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文化讲堂《皇帝称呼何其多》

合集下载

历史文化讲堂《皇帝称呼何其多》

历史文化讲堂《皇帝称呼何其多》
孝昭皇帝
孝宣皇帝
孝元皇帝
孝成皇帝
孝哀皇帝 孝平皇帝
孺子
更始帝
西汉世系表
年号
建元、元光、 元朔、元狩、 元鼎、元封 各6年,太 初、 天汉、太始、 征和各4年 后元2年 始元(6年) 元凤(6年) 元平(1年) 本始、地节、 元康、神爵、五凤、甘露 各4年,黄龙 1年 初元、永光、 建昭各5年, 竟宁1年 建始、河平、 阳朔、鸿嘉、永始、元延 各4年, 绥和
观察商朝世系表,思考下列问题: 1、商王称呼由几部分组成?
谥号、庙号、号、姓、名 2、上古人的姓和名。 3、商国号。 4、庙号的由来、特点、含义。
西周世系
1、 周文王姬 2、 周成王姬诵 3、 周康王姬钊 4、 周昭王姬瑕 5、 周穆王姬满 6、 周共王姬伊扈 7、 周懿王姬囏 8、 周孝王姬辟方 9、 周夷王姬燮 10、周厉王姬胡 11、周召共和 12、周宣王姬静 13、周幽王
世10、商景王(中宗太戊)子伷
11、商孝成王(仲丁)子庄
12、商思王(外壬)子发
13、商前平王(河亶甲)子整
14、商穆王(祖乙)子滕
15、商桓王(祖辛)子旦
16、商僖王(沃甲)子逾 17、商庄王(祖丁)子新 18、商顷王(南庚)子更 19、商悼王(阳甲)子和 20、商文成王(盘庚)子旬 21、商章王(小辛)子颂 22、商惠王(小乙)子敛 23、商襄王(高宗武丁)子昭 24、商后平王(祖庚)子跃 25、商定王(世宗祖甲)子载 26、商共王(廪辛)子先 27、商安王(庚丁)子嚣 28、商烈王(武乙)子瞿 29、商匡王(太丁)子托 30、商德王(帝乙)子羡 31、商纣王(帝辛)子寿
本初
建和(3年),和平(1年) 元嘉(3年),永兴(2年) 永寿(3 年),延熹(9年) 永康(1年)

古代皇帝称呼一览表

古代皇帝称呼一览表

古代皇帝称呼大全“皇帝”一词最早是由“皇”和“帝”两个称呼合并而来。

其源自于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此将“皇”和“帝”连起来,作为自己的帝号,以表明自己的功绩,自称始皇帝。

自此以后,皇帝一词变成了中国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中国古代朝代不断更迭,历经夏商周与秦汉,直至清朝灭亡,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寿终正寝。

以下便是中国历史朝代皇帝的称呼以及在位时间,供您参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10年在位;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汉高帝刘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95年在位;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在位;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57年在位;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2年在位;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在位;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在位;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4年-公元前49年在位;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9年-公元前33年在位;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汉哀帝刘欣,公元前7年-公元前1年在位;汉平帝刘衎,公元前1年-公元5年在位;孺子刘婴,公元6年-公元8年在位;新帝王莽,公元9年-公元23年在位;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公元57年在位;汉明帝刘庄,公元57年-公元75年在位;汉章帝刘炟,公元75年-公元88年在位;汉和帝刘肇,公元88年-公元105年在位;汉殇帝刘隆,公元105年-公元106年在位;汉安帝刘祜,公元106年-公元125年在位;汉顺帝刘保,公元125年-公元144年在位;汉冲帝刘炳,公元144年-公元145年在位;汉冲帝刘缵,公元145年-公元146年在位;汉桓帝刘志,公元146年-公元167年在位;汉灵帝刘宏,公元167年-公元189年在位;汉少帝刘辩,公元189年4月-9月在位;汉献帝刘协,公元189年-公元220年在位;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80年)三国·魏(公元220年-公元265年)魏文帝曹丕,公元220年-公元226年在位;魏明帝曹叡,公元226年-公元239年在位;魏齐王曹芳,公元239年-公元254年在位;魏高贵乡公曹髦,公元254年-公元260年在位;魏元帝曹奂,公元260年-公元265年在位;三国·蜀(公元221年-公元263年)蜀汉昭烈帝刘备,公元221年-公元223年在位;蜀汉后主刘禅,公元223年-公元263年在位;三国·吴(公元229年-公元280年)吴大帝孙权,公元222年-公元252年在位;吴会稽王孙亮,公元252年-公元258年在位;吴景帝孙休,公元258年-公元264年在位;吴乌程侯孙浩,公元264年-公元280年在位;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65年-公元290年在位;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90年-公元306年在位;晋怀帝司马炽,公元306年-公元312年在位;晋愍帝司马邺,公元313年-公元316年在位;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晋元帝司马睿,公元317年-公元322年在位;晋明帝司马绍,公元322年-公元325年在位;晋成帝司马衍,公元325年-公元342年在位;晋康帝司马岳,公元342年-公元344年在位;晋穆帝司马聃,公元344年-公元361年在位;晋哀帝司马丕,公元361年-公元365年在位;晋废帝司马奕,公元365年-公元371年在位;晋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1年-公元372年在位;晋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72年-公元396年在位;晋安帝司马德宗,公元396年-公元418年在位;晋恭帝司马德文,公元418年-公元420年在位;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南朝·宋(公元420年-公元479年)宋武帝刘裕,公元420年-422年在位;宋少帝刘义符,公元422年-公元424年在位;宋文帝刘义隆,公元424年-公元453年在位;宋孝武帝刘骏,公元453年-公元464年在位;宋前废帝刘子业,公元464年-公元465年在位;宋明帝刘彧,公元465年-公元472年在位;宋后废帝刘昱,公元472年-公元477年在位;宋顺帝刘准,公元477年-公元479年在位;南朝·齐(公元479年-公元502年)齐高帝萧道成,公元479年-公元482年在位;齐武帝萧赜,公元482年-公元493年在位;齐郁林王萧昭业,公元493年-公元494年在位;齐海陵王萧昭文,公元494年7月-10月在位;齐明帝萧鸾,公元494年-公元498年在位;齐东昏侯萧宝卷,公元498年-公元501年在位;齐和帝萧宝融,公元501年-公元502年在位;南朝·梁(公元502年-公元557年)梁武帝萧衍,公元502年-公元549年在位;梁简文帝萧纲,公元549年-公元551年在位;梁元帝萧绎,公元552年-公元554年在位;梁敬帝萧方智,公元555年-公元557年在位;南朝·陈(公元557年-公元589年)陈武帝陈霸先,公元557年-公元559年在位;陈文帝陈蒨,公元559年-公元566年在位;陈废帝陈伯宗,公元566年-公元568年在位;陈宣帝陈顼,公元569年-公元582年在位;陈后主陈叔宝,公元582年-公元589年在位;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1年)北朝·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34年)北魏道武帝拓拨珪,公元386年-公元409年在位;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公元409年-公元423年在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公元423年-公元452年在位;北魏南安王拓跋余,公元452年3月-10月在位;北魏文成帝拓拔濬,公元452年-公元465年在位;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公元465年-公元471年在位;北魏孝文帝元宏,公元471年-公元499年在位;北魏宣武帝元恪,公元499年-公元515年在位;北魏孝明帝元诩,公元515年-公元528年在位;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公元528年-公元530年在位;北魏长广王元晔,公元530年-公元531年在位;北魏节闵帝元恭,公元531年2月-10月在位;北魏安定王元朗,公元531年-公元532年在位;北魏孝武帝元脩,公元532年-公元534年在位;北朝·东魏(公元534年-公元550年)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公元534年-公元550年在位;北朝·西魏(公元535年-公元556年)西魏文帝元宝炬,公元535年-公元551年在位;西魏废帝元钦,公元551年-公元554年在位;西魏恭帝拓跋廓,公元554年-公元556年在位;北朝·北齐(公元550年-公元577年)北齐文宣帝高洋,公元550-公元559年在位;北齐废帝高殷,公元559年-公元560年在位;北齐孝昭帝高演,公元560年-公元561年在位;北齐武成帝高湛,公元561年-公元565年在位;北齐后主高纬,公元565年-公元577年在位;北齐幼主高恒,公元577年正月在位;北朝·北周(公元557年-公元581年)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公元557年正月-八月在位;北周明帝宇文毓,公元557年-公元560年在位;北周武帝宇文邕,公元560年-公元578年在位;北周宣帝宇文赟,公元578年-公元579年在位;北周静帝宇文阐,公元579年-公元581年在位;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公元581年-公元604年在位;隋炀帝杨广,公元604年-公元618年在位;隋恭帝杨侑,公元617年11月-公元618年5月在位;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高祖李渊,公元618年-公元626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6年-公元649年在位;唐高宗李治,公元649年-公元683年在位;圣神皇帝武则天,公元684年-公元690年在位;公元690年-公元705年在位;唐中宗李显,公元683年-公元684年在位;公元705年-公元710年在位;唐睿宗李旦,公元684年-公元690年在位;公元710年-公元712年在位唐玄宗李隆基,公元712年-公元756年在位;唐肃宗李亨,公元756年-公元762年在位;唐代宗李豫,公元762年-公元779年在位;唐德宗李适,公元779年-公元805年在位;唐顺宗李诵,公元805年正月-八月在位;唐宪宗李纯,公元805年-公元820年在位;唐穆宗李恒,公元820年-公元824年在位;唐敬宗李湛,公元824年-公元826年在位;唐文宗李昂,公元826年-公元840年在位;唐武宗李炎,公元840年-公元846年在位;唐宣宗李忱,公元846年-公元859年在位;唐懿宗李漼,公元859年-公元873年在位;唐僖宗李儇,公元873年-公元888年在位;唐邵宗李晔,公元888年-公元904年在位;唐哀帝李柷,公元904年-公元907年在位;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79年)五代·后梁(公元907年-公元923年)后梁太祖朱全忠,公元907年-公元912年在位;后梁末帝朱友瑱,公元913年-公元923年在位;五代·后唐(公元923年-公元936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公元923年-公元926年在位;后唐明宗李嗣源,公元926年-公元933年在位;后唐闵帝李从厚,公元933年-公元934年在位;后唐末帝李从珂,公元934年-公元936年在位;五代·后晋(公元936年-公元947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公元936年-公元942年在位;后晋出帝石重贵,公元942年-公元947年在位;五代·后汉(公元947年-公元950年)后汉高祖刘知远,公元947年-公元948年在位;后汉隐帝刘承祐,公元948年-公元950年在位;五代·后周(公元951年-公元960年)后周太祖郭威,公元951年-公元954年在位;后周世宗柴荣,公元954年-公元959年在位;后周恭帝柴宗训,公元959年-公元960年在位;五代·十国·吴(公元902年-公元937年)吴太祖杨行密,公元902年-公元905年在位;吴烈祖杨渥,公元905年-公元908年在位;吴高祖杨渭,公元908年-公元920年在位;吴睿帝杨溥,公元920年-公元937年在位;五代·十国·南唐(公元937年-公元975年)南唐烈祖李昪,公元937年-公元943年在位;南唐元宗李璟,公元943年-公元961年在位;南唐后主李煜,公元961年-公元975年在位;五代·十国·吴越(公元907年-公元978年)吴越武肃王钱镠,公元907年-公元932年在位;吴越文穆王钱元瓘,公元932年-公元941年在位;吴越忠献王钱弘佐,公元941年-公元947年在位;吴越忠懿王钱红椒,公元948年-公元978年在位;五代·十国·南汉(公元917年-公元971年)南汉高祖刘岩,公元917年-公元942年在位;南汉中宗刘晟,公元943年-公元958年在位;南汉后主刘鋹,公元958年-公元971年在位;五代·十国·北汉(公元951年-公元979年)北汉世祖刘旻,公元前951年-公元前954年在位;北汉睿宗刘钧,公元954年-公元968年在位;北汉英武皇帝刘继元,公元968年-公元979年在位;五代·十国·南平(公元924年-公元963年)南平武信王高季兴,公元924年-公元928年在位;南平文献王高从海;公元928年-公元948年在位;南平贞懿王高宝融,公元948年-公元960年在位;南平贞安王高保勖,公元960年-公元962年在位;南平德仁王高继冲,公元962年-公元963年在位;五代·十国·前蜀(公元907年-公元925年)前蜀高祖王建,公元907年-公元918年在位;前蜀后主王衍,公元918年-公元925年在位;五代·十国·后蜀(公元934年-公元966年)后蜀高祖孟知祥,公元934年在位;后蜀后主孟昶,公元934年-公元965年在位;五代·十国·楚(公元927年-公元951年)楚武穆王马殷,公元927年-公元930年在位;楚衡阳王马希声,公元930年-公元932年在位;五代·十国·闽(公元909年-公元945年)闽太祖王审知,公元909年-公元925年在位;闽惠宗王延翰,公元925年公元926年在位;闽太宗王延钧,公元926年-公元935年在位;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60年-公元976年在位;宋太宗赵炅,公元976年-公元997年在位;宋仁宗赵祯,公元1022年-公元1063年在位;宋英宗赵曙,公元1063年-公元1067年在位;宋神宗赵顼,公元1067年-公元1085年在位;宋哲宗赵煦,公元1085年-公元1100年在位;宋徽宗赵佶,公元1100年-公元1125年在位;宋钦宗赵桓,公元1125年-公元1127年在位;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宋高宗赵构,公元1127年-公元1162年在位;宋孝宗赵眘,公元1162年-公元1189年在位;宋光宗赵惇,公元1189年-公元1194年在位;宋宁宗赵扩,公元1194年-公元1224年在位;宋理宗赵昀,公元1224年-公元1264年在位;宋度宗赵禥,公元1264年-公元1274年在位;宋恭帝赵㬎,公元1274年-公元1276年在位;宋末帝赵昺,公元1278年-公元1279年在位;辽朝(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公元907年-公元926年在位;辽太宗耶律德光,公元927年-公元947年在位;辽世宗耶律阮,公元947年-公元951年在位;辽穆宗耶律璟,公元951年-公元969年在位;辽景宗耶律贤,公元969年-公元982年在位;辽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82年-公元1031年在位;辽兴宗耶律宗真,公元1031年-公元1055年在位;辽道宗耶律洪基,公元1055年-公元1101年在位;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公元1101年-公元1125年在位;金朝(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公元1115年-公元1123年在位;金太宗完颜晟,公元1123年-公元1135年在位;金熙宗完颜亶,公元1135年-公元1149年在位;金海陵王完颜亮,公元1149年-公元1161年在位;金世宗完颜雍,公元1161年-公元1189年在位;金章宗完颜璟,公元1189年-公元1208年在位;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公元1208年-公元1213年在位;金宣宗完颜珣,公元1213年-公元1223年在位;金哀宗完颜守绪,公元1223年-公元1234年在位;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夏景宗李元昊,公元1032年-公元1048年在位;夏毅宗李谅祚,公元1048年-公元1067年在位;夏惠宗李秉常,公元1067年-公元1086年在位;夏崇宗李乾顺,公元1086年-公元1139年在位;夏仁宗李仁孝,公元1139年-公元1193年在位;夏恒宗李纯祐,公元1193年-公元1206年在位;夏襄宗李安全,公元1206年-公元1211年在位;夏神宗李遵顼,公元1211年-公元1223年在位;夏献宗李德旺,公元1223年-公元1226年在位;夏末帝李睍,公元1226年-公元1227年在位;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元太祖铁木真,公元1206年-公元1227年在位;元太宗窝阔台,公元1229年-公元1241年在位‘元定宗贵由,公元1246年-公元1248年在位;元宪宗蒙哥,公元1251年-公元1259年在位;元世祖忽必烈,公元1260年-公元1294年在位;元成宗铁穆耳,公元1294年-公元1307年在位;元武宗海山,公元1307年-公元1311年在位;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公元1311年-公元1320年在位;元英宗硕德八剌,公元1320年-公元1323年在位;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公元1323年-公元1328年在位;元天顺帝阿速吉八,公元1328年九月-十月在位;元明宗和世㻋,公元1329年正月-八月在位;元文宗图贴睦尔,公元1328年九月-公元1329年正月,公元1329年八月-公元1332年在位;元宁宗懿璘质班,公元1332年十月-十一月在位;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公元1333年-公元1368年在位;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年-公元1398年在位;明惠帝朱允炆,公元1398年-公元1402年在位;明成祖朱棣,公元1402年-公元1424年在位;明仁宗朱高炽,公元1424年-公元1425年在位;明宣宗朱瞻基,公元1425年-公元1435年在位;明英宗朱祁镇,公元1435年-公元1449年,公元1457年-公元1464年在位;明代宗朱祁钰,公元1449年-公元1457年在位;明宪宗朱见深,公元1464年-公元1487年在位;明孝宗朱佑樘,公元1487年-公元1505年在位;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505年-公元1521年在位;明世宗朱厚熜,公元1521年-公元1566年在位;明穆宗朱载垕,公元1566年-公元1572年在位;明神宗朱翊钧,公元1563年-公元1620年在位;明光宗朱常洛,公元1620年八月在位;明熹宗朱由校,公元1620年-公元1627年在位;明思宗朱由检,公元1627年-公元1644年在位;清朝(公元1636年-公元1912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公元1616年-公元1626年在位;清太宗皇太极,公元1626年-公元1643年在位;清世祖福临,公元1643年-公元1661年在位;清圣祖玄烨,公元1661年-公元1722年在位;清世宗胤禛,公元1722年-公元1735年在位;清高宗弘历,公元1735年-公元1795年在位;清仁宗颙琰,公元1796年-公元1820年在位;清宣宗旻宁,公元1820年-公元1850年在位;清文宗奕詝,公元1850年-公元1861年在位;清穆宗载淳,公元1861年-公元1874年在位;清德宗载湉,公元1874年-公元1908年在位;清宣统帝溥仪,公元1908年-公元1911年在位;。

古人对帝王的称谓知多少?

古人对帝王的称谓知多少?

古人对帝王的称谓知多少?古人对帝王的称谓知多少?“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说文》:“皇,大也。

从自。

自,始也。

始皇者,三皇大地也。

”“帝,谛也。

王天下之号也。

”《尔雅·释诂上》:“皇,君也。

”“帝,君也。

”清吴大澂《说文古籀补》:“皇,大也。

日出土则光大,日为君家,故三皇称皇。

”“皇”和“帝”都是君主、帝王的称号,二字相连也是君主、帝王的合称。

清梁章钜《称谓录》:“德合天者谓之皇,合地者谓之帝,合人者谓之王,父天母地,养人理物谓之皇帝。

”皇帝是“九五至尊”,是上天选中,“君临天下”的骄子。

所以,称呼皇帝当然不能像称呼一般人那样随意。

皇帝的称谓要包含所有的威严和气魄,所有的德性和智慧,要体现出君王所独有的存在感。

在我国古代,诸侯臣子、平民百姓对帝王君主的称谓有很多种。

皇上皇上是一种最常用的称呼。

是臣下对皇帝的称呼。

西晋文学家陆机在诗作《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中写道:“皇上篡隆,经教弘道”。

陛下陛下也是一种最常用的称呼,尤其是官员都会这样面对面称皇帝。

“陛”字本是宫殿台阶之意。

《国策·燕策》中写道:“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

”周秦以后,臣子在朝见国君时,常以陛下作为对君王的尊称。

东汉末年的文学家蔡邕在《独断》卷中解释道:汉代天子的正号是“皇帝”,自称“朕”,臣民呼之为“陛下”。

万岁or万岁爷万岁也是一种常用的称呼之一。

因为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称呼万岁。

“万岁”一词,原为古人饮酒上寿的祝词,是人们在喜庆时所使用的一种欢呼用语。

如《战国策·齐策》记冯谖替孟尝君烧掉债券,“名皆呼万岁”。

将国君称为“万岁”,大约始于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

秦汉以后,臣下觐见国君,都要呼“万岁”。

后来,“万岁”一词逐渐演变为对国君的专用称谓。

天子殷周时期,君主只是称“王”。

春秋时期,随着吴楚诸侯国君的相继称王,诸侯便尊称周王为天子,以示区别于其他诸侯王。

从此,“天子”便成了君主的一种代称。

古代君主自谦的称呼用语有

古代君主自谦的称呼用语有

古代君主自谦的称呼用语有古代君主、帝王对自身的称呼用语都有哪些?通常除了朕,还有寡人、孤等等,下面一一作介绍。

1.“朕”。

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这是普通的情况,但有特例,那就是皇太后也可以自称“朕”,不过这一情况比较罕见。

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

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

在秦始皇之前谁都可以称朕,朕和吾、余一样,都是我的意思。

离骚里屈原自述身世的时候就说“朕皇考曰伯庸”,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

”秦始皇为了使皇帝成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就规定某些词汇只能皇帝专用,以强化皇权。

从此,一般人不能自称“朕”了。

2.“寡人”。

即为寡德之人,意是古代皇帝、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古代的皇帝自称为孤家寡人,因为皇帝高高在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没有人在地位和权力上与他对等,人说伴君如伴虎,所有人在他面前都战战兢兢的,没有朋友,没有可以倾诉的人,就是孤家寡人。

3.“孤”。

不是孤单的意思,而是说自己不能得众。

东汉末年,袁术、曹操、孙权、刘备等群雄“南面称孤”。

此时“孤”较为流行。

而曹操称魏王,孙权为帝,仍然喜欢自称“孤”。

4.“予一人”。

对于古代天下,特别是周朝时期君主经常自称,《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

”而在秦始皇之后,也有皇帝自称“予一人”。

《汉书·文帝纪》:“朕获保宗庙,以微眇之身托于士民君王之上。

天下治乱,在予一人。

”不过,相对于“朕”、“孤”、“寡人”,“予一人”的自称则比较少见和不常用。

5.“吾”。

古代的皇帝在许多场合、许多情况下并不自称为“朕”,而是和平常百姓一样自称。

比如汉武帝即位之初,责问丞相田蚧说:“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在这里,汉武帝刘彻就自称“吾”。

6.“不榖”、“不谷”。

对人来说,就是没有子女,老绝户。

叫“不榖”、“不谷”。

微课课件:古文化常识系列之古代帝王常见的称号

微课课件:古文化常识系列之古代帝王常见的称号
标志:××帝 死后封的 标志:×祖,×宗
纪年用的
生前就有
考考你
谥号
• “谥号”产生于周朝,终于清末,是“三号” 中使用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称号。 • “谥号”并非帝王的专利。但在中国古代, 要想得到谥号,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 1.有身份、有地位(王侯将相、文人学士) • 2.他必须是死人 • “谥号”是后人(一般是礼官)对前人的评 价,故有褒有贬。 • 帝王“谥号”的标志:××帝 • 唐代以前一般习惯称谥号
为什么唐开始习惯称庙号了呢?
• (1)唐开始,谥号越 来越长源自如李渊: •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 (2)隋炀帝杨广的不 良影响
年号
• 在中国古代,年号主要是纪年用的。 • 年号始于汉武帝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 号“建元”),终于清末(末代皇帝宣统)。 • 年号一般为两个字,如永和、庆历、贞观、 万历、康熙等,也有例外,如太平兴国、万 岁通天等 • 明朝以前,绝大部分皇帝都是一帝多年号 (武则天17个),明朝以后,习惯一帝一 年号。故明以后,我们习惯以年号称皇帝。
看视频,找错误
• 仔细观看以下小短片,指出其常识错误
古文化常识系列
之古代帝王常见的称号
古代帝王的称号
• 如果把中国古代历史比作一 部电影,那么古代帝王毫无 疑问是这部电影里的主角。 • 这些主角们驰骋天下、风云 一时,自然就有很多种称号, 如帝号、谥号、庙号、年 号……甚至还有绰号。
古代帝王最常见的称号有哪些?
帝王常见的三种称号
• 谥号 • 庙号 • 年号
戏说“谥号”
• • • • • • • 陶渊明——靖节征士 秦桧——忠献——缪丑 魏文帝——曹丕 魏武帝——曹操 隋炀帝——杨广 汉献帝——刘协 晋惠帝——司马衷

历史知识:《皇帝的称谓》

历史知识:《皇帝的称谓》

皇帝的称谓天子:天子一词早于皇帝制度的产生。

统治天下者以上天之子自居,故称天子。

皇帝制度产生后,皇帝亦称天子,为他称。

朕:朕是皇帝的自称。

秦王嬴政称帝前,普通人都可自称朕,秦始皇以后,朕成为皇帝一人的专称。

上:史学家记载历史或臣下相互对话时多称皇帝为“上”、“皇上”、“圣上”、“主上”等。

所以,皇帝的诏书或口谕,也称“上谕”。

陛下:大臣对皇帝或临朝皇太后的称呼。

在西方国家,对国王也称陛下。

至尊:意谓极为尊贵。

皇帝至尊无上,故常用至尊代表皇帝。

大家:唐朝权阉李辅国骄横跋扈,竟对唐代宗狂言:“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吩咐。

”很明显,大家就是指皇帝。

寡人:古代侯王自称孤、寡人、不谷等,意为少德之人,以示自谦。

唐代以后只有皇帝才可称寡人。

乘舆:本意是指皇帝所乘之车或皇帝的衣冠器物。

由于皇帝至尊无上,臣民不敢指斥,便用“乘舆”做代表。

县官:在汉代,常用县官作为皇帝的别称。

真正意义上县的长官叫县令长,不是县官。

《汉书·霍光传》:“县官非我家将军,不得至是。

”注引如淳曰:“县官谓天子。

”此外还有元首、国家、天王、圣驾、宫里、车驾、元后、龙、万岁、朝廷、哀家等等。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以外,还有一些别称,散见于一些典籍当中。

平时读书,搜集了一些。

下面列出一些,供大家参考。

1、皇王:对君王的敬称,犹言大王。

见于《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

”朱熹《集传》:“皇王,有天下之号,指武王也。

”2、皇祖:帝王的祖先。

明朝规定,朝廷祭告宗庙,高祖以上概称皇祖。

3、皇辟:帝王的别称。

《隋书·王劭传》:“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

大君出,盖谓至尊受命出为天子也。

”4、主:古代对国君的称呼。

《商君书·君臣》:“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

”5、主上:臣下对国君的称呼。

《资治通鉴》卷二一四,李林甫曰:“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

古代皇帝多种非主流称谓的由来

古代皇帝多种非主流称谓的由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古代皇帝多种非主流称谓的由来导语:皇帝是“九五至尊”,是上天选中,“君临天下”的骄子。

所以,称呼皇帝当然不能像称呼一般人那样随意。

皇帝的称谓要包含所有的威严和气魄,皇帝是“九五至尊”,是上天选中,“君临天下”的骄子。

所以,称呼皇帝当然不能像称呼一般人那样随意。

皇帝的称谓要包含所有的威严和气魄,所有的德性和智慧,要体现出君王所独有的存在感。

那么,究竟要如何称呼皇帝呢?称呼一般分为自称和他称两类,顾名思义,就是指自己称呼,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称呼。

这些称谓都是有严格要求的,绝对不允许重名,或着民间持有。

且必须要有霸气王者风范,如果遵守祖制那就更好了。

在历史上,帝王的自称有着阶段性的变化。

三皇五帝之时,所谓的帝、皇就是一些部落的首领,或是部落联盟的盟主,特权色彩并不浓重。

所以那一时期,首领的自称与一般人没有区别,称“我”、“ 吾”、“ 余”、“ 朕”。

根据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着《尔雅·释诂》的解释:“朕,身也。

”可见,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

自夏启开始,国家诞生,皇帝作为君主,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普天之下无人敢与皇帝平起平坐,“会当凌绝顶”之后,皇帝对自己的称呼发生了变化,除了保留“朕”外,又出现了“余一人”、“不榖”、“寡人”、“孤”一类的谦称名词,其意乃寡德无助。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遂取皇、帝二字之和,称为“皇帝”,并继续沿用“寡人”谦称。

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

’”从此,“朕”、“孤”、“寡人”便成了皇帝专用的第一人。

皇帝别称

皇帝别称

皇帝别称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时称皇帝为“国家”,这是由于古代称诸侯为“国”,称大夫为“家”,人们便以“国家”作为国的通称,皇帝是国的化身,因而称皇帝为“国家”,晋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仍然沿袭这种称呼。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称皇帝为“圣人”,在皇宫里面称皇帝为“宅家”,因为皇权至高无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故称“宅家”。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曾以庙、祖称皇帝,如称宋神宗为“神祖”,称宋仁宗为“仁庙”。

还有称“官家”、“官里”的,是取“五帝宫天下,三王家天下”的意思。

此外,皇帝的别称还有天子、陛下、皇上、上、飞龙、乘舆、车驾、驾、万岁、万岁爷、至尊、人主、圣、家家(北朝)、郎主(辽、金)等,也有以年号作为皇帝别称的。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以外,还有一些别称,散见于一些典籍当中。

平时读书,留心搜集了一些资料。

下面列出部分,供大家参考。

在我国古代皇帝其自称有寡人、君、朕等,由于某种历史原因或处于特殊场合不便直呼皇帝,人们往往以别称代之,在我们阅读史籍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东汉时有时称皇帝为“国家”,这是由于古代称诸侯为“国”,称大夫为“家”,人们便以“国家”作为国的通称。

皇帝乃是国的化身,因而称皇帝为“国家”。

到了晋代仍然沿袭这种称呼,“国家年小,不出胸怀”。

这里的“国家”即指晋成帝司马衍也。

晋时也称皇帝为“天家”,这是因为皇帝自命为“天子”,故称帝王为“天家”,引申而为皇帝之别称,东汉蔡邕《独断》载:“亲近侍从称(.皇帝)曰大家,百官小吏称曰天家。

天子无外,以天下为家,故称天家”就当时还有称皇帝为“官家”之说。

人们在戏曲、文艺作品中,经常会看到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的情况。

为什么把皇帝称为“陛下”呢?“陛下”是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谓。

“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

当至高无上的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倍显威严,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

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来历及其含义

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来历及其含义

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来历及其含义————————————————————————————————作者:————————————————————————————————日期:ﻩ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来历及其含义1.皇帝皇帝是专制政治体制下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

历史由来:中文“皇帝”一词相传为秦始皇所创,取“三皇”及“五帝”合一而成。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

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2232年的皇帝制度时期。

秦始皇并非姓秦,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庄镶王的儿子,姓赢名政。

13岁的时候,庄镶王去世,被立为秦王。

他22岁举行加冕,从此亲理朝政。

他执政后,首先以惊人的胆识和气魄,消除政敌,夺得实权;接着,他审时度势,决心统一中国。

经过17年的兼并战争,先后击败了韩、赵、燕、楚、魏、齐六国,结束封建割据,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统一的封建大国,定都咸阳,成就了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这一年,他39岁。

完成统一大业的秦王,并没有以此满足。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在咸阳宫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时候就说:“寡人如今消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也该换个名字了,若不更换名号,仍然称“王”,同原六国的国王还有什么区别?又怎能显示成功,传之后世?于是,大臣们便展开了讨论。

有的说,大王德过三皇,功高五帝;有的说,就是把三皇五帝加起来也比不上大王;还有的说,干脆把三皇五帝的尊称合二为一,称作“皇帝”好了。

秦始皇不复时机的说,“称皇帝好”。

寡人在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如果在皇帝的前面再加上一个始字,叫作“始皇帝”不就更好了吗?因为它是秦朝的第一个皇帝,故史称“秦始皇”。

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后,为了显示皇帝的尊严,便规定皇帝自己称“朕”。

“朕”原意是“我”的意思,任何人都可以用,可是自秦始皇称“朕”之后,这个字就成了皇帝的专有名词。

满族皇帝用语大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满族皇帝用语大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满族皇帝用语大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满族皇帝用语是指满族皇帝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专属称谓和礼仪用语,它是满族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族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曾建立了伟大的清朝帝国,统治中国几百年。

满族皇帝用语作为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表达了对皇帝至高无上的敬意,也体现了满族民族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

满族皇帝用语的丰富多样,包括称谓和礼仪用语两个方面。

称谓是指用来称呼满族皇帝的专用称谓,如“皇上”、“圣上”等。

这些称谓沿袭自中国古代皇帝制度,但在满族文化中有着独特的意义和用法。

礼仪用语则是指满族皇帝在各种场合下使用的礼节性语言,如在宴会上的祝酒词、在官员面前的赐词等。

这些礼仪用语既体现了满族皇帝的威严和威信,也展示了满族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满族皇帝用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首先,将对满族皇帝的称谓进行介绍,包括常见的称谓及其用法。

其次,将探讨满族皇帝的礼仪用语,包括各类场合下的用语和用法。

通过对这些用语的介绍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满族皇帝的身份地位、满族文化的独特性,以及满族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总之,满族皇帝用语作为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满族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通过对满族皇帝用语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满族文化,体现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同时,满族皇帝用语也具有广泛的学术和文化价值,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在未来的发展中,满族皇帝用语将继续为人们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和启示,丰富我们对于满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大致安排和组织方式的介绍。

在这篇长文中,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以及目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概述中,可以对满族皇帝及其用语进行简要介绍,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文章结构部分可以说明本文的整体组织方式,即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的内容,让读者对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皇帝别称

皇帝别称

皇帝别称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时称皇帝为“国家”,这是由于古代称诸侯为“国”,称大夫为“家”,人们便以“国家”作为国的通称,皇帝是国的化身,因而称皇帝为“国家”,晋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仍然沿袭这种称呼。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称皇帝为“圣人”,在皇宫里面称皇帝为“宅家”,因为皇权至高无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故称“宅家”。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曾以庙、祖称皇帝,如称宋神宗为“神祖”,称宋仁宗为“仁庙”。

还有称“官家”、“官里”的,是取“五帝宫天下,三王家天下”的意思。

此外,皇帝的别称还有天子、陛下、皇上、上、飞龙、乘舆、车驾、驾、万岁、万岁爷、至尊、人主、圣、家家(北朝)、郎主(辽、金)等,也有以年号作为皇帝别称的。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以外,还有一些别称,散见于一些典籍当中。

平时读书,留心搜集了一些资料。

下面列出部分,供大家参考。

在我国古代皇帝其自称有寡人、君、朕等,由于某种历史原因或处于特殊场合不便直呼皇帝,人们往往以别称代之,在我们阅读史籍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东汉时有时称皇帝为“国家”,这是由于古代称诸侯为“国”,称大夫为“家”,人们便以“国家”作为国的通称。

皇帝乃是国的化身,因而称皇帝为“国家”。

到了晋代仍然沿袭这种称呼,“国家年小,不出胸怀”。

这里的“国家”即指晋成帝司马衍也。

晋时也称皇帝为“天家”,这是因为皇帝自命为“天子”,故称帝王为“天家”,引申而为皇帝之别称,东汉蔡邕《独断》载:“亲近侍从称(.皇帝)曰大家,百官小吏称曰天家。

天子无外,以天下为家,故称天家”就当时还有称皇帝为“官家”之说。

人们在戏曲、文艺作品中,经常会看到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的情况。

为什么把皇帝称为“陛下”呢?“陛下”是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谓。

“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

当至高无上的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倍显威严,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

皇帝称谓与文化

皇帝称谓与文化

皇帝称谓与文化皇帝是专制体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被奉为“九五之尊”“万乘之尊”。

然而,这个曾经声名显赫的词语,随着封建制度的灭亡将永远被尘封在历史烟云中。

从秦始皇自称“皇帝”到清朝溥仪退位,这一称号流传了两千多年。

本文通过追溯“皇帝”这一称谓的由来,考察与“皇帝”有关的别称、用法以及与皇帝有关的用语,探讨了“皇帝”背后隐含的独特文化内涵。

标签:皇帝君主称谓来源相关用语文化意蕴一、“皇帝”一词的由来“皇帝”作为古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由秦始皇首先使用。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天下,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

“三皇”“五帝”是谁,存在多种说法,但从中可以看出,三皇五帝的故事在秦以前早已流传。

“皇”本为形容词,原义是“大”和“美”。

《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后来引申为“天”和“天神”,才具有了名词的性质。

《诗·周颂·桓》:“於昭于天,皇以间之。

”郑玄笺:“皇,君也。

”可见,在《诗经》时代“皇”就有了“君”的涵义。

《说文》:“,大也。

……始皇者,大君也。

”“皇”即“煌”的古字,本义为灯火辉煌。

金文形体为,像灯火辉煌形,释为光辉,美丽,伟大。

《说文》:“,谛也。

王天下之号也。

”《白虎通·号》:“德合天地者称帝。

”先秦时期,最高统治者可称“后”“王”“天子”。

“后”的称谓源自原始社会,夏最高统治者称“后”,如夏后启。

商汤始称“王”,周王称“天子”。

周王室衰微后,诸侯国的君主也有称“王”的,如楚庄王、齐威王。

“帝”最初指上天权利最高的神,在词汇发展过程中,该词“神”的色彩逐渐淡化,为最高统治者使用。

秦统一前,由于不满于“王”的称号,秦昭襄王曾约齐湣王共同称帝。

同时,称最高统治者为“帝”,也使皇权蒙上了神圣、尊严、伟大的色彩。

历史上把君主称为“皇帝”从秦始皇开始,然“皇帝”最早见于《书·吕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皇帝清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

”此例中“皇帝”二字作为词组,是对前代帝王的尊称,即伟大的先帝。

我国古代百姓对帝王的称谓有哪些

我国古代百姓对帝王的称谓有哪些

我国古代百姓对帝王的称谓有哪些在我国古代,诸侯臣子、平民百姓对帝王君主的称谓有很多种。

今天笔者特地与各位看官一起盘点一下,并按使用频次多少为序描述一番。

皇上皇上是一种最常用的称呼。

是臣下对皇帝的称呼。

西晋文学家陆机在诗作《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中写道:“皇上篡隆,经教弘道”。

陛下陛下也是一种最常用的称呼,尤其是官员都会这样面对面称皇帝。

“陛”字本是宫殿台阶之意。

《国策·燕策》中写道:“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

”周秦以后,臣子在朝见国君时,常以陛下作为对君王的尊称。

东汉末年的文学家蔡邕在《独断》卷中解释道:汉代天子的正号是“皇帝”,自称“朕”,臣民呼之为“陛下”。

万岁万岁也是一种常用的`称呼之一。

因为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称呼万岁。

“万岁”一词,原为古人饮酒上寿的祝词,是人们在喜庆时所使用的一种欢呼用语。

如《战国策·齐策》记冯谖替孟尝君烧掉债券,“名皆呼万岁”。

将国君称为“万岁”,大约始于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

秦汉以后,臣下觐见国君,都要呼“万岁”。

后来,“万岁”一词逐渐演变为对国君的专用称谓。

天子殷周时期,君主只是称“王”。

春秋时期,随着吴楚诸侯国君的相继称王,诸侯便尊称周王为天子,以示区别于其他诸侯王。

从此,“天子”便成了君主的一种代称。

所谓“天子”,意即“上天之子”、“天之骄子”,他拥有的权力是上天所赋予的。

《礼记·曲礼下》写道:“君天下曰太子。

”《尚书·洪范》中写道:“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白虎通·爵》中写道:“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

”天子用来最高统治者,不光古代可以用,现代也可以的。

圣、圣上、圣人圣、圣上、圣人,也是一种对帝王很普遍的称呼。

不过除了称呼帝王之外,还可以称呼一些有优秀品德的人,如孔子就被称为孔圣人。

《礼记·大传》中写道:“圣人南面而治天下”。

官、官家官、官家也是对皇帝的敬称。

《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写道:“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上主上主,指贤明的君主。

中国古代皇室辈分称谓的研究与解读

中国古代皇室辈分称谓的研究与解读

中国古代皇室辈分称谓的研究与解读中国古代皇室辈分称谓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通过称呼和排列来体现不同成员在家族中的地位和身份。

这些辈分称谓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等级制度的特点和演变过程,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家族观念和血缘关系的重视。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皇室辈分称谓进行研究与解读,探讨其起源、演变及其在社会中的影响。

一、古代皇室辈分称谓的起源1.1 人文起源中国古代皇室辈分称谓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部落社会。

在部落内部,人们根据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族长和继承人的地位,由此形成了一套辈分制度。

随着部落的融合与统一,这种辈分制度逐渐演化为更为复杂的皇室辈分称谓体系。

1.2 宗教影响古代中国的皇权思想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

皇帝被认为是天神子孙,其地位超然于凡人之上。

这种宗教观念影响了古代皇室辈分称谓的发展,使得皇帝的辈分称谓与其他社会阶层的人有着明显的区别。

二、古代皇室辈分称谓的演变2.1 历史时期区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室辈分称谓的具体内容呈现出明显的时期特征。

早期的周朝,辈分称谓主要体现了君主与贵族之间的关系;隋唐时期,辈分称谓逐渐成为反映皇帝地位高低的标志;明清时期,辈分称谓更加细致地区分了皇帝与其他亲戚的地位。

2.2 文化影响中国古代皇室辈分称谓的发展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例如,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孝道观念对于辈分称谓的规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尊重长辈和敬重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在皇室辈分称谓中有着明确的体现。

三、古代皇室辈分称谓的社会影响3.1 社会关系维持古代皇室辈分称谓的存在维系了家族与社会的秩序,促进了家族内部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通过明确的辈分称谓,人们在家族、宫廷和政治中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3.2 政治稳定皇室辈分称谓的存在对于政权的稳定和继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称谓的准确使用和传承规范了权力的继承,确保了政权正常运转。

3.3 礼仪规范皇室辈分称谓也对社会的礼仪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趣闻中国历史上皇帝的称谓发生几次重大改变?

历史趣闻中国历史上皇帝的称谓发生几次重大改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历史上皇帝的称谓发生几次重大改变?
导语:中国,经历皇权社会有逾两千年的历史,对于皇权社会最顶端的皇帝,其称谓也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化。

隋之前,皇帝的称谓以庙号为准,像汉高祖
中国,经历皇权社会有逾两千年的历史,对于皇权社会最顶端的皇帝,其称谓也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化。

隋之前,皇帝的称谓以庙号为准,像汉高祖,就是谥号;如果和隋唐一样的称呼庙号,那应该是汉太祖;而如果和明清一样称呼年号,那么对不起,这个真没有。

隋唐之前,庙号不是随随便便那个皇帝都可以拥有的,必须按照“祖有德宗有功”的准则来执行,因此,很多皇帝都没有庙号,只能按照人手一个的谥号来称呼。

到了隋唐,庙号人人都有了,而谥号呢?则从唐高宗、武则天俩活宝夫妻皇帝开始乱了。

他们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即自己定谥的先例。

其实质由客观地评判变成了一味地溢美,字数的增加是溢美程度的发展。

明朝皇帝的谥号17或21个字,清朝皇帝的谥号21、23或25个字。

升斗小民怎么会记得住呢?
于是,大家就只记庙号了。

唐太宗,其实他刚死的时候,谥号是“文”,如果按照西汉时代的称谓,应该是唐文帝了。

年号这个东西,其实出现在公元前140年,由汉武帝首创,不过明清之前,皇帝们在位时期一般会用好几个年号,只有到了明清,皇帝们由于‘懒惰’等原因,才只用一个年号。

由于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于是就成为皇帝们的代名词了。

于是,明清的皇帝们就用年号来称代了。

号称中华在位历史最长的“千古一帝”吃糠拉稀帝,如果放在隋唐,应该叫清圣祖;而十全武功的老乌龟
生活常识分享。

2019-小升初语文:“皇帝”知多少-word范文 (1页)

2019-小升初语文:“皇帝”知多少-word范文 (1页)

2019-小升初语文:“皇帝”知多少-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小升初语文:“皇帝”知多少小升初语文:“皇帝”知多少如果你有收看讲述古代君王事迹的电视剧集,相信你对历朝皇帝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干隆等的政绩、轶事都知道不少。

然而,有关皇帝的称号和自称,你又知道多少?「皇帝」一词原来是由秦始皇所创,概念源自「三皇五帝」的传说。

所谓「三皇」,就是天皇、地皇、人皇。

古时的人认为燧人氏跟天上太阳一样能生火,故为天皇;伏羲氏降伏百兽,故为地皇;神农氏尝百草治人,故为人皇。

至于「五帝」,一说是黄帝、颛顼(粤音专郁)、帝喾(粤音谷)、唐尧、虞舜,另一说是伏羲、神农、黄帝、少皞(粤音浩)、颛顼。

古人认为「三皇五帝」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良多:神农尝百草,为民治病;黄帝发明指南车,后来又打败了凶残的炎帝……秦始皇认为自己功业盖世,能超越这几位古代帝王,因此把「三皇」的「皇」字和「五帝」的「帝」字合而为一,作为自己的称号。

我们常常在电视剧集中听到皇帝以「朕」或「寡人」作为自称,这两个词的来源又是怎样的?原来「朕」也是秦始皇的「发明」。

「朕」一字本来是通用的自称,古人不时以此字称呼自己。

《尔雅?释诂》:「朕,身也。

」晋朝郭璞注:「今人亦自呼为身。

」意思是「朕」和「身」相通,两个字都可用来表示「自己」。

「朕」本来是任何人都可以用的自称,但秦始皇为了显示自己权力的至高无上,把「朕」纳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不过,皇帝并不一定都是自高自大的,「寡人」正是皇帝自称的谦词。

《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民不加多。

」宋朝朱熹注:「寡人,诸侯自称,言寡德之人也。

」「寡」含有「少」的意思,「寡德之人」即是在德行上有所不足的人。

唐朝以后,皇帝往往以「寡人」作为自称。

认识了这些背景资料,相信大家下次看「秦始皇」一类的古装剧集,便会更容易明白了。

打造生动的历史课堂——把生”留住

打造生动的历史课堂——把生”留住

中学教学参考54中学教学参考 2013年7月 总第165期打造生动的历史课堂———把“生”留住江苏大丰市南阳初级中学(224142) 王 荣时下,网上有一本书非常流行,上千万的点击量让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稳居排行榜首位,它就是《明朝那些事儿》。

它以幽默的语言,细腻的推理,把明朝两三百年的历史以别样的风采展现在人们面前。

例如它的标题是“第一章皇帝是怎样炼成的”,开篇第一句就是“姓名朱重八也叫朱八八(后改朱元璋),职业皇帝(皇帝居然是职业)”这样诙谐幽默的风格当然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

同样在网上,疯传北京教师进修学校的青年教师袁腾飞的教学视频,许多看了教学视频的青年人叫着喊着要成为袁老师的弟子,要重新学习历史,再战一次高考,因为他们感叹原来历史可以这么轻松快乐地学(当年学得太累)!一本由美籍华人作家黄仁宇先生写的书《万历十五年》,引得小学生竞相阅读,甚至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看,这些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用生动有趣地讲述历史的形式吸引了读者,从而普及了历史知识。

在我们的历史课堂里如果也增加了生动有趣的元素,学生还会离开我们的课堂吗?如何提高历史课的趣味性、生动性,有一些小技巧,现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形象记忆我们在教学时,可能总是抱怨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掌握不牢,尤其是对一些事件发生的年代记忆模糊。

了解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学习历史的基础,对于一些重要的时间学生必须铭记。

可相反,学生对于时间觉得特别难记,勉强记住的一些时间,过一段时间又忘了。

这时我们可以集合全班学生的力量、智慧,想办法来记。

在学习中国奴隶社会的第一个王朝建立的时间时,全班学生可谓是群策群力:大禹建立夏公元前约2070年,我们把这一句说成大禹(建)立夏爱(2)吃(7)蛋,我一边写一边在2与7中间、后面各加一个“0”,从而把学生逗乐了。

有个调皮却不乏聪明的学生叫道“是两个‘蛋’”,全班学生直笑得前仰后合,差点眼泪都掉下来了。

再如,讲到战国七雄时,学生记起来比较困难,因为七国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中学历史文化讲堂《皇帝称呼何其多》

中学历史文化讲堂《皇帝称呼何其多》

历史文化讲堂皇帝称呼何其多庙号、谥号和年号这三者都是中国古代皇帝们不可缺少的特殊名号。

在我们所熟知的古代帝王中,有的用的是庙号,如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有的用的是谥号,如商纣王帝辛、隋炀帝杨广;有的用的是年号,如清朝皇帝用的都是年号。

那么,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意思?背后有哪些精彩的故事?让我们走进历代帝王世系表去探一究竟。

一、夏商帝王世系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五百年(一说四百七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

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课件中红色字体是一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五百余年。

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伯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

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

现代以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奴隶制的夏朝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况。

关于夏朝的建立时间(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由于夏朝是个传说中的朝代,没有文字记载,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古工作者根据碳十四测出的不确切时间,大家知道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是从“国人暴动”开始的,之前的一切历史时间都不确切。

夏朝很多历史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

关于夏朝的建立者和称号夏朝的建立者是禹还是启,说法不一,我认为应为禹,因为据古代文献记载和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禹时已经有官吏、军队以及刑狱,国家已经形成。

夏朝是最模糊不清的王朝。

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按《康熙字典》,“后”字“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

关于帝王称谓的文化常识

关于帝王称谓的文化常识

关于帝王称谓的文化常识1. 帝王居所文化常识帝王居所文化常识1.古代文化常识的礼俗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封建社会强迫妇女遵守的道德标准为三从四德。

三从: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三纲五常是我国封建时代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封典、封禅封典,封建时代帝王以爵位名号赐予臣下及其家属的荣典。

封禅是古代祭天地的典礼。

一般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子之功,称封;在泰山脚下的梁父山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

避讳指凡遇到君王、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为避免直接说出,则改用同音字或缺笔的办法来回避。

帝王、孔子之名,众人共讳,称作公讳。

避家人父祖称家讳。

北面、南面、东向古代朝堂,君主南面而坐,臣子北面而拜,故君王称南面,臣子称北面。

如“室坐则东向为尊,南向次之,北向为卑,西向最下”。

坐、跪、跽、箕两膝着地,臀部贴在脚跟上为坐;直身为跪,是有急事或表示谢罪、表示尊敬;跪起,准备起身,但双膝尚未离地,是为跽,又叫长跪,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臀部着地,两腿伸直,形似畚箕,叫箕踞,表示傲慢的态度。

婚礼女子出嫁叫“归”,回家省亲叫归宁,而被夫家抛弃回归母亲家叫遣归。

古代婚姻要经过六道手续叫“六礼”。

举行婚礼时,夫妇在青布帐篷里交拜,这帐篷叫青庐。

丧葬、祭礼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庶人死叫“死”。

古人丧葬有棺有椁(外面的套棺)。

装尸之棺叫“柩”,死人入棺待葬叫“殓”,停棺叫“殡”,埋棺如穴叫"葬".在丧礼中,根据亲疏关系穿一定规制的丧服,有“斩衰”“齐哀”等五服之说,丧服又统称“缞绖”。

古代天子供奉七代祖先,祭品用三个太牢;诸侯五庙,用一个太牢;大夫三庙,用少牢。

为人饯行要祭路神,叫“祖”;要洒酒于地,称“酹”。

拜古人把拜分为九种。

最重要的是“稽首”:跪于地,头扣地多时,是臣事君之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文化讲堂皇帝称呼何其多庙号、谥号和年号这三者都是中国古代皇帝们不可缺少的特殊名号。

在我们所熟知的古代帝王中,有的用的是庙号,如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有的用的是谥号,如商纣王帝辛、隋炀帝杨广;有的用的是年号,如清朝皇帝用的都是年号。

那么,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意思?背后有哪些精彩的故事?让我们走进历代帝王世系表去探一究竟。

一、夏商帝王世系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五百年(一说四百七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

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课件中红色字体是一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五百余年。

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伯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

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

现代以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奴隶制的夏朝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况。

关于夏朝的建立时间(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由于夏朝是个传说中的朝代,没有文字记载,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古工作者根据碳十四测出的不确切时间,大家知道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是从“国人暴动”开始的,之前的一切历史时间都不确切。

夏朝很多历史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

关于夏朝的建立者和称号夏朝的建立者是禹还是启,说法不一,我认为应为禹,因为据古代文献记载和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禹时已经有官吏、军队以及刑狱,国家已经形成。

夏朝是最模糊不清的王朝。

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按《康熙字典》,“后”字“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

按从人,从口,与君同意。

本义:君主,帝王”。

由“司”字后指帝王的妻子。

见到“后”字,我们立即会想到“皇后”“皇太后”等与女人有关的词语。

但在上古时代,“后”字代表男性,是权力的化身,是帝王的象征,是天子的称号。

《说文》曰:“后,继君体也。

像人之形。

施令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

”按《康熙字典》,“后”字“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

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

本义:君主,帝王”。

后指帝王的妻子。

所以司母戊鼎其实是后母戊鼎。

古代的“后”是一个会意字,它在甲骨文里,左下方是一个口字,右上方是一拢起的手,其实这就是一个“司”字。

“后”字就是根据“司”字创造的,方法是把“司”字反转写,再赋予新的读音,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把“司”字镜像,就成了“后”。

夏朝国王姓夏朝国王姓姒,夏禹,姓姒,名文命。

姜、姚、姒、姬、嬴等古姓多与“女”字有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

许多古姓都从女旁。

夏国号的由来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些字都是画的蝉的象形,也就是知了的样子,它就是春夏秋冬的“夏”,主要有两点理由:一是形似,二是义合。

在《说文解字》里的“夏”,是居住在中国的人,称夏人,夏人有头、有手、有脚。

我们今天说的华夏,其意思由此而来,华夏即美丽的“夏”,古代“华”与“花”同意。

禹的功绩和影响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大禹治水,为民族的忘我精神——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我国人民优秀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说起有道明君就是尧舜禹汤文武,一说起无道昏君就是桀纣,桀纣成了无道昏君的代名词。

今天在汉语词汇中有很多与禹有关的名词:禹功(夏禹治水的功绩);禹迹(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称中国的疆域为禹迹或禹域);禹鼎(大禹铸的铜鼎。

象征国家的命运,代表九州,代表中国);禹刑(大禹制定的刑罚)。

很多地名与禹有关:河南许昌禹州市(禹曾被封为夏伯),还有与大禹有关的历史遗迹,如禹陵、禹穴、禹庙。

这些都充分说明大禹的影响。

其实大禹最大的功绩还在于他使华夏族得以形成。

启开创的世袭制“禹传启,家天下”,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世袭制有一个原则嫡长子继承制(周公姬旦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所以之前的夏商经常出现兄终弟及的情况),凡违背这一原则的一般会造成朝政混乱和社会动乱,其中还伴随着阴谋和倾轧,如春秋齐国小白抢位、秦朝胡亥和扶苏,隋朝杨广和杨勇,唐朝李世民和李建成。

世袭制有两种形式,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朝鲜和古巴),这两种形式哪种更好呢?先秦时期经常出现兄终弟及(夏商世系表中的红色为一代)。

世袭制一直延续到1912年2月12日宣统退位,历时近4000年,460多位皇帝(天子)。

夏王名字的特点我们从夏王世系表中夏王的名字,可以看出古人特别是先秦时期人们起名字的特点:一是以单字为主,因为当时词汇量较少。

二是不避俗,不避丑,这是因为古代文化不发达,起名比较随意,比如“杼”,织布机上的筘,古代亦指梭,“扃“从外面关门的闩、钩等。

另外,我们熟知的齐桓公,名“小白”,这不是狗的名字吗?春秋时第一个称霸的郑庄公,名误生,杀死齐襄公的公孙无知,名字都不咋样。

我国到汉代起名字才比较讲究;三是夏朝君主的名字有几个以天干命名,商朝全部以天干命名。

这源于夏商时对太阳的崇拜。

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认为即大庚、仲庚、少庚,系日名无疑。

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它们的名字分别叫: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每天有一个太阳照临人间,十一顺称为一旬。

这十个太阳的名字(日名)就是“十干”,也叫“天干”。

夏商时代的王室和贵族阶级崇拜太阳神,自视为太阳神的后裔。

帝王即位,宣称是太阳光照人间,君临一切,主宰沉浮。

用日名取作帝王名,正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夏史中的帝王以十干为名的还有孔甲、胤甲、履癸。

履癸即夏桀。

但履癸这个“太阳”并没有给人民带来祥和,而只有毒辣,于是老百姓诅咒说:“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尚书·汤誓》即言履癸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能消失呢?我们愿同你一起灭亡!可见夏朝人民怨恨暴君暴政的心情是何等强烈。

(结合教材)商王全系日名,从大乙(汤)到帝辛(纣)三十一王均以十干取名。

“商家生子以日为名”,这是古代学者比较一致的见解。

商朝以十干记日,以十日一旬作为记时的主要单元。

商王出生的这一天,被视为十干中在这一天值日的太阳降临人间,如果是在甲日生的,就取以甲名,乙日生取以乙名。

但如果又有一个甲日生的商王出世,就认为这是太阳甲再次光临人间,为了加以区别,就在日名前面加上“大(太)”,“中(仲)”、“少(小)”等字。

但也有人认为是以死日命名的。

春秋之前,学在官府,春秋时,私学兴起,但文化普及不够,到了汉代,汉武帝为弘扬儒家思想,大力兴办学校,中央设太学,地方上兴办郡学、县学,命令贵族子弟都要上学,文化有较大发展。

二、关于商朝汤武革命公元前16世纪,商汤通过鸣条之战以武力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

商纣王时的牧野之战,武王伐纣成功。

后人把夏商周之间的两场革命称为汤武革命。

最神秘、最迷信的王朝——商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十六世纪,夏朝最后一位残暴的君主桀被东方的商族的首领以仁慈宽厚而著称的汤最终击垮,商朝经历或者父子相继,或者兄终弟及的十七代三十王,历时五百多年。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确定存在的王朝, 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迷信的王朝。

为什么说商朝是最迷信的王朝?一是缘于商国号的由来。

商国号本身就带有迷信色彩。

这个王朝或国家到底是称殷还是称商呢?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商是本号,是自称,殷是别号,是他称,是周朝以及周朝以后的人对商朝的一种称法。

古文字学家认为,先有夷后有殷,殷是夷字的繁体字,先秦时代中原地区四边的民族被称为蛮夷戎狄,夷就是东方善于引弓射箭的民族。

商人起源于东方的黄河流域下游,喜欢迁移,有点像草原游牧民族。

周朝人依据商人的方位和特征,专称商朝为殷,泛称包括商人的东方民族为夷。

可见商才是国号。

地名的商和经商的商都来自于商国或商族。

诗经·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颂是商朝后人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颂歌。

找出甲骨文中的凤字和商字进行比较,上部一样都是凤鸟头上的冠羽,风的下部是鸟身的象形,商字下部有两种写法,一种带口一种不带口,不带口的好像祭祀用的台子,带口的是祭祀的台子再加上念念有词的嘴巴。

根据凤字创造出来的商字表达的是,在祭台的上面摆置着神圣的凤凰,人们念念有词地祭祀着凤凰(对神鸟的崇拜)。

于是商成为族名,寄托着商人对父系祖先玄鸟的尊崇和感激,表达商人对平安美好未来的向往,宣扬商人的神奇和强大。

商从族名上升为国号是从汤开始。

二是因为盛行占卜。

商朝从上到下什么事都要占卜,正所谓“不问苍生问鬼神”。

其实,中国古代都很迷信,比如汉代盛行巫蛊之术,但最迷信的当属商朝。

三是创立庙号。

庙号是皇帝于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如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

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称之为"祧"(远祖之庙)。

1、庙号的发展过程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称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才能称为宗。

所以最初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唐刘知几《史通·称谓》:“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於两汉。

名实相允,今古共传。

”唐颜真卿《论元皇帝祧迁状》:“昔汉朝廷近古,不敢以私灭公,故前汉十二帝,为祖、宗者四而已。

至后汉渐违经意,子孙以推美为先,自光武以下,皆有庙号,则祖、宗之名,莫不建也。

”《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单表北宋太祖开基,传至第八代天子,庙号徽宗。

”周朝天子没有庙号,只有谥号,所以我们比较熟悉的周文王、周成王、周厉王、周幽王、周平王,都是谥号,诸侯国的国君,如春秋五霸,也都是谥号。

秦朝没有庙号,也没有谥号。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了前无古人的功业,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秦王嬴政志得意满,大宴群臣,酒席宴上讨论三件事,称成功,传后世,一是皇帝称号,二是庙号谥号。

以前“子议父,臣议君”,不好,应废除,三是分封制。

朕、孤王、寡人,制(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明朝)、诏。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

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开始泛滥(“降及曹氏,祖名多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