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精品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d26df143a8114431b90dd8be.png)
T2
电子经纬仪 •尼康 •宾得 •索佳 •拓普康 •徕卡
电子经纬仪
•苏一光
•南方测绘
全站仪
•Leica
•南方
电子经纬仪:
光、机、电一体的测角仪器 • 光电扫描度盘代替光学度盘 • 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代替光学测微读数 • 自动化:自动记录、储存、计算、数据通讯
绝对式编码度盘测角系统:
• 编码度盘由透光和不透光区相间隔组成,用二进 制0、1描述状态,每个位置上可以直接读出度、分、 秒值
蔡司全站仪测量---- 普通测量
• 菜单 • 电经模式:只测角度 • 平距模式:测角测距,解算平距和高差 • 坐标模式:测角测距,解算坐标 • 斜距模式:测角测距,显示原始观测值
蔡司全站仪测量---- 坐标测量
• 自由设站:后方交会 • 已知点设站 • 高程设站 • 碎部点 • 放样
蔡司全站仪测量---- 数据传输
3.数字化测图实现了大比例尺测图高精度和低耗费
• 白纸测图有精度损失:图上0.1mm,比例尺为1: 1000,最好精度为10cm。
• 蓝晒、图纸变形等误差 一般精度为0.3mm, 和 原测距精度一致
• 数字测图无损失地记录了外业测绘数过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控制测量、碎部测量的一步法 •分图幅作业到地物整体测量,计算机自动分幅。
•建立图式符号编码表,在其中选择即可,主要用 在电子平板模式
图根控制测量----同步测量法:
碎部测量: 全站仪可根据观测量现场计算出点的三维坐标 • 极坐标法
要在全站仪上输入一系列已知值以进行计算
• 支导线测量
• 角度交会法
• 距离交会法
四、外业数据记录与数据文件格式
与所使用的电子手簿、成图软件有关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d8e2cafe240c844769eaeeb0.png)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1 概述1.1 任务来源随着××市××城区的快速发展,该市原有的地形图已不能满足当前规划设计的要求,因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我院在××城区西南方向的××、××及××片区增测1:500数字化地形图,以满足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的需要。
1.2 工作内容和范围测区位于××市××城区西南方向的××片区、××片区一带,分为二个独立区块,测图具体范围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派人实地指定。
任务内容包括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用1980西安坐标系施测,并将1980西安坐标系的地形图转换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具体包括:(1)测区控制测量;(2)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并将所测绘的1:500数字化图地形图缩编为1:1000地形图(80坐标),面积约6平方公里;(3)将1980西安坐标系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转换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地形图。
(4)在2009年城区地形图测绘成果的基础上,增加图幅分幅编号,并完善原有图幅结合表(电子版);2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2.1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市××城区地处××省西北、云贵高原南麓,是大西南通向沿海港口的重要通道,城区介于东经108°00'~108°07'、北纬24°39'~24°45'之间。
测区地处××城区西南方向城郊结合部,测图范围主要分布有××、××村及京峒等3个村庄,该项目东北面接边地区2009年已测过1:500地形图。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技术设计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技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878f14581b6bd97f19ea8e.png)
3.3.3 勘丈法
1 2 3 4 5 6
直角坐标法 距离交会法 距离直线交会法 直线内插法 定向直角拆线法 无定向直角拆线法
1 直角坐标法
已知 A 、 B 两点,欲测碎部点 i ,则以 AB 为轴线,自碎部点 i 向轴线作垂线(由直角棱镜定垂足)。假设以A为原点,只 要量测得到原点A至垂足di的距离ai和垂线的长度bi,就可求 得碎部点i的位置。
3.1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 1 控制测量 – 2 仪器器材与资料准备
1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和地形特征点(碎部点)采集。
2 仪器器材与资料准备
仪器、器材主要包括:全站仪、对讲机、电子 手簿或便携机、备用电池、通讯电缆(若使用 全站仪的内存或内插式记录磁卡,不用此电 缆)、花杆、反光棱镜、皮尺或钢尺等。全站 仪、对讲机应提前充电。 在野外采集数据之前,通常要对测区进行“作 业区”划分。 在数据采集之前,最好提前将测区的全部已知 成果输入电子手簿或便携机,以方便调用。
3.2 野外数据采集
使用全站仪实施大比例尺野外数字测图, 作业方式可区分为
–测记法 –电子平板法
1 测记法施测
测记法数据采集,每作业组一般需:
–仪器观测员(兼记录员)1名 –绘草图领镜(尺)员1名 –立镜(尺)员1~2名
其中绘草图领镜员是作业组的指挥者, 需技术全面的人担任。
2 电子平板法施测
X B X Z DZB cos ZB YB YZ DZB sin ZB
支导线法
支导线
3.3.2 半仪器法(方向交会法)
1方向直线交会法 2方向直角交会法
1方向直线交会法
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的设计
![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e11c2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9.png)
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的设计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软件的测绘系统,能够精确、高效地完成数字化地图的测绘工作。
本文将针对该系统的需求分析、技术要点和系统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一、需求分析该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支持多种底图加载,包括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常规地形图、卫星影像等;2.支持多种比例尺下的数字测图,可实现大比例尺(例如1:500)的精度要求;3.支持地图图层的创建、编辑、保存,方便用户管理多个地图项目和数据;4.支持线、面、点、注记等基本要素的绘制和编辑;5.支持坐标转换和投影变换,确保地图数据在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过程中不失真;6.支持地图查询、统计分析、可视化分析等功能,方便用户进行其他数据分析工作;7.支持导出各种格式的地图(如PDF、SVG等),以便用户在不同平台上使用。
二、技术要点为了实现这些功能,该系统应包括以下技术要点:1.地图底图数据的加载和管理:底图数据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常规地形图、卫星影像等,需要进行分类管理、瓦片切割和空间索引等操作,以便实现多种比例尺下的地图呈现。
2.数字化地图数据的编辑和绘制:该系统需要支持线、面、点、注记等基础要素的绘制和编辑,同时能够实现基础要素的拓扑关系、属性信息和风格设置等操作,以便展现高质量的地图数据。
3.坐标转换和投影变换:该系统需要支持各种坐标体系之间的转换和投影变换,以确保地图数据能够在不同坐标体系、不同投影方式的环境下统一表现。
4.地图数据的查询和分析:该系统需要支持基于地图的查询、统计分析和可视化方法,方便用户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
5.地图数据的导出和共享:该系统需要支持各种格式的地图数据输出和共享,包括PDF、SVG、KML等,以便用户在不同平台、不同设备上使用。
三、系统设计基于以上技术要点和需求分析,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可以采用B/S模式,采用面向对象和模块化的开发方法。
具体构成包括:1.前端:采用HTML5、JS和CSS进行开发,实现用户界面、地图呈现和数据可视化等功能。
RTK数字测图标准作业流程图和指导书
![RTK数字测图标准作业流程图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aa55e8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0.png)
RTK 数字测图(大比例尺地形图)标准作业流程
1.1流程图
5
学习方案
1
接受任务
8-1
碎步测量(RTK
)
3
编制技术设计
书
2
踏勘现场
4
审批
过程检查
9
内业成图
7
控制测量
6
检查工器具
RTK数字测图(大比例尺地形图)需求开始
测量负责人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
测量负责人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
矿山测量工测量设备检查记
录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
控制测量成果表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测量任务文件电
子表单
测量过程检查记
录
测量技术员
矿山测量工测量技术员
11
编写技术总结
14
提交、归档
10
最终检查
12
审核
13
验收
RTK数字测图(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业结束
测量技术员
测量技术员
测量负责人
测量技术员
测量负责人
测量技术员测量成果移交记
录。
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样本
![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4d3d6985ed630b1c58eeb57a.png)
经济开发区东西片区1: 500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1 概述1.1 任务来源为满足经济开发区建设和**的需要,受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的委托, 对经济开发区东、西片区进行1:500航空摄影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
本项目工期紧迫, 而航摄工作受天气影响无法照常进行, 不能保证1:500航空摄影数字地形图的制作工期, 为此成图方法改为全野外数字采集成图。
1.2 测区范围测区位于。
测区包括经济开发区东、西两个片区, 以**红线为界, 呈现不规则形状, 约18.5 km2( 以最终成图面积为准) 。
2 测区概况**镇地处区的北面, 距离区约10km, 沿万红路向北可直达**镇。
测区主要居民点包括***。
测区道路较发达, 交通尚属方便。
测区周边地形为高山, 中间形成洼地, 主要种植龙眼、蔬菜及水稻。
3 已有资料3.1 控制点成果测区周边有***控制、 ***水准点, 高程属1985国家高程, 可作为平面和高程之起算。
3.2 地形图资料本测区有1: 1万地形图能够作为工作用图。
4 基本技术要求4.1作业依据(1) GB/T 20257.1- 《1:500,1:1000,1: 地形图图式》, 以下简称《图式》(2) 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 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4) GB 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5) GB 21139-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6)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7) CH/T 1004-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8) CH/T 1001-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9) GB/T 18316-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11) 本《技术设计书》4.2数学基础及等高距( 1) 平面坐标系: 控制点提供1980西安坐标系和**市城市坐标系, 成图基准采用**市城市坐标系。
1980西安坐标系:**市城市坐标系:( 2) 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基准。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f04f0f4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5.png)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为了满足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需要,XXX在2011年8月份为我们系的学生安排了对XX校区进行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的实。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组5-6人左右,对校区进行了地籍测量和校区以外的大乙坡进行了地形测绘。
测区位于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本校区占地大约60多亩,地理位置为北纬25°30′31·07″、东经102°25′04·73″、海拔1751米,交通便利,沟渠纵横。
测区地形困难类别定为一般地区类,作业时间为一个月,由于季风气候影响和测区内草木茂盛,测绘工作有一定难度。
本次测绘工作的技术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1:500》GB/T7929-199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JJ8-99.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方案包括平面控制点资料、高程控制点资料和地图资料。
测区附近有我校的已知点,标志完好,成果可供利用;在测区附近有我校的已知点的国家四等水准成果,成果可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成果;测区有武定县土地利用详查图,可以参考进行测区技术设计、控制网布设和踏勘选点工作。
本次测绘采用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分别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85国家高程基准。
本测区成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为0.5米,野外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用计算机数字化成图。
数字化成图采用南方公司的CASS6.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件,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为Windows XP nal操作系统和Autocad软件2005版本。
平面控制测量以校区的已知点为起算点,使用全站仪直接布设图根点,以测区内D002(E级)进行测区校正。
图根点相对于D002,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厘米,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15厘米。
图根点编号为S01、S02等。
在选择控制点时,应考虑符合观测条件、通视良好、易于长期保存和扩展的地方。
在硬性路面上,宜埋石并打入铁钉(桩顶直径1.5㎝以上)作为标志。
技能点1: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编写——课件.
![技能点1: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编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e1c831e2bd960590c6772f.png)
技术设计书中使用的名词、术语、公式、符号、代号和计 量单位等应与有关规范和标准一致 。
02 技术设计书的主要内容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的主要内容
1.任务概述 2.测区概况
3.已有资料情况 4.作业依据
5.控制测量方案
大比例尺数 字测图技术 设计书的主
要内容
6.数字测图方案
7.检查验收方案 8.工作量统计、作业
计划和经费预算 9.上交资料清单
10.建议与措施
03 技术设计书案例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案例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案例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案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HANKS 谢谢聆听
主讲人:张博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数字测图
技能点1:大比例尺数字测图 技术设计书编写
主讲人:张博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01 技术设计书的编写要求
目录
CONTENTS
02 技术设计书的编写内容 03 技术设计书案例
01 技术设计书的编写要求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的编写要求
大比例尺 数字测图 技术设计 书的编写 要求
内容明确,文字简练。
最新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
![最新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34b885aaf61fb7360b4c65da.png)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1 概述1.1 任务来源随着××市××城区的快速发展,该市原有的地形图已不能满足当前规划设计的要求,因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我院在××城区西南方向的××、××及××片区增测1:500数字化地形图,以满足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的需要。
1.2 工作内容和范围测区位于××市××城区西南方向的××片区、××片区一带,分为二个独立区块,测图具体范围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派人实地指定。
任务内容包括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用1980西安坐标系施测,并将1980西安坐标系的地形图转换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具体包括:(1)测区控制测量;(2)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并将所测绘的1:500数字化图地形图缩编为1:1000地形图(80坐标),面积约6平方公里;(3)将1980西安坐标系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转换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地形图。
(4)在2009年城区地形图测绘成果的基础上,增加图幅分幅编号,并完善原有图幅结合表(电子版);2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2.1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市××城区地处××省西北、云贵高原南麓,是大西南通向沿海港口的重要通道,城区介于东经108°00'~108°07'、北纬24°39'~24°45'之间。
测区地处××城区西南方向城郊结合部,测图范围主要分布有××、××村及京峒等3个村庄,该项目东北面接边地区2009年已测过1:500地形图。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ce0fc8fdf524ccbff1218476.png)
XX地区测区1:10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技术设计书编写:熊碧审查:熊碧审核:熊碧审定:熊碧审批:熊碧二零一零年五月二十日XX地区测区1:10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技术设计书1、概述1.1、任务情况为满足黄河水院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增,2010年5月由院生产科对我系下达了黄河水院测区的1:1000数字化地形图的测量任务,现根据项目和任务的目的,以及测区实际情况编写技术设计书。
1.2、测区概况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东邻黄河大街,北邻北环路,西邻夷山大街,南临东京大道,与河南大学新校区毗邻。
新校址东西长782米,南北长965米,西侧有宽约80米贯通南北的地下古城墙遗址,南侧有100米贯通东西的城市绿化带。
新校区距黄河水院老校区(东院教学区)约4.2km,离市中心8km,距火车站约10km,离连霍高速公路开封市出口约3km。
总建筑面积达到34万m2,其中实验实习楼(馆、厂)达到9.5万m2,其它附属用房达到7.5万m2。
新校区交通便利,校园地势较平坦,便于野外工作。
新校区位于东经114°52'30"-115°03'52",北纬22°30'-22°23'.测区平均海拔约75米,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500mm---2000mm,日照充足适宜作业外测量任务。
1.3、实习任务及作业依据本次实习任务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平面图根控制测量(二)四等水准测量(三)1:1000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实习过程中各项指标主要遵循如下测量规范:(一)《城市测量规范》(GB12897--91)(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三)《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279--1995)(四)《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五)《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GB/T 14912--200)1.4、已有资料情况收集到黄河水院1:1000数字地形图和一本测绘工程系工程测量教研室分发的数字测图指导书现可利用的控制点有两个,分别是HY05、HY06。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https://img.taocdn.com/s3/m/aae40821ed630b1c59eeb51e.png)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班级:同组成员:指导老师:一.任务概述1.目的:①验证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②熟悉仪器构造及使用方法,强化学生的一起操作,外业数据采集和计算机成图能力一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提高野外实践的综合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吃苦耐劳的精神2.要求: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按照测量规范要求完成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全过程;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及相关的测量成果资料3.实习任务:本次实习在泉山校区测量实习基地进行,完成指定区域的1:500数字地形图的测绘任务二.测区情况1.测区位于江苏师范大学泉山校区内,测区内植被数目较多,宿舍教学楼等建筑物较少,篮球场若干,大型的体育馆一个。
测区部分地点的通视效果不好,易被树枝及电线杆遮挡。
2.测区若干道路坡度较大,通视条件差,观测条件一般3.测区环境优美,绿化植被良好。
气温良好,有时偏凉。
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其分析1.已有资料:测区内已知四个GPS控制点的平面及高程坐标。
2.资料分析a) 平面已知点是学校在国家三四等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加密的精度相当于5″级的控制点,高程控制点是国家二等高程控制点基础上加密的精度相当于四等精度的水准点。
b) GPS 成果表为2008年成果,已知点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或者地表会有轻微下陷,需要先检核数据再使用。
四.技术方案的设计1.技术设计依据:根据图根导线测量技术指标,图根水准测量限差。
2.数字测图方案编号方法:按数字测图编码规定编码根据已有的GPS 控制点选用导线测量1)数据采集A.图根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1999年颁布 《城市测量规范》中规定数字化测图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密度,如下:B 数据采集作业模式选择:草图法C 碎步测量:对点的要求,两相邻点必须通视。
坐标测量的方法是利用全站仪输入已知点和控制点的坐标,自动得出碎步点的坐标,并利用全站仪进行记录。
高程测量方式是利用水准仪,通过三角高程测图比例尺 1:500 1:10001:2000 图根控制点宽度(点数/km^2)64 16 4测量计算得出各控制点的高程。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样本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951c265df61fb7360a4c6586.png)
开封市黄河水院测区1: 10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技术设计书编写: 熊碧审查: 熊碧审核: 熊碧审定: 熊碧审批: 熊碧二零一零年五月二十日开封市黄河水院测区1: 10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技术设计书1、概述1.1、任务情况为满足黄河水院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增, 5月由院生产科对我系下达了黄河水院测区的1: 1000数字化地形图的测量任务, 现根据项目和任务的目的, 以及测区实际情况编写技术设计书。
1.2、测区概况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东邻黄河大街, 北邻北环路, 西邻夷山大街, 南临东京大道, 与河南大学新校区毗邻。
新校址东西长782米, 南北长965米, 西侧有宽约80米贯通南北的地下古城墙遗址, 南侧有100米贯通东西的城市绿化带。
新校区距黄河水院老校区( 东院教学区) 约4.2km, 离市中心8km, 距火车站约10km, 离连霍高速公路开封市出口约3 km。
总建筑面积达到34万m2, 其中实验实习楼( 馆、厂) 达到9.5万m2, 其它附属用房达到7.5万m2。
新校区交通便利, 校园地势较平坦, 便于野外工作。
新校区位于东经114°52'30" -115°03'52", 北纬22°30' -22°23'.测区平均海拔约75米, 地势较为平坦, 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日照充分, 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 年降水量在500mm--- mm, 日照充分适宜作业外测量任务。
1. 3、实习任务及作业依据本次实习任务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平面图根控制测量(二)四等水准测量(三)1: 1000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实习过程中各项指标主要遵循如下测量规范:( 一) 《城市测量规范》( GB12897--91)( 二)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91)( 三) 《1: 500 1: 1000 1: 地形图图式》(GB/T 7279--1995) ( 四) 《1: 500 1: 1000 1: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 ) ( 五) 《1: 500 1: 1000 1: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GB/T 14912--200)1. 4、已有资料情况收集到黄河水院1: 1000数字地形图和一本测绘工程系工程测量教研室分发的数字测图指导书现可利用的控制点有两个, 分别是HY05 、 HY06。
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设计书7页word
![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设计书7页word](https://img.taocdn.com/s3/m/0bb82ab876eeaeaad1f330b4.png)
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设计书组别:成员:一、测区概况测区位于绵阳市三星路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内科技楼至学院后校门,地形较为平坦,小幅坡度较多,视野相对开阔,房屋建筑较多,人流量不多,无大型车辆行驶,平均海拔460.508米,需要绘制等高线,较便于控制测量。
二、技术设计依据(1).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2).依据《1:1000地形图图式》。
(3).依据《1:1000地形测绘技术要求》。
(4).按照《实习指导书》要求。
(5).遵照本次实习技术要求。
三、已有资料的利用情况已有两份可利用资料成果:西南科技大学学院总图(电子档地图,施测于2019年,采用绵阳城建坐标系和1956黄海高程系统,资料完好,可加以利用,作为图上选点和平差的标准。
)绵阳市城建坐标(电子档文本,施测于2019年,采用WGS84坐标系统和1956黄海高程系统。
共计十个坐标点分别为G001,G002,G003,G004,G005,G006,G007,G008,G009,G010;造标情况良好,可作为已知点使用。
)四、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1).平面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2).高程系统:1956黄海高程系统;(3).基本等高距:3米五、比例尺及成图方法(1).成图方法:电子成图(2).测图比例尺:1:1000(3).地形图分幅:依照地形图分幅标准和图幅整饰标准,采用正方形分幅,图幅尺寸由测区的大小而定。
六、采用的软件系统南方测绘绘图软件CASS7.1 for AutoCAD2019七、控制测量方案平面控制网布设:以G002,G003,G010等已知控制点作为起算的点,在全区布设城市一级导线网,平均边长:300米。
各项操作规程及限差:测角中误差 ±5秒。
附合导线长度:3600米,每边测距中误差:±15mm 。
水平角观测:测回数:4。
方位角闭合差:±n 10,半测回归零差:±8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技术设计书1:500地形图测量安徽理工大学目录一、任务概述 (2)(一)、任务来源 (2)(二)、测区范围及地理概况 (3)(三)、任务情况 (3)二、测区情况 (3)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其分析 (3)四、作业依据 (3)五、测绘仪器 (3)六、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3)七、成图方法、比例尺和地形图分幅 (4)八、实习要求及任务 (4)九、地形测量技术要求 (4)十、外业数据采集 (5)十一、内业处理 (5)十二、地形图测绘内容及绘制要求 (5)十三、检查验收以及安全措施 (5)十四、上交资料 (5)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毕业实习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一、任务概述(一)、任务来源测量实习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熟悉测量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服务生产,提高综合能力,通过本次实习,能全面地掌握地形、地貌的测绘及地形图、地籍图的整饰、接边整个作业过程和方法。
另外学校对于学生所学知识也要进过实习的巩固和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学习,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对安徽理工大学地形的测量实习。
由学校老师组织下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二)、测区范围及地理概况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东与滁州市的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与合肥市的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的寿县、霍邱县相连,西及西北与阜阳市的颍上县,亳州市的利辛、蒙城县交界,东北与蚌埠市的怀远县相交。
安徽理工大学校本部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四周交通发达,属市区地区。
(三)、任务情况1、以小组为单位测一幅涵盖整个安徽理工大学校本部家属区的地形图一幅二、测区概况(一)测区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内。
建筑物较多,无规则,通视条件好;属于平地,通视条件一般,观测条件一般;(二)测区内有多为水泥路,点位易保存。
(三)、该测区气温适宜,属适温天气。
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其分析测区高级控制点资料齐全。
四、作业依据(一)、采用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二)、依据《1:500地形图图式》。
(三)、依据《1:500地形测绘技术要求》。
(四)、按照《实习指导书》要求。
(五)、遵照本次实习技术要求。
五、仪器配备及供应计划仪器为:(1)水准仪和电子经纬仪各一台(2)花竿三根(3)脚架两个(4)卷尺和皮尺一个(6)尺垫两只(7)水准尺一根六、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一)、平面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二)、高程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三)、基本等高距:1.0米。
七、成图方法、比例尺和地形图分幅(一)、成图方法:电子成图(二)、测图比例尺:1:500;(三)、地形图分幅:依照地形图分幅标准和图幅整饰标准,采用正方形分幅,图幅尺寸由测区的大小而定。
八、实习要求和任务(一)、实习要求1.熟练掌握电子经纬仪和水准仪的使用。
2.测量实习之前,必须复习教材中的内容,认真的预习实习指导书,弄清实习的目的,实习的要求,实习的仪器及工具,实习的方法及实习注意事项。
3.实习分小组进行,借领时应当场清点检查,如有缺失,可以报告实验管理员给予补领或更换。
4.实习应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
病事假需经教师批准,服从教师指导。
5.实习时必须认真仔细按照测量程序和测量规范进行观测,记录和计算工作,遵守实习纪律,保证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6.在实习过程中或结束时,发现仪器有遗失损坏情况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同时要查找原因,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适当赔偿或批评。
7.实习结束时,需将实习记录,计算结果交指导教师审查,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才可交还仪器工具,结束实习工作。
(二)、实习任务1:500地形图测绘。
九、地形测量技术要求(一)、施测碎步点可采用极坐标法,支距法和方向交汇法,困难地区可采用几何作图等综合方法进行。
(二)、仪器对中偏差不应大于图上0.05mm(实地2.5cm)。
以较远一点标定方向,用不同其它点进行检查,检查偏差不应大于图上0.3mm。
检查另一测站高程,其较差不应大于1/5基本等高距(0.5米等高距时等于0.1米)。
(三)、由图上点可分支出图解支点,支点边长不宜超过定向边长,应往返测定,视距往返测定不应大于1/200,最大边长不应大于50米,往返测高差的较差不应超过1/7等高距(0.07m)。
(四)、地形图上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地貌、地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
(五)、公路与其它双线道路在图上应按实宽以比例尺表示。
(六)、地形原图铅笔整饰应做到各要素主次分明线条清晰、位置准确、交接清楚、高程注记、单位名称注记、地理名称注记字头朝北,书写清晰整齐,图内外整饰书写正确、齐全。
(七)、控制网布设采用边角网的导线测量,并参照四等要求布设。
表1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注:1 表中n为测站数;2.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2倍。
3.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表5-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5-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4.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当附合导线长度超过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形。
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表5-1中规定长度的0.7倍。
当导线网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不宜相距过近。
表2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技术要求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大于±3º时,该方向2倍照准差的变动范围,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
表3 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的要求表4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注:D为平距,以公里记。
表4-1 一般地区解析图根点的个数表4-2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m)注:1、同一城市或测区的同一比例尺地形图,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此时不同地形类别的等高线插求点高程精度要求,可按相应的地形类别应采用的基本等高距分别推算;2、同一幅图不得采用两种基本等高距。
表5 图根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注:M为测图比例尺的分母,H为测图最大视距,n为测站数;隐蔽或施测困难地区导线相对闭合差可放宽,但不应大于1/1000。
测量方法与计划:第一阶段布设平面与高程控制网。
计划使用学校已有的控制网点,在必要时附加部分点。
平面控制网布设时使用精密导线测量:对于1:500地形图,四等的要求下,主要的技术要求是:(本次仪器测角精度为J2级)水平角观测测回数为9。
注:当照准点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时,该方向的2c互差可按同一观测时段内的相邻测回进行比较,其差值仍按表中规定,且在记录手簿中注明。
关于重测,原则为:(1)一个测绘内2c互差或同一方向的测回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因测回互差超限重测时,除明显弧值外,原则上应重测观测结果中最大和最小值的测回。
(2)零方向的2c互差或下半测回的归零差超限时,该测回应全部重测。
一测回中的重测方向数超过测站方向数的1/3时(包括3个方向有一个方向重测),也应重测全部测回,重测数仍按超限方向数计算。
(3)全部基本测回中,重测的方向测回数不应超过该测站全部方向测回总数的1/3,否则基本测回作废,全部成果重测。
(4)基本测回成果和重测成果均应抄入记录手簿。
但重测与基本测回成果不取中数,每一测回方向只取一个符合限差的结果,参加测站平差。
十、外业数据采集应用电子经纬仪和水准仪采集野外数据采集,完成平面点及高程点的展点。
十一、内业处理采用电子成图绘图。
完成等高线绘制,道路、水系、房屋等地物要素的绘制。
十二、地形图测绘内容及绘制要求(一)、居民地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二)、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房屋应逐个表示,临时性房屋可舍去。
(三)、公路路中、道路交叉处、桥面等应测注高程。
(四)、路堤、路堑应按实地宽度绘出边界,并应在其坡顶、坡脚适当测注高程。
(五)、永久性的电力线、电信线均应准确表示,电杆、铁塔位置应实测。
(六)、建筑区内电力线、电信线可不连线,但应在杆架处绘出线路方向。
各种线路应做到线类分明,走向连贯。
(七)、江、河、湖、海、水库、池塘、沟渠、泉、井等及其它水利设施,均应准确测绘表示,有名称的加注名称。
(八)、地貌和土质的测绘,图上应正确表示其形态、类别和分布特征。
(九)、要求对各种名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准确注出。
(十)、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丘陵地区高程注记点间距为图上2-3cm。
(十一)、顶、鞍部、山脚、沟底、凹地、水涯线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均应测高程注记点。
十三、检查验收以及安全措施对所绘地形图进行清绘检查验收。
各位同学要注意自身安全。
注意仪器使用时候要科学合理的使用仪器,作业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使用仪器!保护好仪器及自身安全!十四、上交资料一:1:500电子地形图一幅,原始记录手簿一份。
指导老师:高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