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讲义版本2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版)简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版)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版)引言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介绍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解和实践能力。
本文档介绍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本第二版教材的内容概述,包括各章节的主题和重点。
第一章: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以及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的起源、发展阶段、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以及计算机在科学、工程、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过程(指令执行过程、数据传输过程等)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分类。
第三章: 操作系统本章主要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具体内容包括操作系统的定义、主要功能(进程管理、文件管理、内存管理等)以及操作系统的分类(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等)。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协议。
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和拓扑结构,介绍了常见的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以及TCP/IP协议、HTTP协议和DNS协议等。
第五章: 数据库系统本章主要介绍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管理。
具体内容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点,以及关系数据库模型、数据模型和数据库查询语言等。
第六章: 算法与数据结构本章主要介绍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算法的定义、特性和分类,以及常见的数据结构(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结构等)和常见的算法设计方法(分治法、动态规划法等)。
第七章: 编程语言与程序设计本章主要介绍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编程语言的分类(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等)、程序设计的基本要素(变量、表达式、控制结构等)以及常见的编程语言(C、Java等)和开发环境。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版)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材,是一本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材。
本教材按照学科的逻辑思路,分为多个章节,依次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操作系统、网络与通信、应用软件等内容。
同时,为了增加读者对各个概念的理解,我将在每个章节中除了介绍基础知识外,还会提供一些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的应用。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会讲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以及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我们将会介绍CPU、内存、硬盘、显卡等计算机硬件设备,并且会对每个设备的功能和作用进行详细的解释。
接下来,我们将会探讨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等步骤。
同时,我们还会介绍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包括二进制、字节、位等,以及计算机内部的数据表示方法。
第二章:操作系统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会介绍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首先,我们将会解释操作系统的概念以及它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然后,我们会介绍几种主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和Mac OS等,对它们的特点和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会重点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文件管理、软件安装和系统配置等方面。
通过这些实践操作,希望能够让学生对操作系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网络与通信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会讲解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本原理。
我们将会介绍网络的分类,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等,并对每种网络的特点和应用进行分析。
此外,我们还将会讲解IP地址、子网掩码和域名等网络基础知识,并介绍网络安全和数据传输的相关概念。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还会介绍常用的网络协议,如TCP/IP和HTTP 等,并对网络连接的配置和故障排查进行讲解。
第四章:应用软件在本章节中,我们将会介绍常用的办公软件和多媒体软件。
我们将会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如Word,以及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如Excel。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2版)_课件_PPT__清华大学出版社_第二章
启动程序或窗口:只要双击桌面上的相应的图标对象即 可启动程序或打开窗口。
17
2.5 窗口的组成和操作
窗口是Windows环境中的一块 矩形工作区域,是Windows系 统最重要的对象。应用程序对 应应用程序窗口,文档对应文 档窗口。
作用 显示帮助信息 重新命名所选项目 搜索文件或文件夹 显示【地址】栏列表 刷新当前窗口 循环切换屏幕上元素 激活当前程序中的菜单栏 复制 剪切 粘贴 撤销 选中全部内容 显示【开始】菜单 在选项卡之间向前移动 在选项卡之间向后移动 搜索计算机 在打开的项目之间切换 为当前窗口打开快捷菜单
快捷键 Alt+ Enter Alt + Esc Esc Shift+Delete
Internet Explorer图标:双击此图标 将打开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浏 览因特网上的信息。
【回收站】图标:用于存放已删除的 文件。在回收站中,可以彻底删除文 件,也可以还原已删除的文件。
一般情况下, 在安装应用程 序后,在桌面 上会自动添加 该应用程序的 桌面快捷方式
7
2.2.1 键盘分区
这些按键根据位置可 分为4个区域,如图 2.7所示。
主键盘键区:主键盘键区位于键盘的左下 方,占据了键盘的大部分。
副键盘键区:位于键盘的右侧,类似计算 器的键盘。
功能键区:位于键盘最上方标有F1~F12的 那一排按键。
光标控制键区:在键盘中间偏右侧,有控 制光标的功能键。
9
2.2.3 副键盘键区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二版)课件
Linux
自由软件项目,广泛应用于服务器、 嵌入式设备和桌面环境。
macOS
苹果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主要用于 苹果电脑。
Android
基于Linux的移动操作系统,广泛应 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03
办公软件应用
Word文字处理软件
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
追溯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背景,介绍ARPANET的早期阶段。
Web时代的来临
概述Web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以及万维网对互联网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
分析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
网络安全与防护
网络安全威胁
列举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如病毒、木马、钓鱼网 站和DDoS攻击等。
加密技术与认证
06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数据库概述
数据库定义
01
数据库是一个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可以按照数据结构来组
织、存储和管理数据。
数据模型
02
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数据关系以及数据操作的抽象表示,常
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数据库分类
03
根不同的分类标准,数据库可以分为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
THANKS
感谢观看
图像数字化
图像数字化是将现实世 界的图像转换为数字信 号的过程,包括扫描、 采样和量化三个步骤。
图像编辑与处理
图像编辑与处理是指对 数字图像进行裁剪、调 整亮度/对比度、滤镜效 果等处理,以达到特定 的视觉效果。
图像压缩与存储
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和传 输时间,需要对数字图 像进行压缩编码,常见 的图像压缩格式有JPEG 、PNG等。
计算机基础第2版课件1 计算机基础知识
9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技术概述
1. 产生 2. 发展 3. 分类 4. 应用
4.未来新型计算机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深入,目前传统的“冯·诺依曼机”的 体系结构已经不能满足未来智能计算机系统的理论要求。因此展望未来, 从理论上突破传统“冯·诺依曼机”的概念,采用新型的物理材料,是 当前人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11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技术概述
1. 产生 2. 发展 3. 分类 4. 应用
1.巨型计算机
巨型计算机又称为超级计算机,简称巨型机。巨型机是功能最强、 运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的高性能计算机。巨型机主要应用于国家 级高尖端科学技术的研究及军事国防领域。巨型机的研制和应用是一个 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综合体现。
微型机分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式计算机和平板计算机。自1971年, 美国Intel公司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片4位微处理器Intel 4004,并由 它组成了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CS-4以来,微型计算机空前发展,广泛普 及。
微型机特点是体积小、能耗低、价格便宜。微型机的出现使得计算 机真正的面向全人类,科技服务大众化。然而它也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 生活方式。
● 计算机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 采用二进制数表示数据和指令。 ● 存储程序是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5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技术概述
1. 产生 2. 发展 3. 分类 4. 应用
1.1.2 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时代
电子器件
运算速度 内存容量
时间 1957年 1958年 1965年 1974年 1983年 1995年 1997年 2002年 2008年 2010年 2011年 2013年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讲义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辅导讲义目录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1)1。
1 算法 (1)1。
2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1)1。
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2)1。
4 栈和队列 (2)1。
5 线性链表 (3)1。
6 树与二叉树 (4)1。
7 查找技术 (5)1。
8 排序技术 (6)本章应考点拨 (6)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 (7)2。
1 程序设计风格 (7)2.2 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 (7)2。
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8)本章应考点拨 (8)第三章软件工程基础 (9)3.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9)3.2 结构化分析方法 (10)3.3 结构化设计方法 (11)3.4 软件测试 (12)3。
5 程序的调试 (14)本章应考点拨 (15)第四章数据库设计基础 (16)4.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6)4.2 数据模型 (18)4.3 关系代数 (19)4。
4 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 (20)本章应考点拨 (20)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于计算方法。
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2、算法的基本特征(1)可行性.针对实际问题而设计的算法,执行后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
(2)确定性.每一条指令的含义明确,无二义性。
并且在任何条件下,算法只有唯一的一条执行路径,即相同的输入只能得出相同的输出。
(3)有穷性。
算法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有两重含义,一是算法中的操作步骤为有限个,二是每个步骤都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
(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中各种运算总是要施加到各个运算对象上,而这些运算对象又可能具有某种初始状态,这就是算法执行的起点或依据.因此,一个算法执行的结果总是与输入的初始数据有关,不同的输入将会有不同的结果输出。
当输入不够或输入错误时,算法将无法执行或执行有错。
一般说来,当算法拥有足够的情报时,此算法才是有效的;而当提供的情报不够时,算法可能无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2版) 课件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二进制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000
十六进制
0 1 2 3 4 5 6 7 8
十进制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二进制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10000
十六进制
9 A B C E F 10
10
1. 二进制
在计算机中的数都用二进制表示。这是因为,二进制计数只 需要两个数字符号0和1,在电路中可以用低电平(0)和高电平 (1)来表示,其运算电路的实现比较简单。
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储、处理与传送均采用二进制 的形式。它与其他计数制的换算如表1.1所示。
十进制
0 1 2 3 4 5 6 7 8
20世纪40年代(1946年),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ENIAC在 美国问世。
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研制出了第一台微 型计算机,它是电子技术发展到第四代的产物。
半个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主要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 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的发展,每一个阶 段的计算机也分别称之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 代计算机。
常用于天气预报、国防、空间技术、军事科学计算等尖端领域。
2. 大型计算机
大型计算机体积庞大,通用性好,运算速度快,综合处理能力和外部负载能力强,但价 格昂贵,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或做网络服务器,为企业或政府的大量数据提供 集中的存储、处理及管理。
在银行、政府或大公司中这种计算机得到广泛的使用。
3. 小型计算机
小型计算机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类计算机,它的结构简单、设计试制周期 短、成本低、规模小、操作简单、易于维护,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企业管理、事务处理、 大学和科研机构中有的应用广泛。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2版第2章
第2章 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章
图2.24 任务栏上的快捷菜单
第2章 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章 (1) 层叠窗口:把窗口按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在桌面上, 当用户在任务栏快捷菜单中选择【层叠窗口】命令后,桌面 上会出现排列的结果,其中每个窗口的标题栏和左侧边缘是 可见的,用户可以任意切换各窗口之间的顺序,如图2.25所 示。
第2章 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章
2.3.5 窗口
1.窗口的组成 . 在中文版Windows XP中有许多种窗口,其中大部分都包 括了相同的组件。图2.23所示是一个标准的窗口,它由标题 栏、菜单栏、工具栏等几部分组成。
第2章 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章
图2.23 示例窗口
第2章 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章 2.窗口的操作 . 窗口操作在Windows系统中是很重要的,不但可以通过 鼠标使用窗口上的各种命令来操作,而且可以通过键盘来使 用快捷键操作。窗口的基本操作包括打开、缩放、移动等。 3.窗口的排列 . 若用户在对窗口进行操作时打开了多个窗口,而且需要 全部处于显示状态,则涉及到这些窗口的排列问题,在中文 版Windows XP中为用户提供了三种可供选择的排列方案。 在任务栏上的非按钮区右击,弹出一个快捷菜单,如图 2.24所示。
第2章 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章
图2.17 设置自动隐藏任务栏
第2章 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章 如图2.18所示即为将任务栏移动到窗口上方时的桌面效 果。
第2章 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章
图2.18 任务栏位于窗口上方时的桌面效果
第2章 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章 在任务栏中除了默认的【快速启动】工具栏,Windows XP还为用户定义了3个工具栏,即【地址】工具栏、【链接】 工具栏和【桌面】工具栏,它们没有显示在任务栏内,如果 用户希望显示这3种工具栏,可右击任务栏上没有按钮的位 置,打开【任务栏】快捷菜单,再打开【工具栏】子菜单, 如图2.19所示。
计算机基础知识讲义
计算机基础知识讲义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计算工具,如算盘等。
但真正的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
以下是计算机的发展里程碑:1. 轮盘机轮盘机是由德国工程师、发明家康纳德·神德尔于1623年发明的,是世界上第一台可自动执行四则运算的机器。
2. 分析机美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和英国数学家艾达·洛芙莱斯共同研发的分析机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它能够通过纸带实现编程功能。
3. 真空管计算机真空管计算机是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使用的计算机,它采用了真空管作为计算元件,具有较高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
4. 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相比于真空管计算机,它占用空间更小、运行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
5. 集成电路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是60年代后期出现的计算机,它的核心元件是集成电路芯片,它的出现使得计算机体积大幅缩小,运行速度也进一步提升。
6. 微处理器计算机微处理器计算机是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计算机,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强的运算能力。
二、计算机的组成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执行程序、控制和处理数据。
2. 主存储器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的内存,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3. 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如硬盘、固态硬盘、光盘等。
4.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5.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信息输出给用户,如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6. 总线总线是计算机各个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通道。
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1. 局域网(LAN)局域网是指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连接多台计算机和设备的网络。
2. 广域网(WAN)广域网是指覆盖广泛地区的网络,如跨越城市、跨越国家的网络。
3. 互联网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将全球各地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二版)》电子教案ppt
CPU
CPU(Central Process Unit,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也称为微处 理器,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Intel出产的微处理器系列,从1985年起已经陆 续推出了80386、80486、Pentium(奔腾)、Pentium Pro(高能奔腾)、 Pentium Ⅱ、Celeron(赛扬)、Pentium Ⅲ、Pentium 4。 • 时钟频率:指时钟脉冲发生器输出周期性脉冲的频率。如:PⅢ的800MHz、 P4的2.4GHz等。
1.18
© 2005
第1章
计算机基础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以数据库 的方式组织和管理数据,通过DBMS实现数据的整理加工、存储、检索和更 新等日常管理工作。 DBMS功能: • 对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功能 • 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排序、检索和统计的功能 • 数据或查询结果的输出功能 • 方便的编程功能 • 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以及并发控制等功能。 目前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icrosoft Access 、Oracle、Sybase、 Visual FoxPro。
位权与基数的关系是:位权的值恰是基数的整数次幂。
1.22
© 2005
第1章
计算机基础
数的进制(二)
进制 十进制 二进制 八进制 原始数 923.45 1101.1 572.4 按位权展开 9×102+2×101+3×100+4×10-1+5×10-2 1×23+1×22+0×21+1×20+1×2-1 5×82+7×81+2×80+4×8-1 3×162+B×161+4×160+4×16-1 对应十进制数 923.45 13.5 378.5 948.25
2023年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辅导讲义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辅导讲义第一章数据构造与算法1.1 算法1.算法是指解题方案旳精确而完整旳描述。
换句话说, 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环节旳一种描述。
*: 算法不等于程序, 也不等于计算措施。
程序旳编制不也许优于算法旳设计。
2.算法旳基本特性(1)可行性。
针对实际问题而设计旳算法, 执行后可以得到满意旳成果。
(2)确定性。
每一条指令旳含义明确, 无二义性。
并且在任何条件下, 算法只有唯一旳一条执行途径, 即相似旳输入只能得出相似旳输出。
(3)有穷性。
算法必须在有限旳时间内完毕。
有两重含义, 一是算法中旳操作环节为有限个, 二是每个环节都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毕。
(4)拥有足够旳情报。
算法中多种运算总是要施加到各个运算对象上, 而这些运算对象又也许具有某种初始状态, 这就是算法执行旳起点或根据。
因此, 一种算法执行旳成果总是与输入旳初始数据有关, 不一样旳输入将会有不一样旳成果输出。
当输入不够或输入错误时, 算法将无法执行或执行有错。
一般说来, 当算法拥有足够旳情报时, 此算法才是有效旳;而当提供旳情报不够时, 算法也许无效。
*:综上所述, 所谓算法, 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次序旳规则, 并且每一种规则都是有效旳, 且是明确旳, 本次序将在有限旳次数下终止。
3.算法复杂度重要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1)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旳计算工作量, 可以用执行算法旳过程中所需基本运算旳执行次数来度量。
(2)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旳内存空间。
1.2 数据构造旳基本概念1.数据构造是指互相有关联旳数据元素旳集合。
2.数据构造重要研究和讨论如下三个方面旳问题:(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旳逻辑关系, 即数据旳逻辑构造。
数据旳逻辑构造包括:1)表达数据元素旳信息;2)表达各数据元素之间旳前后件关系。
(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 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旳存储关系, 即数据旳存储构造。
《计算机文化基础》讲义-计算机基础-和-基本操作
二、常用进制及有关概念 (5)
3.十进制转换为非十进制 例:将十进制数105.125转换成二进制。 1)整数部分 [取余法] 用r进制的基数逐次去除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直到商 为0,取其余数 。
36
二、常用进制及有关概念 (6)
第一步:将十进制数105转换成相应的二进制(或十六进制、 八进制)。
计算机又被称为“电脑”,英文名称Computer。
4
一、什么是计算机 (2)
5
二、计算机的发展 (1)
1.第一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父 第一台计算机ENIAC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它诞
生于1946年2月,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希莱和埃克等人研 制出并使用,直至1955年10月,服务9年多。
ENIAC是一个庞然大物: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使 用了18000个电子管、7000个电阻、10000个电容和6000个开 关,耗电150千瓦,每秒钟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但是它的出 现在当时是一个伟大的、了不起的创举,至此,人类开始步 入信息时代。ENIAC是第一台正式投入运行的计算机,但它 还不具备现代计算机在内存储程序的主要特征。
9
三、计算机的分类
1.根据计算机规模大小分类 巨型计算机 大型计算机 小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
2.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分类 通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
10
四、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计算机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5、人工智能 6、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11
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33
二、常用进制及有关概念 (3)
4)不同进制数的分解表示法 数 = ∑基×权
例: (1101.11)2 =1×23 +1×22 +0×21 +1×20 +1×2-1 +1×2-2 (17.8)10 =1×101 +7×100 + 8×10-1 (17.8)16 =1×161 +7×160 +8×16-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二版)教学课件汇总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程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优选全文
1.2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 1.2.1 进位记数制 1.基本概念 (1)进位计数制 (2)基数与位权 (3)位权表示 2.常用数制 (1)十进制(Decimal) (2)二进制(Binary) (3)八进制和十六进制(Octonary,Hexadecimal)
• 1.2.2 数制间的转换 1.概述 将数由一Biblioteka 数制转换成另一种数制称为数制间的转换。
• 1.4.3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 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 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 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案例有: (1)语音识别系统 (2)垃圾邮件过滤器 (3)网上银行业务 (4)社交网络
出现了微处理器,并且 可以用微处理器和大规模、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装成 微型计算机
工业控制、数据 处理,商用
工业、生活等各 方面
外观
1.1 计算机基础
4.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03机诞生。该机字长32位、每秒运算30 次,采用磁鼓内部存储器,容量为1K字。 1964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119型大型数字计算机在中科院计算所诞生,其运算速度每 秒5万次,字长44位,内存容量4K字。在该机上完成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的计算任务。 …… 2002龙芯1号(英文名称Godson-1)研发完成,是一颗32位元的处理器,内频(也称:主 频)是266MHz。 2005年4月由中国科学研究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的中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 性能CPU“龙芯二号”正式亮相。 2009年龙芯3研制成功,可运行Windows系统。 5.计算机的特点 (1)自动性 (2)速度快、精度高 (3)具有存储与记忆能力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全套电子教案完整版2ppt课件
3、存储器 存储器是用来存放数据的部件。存储器分为内存储 器(简称内存)和外存储器(简称外存)两大类。
①内存储器是用来存放执行中的程序和数据,常见的内存储器 有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 Ⅰ:随机存储器(RAM) :既可以读出数据,也可以写入数据, 断电后数据将消失。 Ⅱ:只读存储器(ROM):ROM的数据由厂家一次性写入,并 永久保存下来,只能读不能写。 ②外存储器指的是除内存以外的存储器,磁带、磁盘、光盘、 优盘等。
ppt课件
34
金士顿1GB DDR2 667 基本参数
内存容量 1024MB 内存主频
内存适用类型 台式机
内ppt课存件 传输类型 DDR2
接口类型
35
667MHz 240Pin
主板
主 板 又 称 为 主 机 板 ( main board ) 、 系 统 板 ( system board)、母版(mother board)。它安装在 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最直接的部件之一。
ppt课件
6
四:计算机的分类
1:按性能分 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和个 人计算机
2:按用途分 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ppt课件
7
五:计算机的应用
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 辅助设计与制造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教育信息化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电子商务 人工智能 网络通信 过程控制
ppt课件
20
一、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⑴
⑤
④
⑵
⑶
③
②
ppt课件
①
⑹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21
⑷ ⑸
表1-4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部件名称和作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s2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计算机基础知识 • 操作系统 • 办公软件 • 网络基础 • 多媒体技术 • 数据库基础
01 计算机基础知识
CHAPTER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小型化与普及化
电子计算机时代
20世纪40年代,基于电子管技术 ,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晶体 管计算机出现,计算机开始进入 商业和家庭领域。
医疗领域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远程医疗、医学影像处 理等,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多媒体制作工具介绍
Adobe Photoshop
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用于处理和编辑图片 素材。
Adobe Premiere Pro
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用于剪辑和合成视频 素材。
Audacity
免费的音频编辑软件,用于录制和编辑音频 素材。
工作站
高配置,适用于专业设 计、科学计算等高强度
工作。
服务器
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 存储能力,为多用户提
供服务。
超级计算机
具备极高的计算速度和 数据处理能力,用于大 规模科学计算和模拟。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工程设计
CAD、CAE等在建 筑、机械等领域的 应用。
娱乐生活
游戏、音乐、视频 等多媒体应用。
科学计算
04 网络基础
CHAPTER
网络的发展与组成
01
02
03
04
网络发展历程
从ARPANET到现代互联网, 介绍了网络的发展阶段和关键
技术突破。
网络体系结构
描述了OSI和TCP/IP模型,以 及它们在网络通信中的作用。
硬件组成
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 等网络设备的介绍。
计算机基础课程讲义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讲义第一部分:计算机及其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第一节计算机概述一、计算机发展简史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电子管;知识点:1946.2.15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叫ENIAC;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3、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1)——小规模集成电路;4、第四代计算机(自1971年至今)——大规模集成电路二、计算机的特点1、处理速度快2、存储容量大3、可靠性高4、工作全自动5、适用范围广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科学计算:(举例:建筑工程结构计算)2、过程控制:(举例:电梯的控制)3、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举例:汽车设计制造)4、信息处理:(大约占计算机应用领域的70%以上)OA5、现代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模拟、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等)6、家庭生活:四、计算机分类(简单介绍,不作要求)第二节数据与编码一、数制的基本概念二、二、八、十和十六进制数及各种数制间的转换第三节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一、西文字符的编码IBM系列常用的EBCDIC码。
微型机采用ASCII码。
ASCII码是国际标准,具体为:使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编码,最高位为0,包含了128个不同的字符编码。
记住下面的顺序,以便判断。
小 0 ~ 9 —— A ~ Z —— a ~ z 大48 57 65 90 97 122二、汉字的编码1、汉字信息交换码(国标码)——GB2312-80(1)共有7445个字符编码。
其中:一级常用字3755个(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二级常用字3008个(按偏旁部首排列、部首按笔画多少排序)、和682个非汉字图形符。
(2)一个汉字2个字节(对比:ASCII码字符一个字节)2、汉字输入码(外码):全拼输入法和双拼输入法为音码、五笔形输入法为形码、自然码为音形码。
3、汉字内码4、汉字字型码(汉字库)——点阵字库16*16点阵的一个汉字,占用16*16BIT=256BIT二进制位(等于256/8=32个字节)。
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教程(第2版)课件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3 鼠标的使用——鼠标的基本操作
指向:将鼠标指针指向目标。 单击:按一下鼠标左键。 右击:按一下鼠标右键。 双击:连续快按两下鼠标左键。 拖动:按下鼠标左键的同时移动鼠标,将屏幕界面中的对象移动到指定 位置。
说明:
在一般的情况下,经常使用的是鼠标左键,但Window s XP中也经常使用鼠标的右键。在任何地方按下并释放鼠 标右键一次,都可以弹出一个【快捷菜单】。
下一页
上一页
键盘指法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1.3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1.3.1计算机与教育 1.3.2计算机的应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1计算机与教育
计算机被引入到教育活动中,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把计算机作为学习的对象,专门开设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课,强调“计算机程 序设计是信息社会的第二文化“、“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 得计算机的人“。
打字、复印、扫描一体机
下一页
打字、复印、扫描、传真一体机
上一页
1.2.3 了解计算机软件
软件是预先编制好的、为实现某种功能的计算机程序以及相关 的文档资料。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如:Windows、Unix等 语言处理程序 工具软件
软件
应用软件
应用程序软件包。如:Word、Flash、等
用户程序
1、系统软件:是由生产厂家研制。 2、应用软件:在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二次开发的软件。
【快捷菜单】是Windows XP把常用的操作命令制作 到一个菜单里,在操作Windows XP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快 捷菜单】,可以快速高效地执行一些常用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