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册5.20《运动物体的位置》教案教学设计
20运动物体的位置2020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使用现代化的工具给自己定位。
师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工具具有定位功能。
教师用课件出示定位工具的图片、动画,讲解卫星定位的原理本米布置学生课后完成活动手册中的内容。
板
书
设
计
20运动物体的位置
参照物
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
是指这一物体相对子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教
学
反
思
本课遵循从生活入手,利用观察、比较、归纳等获得规律性认识.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并熟练掌握判断运动物体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判断,并说明自己是如何判断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教师出示教科书上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物体位置的变化,对物体的运动或静止作出判断。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多种物体作参照物,来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备课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20运动物体的位置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运动物体的位置》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于《位置与速度》单元第二课时。本节课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物体运动和静止以及运动物体的位置如何准确描述等问题,以探索运动物体的位置为主线。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活动中经历观察、测量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学会分享,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手表等。
教学过程
补充修改
一、激趣导入
教师讲述:据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飞行员正驾驶飞机在高空飞行,突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玩意儿在飞。他开始认为这是一只小昆虫,就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人惊诧的是,他抓到的竟然是一颗子弹。同学们,这个故事可能会发生吗?本节课我们来揭秘。
六三制2020年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速度》全部教案(共3课时)
根据2020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制定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速度》全部教案(共3份)学校:姓名:日期:《测量距离和时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测量距离和时间》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位置与速度》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距离和时间的问题,以探索测量距离和时间的为主线,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活动中,经历观察、测量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交流。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要想知道两地之间有多远,有哪些测量方法?”,提示学生准备材料:卷尺等。
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向,揭示探究主题;指导学生为课上探究活动准备相应的材料。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此部分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量一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通过呈现分别用脚、用步、用庹、用木棒、用卷尺等方法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的图片。
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并记录测量的结果,初步建立“距离”的概念。
活动二:测一测跑一段距离需要多长时间。
呈现了三名学生测量跑一段距离需用多长时间的图片。
指导学生使用电子停表来测量时间。
资料卡对电子停表的使用提供了方法指导。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了解精确测量距离的工具有哪些。
指导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测量距离的工具有很多,大部分工具是比较粗放的,不能精确测量,提示让学生认识能精确测量距离的有关工具,了解精确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本课遵循从生活入手,从常用的方法入手,结出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并熟练掌握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距离和时间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初步的了解测量距离和时间的方法。
但对如何精确测量距离和距离的相关概念,对准确测量时间的方法等还有不熟悉的地方,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常用方法和常用工具。
2020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20.运动物体的位置》优秀课件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速度的常 用单位有千米/时、米/秒等。
外出旅游,我们选择哪种交通工具更合适呢?
查阅列车时刻表及铁路沿线各地之间的距离,分 析一下,说说你的发现。
2020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CONTENTS
运动物体的位置
外出途中,你是怎样向他人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
பைடு நூலகம்
活动一: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
蜗牛相对树叶 来说位置发生 了变化
小朋友相对滑 梯来说位置发 生了变化
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 位置发生了变化。 要判 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作参照物。
学习使用现代化工具给自己定位
2020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CONTENTS
物体运动的快慢
运动会上,同学们正在进行赛跑,怎样知道谁跑的快呢?
活动一:测一测,比一比谁跑得快。
1.距离相同时,怎样判断谁跑得快?
2.时间相同时,怎样判断谁跑得快?
3.距离和时间都不同时,怎样判断谁跑得快?
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小明的位置保持不变。 2.小红带着计时工具按照一定路线行走,边走边报出时刻和自 己相对小明的方向,每隔一段时间报一次。 3.测出相应时刻小红与小明的距离。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参照 物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描述两个运动物体某一时刻的相对位置
小男孩相对大树是运动 的还是静止的? 小女孩相对小男孩是运 动的还是静止的?
2020秋新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020秋六三制)全册教案
2020秋新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020秋六三制)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动物王国1.蚂蚁2.鱼3.鸟4.哺乳动物5.我国的珍惜动物第二单元冷与热6.哪杯水热7.温度计的秘密8.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9.热气球上升的秘密10.风的形成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11.一天的气温12.风向和风力13.降水量14.天气和气候第四单元水的三态变化15.水蒸气16.水沸腾17.水蒸气凝结18.水的三种状态第五单元位置与速度19.测量距离和时间20.运动物体的位置21.物体运动的快慢第六单元技术与生活22.刹车的学问23.面团长大了24技术产品与生活2020版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 蚂蚁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身体特征。
2.引导学生研究蚂蚁,了解有关蚂蚁的知识,发现蚂蚁更多的生活习性和需求。
3.引导学生归纳昆虫的共同特征。
4.引导学生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喜欢动植物,知道动植物对大自然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身体特征。
2.引导学生研究蚂蚁,了解有关蚂蚁的知识,发现蚂蚁更多的生活习性和需求。
3.引导学生归纳昆虫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1.通过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身体特征。
2.引导学生归纳昆虫的共同特征。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寻找蚂蚁要用到的容器、面包屑或糖、小毛刷子或吸管等材料;观察蚂蚁要用到的果皮、饼干屑、青菜、橘子、胡萝卜等;有关蚂蚁的一些图片及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科学博览】蚂蚁,引导学生看一看:同学们,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吗?【学生】观看视频,回答。
【教师】大家知道蚂蚁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喝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蚂蚁。
二、讲授新课1.找蚂蚁【教师】同学们,蚂蚁生活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先去找一找蚂蚁吧!在找蚂蚁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蚂蚁可能生活在哪里?我们到哪里才会找到蚂蚁?【学生】探讨得出寻找蚂蚁的地点。
【教师】我们找蚂蚁,用什么办法把蚂蚁引出来呢?【学生】讨论、交流,知道蚂蚁喜欢糖和面包屑,因此可以通过食物把蚂蚁引出来。
最新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运动物体的位置》 优质课件
19
四 基本措施: 1 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 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 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 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五 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六 主要教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暗示法 七 教学进度 按教研室的进度进行。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运动物体的位置
导入新课
故事
我抓住了 一颗子弹!
如果子弹是不动的,也就是静止的,我们要抓住它很容易,可子弹是运动着 的呀。这是怎么回事呢?
2
Hale Waihona Puke 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是运动的?
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哪些物体是运动的?
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20
1 观察能力:学习用目测方法观测风向、风力,用测力计测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教给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内部 构造。
2 实验能力:学习使用酒精灯加热水,以及做弹力、摩擦力、热传导、热对流、根吸水、茎运输水分等实验,巩固 对比实验方法,学习设计说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雨的模拟实验。
青岛版科学2017版四年级上册《运动物体的位置》说课
青岛版科学(2017课标版)四年级上册20课《运动物体的位置》说课课标分析:本课内容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物质科学领域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观点,知道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
知道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青岛版(2017课标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位置与速度》第二课,属于观察探究方面的内容,从能力培养方面来看,本课属于培养学生科学观察、探究能力的培养系列。
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学习场景为切入点,形象地介绍了什么是参照物,什么是运动,如何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等问题。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使学生明白科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
学情分析:从学生实际来看,运动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但这些现象却往往使学生视而不见。
他们不能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出什么是运动,他们这个年龄,只能从表象去感知现象而缺少相关的科学解释。
特别是根据方向和距离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对于学生来说需要考虑两个变量,难度更大。
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实验,并能利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明白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可能不同;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物。
2.通过交流、讨论、想象,认识到运动物体的位置是不断地变化的。
3.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培养大胆猜想,敢于质疑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会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教学难点:知道参照物的不同物体运动状态也会有所不同。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谜语导入: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2.学生说出谜底后,教师提问:第三句从东到西忙不停,说明太阳一天中的状态是怎么样的?引导学生说出“太阳是运动的,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
青岛版(五四制)(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和探究能力,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他们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在科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提高,在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二、教材分析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动物王国”“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球”“简单电路”四个单元。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动物王国”单元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了解动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物体的运动”单元让学生学习描述物体的位置、运动方式和速度,探究影响物体运动的因素。
“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帮助学生认识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简单电路”单元使学生了解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学会制作简单电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征,认识动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理解物体运动的方式和规律,知道影响物体运动的因素。
掌握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熟悉简单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科学探究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探究。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学会使用科学工具和仪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
科学态度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动物的分类和特征,物体运动的方式和规律,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关系,简单电路的组成和连接。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20.《运动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
20《运动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运动物体的位置》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位置与速度》单元的第二课。
本节课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物体运动和静止以及运动物体的位置如何准确描述等问题,以探索运动物体的位置为主线,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活动中,经历观察、测量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交流。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外出途中,你是怎样向他人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并提示学生准备材料:手表等。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生活情景,提出问题,揭示探究主题;指导学生为课上探究活动准备相应的材料。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此部分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呈现了学生跳远过程的分解图,蜗牛在树叶上爬行、学生玩滑梯前后位置的对比图。
指导学生描述物体在运动前后位置的变化。
并在描述物体位置变化时,学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作为标准进行描述。
活动二: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呈现了学生活动的场景图,其中一个学生站立作为参照物,另一个学生在做运动,第三名学生在标记运动学生某一时刻运动到的位置并测量两个学生之间的距离。
提示学生学会描述运动物体某一时刻相对于另一物体的位置。
活动三:描述两个运动物体某一时刻的相对位置。
呈现了两个学生进行赛跑的场景图,图中显示一个学生在前方奔跑,在她的右后方有一个学生正在追赶。
指导学生学会用一个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来描述另一个运动物体的位置。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学习使用现代化工具给自己定位。
指导学生学生利用身边具有定位功能的现代化工具如手机等,给自己定位。
本课遵循从生活入手,利用观察、比较、归纳等获得规律性认识,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并熟练掌判断运动物体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静止和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初步的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但对如何借助参照物来建立静止和运动的相关概念,对准确判断运动物体的位置还不很了解,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理解和掌握。
2020年秋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鱼是怎样呼吸的?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注意事项: 在鱼嘴前方挤出食用色素调制水,不要 太多,否则扩散过大,影响观察效果。
活动过程
小结: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动过程
它们属于鱼类吗?
泥鳅
2020年新青岛版(六﹒三学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配套课件
活动准备
猜一猜:
身体虽不大, 力气可不小, 有时搬粮食, 有时挖地道, 团结又互助, 勇敢又勤劳。
活动过程
活动一:展示搜集的资料
活动过程
有关蚂蚁的知识
活动过程
活动二: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
1.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
温馨提示:捉蚂蚁时要注意安全,不能用手直接捏蚂蚁。可以 将馒头、糖块等食物放在蚁巢旁,等蚂蚁爬上去后直接将食物放入 容器中,或者用纸、羽毛等物品将蚂蚁赶入容器中。盛放蚂蚁的容 器要透明、透气,还可以放入适量的食物和水。
活动过程
观察工具:昆虫盒
A
B
活动过程
观察工具:培养皿和放大镜
活动过程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020年新青岛版(六﹒三学制)小学《科学》 四年级上册
全册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动物王国
• 1 蚂蚁 • 2鱼 • 3鸟 • 4 哺乳动物 • 5 我国的珍稀动物
• 10 风的形成 第三单元 天气与气候
• 11 一天的气温 • 12 风向和风力 • 13 降水量 • 14 天气和气候
第二单元 冷与热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通常有2对翅和6 条腿。一生形态多变,遍布全球是个大家族。昆虫是世界上最 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比所有其他动物种类加起来 都多。昆虫在生物圈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虫媒花需要得到 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们喜 欢的食品之一等。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2021年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全套教案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2021年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全套教案教案一:物体的运动简介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并且能够分辨物体的静止与运动状态。
教学内容1. 物体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2. 物体的静止与运动状态的区别。
3. 分辨一些日常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察学生周围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2. 概念讲解:简单解释物体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静止是指物体位置不变。
3. 实例分析: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4. 练活动:提供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互相交流讨论。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对物体运动与静止的理解。
教案二:物体的直线运动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物体的直线运动,并能够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
教学内容1. 物体的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同一方向上的运动。
2. 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物体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
教学步骤1. 导入:复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状态。
2. 概念讲解:简单解释物体的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同一方向上的运动,运动轨迹是物体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
3. 实例分析: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展示物体的直线运动和不同的运动轨迹。
4. 练活动:提供一些实际场景,让学生描述物体的直线运动和运动轨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对物体直线运动和运动轨迹的理解。
教案三:物体的曲线运动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物体的曲线运动,并能够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
教学内容1. 物体的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
2. 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物体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
教学步骤1. 导入:复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物体的直线运动和运动轨迹。
2. 概念讲解:简单解释物体的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运动轨迹是物体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
3. 实例分析: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展示物体的曲线运动和不同的运动轨迹。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制)四年级上册7 运动物体的位置和快慢 教学设计
《运动物体的位置和快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运动物体的位置和快慢》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二课。
本节课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物体运动和静止以及运动物体的位置如何准确描述和物体运动快慢等问题,以探索运动物体的位置和运动物体的快慢为主线,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活动中,经历观察、测量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交流。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外出途中,你是怎样向他人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并提示学生准备材料:手表等。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生活情景,提出问题,揭示探究主题;指导学生为课上探究活动准备相应的材料。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此部分包括四个活动:活动一: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呈现了学生跳远过程的分解图,蜗牛在树叶上爬行、学生玩滑梯前后位置的对比图。
指导学生描述物体在运动前后位置的变化。
并在描述物体位置变化时,学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作为标准进行描述。
活动二: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呈现了学生活动的场景图,其中一个学生站立作为参照物,另一个学生在做运动,第三名学生在标记运动学生某一时刻运动到的位置并测量两个学生之间的距离。
提示学生学会描述运动物体某一时刻相对于另一物体的位置。
活动三:测一测,比一比谁跑得快。
呈现了三幅学生在跑道赛跑的场景图,分别体现的是相同距离跑了不同时间、相同时间跑了不同距离、不同时间又跑了不同距离。
使学生意识到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通过“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
速度的单位有千米/小时、米/秒等”的呈现,使学生知道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活动四:外出旅游,我们选择哪种交通工具更合适?呈现了自行车、汽车、高速列车、飞机图片及两个卡通人物说出的泡泡语“我从资料上看到,高速列车的速度是……”和“从北京到上海,我选择乘坐高速列车”。
青岛版四上科学20.运动物体的位置
认识静止和运动
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 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首先选择 参照物
认识静止和运动
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吧!
将课本平放在课桌上,墨水瓶、橡皮放在课本上。
拉动课本,思考: 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运动的
还是静止的? 橡皮相对于课桌是运动的还
是静止的?
以墨水瓶为参照物,橡皮是静止的。 以课桌为参照物,橡皮是运动的。
认识静止和运动
参照物不同,描述物体静止或运动的结果不同。
若以墨水瓶为参照物,则课 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若以课桌为参照物,则课 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以墨水瓶为参照物,课本是静止的。 以课桌为参照物,课本是运动的。
描述静止和运动
小红在小明的南方,距离小明5米远的地方。 ……
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 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另一个物 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参 照物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五个同学一组,一同学位置不变作为参照物;另一个同学带着计 时工具按照一定路线行走,边走边报出时刻和自己相对另一个同学 的方向,每隔一段时间报一次自己的位置,两个同学标记出报时时 运动同学所处的位置,并测量出站立不动同学和运动同学之间的距 离;另一个同学记录好报出的时间、方向和两个学生之间的距离。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 参照物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运动的快慢的可以用速度大小来表示。速度的常 用单位有千米/小时、米/秒。
物体通过相同的距离,所用时间少的速度快。 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长速度快。
五四制青岛版2022-2023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运动物体的位置和快慢(1)》课件
第二单元 物体的运动
7 运动物体的位置和快慢(1) 运动物体的位置
一、聚焦 外出途中,你是怎样向跳线 为参照物
我的位置相对于起跳 线发生了变化。
以滑梯顶部为参照
以树叶尖为 参照
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位置发生了 变化。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描述两个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相对位置。
四、拓展 学习使用现代化工具给自己定位。
运动
静止 位置
参照物
方向
距离
随堂训练
五四制新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再见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 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三、研讨 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0时15分,小 红在小明的南
方,距离小 明……
温馨提示:
1.小明的位置不变。 2.小红带着计时工具按照一定路线行 走,边走边报出时刻和自己相对小明 的方向,每隔一段时间报一次。 3.测出相应时刻小红与小明的距离。
21.运动物体的位置
学习目标
1.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 2.怎样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3.怎样描述两个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相对位置?
1.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另外一个物体 作为来自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
我们所说的物体 的运动是指一个物 体相对于另一个物 体来说位置发生了 变化。
2.怎样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运动物体 在某一时刻 的位置,可 以用相对于 另一个物体 的方向和距 离来描述。
3.怎样描述两个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相对位置?
学习使用现代化工具给自己定位。
1.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
蜗牛运动了吗? 1.确定参照物 2.判断相对于参 照物,蜗牛位置变化 了吗?
2.怎样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方法指导
1.小明的位置不变。 2. 小 红 带 着 计 时 工 具 按 照 一定路线行走,边走边报出 时刻和自己相对小明的方 向,每隔一段时间报一次。 3. 小 亮 测 出 相 应 时 刻 小 红 与小明的距离。
运动物体的位置课件
参考答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到水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教学难点】 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一、聚焦 外出途中,你是怎样向他人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
二、探索 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
以起跳线 为参照物
我的位置相对于起跳 线发生了变化。
以滑梯顶部为参照
以树叶尖为 参照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描述两个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相对位置。
四、拓展 学习使用现代化工具给自己定位。
运动
静止 位置
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你坐在行驶的货车里,相对地面来 说你是________的,相对于货车来说你是________的。 这里的地面和火车都叫________________。 2.要判 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__________,这个作为标准的物 体叫__________。例如:跳远时,我的位置相对于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 3.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 )发生了变化。
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位置发生了 变化。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 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三、研讨 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0时15分,小 红在小明的南
方,距离小 明……
温馨提示:
1.小明的位置不变。 2.小红带着计时工具按照一定路线行 走,边走边报出时刻和自己相对小明 的方向,每隔一段时间报一次。 3.测出相应时刻小红与小明的距离。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课件
21.运动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四年级科学上册5.20《运动物体的位置》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运动物体的位置》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上册《位置与速度》单元的第二课。
本节课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物体运动和静止以及运动物体的位置如何准确描述等问题,以探索运动物体的位置为主线,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活动中,经历观察、测量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交流。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外出途中,你是怎样向他人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并提示学生准备材料:手表等。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生活情景,提出问题,揭示探究主题;指导学生为课上探究活动准备相应的材料。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此部分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呈现了学生跳远过程的分解图,蜗牛在树叶上爬行、学生玩滑梯前后位置的对比图。
指导学生描述物体在运动前后位置的变化。
并在描述物体位置变化时,学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作为标准进行描述。
活动二: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呈现了学生活动的场景图,其中一个学生站立作为参照物,另一个学
生在做运动,第三名学生在标记运动学生某一时刻运动到的位置并测量两个学生之间的距离。
提示学生学会描述运动物体某一时刻相对于另一物体的位置。
活动三:描述两个运动物体某一时刻的相对位置。
呈现了两个学生进行赛跑的场景图,图中显示一个学生在前方奔跑,在她的右后方有一个学生正在追赶。
指导学生学会用一个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来描述另一个运动物体的位置。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学习使用现代化工具给自己定位。
指导学生学生利用身边具有定位功能的现代化工具如手机等,给自己定位。
本课遵循从生活入手,利用观察、比较、归纳等获得规律性认识,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并熟练掌判断运动物体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静止和运动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初步的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但对如何借助参照物来建立静止和运动的相关概念,对准确判断运动物体的位置还不很了解,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提出探索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喜欢大胆想象,乐于探求未知,对未知的事物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2.尊重证据,注重运用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通过了解运动物体的位置,了解科学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重难点】判断运动物体位置的方法。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卷尺等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1.[PPT 2 出示]活动准备的图片。
2.提出问题:外出途中,你是怎样向他人描述你所处的位置的?
3.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交流如何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的。
提示学生准备上课时用到的材料。
二、导入新课
1.[PPT 3出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