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新版

合集下载

《春江花月夜》全文赏析

《春江花月夜》全文赏析

《春江花月夜》全文赏析一、诗歌的意境春、江、花、月、夜的融合:诗中开篇便描绘了春天的江水、岸边的花朵、天空的明月和夜晚的宁静,将这五种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优美、宁静、神秘的氛围。

空间的拓展:诗人通过对春江、明月、夜空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将读者的视野从眼前的江水拓展到整个宇宙,使读者感受到宇宙的无限广阔和神秘。

时间的流逝:诗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宇宙永恒的思考。

在这无尽的时间长河中,人类的生命显得如此渺小和短暂,而江月却年年相似,永恒不变。

二、诗歌的艺术特色韵律和谐:《春江花月夜》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

这种韵律的变化,使诗歌在节奏上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

对仗工整:诗中大量使用对仗的修辞手法,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等,使诗歌在形式上更加整齐美观。

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其中,使诗歌具有深远的意境和内涵。

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与感悟。

三、诗歌的情感表达对自然的赞美: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江水、岸边的花朵、天空的明月和夜晚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对人生短暂和宇宙永恒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之情。

对爱情的向往:诗中“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向往之情。

四、诗歌的影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春江花月夜》以其优美的意境、和谐的韵律和深刻的内涵,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世许多诗人都受到了这首诗的启发和影响,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对音乐的影响:《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旋律优美动听,被改编成了多种音乐形式,如古筝曲、钢琴曲等,深受人们的喜爱。

对文化的影响:《春江花月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思考和感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春江花月夜》古诗译文及赏析

《春江花月夜》古诗译文及赏析

《春江花月夜》古诗译文及赏析《春江花月夜》古诗译文及赏析《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

此诗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

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

小编带来的《春江花月夜》古诗译文及赏析。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释(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

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水边的平地(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象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8)穷已:穷尽。

(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10)但见:只见、仅见。

(11)悠悠:渺茫、深远。

(12)青枫浦上: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

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新教材2023版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新教材2023版高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接下来“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 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 出。诗篇把“月”拟人化,“裴回”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 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 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 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 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 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 和迷惘。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鸿雁 长飞光不度”,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创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 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 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 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后来隋炀帝又曾作过此曲。 《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 张若虚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 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年份已难以确考,而对此诗的创作地点则有三种 说法: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认为,诗人是站在扬州南郊曲江边赏 月观潮,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表现的是唐代曲江一带的景色;长期 从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认为,此诗作于瓜洲,表现的是千年古镇瓜 洲江畔清幽如诗的意境之美;长期从事大桥文史研究的学者顾仁认为, 此诗作于扬子江畔,其地在今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部。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 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 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 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 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 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 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 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 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 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江水不停地奔流,快要把春天送走了;江潭的落月也更斜 向西边,想借明月来寄托相思也几乎是不可能了
诗人用那些意象来烘托游子相思之情?
春梦,落花,流水,斜月四种伤情意象来烘托.
前后意象的变化: 春江——流春(春半)
花林——落花 明月——斜月(落月)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夜是背景) 意境:幽美邈远,清幽静谧 情感:美好,兴奋,快乐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现 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手法:景中含情
整体感知—-月下之思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是对前面景 色的总结,江天无尘,明月孤寂。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 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 的遐思冥想,起到了过渡作用。
月下之思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李白 ——曹操 ——苏轼 ——刘希夷 ——关汉卿 ——崔护 ——李清照 ——王勃
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 (1)在梦中也想归家,心理描写。 (2)对春光渐逝的惋惜中,表达其想要归家的心 情。 (3)以 “无限路”表达其有家却难归的无奈。 (4) “落月”、“海雾”等衬托其无限的思念。
全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作用:
从结构上看,诗以月亮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 诗起止的外在线索;
整体感知-月下之思

(完整版)乐曲赏析《春江花月夜》

(完整版)乐曲赏析《春江花月夜》

(完整版)乐曲赏析《春江花月夜》乐曲赏析《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初为琵琶曲《夕阳箫鼓》,后来有人感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诗句改名为《浔阳琵琶》或《浔阳夜月》,最终又借用《琵琶行》中“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的主题句定名为《春江花月夜》。

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将它改编为丝竹乐曲,又经解放后的多次整理,更臻完善,尤其中央民族乐团彭修文改编的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之诗情画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经常在国际乐坛上发出夺目的光彩。

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平稳舒展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以及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了江南水乡的风姿仪态。

全曲分为十段,宛如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眼前。

乐曲在发展中运用了变奏(均以第一段素材为基础)、展衍(在原主题素材自由发挥)、合尾等结构方式,因此各段间既有多次对比又有多次统一;尽管每段旋律新的因素层出不穷、变化多端,从不同角度展示音乐的意境,但结尾处又多殊途同归于同一乐句,听起来自然和谐,有“一生万物”而“万物归一”之象,十段乐曲都配有富于诗意的小标题来引发人们产生联想。

1、江楼钟鼓。

夕阳西下,耳畔响起源自江头尽处的阵阵萧鼓。

接着优美如歌的主题旋律把一幅斜阳余辉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江上秀丽迷人景色呈现在眼前。

2、月上东山。

主题移高四度自由模进,有徐徐飘来的上升之感,将夜色朦胧,江清月白之意境表现出来。

3、风回曲水。

它基本上是第二段的变奏,曲调层层下旋又回升,增加了音乐的张力,描写了江风吹拂、流水回荡时泛舟游客的欢快心情。

4、花影层叠。

音乐在流动的过程中出现四个快疾的乐句,与前面悠扬的乐句呈较大的对比,好似江风习习,水中花影纷乱层叠,美不胜收。

5、水深云际。

琵琶、二胡和中胡先在低音区奏出醇厚深沉的音调,忽而八度跳越,琵琶悠然飘出轻柔透明的泛音,描写出”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之天水共长的壮阔景色。

《春江花月夜》翻译及全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翻译及全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翻译及全诗赏析《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歌行。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

下面跟着来看看《春江花月夜》翻译及全诗赏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2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2

全曲为民族器乐中最常见的多段体结构,中央广播乐团民族管弦乐队指挥家、民乐大师彭修文对此曲的艺术处理极其细腻,他充分运用大乐队拥有丰富的乐器色彩,巧加编配,乐器时增时减,使乐队音响富有高、低、浓、淡、厚、薄的变化,层次分明;在音乐表现方面,既发扬古典音韵优雅的格调,又使音乐充满内在的激情,颇具情韵,富有生气。
中国古典吉它演奏家殷飚将此曲改为吉它独奏曲《浔阳夜月》,在1988年广东、香港、澳门举办的吉它大赛中获古典吉它冠军;而黎海英则将它改编成钢琴独奏曲;刘庄改编为森管五重奏,陈培勋改编为交响音画。
《春江花月夜》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
第五段:“水云深际”,音乐先在低音区回旋,接着八度跳越,并运用颤音和泛音奏出飘逸的音响,表达了水天一色的意境。 第六段:“渔舟唱晚”,展现的是一段渔歌的旋律,柔美的箫声如悠扬的渔歌自远处飞来,表现了渔民悠然自得的形象。接着是稍快而有力的乐队合奏,气氛热烈,表达了渔人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 第七段:“洄澜拍岸”,进入了全曲的第一次高潮。在琵琶用“扫轮”技法奏出强烈的乐声之后,乐队全奏,描绘了群舟竞归,浪花飞溅的情景。
乐曲开头是“江楼钟鼓”,以琵琶模拟鼓声、箫和筝奏出波音,接着响起徐舒优美的旋律,描绘夕阳映江、晚风轻拂的初暮景色。 第二段:“月上东山”,主题音调够高四度,旋律向上引发,表达了一种月亮缓缓上升的动感。 第三段:“风回曲水”,曲调层层下旋后又回升。 第四段:“花影层叠”,出现四个快疾繁节编自琵琶曲《夕阳箫鼓》,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明清就早已流传了,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1820年前)与吴畹卿(1875)的手抄本,李芳园在1895年编集《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时收入此曲,曲名《浔阳琵琶》。 1929年沈浩初在编《养正轩琵琶谱》时,曲名叫《夕阳箫鼓》。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同时根据《琵琶记》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共28张PPT)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与月相关的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

知识点:即景抒情诗:借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等景物,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的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笔下的自然景物都融入了的主观情愫。

即景抒情诗鉴赏要点: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进而感受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

主要内容: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

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

3、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介绍】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

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全唐诗》仅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古人评:“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作品介绍】背景探析当时,也许是宦游在外,也许是羁留异乡,在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漫游江边,当他仰望一轮挂在天边的皎月,沐浴湿润的江风,面对着滚滚流去的江水,嗅着淡淡的花香时,这些景物让沉醉了,于是他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临江赋诗,从月升写到月落,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来抒发孤舟野子的相思之情和明月楼中思妇的相思之苦。

2023年最新的古曲春江花月夜赏析

2023年最新的古曲春江花月夜赏析

2023年最新的古曲春江花月夜赏析《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古曲。

《春江花月夜》早于一百二十多年前就以《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流传民间(曲名见1864年前成书的《今乐考证》,清代姚燮所著)。

在民族器乐曲中,有一首与文学结合得非常完美的作品《春江花月夜》。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春江花月夜》用了五个互不相干的单音名词作为诗的题目,便把一幅人间至美的景色展现出来,而使这首诗成为了千古绝唱。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借原诗的意境进行演绎,用柔美委婉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出良辰美景,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

该曲先后被黎英海改编为钢琴曲,刘庄改编为森管五重奏,陈培勋改编为交响音画。

全曲为民族器乐中最常见的多段体结构。

一、春江花月夜简介《春江花月夜》源于一首名为《夕阳箫鼓》的琵琶文套大曲。

1895年,琵琶演奏家李芳园将此曲更名为《浔阳琵琶》,收入《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之中,并立了十个小标题:夕阳箫鼓、花蕊散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

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首次将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并揉合了张若虚、白居易两篇名诗的意境,提高了乐曲的艺术表现力。

改编后也有十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舟唱晚、洄澜拍岸、棹鸣远濑、唉乃归舟、尾声。

这时乐曲意境已不再是春江花朝秋月夜的秋意晚江、离愁别绪,它剔除了前作中沦落人飘零天涯的落寞与失意,而将曲意专注在春、江、花、月、夜这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上,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之境。

二、全曲解析原曲《夕阳箫鼓》因用音色清脆明亮的琵琶演奏,表现力很强,声音很具穿透力,是一首著名的文曲。

但是琵琶的演奏指法熟练掌握的人很少,后来经改编的丝竹演奏的《春江花月夜》不仅更富有表现力,而且去除了原琵琶曲中表达江上思妇哀怨离愁的主题。

《春江花月夜》鉴赏及译文

《春江花月夜》鉴赏及译文

《春江花月夜》鉴赏及译文《春江花月夜》鉴赏及译文《春江花月夜》唐朝: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古诗简介《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

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

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春江花月夜》翻译/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主题与思想
主题
诗歌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 对人生的思考。
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 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03
春江花月夜的创作风格
古体诗的传承与发扬
古体诗的优美传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继承了古体诗的优美传统,运用 对仗、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表现了古体诗独特的艺术 魅力。
文化价值
春江花月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 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 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诗词赏析的实践与运用
写作技巧
通过学习和实践写作技巧,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
阅读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 读水平。
教学应用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将春江花月夜等经典文学作品引入课堂,通过 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水平。
04
春江花月夜的鉴赏与赏析
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细读文本,分析意象
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特点及 时代背景,有助于理解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
意象是诗人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通过细 致的文本分析,可以把握意象的内涵和寓 意。
感受语言韵味
对比分析
诗词的语言具有韵律和节奏,通过感受语 言的韵味可以深入理解诗词的情感和艺术 风格。
引导人们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春江花月夜所表现的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的思想,能够引导人们摆脱物质束缚,追求 更高的精神境界。
06
春江花月夜的创作与再创作
基于原作的创作实践
01
02
03
文学解读
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进行深入的文学解读, 分析其情感、主题、意象 等。

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

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

《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

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

目前具体的创作背景已不可考。

这首诗以月升月悬月斜月落为线索,贯串叙事写景议论抒情,把春江花月夜的景色和情理融为一体,空灵而美妙;而所有场景的转换都有内在的连续性,自然而流畅。

毫无疑问,这一切是因为人的观照:人对美景的赏鉴和美景对人的情思的启发,自然的恒久与个体生命的短暂,游子的离情别绪和亲人的相思之苦,交互感发,让人心旌摇荡。

诵读这首诗,感受诗人以月为核心意象营造出的空灵曼妙的意境,体会其中寄寓的情怀和哲思。

原文: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翻译: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春江花月夜》全诗翻译赏析

《春江花月夜》全诗翻译赏析

《春江花月夜》全诗翻译赏析《春江花月夜》全诗翻译赏析《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歌行。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江花月夜》全诗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释(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

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水边的平地(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象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8)穷已:穷尽。

(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10)但见:只见、仅见。

(11)悠悠:渺茫、深远。

(12)青枫浦上: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

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

(13)扁舟:孤舟,小船。

(14)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

这里指闺中思妇。

(15)月徘徊:指月光移动。

(16)离人:此处指思妇。

(17)妆镜台:梳妆台。

(18)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9)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20)相闻:互通音信。

《春江花月夜》翻译及全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翻译及全诗赏析

《春江花月夜》翻译及全诗赏析《春江花月夜》翻译及全诗赏析《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歌行。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春江花月夜》翻译及全诗赏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唐诗《春江花月夜》原文及赏析解读

唐诗《春江花月夜》原文及赏析解读

唐诗《春江花月夜》原文及赏析解读春江花月夜全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赏析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

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这里的“海”是虚指。

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

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

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

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春江花月夜》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春江花月夜》
——李泽厚(《美的历程》)
深厚。

全 • 景物描写的主体

小 结
诗 • 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
灵 • 哲理思考的凭借
魂 • 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
全诗小结

月下之景
月色清凉 月色朦胧


月下之理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思妇怀远
夜 月下之情 游子思归
画意
春江花月图
哲理
月下沉思图
诗情
思妇怀远图 游子思归图
感情基调 哀而不伤
“这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 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 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依然是一语百媚,轻快甜蜜的”。
月与人可亲不可近,恋人对月海 誓山盟;思妇对月牵挂丈夫;游子对 月思念亲人....孤独者视月为朋友,迷 茫者视月为希望,奋进者视月为信念 。人们根据月亮在不同季节,不同时 间出现的各种变幻,赋予月亮千种情 怀,诗人为何如何钟情于月亮呢?或 许,他们认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 的地方可以看到同样的月亮,觉得月 亮可以超越时空,所谓“天涯共此时 ”,就是这个道理。

中 苏轼:哀吾生之须臾, 羡
之 月
长江之无穷。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 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哲理: 人生易逝,唯 江月永存、宇宙永恒。
但不 江 人 见知 月 生 长江 年 代 江月 年 代 送待 望 无 流何 相 穷 水人 似 已 。, 。

哲理:人生苦短,但人生代 代也是无穷的、永恒的。
月 下
2、诗人对宇宙和人生悟出

了怎样的哲理?

中学语文复习专题:春江花月夜拼音版及全文翻译

中学语文复习专题:春江花月夜拼音版及全文翻译

中学语文复习专题:春江花月夜拼音版及全文翻译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

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

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chūn jiāng cháo shuǐlián hǎi píng ,hǎi shàng míng yuègòng ch áo shēng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yàn yàn suíbōqiān wàn lǐ,héchùchūn jiāng wúyuèmíng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jiāng liúwǎn zhuǎn rào fāng diàn ,yuèzhào huālín jiēsìxiàn 。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kōng lǐliúshuāng bùjuéfēi ,tīng shàng bái shākàn bùjiàn 。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jiāng tiān yīsèwúxiān chén ,jiǎo jiǎo kōng zhōng gūyuèlún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jiāng pàn hérén chūjiàn yuè?jiāng yuèhénián chūzhào rén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rén shēng dài dài wúqióng yǐ,jiāng yuènián nián zhǐxiāng s ì。

《春江花月夜》原文及赏析

《春江花月夜》原文及赏析

《春江花月夜》原文及赏析春江花月夜朝代:唐代作者:张若虚原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以“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论唐诗诸家源流》)的张若虚,千百年来正如他的名字一样若隐若现的在唐诗的星河中闪烁着别具一格的光芒,他仅存的两首诗歌之一《春江花月夜》以真挚的离情、睿智的哲理、优美的语言、幽雅的韵律、神韵的境界使读者折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技压群芳,丰富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流传千古。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

诗篇题目的春、江、花、月、夜五个诗歌意象,它们之间的唇齿相依的关系有机地构成了一个魅力的艺术境界。

这首诗歌以月为线索,以春、江、花、月、夜为明珠的链式结构,是很明显的。

更何况清代的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早已阐述:“起用出生法,将春、江、花、月逐字吐出;结用归消法,又将春、江、花、月逐字收拾。

……此诗如连环锁子骨,节节相生,绵绵不断,使读者眼光正射不得,斜射不得,无处寻其端绪。

”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各各照顾有情。

”由此可见,月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

月在一夜之间:升起--高悬--西斜--落下。

这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不言自明的。

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了九韵。

庚韵--霰韵--真韵--纸韵--尤韵--灰韵--文韵--麻韵--遇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谐流畅,语言宛转动人。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月亮出来了!从潮水中央, 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 随着千万里春潮荡漾, 千万里春江涨满月光。 江水弯过芳香的平野, 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
(2) 从层次上看
相思离别只是全诗的一部分。 无论从全诗或笫三段来看,相 思离别只占一部分,而对春江 月色的描写一直贯串全篇。
(3)从诗的感情来看,由爱春赏春 到惜春伤春,都是对青春的歌颂。
诗先写春天的景色,以及春 天迷人的气氛,也就是写那种爱 春赏春的情绪,由春天迷人的景 色激发起人们对爱情的珍重情绪, 男女的相思离别烘托了一种惜春 伤春之情,这种相思离别更加衬 托出春光对人的诱惑力。
这首诗千古传诵的原因?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社会中文人学士漂 泊离乡而失意苦闷的心境。在春江花月的 夜里,诗人面对着美好的景色,不仅产生 了宇宙无尽,人生苦短的感慨,想到楼头 思妇,天涯游子等人生坎坷,具有极深的 社会意义。所以为历代传诵,主要有以下 几种原因原因:
一,在任何社会中总有无数有才之士被 压制,他们为了实现人生的抱负,到处 飘泊,苦苦奋斗而难展其志,面对无限 的宇宙感受到人生的眇小与短促。这种 人生旅程中的失意,在历代社会中不得 志的文人学士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从 而引起了读者的思想共鸣。
《春》诗共36句,像9首绝句 组合而成,显得整齐匀称,但每过 一绝,韵律和内容却有变化、发展。 在句法上,整句、散句反复串 插使用,排比、对偶代表着整齐和 谐,排比对偶穿插在散句中,富于 变化。
4. 在语言风格上,既有名歌的清新明 朗;又有文人的婉丽华美。语言优美, 韵律和谐 顶真句法、问答句式,双声叠韵 词语的运用使《春江花月夜》具有浓 郁的民歌情调。与南朝民歌《西州曲》 若,给人一种续续相生,连拊接萼, 摇曳多姿的感觉。
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雾,
碣石,潇湘,望不尽山山水水的路。
到底有几个人能踏着月色归来?
落月摇荡着——愁人的情思满江的树。
古典诗歌中关于“月”的意象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王维《鸟鸣涧》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杜甫《旅夜抒怀》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李白《把酒问月》
《吴歌》中一些的相思离别是一种凄苦之 音。 《子夜歌》:今日已欢别,合会在何时? 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中的相思离别是一种无奈和渺茫。
空中流洒着月色如霜,
滩上白沙消失在霜里。
江水碧澄澄,长天也碧澄澄,
只剩下皎皎的圆月一轮。 江畔什么人最初见到江上月? 江月又从哪年起默默照着人?
人生一代代没有穷尽,
江月一年年始终如一。 不知江月等待什么人, 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 一片白云飞去不回头,
留给青枫浦一片离愁。
谁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
(三)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 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 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 的憧憬. 情感美
春江花月(景) 宇宙人生(理) 思妇游子(情) 完 美 融 合
春江月夜的美景
江畔月下的沉思
因月而起的情思 贯穿全文的是一“月”字,在诗中, 月已不再是月,而成了一种情感的 载体,这就是中国文人的一种明月 情结。
1、构思精巧
2、诗情优美,哀而不伤。 3、整齐而带有变化的章法 4、语言风格,既有民歌的清新明 朗;又有文人的婉丽华美,语言 优美,韵律和谐。
1.构思精巧
(1)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 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 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 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 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 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 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
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 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 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 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 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 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 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2)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 写,而又以月为主体。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 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 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 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 西斜——落下的过程。
二、春江花月夜,本是陈后主的淫靡 的宫休诗,诗人借用旧题,却一洗淫 靡之气,而反映历代社会中普遍性的 社会性问题,在文学史上具有积大的 作用。
三、它用清丽的笔调描写景物,艺术 上取得极高成就。
思考与讨论
这首诗中有对春江月色 的赞美也写了离别的感伤, 试分析这二种感情在诗中 的关系。
1.两种情感有主次之分 (l)从意象上看作品中出现的多 是自然意象。 春江花月夜是自然意象,离情别绪 是人事意象,从作品总体看,自然 意象胜于人事意象。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 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 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 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 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 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 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 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 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 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清〕王运《湘绮楼说诗》卷一
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孤篇压全唐。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惜春)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伤春-惜春)
2.如何看待诗中的伤感情绪? 伤感情绪是诗中客观存在的。 (1)这种伤感不是表现为对生活 的绝望,不是表现为颓废,而且这 种伤感不是反映生活的贫乏苦难, 而是产生于对生活、对自然的如痴 如梦的陶醉。
空 间 意 象 时 间家。 •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枫桥夜泊》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远》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情 感 意 象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州。
全诗通过季节变换的揭 写,表达一个女子对所爱男 子的深长思念。歌辞音节和
2、诗情优美,哀而不伤。 所咏非一时一地一人之情,而赋予 其永恒的普遍性。浓浓的离别相思在 美景之下,化为淡淡的哀愁。这种离 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 的情调,象轻梦飘过,却又笼罩心头。
3、 整齐而带有变化的章法
《春江花月夜》写的是静谧的夜晚,不能 用李白《蜀道难》的句式大开大合,为 了表达宁静的气氛,此诗在章法上追求 整齐,但过于整齐就显得呆板沉闷。因 此在章法上,《春》诗整齐而颇具变化。
【课后思考】
盛唐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一诗是 历来为人们广泛传颂的上乘之作,试与本 诗对照,分析两首诗的异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远,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本课结束,谢谢﹗
返回目录
本人
(一)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 林的绚丽景观。 为下面对景 抒情打下基础。 景物美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二)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 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 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 写心中的感叹。 哲理美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这种伤感是少年式的感伤迷惘, 并非是曾经沧海的苦痛。人生由此 而走向成熟。唐诗亦如是。 辛弃疾《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3. 诗中的透露出来的时代气象
《春江花月夜》——治世之音 《天净沙•秋思》——乱世之音
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 它是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尽管 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 轻盈。 李泽厚
词藻华美,音韵婉转,具有文人诗 的风味。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 换韵。随着韵脚的转换,一唱三叹, 回环往复。如同一曲优美的梦幻曲。 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徐增《而庵说唐诗》: “此诗如连环锁子骨,节节相生, 绵绵不断,使读者眼光正射不得, 斜射不得,无处寻其端者。 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各 各照顾有情,诗真艳诗,才真艳 才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