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成本控制
第九章标准成本法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单位产品工时耗用标准×实际产量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内容结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直接人工工时耗用量差异
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① 工资率差异
(= ①-②)
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②
正常标准成本:是在正常经营条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也 就是行业的平均水平。正常标准成本是指在合理工作效率、正 常生产能力和有效经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成本。这种成本的实 现既非轻易可以达到,又是经过生产者的努力可以完成的。因 此,它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控制成本。
现实标准成本:是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 现行标准成本是根据企业当前生产基本条件下确定的标准成本, 并且随着企业生产条件的变化,现行成本标准将随之变动,通 常每年制定一次。现行标准成本反映了生产条件的变动对标准 成本的影响,便于对企业及时对标准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和考核。
一、标准成本法的作用
★便于企业编制预算和进行预算控制 ★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成本控制分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三个环节。通 过事前的成本控制,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成本,对各种资源消耗和各项费用 开支规定数量界线,可以事前限制各种消耗和费用的发生;通过事中的成本控 制,及时揭示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是节约或超支,采取措施对成本核算工作加以 改进,纠正不利差异,从而达到即定的成本控制目标;通过事后的成本分析,总 结经验,找出差异,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可以为企业的例外管理提供数据。(管理者专注于超过标准的数量与成本,实 务上称为例外管理) ★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的价格决策和预测:标准成本能提供及时、一致的成本信 息,消除经营管理工作中由于低效率或浪费以及偶然因素对成本的影响,避免由 于实际成本波动而造成价格波动的后果。以标准成本作为定价的基础更加接近实 际情况,并能满足竞争时市场对定价的要求。
管理会计 第九章 标准成本
2、数量差异:
(实际工时耗用量-标准工时耗用量)× 标准小时工资率
A. 可控因素: 工艺技术、员工的熟练程度、生产组织不合理、 员工态度等
B. 不可控因素:原料的质量、设备问题、环境问题等 C. 生产部门为主要责任单位
例2:本月生产产品400件,实际使用工时890小时, 支付工资4539元;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为10元/件, 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元,标准工资率为5元/小时。
数量 材料用量差异 (2) – (3)= 差异 人工效率差异
(QV) 变动费用效率差异
(1) – (3) 实际 – 标准 (TV)
五、成本控制程序
制定标准成本 编制责任预算
编制实绩报告 计算成本差异
修( 订反 未馈 来控 预制 算)
成本差异
拟订改进措施 业绩评价与考核
实际行动
( 反
调 节
馈当
控 制 )
直接人工 实际总工时
/ 每小时标准 分配率
=
变动制造费 用预算总额
直接人工 标准总工时
1、数量差异: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差异原因:同直接人工的数量差异
2、价格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 A. 主观原因:耗费增加 B. 客观原因:水电费价格上涨
例3:本月实际产量400件,使用工时890小时,实际 发生变动性制造费用1958元;变动制造费用标 准成本为4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 标准的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2元/小时。
三因素分析法
实际 分配率
×
实工际时(1)
标准 分配率
×
预工算时(2)
标准 分配率
×
实工际时(3)
模具厂全流程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模具厂的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模具生产过程,包括模具设计、制造、检验、装配、调试、使用和维护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科学、合理、高效、严谨的原则,确保模具生产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建立模具厂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包括生产部、技术部、质量部、采购部、财务部等部门。
第五条各部门职责如下:1. 生产部:负责模具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进度控制、生产调度、生产现场管理等。
2. 技术部:负责模具设计、工艺编制、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
3. 质量部:负责模具质量检验、质量控制、质量分析、质量改进等。
4. 采购部:负责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等。
5. 财务部:负责生产成本核算、成本控制、资金管理等。
第三章模具设计第六条模具设计应符合产品要求、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
第七条设计师应根据产品图纸、技术要求,进行模具结构设计,并编制模具设计文件。
第八条模具设计文件应包括:模具总图、零件图、装配图、电气图、动作图、技术要求等。
第九条设计文件经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模具制造。
第四章模具制造第十条模具制造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工艺要求进行。
第十一条制造过程包括:原材料检验、加工、装配、调试等。
第十二条原材料应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符合质量要求。
第十三条加工过程应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确保加工精度。
第十四条装配过程应确保各部件的配合精度和功能。
第十五条调试过程应检查模具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工作性能等。
第五章模具检验第十六条模具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进行。
第十七条检验内容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质量、工作性能等。
第十八条检验过程应记录检验结果,并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
第六章模具装配第十九条模具装配应严格按照装配图和技术要求进行。
第二十条装配过程应确保各部件的配合精度和功能。
第二十一条装配完成后,应进行试模,验证模具的工作性能。
《管理学原理》 第九章 控制
当偷窃或欺诈 发生后确保员 工都知晓—— 不点名,但让 人们知道这是 不能接受。
重新设计控制 方法
评价组织文化 和管理者与员 工的关系
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
一、控制的基本过程 管理中的任何活动,都可以而且应当予以控制,不过这需要管理
者了解管理控制的基本过程与基本类型。 作为一种反馈控制系统,基本的管理控制过程一般均包括以下三
显然,前馈控制是一种预防性控制,它只能而且必须建立在对整个系统 和计划透彻分析的基础之上。因此,要实施有效的前馈控制,就必须满 足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1)、必须对计划和控制系统作出透彻、仔细的分析,确定重要的 输入变量,包括有哪些变量、计划对其的要求是什么、其波动的可能性 有多大等;
(2)、必须建立清晰的前馈控制系统模型,明确系统输入量与输出 结果之间的关系;
3、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亦称预先控制、事前控制,即在工作或活动开始之前就进 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并对可能出现的偏差采取预防或校正措施,以保证 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前馈控制的着眼点是防患于未然,首先是要防止不符合标准的资源 投入,避免因资源投入不当而造成工作偏差;其次通过有关工作,引导 人们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问题的发生。也就是说,前馈控制是要 控制原因,而不是控制行动结果。
工作开 始之前
工作进 行之中
工作结 束之后
新的工 作开始
预先控制
过程控制
事后控制
预先控制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 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 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 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 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 此响遍全国。
成本控制管理措施
成本控制管理措施
1、施工人员必须充分熟悉工程的特点、施工范围、工艺流程、复核建筑坐标尺寸、设备位置等,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搞好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2、合理安排施工和作业计划,均衡安排劳动力防止窝工现象。
3、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有关工种搞好协调关系,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消耗。
严格把住质量关,精心操作,合理用料,降低废品率,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做到省时、省力、省材料。
4、比质比价采购工程材料,精细核算施工用料,实行限额发料,搞好计划用料,减少材料损失。
5、搞好机具设备管理、使用、维护,加强机具使用计划性,减少现场停置时间。
6、加强劳动力管理,合理安排人员进出场,加强劳动纪律,提高机械作业水平。
7、合理布置临时设施及施工用水、电管线、减少重复搭设。
8、在施工中认真推广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新技术、降低成本。
9、对施工中的设计变更或代用材料及时办理变更代用手续或经济签证手续。
10、人员安排提倡一专多能,减少管理费用支出。
11、合理开支办公行政费。
成本控制概念
成本控制概念
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成本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在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
这包括对原材料采购成本、生产工艺成本、人力资源成本、销售成本等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控制。
成本控制通常涉及多个方面的工作,如预算编制、成本分析、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等。
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强供应链管理、降低人力成本等方式来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有效的成本控制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降低成本,企业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利润空间,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同时,成本控制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经济波动,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成本控制不应以牺牲产品或服务质量为代价。
企业在实施成本控制措施时,应确保不影响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以保持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声誉。
总之,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初等管理会计》教学课件 第九章 三节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
Accountancy
初等管理会计
(会计专业)
主编 金 萍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九章 成本控制
1 第三节 批量成本控制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九章 成本控制
《初等管理会计》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金萍 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节 批量成本控制
第九章 成本控制
二、最优生产批量控制 最优生产批量控制——指成批生产的企业全年应分几批组
织生产,每批应生产多少件产品才最为经济合理的控制问题 在最优生产批量控制过程中,主要考虑调整准备成本和储
存成本两个因素,至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等变动成本,属于无关成本,在控制中不予考虑。
使用 自制 多媒体课件
教学媒体 ...
讲授法 启发式
教学方法 ...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九章 成本控制
【教学过程】
四、作业 三、课堂小ຫໍສະໝຸດ (约5分钟) 二、新授及课堂练习(约75分钟) 一、导入(约10分钟)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节 批量成本控制
第九章 成本控制
一、导入
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灵活选择: 1、怎样制定标准成本? 2、成本差异有哪些类型?
C
最低相关总成本 TC = 2DPC
例题讲解(9-7):……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节 批量成本控制
第九章 成本控制
2.复杂条件下的经济批量控制模型 复杂条件——在经济采购批量控制过程中,若考虑商业折扣、 缺货和到货方式等因素,则经济批量控制模型可称为复杂条 件下的经济批量控制模型 在有数量折扣优惠的条件下,相关总成本还必须包括采购成 本,因为这时采购批量的大小能直接决定采购价格的高低, 进而影响到相关总成本水平。若设采购价格为M,则采购成 本为:TCM=M×D 则相关总成本为:TC总=TCM+TCP+TCC=M×D+P× D/Q+C×Q/2 例题讲解(例9-8):……
成本管理计划(精选3篇)
成本管理计划(精选3篇)第九章工程项目成本计划与控制本章重点:1.成本计划2. 成本控制本章难点:成本分析方法教学目的:要求学生1)熟悉成本计划概念,2)掌握成本与工期的关系,3)掌握成本分析方法。
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
第一节成本计划一.计划成本与成本计划1.计划成本工程项目的计划成本和成本计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计划成本是预算成本,实际成本相对应的概念。
是预先确定的以货币表示的项目成本耗用的计划数。
项目计划成本是项目成本计划的组成部分和具体内容。
2.项目的计划:是项目施工综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项目管理者在进行成本预测的基础上,以货币形式确定后项目计划期内实施所需支出和降低成本的具体行动计划,并且按成本条理层次、有关成本项目以及项目进展的逐阶段对成本计划加以分解并制定各级成本实施方案。
3.积极成本计划的特征:A.成本计划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的。
B.采用全寿命期成本计划方法,即要考虑建设成本,还要考虑运营成本。
C.全过程的成本计划管理。
D.成本计划的目标不仅是项目建设成本的最小化,同时必须与项目盈利的最大化相统一。
二.工程项目成本模型(S型曲线)1.绘制方法。
A.按各个活动的最早时间输出横道用并确定项目单元的工程成本。
B.计算成本强度(假设工程成本在持续时间内平均分配)C.总结各时间段成本强度。
D.工作成本——工期表图E.计算各期期末的计划成本累计值并作曲线。
2.例子三.工程项目资金计划。
(一)概述1.对业主:现金流量计划主要表现为支付计划。
2.承包商:工程计划与支付计划。
3.工程项目现金流量的作用。
A.安排资金以保障正常的施工,即可安排借贷款计划。
B.计算资金的成本。
C.考虑财务风险对策。
(二)计划方法1.支付计划承包商工程项目的支付计划A.人工费支付计划。
B.材料费支付计划。
C.设备费支付计划。
D.分包工程款支付计划。
E.现场管理费支付计划。
F.其他费用支付计划。
成本会计学第9章 成本预测与成本计划
成本会计学第9章 成本预测与成本计划
第九章 成本预测与成本计划
第一节成本预测的意义 (一)预测的概念及特征 ➢ 预测是根据反映客观事物的资料信息,运用科学
的方法来预计和推测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 可行性。 ➢ 主要特点 1.任何情况的预测都涉及到未来,并且直接涉及 到时间。 2.预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 3.各种预测都在不同程度上依靠了历史资料中所 包含的信息。
第一节 成本预测
(三)直线回归法该方法计算过程如下:
1、计算相关系数r ,计算公式如下:
r=(nΣxy-ΣxΣy)÷(开平方[nΣx2- (Σx)2][nΣy2-(Σy)2])
2、计算回归系数a与b 。a、b是回归方程中的特 定回归系数,a反映固定成本数值,b则表示单 位变动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b=(nΣxy-ΣxΣy)÷(nΣx2-(Σx)2)
第二节 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
按编制主体分类
➢一级编制方法 厂部直接编制全厂成本计划。
➢分级编制方法 车间先编制车间成本计划,然后由厂部汇总编制全 厂成本计划。
➢一级与分级相结合编制方法 直接材料等成本不分车间编制,工资、制造费用等 成本先分车间编制,然后汇总编制全厂成本计划。
第二节 成本计划
a=(Σy÷n-b·Σx)÷n
3、预测计划期成本额。根据计划期业务量计算
成本预测值。
返回
第二节 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的作用
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是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以货币形 式预先规定企业计划期内产品生产耗费水平、 成本降低任务和期间费用水平。
作用: ➢成本计划是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 ➢成本计划是进行成本考核的基本标准。 ➢成本计划是编制其他计划的主要依据。
管理会计——成本控制
编著:王维元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九章 成本控制
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 第二节 标准成本控制 第三节 作业成本控制
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
一、成本控制的概念 二、 成本控制的分类 三、成本控制的原则 四、成本控制程序
五、成本控制的作用
一、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分广义成本控制和狭义成本控制
量标准) 直接人工价格标准即标准工资率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每小时变 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与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 相同,这个标准的数量在制定直接人工用量标准时已 经确定,并且与人工用量标准要保持一致。 固定制造费用的价格标准是每小时的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每小时固定制造费 用的标准分配率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成本计算对象
资源 作业 作业中心
资源动因 作业动因 成本对象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
⑴确认企业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 ⑵将各资源分配到每一作业和作业中心 ⑶根据作业动因将各个作业成本分配到最
终产品和劳务中
四、作业管理
作业管理的意义 作业管理的方法 作业管理的主要应用
二、 成本控制的分类
按成本控制的时间分类: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 控制和事后成本控制。 按成本控制原理分类:前馈性成本控制、防护性成 本控制和反馈性成本控制。
按成本控制对象分类:成本控制可分为产品成本控 制和质量成本控制。
存货成本控制
三、ABC分类旳应用
各类物品旳年耗用金额
物品编号
22 68 27 3 82 54 36 19 23 41 总计
年耗用金额
95000 75000 25000 15000 13000 7500 1500 800 425 225 233450
各物品旳年耗用金额与百分比合计
物品编号
22 68 27 3 82 54 36 19 23 41 总计
要求:计算该商品旳再订 购点。
解: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如下:
再订购点=
12
12000 300
+200=68(0 件)
再订购点旳拟定
第三节 ABC分类法
ABC分类旳原理、 根据及库存策略 ABC分类环节
ABC分类 旳应用
1
2
3
一、ABC分类旳原理、根据及库存策略 (一)ABC分类旳基本原理
按照所控制对象旳价值旳不同或主要程度 旳不同将其分类,一般根据年耗用金额(存货 价值或数量×成本)将物品分为三类。
二、基本经济订购批量模型
⒈理论假设: 1 单一存货
2 不许短缺立即补足 3 均匀消耗 4 无价格折扣
存货波动图
数量
Q Q/2
时间
⒉理论模型:
A—需要量(单位/年)(元/年); Q—订购批量(单位/批)(元/批) ; P—每批订购成本(元/批) ; C—单位存货年储存成本(元/单位,年)
谢谢诸位!
因为存货不足造成缺货给企业造 成旳损失。 违约金、机会成本
4.缺货成本
特点:
有关成本(变动性缺货成本):缺货 成本与平均缺货量和缺货时间正 百分比有关。
区别有关成本和无关成本 剔出无关成本保存有关成本
⒈有关性决策准则
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成本核算管理办法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成本核算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职责分工 (2)第三章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5)第四章成本计划 (7)第五章成本控制 (9)第六章成本分析 (10)第七章成本核算原则 (11)第八章成本费用核算内容和程序 (13)第九章成本费用核算细则 (15)第十章成本考核 (20)第十一章其他 (21)第十二章附则 (2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规范成本预算、控制、核算、分析等行为,保证成本准确核算、有效控制,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结合公司成本管理工作流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成本是指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本办法适用公司下属各车间及部门的成本核算及管理工作.第三条成本管理工作为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基本任务为: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公司生产经营成果,挖掘产品成本潜力,降低产品成本.成本管理工作重点:一、坚持质量第一,一切降低成本的手段不能以牺牲质量为前提;二、加强和完善成本管理的基础统计工作;三、确定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合理划分产品成本界限;四、对主营产品实施成本预测;五、编制合理、可行的成本计划,组织制订降低成本的措施;六分解成本和费用指标,控制生产损耗,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实行分级归口管理;七准确、及时核算产品成本,控制和监督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成本和费用分析;八根据成本计划及费用预算执行结果,定期开展成本控制责任考核.第四条公司实施全员成本管理.管理目标需逐一分解细化,落实到具体车间、部门及人员.第五条成本管理工作贯彻责、权、利三结合原则,公司定期对各级成本管理责任人的成本控制成果组织考核,考核结果将影响人员全年绩效考评.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六条全员成本管理由总经理牵头,按分工职责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确保办理成本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同一岗位人员应定期作适当调整和更换,避免同一人员长时间担任同一业务.第七条公司领导和职能部门的成本责任制具体分工如下:一总经理1、领导、组织、安排、协调公司各部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2、对公司成本管理工作取得的整体效果负责;3、对公司成本管理决策和实施的结果负责.二生产副总1、对生产体系的生产计划和成本考核指针完成及效果负责;2、对组织生产体系的成本管理、正确执行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负责;3、对生产体系成本管理决策和实施结果负责.三质量副总1、对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技术改造、工艺革新等所产生的经济效果及法律风险负责;2、对降低成本技术组织措施的实施及其经济效益负责.四财务行政副总1、领导并组织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开展,对公司经济效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2、遵守财经纪律,对公司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负责.3、参与成本管理中如:工资福利等重大决策方案的制订,并对结果承担责任.五生产部1、对生产任务的有效完成负责;2、对外协外联业务中发生的人工、燃动成本控制负责;3、对盲目投产指未按生产计划生产或接到市场销售发生重大变化的通知但未及时调整生产计划造成在产品、半成品资金占用超过定额或长期积压负责;4、对生产调度不及时,造成停工损失负责;5、对在制品、半成品管理不严,致使成本计算不真实负责.6、负责本部门成本控制目标的分解六内勤部1、对物料领发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2、对物料采购计划的正确制定负责;3、对库存物资的有效保养、安全有序负责.七财务部1、制订成本管理制度,编制落实成本计划,并监督考核执行情况;2、对监督成本费用审批控制过程负责;3、制订目标成本,组织成本核算,进行成本预测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八质量部1、对由于执行检验制度不严,造成报废或质量事故负责;2、对外购材料、外协件检验不严所造成的损失负责;3、对工艺改进造成的质量风险或隐患负责.4、负责本部门成本控制目标的分解.九采供部1、对材料供应不及时,造成停工待料负责;2、对不按计划采购,造成材料超出积压负责;3、对不执行比价采购原则,造成材料进价偏高负责.4、负责本部门成本控制目标的分解.十工程部1、对机器设备增减、报废不及时办理手续,致使设备数额帐实不符,折旧提存不实负责;2、对机器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组织不力,造成停工损失、废品损失或维修费用超预算负责.3、对由于计量衡器未检修或检定失准造成材料物资短缺损失负责;4、对水、电、气消耗无定额,无计量,无记录,或未提出合理分摊标准,致使成本计算不实负责;5、由于未及时安装或维修各种能源消耗计量仪表,造成能耗责任不清,成本不实负责.6、对全厂各部门能源消耗指标的编制和监控负责.7、负责本部门成本控制目标的分解.十一行政人事部1、对劳动组织、劳动纪律、生产用工等管理不当,影响正常生产负责;2、对按国家政策控制工资、奖金及劳动保险费的支出负责.3、对办公费用及其它行政事务费用的超支负责;第三章成本管理基础工作第八条根据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原始记录.各部门需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原始记录,统一规定各类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写、审核、签署、传递等要求,保证原始记录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一内勤部负责材料物资方面的原始记录,真实反映材料的收、发、领、退等物流全过程.包括:材料、物资入库单、领料单、退料单、外加工产品材料领料单、外加工产品成品入库单、材料物资盘点表等,并作好材料仓库台帐的记账工作.二行政人事部负责劳动工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反映职工人数、调动、考勤、工资、工时、停工情况、有关津贴等项记录.三质量部负责工艺改动方面的原始记录,反映产品工艺改动、工时材料定额变动等项的记录.四生产部负责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反映产品从材料领出至验收入库的全部过程,并作好产品投入产出数量管理和工时统计工作.五工程部负责设备使用方面的原始记录,反映设备验收、交付使用、维修、报废的情况,如固定资产验收单、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建工程转固验收单等,并作好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帐的登记工作.六工程部负责动力消耗方面的原始记录,反映根据各计量仪表所显示的水、电、气的实际耗用量,并作好能源消耗统计报表.七各部门建立本部门使用的各项物资消耗或损耗标准,建立有利于成本控制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标准,并做好相应的统计报表.第九条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物资的计量验收制度,并保持计量工具的准确性,对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及工器具等的收发和转移,都必须进行计量、点数和质量验收.一材料运达仓库后,由仓库管理人员根据入库单或送货单位送货单所列的品名、规格和数量,采取点数、过磅等适用的计量方法,准确计算数量,经质量部门检验后,按实际合格数量入库.对于数量和质量不符,以及破损等情况,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要求有关方面赔偿或扣付货款.二对于在产品、半成品在车间与车间之间或车间内部的转移,应根据工艺流程记录的凭证,经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点数、交接.在产品报废或短缺,应及时查清数量和原因,填制有关的原始凭证,以保证投入、产出数量记录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三对于车间完工的半成品和产成品,应由车间填制入库单,经检验合格签证后,送交仓库点收入库.第四章成本计划第十条为了保证产品目标成本和经营目标的落实,各部门应本着费用最少、效益最大的原则,明确合理期限,充分考虑成本发生的不确定因素,根据自身工作需要编制成本费用计划,制订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组织内部成本管理.编制成本计划应服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结合历史资料和计划期需要,考虑各种成本降低方案,从中选择最优成本方案.第十一条公司成本计划编制以年度为一个计划期.第十二条成本计划中成本项目的内容、费用的分摊、产品成本的计算,必须和计划期内实际成本核算的方法口径一致,以便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计划期成本项目内容如有变动和上年实际成本不一致时,要调整上年实际成本的成本项目,以统一核算的口径和内容.第十三条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至少包括但不局限于下列内容:一产品销售计划二产品生产计划三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四动力消耗计划五工资计划六生产费用及期间费用预算第十四条成本计划应结合下列因素进行编制:一成本控制目标;二计划期内生产、工资、材料供应、工艺技术改进等计划;三计划期内原料、辅料、包材、其它材料、动力等现行消耗定额和工时定额;四计划期内各部门的费用预算计划;五内部计划价格预计;六上期成本水平和成本分析资料.第十五条成本计划编制步骤:一准备工作.包括:收集整理各项基础资料和历史资料,掌握计划期内材料、工时定额、工艺技术改进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二正式编制计划.编制成本计划在总经理和财务行政副总的统一领导下,由财务部门牵头,组织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方面的有关人员共同参加.编制成本计划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进行生产、供应、销售、资金、费用等多方面计划的综合平衡.需注意下列各项计划的逻辑关系:1、产品生产计划、劳动工时计划与成本之间的关系;2、物资供应计划与产品材料成本计划之间的关系;3、工资计划与产品工资成本计划之间的关系;4、各项费用预算与成本计划之间的关系;5、资金计划与成本计划之间的关系;6、成本计划与利润计划之间的关系.三上报集团审批.根据编制的成本计划确认成本指针,如主要产品单位成本、产值成本率、产值燃动率、产值工资率、产值费用率等,由总经理审批,报集团核准.第十六条如集团对成本计划和成本指标进行调整,各部门则按照调整后的指标对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进行修订.修订步骤同成本计划编制步骤.第五章成本控制第十七条结合全员成本管理,将成本计划和目标成本的各项指针细化,层层分解,实行成本分级归口管理,并对实际的生产耗费进行严格审核,保证有效地控制经济活动,实现成本控制,完成目标成本和成本计划.第十八条实行成本分级归口管理和成本控制:一材料成本的控制.1、采购价格控制. 制订价格审批管理条例和奖惩办法;对外购物资和外协加工进行价格监督;搜集市场信息,掌握各种物资及外协加工的最低价格的客户资料;审核各有关部门的物资采购和外协加工价格审批单;监督检查审批后价格执行情况.2、材料耗用控制.严格执行限额发料制度和维修用材料的计划发料制度,严格超限额领用和补料的审批制度,严格各项材料收发的手续,严格执行余料退库及假退规定,实施以旧换新、修旧利废、综合利用等节约用料的方法,保证产品用料单耗的降低.二设备使用及保养控制.严格执行设备的使用及保养制度,加强机器设备、厂房的合理利用,从数量、时间、能力和综合利用等几方面提高设备利用率.三劳动力耗费控制.控制定编、定员、保持一线生产工人的比例相对稳定,保证提高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要控制工资总额的增长幅度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四费用开支控制.实行费用指标限额管理和考核制度,明确各项费用权责归属,严格费用支出审批手续,控制按计划和限额耗费.五生产投入控制,要控制生产量的投入,包括投产周期、投产数量等,保证按计划投产,控制过量生产,确保均衡完成生产计划.六材料外协加工费用控制,要严格执行货比三家,择优定点的原则,加工点及价格的确定,要实行审批制度.七动力消耗控制.所有动力消耗都应实行定额管理和考核.控制动力消耗首先要从线路、管道方面划清耗能责任归属,安装计量仪表,减少跑、冒、滴、漏和大功率负荷空载现象,保证动力单耗的降低.八结合各种耗费指标与费用支出,制订奖惩制度,节约或超支与工资奖金挂钩,以提高全员对成本控制工作的积极性.第六章成本分析第十九条为检查成本计划执行情况,查找影响目标成本升降的因素,从而制订下一步降低成本的措施,应在正确核算成本的基础上,开展成本分析工作.第二十条必须建立各级成本分析制度,按月、季、半年、年度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对一些影响成本较大或对完成成本计划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应及时组织专题分析,查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半年和年度的成本分析报告,需报送集团财务总监和集团财务部.第二十一条成本分析工作,由财务行政副总和生产副总牵头,以财务部为主,组织全厂职能部门和车间共同进行.各车间的成本分析应在其车间主管的主持下,以车间的核算人员为主 ,会同有关职能人员共同进行.第二十二条成本分析应采用本期实际数与计划数对比,与上年同期数对比.各级成本分析都要编制书面报告,配有图表和文字说明.对于成本分析中提出的主要问题,要有整改措施和实施责任人,并列入成本分析会纪要,实行跟踪检查考核.一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总体分析,如产值成本率计划完成情况、生产费用计划完成情况,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等.二按成本项目进行分析,材料项目要分析耗用数量和材料价格变动对成本带来的影响情况;工资、动力、费用分析,要结合相应费用总额与生产总量的变动情况分析;对亏损产品和利润下降幅度过大的产品单位成本,要深入查明原因,进行成本责任分析.三费用中等相对重要费用项目,要按二级项目发生额结合归口管理部门责任进行分析,对完成全厂成本指针有较大影响的费用超支项目还必须责成有关部门进行重点分析.四车间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计划完成情况,材料消耗定额完成情况,费用预算执行情况等.第七章成本核算原则第二十三条在成本核算中应严格执行以下核算原则:一实际成本计价原则.产品成本核算,必须坚持按照实际成本计算的原则.在成本计算过程中,由于核算程序的需要,对材料、能源、劳务、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等,按计划成本、计划价格或定额成本进行核算的,最终必须在成本计算期内根据成本耗费的实际资料,调整为实际成本.不得以计划成本、估计成本、定额成本代替实际成本.二合法性原则.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不符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三一贯性原则.与成本核算有关的会计处理方法,应保持前后期一致,使前后期的核算资料衔接,便于比较.不得通过任意改变会计处理方法调节各期成本和利润.四费用确认配比原则.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可按下列三种方式确认:1、按因果关系确认.对于费用的发生与某种收入存在明显因果关系的支出,应在该项收入实现时,确认为生产成本,并与之配比,而在该项收入未实现时,先作为计入存货的成本确认,例如制造产品的材料耗费和人工耗费,应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随着产品的销售转为销售成本,并与相关的销售收入配比.2、按受益期分配确认.对于支出的效益涉及若干会计年度的资本性支出,应在与支出效益相关的各受益期,按合理的方式分配确认为费用,分别与各受益期的收入配比,例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3、按发生的时期立即确认.对于既无明显因果关系,又难以按受益原则进行分配的支出,在发生的当期立即确认,即作为期间费用与发生当期的收入配比.五权责发生制原则.在成本核算时,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凡是应计入本期的收入或支出,不论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算作本期的收支;凡是不应计入本期的收入或支出,即使款项已经收到或付出,也不能算作本期的收入或支出 .在成本核算中运用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是指确认本期费用的问题.即应正确处理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预提费用等.在成本核算时,对于已经发生的支出,如果其受益期不仅包括本期,而且还包括以后各期,就应按其受益期分摊,不能全部列于本期;对于虽未发出的费用,但却应由本期负担,则应先行预提计入本期费用中,待支出时,就不再列入费用.不得利用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预提费用人为地调节成本,使成本计算失去真实性.第二十四条为了正确核算产品成本和经营成果,应严格划清以下成本费用的界限:一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成本费用的归属,通过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核算,及采用估价入账、余料退库等办法,划分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二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限,必须加强车间生产的投入产出管理,结合定期盘存,确保期末在产品数量准确,并按规定方法正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成本和产成品实际成本,不得任意压低或提高在产品的成本.三各种产品之间成本费用的界限,凡是能够直接计入有关产品的各项直接费用,都要直接计入;凡是与几种产品共同有关的不能直接确认的费用,要根据合理的分配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不得在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之间互相转移生产费用,以掩盖成本超支或盈利补亏.四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第二十五条应选择与产品生产类型相适应的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稳定,不得任意变更.第八章成本费用核算内容和程序第二十六条生产经营中发生的所有费用,分为制造成本费用和期间费用,只有制造成本费用计入生产成本,而期间费用在发生的会计期间,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一制造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动力支出和制造费用的总和.它们可归纳为:1、直接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或劳务成本的生产费用.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外协加工费、燃料动力等及其它直接费用.上述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产品制造成本.2、间接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除直接费用之外的一切费用,包括内部各车间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共同费用,以及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这些费用发生时,应通过一定标准分配计入产品制造成本.二期间费用.是指行政管理机构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这些费用按规定进行汇总,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该费用分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第二十七条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如下项目:一直接材料——指构成产品的原料、辅料、包装物等.二直接工资——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及附加.三燃料动力费——生产所消耗的水、电、燃气等费用之和,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产品制造成本.四制造费用——指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第二十八条期间费用的核算内容:管理费用—指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二财务费用—指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销售费用—指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第二十九条生产的一切可供对外销售的产品、厂内自制自用品和劳务加工等,应分别核算成本,不得混淆和遗漏.第三十条生产费用和成本核算的程序:一根据产品和劳务作业的生产过程特点、生产组织类型以及管理的需要,分别确定成本计算对象,选用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二按照费用发生地点和成本计算对象,填制、审核各种会计凭证.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应有经办人员和责任人员签章,作到手续完整,准确及时.三设置下列各种成本和费用明细账:1、基本生产明细账,按生产地点和成本项目核算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2、自制半成品明细账,由车间和库房按品种建立数量明细账,进行投料、移交、结存等日常数量核算,月末编制汇总表.车间和库房必须认真进行收发、计量、交接,要有合法的原始凭证、建全的台帐登记制度和定期盘存制度,保证半成品资料的真实、准确,使产品成本计算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3、制造费用明细账,按车间、部门及二级明细项目分别对制造费用进行归集,月末进行分配核算,月终不保留余额.四根据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和成本核算资料,按成本项目计算各种产品的在产品成本、产成品成本和单位成本.。
现代管理学(00107)第九章-控制-知识归纳
现代管理学(00107)-知识归纳第九章控制1、管理控制的目的:管理控制的目的在于指出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和错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和纠正,以保证实际工作和计划相一致,使各项活动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达到既定目标。
控制对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和目标的达成,对管理工作方向的准确性,对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益和效率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2、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员、财务、作业、信息、组织绩效。
3、控制的划分类型:(1)根据业务范围的不同,控制可分为生产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资金控制等。
(2)根据控制对象范围的不同,控制可分为局部控制和全面控制。
(3)根据管理者与控制对象的关系,控制可分为间接控制、直接控制。
(4)根据管理者控制方式的不同,控制可分为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分层控制。
(5)根据控制的客观形式的不同,控制可分为复合控制、动态控制。
(6)根据控制的内容和效果的不同,控制可分为程序控制、稳定控制和最优控制。
(7)根据控制发生在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中的阶段性,控制可分为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
4、控制过程是由三个步骤或三个交叉重叠的要素构成的,即确立标准、检查实际绩效,以及纠正偏差。
5、现场观察法是一种最古老、最直接的控制方法。
6、统计数据资料分析法是管理者对组织或部门活动中的各种统计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的方法。
7、现代控制方法:(1)程序控制方法(2)预算控制方法(3)全面控制方法8、程序的特征:(1)程序是一种优化了的计划。
(2)程序具有系统性。
(3)程序是一种控制标准。
9、管理者要实现有效的程序控制,避免程序失效,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将程序视为一个系统。
(2)将程序减至最少。
(3)保证程序的计划性。
(4)关注程序运行所需的费用。
(5)控制程序的运行。
(6)使程序具有权威性。
10、零基预算的编制的步骤:(1)管理者在审核预算之前,应明确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可以量化考核的目标体系。
成本与管理会计学,第9章 成本管理:功能、质量、时间wc
预计销售 直接材料、制造费用 制造成本 量(件) 人工等
方案1
5000
280
方案2
5000
270
80000 296 50000 280
然后,进行价值分析。如果以方案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本 系数为100,则方案2的成本系数为:
(280÷296)×100=94.59 方案1和方案2的价值系数分别为: V1=21÷100=0.21 V2=22÷94.59=0.23
• 提高产品价值的五个途径
1、在产品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功能 提高,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2、在产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成本 降低,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3、在产品功能提高的情况下,成本 降低,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4、在产品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功能 提高的幅度大于成本提高的幅度,将会提 高产品的价值。
5、在产品功能降低的情况下,成本 降低的幅度大于功能降低的幅度,将会提 高产品的价值。
功能比较表
项目 走时 夜光 防水 防震 外观 总分 选择
方案1 3 4 5
4
5
21 可考虑
方案2 5 5 3
5
4
22 可考虑
方案3 5 4 4
3
4
20 不考虑
上述几个方案中,方案3的总分最低,初选 淘汰。对于方案1和方案2应结合成本资料进行 第二轮比较,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
方案估计成本比较表
项目
4、从投产期长的老产品中选,可以改进产品设 计,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加工。
5、从畅销产品中选,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 能使该产品处于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6、从原设计问题比较多的产品中选,可以 充分挖掘改进设计的潜力。
7、从工艺复杂、工序繁多的产品中选,可 以简化工艺、减少工序。
管理会计实务-第九章 标准成本法-精品文档
• 第二工序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 782 000114×40×400=-42 000(元) (F) • 其中: • 人工价格差异 =(110-114) ×162 000=-64 800(元) (F) 效率差异 =114× (162 000-40×400)=228 000(元) (U) • 甲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4 160-42 000=-27 840(元) (F)
=-388 800(元) (F)
其中, 价格差异=(30-32)×200 800
=-401 600(元) (F)
用量差异=32×(200 800-501×400)
=12 800(元) (U)
• B材料成本差异 =45×280 000-43×702×400=525 600(元) (U) 其中, 价格差异=(45-43)×280 000=560 000(元) (U) 用量差异=43×(280 000-702×400)
解:
• 一车间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14.5×25 000-15×60×400 =2 500(元) (U) • 其中: 耗费差异=(14.5-15)×2 500 =-12 500(元) (F) 效率差异=15×(25 000-60×400) =15 000(元) (U)
直接人工价格标准(元/小时) 加工时间(人工小时/件) 休息时间(人工小时/件) 其他时间(人工小时/件) 直接人工用量标准(人工小时/件)
176 100 17600 1408000 80 14%
91.2 45 4 1 50
176 80 14080 1408000 100 14%
114 35 3 2 40
标准成本的种类
◎理想标准成本 ◎正常标准成本 ◎现实标准成本
实际 中广 泛采 用
成本管理会计第九章
变动成本法
四、特点(与完全成本法相比): 1、划分的标准、类别以及产品成本包含的内容不同。 固定成本 (1)划分 变动成本法:以成本习性为分类标准 变动成本 标准 完全成本法:以经济职能为分类标准 生产成本 期间成本 (2)产品 变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 成本 (变动性生产成本) 完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率
一、定义: 定义: 变动成本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 变动成本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 或单位变动成本总额占销售单价的百分比。 或单位变动成本总额占销售单价的百分比。 二、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x100%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x100%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x100%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x100% bR=bx/px*100% =b/p*100%
练习解答
答:3、 (1)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项 一、销售收入 减:变动生产成本 二、 贡献毛益(生产阶段) 减:变动性推销及管理费用 三、贡献毛益(全部) 减:固定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推销及管理费用 四、营业利润 目 金 额
18*3600 8.1111*3600 35600 9000 26600 8500 4500 13600
变动成本法
项 一、销售收入 减:变动生产成本 二、 贡献毛益(生产阶段) 减:变动性管理费用 变动性推销费用 三、贡献毛益(全部) 减:固定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管理费用 固定性推销费用 四、营业利润 目 金 销售单价*销售量 单位变动性生产成本*销售量 ①—② 注:总额形式 (一般) 注:总额 形式 (一般) ①—②—③—④ 注:总额形式 (一般) 注:总额 形式 (一般) 注:总额形式 (一般) ⑤ ⑥ ⑦ ③ ④ 额 ① ②
管理会计白玉芳第九章成本控制课后
第九章成本控制思考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什么是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答: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也称为标准成本制度,是指通过事前制定标准成本,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据以加强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的成本控制系统。
2.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内容是什么?答:标准成本系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事前制定产品的标准成本,并为每个对成本负有责任的单位编制责任预算,作为日常成本控制的依据;(2)日常由各个对成本负有责任的单位遵循成本控制的原则,对成本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计量、限制、指导和监督;(3)各个成本责任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定期编制业绩报告,将各自责任成本的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或标准成本进行比较,确定成本差异;(4)各个成本责任单位结合具体情况,针对业绩报告中产生的差异,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来指导、限制、调节当前的生产经营活动,或据以修订原来的标准成本或责任预算;(5)企业管理当局根据各责任单位业绩报告中的成本差异及原因分析,进行业绩考评。
一个相对完整的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应当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以及成本差异的处理几个方面的内容。
3.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包括哪些内容?答: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和开发成本:难以对象化,财务会计将其费用化或资本化,而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必须单独地归集以供有关决策之用。
(2)产品设计成本:难以对象化。
(3)产品制造成本:料、工、费等。
(4)营销成本:佣金、广告费、促销费等。
(5)分销成本:分销渠道成本。
(6)客户服务成本:为顾客提供各种售前、售后咨询服务的成本。
(7)质量担保成本:为产品提供的一定时间的质量保证可能花费的成本。
4.什么是质量成本及其构成内容?答:质量成本,是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或作业质量而发生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或赔偿费用等。
质量成本包括以下四类:(1)预防成本预防成本,是指企业为了在产品的生产或服务的提供过程中防止低劣的质量而发生的成本。
第九章 作业成本管理(ABM)
作业成本计算的形成
作业成本计算简称ABC,是指以作业为计算 产品成本的中间桥梁,通过作业动因来确认和 计量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并以作业动因为基础 来分配间接费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其理论依据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成本计算真正在实践中得以应用是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 美国哈佛大学的库珀(R . ooper)和 卡普兰(R . Kaplan)两位教授是作业 成本计算的推动者。
适时生产系统
产品生产总时间
=加工时间+整理运送时间+等待时间+检验时间
不足总时间 的10%
要求生产过程 不间断
主张适时生产系统的人认为: 只有加工时间才是增值时间。
只有具有相同动因的作业,才可以合 并为同质的作业中心,否则不能合并。 在实际工作中,作业中心可以小到一项 作业,大到多项作业的集合。企业应结 合实际予以确定。
作业价值分析——资源动因价值分析
合理选择资源动 因的分配标准
资源是指企业从事各项作业所必需的 经济要素。包括:货币资源、材料资源、 人力资源、动力资源和厂房设备资源等 内容。
如果用现行作业预算中的价格标准 乘以约定能力预算,就可以计算出约 定能力条件下的预计成本总额。
它是约定能 力预算值
作业按其 利用程度 不同
提供作业 已耗用作业
未耗用作业
综合评价要求编制作业分析报告。
作业分析报告内容: ◇反映作业的等级; ◇反映作业的利用程度
作业分析报告
项目 提供的 预计 作业量 价格 标准 约定 预算 实际 能力 成本 成本 预算
作业管理与传统成本控制的区别
◑成本控制的对象不同 ◑成本控制的性质不同 ◑研究范畴不同 ◑分析内容不同 ◑成本改进的侧重点不同
区别 成本控制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23
(三)标准成本的一般公式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 其中: 该成本项目 该成本项目 标准成本 的价格标准 的用量标准 某一项目
page24
(四)标准成本的制定
由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等成本 项目构成,所以,应按照不同成本项目的性态 区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别为它们制定标 准成本。
标准成本不同于预算成本,标准成本是一种 单位的概念,它与单位产品相联系;而预算成本 则是一种总额的概念,它与一定的业务量相联系 。
page19
(二)标准成本的种类
◎理想标准成本 ◎正常标准成本 ◎现实标准成本
page20
1、理想标准成本。
以现有技术设备处于最佳状态,经营管理 没有任何差错为前提所确定的标准成本。在实 际工作中很难达到,高不可攀,所以它不适合 被选为现行标准成本。
功能的提高又是无止境的,而功能又受一定的使 用所决定,受一定的成本约束。假如某一项产品的 功能很多,但成本很高,其功能并非客户所需要,
形成功能过大,或者其功能不足,也达不到客户的 要求,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开展价值工程的活 动加以解决。
page13
(一)功能、成本、价值的含义
2、成本
成本是指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即为实现某产品 的必要功能,在其整个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
page3
广义的成本控制 不仅要控制产品生产阶段的成本,而且要 控制产品的设计试制阶段的成本和销售及售后 服务阶段的成本; 与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规划、成本 考核共同构成了现代成本管理的完整系统。
page4
二、成本控制的分类
◆按控制的时间分类-事前、事中、事后
◆按控制的原理分类-前馈性、防护性、反馈性 ◆按控制的手段分类-绝对成本、相对成本控制 ◆按控制的对象分类-产品成本、质量成本 ◆按控制的时期分类-经营期、使用寿命周期
page17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成本的涵义 ☆标准成本的种类 ☆标准成本的一般公式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page18
(一)标准成本的涵义
标准成本,是指按照成本项目反映的、在已经达到的生产技 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发生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
价值工程是以最低成本使某项产品具有必要的功 能。这里的价值,是表现于功能和成本的关系,即用 下列公式表示:
价值 = 功能 / 成本 某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与其功能成正比,而 与其成本成反比。
page12
(一)功能、成本、价值的含义
1.功能
功能是指某产品(或作业)所担负的职能或所 起的作用,实质上就是指它的“使用价值”。
事中控制:是指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对实际发生的各项成本开 支进行限制、指导和监督,以保证目标成本实现的日常成本管理 活动。这是属于成本控制的执行控制。对材料消耗、人工消耗、 费用开支等控制的依据,主要是消耗定额、工资率标准和费用预 算等。 事后控制:是指在产品成本形成后,根据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 的差异对成本进行考核评价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对本期成本计 划的考核评价,又是总结经验,制定下期成本计划的过程,因此, 成本控制的事后控制阶段也是必不可少。
全部成本,而不只是一般的产品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设计成本、开发成本、制造成本、非制 造成本 使用成本:运行成本、保养成本、维修成本
page14
(一)功能、成本、价值的含义
3、价值
价值是指产品(或作业)的功能与成本的比值。在一般情况下,它 们的比值越大,既说明产品(或作业)的价值越高;反之,其价值就 越低。开展价值工程的目标在于:既要实现和具备产品的必要功能, 又要降低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以体现产品的最大价值。具体来讲, 有五条途径: (1)保持功能不变,降低成本。 (2)维持成本不变,改善提高功能。
page36
案例:Evergreen公司制订标准成本
一、直接材料成本的制订: Evergreen公司制订的用于生产箱子的木材的 标准价格如下所示(单位:美元),标准价格是指运
到E公司的产品价格,该价格是扣除购货折扣后的净
额。
page37
直接材料:标准价格(英尺)
木材采购价格
运输费 减:购货折扣 标准价格(英尺)
page27
直接材料的用量标准的确定
由企业的设计技术部门主持,并尽量吸收执行 标准的生产部门和个人参加,充分考虑产品的设 计、生产和工作的现状,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水 平的实际情况和降低成本任务的具体要求,考虑 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必要损耗。
page28
某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某种直接材料价格标准
每箱标准直接材料成本计算如下:
0.25美元/板英尺×10板英尺/箱=2.5美元/箱
page40
二、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标准是根据从事某项工作的标准工资率和需要 的标准工时数来确定。 标准工资率包括支付的工资和养老金、退休金及福利费 等。
page32
3.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由变动性制造 费用的分配率标准和工时用量标准两个因素决 定的。 工时用量标准可以直接沿用直接人工工时的 用量标准。 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 = 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总额/标准工时总数
page33
单位产品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变动制造费工时用分配率标准×工时用量标准
2.它反映了当前条件下生产成本的正常水平,因而具有现实性。 3.如果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发生大的变化,标准成本就不需要经常 修订,因此具有相对稳定性。
page16
一、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概述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内容包括:标准成本的 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成本差异的账务处 理三方面内容。其中,标准成本的制定与成本的 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与成本的 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则与成本 的日常核算相联系。
page35
通常,企业通过编制“标准成本单”来反映企业的产成品标准成本具体构成。
甲产品的标准成本单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A材料 B材料 小计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3元/小时 5元/小时 7元/小时 2小时 2小时 2小时 6元/千克 8元/千克 4千克 5千克 24元 40元 64元 6元 10元 14元 94元 价格标准 用量标准 标准成本
第九章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成本控制的意义、 分类、原则;掌握事前成本 控制的方法,标准成本的差 异的计算和分析。 课时分布:本章共3课时、 1次课
成本控制
第一节 成本控制概述 第二节 事前成本控制
第三节 标准成本系统
教学时间安排:本章共3课时,1次课。
page1
一、成本控制的意义
page34
标准成本的制定
价格标准 用量标准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 计划单价×消耗定额
+) 直接人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准成本=小时工资率×工时定额 +)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工时定额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工时定额 +)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page7
第一节
一、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控制概述
成本控制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影响成本的各 种因素进行事前规划、事中指导、限制和监督,事后进 行分析评价,促进企业成本不断减低的一项管理活动。 成本控制的意义: 1.成本控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 3.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环节。
page10
第二节
一、预防性成本控制
制定内部控制制度
事前成本控制
变动成本控制: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一般通过标准成本控制; 变动制造费用则通过编制弹性预算控制。 固定成本:编制零基预算控制。
page11
第二节
二、价值工程分析
事前成本控制
新产品开发与生产过程中的目标成本控制,是 通过产品价值工程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并确定相应的 最低目标成本。
狭义 ◆成本控制的含义
广义
• 狭义的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对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 广义的成本控制则强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 各个环节以及各个阶段的所有成本的控制。
page2
狭义的成本控制 • 使用一定的方法对生产过程中构成产品成 本的一切耗费,进行科学严格的计算、限制和 监督,将各项实际耗费预先确定在预算计划或 标准的范围内,并通过分析造成实际脱离计划 或标准的原因,积极采取对策,以实现全面降 低成本目标 .
page25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为生产产品而发生并能直 接归属于产品成本的各种主要原材料和燃料动力 的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是指单位产品应耗用 直接材料的成本目标,它是由直接材料价格标准 和直接材料用量标准两个因素决定的。
page26
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的确定
以订货合同价格为基础,并考虑到未来 可能发生的变动而确定的计划价格。直接材 料价格标准通常是由财务部门会同采购部门 按材料的品种分别制定的。
0.23
0.04 (0.02) 0.25
page38
直接材料数量标准是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条件下, 根据生产一单位耗用的直接材料数量来确定。每箱需 要9板英尺木材,把木材切割成适合生产板条箱用的 规格,允许浪费1板英尺。
page39
直接材料:标准数量(板英尺) 每箱需要量 容许浪费量 每箱标准数量 9 1 10
page5
三、成本控制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全方位的成本控制 全员的成本控制
厉行节约 广开财路 核算信息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