异》中的妒、悍妇群像研究21、《儒林外史》与科举制度研究22、唐传奇爱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23、媒介环境视阈下文学创作的职业化之路--以晚清报人小说家为研究中心24、《淮南子》神话艺术解读25、沤社研究26、《史记》在元代的传播接受研究27、唐代青楼题材小说研究28、近世京津词坛研究29、《盛京时报》小说研究30、明清小说与韩国汉文小说女将形象比较研究31、宋代出使文学研究32、唐前曹植接受史33、黄庭坚隐逸诗及其隐逸思想研究34、论楚辞《九歌》中的自然崇拜35、魏晋南北朝涉医文学研究36、明清小说“乡村描写”研究--以名着为中心37、牟氏家谱研究牟菲菲中国海洋大学38、陆游诗歌的地域文化研究--以绍兴、汉中为中心39、清代医者形象研究40、西域文化对汉代文学的影响41、《齐民要术》研究42、明末清初人情小说的“情”与“理”43、唐代奏议的文学研究44、姜夔诗歌艺术研究45、明清长篇家庭小说中的婚姻关系研究46、唐诗对汉代怀才不遇人物形象的接受研究--以贾谊、冯唐、李广、汲黯为例47、钟馗故事的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48、曹植悲剧命运原因之解析49、杨万里交游诗研究50、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研究比较文学论文题目1、海明威战争小说中的人道主义分析2、英美社会与文化论文3、王子复仇记》主题分析4、哈姆雷特之性格分析5、论悲剧《李尔王》的艺术技巧6、浪漫主义文学与新古典主义文学之对比研究7、王国维的“出入说”与华兹华斯的诗论8、由爱反映出的个性-《简.爱》中情爱的分析9、浅析王尔德的文艺主张10、托马斯.哈代-一个传统主义者还是现代主义者11、苔丝:一个纯洁的女人12、殖民地时期美国文学的特点13、华盛.欧文-真正的美国文学之父14、清教与美国文学15、论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16、论亨利詹姆斯的“国际题材”17、美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特点18、美国梦与美国噩梦-试析《大人物盖茨比》19、当代汉语文学与外国文学的联系20、《章鱼》:有的放矢的一本小说21、《第二十二条军规》与黑色幽默22、从女权主义的视角解读《简.爱》23、《红字》里的象征主义24、解读《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25、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子形象26、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诗的比较27、《榆树下的欲望》与《雷雨》的对比研究28、尤金奥尼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29、价值观的碰撞-中美交流的根本冲突30、《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个人主义31、早期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初探32、自由之旅-析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33、浅谈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性格”和“环境”的关系34、海明威小说的叙述声音35、从嘉莉妹妹的形象看德莱塞的女性观36、《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形象解读37、《白鲸》的宗教意义透视38、《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的命运新析39、从《永别了,武器》看海明威的写作技巧40、论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41、《欲望号街车》的幻想与现实的对立42、静水流深-----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43、《喧哗与骚动》的象征意义44、哈代小说中的自然主义45、《太阳依旧升起》中“迷惘的一代”46、白色和红色-----苔丝的双重象征色47、挣扎于“围城”中的悲剧人物-方鸿渐48、论《红字》中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对爱情、罪恶、生活的态度49、关于斯佳丽的生活观50、论哈克的流浪汉形象优秀影视文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1、影视剧作人物塑造研究(可侧重电影或电视)2、从《长征》看我国革命历史体裁电视剧的创作走向3、电影叙事的结构模式分析4、中国早期电影研究5、女性电影研究6、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影视剧中的大学生形象7、新时期文化背景下的第五代电影8、当前“红色经典重拍热”透视9、中韩(或中日)偶像剧比较10、第五代电影研究(作品或导演研究)11、第六代电影研究(作品或导演研究)12、年度中国电影(或电视)发展综论13、武侠神怪片对中国电影发展的贡献14、电视电影在我国的发展概况15、电影修辞格的运用(可分析一种或多种)16、如何看待当前涉案剧的“反面人物人性化”17、电影叙述中的视点运用(结合具体作品)18、底线不是低浅——对戏说剧的伦理反思19、《武训传》批判与新中国电影评论20、中国式大片与西方大片的叙事特色比较21、世界经典影片的文本分析(自选一部影片)22、从借用到化用——民俗在我国影视作品中的运用23、新世纪以来的电影市场研究24、视听语言与影视作品的节奏营造(或意境营造)25、三十年代左翼电影的艺术成就初探26、近年来中国大陆谍战剧的剧作特色分析27、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28、影视剧作结构类型分析(可选择某一种剧作类型分析)29、类型片研究(自选一种类型片)30、影视艺术的媒介特性31、名著影视改编的得与失32、影视艺术的审美特性33、近年来影视剧做的改编特色分析34、当代电视文化特征35、四十年代文人电影研究36、影视艺术的商业性与艺术性37、两部《小城之春》的比较研究38、电影纪实性研究39、中外剧作观念的比较40、电影艺术的记录性和与艺术性41、影视剧作情节构架的意义与作用42、中国记录电影风格与特色43、影视改编理论研究44、影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45、小说写作与影视剧作比较46、影视艺术的录制整合性47、独立制作电影研究48、蒙太奇思维的独特性49、影视编剧的时空结构研究50、蒙太奇结构的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文学鉴赏》结课考试论文选题范围及写作要求
一、选题范围
• 1、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论述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 2、 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论述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 3、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论述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 4、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论述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达不到要求,每项扣除2分;若不能达到第2项要求,则为不及格)
• 8、论据充分(运用两个以上论据)、恰当,论证严谨、深入, 对论据有较为详细的分析、归纳。 • 9、文章布局合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符合以上9项者为“中”70—80分,达到8、9两项要求的,每 项加5分) • 10、论点新颖,有独到之处,显示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如能对 课堂上讲授的论点提出疑问,再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自己认可的 另一种观点,并加以论述);能联系自身学习中遇到或发现的 问题。 (符合以上10项者为“良”80—90分,达到第10项要求加10分) • 11、学术视野开阔,立论能关注到现当代文学艺术或文学创作 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的问题;能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资料。 • 12、行文流畅、活泼;语言朴素、自然、优雅、清新,能显示 出一定的个人写作风格。 (符合以上11项者为“优”90—100分,达到第11、12两项要 求,每项加5分) • 13、论文中如有两段文字与他人雷同则为不及格。
三、交卷时间 校历第十七周 周三(2012年12月26日) 12:00前请各位同学将作业交给各班班长。 请各班班长于12月26日下午2:30-4:30将作业交送设 计艺术学院理论教研室:教E楼325 过时不候,敬请谅解! 谢谢合作!
பைடு நூலகம்
• 5、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论述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
• 6、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论述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视觉设 计中的应用 • 7、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论述中国当代小说的成就
• 8、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论述中国当代散文的成就
• 9、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论述大众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学 • 10、通过分析具体作品,论述我所喜欢的……(中国作 家或作品) •
二、写作要求 • 1、可在以上范围内任选一个。 • 2、以上选题范围不得作为论文题目;题目应依据所选范围及 论文内容另行拟定。 • 3、论点明确,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加以论证。论据不得使用 课本中的。 • 4、结构完整,思路清晰,符合逻辑。必须用一半以上的篇幅 论述文学作品对自己的启发,或自己的感悟。否则为不及格。 • 5、文字通顺,字迹工整,标点符号准确。 • 6、须写出论文摘要,列出三个关键词;注明引文出处,列出参 考书目。 • 7、字数不少于1500字;写在400字一页的标准稿纸上或用A4打 印纸打印,不收电子版。 (符合以上7项者为“及格”60—70分;其中3、4、5、6项,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