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合集下载

山西省非遗档案保护及数字化管理_李青

山西省非遗档案保护及数字化管理_李青

72山西档案山西省非遗档案保护及数字化管理The Intangible Culture File Protection and Digital Management in Shanxi Province摘要:非遗档案是开展非遗保护和研究的一手资料,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山西省作为非遗大省,建立完善的非遗档案管理体系,是对该地区的非遗进行有效保护的重要方法。

本文通过介绍山西非遗普查情况及其与科学化档案管理的关系、非遗档案建立的过程中取得成就、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几方面的内容,确保山西非遗能够长久传承下去。

关键词:山西省;非遗档案;数字化管理中图分类号:G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652(2015)02-0072-04文/李 青 Li Qing一、 山西省非遗普查工作的开展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其进行普查保护是对濒危遗产进行抢救的有效措施,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根据文化部2005年6月关于在全国开展非遗普查工作的部署,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的非遗普查工作有序进行。

2005年省政府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对非遗普查作出具体要求:“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各市要将普查摸底工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通过普查,记录或录制流传了千百年、与民众生活有密切关系,甚至影响着民众生活和群体社会的各类民间作品和民间技艺,以及岁时节日、庆典仪式、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民俗事象。

”自2006年到2010年1月初,非遗普查工作人员遍访山西全省,按照“试点先行,取得经验,由点到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非遗普查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宣传、田野调查、建立数据库等多项工作,确保了普查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普查工作,直接参与人员约80万人,其中包括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和大同大学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271人。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9.04.24
•【字号】晋政发[2009]12号
•【施行日期】2009.04.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
正文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通知
(晋政发[2009]12号)
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组确定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67项,新入选项目141项,扩展项目26项),现予以公布。

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精神,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认真做好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管理工作,为构建和谐山西,建设文化强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九年四月二十四日
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入选项目)
(共141项,涉及保护单位155家)
二、传统音乐(11项,涉及保护单位11家)
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扩展进第一批名录项目)(共26项,涉及保护单位54家)。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前言:温馨小提示:本篇文档是通过查阅资料精心整理编制的,希望能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内容不一定完美契合各位的需求,请各位根据需求进行下载。

文档下载后可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任意改写,确保能够帮助到大家。

除此之外,本店铺还提供各种文档材料,涉及多个领域例如活动文案、工作方案、读后感、读书笔记等,大家按需搜索查看!Warm tip:This document is prepared by consulting information carefully. Hope to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content of the document is not necessarily perfect to match your needs. Please download according to your needs. Then you can rewrite the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situation to ensure that we can help. In addition, the store also provides a variety of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covering areas such as copywriting for activitie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reading notes, etc.正文如下: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璀璨的文化瑰宝山西,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遗产不仅是山西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对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详细介绍,带您领略这片土地上的文化魅力。

一、概述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领域。

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山西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区,下面是一些著名的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1. 正太宗庙面塑:正太宗庙面塑是山西太谷县的一项传统工艺,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五大庙会“正太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技巧而闻名。

面塑作品通常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为主题,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2. 梆子:梆子是山西省著名的传统戏曲剧种,起源于唐代,有着悠久的历史。

梆子戏以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的唱腔而著称,它通常描绘历史事件和社会故事,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和韵律感吸引观众。

3. 彩瓷:彩瓷是山西省的传统工艺之一,也是山西素有“彩瓷之乡”的原因之一。

山西彩瓷以其丰富多彩的图案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而闻名,通常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花瓶、饰品、茶具等。

4. 木版年画:木版年画是山西省传统的民间绘画艺术形式,起源于明代。

山西的木版年画以图案丰富、色彩鲜艳、人物生动的特点而著名,它通常用于春节期间的装饰和祭祀。

5.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是位于山西大同市的一处石刻艺术宝库,被誉为中国最早、最完整的佛教石窟之一。

这些石窟建于公元5世纪至6世纪间,在中国传统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云冈石窟以其精美的石刻造型和独特的造型风格而著名,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以上是山西省一些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山西省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山西省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省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挠阁由乐队与表演队两部分组成。乐队的乐器有鼓、唢呐、笙等。
清明节(介休寒食清明习俗),流传于介休市及晋中的民间习俗,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清明节(介休寒食清明习俗)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是 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 季仪式。存续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记忆,有重大的历史学、民俗学 价值。主要活动有:禁烟火、吃冷食、祭祀、扫墓、插柳、踏春、踢蹴鞠、 荡秋千、放风筝、斗鸡、赏花、咏诗,发黑豆芽、采柳芽、蒸面塑、戴柳 圈、扫房顶、挂红兰兰纸、唱大戏等。
独辕四景车赛会是山西平顺县的民俗活动。2011年5月,山西省平顺 县申报的“独辕四景车赛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 布,平顺县人民文化馆获得“独辕四景车赛会”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独辕四景车赛会现场四景车产生与当地的九天圣母庙庙会却颇有渊源。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黄河两岸三省的民众纷纷赶到河曲会合,共同 参加河灯会活动。活动开始,首先以隆重的仪式祭奠大禹,随后由僧人诵 经,与会民众将做好的河灯摆供于神龛前,祈求神禹保佑风调雨顺,消灾 免难。晚间,河路社、渡口社、炭船社等河运组织出面举办大规模的放河 灯活动,追悼亡灵,祈祷平安。整个活动持续三天,每晚除放河灯外,还 有戏乐助兴。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 布,洛阳关林管理处、山西解州关帝庙文物保管所获得“关公信俗”保护 单位资格。
1、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信仰,关公信俗文化的地域和群众基础 的广泛性。关羽戎马一生,征战南北,其传奇故事从关公故里传播到各个 角落。“当时义勇倾三国,万古祠堂遍九州 ”,就是关公信俗地域广泛 的最好写照,近代随着华侨的飘洋过海,他们也把信仰关公的习俗带到了 全球各地,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公庙,就有对关公的信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患羊痒
2. 社火
3. 革命旧址文化
4. 木版年画
5. 民间工艺玉雕艺术
6. 黄河漂流
7. 曲艺
8. 象棋
9. 民间音乐舞蹈
10. 民俗表演艺术汾剧
11. 交子
12. 绢
13. 小麦风情
14. 传统少数民族住房建筑
15. 山西酒文化
16. 五台山
17. 第一公铁路
18. 巧媳妇
19. 闫家地烤羊肉
20. 冠字号瓦车道
21. 祭赛
22. 传统村落技艺艺术
23. 老字号名优花生
24. 皮影戏
25. 饮食文化
26. 麻将
27. 民间文学艺术
28. 传统工艺锡器
29. 牛头墩水库寻梦
30. 竹编捆装技艺
31. 水旱灾轮唱
32. 古乐艺术
33. 传统农业技艺氛围
34. 摆渡人家族艺术
35. 菜籽油艺术
36. 民间饮食文化浦市大煮干丝
37. 陕北粮仓建筑
38. 匣里龙凤年画
39. 游艺技艺
40. 晋南太极拳
41. 民间文学艺术秧歌
42. 民间文学艺术说唱艺术。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摘要:作为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山西以其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闻名。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对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全面评估,并就其价值和意义展开探讨。

一、概述山西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省,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含了丰富多样的项目,涵盖了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传统表演艺术等多个领域。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山西人民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二、深度评估1. 传统手工艺山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包含了不少传统手工艺项目,如平遥古城木版年画、山西灯彩等。

这些手工艺项目源远流长,融合了山西历史文化的精髓,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工艺技艺。

通过对这些手工艺项目的深入挖掘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山西的文化传统和民间艺术,进而促进这些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2. 民俗文化除了传统手工艺,山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还涵盖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项目,如平遥古城古建筑技艺、山西剪纸等。

这些民俗文化项目承载着山西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情趣,是山西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这些民俗文化项目的全面了解和深度挖掘,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山西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3. 传统表演艺术传统表演艺术也是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山西锣鼓、武戏等。

这些表演艺术项目融合了山西人民的精神信仰和审美情趣,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这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的深度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传播和弘扬山西的文化艺术,使之在当今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三、广度评估在全面评估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其具体的项目内容,还要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

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名单,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文化长卷,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精神。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 418 项)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 418 项)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共计418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一、民间文学(共计48项)
广大劳动人民创作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作品。

二、传统音乐:(共计33项)
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

三、传统舞蹈(共计54项)
依附于传统风俗活动的舞蹈。

四、传统戏剧(共计38项)
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

五、曲艺(共计24项)
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19项)
七、传统美术(共计33项)
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

八、传统手工技艺(共计79项)
九、传统医药(共计16项)
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并世代相传和发展的整体保健知识、技能和实践的总和。

十、民俗(共计56项)
广大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生活文化。

注:标“●”的项目既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为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②”为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③”为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山西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山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年12月1日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与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应当坚持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负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的具体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配合做好历史文化名村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组织开展审查、评估等相关保护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会同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指导和检查,按照规定程序做好组织申报、初审以及其他具体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第六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街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保护资金,用于保护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用于历史建筑保护、传统建筑工匠的培养与管理等工作。

第七条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捐赠、投资、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保护知识,对在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2.18•【字号】晋政发[2006]46号•【施行日期】2006.1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晋政发〔2006〕4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省直属机构:省人民政府批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组确定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05项),现予公布。

山西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文化遗产十分丰富。

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口头传说、礼仪节庆和手工技艺等,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为世人瞩目,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05〕77号)的精神,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名单(共计105项)┌─────────────────────────────────────────┐│一民间文学(共计7项)│├──┬───┬────────────────┬─────────────────┤│序号│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Ⅰ-1│董永传说﹡│运城市万荣县﹡│├──┼───┼────────────────┼─────────────────┤│ 2│Ⅰ-2│民间传唱史诗《杨家将》│山西大学│├──┼───┼────────────────┼─────────────────┤│ 3│Ⅰ-3│广武传说│朔州市山阴县│├──┼───┼────────────────┼─────────────────┤│ 4│Ⅰ-4│赵氏孤儿传说│阳泉市盂县│││││运城市新绛县│├──┼───┼────────────────┼─────────────────┤│ 5│Ⅰ-5│万荣笑话│运城市万荣县│├──┼───┼────────────────┼─────────────────┤│ 6│Ⅰ-6│司马光传说│运城市夏县│├──┼───┼────────────────┼─────────────────┤│ 7│Ⅰ-7│牛郎织女传说│运城市永济市│││││晋中市和顺县│├──┴───┴────────────────┴─────────────────┤│二民间音乐(共计12项)│├──┬───┬────────────────┬─────────────────┤│序号│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8│Ⅱ-1│左权开花调﹡│晋中市左权县﹡│├──┼───┼────────────────┼─────────────────┤│ 9│Ⅱ-2│河曲民歌﹡│忻州市河曲县﹡│├──┼───┼────────────────┼─────────────────┤│ 10 │Ⅱ-3│五台山佛乐﹡│忻州市五台县﹡│├──┼───┼────────────────┼─────────────────┤│ 11 │Ⅱ-4│晋南威风锣鼓﹡│临汾市﹡│├──┼───┼────────────────┼─────────────────┤│ 12 │Ⅱ-5│绛州鼓乐﹡│运城市新绛县﹡│├──┼───┼────────────────┼─────────────────┤│ 13 │Ⅱ-6│上党八音会﹡│晋城市﹡│││││长治市长治县、长子县│├──┼───┼────────────────┼─────────────────┤│ 14 │Ⅱ-7│文水鈲子﹡│吕梁市文水县﹡│├──┼───┼────────────────┼─────────────────┤│ 15 │Ⅱ-8│太原锣鼓│太原市│├──┼───┼────────────────┼─────────────────┤│ 16 │Ⅱ-9│晋北鼓吹│忻州市忻府区、五台县│││││大同市阳高县│├──┼───┼────────────────┼─────────────────┤│ 17 │Ⅱ-10 │恒山道乐│大同市阳高县│├──┼───┼────────────────┼─────────────────┤│ 18 │Ⅱ-11 │上党乐户班社│长治市│├──┼───┼────────────────┼─────────────────┤│ 19 │Ⅱ-12 │临县大唢呐│吕梁市临县│├──┴───┴────────────────┴─────────────────┤│三民间舞蹈(共计14项)│├──┬───┬────────────────┬─────────────────┤│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20 │Ⅲ-1│狮舞(天塔狮舞)﹡│临汾市襄汾县﹡│├──┼───┼────────────────┼─────────────────┤│ 21 │Ⅲ-2│走兽高跷﹡│运城市稷山县﹡│├──┼───┼────────────────┼─────────────────┤│ 22 │Ⅲ-3│翼城花鼓﹡│临汾市翼城县﹡│├──┼───┼────────────────┼─────────────────┤│ 23 │Ⅲ-4│临县伞头秧歌│吕梁市临县│├──┼───┼────────────────┼─────────────────┤│ 24 │Ⅲ-5│稷山高台花鼓│运城市稷山县│├──┼───┼────────────────┼─────────────────┤│ 25 │Ⅲ-6│踢鼓秧歌│朔州市│├──┼───┼────────────────┼─────────────────┤│ 26 │Ⅲ-7│平定武迓鼓│阳泉市平定县│├──┼───┼────────────────┼─────────────────┤│ 27 │Ⅲ-8│寿阳爱社│晋中市寿阳县│├──┼───┼────────────────┼─────────────────┤│ 28 │Ⅲ-9│汾阳地秧歌│吕梁市汾阳市│├──┼───┼────────────────┼─────────────────┤│ 29 │Ⅲ-10 │朔州喜乐│朔州市│├──┼───┼────────────────┼─────────────────┤│30 │Ⅲ-11 │背铁棍(抬阁、挠阁)│太原市清徐县│││││晋中市祁县│││││运城市万荣县│││││忻州市代县│├──┼───┼────────────────┼─────────────────┤│ 31 │Ⅲ-12 │原平凤秧歌│忻州市原平市│├──┼───┼────────────────┼─────────────────┤│ 32 │Ⅲ-13 │榆社霸王鞭│晋中市榆社县│├──┼───┼────────────────┼─────────────────┤│ 33 │Ⅲ-14 │武乡顶灯│长治市武乡县│├──┴───┴────────────────┴─────────────────┤│四戏剧(共计20项)│├──┬───┬────────────────┬─────────────────┤│序号│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34 │Ⅳ-1│晋剧﹡│省文化厅﹡│├──┼───┼────────────────┼─────────────────┤│ 35 │Ⅳ-2│蒲州梆子﹡│临汾市﹡│││││运城市﹡│├──┼───┼────────────────┼─────────────────┤│ 36 │Ⅳ-3│北路梆子﹡│忻州市﹡│├──┼───┼────────────────┼─────────────────┤│ 37 │Ⅳ-4│上党梆子﹡│晋城市﹡│││││长治市│├──┼───┼────────────────┼─────────────────┤│ 38 │Ⅳ-5│雁北耍孩儿﹡│大同市﹡│├──┼───┼────────────────┼─────────────────┤│ 39 │Ⅳ-6│灵丘罗罗腔﹡│大同市灵丘县﹡│├──┼───┼────────────────┼─────────────────┤│ 40 │Ⅳ-7│秧歌戏│朔州市朔城区﹡││││(朔州秧歌戏﹡、繁峙秧歌戏﹡、襄│忻州市繁峙县﹡││││武秧歌、壶关秧歌)│长治市襄垣县、武乡县、壶关县│├──┼───┼────────────────┼─────────────────┤│ 41 │Ⅳ-8│道情戏│朔州市右玉县﹡││││(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神│吕梁市临县﹡││││池道情戏、洪洞道情戏)│忻州市神池县│││││临汾市洪洞县│├──┼───┼────────────────┼─────────────────┤│ 42 │Ⅳ-9│二人台﹡│忻州市河曲县﹡│├──┼───┼────────────────┼─────────────────┤│ 43 │Ⅳ-10 │锣鼓杂戏﹡│运城市临猗县﹡│├──┼───┼────────────────┼─────────────────┤│ 44 │Ⅳ-11 │皮影戏│吕梁市孝义市﹡││││(孝义皮影戏﹡、侯马皮影戏)│临汾市侯马市│├──┼───┼────────────────┼─────────────────┤│ 45 │Ⅳ-12 │碗碗腔│吕梁市孝义市﹡││││(孝义碗碗腔﹡、曲沃碗碗腔)│临汾市曲沃县│├──┼───┼────────────────┼─────────────────┤│ 46 │Ⅳ-13 │祁太秧歌(太谷秧歌、晋中秧歌)│晋中市、太谷县、祁县│├──┼───┼────────────────┼─────────────────┤│ 47 │Ⅳ-14 │晋南眉户│临汾市│││││运城市临猗县│├──┼───┼────────────────┼─────────────────┤│ 48 │Ⅳ-15 │上党落子│长治市潞城市│├──┼───┼────────────────┼─────────────────┤│ 49 │Ⅳ-16 │线腔│运城市芮城县│├──┼───┼────────────────┼─────────────────┤│ 50 │Ⅳ-17 │孝义木偶戏│吕梁市孝义市│├──┼───┼────────────────┼─────────────────┤│ 51 │Ⅳ-18 │碓臼沟秧歌│大同市│├──┼───┼────────────────┼─────────────────┤│ 52 │Ⅳ-19 │赛戏│朔州市│├──┼───┼────────────────┼─────────────────┤│ 53 │Ⅳ-20 │上党二簧│晋城市城区│├──┴───┴────────────────┴─────────────────┤│五曲艺(共计7项)│├──┬───┬────────────────┬─────────────────┤│序号│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54 │Ⅴ-1│潞安大鼓﹡│长治市﹡│├──┼───┼────────────────┼─────────────────┤│ 55 │Ⅴ-2│太原莲花落│太原市│├──┼───┼────────────────┼─────────────────┤│ 56 │Ⅴ-3│襄垣鼓书│长治市襄垣县│├──┼───┼────────────────┼─────────────────┤│ 57 │Ⅴ-4│阳泉评说│阳泉市│├──┼───┼────────────────┼─────────────────┤│ 58 │Ⅴ-5│晋东南说唱道情│长治市屯留县│││││晋城市阳城县│├──┼───┼────────────────┼─────────────────┤│ 59 │Ⅴ-6│河东说唱道情│运城市盐湖区、永济市│├──┼───┼────────────────┼─────────────────┤│ 60 │Ⅴ-7│沁州三弦书│长治市沁县│├──┴───┴────────────────┴─────────────────┤│六杂技与竞技(共计2项)│├──┬───┬────────────────┬─────────────────┤│序号│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61 │Ⅵ-1│挠羊赛│忻州市│├──┼───┼────────────────┼─────────────────┤│ 62 │Ⅵ-2│心(形)意拳│晋中市│├──┴───┴────────────────┴─────────────────┤│七民间美术(共计6项)│├──┬───┬────────────────┬─────────────────┤│序号│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63 │Ⅶ-1│中阳剪纸﹡│吕梁市中阳县﹡│├──┼───┼────────────────┼─────────────────┤│ 64 │Ⅶ-2│平阳木版画│临汾市│├──┼───┼────────────────┼─────────────────┤│ 65 │Ⅶ-3│山西面塑艺术│忻州市定襄县││││(定襄面塑、闻喜花馍、│运城市闻喜县、新绛县││││焙面面塑、新绛面塑)│晋城市阳城县│├──┼───┼────────────────┼─────────────────┤│ 66 │Ⅶ-4│山西民居砖雕艺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西省民居雕刻艺术研究会│├──┼───┼────────────────┼─────────────────┤│ 67 │Ⅶ-5│黎侯虎(布艺老虎)│长治市黎城县│├──┼───┼────────────────┼─────────────────┤│ 68 │Ⅶ-6│广灵染色剪纸│大同市广灵县│├──┴───┴────────────────┴─────────────────┤│八民间手工技艺(共计17项)│├──┬───┬────────────────┬─────────────────┤│序号│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69 │Ⅷ-1│阳城生铁冶铸技艺﹡│晋城市阳城县﹡│├──┼───┼────────────────┼─────────────────┤│ 70 │Ⅷ-2│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晋中市平遥县﹡│├──┼───┼────────────────┼─────────────────┤│ 71 │Ⅷ-3│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吕梁市汾阳市﹡│├──┼───┼────────────────┼─────────────────┤│ 72 │Ⅷ-4│山西老陈醋传统酿制技艺﹡│太原市清徐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73 │Ⅷ-5│山西面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西晋餐文化研究会│├──┼───┼────────────────┼─────────────────┤│ 74 │Ⅷ-6│云雕制作技艺│运城市新绛县│├──┼───┼────────────────┼─────────────────┤│ 75 │Ⅷ-7│地窨院建筑技艺│运城市平陆县│├──┼───┼────────────────┼─────────────────┤│ 76 │Ⅷ-8│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长治市长子县│├──┼───┼────────────────┼─────────────────┤│ 77 │Ⅷ-9│交城琉璃咯嘣制作技艺│吕梁市交城县│├──┼───┼────────────────┼─────────────────┤│ 78 │Ⅷ-10 │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工艺│阳泉市平定县│├──┼───┼────────────────┼─────────────────┤│ 79 │Ⅷ-11 │新绛县澄泥砚传统制作工艺│运城市新绛县│├──┼───┼────────────────┼─────────────────┤│ 80 │Ⅷ-12 │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太原市│├──┼───┼────────────────┼─────────────────┤│ 81 │Ⅷ-13 │绛州飞龙制作技艺│运城市绛县│├──┼───┼────────────────┼─────────────────┤│ 82 │Ⅷ-14 │梨花春酒传统酿造工艺│朔州市│├──┼───┼────────────────┼─────────────────┤│ 83 │Ⅷ-15 │汾阳王酒传统酿造工艺│吕梁市汾阳市│├──┼───┼────────────────┼─────────────────┤│ 84 │Ⅷ-16 │上党堆锦艺术│长治市│├──┼───┼────────────────┼─────────────────┤│ 85 │Ⅷ-17 │太谷饼传统制作工艺│晋中市太谷县│├──┴───┴────────────────┴─────────────────┤│九传统医药(共计2项)│├──┬───┬────────────────┬─────────────────┤│序号│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86 │Ⅸ-1│傅山养生健身术(八珍汤、傅青主女│太原市尖草坪区││││科、傅山传说)││├──┼───┼────────────────┼─────────────────┤│ 87 │Ⅸ-2│龟龄集酒药传统制作工艺│晋中市太谷县│├──┴───┴────────────────┴─────────────────┤│十民俗(共计18项)│├──┬───┬────────────────┬─────────────────┤│序号│ 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88 │Ⅹ-1│民间社火﹡│长治市潞城县﹡│├──┼───┼────────────────┼─────────────────┤│ 89 │Ⅹ-2│尧王传统祭祀文化│临汾市│├──┼───┼────────────────┼─────────────────┤│ 90 │Ⅹ-3│舜王传统祭祀文化│运城市│││││晋城市│├──┼───┼────────────────┼─────────────────┤│ 91 │Ⅹ-4│禹王传统祭祀文化│运城市│├──┼───┼────────────────┼─────────────────┤│ 92 │Ⅹ-5│关公文化│运城市│├──┼───┼────────────────┼─────────────────┤│ 93 │Ⅹ-6│河东盐池文化│运城市│├──┼───┼────────────────┼─────────────────┤│ 94 │Ⅹ-7│寒食节│晋中市介休市│├──┼───┼────────────────┼─────────────────┤│ 95 │Ⅹ-8│洪洞大槐树根祖文化│临汾市洪洞县│├──┼───┼────────────────┼─────────────────┤│ 96 │Ⅹ-9│后土文化│运城市万荣县│├──┼───┼────────────────┼─────────────────┤│ 97 │Ⅹ-10 │骡驮轿│朔州市│├──┼───┼────────────────┼─────────────────┤│ 98 │Ⅹ-11 │晋祠庙会(水母娘娘的传说、晋阳风│太原市晋源区││││火流星)││├──┼───┼────────────────┼─────────────────┤│ 99 │Ⅹ-12 │走亲习俗│临汾市洪洞县│├──┼───┼────────────────┼─────────────────┤│100 │Ⅹ-13 │河曲河灯会│忻州市河曲县│├──┼───┼────────────────┼─────────────────┤│101 │Ⅹ-14 │背冰│运城市芮城县、永济市│├──┼───┼────────────────┼─────────────────┤│102 │Ⅹ-15 │任庄扇鼓傩戏│临汾市曲沃县│├──┼───┼────────────────┼─────────────────┤│103 │Ⅹ-16 │柳林盘子会(含弹唱)│吕梁市柳林县、离石区│├──┼───┼────────────────┼─────────────────┤│104 │Ⅹ-17 │孝义贾家庄婚俗│吕梁市孝义县│├──┼───┼────────────────┼─────────────────┤│105 │Ⅹ-18 │裴氏谱系文化│运城市闻喜县│├──┴───┴────────────────┴─────────────────┤│注:﹡标志为我省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名称及申报地区│└─────────────────────────────────────────┘。

传统文化数据库(中国文化数据库)

传统文化数据库(中国文化数据库)

传统文化数据库(中国文化数据库)今天给各位分享传统文化数据库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文化数据库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代表建议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中医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2、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3、互联网+文化为何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特征?4、2025年前将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哪些方面是最值得关注的?5、有人说白话文和简体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和毁灭?因为白话文导致文言文的失传,使现代人无法看懂6、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代表建议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中医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在我们国家,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了解我们国家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我们国家,我们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然而,这些传统文化也是被我们一直传承。

作为中国人,我们非常的骄傲,我们拥有这么多瑰宝,同时我们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保护这些文化遗产。

代表建议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在我们国家,我们都知道中医是非常有名的,然而很多人也许都不知道中医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吧!据我所知,中医最早应该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一、代表建议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这就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越来越发达,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人的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然而,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我们也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保护我们的文化,保护我们的传统优秀文化。

重要的是我们更应该要懂得去传承我们的优秀文化。

代表建议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我认为这对于我们国家的中医药传统知识是有利的,同时也有利于一些科研人员对于这些方面的研究,因为中医本来就是我们国国家的文化瑰宝。

二、中医也许最早是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中国人,也许我们都能更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历史,同时也能够带着我们中国这么久以来的历史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那会儿好像每个国家都在打仗,所以我想认为中医也许最早出现的应该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那会儿带兵打仗,很多人都会受伤,所以可能需要用到医疗方面的治疗。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保护条例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保护条例

晋中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五届〕11号)《平遥推光漆器糅饰技艺保护条例》已于2023年6月26日经晋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并于2023年7月29日经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晋中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8月9日平遥推光漆器糅饰技艺保护条例(2023年6月26日晋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2023年7月29日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第一条为了弘扬传统漆艺文化,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遥推光漆器糅饰技艺的保护、保存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平遥推光漆器糅饰技艺的传承、保存、传播和发展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平遥推光漆器糅饰技艺,是指选用生漆、桐油、矿物质颜料为基本原料,采用裱布、上漆、打磨、推光、擦漆等糅漆工序,运用描金彩绘、堆鼓罩漆、骨石镶嵌、擦色等装饰技法,制作漆器的传统手工技艺。

第三条晋中市(以下简称“市”)、平遥县(以下简称“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平遥推光漆器糅饰技艺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平遥推光漆器糅饰技艺保护专项规划,建立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向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本条例执行情况,依法接受监督。

第四条市、县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负责平遥推光漆器糅饰技艺的保护、保存等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财政、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督管理、生态环境、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平遥推光漆器糅饰技艺保护相关工作。

第五条每年1月27日为平遥推光漆器糅饰技艺宣传日。

第六条县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应当确定平遥推光漆器糅饰技艺项目保护单位。

项目保护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收集、保管该项目的实物、资料,并登记、整理、建档;(二)推荐代表性传承人;(三)为该项目传承以及相关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四)有效保护与该项目有关的实物和场所;(五)开展该项目的研究、宣传、展示和交流活动;(六)制定并实施平遥推光漆器糅饰技艺保护计划,定期向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报告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七)其他应当履行的职责。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例: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
平遥推光漆艺有精湛的成套技艺, 平遥推光漆艺有精湛的成套技艺,其制作过程主 要包括以下步骤: 要包括以下步骤: ;(2) (1)用特殊配方、技艺及设施炼制大漆;( )以大 )用特殊配方、技艺及设施炼制大漆;( 漆和天然桐油炼制罩漆;( ;(3)木胎披麻挂灰, 漆和天然桐油炼制罩漆;( )木胎披麻挂灰,生漆 灰须褙布,猪血灰须披麻,黄土胶则需褙纸;( ;(4) 灰须褙布,猪血灰须披麻,黄土胶则需褙纸;( ) 以人发、牛尾制作漆栓(髹饰工具);( );(5) 以人发、牛尾制作漆栓(髹饰工具);( )在特设 的阴房内阴干漆器; 的阴房内阴干漆器; (6)描金彩绘,包括平金开黑、堆鼓罩漆、勾金、 )描金彩绘,包括平金开黑、堆鼓罩漆、勾金、 罩金和蛋壳镶嵌等传统技法;( ;(7)用砂纸、木炭、 罩金和蛋壳镶嵌等传统技法;( )用砂纸、木炭、 头发、砖灰、麻油等逐次推光,使漆器光亮如镜; 头发、砖灰、麻油等逐次推光,使漆器光亮如镜; (8)采用镶嵌、镂刻、罩金、刻灰等技艺进行装饰。 )采用镶嵌、镂刻、罩金、刻灰等技艺进行装饰。
戏剧(共计 项 戏剧(共计20项)
34 .晋剧 省文化厅 35 .蒲州梆子 临汾市 运城市 36 .北路梆子 忻州市 37 .上党梆子 晋城市 长治市 秧歌戏(朔州秧歌戏、繁峙秧歌戏、襄武秧歌、 40 .秧歌戏(朔州秧歌戏、繁峙秧歌戏、襄武秧歌、壶关秧 长治市襄垣县、武乡县、 歌) 朔州市朔城区 忻州市繁峙县 长治市襄垣县、武乡县、 壶关县 道情戏(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 神池道情戏、 41. 道情戏(晋北道情戏、临县道情戏﹡、神池道情戏、洪洞 道情戏) 道情戏) 朔州市右玉县 吕梁市临县 忻州市神池县 临汾 市洪洞县 42 .二人台 忻州市河曲县 皮影戏(孝义皮影戏、侯马皮影戏) 44 .皮影戏(孝义皮影戏、侯马皮影戏) 吕梁市孝义市 临汾 市侯马市 47. 晋南眉户 临汾市 运城市临猗县 48 .上党落子 长治市潞城市 50 .孝义木偶戏 吕梁市孝义市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促进民间艺术保护传承若干措施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促进民间艺术保护传承若干措施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促进民间艺术保护传承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12.12•【字号】晋政办发〔2022〕101号•【施行日期】2022.12.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促进民间艺术保护传承若干措施的通知晋政办发〔2022〕10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促进民间艺术保护传承若干措施》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12月12日山西省促进民间艺术保护传承若干措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共享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结晶。

保护好传承好民间艺术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为积极推进民间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提高活化利用水平,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措施。

一、开展民间艺术普查、记录和研究(一)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程坚持全面普查和专项调查相结合,开展民间艺术资源普查。

2023年启动对我省民歌、戏曲、传统手工艺等优势资源的全面普查。

依托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对漆器、澄泥砚、剪纸、木版年画、砖雕、泥塑等民间艺术资源进行专项调查。

在广泛普查调查的基础上,对民间艺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提炼文化属性,建立民间艺术基因库。

(责任单位:省文旅厅、省发展改革委,各市人民政府)(二)民间艺术数字记录工程加快推进民间艺术资源数字化建设。

2023年启动以非遗四级名录为基础的民间艺术重点和濒危项目记录工作,广泛发动社会力量记录,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等参与记录,提高记录水平。

构建民间艺术档案库、资源库、网站、数字博物馆、云上展览馆等。

积极引导非遗保护传承单位与互联网数字交易平台合作,以“上党彩塑、炕围画、堆锦、潞绸”等为试点,推进建设“山西民间艺术数字舱”,将民间艺术打造成为数字藏品,促进民间艺术创造性转化。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农村地区人民创造、传承并代表其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条农村非遗保护工作应当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确保农村非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传承性。

第二章职责与保护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非遗保护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非遗的保护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文化行政部门做好农村非遗保护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村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为农村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咨询意见。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开展农村非遗调查,建立农村非遗档案和数据库,并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农村非遗项目应当列入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护。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农村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给予扶持和奖励,支持其开展传承活动。

第十条鼓励农村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设立传习所、传习基地,开展传承培训活动。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善农村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保障其合法权益。

第三章传承与利用第十二条农村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二)保存、保护与其所传承的非遗项目相关的实物、资料;(三)参与农村非遗调查、记录和传播工作;(四)按照规定向文化行政部门报告传承活动情况。

第十三条鼓励农村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农村文化活动,推动农村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促进农村非遗与现代科技、教育、旅游等领域的融合,发挥农村非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2.09.28•【字号】•【施行日期】2013.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2012年9月28日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应当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关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国家级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传习所和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建设纳入本行政区域城乡规划。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在同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财政、经济和信息化、教育、民族宗教、商务、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旅游、文物、体育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山西省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省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恒山道乐的基本内容有赞叹、器乐曲、工尺谱、宫律调系统等几个部 分。赞叹,是经文的唱诵,也是道乐中的声乐部分;器乐曲,是道乐中的 器乐演奏部分,有“套曲”和“支曲”之分;工尺谱,明洪武七年(1374) 后,道乐采用传统的工尺记谱法记谱,恒山道乐亦沿用此谱至今;宫、律、 调系统,恒山道乐使用传统的五调、十律和四韵十二宫六十调,是古代中 国民间音乐的活化石。
上党八音会
上党八音会萌生于秦汉时期,汉代的“鼓吹”乐是其源头与先祖,脱 胎于唐宋乐舞和宋金元戏曲。
谢谢观看
山西省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
左权开花调,流行于山西省太行山区的民间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之一。
左权民歌风格在隋代开始形成,20世纪30年代,左权开花调从左权民 歌中派生出来。左权开花调歌构思精巧,歌词新颖,衬词衬句凸显了浓厚 的地方色彩,感染力很强。
2006年5月20日,山西省左权县申报的左权开花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1。
晋南威风锣鼓,早名为“锣鼓”,俗称“家伙”,流行于山西省晋南 地区的一种民间打击乐艺术形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晋南威风锣鼓起源于尧舜时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表演起来鼓声 如雷、粗犷豪放;钹音清脆、荡气回肠;锣鸣镗镗、排山倒海,融音乐、 舞蹈、技艺于一体,富有民族特色,体现民族精神,有着“天下第一鼓” 的美称。
太原锣鼓是流行在山西太原和晋中一带的一种地方传统锣鼓音乐,经 常散见于农村、工厂演奏,是七种锣鼓曲牌套路的总称。曲牌有:“流 水”、“一二五”等多种。
太原锣鼓中的“流水”,相传始于公元947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妹 妹所居住的太原南郊古寨村,据说,当年皇姑一出动,便用锣鼓迎送,演 奏的曲调,就是传自今日的“流水”,取“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其实, 这种传说未必经得起推敲,“流水”也未必就是“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 但是,从这些传说中,起码可以得知太原锣鼓已是代代传承,并结出曲牌 套路丰富的硕果。“一二五”则是根据马锣击打节奏而得名。

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10.25•【字号】晋政办发[2005]77号•【施行日期】2005.10.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晋政办发[2005]77号2005年10月25日)第一条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和评定工作,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申报范围符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定义,具有杰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具体范围如下:(一)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民间文学(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传统知识、传统体育竞技等。

(二)文化空间,指按民间传统习惯的固定时间和场所举行的传统的、综合性的民间文化活动。

如庙会、歌圩、传统节日庆典等。

第三条申报项目应具备的标准(一)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二)具有促进本地区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三)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四)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第四条申报程序(一)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各行政部门等可向所在行政区域文化行政部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申请,由受理的文化行政部门逐级上报。

申报主体为非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申报主体应获得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授权。

(二)市级文化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汇总、筛选后,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组办公室提出申报。

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也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地区,太原市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以下是关于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相关参考内容。

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主要包括了传统技艺、传统节日、传统戏剧、传统音乐等多个方面的文化遗产。

首先是太原市传统技艺的保护名录。

其中包括了太原刺绣、太原绣球、太原剪纸、太原皮影等多个传统手工艺。

太原刺绣被誉为“刺绣艺术的瑰宝”,其精致细腻的刺绣技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太原绣球是太原地区特有的一种手工艺,采用细丝线编织成球形,色彩鲜艳、造型独特。

太原剪纸是太原地区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具有陕晋剪纸的特色风格,纸质轻薄,剪纸图案精美独特。

太原皮影是太原地区的传统影视艺术形式,采用薄羊皮制成的影人形状和细定道是其独特特点。

其次是太原市传统节日的保护名录。

其中包括了太原泛大水、太原舞花灯、太原天香神音等多个传统节日。

太原泛大水是太原地区的古老民俗,以农历五月初五为节日,人们在泛水中祈求丰收和驱除疫病。

太原舞花灯是太原地区农历十五的传统节庆活动,人们手持花灯,围绕庙宇、街巷舞蹈、燃放烟花,寓意着吉祥如意。

太原天香神音是太原地区农历正月十五的传统活动,人们在正月十五之夜集结在街头巷尾,敲击铜钹、吹唢呐,举行祈福仪式,祈求来年平安顺利。

此外,太原市传统戏剧、传统音乐等也被列入保护名录。

太原山西梆子是太原地区的传统戏剧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表演风格。

太原民间小调是太原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音乐表演形式,常常用于祭祀、婚丧嫁娶等场合,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

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确定和保护工作,对于传承和弘扬太原地区的历史文化,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太原市将继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力度,通过建立相关保护机构和项目,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传承和创新发展,促进太原地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法规类别】文化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山西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12.09.28
【实施日期】2013.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2012年9月28日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应当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关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国家级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传习所和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建设纳入本行政区域城乡规划。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在同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财政、经济和信息化、教育、民族宗教、商务、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旅游、文物、体育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第七条文化站、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在文化主管部门指导和支持下,开展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作家协会和有关行业协会、学会等组织按照各自章程,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第八条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或者捐赠资金和实物,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第二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对发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确认、记录,并收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代表性实物,整理调查所取得的资料,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备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确定保护单位,保护单位履行下列职责:
(一)收集该项目的实物、资料,并登记、整理、建档;
(二)推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三)制定并实施该项目保护计划,定期向文化主管部门报告实施情况并接受监督;
(四)开展该项目的宣传、展示、展演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