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第14.1课故都的秋学案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故都的秋》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故都的秋》教案【素养目标】1、梳理文章结构脉络,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2、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3、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体会对故都之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孤寂之感。
【教学重点】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教学难点】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点拨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中国古诗里面,悲秋的很多。
秋风萧瑟,容易引发人的愁绪,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
但刘禹锡在《秋词》中接着说“我言秋日胜春朝”,高扬了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秋天自有可爱之处,喜欢秋天的人应该不少,但愿意拿生命换秋天的人能有几个呢?郁达夫就是其中之一。
“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在郁达夫的笔下,他无比喜爱的北京的秋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竟值得他用生命去交换。
二、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沉沦》《迟桂花》,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出版有《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郁达夫日记集》等。
1945年不幸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2、写作背景1931年9月18日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 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散文《故都的秋》。
三、文体知识写景散文一般是凭借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表达对山川、风景的赞美。
抒怀散文重在抒情。
作者在写景的同时,往往打上了自己的人格印记和个性,具有真实性和独特性;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时代风云在作者心中的痕迹,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新教材】7.14.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7.14.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
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本课又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
一、教学目标:1.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梳理文章结构脉络。
2.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和合作探究,培养朗读品味语言的能力。
3.体会作者对故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诵读课文,领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
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1、诵读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高中的学生,对散文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感受了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层面不够深入,教师要适当引导、培养人文意识,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老师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单元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
课前备课不仅备教材,也备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习过程,适宜地启发与评价,力求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故都的秋》一、导入课文中国的古诗文里,有很多颂赞秋的文字。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指名背诵有关秋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教案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景物意境,把握抒情散文语言表达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情景交融”手法的鉴赏与应用能力。
(重点)2、探究“写景抒情类”散文,体悟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用恰当的语言和文字参与交流,学会借助景物表达情思,养成积极参与文字阅读与写作的习惯。
(难点)二、教学重点1、品味景物意境,把握抒情散文语言表达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情景交融”手法的鉴赏与应用能力。
2、探究“写景抒情类”散文,体悟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3、用恰当的语言和文字参与交流,学会借助景物表达情思,养成积极参与文字阅读与写作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故乡热爱之情,体会文人家国情怀,实现精神成长。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发、诵读法、活动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五、课时安排3课时(自主学习 1课时+课内学习 2课时)六、课型新授课第一课时(课前预习)学习任务单预习任务:1、查阅作家资料,了解创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
2、通读全文,积累字词,标注疑难段落,有感情的朗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3、找出两篇文章的“文眼”,梳理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4、选取 2-3处喜欢的句段,用批注法,赏析写景语段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5、梳理散文文体特点及分类,重点掌握“写景抒情类”散文的特点。
一枝一叶总关情《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群文阅读第二课时导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幸人类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当我们把目光对准包蕴万千的大自然时,会发现美就在我们身边。
可谓是“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
今天让我们跟随郁达夫和朱自清发现美的目光,看看他们笔下的秋日的故都和清华园的荷塘有着何样的美。
学习任务:1、诵读品味语言2、探究分析手法任务一赏秋观月浸荷香滕州二中春韵文学社将于近日举办名家散文鉴赏读书会,现邀请你为《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写一段推介词。
师:通过第一节的学习,我们梳理了内容,初步了解了作者的情感,荷塘月色无尽美好,还需你的生花妙笔向读者介绍。
《故都的秋》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新教材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4课教学设计第14课《故都的秋》目录一、素养目标二、学习资源三、教学素养四、预习任务五、作者背景常识六、鉴赏活动七、文本研读第14课《故都的秋》一、素养目标人文主题——自然情怀感受自然之美,提升感悟力,激发对自然的珍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树立合理的自然观;探寻民族文化观念和审美心理。
语文素养1.整体感知文学作品,涵泳品味,领悟作品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获得审美体验。
2.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鉴赏文学作品,对作品的表现角度和艺术价值有独到的感悟和思考,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
3.捕捉创作灵感,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写作。
二、学习资源本单元所选的都是散文名篇,内容上以写景抒情为主,兼及议论和抒情。
1.两篇现代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这两篇散文均为写景抒情散文。
作者都在景物描写中融入真挚的情感,调动各种感官,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描摹景物,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同时,两篇文章具有高超的语言艺术,锤炼词语,选用句式,或朴素典雅,或庄重华丽,都生动传神,富有诗意,与文章的情感融为一体。
2.一篇当代写景抒情散文:《我与地坛》(节选)作者在清明如静水般的行文里,在景物描写和对往事的追忆中,穿插了富有哲理的语句,表达着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母亲深沉的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弥漫着作者伟大的人格力量。
3.两篇古代山水游记散文:《赤壁赋》《登泰山记》这两篇文章都是古代写景抒情的名篇,在写景、叙事以及抒情(说理)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文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写景状物的同时,反映了作者的审美倾向和人生思考,折射出民族的审美传统。
三、教学素养1.体悟作者的内心世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分析表达技巧。
3.赏析散文细腻、传神、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景,寻找与自我精神相契合的山水。
2020-2021学年【新教材】14《故都的秋》教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教学中重点学习情景交融(以景显情、以情驭景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设疑讨论法一、导入新课1、导语:秋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
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名篇名句举不胜举。
名篇如白居易的《琵琶行》王维《山居秋暝》欧阳修《秋声赋》等,名句有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等,有的描写了秋天的萧杀凄凉,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予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那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是一种怎样景象呢?这节课让我们一齐来学习他的名篇《故都的秋》。
2、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十年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起了他的爱国热忱。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1952被追为列士。
主要作品有《沉沦》(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二、整体感知(一)诵读指导:本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诵读时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接抒怀部分要读得意味深长,准确表达出作者的心境。
(二)、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有何特点呢?明确: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调。
14.1《故都的秋》(教案)-【新教材精创】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备课(部编版必修
《故都的秋》教案【教材定位】《故都的秋》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14篇课文的第一课,在这篇文章中,郁达夫抓住了“秋味”这个中心,没有详细地描绘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等北平著名景点,而是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秋雨、冬枣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以一种独特而细腻的视角,描述不一样的北平之秋。
文章以独特的手法,描绘不一样的秋,同时,也寄寓了丰富的情感,于悲秋之中颂秋,于颂秋之中悲秋。
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体会作者动用各种感官来体会故都之秋的手法特点。
同时,注意体会这篇文章的语言艺术,鉴赏文章在遣词造句等方面的特点。
【素养目标】1.了解郁达夫及文章的创作背景,积累文学常识。
2.概括并鉴赏文中的五幅秋景图,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分析并鉴赏文章中的衬托和对比手法,学习并应用到写作实践中。
4.体会作者对故都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难点】掌握文章的艺术技巧,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一叶知秋”,秋天是文人笔下的“可人”,书写情志,寄托思绪。
秋景之美,因人而不同,也因地而异。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
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郁达夫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
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作家,诗人。
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据说他家藏书4万卷,郁达夫在少年时就全都翻阅过,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
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又增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与文化的素养。
2.人物轶事英勇牺牲1945年的8月29日,也就是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的两周,郁达夫没有迎来凯旋的欢呼,却迎来了他的噩耗。
那晚8时许,郁达夫正在家中与几位朋友聊天,忽然有一个土著青年把郁达夫叫出去讲了几句话,郁达夫随即回到客厅,与朋友打个招呼就出去了,从此便再也没有回来。
14.1《故都的秋》教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教案:故都的秋一、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写作背景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情景交融,以情叙景,以景显情的写作特色3.情感目标:分析故都的秋,初步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二、重难点重点:1、朗读,有情感的朗读,深入体会语言和语感。
2、联系背景,深入的理解文章主旨。
难点:1、文章结构分析。
2、体会作者的情感三、导入:1、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请问同学们在到哪些关于描写秋天的诗句?并一起积累一些关于秋天的诗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太平御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四、讲解新课1、作者简介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1921年6月,与郭沫若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代表作品《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和《薄奠》、《迟桂花》等,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
2、代表作: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出奔》散文:《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3、写作背景:1931年9月18日后,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
1934年7月,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
他“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 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散文《故都的秋》。
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三岁丧父,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
4、检查预习(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点缀()辍学()槐树()混沌()馄饨()平仄()萧条()笙箫()一椽()(2)朗读课文5、问题一:解题从标题看,文章的落脚点是什么?秋什么地方的秋?故都“故都”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作者用“故都”而不用北平或北京,更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也包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
【新教材】14 故都的秋 教案—2020-2021学年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目标:1.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呼应的结构。
3.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4.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2.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悲凉、伤感之音。
4.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写作背景2.把握文章思路教学重难点:学生理解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的感情一、自学引导:(一)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二)写作背景: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积累关于秋的诗词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
14-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与目标《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经典散文,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故都北平的秋景之美。
本文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散文的语言魅力,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文中描绘故都秋景的关键词汇和句式;分析并概括文章的结构特点,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都秋景的深厚情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分析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以及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则在于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理解作者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并将个人情感与文本情感相结合,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三、教学准备为了有效实施教学,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熟悉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深入研读《故都的秋》原文,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景物描写。
其次,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音频、故都秋景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等,以辅助教学。
此外,还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故都北平的秋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感受秋意。
同时,可以简要介绍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特别是《故都的秋》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明确目标,引导阅读教师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文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初步感受作者笔下的秋景之美。
(二)整体感知1.配乐朗读,感受情感播放配乐朗读音频,引导学生静心聆听,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景物描写的韵味。
要求学生注意听读过程中的情感起伏和节奏变化,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自由朗读,梳理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和不懂的句子。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各段落的大意。
14.1《故都的秋》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故都的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故都的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了故都北平的秋色,抒发了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和向往之情。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编排在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自然情怀”。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能够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散文作品,对散文的基本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像《故都的秋》这样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散文,学生在理解和欣赏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可能会对文中“清、静、悲凉”的秋意不太容易理解,因为他们生活在现代社会,对过去的北平以及作者的情感体验较为陌生。
此外,学生在鉴赏散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郁达夫的生平及创作风格,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品味文中细腻、清新的语言,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和向往之情,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细腻、清新的语言,感受故都秋景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悲凉”之情,以及这种情感与故都秋景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文中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导学案
第14课故都的秋一、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郁达夫及其作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深入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2、能力目标: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目标:结合时代背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体会作者赞美自然风景的真情、内心的忧思与落寞以及深沉的爱国之情。
2、难点:学习本文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大家可以想到有哪些关于秋的古诗词呢?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二首》)从上述这些诗句我们可以看出,秋天多含萧瑟凄凉之意。
然而刘禹锡却与别人不同,独独爱秋。
著名的散文家郁达夫对秋也异常喜爱。
他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看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2、作者作品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1921年组织创建了创造社,出版了新闻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震动了文坛。
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活动,后流亡到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导学案(教师版)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导学案(教师版)14 《故都的秋》导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本文的脉胳结构。
2.品味赏析本文明白晓畅,简洁清丽语言,领悟作品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领悟作者的情感,培养人文情怀,培养阅读和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1、赏析秋景图,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2 、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学法指导:诵读、品析、探究教学步骤:一、按照思维导图内容,完成预习二、助读链接1.知人论世⑴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十七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
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⑵写作背景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居住近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花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
14-1《故都的秋》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学案心系故都品秋景,味到深处见精神——第一课时《故都的秋》单篇精读教学设计【学习资源分析】《故都的秋》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名篇。
《故都的秋》刻画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的审美旨趣蕴含其中。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对于秋天的独特审美趣味。
故都秋景“清”、“静”这两个比较浅近的特点,高中学生容易找到和理解,但是如何从牵牛花、槐蕊、秋雨等极具私人化特点的景物描写中,读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细腻感受,读出故都秋天的“悲凉”之“味”,如何理解作者把“悲凉”当做美来欣赏的独特审美趣味,这是中学生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中很少有的。
《故都的秋》作为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有必要用精读的方式达成“定篇”的效果。
【学情关注】学生初中时已经接触过散文,能够发现散文中作者内心世界与自然风物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只是简单地冠之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术语进行泛泛评价。
并没有真正通过写景文字沉浸在作者营造的意境之中,体悟作者独特而细腻的生命体验,笼统地认为每篇文章所抒之情“差不多”,都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基于以上学情,本课主要采取诵读品味、点拨引导、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并学习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的方法。
【学习目标】1.品味作者描写故都之秋的细腻笔触,体悟作者笔下故都秋景的独特意味。
2.学生能根据作者的审美情趣,深化对文本的理解,理清情景关系。
3.通过为图片拟名配文,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学习。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中央电视台《跟着书本去旅行》项目摄制组计划以高中课本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选文为基础,以“纵览山水风光,共赴心灵之约”为主题,在最近一期节目中,决定重走郁达夫的寻秋之旅,再现郁达夫笔下故都秋天的神韵。
我班同学是导演组的成员,请你根据郁达夫先生的审美趣味,从众多故都秋景之中,推选出最具郁达夫风格的景点,布置景点展板,为其配上合适的文字。
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是什么节气?秋分。
14 《故都的秋》学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故都的秋》学案一、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一)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是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作家。
1913年9月到日本留学,次年7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部,后来弃医从文。
1922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著名的新文学团体。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战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
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祭》等。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的作家。
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堪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而的风格。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比小说更直接、更鲜明的自叙传的性质,发出的是带有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二)写作背景1933年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游山玩水的生活,这期间,作者写了大量的、的散文。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的心境。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三)题目解读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不说“北平”,而说“故都”,含有之意,也别有一种暗含其中;“秋”字点明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与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四)文体知识散文1.概说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的散体文章,是最自由的文体,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
1.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写作特点,培养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景驭情、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提高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3.体会作者向往、眷恋故都的真情,在具体学习任务情境中培养人文主义情怀。
自主预习
1.回忆掌握的古诗词中对秋天描写的词句,并探究客观意象和主观情感之间的关系。
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3.搜集资料,了解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课堂探究
1.文章的文眼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的特点的。
3.结合郁达夫的人生际遇,选择写景的句子从中品读出作者寄托其间的人生感悟。
核心素养专练
1.搜集材料,整理出文人眼中的秋,形成“秋”主题的素材。
2.尝试找出《故都的秋》的诗化表现,并简要阐释理由。
学案设计(二)
学习目标
1.美读课文,欣赏郁达夫眼中笔下的故都之秋的风物。
2.披文入情,理解郁达夫独特的文人情怀和文人风骨。
自主预习
1.找出精彩的语段,分析妙处,仿写成有韵味的诗歌。
2.知人论世,利用网络和参考书,收集郁达夫个人相关资料。
课堂探究
1.能反映作者情感基调的是哪些词语?作者对它们是怎样渲染和刻画的?举例说明。
2.关注文中意象,从意象选择和表达的角度谈谈本文创作的独特之处。
3.结合郁达夫的人生际遇,选择写景的句子从中品读出作者寄托其间的人生感悟。
核心素养专练
1.结合古人写景抒怀的作品,理解本课所折射出的中国文人“以枯为美”的审美视角。
2.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自学郁达夫《江南的冬景》,比较两篇写法的异同。
3.阅读郁达夫小说代表作,了解感受作品中的“零余人”存在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