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声现象(初三)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课时 声现象
1
[规律方法] 控制噪声主要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三个环节考虑。
方法 防止产生 阻断传播 防止接收
举例 降低音量、摩托车消声器、禁鸣喇叭 道路两边的隔音墙、使用吸音材料
戴耳塞、捂住耳朵
1
【跟踪练习】
5.(202X·南昌市猜题卷)如图1是手机工具箱中的一款工具,根据图中显 示的信息可知其测量的是声音的___响__度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 色”);而教学楼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2的标志,倡导同学们课间不要大 声喧哗,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 ___声__源___处减弱噪声.
1
5.噪声的控制 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这种 控制噪声的方法是在__声__源__处__控制噪声传播.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例1] (202X·吉安模拟)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B ) A.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定相同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声的音调不同
1
4.声音的传播、利用 渔船使用声呐探测鱼群(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液_体_____中传播 来工作的;同时也可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_息_____;渔船在定位和测量海
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若海水的深度是6.75 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
播速度是1 500 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9___s才能接收到信号.
1
[规律方法]
特性
决定因素
影响因素
音调
频率
发声体的尺寸、张紧程度
响度
振幅
力度、远近、声音的分散程度等
音色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第1章 中考一轮复习声现象
图乙:右边音叉振动发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左边音叉振动→
声音被传播 【精讲精析】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 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敲击右边的音叉, 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音叉发出的声音被
空气传播,故可以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答案:发声体在振动
空气能够传播声音
考点聚焦
2. 噪声强弱的等级 (1)单位: 分贝 ,符号: dB . (2)噪声对生活的影响: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 强弱的等级。0dB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0~ 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 超过 90dB 。为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3.声波:声以波 ___的形式传播。
传播声音 的物质。如固体、液体、 4.介质:能够_________
气体。 介质 ,_____ 真空 不能传声。 5.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
考点聚焦
考点二:声速 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 1.意义:描述_____________ 2.定义:声音在_______ 每秒内 传播的距离。 介质的种类 和温度 3.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跟___________ _____有关。 4.大小: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 340 m/s。
这一结论产生怀疑。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 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 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结论是: 。 蜜蜂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课件
定义
物理学角度 环境保护角度
声源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
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 产生干扰的声音
等级 人们用声强级客观描述声音的强弱,单位:分贝(符号为dB)。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 划分 音; 90 dB以上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控制 途径
①在 声源 ②在 传播 ③在 人耳
[答案]A [解析]立交桥上安装隔音墙是可以在传播 途径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禁止大声喧 哗”中的“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因此 “禁止大声喧哗”标志是提醒人们要降 低发声的响度,故B错误;高于20000 Hz的 声波是超声波,低于20 Hz的声波是次声波, 因此次声波的频率低于超声波的频率,故 C错误;因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所以我们 才可“闻其声,辨其人”,故D错误。
图1-5
[答案]D [解析]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 弱噪声,A不符合题意;在道路旁设置 隔音板以及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都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C不 符合题意;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与禁鸣喇叭控制 噪声的方法相同,D符合题意。
热点考向探究
【变式1】 [2018·盐城市盐都区一模] 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 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 振动 产生的,而且能传播较远的距离,是因为它的 响度 大。为了不 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声源 处减弱噪声。
热点考向探究
【变式2】 [2018·盐城市亭湖区校级一模] 小明家临街而住, 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1-6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 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 dB 。利用噪声监测 仪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噪声 不能 (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中考物理第1轮复习 课时1 声现象课件
11.(2020·常州)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
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
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
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A )
A.响度很小的超声
B.响度很大的超声
C.响度很小的次声
D.响度很大的次声
12.(2021·广东)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测速
离为 68 m;
(3)通过计算,在图丙中,大致画出测速仪对该跑车发射的两次信号 传播过程的 s-t 图像(t 从第一次发射信号开始计时)。跑车在两次遇到信
号之间通过的路程为 51 m,跑车的速度大小为 60 m/s。 答案如图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如图 1 所示,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来判断音叉在振动;通过小 球在跳动来判断鼓面在振动,这里应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2.如图 2 所示,将播放音乐的闹钟放在抽气盘上,使钟罩与 抽气盘紧密接触。用抽气机抽出罩里的空气,可以听到闹钟声随 着罩里空气的稀薄而逐渐减弱。然后将空气慢慢放入钟罩里,又 听到闹钟声逐渐加强。通过闹钟声音前后强弱变化的对比,可以 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本实验应用了理想实验法(实验推 理法)。
8.(2019·攀枝花)魔术师在某次演岀中表演了“狮吼功”:把
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
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魔术师表演中
调节的是声音的( A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声音的利用和噪声控制
9.(2021·黑龙江)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B )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第一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1 声音的产生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理解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分析乐器的声音产生原理。
1.2 声音的传播解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式。
探讨声音传播的速度和影响因素。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第二章:声音的特征2.1 音调解释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感受音调的变化。
分析常见乐器的音调特征。
2.2 响度讲解响度与振动幅度和距离的关系。
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响度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响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声音的反射与折射3.1 声音的反射解释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的反射现象。
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反射声音。
分析回声的产生和应用。
3.2 声音的折射讲解声音在介质界面时的折射现象。
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理解折射声音的产生。
引导学生思考折射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声音的吸收与衰减4.1 声音的吸收解释声音在介质中被吸收的现象。
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吸收声音的过程。
分析吸音材料的应用。
4.2 声音的衰减讲解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现象。
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理解衰减声音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衰减在实际环境中的影响。
第五章:声音的应用5.1 声音与信息传递讲解声音在通信、广播等领域的应用。
分析声音在信息传递中的优势和限制。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信息传递的未来发展。
5.2 声音与音乐艺术解释声音在音乐创作和表演中的作用。
探讨不同乐器声音的特点和音乐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不同音乐风格中的声音运用。
第六章:声波的特性与测量6.1 声波的特性讲解声波的基本特性,包括振幅、周期、频率等。
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声波特性的测量方法。
分析声波特性对声音特征的影响。
6.2 声波的测量解释声级计等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学会使用声级计进行声波测量。
引导学生思考声波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云南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1课时】声现象(18页)
日常 描述
相关 说明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课时┃ 声现象
考点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物理学角度 无规则 发声体做____________ 振动时 发出的声音
定义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________ 休息 、 学习 和________ ________ 工作 的声音,以 环境保护角度 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 声音
来源
噪声主要来源于工业、交通和生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课时┃ 声现象
分贝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人们以________ 符号是________ dB 。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 声音;________dB 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 30~40 等级划分 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 ;为 50 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 ; 70 长期生活在________dB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 90 响听力 ①在________ 声源 处防止噪声的产生,如排气管上加 传播 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消声器;②在________ 控制途径 如加隔音设备以及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③在 ________ 人耳 处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如戴耳罩
第1课时 声现象
第1课时┃ 声现象
考情分析
1.通过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考试要求 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4.了解声与现代社会的有关应用
1.通过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考试要求 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4.了解声与现代社会的有关应用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课时┃ 声现象
考点五 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信息 。 应用:回声测距、B超检查、双耳效应等。 2.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能量 应用:声波洗涤、超声碎石等。
(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ppt课件【第1课时】声现象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课时┃ 声现象
[解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是指 声音的大小,是由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决定的;音色可以用 来区别不同的发声体。音量不变是指声音的大小即响度不变,
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发出声音的振动频率加快,声音的音调
变高。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课时┃ 声现象
、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和健康的人耳,物体振动不一定能听到声
音,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课时┃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历届中考必考的知识点,常以填空题、
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等方式进行考查,考查时往往还要涉及 声速、声波等知识,并且还可能与电磁波对比进行考查。
特性 音调
响度强弱 声音的______俗称音量的 “大”“小”
音色
品质 声音的______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及 发声方式
“闻其声知其 人”“区分乐器” 都是利用音色这 一特性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课时┃ 声现象
考点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人们以________ 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声级),符号是________ 。 dB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在真空中声音也可以传播
C. 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
D.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课时┃ 声现象
[解析]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及温度有关,A 选项错误。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B选项错误。人耳听到声 音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发声体且发声频率在20~20000 Hz
第1课时 声现象
九年级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声现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它涉及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方面。
本文将对九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声现象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而物体振动要求具备质量、弹性和惯性三个条件。
当物体振动时,就会产生声波,传播到空气中形成声音。
例如,乐器的演奏、人的说话都属于声音的产生。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是指声波从声源向四周扩散的过程。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如空气、水等)传播。
声波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在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米/秒。
声波的传播可以通过实验得出,例如敲击物体后能够听到声音。
三、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三个基本特性:音调、音量和音色。
1.音调:音调决定了声音是高音还是低音,它与声波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声音越高;频率越低,声音越低。
例如,小提琴演奏出的声音较高,而大提琴演奏出的声音较低。
2.音量:音量反映了声音的大小,它与声波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声音越大;振幅越小,声音越小。
通常用分贝(dB)来表示音量的大小。
3.音色:音色是指不同乐器或人的声音所具有的独特特点。
每个声音都由不同频率的谐波组成,这些谐波决定了声音的音色。
例如,钢琴和吉他弹奏相同音高的音符时,由于谐波的差异,两者的音色是不同的。
四、声音的反射和吸收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和吸收。
1.反射:当声波遇到光滑的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即声波从物体表面弹回。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例如,房间内的声音会在墙壁、地面等物体上发生反射,使声音传播得更远。
2.吸收:当声波遇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吸收,即部分声能被物体吸收,导致声音减弱。
柔软的物体能够更好地吸收声音,而硬质物体则会产生明显的反射。
五、声音的传导声音除了通过空气传播外,还可以通过固体和液体传导。
1.固体传导: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要快,因为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例如,我们在铁轨上听到的火车声音就是通过固体传导到我们的耳中。
九年级物理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声现象的知识点九年级
声现象的知识点九年级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震动的空气分子传播,给人们带来信息和情感的交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声现象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是由震动物体引起的。
当物体振动时,它会使周围的空气分子也开始振动。
这些震动的空气分子以波动的形式传播,形成了声波。
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由声波引起的。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需要介质的支持。
除了空气,声音还可以在水、金属、固体等物质中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声波会在不同的介质中以不同的速度传播,这也影响到声音传播的效果。
三、声音的特征声音具有三个主要特征:音调、音量和音质。
1. 音调:音调决定了声音的高低音程。
不同的音调由震动物体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 音量:音量也称为声音的强弱程度。
音量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音量越大。
3. 音质:音质是指声音独特的特点,使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的声源。
音质由声波的复杂程度和谐波的存在与否决定。
四、声音的反射声音会在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
当声波遇到墙壁或其他障碍物时,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如果反射的表面光滑而硬,声音的反射会更强。
五、声音的吸收和传导声音可以被物体吸收和传导。
柔软材料能够吸收大部分声音能量,而硬物体则主要起到传导声音的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在装修房间时,会使用吸音材料来减少噪音的原因。
六、声音的干扰和消除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干扰源可以是其他声音、噪音或其他外部因素。
为了消除干扰,我们可以通过降低音量、使用隔音设备或调整传播环境来改善声音质量。
七、声音的利用声音的利用非常广泛。
在生活中,我们使用声音进行语言沟通、音乐演奏、广播传媒等。
在科学领域,声音也被用于医学诊断、声纳技术等应用。
八、声音的影响声音对人们的情绪和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令人愉悦的声音可以带来愉快的心情,而刺耳的噪音则会引起烦躁和焦虑。
长期暴露在噪音中可能对听力造成损害,因此保护听力也至关重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总复习:第1课时《声现象》课件
★★★★★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即时反馈
(4)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 (5)只要听到声音,发声体一定在振动。( √ ) (6)潜水艇利用声呐系统来测量距离利用了回声现象。 (√ )
★★★★★ 知识点2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定义 声音的 高__低__
响度 声音的 强__弱__
★★★★★ 知识点3 声的利用
即时反馈
示例3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超声导盲仪可以探测路上障碍,这属于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 (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 (3)蝙蝠利用超声波觅食,这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
★★★★★ 知识点4 噪声的危害和防治
3.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
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
较大。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 B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目录 CONTENTS
01 知识梳理 整合提升
★
02 重点难点 精准研析
★
03 课堂演练 明确考向
★
★★★★★ 命题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两旁设置隔音墙、临近路边房子的窗户上安装双层 玻璃等。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 人耳处 减弱,如工厂用 的防噪声耳罩等。
★★★★★ 知识点4 噪声的危害和防治
易错警示
示例4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安静的图书馆里,个别人的说话声和嬉笑声属于噪声。 (√) (2)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声音不超过70dB。 (√) (3)开会时将手机设置为静音,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 (4)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控制噪声的有效方法。( × ) (5)放鞭炮时捂住耳朵,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 )
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 第1讲 声现象
4.(人教八上 P37 动手动脑学物理 T3 改编)生活中经常用“高”“低” 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的“高”是指声音的音音调调;唱歌比赛活动时, 演唱者时而“引吭高歌”,时而“低声吟唱”,十分感人!这里的“高”“低” 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响度度.区分鼓声和其他乐器声是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 音音色色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考点 2:声音的特性
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概念 声音的□12 高高低低 声音的□13 强强弱弱 声音的□14 品品质 质
发 声 体 振 动 的 发声体的□17 振振幅幅, 决定 □15 频 频率率, □18 振振幅幅越大,响度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 □ 因素 16 频频率率 越 越大;还与距发声体的 构
高,音调越高 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
考点 3:声的利用
分类
超声波
次声波
定义 频率高于□19 22000 0000H0z 的声 频率低于□20 220Hz 的声
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 穿透能力强,传播时能量
特点
得较集中的声能
损失较小,传得较远
声的 传递 B 超、声呐、超声探伤、倒车雷 监测地震、台风、海啸、
利用 信息 达、蝙蝠利用超声捕食等
3.(2021·宁夏)如图是 1978 年在湖北省发掘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用大
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编钟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
主要指声音的
( C)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声速
命题点 3: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4.(2022·宁夏)2022 年 6 月 5 日,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
( A)
6.(2019·宁夏)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中考物理 第1课时 声现象课件
是( 2021/12/5
)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一页。
•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zhǔyào)改变声音的音 调
• B.吹奏时按压不同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 度
• C.唢呐所发出的各种鸟的叫声是模仿它们的音 色
• D.唢呐声向远处传播时振幅不变 • 答案:C
2021/12/5
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一页。
2021/12/5
第十页,共五十一页。
• 4.声音的分类
• (1)可听声:人耳所能听到的频率范围(fànwéi)大约从 2_0____Hz到2_0_0_0_0____Hz。
• (2)不可听声:①超声波:发声体的振动频率高 于__2_0 _0_0_0 __Hz;②次声波:发声体的振动频率 低于_2_0______Hz。
• 1.如图3所示,是用来专门训练(xùnliàn)宠物狗的犬 笛。吹犬笛时发出的指令声是由笛内空气柱 振_过动___(z__hè_n_dò__ng__) _产_生 传,到指小令狗声的以耳波朵_(_声里__波。_)____的形式,通
空气
2021/12/5
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一页。
图3
• 2.(2017 广东模拟)小明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 端,小芳在另一端敲击铁管,小明先后听到两个 (liǎnɡ ɡè)响声,先听到的声音是由铁__管__(ti_ě ɡ_uǎn_) _传播来 的,这说明声音在__铁___中传播速度比在 __空__气__(k_ōng中qì) 要快。
2021/12/5
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一页。
•易混易错点
音调(yīndiào)、响度和音色 •——练习《过考点》5、6题
• 例2 (2016陕西改编)图2所
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
初三总复习知识点填空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声音;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超声波是指频率的声波,次声波是指频率的声波,它们人耳(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它们都是由物体产生的,所以说有振动就能听到声音是(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听到声音一定有振动是(选填“正确”或“不正确”)。超声波的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等。能量强的次声一般伴随着自然界的、、、等产生,和人类活动中的、产生。
例7:超声波技术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频率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B、超声波响度小,所以人耳听不到
C、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就是超声波D、潜水艇常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测量
例8:夜深人静时,一个人走在小巷中,总觉得有脚步声跟着自己,这是为什么?
例9:为了不让教室的同学听见老师讲课声的回声,教室的长宽都不能超过m(设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
例2: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的音调高,的响度大,我们能区分牛和蚊子的叫声,除了上述两个因素外,主要是通过二者的不同。正常的人耳能听到蚊子的“嗡嗡”声,是因为和的原因。
例3:用三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水,水面高度不一样,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Re”“Mi”三个音阶,则装水多的发出的音阶是。
例4:在弹吉它时,发现某根弦的音调偏高,可以通过调节吉它上的旋扭将这根弦,也可以换一根更的弦。
例5:昆明市主城区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例6:一场大雪过后,我们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的能量,由此你猜测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得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装饰的美观些
例10:运用声呐系统垂直向海底深处发射超声,若4s后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海水深度为多小米。(设海水中声音的速度为1500m/s)这种声呐系统可否用来测地月距离?为什么?
例11:一汽车以72km/h的速度向一隧道驶去,为了测与隧道的距离,司机在某处鸣笛后仍以原速朝原方向行驶,2s后听见回声,求司机听见回声时与隧道口的距离。(声速取340m/s)
2、完成相关复习资料练习作业。
第2课时:本课后作业处理,基本方法:先找与本节所学接近的变式题,要求学生讲解规律和方法,其次学生提问或根据批改情况重点讲解错误率高的题,并变式巩固。(具体关于第2课时相关学案以作业批改后的实际情况作安排)
4、了解超声的应用和次声的来源及危害和防治。
5、知道声音的应用,回声现象,能用回声测距。
重点
声的产生和传播。
难点
回声测距相关计算
学习过程
一、自学(8分钟):基础知识梳理,请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列练习。
1、人发声是靠振动产生的,弦乐发声是靠振动产生的,管乐发声是靠振动产生的,打击乐发声是靠振动产生的,由此可得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这种得到结论的方法叫法。将发声的音叉放进水中,看到水花四溅;在发声的鼓面放上轻小物体,看到轻小物体跳跃,这是方法。
昆明市官渡区钟英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
学科
课题
编者
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
物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1、2课时声现象(第2课时作业处理)
刘爱军
初三()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能通过实验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知道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及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和噪声的防治方法。
例12、一同学在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的同学能听到两次声音,请问钢管至少多长。(设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声音在钢管中的速度为5100m/s)(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
三、群学(10分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结合本节所学内容,各自命与本章有关两题,先自行求解,然后全班分享。
4、人耳听见声音的条件是:声源的振动频率在到之间;有传声的;有正常的。
5、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和。其中与振幅有关,与频率有关,与声源的本身结构、材料有关。分贝是用来描述的单位,其符号为。频率的单位是,其符号为。
6、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分别是指在处减弱噪声,在处减弱噪声和在处减弱噪声。乐音和噪声(选填“有”或“无”)严格界限。
2、将发声的闹钟放在抽气盘中,罩上玻璃罩,随着与抽气盘相连的抽气机的不断抽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由此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有。这个结论(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现象得出,需要人们在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得出结论,与这种实验结论得出方法相同的初中物理课本出现的结论还有实验。
3、声音在、、中都可以传播,在中最快,在中最慢,其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s。
二、互学(22分钟):请认真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在完成了本章知识回顾的基础上,能否继续完成本章知识导图(框图或其它形式),便于我们把本章知识掌握得更系统完整。请尝试。
2、典型例题:
例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B、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就越大
C、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没有物体振动D、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我们听到的声音音调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