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专项突破课程 第9讲 中国的地形特征学案
中国地形地理教案
中国地形地理教案教案题目:中国地形地理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地理特征。
2.了解中国的地形地貌及其特点。
3.掌握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4.培养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地理特征a.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和与邻国的接壤情况。
b.介绍中国的地理特征,包括陆地面积、海岸线长度、边界线长度等。
2.中国的地形地貌a.展示中国的地图,并介绍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域,如华北平原、长江流域、西南高原等。
b.详细介绍中国的主要地形类型,如高山、平原、丘陵、盆地、河流等,并讲解其形成原因和特点。
3.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a.介绍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b.通过地图展示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原因和利用情况。
1.导入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地理特征,激发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2.探究a.准备中国地图和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地形特征。
b.分小组讨论不同地形类型的形成原因,共享各小组的认识。
3.知识讲解a.使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并依次介绍不同地形区域的特点。
b.介绍中国主要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4.合作探究a.分小组,让学生使用教材、互联网等资源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形区域的特点和重要性。
b.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形区域进行深入研究,撰写小组报告。
5.总结归纳分享学生小组的研究成果,总结中国的地形地貌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6.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中国地理的其他方面,并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同地形区域的研究和组织能力。
3.提问回答:课后布置作业,检查学生对中国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中国地图和地形地貌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2.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连接设备。
3.学生教材和参考书籍。
4.小组研究报告的展示材料。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发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观察、探究、研究和讨论,培养学生对中国地理的探索和研究能力。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形》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形》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中国的地形1.熟悉中国地形图,了解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
2.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3.能够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4.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壮丽山河,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5.通过研究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让学生形成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新课导入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上课前开始播放视频《中国地形地势歌》(小苹果版)。
伴设计意图引起学生注随着优美的歌曲,我们进入今天的研究主题《中国的地形》。
意,同时与本节所学内容密切相关。
目标展示研究目标1.识记我国山脉的走向与分布,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的明确进修目标,增强进修的针对性,有利于提分布与特征。
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高课堂效率。
特征。
3.学会分析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多媒体:展示“中国分层设色地势图”、我国各类利用图片地势类型面积占全国的比例饼状图,让学生总结出等资料,让学生“地势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阔”的结论。
通过资料自主N)”引导学展示“中国地形剖面示意图(沿32°进行归纳,提生总结出“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结论。
高学生读图能展示“中国地形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让学生找力。
出三级阶梯的主要界限。
问题承转过渡: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对地理环问题探究问题探究有境和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呢?多媒体:展示探究的问题。
要求:以组为单位讨论,并记录讨论成果。
提问学生回答讨论的成果。
助于提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展示正确答案,教师并点拨更正补充。
中国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头脑风如果我国地势东高西低,我国的地理环境将会是造就学生逆暴怎样的呢?过渡:可以说XXX低的地势是我国自然环境的向思维能力。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的地形学案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的地形学案1. 简介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家,拥有多样化的地形和地貌。
区域地理以探究中国的地理环境为核心,通过研究地形学,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各个地区的地貌特征、地势变化和地质背景,为我们解析地理现象和推动地理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本文档将介绍中国的地形学概念,探讨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中国地形学概念地形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表遗迹(地貌)的学科。
在中国的地形学中,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塬、河流、湖泊、海洋等。
其中,中国的地形主要由喀斯特、冰川、河谷、河流、丘陵、山地等地貌类型组成。
不同地区的地貌类型反映了地质构造运动、河流侵蚀和风蚀作用等自然过程的结果。
3. 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3.1 高原中国西部地区拥有广阔的高原地貌,其中最著名的是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之一。
高原地势平坦,山脉连绵起伏,河流纵横交错。
高原地形对于中国的气候、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影响。
3.2 平原中国东部地区是平原地貌的主要分布区域。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都是中国最重要的平原地区。
平原地形相对平缓,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的发展。
这些平原地区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3 山地中国是世界上山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大量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长白山、华山等都是中国山地地貌的代表。
山地地形复杂多样,对于气候的形成、水资源的储存和土地利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山地也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中国的地形》教案设计
《中国的地形》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2)使学生掌握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和地理观察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中国地形的特点;(2)运用地形模型、地球仪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形的形成和变化;(3)开展小组讨论、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中国地形图、地形模型、地球仪、教学PPT等;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引发学生对地形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1)介绍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如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等;(2)分析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如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等;(3)运用地形模型、地球仪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形的形成和变化;(4)开展小组讨论、探究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地形区的理解和认识。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关于中国地形的选择题或填空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特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收集有关中国地形的图片或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问题导向: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中国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2. 直观教学:利用地形模型、地球仪等教具,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地形认识。
3. 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中国的地形教案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简介:下列内容主要包括本节课的知识图谱,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要求。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在本章中的位置:本节课对应的课标是“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标准”不要求学生记忆大量地名,重点放在对我国地形、地势主要特征的归纳上,并且落实到中国地形图上,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也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并且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
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山脉纵横交织。
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多以山脉为分界线。
我国山脉按走向分为5种类型,即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和弧形山脉。
为了将这部分知识落到实处,设置了“熟悉中国的山脉”这组“活动”。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调自然与的融合,以处于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安排了熟读阅读内容,如:“珠穆朗玛峰”、“中华五岳”,并在这些材料中刻意加强了人文地理的内容。
本节课要充分运用地图和景观图片,来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力争让学生通过读图直接获取有关知识,并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二、基于以上分析和思考,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1、认知中国山脉分布基本格局。
2、通过学习中国山脉分布的基本格局,了解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并形成山脉控制着中国地形分布的大势的理念。
能力目标:1、培养阅读、分析分层调色地形图的能力。
2、培养使用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的能力。
3、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山脉分布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我国的山脉走向 教学难点:我国的地形分布特征 教学准备:1、中国地形地势歌之小苹果版.flv 。
2、我国的地形地势课件。
中国地理学案(教案)
一、中国地理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国情。
掌握中国地理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理解中国地理环境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 教学内容:中国的地理位置:经纬度、时区、邻国等。
中国面积和人口:总面积、人口数量、人口分布等。
中国地形特征:山地、平原、高原、盆地、海岸线等。
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地图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的地图,引起学生对我国地理的兴趣。
2) 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通过PPT展示经纬度、时区、邻国等信息。
3) 讲解中国的面积和人口:通过PPT展示相关数据,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国情。
4) 讲解中国的地形特征:通过PPT展示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各地形区的特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记忆。
5. 作业布置:请学生绘制中国地形分布图,加深对地形特征的理解。
二、长江与黄河1. 教学目标:了解长江与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特点等。
掌握长江与黄河的主要支流、湖泊、水利工程等。
理解长江与黄河对我国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教学内容:长江与黄河的地理位置:发源地、流经省份、注入海洋等。
长江与黄河的流域特点:地形、气候、水文等。
长江与黄河的主要支流、湖泊、水利工程等。
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地图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长江与黄河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两大河流。
2) 讲解长江与黄河的地理位置:通过PPT展示发源地、流经省份、注入海洋等信息。
3) 讲解长江与黄河的流域特点:通过PPT展示地形、气候、水文等信息。
4) 讲解长江与黄河的主要支流、湖泊、水利工程: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记忆。
5. 作业布置: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长江与黄河对我国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三、中国的气候类型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中国地形学案
中国地形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地形剖面图,理解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能说出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气候、河流及农业生产的影响;2.能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我国主要山脉的位置并说出其走向,能在空白中国政区图上填绘我国主要山脉;3.知道山脉不仅是构成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还多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4.识记主要地形单元如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及其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读地图说出中国主要地形区的空间分布情况,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祖国,热爱祖国;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重点:1、中国地势特点以及其对中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对不同地形区应合理开发和利用。
2、主要山脉的走向及分布。
3、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位置及特征。
难点: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一自主学习,独立完成1、结合我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
知识小贴士: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描述地势特点的典型用语:× ×方向高,× ×方向低,由××方向向××方向倾斜。
2、结合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说出各阶梯的界线,内部的主要地形种类3、结合中国地形图,指出我国的主要地形单元(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三大丘陵)4、结合中国地形图,按照山脉的走向,迅速找出以下走向的主要山脉①东西走向山脉:②东北---西南走向山脉:③西北---东南走向山脉:④南北走向山脉:⑤弧形山脉:二合作探究1 山脉————重要的地形分界线中国这种西高东低、面向大洋逐级下降的地形特点,不仅有利于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海洋气流深入内地,对中国的气候产生深刻而良好的影响,使中国东部平原、丘陵地区能得到充分的降水,尤其是最多的降水期和高温期相一致,为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水、热条件;而且也使大陆上的主要河流都向东奔流入海,既易于沟通中国的海陆交通,也便于中国东西地区之间经济贸易的交流;同时,这种阶梯状的地形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河流,使之形成较大的多级落差,从而蕴藏着有利于多级开发的异常巨大的水力资源。
中国的地形学案(3课时)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1)【学习目标】结合地形图,指出并记住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学习内容】山脉纵横交织【学习过程】1、阅读课文P21—P23,初步了解中国主要的山脉。
2、认一认:说出下图字母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1) 东西走向的山脉(三列):北:K___________—L __________ 中:E___________—M___________南:N_______________(2)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中:H___________—I___________ 东:J_________________(3) 弧形山脉:P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最高峰是_________________(在图中标出其位置),位于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交界处。
(4) 南北走向的山脉:G________________(5)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O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A 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3、小组合作,完成P22活动题1、2。
4、阅读P23“中华五岳”,在图2-1上找出五岳,并试着说出其所在省。
1、下列山脉中属于东西走向的是( )A.横断山脉B.长白山—武夷山C.祁连山D.昆仑山—秦岭2、下列山脉与大兴安岭走向一致的是( )A.昆仑山B.秦岭C.巫山D.祁连山 3、写出下列山脉在图中对应的数字.天山______ 秦岭______ 台湾山脉______大兴安岭______ 太行山______ 巫山______ 南岭______ 喜马拉雅山______跟踪测试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下列代号表示的山脉名称:A ,B ,C ,D ,a ,c ,e ,④,⑤,⑦。
中国的地形地理教案
中国的地形地理教案中国的地形地理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的地形地理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的地形地理教案1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课标六大理念之一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而地形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地理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任务。
2、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的自然分界线地势对河流、气候的影响3、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的逻辑关系本节内容,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都有重要的影响。
所以本节放在了讲述中国自然地理的各章节之首,本节还与世界地理的关于地形分类、分布和形成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4、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是我国地理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因为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它既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地质作用的制约,同时又严重影响着别的因素,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1、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图引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参照图例,利用教材上的“沿32O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抓住图中颜色与高度的关系这一线索,启发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并总结出我国的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2、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读图的能力,对世界的地形有所了解,在次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从而得出中国地势的特点及阶梯间的分界线。
3、本节学生的认知障碍点是对“沿32ON线中国地形剖面图”的理解。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的地形学案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的地形学案引言: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地貌多样的国家,地形的多样性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水文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地形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的学科,通过对中国地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特征,为地质灾害防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科学支撑。
本文将对中国的地形学进行探讨,重点关注中国的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和台地等地形类型。
一、中国的高山地形中国的高山地形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具有丰富的高山资源。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横亘于西南高原与高原之间,被称为“世界屋脊”,它的存在使得中国拥有丰富的冰川、湖泊和河流资源。
另外,中国还有其他著名的高山地形,如巴颜喀拉山、昆仑山等,这些高山地形对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中国的平原地形中国的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包括长江平原、黄河平原和珠江平原等。
这些平原地形肥沃土壤,气候温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平原地形还有助于交通和经济发展,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由于平原地区的人口密度大,环境污染和资源压力也较大,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的丘陵地形中国的丘陵地形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包括华北丘陵、黔中丘陵等。
丘陵地形起伏不平,地貌形态多样,具有良好的水源和生态环境。
丘陵地区土壤肥沃,适宜发展农业,也是旅游和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四、中国的盆地地形中国的盆地地形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川西盆地等。
盆地地形被群山环绕,气候干燥,但由于盆地内地貌地形平坦,水文条件适宜,有利于农业和人类居住。
盆地地形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石油天然气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五、中国的台地地形中国的台地地形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如云贵高原等。
台地地形是由于地壳抬升、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形起伏不大,水系发达,盛产水力资源。
台地地形因高程较高,气温低,适宜农牧业发展,也是生态旅游和生态保护的热点区域。
《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2)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观察、分析中国地形的分布特征;(2)运用地形模型,直观展示地形变化。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2)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地理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地形的特点(1)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2)地形区域特征明显,包括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和山地等。
2. 主要地形区(1)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高寒景观;(2)内蒙古高原:广阔的草原,温带干旱气候;(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4)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河流;(5)华北平原:黄土地貌,耕地丰富;(6)东北平原:黑土地,肥沃耕地;(7)长江中下游平原:水乡泽国,富饶的农业区;(8)四川盆地:紫色盆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9)丘陵和山地:分布广泛,地形复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地形的特点及主要地形区;(2)地形对气候、河流、农业等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地形区域的划分及特点;(2)地形对我国经济、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地图、图片、模型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地形特点;2. 利用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地形对经济、环境的影响;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2. 准备地形模型,以便进行直观展示;3. 安排学生进行预习,了解中国地形的基本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势特点;(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各地形区的特点。
2. 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各地形区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2)分析地形对气候、河流、农业等的影响。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各地形区的典型案例,如青藏高原的高寒景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等;(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形对经济、环境的影响。
【精】《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通过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掌握我国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在地图上的分布;通过读图分析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多媒体展示各种地图资料,学生通过读图、析图、填图、小组合作、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获取有关中国地形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能力,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教学重点】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我国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在地图上的分布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学难点】1.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势2.识记我国主要的山脉及两侧的地形区【教学方法】读图、析图、填图、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多媒体辅助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古诗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东浙水,浪花淘尽英雄;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
师: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古诗词中经常会提到我国的大河都是向东流,这也体现了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中国的地形。
二、新课学习第一课时(一)地势西高东低多媒体展示我国沿北纬32度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探究问题: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我国的地势大致可以分为几级阶梯?每一级阶梯的海拔大概是多少米?3.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别位于哪一级阶梯上?学生读图析图自主完成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学生结合教材31页活动1,在图2-21中勾画出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并在相应位置标出具体山脉的名称。
(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小组合作探究下面三个问题: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气候有何影响?2.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河流的流向、东西交通有何影响?3.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有变化吗?有何利用价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选出代表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多媒体展示讨论结果,和学生一起分析。
《中国的地形》教案
《中国的地形》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我国地形的兴趣。
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和步骤。
1.2 教学内容: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地形的特点和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图,引起学生的关注。
1.4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提问学生对我国地形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地形的特点和重要性。
使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地形分布情况。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布置预习任务。
第二章:我国的地形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
使学生掌握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如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等。
分析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气候、水文、植被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让学生掌握地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使用多媒体展示地形示意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特点。
2.4 教学步骤: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导入新课。
讲解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如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等。
分析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气候、水文、植被等。
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地形特点和影响的看法。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地形对生活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使学生认识到地形在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分析地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居住、交通、农业生产等。
介绍地形在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地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使用多媒体展示地形对生活影响的实例,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形的作用。
3.4 教学步骤: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导入新课。
讲解地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居住、交通、农业生产等。
分析地形在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中国的地形学案
中国的地形学案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我国地形的基本状况,包括地势特征、山脉分布、高原、盆地分布及成因、平原分布等,因此,让学生了解我国地形的分布和成因,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已经对我国的地形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地形判读的方法,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还比较有限,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地势特征及山脉、高原、盆地、平原的分布状况;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及成因;初步掌握地形判读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形图和景观图,分析我国的地理特征;通过读图、绘图、填图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了解我国地形的复杂多样,增强学生的地理探究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地势特征及山脉、高原、盆地、平原的分布状况;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及成因。
2、教学难点:地形判读的方法;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成因。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我国不同地形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中国的地形。
2、新课学习:(1)地势特征:通过展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观察并总结我国的地势特征。
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气候、水文、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2)山脉分布:通过展示中国山脉分布图,让学生了解我国山脉的分布情况。
引导学生分析山脉对气候、河流流向、区域划分等方面的影响。
(3)高原、盆地分布及成因:通过展示中国高原、盆地分布图,让学生了解我国高原、盆地的分布情况。
引导学生分析高原、盆地的成因及对气候、植被等方面的影响。
(4)平原分布:通过展示中国平原分布图,让学生了解我国平原的分布情况。
引导学生分析平原对农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3、活动探究:分组进行讨论,探究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成因。
中国区域地理 地形 教案
中国区域地理地形教案教案标题:中国区域地理-地形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各个区域的地形特征和地貌类型;2. 掌握用地形图、地图等工具进行地形分析和地貌解读的基本方法;3. 培养学生对地形与地貌的观察能力和地理学思维。
教学重点:1. 中国区域地形的特点和类型;2. 地形要素对地貌的形成影响;3. 地形分析和地貌解读。
教学难点:1. 掌握地形要素与地貌类型之间的关系;2. 运用地形工具进行地形分析和地貌解读。
教学准备:1. 地图和地形图;2. 地理学教材和素材;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中国的地形特征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地形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地形和地貌的概念,使学生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了解。
2. 教师讲解中国区域地形的特点和地貌类型,结合地图和地形图进行示范解释。
三、地形要素与地貌类型的关系(15分钟)1. 教师介绍地形要素(如高山、平原、河流、湖泊、沙漠等)对地貌的形成影响。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教师提供的地形图和地理学教材,分析各个地貌类型的地形要素特点。
四、地形分析和地貌解读(20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地形图和地图进行地形分析和地貌解读,引导学生观察地形的特点、形态和分布规律。
2. 学生结合教材和地图,选择一个具体的地理区域进行地形分析和地貌解读,撰写一篇地理报告。
3. 学生进行报告展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五、拓展与总结(10分钟)1. 教师提供更多的地理素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区域地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地形分析和地貌解读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地形与地貌的理解。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利用科技手段,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软件进行地形分析和地貌解读的实践;2. 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中国不同地区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地貌类型。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 中国的地形导学案
《中国的地形——“导评用”案》1.山脉:2.走向:3.东西走向山脉:4.南走北向山脉:5.东北---西南走向山脉:6.西北---东南走向:7.弧形山脉:活动:熟悉中国的山脉读中国地形图完成下列任务。
①找出祁连山、太行山、武夷山和南岭,说一说它们分别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交界处。
活动: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说明地形的影响。
1.影响气候①影响气温:海拔越高,气温越。
②影响降水:我国东部山地东侧为夏季风的,形成丰富的;反之,西侧背风坡则降水。
2.影响河流①影响河流流向:我国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入海;许多山脉成为河流的,影响到河流的流域范围。
②影响河流的落差:河流在地势阶梯的过渡地带形成巨大落差。
峡谷、急流的形成也与地形有密切关系,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3.影响植被地形对植被的影响一方面反映在山脉的坡与坡、坡与坡的差异,另一方面表现在植被随增加而发生有规律的垂直变化。
4.影响农业①影响农业布局类型一般来说,不同地形区的农业不同;山地地形起伏大,适合发展;平原地势平坦,适合发展;高原地区,适合发展;季风区可以发堂测: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其主要山脉和城市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山脉的表述,与事实相一致的是A. 图①中的山脉是巫山,图②中南侧山脉与图④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B. 图②中部为天山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③中的秦岭C. 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祁连山D. 图③中的山脉是南岭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2.A、D两城市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A. 四川盆地、江汉平原B.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C.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D. 江汉平原、江南丘陵贺兰山位于宁夏平原和内蒙古阿拉善高原之间,山体横空出世,峰峦叠嶂,是历史上著名的“军山”,千百年来,见证着大小战役,始终捍卫着宁夏平原的安宁。
今天的它依然承担着守护“塞上江南”的重任。
贺兰山是宁夏平原的“守护神”,请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说明贺兰山成为宁夏平原守护神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讲中国的地形特征
重难点突破
一、考点内容
中国地形特征及其对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描述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技能。
二、内容解读
(一)中国地形特征
1. 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五种地形齐全;(2)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3)山区面积广大,各种地形大致呈网格状分布。
2.地形特征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3)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题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2题。
1.图示区域()
A. 山脉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
B. 山地与小兴安岭相比,生物种类更丰富
C. 河流流量大且稳定,含沙量小
D. 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2.该区域()
A. 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
B. 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C. 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可加重植被破坏和土地盐碱化
D. 建设水电站可以有效地缓解区域能源紧张状况
题二: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从等高线的形状分析,中部地形是_____。
(2)这个地形区的海拔为_____米左右,是我国的_____。
它位于我国的第____级阶梯上。
(3)这一地形区的西部海拔上升到______米以上,是我国的_______山区。
这一地形区的东部海拔上升到______米,是我国的______山。
题三:我国已建成高铁主要布局在()
A. 东部沿海地区
B. 地势的二、三级阶梯
C. 高原和盆地
D. 东西运输量大的地区
三、描述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技能
题四: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湖北省的地形特点。
题五:描述下图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四、中国地形成网格状分布
题六: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A. 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 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 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 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题七:下图为新疆地区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的分布状况。
第9讲中国的地形特征
题一:1.B 2.D
题二:(1)盆地 (2)500 四川盆地二 (3) 3000 横断 1000 巫题三:B
题四:地形: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地势:西部高,东部低(或自西部、北部、东部三面向中部逐渐降低),呈阶梯状。
题五: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大(西部山高谷深、东部地表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典型。
题六:C
题七:自北向南山脉、盆地相间分布,山脉大体呈东西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