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父亲的美文] 杨绛写父亲的美文
杨绛父亲杨荫杭的铁面与慈爱
杨 荫 杭怎 么会 屈服 于 这样 的打击 呢? 1897年 ,
里 面提 到 杨荫 杭 的做 事 风格 : “名 与 器不 可 以
他 又考 入 南 洋 公 学 读 书 ,因 成 绩 优 异 ,于 1899年 假人 ” 。 “名 器 ”者 ,古 时指 “名号 与 车服仪 制 ” ,
被 学校 送 往 日本 早 稻 田大学 留学 。在 日本 时受 到孙 代表 着 一个 人 的身 份 及尊 严 。杨 荫杭 认为 ,不 能 因
理后 呈 报省 厅 ,杨 荫 杭依 法 审结 案 件 ,收 集证 据 , 有 魄 力 ,还有 关 系 。他 和 司法 总 长是 同学 ,袁 世凯
最后 提笔 判 处这 一恶 霸死 刑 。
Hale Waihona Puke 说 “这是 好人 ” ,社 会 上有 清誉 ,可谓权 高 、位重 、
之 奋斗 半生 的法 治 梦想 。
气 一 转 ,补 充 道 : “你 知 道 林 肯 说 的 一 句 话 吗 ?
几 年 后学 成 归 国 ,杨 荫 杭 先在 北 京一 所 法政 学 Dare to say no(敢 于说 不 )!”
74
ttt ̄t2l- .J I A20L1 l 8C茸I辩 锖
并 未参 与 ,但 他 看 到许 多学 生 慑 于外 人 淫威 ,噤 若 的父 亲 》,杨绛 以 明丽流 畅又 不乏 诙谐 的细 腻笔 触 ,
寒蝉 ,血性上涌 ,愤而挺身说 : “还有我 !”结果 向读 者 叙述 了父 亲 的生平 事迹 。透 过朴 实 无华 的文
也 遭到 了开除 。
字 ,我 (IIiI了解 到一 名 出身 于封建 家庭 的知 识 才俊 。
对 于这 样 的不 通 世故 ,杨 荫 杭 自己是 明 了 的 ,
杨绛和他的父亲孙莲莲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杨绛和他地父亲孙莲莲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除了作为钱钟书夫人为人所熟知外,她本人更是一个颇有影响地作家、翻译家和著名学者.李健吾评价她“不是那种飞扬躁厉地作家”,而是有着“缄默地智慧”地,有着静默恬退地睿智和微笑这观地态度.她地父亲杨荫杭,是江苏最早从事反清革命运动地人物,曾经留学日本和美国.他表面看起来凝重有威,因而孩子们都怕他.但他却从不打骂孩子,如果有人不乖,他只会叫急,喊妻子过来把淘气地孩子提溜出去训斥.所以孩子们怕虽怕,却都喜欢和父亲亲近.钱钟书初见他时未免有点害怕,但接触久了,即摸出其“望之俨然,接之也温”地性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杨绛地父亲有时也很严肃.那年杨绛岁,正在振华女中地高中部读书.那时北伐战争已经胜利,学生运动很多,常要游行开群众大会等.一次学生会要各校学生上街宣传就是拿一条板凳,站上去向街上地行人演讲.杨绛也被推选去参加.但她却担心自己地个头小,一看急就涨红了脸.而且当时苏州风气闭塞,街上地轻薄男子又专爱欺负女孩子.她怕自己一站上板凳,就会被人看猴儿似地拢上来看,不会有什么人正儿八经地听演讲.不过,女学生只要说“家里不赞成”,就可以豁免.许多旧家庭里地大小姐就这样推掉了.她于是周末回家向父亲求救,问能不能也说“家里不赞成”.父亲却一口拒绝,说:“你不肯,就别去,不用借爸爸来档.”扬绛说:“不行啊.少数得服从多数呀.”父亲说:“该服从地就服从;你有理,也可以说.去不去在你.”并告诉她,自己从前做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时,又一次张勋不知打败了哪个军阀胜利入京.江苏省地士绅联名登报拥护欢迎.他地下属擅自把他地名字也列入了欢迎者地名单,以为名字见了报,他即使不愿意也只好罢了,但他坚持“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立即在报上登了一条大字地“启事”,声明自己没有欢迎.他对女儿说:“你知道林肯说地一句话吗!敢吗?”扬绛第二天到了学校,坚持说:“我不赞成,我不去!”为此还挨了老师狠狠地批评.虽然这并不是为了什么伟大地目标,只是一个脸皮薄、爱面子地女孩子不肯上街去出丑,但父亲地做法在杨绛里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对于杨绎地学业,父亲并不多加干涉,而是放手让她按照自己地兴趣去学习.父亲钻研地音韵学,常常把某字地平仄拿出来考她.杨绛在高中还不会辨平仄声,父亲却也不急着教,只让女儿涵咏体味.还安慰她:“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有一天她果然四声都能分辨了.父亲晚上常踱过廊前,敲窗考她某字读什么声.女儿考对了,父亲高兴而笑.父亲地教育理论是孔子地“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呜”.杨绛只要对什么书表示兴趣,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她地书桌上,即使有时他得爬梯到书橱高处去拿;但假如她长期放着不读,那部书就不见了父亲把书收走了,这就等于是父亲地谴责,无言地批评.杨绛喜欢读诗词小说,对父亲枯燥地音韵学“合口呼”“撮扣呼”之类不感兴趣.父亲也不强迫女儿学他地一套,还为她买来最喜欢地书籍.杨绛上大学分文理科地时候,因为各门功课都平均发展,所以为选专业一事颇费了一番踌躇.老师们推荐她报理科,她回家去问父亲拿主张:“我该学什么呢?”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地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地.”于是,杨绛终于不顾老师们地惋惜和劝导,选择了她喜欢地文科.父亲有一次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父亲笑了,说:“我也这样.”扬绛因此感觉到自己似乎已升做父亲地朋友了.杨绛是个贴心地女儿,每天早饭后,她总要给父亲泡一碗酽酽地盖碗茶.父亲饭后,她也要给父亲削个水果,或是给父亲剥风干栗子、山核桃等干果.中午饭后,她非常懂事地带弟弟妹妹一哄而散,让父亲歇午.一次父亲叫住她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她就陪在父亲旁边看书.父女俩地感情就是这样平淡而深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年抗战胜利前夕,父亲突然在苏州因中风去世.年,杨绛在《当代》双月刊上发表了散文《回忆我地父亲》,记录了和父亲一起生活过地点点滴滴,在那平静恬淡地娓娓道来中寄托了女儿对父亲真挚地情感和深切地怀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地分析和概括,不恰当地两项是()(分).文章语言恬淡质朴,一如杨绛父女间地情感,同时选材也很典型精当,在简单平实地陈述与描写中表现了杨绛与其父亲之间平淡而深厚地感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女中读书地时候,杨绛虽然很自信,但她也不愿意去街上进行演讲,因为虽然当时人们地封建思想意识已经淡薄,但社会风气非常不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杨绛父亲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很赞同孔子地观点态度,但他早年留学日本和美国地经历对他教育子女地方式也产生了比较深远地影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杨绛父亲对女儿讲述他任江苏高等审判厅厅长时地往事,是为了体现其政治立场方面地严谨,在极小地事情上也要表现出自己地鲜明地态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从文章记述看杨绛之所以成为作家、著名学者,离不开她少女时期家庭生活地熏陶,特别是她地父亲对她地谆谆教诲和潜移默化地影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钱钟书觉得杨绛父亲“望之俨然,接之也温”,请问文中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杨老先生“温”地性格特点.(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文章在表现杨绛与其父亲地时候都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分).杨绛父亲教育子女地做法具有怎样地特点,其中哪一点你觉得对现实中存在地子女教育问题最有启示,结合现实谈谈你地看法.(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分)(江西卷)清明①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分)答: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体现了作者怎样地思想感情.(分)答:三、基础知识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地语句,衔接最恰当地一组是(年重庆卷)印象中,成熟地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①一阵晨风拂过②可我家地这几株向日葵初中茅庐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地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地欢叫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地乡野小妹子⑥尚不懂得伟大地谦虚,也不懂得虚伪地世故、③②⑥⑤①④、④②①⑤⑥③、②⑥⑤①④③、③①⑤②⑥④.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地一句是(年全国卷Ⅰ).大师地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地说法不一,而所有地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地为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地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地句子地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地语法规律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效教育资源而成立地培训机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下列各句中,加点地成语使用恰当地一句是(分)(年江苏卷).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地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地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地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地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生命地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地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父亲的大格局、母亲的好情绪,是一个家最大的福气(深度好文)
01父亲的格局,决定着孩子的高度。
有句话说得好,父亲的眼界,就是孩子的世界,决定着最终边界。
从牙牙学语到走上工作岗位,在人生最开始、也是价值观形成最关键的这段时间,青涩无知的我们对现实的认知往往是一张白纸。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的抉择,我们几乎全靠家人主导,尤其是父亲,作为一个家的一座山,更是最初的领路人。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开明又严格,始终把孩子的教育放在首位。
小学他就为杨绛选择了上海启明学校,要知道那时他们的家在苏州,路途遥远,而且杨绛才8岁半。
尽管不舍,但最终还是忍痛敲定。
杨绛在回忆中说:“我爸爸认为启明教学好、管束严,能为学生打好中文、外文基础。
”就这样小小的杨绛,就开始了远在外地的求学,常常想家想到哭。
然而,不得不说,父亲的远见让杨绛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父亲对杨绛的学业要求很严,但不专制,尤其尊重孩子的天性。
杨绛始终难以忘记的是,大学分专业,她在老师极度建议选理科和自己爱好的文科之间摇摆迷茫时。
父亲一句话点醒了她:“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就这样,杨绛正式走上了文学之路。
杨绛的父亲,还有一个特别令人敬仰的品质就是物质极简。
他总是说,过度追求物质,只会把自己降为物质的奴隶。
耳濡目染之下的杨绛,其朴素也是出名的。
即使已经享誉文坛,她的家仍极度简陋,没有任何装修,不仅如此,连衣服都是穿过很多年的。
著名编辑王瑞谈起:有一次他发现杨绛的鞋子很别致,问起才知道是钱媛穿剩的,那一刻他都快哭了。
一个可以把自己的巨额稿费捐给清华、设立好读书基金的老人,却对自己简朴至此。
正是因为对身外之物的淡然,杨绛一直能沉心写作,屡攀文学高峰。
由此可见,没有父亲这一路的引领,就没有杨绛这颗文坛明珠。
心理学家斯宾塞说:“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
”父亲品质高洁,孩子自然质地纯良;父亲高瞻远瞩,孩子方能前途远阔。
父亲的格局,决定着孩子能抵达的高度。
02母亲的情绪,决定着孩子的气度。
父亲带领孩子征服世界,母亲则教会孩子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
关于杨绛的作文600字
关于杨绛的作文600字自她之后,世上再无人能担得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一声誉。
——题记她是一代才女,出身于开明的书香门第,自小父亲对她的教诲不多,只仅有三条:不虚假做人,不做高官,从心而行。
这三条教诲伴她度过120xx年的乱世岁月,但她在乱世中仍那么宠辱不惊,淡然优雅,活出自己的风采。
她的灵魂散发着优雅的书香,她的骨肉流露着细腻的才情。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是钟书与世人给她的声誉。
她的贤惠静雅,满腹诗书是在畅游书海后内心深处的沉淀与思考,正是这样的阅读,成就了这个娴静的她。
一辈子她历尽沧桑,唯有书籍在她欣喜时、悲痛时、无奈时一直陪伴着她,支撑着她,坚强无畏地走在人生的路上,淡然世俗的不公与挫折,这是多么高尚的境界。
“与君相识,犹如故人”这是她与钟书的爱情,千万人之中,得以有一双梁祝,也许,这杨绛与钟书就是千万人之中少有的幸运,他们的爱情,经得起风花雪月与大风大浪,也耐得住平平淡淡,柴米油盐。
她为了钟书,甘做“灶下婢”;钟书为了她,情愿放弃学业,是怎样的爱情可以支撑起他们的幸福与担当,两个人的相伴,互相支持着,鼓励着。
他们一路走来,异地时书信往来,你侬我侬;同地时互相帮衬,相敬如宾。
钟书说:“她满足了我对爱人的一切要求,既是我的情人,又是我的同学、挚友。
”无数岁月里,他们的意志与性情将挫折苦难化为情意与惊喜,风尘中,他们的信任与尊重,理解与包容化为一缕缕暖阳射入心间,化为一阵阵春风吹拂心田,这是世人所向的爱情。
他们是爱情的标杆,矗立在这世间。
她笑对浮生,跋涉世间,淡然如菊,安之若素。
她曾在集中写道“我与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她保持自己内心的自由与平静,她跨越世纪的人生十分精彩,她对生活的态度一丝一毫的渗人她的文字中,令人不禁感慨,她是乱世中的温柔的慰藉!她在岁月中,失去的只是年龄、稚嫩与容颜,不老的是她的优雅与人格的魅力,她总是一如既往的柔和淡雅,独立在岁月的倒影之中,给予人们温暖与力量。
杨绛《回忆我的父亲(节录)》
回忆我的父亲(节录)杨绛我父亲杨荫杭,字补塘。
笔名老圃,又名虎头,江苏无锡人,生于1878年,十九岁(1897)考入南洋公学,二十一岁(1899)由官费派送日本留学。
回国后因鼓吹革命,清廷通缉,筹借了一笔款子,再度出国赴美留学。
我是父亲留美回国后出生的,已是第四个女儿。
那时候,我父亲不复是鼓吹革命的“激烈派”。
他在辛亥革命后做了民国的官,成了卫护“民主法治”的“疯骑士”——因为他不过做了一个省级的高等审判厅长,为了判处一名杀人的恶霸死刑,坚持司法独立,和庇护杀人犯的首长和督军顶牛,直到袁世凯把他调任。
他在北京不过是京师高等检察厅长,却把一位贪污巨款的总长(现称部长)许世英拘捕扣押了一夜,不准保释,直到受“停职审查”的处分。
我父亲声称他没有违犯宪法。
审查结果,他确实完全合法,官复原职。
他就辞职回南了。
那是1919年的事。
《民国演义》上提到这件事,说杨某其实没错,只是官官相护。
据我理解,我父亲的“立宪梦”,辞官之前早,已破灭。
我曾问父亲:“爸爸,你小时候是怎么样的?”父亲说,“就和普通孩子一样。
”可是我叮着问,他就找出二寸来长一只陶制青底蓝花的小靴子给我,说小时候坐在他爷爷膝上,他爷爷常给他剥一靴子瓜子仁,教他背白居易诗“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那时候,他的祖父在杭州做一个很小的小官。
我的祖父也在浙江做过一个小地方的小官。
两代都是穷书生,都是小穷官。
我祖父病重还乡,下船后不及到家便咽了气。
家里有上代传下的住宅,但没有田产。
我父亲上学全靠考试选拔而得的公费。
据我二姑母说,我父亲先考入北洋公学,我不知他在北洋上学多久。
他在北洋的时候,有部分学生闹风潮。
学校掌权的洋人(二姑母称为“洋鬼子”)出来镇压,说闹风潮的一律开除。
带头闹的一个广东人就被开除了。
“洋鬼子”说,谁跟着一起闹风潮的一起开除。
一伙人面面相觑,都默不作声。
闹风潮不过是为了伙食,我父亲并没参与,可是他看到那伙人都缩着脑袋,就冒火了,挺身而出说:“还有我!”好得很,他就陪着那个广东同学一起开除,风潮就此平息。
杨绛之父杨荫杭: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杨绛之父杨荫杭: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作者:李文星来源:《留学》2017年第21期对本人来说,经营家产耗费精力,甚至把自己降为家产的奴隶;对子女来说,家产是个大害。
他常说,某家少爷假如没有家产,可以有所作为,现成可“吃家当”,使他成了废物,也使他不图上进。
小时候,我学习还算努力,但成绩并不优秀。
那时候我半开玩笑地问过我的母亲(虽然当时叛逆的我并不怎么听其意见):“是不是很希望我考第一?”母亲也很应景地没好气的回答:“无所谓”。
然而中国的家长,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所有家长,有几人对这一点是无所谓的呢?这个泰国的视频就是在告诉我们,一个并不想让孩子当第一的家长是多么的令人感动,这种感动超越了国界,是一种对于人性层面的“恨铁不成钢”的自我抗争,可以算作是人类发展史以来的永恒痛点。
杨荫杭:“我只教育我的子女能够自立。
”从幼儿园开始,甚至更早的时候,作为孩子的我们就开始不停地与“邻居家的孩子”竞争。
很不幸,由于大部分孩子都没有那么优秀,所以我们一路都在这种悲观主义境遇中被一挫再挫,直到进入社会,而后我们成为父母,也同样将这种似乎源于家长“本性”的期盼香火般延续下去。
直到我认识了杨荫杭,这种我一直也习以为常的“本性”才被渐渐得以改变。
一九二零年,年幼的杨绛随父母迁居上海,她和三姐跟随大姐同在上海启明女校读书,寄宿在校。
老家仍在无锡,其父亲杨荫杭在上海租赁了两上两下一处弄堂房子。
二零一七年秋天,据当年杨绛到上海的时间约莫相差百年。
此时我的人生坎坷不顺,心里正为自感愧对父母亲的期盼与寄托而懊丧。
一路行走在北京留学路上,两旁的银杏树叶已俱黄,本已悲凉的心绪又平添了一丝忧愁。
然而路口的一个拐角处,我发现了一个很不起眼的书店,因为无事,我便一头钻了进去。
正是这一次与这个小书店的邂逅,让我认识这位了不起的中国家长——杨荫杭。
我在书店看到了杨绛的文字——《我在启明上学》。
文中记录,当时的杨绛只有十岁,随父母来到上海,就读于上海启明女校。
回忆我的父亲杨绛
回忆我的父亲杨绛我父亲凝重有威,我们孩子都怕他,尽管他从不打骂。
如果我们不乖,父亲只会叫急,喊母亲把淘气的孩子提溜出去训斥。
钟书初见我父亲也有点怕,后来他对我说:“爸爸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我们怕虽怕,却和父亲很亲近。
他喜欢饭后孩子围绕着一起吃点甜食,常要母亲买点好吃的东西“放放焰口”。
我父亲有个偏见,认为女孩子身体娇弱,不宜用功。
据说和他同在美国留学的女学生个个短寿,都是用功过度,伤了身体。
他常对我说,他班上某某每门功课一百分,“他是个低能!”反正我很少一百分,不怕父亲嘲笑。
我在高中还不会辨平仄声。
父亲说,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
有一天我果然四声部能分辨了,父亲晚上常踱过廊前,敲窗考我某字什么声。
我考对了他高兴而笑,考倒了他也高兴而笑。
父亲的教育理论是孔子的“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
我对什么书表示兴趣,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我书桌上,有时他得爬梯到书橱高处去拿;假如我长期不读,那部书就不见了——这就等于谴责。
父亲为我买的书多半是诗词小说,都是我喜爱的。
对有些事父亲却严厉得很。
我十六岁,正念高中。
那时北伐已经胜利,学生运动很多,常要游行、开群众大会等。
一次学生会要各校学生上街宣传——摄一条板凳,站上向街上行人演讲。
我也被推选去宣传。
可是我十六岁看来只像十四岁,一着急就涨红了脸。
当时苏州风气闭塞,街上的轻薄人很会欺负女孩子。
如果我站上板凳,他们只准会看猴儿似的拢上来看,甚至还会耍猴儿。
我料想不会有人好好儿听。
学校里有些古板人家的“小姐”,只要说“家里不赞成”,就能豁免一切开会、游行、当代表等等。
我周末回家就向父亲求救,问能不能也说“家里不赞成”。
父亲一口拒绝。
他说:“你不肯,就别去,不用借爸爸来挡。
”我说,“不行啊,少数得服从多数呀。
”父亲说:“该服从的就服从;你有理,也可以说。
去不去在你。
”可是我的理实在难说,我能说自己的脸皮比别人薄吗?父亲特向我讲了一个他自己的笑话。
他当江苏省高等审判厅长的时候,张勋不知打败了哪位军阀胜利入京。
潜移默化的人物素材
潜移默化的人物素材
在杨家,父亲杨荫杭一辈子行事低调,对孩子们的管教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他虽然从来不打骂孩子,但也不会娇宠孩子。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在这个家庭里是一律平等的。
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凡事力求能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杨荫杭这么先进的家庭教育思想,放到现在也是非常了不起的,试想,有多少家庭中的父母能做到民主平等地教育孩子呢?
杨绛的父亲如此,母亲也是如此。
母亲唐须嫈每天为家庭忙碌,跟从不过问家务事的小姑子们也从不计较。
她将一切身外之物都看得很是淡漠,比如,在遇到好的东西时,她也本着别人优先、自己有没有都无所谓的态度。
这样的母亲,在潜移默化之中无形地感染了成长中的杨绛,形成了她一生中都不争的性格。
杨绛出生并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真是幸运!
在少年时期,杨绛在父母的熏陶下,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融入生活,也在父母的教导下,形成了受用一生的判断力和自控力。
在岁月的渐染里,在父母的熏陶下,杨绛在心底已有了自立自强,淡泊名利的心志。
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家庭的美好熏陶。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榜样,也是他人生的教练。
父母的言传身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人生。
要想让自己的孩子也优秀,那做父母的请先学着优秀吧。
优秀人物传记《杨绛传》读书心得
优秀人物传记《杨绛传》读书心得优秀人物传记《杨绛传》读书心得1百年人生,历经沧桑,阅历世事,平静温和。
那一世的荏苒岁月里,杨绛先生走过了真正的艰辛与苦难,走出了历经岁月洗礼后的平淡与美好。
她的从容淡静里的生命真性情,有亲情的滋养,更有自己对生命的挚爱与对梦想的坚守。
杨绛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里,这里的"大户"更多的是指家族精神的高贵,高贵的精神靠的是经典书籍的涵养,小小的杨绛在父亲的书房里构建起了自己后来的精神家园,更习得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在幼小的杨绛灵魂里埋下了爱读书的种子,他对小女儿的爱都呈现在了无言的教诲里,他身体力行地影响着小杨绛的成长。
他的恬淡寡欲、他的静心于书、他的大爱无言宛若江南水乡里的烟雨润泽了一颗幼小的心,使之丰盈、安静。
父亲对儿女无私而恰当的爱一直陪伴着儿女的成长,他给了女儿正确的人生态度,他教会了女儿思考。
在女儿面对问题的时候,杨荫杭从来都不直接给出女儿一个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给她一个方向,让女儿自己去选择、去解决,父亲的鼓励给了杨绛最坚定地选择的动力。
在这样的家庭里杨绛学会了如何去爱、怎样去直面困难,这成了杨绛一生的处事生活哲学,也是杨绛一生的财富。
杨绛生于乱世,饱经离乱之苦,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自己一生的挚友、爱人、情人先于自己而离开,在她105年漫长的人生里,历经曲折动荡,饱经岁月打磨,但她始终不改初心,始终保持明媚从容、淡定优雅。
她把她的一生,活成了一个典范。
她生命里的那些苦难越发沉潜为从容平静的性格。
不管世事如何纷扰,也无论外界对她有何等赞誉,她始终都在自己挚爱的文学里书写着动人的亲情、爱情、友情,她从未因外界而变过一分一毫,她始终是那个如深谷幽兰般的女子,在岁月里温婉如初。
文学里的百态人生教会了杨绛先生从容优雅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爱让杨绛先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会了淡然,杨绛用爱演绎了最美好的爱情与婚姻。
他们的爱始于在最对的时间有了最美的相遇,那时一种"你刚好成熟,我刚好温柔"的爱情。
回忆我的父亲读后感
回忆我的父亲读后感【实用版3篇】篇1 目录1.引言:介绍《回忆我的父亲》这本书的背景和作者2.内容概述:介绍书中讲述的父亲的形象和特点3.感受和启示:分享读后感,以及这本书给作者带来的影响和启示4.结论:总结全文,表达对父亲的感激和敬意篇1正文《回忆我的父亲》是一本由杨绛先生所著的回忆录,书中详细记录了她与父亲杨荫杭的生活点滴。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感受到了父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他们无私的关爱和支持。
书中的父亲形象慈爱而严谨,他不仅关心女儿的生活和学习,还会教导她做人的道理。
在杨绛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始终是她坚强的后盾,为她提供了一个无忧无虑的成长环境。
与此同时,父亲还注重培养女儿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她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这种教育方式让杨绛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上始终充满信心和勇气。
读完这本书,我被杨绛的父亲深深地打动。
他那无私的父爱,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我的父亲也是一个慈爱的人,他总是默默地支持我,关心我的成长。
在我遇到困难时,他总是耐心地开导我,让我在逆境中不断成长。
在我心中,父亲就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和朋友。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示是,我们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学会感恩和回报。
同时,我们也应该努力成为一个像杨绛父亲那样的人,用自己的关爱和支持去影响和帮助别人。
总之,《回忆我的父亲》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父爱的伟大。
我要向杨绛的父亲学习,努力成为一名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
篇2 目录1.引言:介绍《回忆我的父亲》这本书的背景和作者2.主体:分析书中描述的父亲形象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情3.结尾:总结读后感,并表达对父爱的敬意和感激篇2正文《回忆我的父亲》是一本由著名作家朱自清所写的散文,描述了他对已故父亲的深切怀念。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被作者对父亲那浓厚的感情所打动,同时也对父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朱自清在文章中描绘了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父亲形象。
他的父亲是一个严肃、认真、负责任的人,对家庭和孩子都有着极高的期望。
关于杨绛的作文600字
关于杨绛的作文600字一、杨绛的一生与《四世同堂》杨绛,中国现代作家,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和翻译家。
她一生的成就无愧于中国文化界的代表人物。
在她的作品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四世同堂》。
这是一本以家庭为背景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和家庭纠葛的故事。
在书中,杨绛以自己的真实家庭为蓝本,描述了充满亲情与矛盾的上海某家四世同堂的家庭生活。
小说以一个弱女子陈娇凤的视角展开,通过她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她与老公李家许多不解之处,以及四代人之间的矛盾与纠结。
而作为女性,她又深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常常徘徊在独立自主与传统贞节观之间。
小说通过描写她的生活琐事和内心的挣扎,刻画了一个善良、智慧却又不幸的女性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杨绛在《四世同堂》一书中有着极高的文采,她运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家庭中出现的各种纷争和矛盾,情感真实而饱含力量。
这本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更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与融合。
《四世同堂》充满哲理意味,它以凛冽的笔触揭示了中国家庭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杨绛通过对陈娇凤一家的描写,揭开了一个传统家庭中困扰着中国人许多的痛点,引发人们对传统观念和现代思潮的反思。
小说中强调家庭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呼吁人们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血缘联系,这无疑对当今中国社会正常家庭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四世同堂》这部作品,杨绛将她对家庭的理解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她的才华和智慧使得这部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描写一个个普通家庭中发生的琐事,她让人们思考家庭与个人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进而反思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因此,《四世同堂》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二、杨绛对婚姻与家庭的思考杨绛是一位中国作家、散文家,她以《《四世同堂》一书而名声大噪。
这本书以家庭为背景,揭示了理念的冲突与实践的困境, 在描绘人物性格,情感纠葛方面有高超才情的她, 用平实的文字,却读者共鸣。
我们仨中描写父亲和女儿的片段
我们仨中描写父亲和女儿的片段在《我们仨》这部作品中,作者杨绛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父亲和女儿之间许多动人的片段。
这些片段中所蕴含的温情和情感让人深深感动,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家庭、亲情和人生的意义。
以下我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这些片段,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估。
作者用简洁而真挚的语言,将父亲的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
他的心地善良、平易近人,对待女儿充满慈爱和关怀。
在父亲为女儿提供的精神支持和教育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女儿的爱与期许。
在这些片段中,父亲对女儿的关爱和教导无处不在,甚至细微的举动都能触动人心。
这种父爱的表达方式极具感染力,让人为之动容。
在片段中,女儿对父亲的理解和回应也让人印象深刻。
她用美好的文字描绘了父亲的一举一动,对父亲的话语和行为给予了独特的解读和感悟。
这种对父亲情感的表达,既贴近生活,又充满睿智和深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父亲和女儿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依存的情感纽带,也成为了整个作品极具感染力的一部分。
在这些片段中,对家庭和亲情的思考也贯穿始终。
作者透过父亲和女儿的关系,探讨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的意义。
他们之间的小细节和日常琐事,都凝聚了家庭成员之间深厚的感情。
在这种情感交流和彼此扶持的氛围中,读者不仅看到了父亲和女儿之间的亲情,也深刻体会到了家庭的温馨和力量。
对于这些片段,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是,它们不仅是对父亲和女儿之间情感的真实呈现,也是对生活、亲情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这种家庭之爱无疑是一种珍贵的情感财富,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深远的启示。
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应该珍惜和呵护家庭之爱,用心感受那份温馨和坚守。
《我们仨》中描写父亲和女儿的片段深刻而感人,让人不由得思考与感悟。
看似平凡的家庭之爱,却蕴含着无限的力量和温情。
我相信,在阅读这些片段之后,每个人都会在心灵深处找到一份温暖和慰藉。
愿我们都能像书中的父亲和女儿一样,珍惜和传承这份珍贵的亲情。
父亲是一位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绅士,他总是那么温暖地微笑着,用他的坚定和信念引导着女儿成长。
记杨绛父亲杨荫杭先生
记杨绛父亲杨荫杭先生杨绛是中国现代文化领域的一位重要代表,她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之变迁以及其对人文艺术精神之影响。
而在她的人生经历中,她的父亲——杨荫杭先生,也曾给她带来不少的启示和影响。
因此,本文将以杨荫杭先生为主题,谈谈他对杨绛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
杨荫杭先生,出生于1894年的江苏宜兴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从小就表现出超常的才华,十分擅长文学、绘画和音乐等方面。
那时候的中国社会正处于风云变幻的时期,杨荫杭也很快地意识到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放弃了早年的文艺天赋,开始投身于社会变革的大潮中。
1923年,杨荫杭加入了上海工人联合会,活跃于革命斗争的最前线。
1924年,他和他的同事们一同创立了“文学研究会”,以此为起点,杨荫杭投身于中国文学的研究之中,并通过自己的文字和行动,为中国文学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杨荫杭先生的整个人生可以说是与文学紧密相连的。
他不但是中国近代白话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在文化运动和革命斗争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文学作品,则是深受读者喜爱。
其中,《革命时期的短篇小说》和《我的古筝》是极其经典的作品之一。
然而,杨荫杭先生的生平最为出彩之处,应该是他对文学教育的贡献了。
他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自己的文学教育工作,后来又加入了上海市艺术专科学校举办的教育部文化教员培训班讲师队伍。
1940年代初期,他又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兼职教授,担任了音乐史和西方音乐欣赏两门课程的教学。
他在理论著作方面的贡献也不小,代表作有《音乐欣赏与鉴赏》等。
对杨绛及其家庭而言,杨荫杭先生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据杨绛女士自己回忆,她曾称赞自己的父亲是“一位百科全书”,他有着深厚的人文知识及精湛的文学天赋,而这些知识都被成功地传承下去。
在杨绛女士的成长过程中,杨荫杭先生常常与她交谈有关文学的话题,为她启发思考和写作。
此外,杨荫杭先生还十分注重子女的教育,他有意义地给杨绛和她的兄长姐妹们取了很有文化素养的名字。
描写父亲的抒情散文写父亲的散文
描写父亲的抒情散文写父亲的散文杨绛先生在《回忆我的父亲》一文中,用温暖又怀念的笔调,刻画出一个睿智、善良的父亲。
阅读间隙,我不由感慨良多。
天下奇女子有几何,其中杨绛先生更是近代奇女子的典范,她的果敢、理智、冷静、聪慧,是我所钦羡的,她以一个独立女性的姿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无数人的赞誉。
都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杨绛先生的笔触间,我能感悟到她的父亲给她这一生带来的深远影响。
而与此同时,我也不期然地想起了我的父亲。
母亲予我,总是如春风拂细雨般温柔,冬日遇暖阳般欣喜。
而父亲,则像那巍峨的泰山,一直威严地屹立在记忆当中。
至今,我仍记得那一日,当时的我还在读大学,母亲来电,说父亲前几日不小心摔了一跤。
我心中一惊,已顾不上课业,焦急给父亲去电,询问他身体现在,还有哪处不适,催促他去往医院,好好检查,以防万一。
孰料,父亲却先劈头问了我一句:“你现在可在上课?”我愣住了,下意识答了声是,父亲的话语顿然变得严厉起来:“赶紧去上课!事情待你下课再说!当初与你说的难道忘了不成!”严厉的斥责让我回了神,记忆中的父亲尽管时常面带严肃,但却极少用如此严厉的语气同我讲话。
直至此时,我蓦然惊醒,原来父亲,仍是记忆中那般严谨认真,行事一丝不苟。
虽说我心中担忧父亲,却也不愿违背他的意愿,连忙打起精神,带着那股子认真劲儿扎进课堂当中。
直至下课,才能够抽得几分空闲给他打了个电话。
此时的父亲才温和起来,在电话那头叹息了一声,道:“本来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不小心摔了一下,也没摔着何处,不用去医院。
”我不放心,仍旧坚持:“所幸您现在的工作也尚未繁忙,不如去看看,也好让我放心。
”得到父亲的答应,我才放下来这颗悬着的心。
那些担忧的心绪之后,我才恍然,在不知不觉中,父亲真的变老了,已不再如我印象当中那般年轻健朗。
回忆起父亲年轻时,许多事情已过去许久,却又记忆犹新。
父亲作为人民警察,极具责任感,对待工作从不马虎。
小时候,父亲与我和母亲相伴的时光少之又少,因为他总是在工作岗位上奔忙。
抒情散文《父亲》
抒情散文《父亲》抒情散文《父亲》今年父亲七十岁。
父亲干了一辈子的农活,拉扯大了我们弟兄四个,还有一个妹妹。
父亲的身体一直很硬朗,到现在仍然种着十四五亩农地,他从不依靠我们。
他说我们在外上班都不容易。
我们一直劝他不要再种地,他只是说:逢秋过麦你们回家帮帮忙就行了,再种上几年,以后再说吧,你们日子也很紧。
他不愿意拖累我们。
平时父亲话语不多,但是他对自己的身体有数。
父亲的病和我的谎言07年春天,父亲得了脑血栓,那段时期,母亲去了我小弟家,家里只有父亲一人。
正巧村里有人娶亲,父亲去帮忙,中午喝高了。
当我赶回家去时,父亲正躺在床上,还在说着醉话。
事后父亲还自豪地说:那一帮年轻的看我年纪大了,想跟我飙酒,哼,我全把他们放趴下了。
第二天,母亲回家后发现父亲嘴有点歪,左手有点哆,腿有点撇。
忙把他送到了医院,医生检查后说是轻微脑血栓,不严重,输几天水就好了。
然而,父亲从此很少说话,即使偶尔说话了,也无非嗯、啊之类的简短的回应。
临出院时,我在饭店安排了一顿饭,想让他换换环境,然而父亲只是在椅子上坐着,仍然很少说话,只是看着孩子们蹦蹦跳跳,说说笑笑。
出院时医生嘱咐戒烟戒酒,但是没有给开药。
说是过几天,再在农村门诊上输上几天水就行了。
几天后,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很少说话,烟酒都戒了,而且父亲还执意要把住院花的几千块钱给我,还说父亲不想拖累我们。
我考虑到可能父亲感到压力很大,或许以为医院没给开药,是不是因为自己的病没法治了,大家都在瞒着他。
第二天,我开了两大瓶钙片,足够父亲吃半年的,我还撒谎说是主治医生给开的,老人脑血栓治好了,更需要补钙。
还撒谎说脑血栓不算病,血液净化了,流淌顺畅了,就栓不住了,过几年发明了血液净化仪,医生会定期把血抽出来,净化好了以后再输进去,就栓不住了,不过要补钙,身体需要硬朗点。
父亲定定地看着我,似信又似乎非信,当听到要补钙时,摸了摸自己的脖子,笑了像是纳闷自己怎么还需要补钙。
杨绛之所以成为杨绛,是因为她有一位好父亲
杨绛之所以成为杨绛,是因为她有一位好父亲杨绛是国学大师。
父亲杨荫杭是东西方法律方面的专家,他19岁时考入南洋公学;21岁由官费派送日本留学。
回国后因鼓吹革命,被清廷通缉,筹借了一笔款子,再度出国赴美留学,后任江苏省、浙江省高等审判厅厅长等职。
教育孩子自食其力杨荫杭不主张置办家产。
他之所以反对置家产,不仅图省事,还有一套自己的原则。
他认为,经营家产,对本人来说,太耗费精力,甚至把自己降为家产的奴隶;对子女来说,家产是个大害。
他常说,某家少爷假如没有家产,可以有所作为,现在可“吃家当”,使他成了废物,不图上进。
他曾经明明白白地说过:“我的子女没有家产,我只教育他们能够自立。
”他主张,人人都该自食其力,不能不劳而食。
平时,假如孩子们对某一件东西非常艳羡,他就对孩子们说:“世界上好东西多着呢……”意思是说,要想得到,你得自己去争取。
其实,这是在对子女进行劳动和艰苦奋斗的教育。
有时候也像孩子杨荫杭在孩子们面前,凝重威严。
尽管他从不打骂孩子,可孩子们都怕他。
当年,杨绛的先生钱钟书,初次见杨绛的父亲时,也觉得有点儿怕,后来,他对杨绛说:“爸爸是‘望之俨然,接之也温’。
”儿女们虽然说怕父亲,却和父亲很亲近。
他喜欢饭后被孩子们围绕着一起吃点甜食,常要母亲买点好吃的东西“放放焰口”。
杨绛11岁的时候,放暑假在上海,看见路边牵着草绳,绳上挂满了纸做的小衣小裤,听人家说“今天是盂兰会,放焰口”。
她觉得很奇怪,“放焰口”可是她家常用的词儿,不论是吃的、用的、玩的,都可以要求“爸爸,放焰口” !小时候,杨绛跟着父亲的时候居多。
每天早饭后,她给父亲泡一杯酽酽的茶。
父亲饭后吃水果,她削皮;吃风干栗子、山核桃等干果,她专司剥壳。
父亲午休,她坐在旁边看书。
冬天,父亲还帮他们兄弟姐妹做冰淇淋。
孩子们不会做,求父亲出主意。
怕母亲反对,父亲就让孩子们到他的书房里去做。
顺其自然的教育杨绛在上学时,很少有100分。
父亲知道了,从不批评,也不嘲笑。
杨绛的散文精选《记杨必》
杨绛的散文精选《记杨必》杨绛的散文精选《记杨必》一九三八年秋,我回上海看望爸爸。
妈妈已去世,阿必已变了样儿,人也长高了。
她在工部局女中上高中。
爸爸和大姊跟我讲避难经过,讲妈妈弥留时借住乡间的房子恰在敌方炮火线上,四邻已逃避一空,爸爸和大姊准备和妈妈同归于尽,力劝阿必跟随两位姑母逃生,阿必却怎么也不肯离去。
阿必在妈妈身边足足十五年,从没有分离过。
以后,爸爸就带着改扮男装的大姊和阿必空身逃到上海。
逃难避居上海,生活不免艰苦。
可是我们有爸爸在。
仿佛自己还是包在竹箨里的笋,嵌在松球里的松子。
阿必仍是承欢膝下的小女儿。
我们五个妹妹(弟弟在维也纳学医)经常在爸爸身边相聚,阿必总是个逗趣的人,给大家加添精神与活力。
阿必由中学而大学。
她上大学的末一个学期,爸爸去世,她就寄宿在校。
毕业后她留校当助教,兼任本校附中的英语教师。
阿必课余就忙着在姐姐哥哥各家走动,成了联络的主线。
她又是上下两代人中间的桥梁,和下一代的孩子年龄接近,也最亲近。
不论她到哪里,她总是最受欢迎的人,因为她逗乐有趣,各家的琐事细故,由她讲来都成了趣谈。
她手笔最阔绰,四面分散实惠。
默存常笑她“distributingherself”(分配自己)。
她总是一团高兴,有说有讲。
我只曾见她虎着脸发火,却从未看到她愁眉苦脸、忧忧郁郁。
阿必中学毕业,因不肯离开爸爸,只好在上海升学,考进了震旦女子文理学院。
主管这个学校的是个中年的英国修女,名MotherThornton,我女儿译为“方凳妈妈”。
我不知她在教会里的职位,只知她相当于这所大学的校长。
她在教员宿舍和学生宿舍里和教员、学生等混得相当熟,“方凳”知道杨必向往清华大学,也知道她有亲戚当时在清华任职。
大约是阿必毕业后的一年——也就是胜利后的一年,“方凳”要到北京(当时称北平)开会。
她告诉杨必可以带她北去,因为买飞机票等等有方便。
阿必不错失时机,随“方凳”到了北京。
“方凳”开完会自回上海。
阿必留在清华当了一年助教,然后如约回震旦教课。
《父亲》散文原文
《父亲》散文原文父亲,是生命中最伟大的存在。
他们用坚实的臂膀托起我们的成长,用无私的爱培育我们的未来。
他们是我们的引路人,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对于每个人来说,父亲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意义。
父亲,是一座坚固的城堡。
他们用坚毅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给予我们坚实的后盾。
他们在我们跌倒时,伸出温暖的手,帮助我们重新站起来。
他们是我们的避风港,无论何时何地,总能给予我们力量和支持。
父亲,是一片广阔的海洋。
他们以智慧和经验,开启我们的视野,引导我们在人生的航道上航行。
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和言传身教,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他们是我们的导师,每一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次重要的学习和成长。
父亲,是一束温暖的阳光。
他们用温和的笑容和关怀的目光,给予我们无穷的温暖和爱意。
他们时刻守护着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个温馨的家。
他们是我们的依靠,无论何时何地,总能感受到他们对我们的深深的爱。
父亲,是一面坚实的旗帜。
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和责任感,引领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他们是我们的楷模,我们时刻以他们为榜样,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在教导着我们,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正直和坚持。
父亲,是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焰。
他们用无私的奉献和付出,为我们点燃生命的希望和激情。
他们是我们的支持者,永远在我们身后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
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相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能够勇往直前。
父亲,是一首动人的乐曲。
他们用深沉的爱和关怀,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乐章。
他们的陪伴和关心是我们心灵的安慰,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再感到孤单和迷茫。
他们是我们的知己,我们与他们的交流总是那么自然和愉悦。
父亲,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和美好。
他们用自己的爱和关怀,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茁壮成长。
他们是我们的守护神,无论何时何地,总能给予我们无尽的力量和鼓励。
父亲,是一份值得感恩的恩赐。
他们默默付出,却从不期待回报。
他们用自己的无私和奉献,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温馨的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父亲的美文] 杨绛写父亲的美文
父亲的爱是深沉的,它像一杯浓茶,开始时是苦的,细细品味却有缕缕的清香。
父亲的爱像一面湖泊,儿女任何的不适都会惊起一片涟漪。
父亲的爱会陪我走过孤独,走过失败,走向成功。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写父亲的美文,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写父亲的美文1
如果说母亲是家中的一把大伞,那父亲就是支撑伞的支架,如果说母亲是房子的话,那父亲就是房子的承重墙。
小时候,望着父亲的高大的背影,便不由的有了一种安全感,那时父亲一般不会打我,不像别人的那种凶狠的父亲,那时,父亲一到周六周日就会带我出去玩上一茬。
那时的父亲是慈爱的。
上了初中以后,我得学习任务加重了,但是我却并没放在学习上,导致几次考试下了排名都不是特别理想,这时我的父亲也是特别的心急,后来一次家长会之后父亲把我给训斥了一顿,这时我对父亲也产生了一些胆怯。
每次开家长会我都是心惊动跳的,最害怕老师让我们同学先回去,这时我的心恐惧之至,便会和朋友交流一下以缓和紧张的情绪,但是一般还是会紧张,回到家后不敢打开电视生怕父亲会把我给训斥一顿。
直到一次期末考试之后的家长会,父亲气汹汹的来到了家里,把我给吓傻了,拿着成就单啪的一声就扔到了桌子上,这时我的心里的也嘭一声,手心也冒出了汗。
果然他的怒火全发在了我的成绩和最近的表现上吗,父亲狠狠的把我揍倒在了地上这是我第一次受到父亲的打击。
我的心里也深记了这一次打击,不敢在学习上三心2意了,从此我的成绩也在他的那一次打击上被慢慢的给带动了。
原先的时候,晚上写作业只写到7点30就完成了。
那不是用功,也不是精力集中,而全是蒙的,现在再也不敢蒙作业了,生怕在被父亲揍上一下。
现在我开始用功。
现在,老师终于不太找我了,原先我可是办公室的常客啊,现在我一般不大被老师请去办公室喝咖啡了。
现在我已经有了我的学习的目标了。
就等着这一个目标让我实现了。
这不是马上就要历史和生物一摸了,我会拿出被打之后那一种不服气的心态来迎接这一次考试的。
父亲等着瞧吧,下一次我一定不会让你再有打我的机会了。
我也不会再有紧张的心态来迎接家长会了。
学习好生于严父,安乐生处于腻父,慈父不如刃父,仁父不如严父。
关于写父亲的美文2
说起我的老爹啊,还真是与一般的父亲不大一样。
别的父亲一般都是威严,对孩子要求极高的。
虽说我老爹也不是对我要求不高,可是因为我是一个标准的公主性子,所以是女儿为宝贝的父亲只能无条件服从了。
在别人家里,大部分都是父亲管账,母亲洗衣做饭干家务,可是在我们家却是截然不同,我们家的所有正餐都是老爸包了,记得有一次,老爸外出,老妈破天荒烧一回饭。
其结果可想而知,俺吃了三天泡面,待老爸回来那天,我立马抱着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诉说怎么被老娘“虐待”的,宠我宠惯了的老爸立即放下行李,去菜市场。
一小时过后,桌子上就放满了我爱吃的菜。
从此,老爸就坐稳了我心中无可取代的位子上。
在同龄人中,老爹应该看起来算是比较年轻的了,嘻嘻,看穿着就知道嘛!时尚的外套加牛仔裤和休闲鞋。
有时我经常调侃他:“哇塞!老爹啊,你年轻时应该算是个帅哥吧?!”“切,难道我现在很老吗?当然帅喽,要不然能追到你老妈吗?想当年我可是打败了许多竞争对手呢!”唉,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我的自恋也许就是老爸遗传的吧!而每当我与老妈说起老爸
的自恋时,老妈也由衷地感叹:“是哦!他经常这样,以前每次逛街他都是看男装看个不停。
”
听完老妈的话,我很想验证一下。
一次星期六,我拉着老爸去陪我逛街,可是老爸却不像老妈所说的那样,而且时不时的还给我一些建议。
逛了一天,有些累了,老爸请我去饭店吃饭,我边吃边问:“老爸啊,老妈跟我说你每次逛街都直奔男装,可是你今天怎么陪我逛得那么带劲啊?!”
“唉……”老爸叹了口气,“以前因为我太自私了,逛街时总是忽略***,现在想想觉得太不应该,而且现在是陪‘公主大人’逛街,当然要尽心尽力喽!”听完老爸的话,我觉得他说得十分诚恳,我很受感动。
为了女儿,他改掉了多年以来不大好的习惯,我真的很感谢他!
真的很想对他说:“帅哥老爹,我爱你哟!”
关于写父亲的美文3
在我的世界里,一直屹立着一位巨人。
他,会很疼我尽管他很严肃;会理解我鼓励我哪怕他不苟言笑。
他是我的生命之源,我的唯一不可替代。
他是我的导航,没有他的指引,我早已迷失方向;他是我的空气,没有他的生活,我会窒息般痛苦。
是的,他就是我的父亲,我心目中的巨人。
刚刚记完新学的课文,夜已很深了,一切都很安静。
此刻困乏得最渴望的无非是休息了。
隐隐约约听到书房传出的阵阵咳嗽声。
难道是父亲还没有睡吗?疑惑地走出房间,书房的门是半掩的,往门缝一探,果真是父亲。
他坐在桌前算着账单,忙碌了这么多年,他的岁月开始沧桑了,他需要戴眼镜了。
灯光下,他的侧脸显得那么疲惫和苍老,头发上似乎又增添了几根银丝。
不知道为什么,每每看到父亲这样的身影,心里总是隐隐作疼,好像心中的巨人要倒了,而我努力地搀扶他,却显得那么无力。
我什么都不能为他做,只能学习,努力学习!前几天,父亲生病了,他躺在床上好些天才恢复,那时候的他多么无助,我看得好心疼。
我深深地意识到,巨人的年轻已被岁月无情地夺走了。
而我长大了,不能总是依赖着他。
九年前,是父亲教我学会独立。
那是我读一年级时,除了开学第一天,父亲带我去上学。
以后的日子,父亲让我自己走去上学,他说,小孩子就要从小学会独立。
我埋怨着父亲不爱我。
那时候,家里离学校不是很远,我每天都按时背着书包去上学。
却总是在那个转角处隐隐约约感觉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转身仔细看,只是来来往往的人群。
三年级时,父亲来到广州。
我总是告诉母亲:“我想念爸爸了。
”母亲告诉我,当初我所说的熟悉身影就是父亲。
原来,所谓的“不在乎”是这样的用心良苦。
我恍然大悟,是父亲铸就了我的独立。
父亲的文凭不是很高,可他了解的知识却仿佛无止境。
我总爱听父亲讲的故事,不管是历史、现代还是国际等,都是那么津津有味。
《三国演义》是我喜欢的一部书,但比起看《三国演义》,我更喜欢听父亲给我讲这里面的传奇故事。
父亲永远是屹立在我心目中的巨人,永远是我敬佩的人,只是历经漫漫坎坷大道,巨人有些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