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热处理

合集下载

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

• 表面淬火目的: • ① 使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极 限; • ② 心部在保持一定的强度、硬度的条件下, 具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即表硬里韧。 • 适用于承受弯曲、扭转、摩擦和冲击的零 件。
火焰加热
感 应 加 热
(二)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 中加热和保温,使介质中的某些元素渗入工 件表层,从而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组织和 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r Text
ADD YOU TITLE
title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title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ADD YOU TITLE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title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ADD YOU TITLE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第6章 钢的热处理

第6章 钢的热处理
加工性能;节省金属降低成本。 4 热处理分类
保温
普通热处理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表面淬火
表面热处理
时间
化学热处理
预备热处理、最终热处理 毛坯成型 → 预备热处理 → 机械加工(粗加工)→ 最终热处理 → 精加工
5 状态图中三条重要线及加热和冷却速度对线的位置的影响
A3 A1 0 0.77 2.11 4.3 6.69
硬度650HB,塑性和韧性差
原因:碳过饱和程度大,晶格畸变大,
淬火内应力大,存在显微裂纹,
容易导致脆性断裂的出现,微 细孪晶存在破坏了滑移系使脆 性增大,塑性和韧性差。
孪晶M
M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含碳量
M 转变是在 Ms ~ Mf 进行。
残余A量随含碳量的增多而增多,即C↑ → A残↑
(三)影响C曲线的因素
1 碳的影响
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C曲线上部
多出一条先共析相析出线。
A过转变前,亚共析钢析出F,过共析钢析出Fe3C 剩下的A过达到共析成分,再发生P类型转变。
共析钢C曲线最靠右,所以:共析钢A过最稳定。
亚共析钢随含碳量↑, C曲线向右移, A过稳定性↑。
过共析钢随含碳量↑, C曲线向左移, A过稳定性↓。
A+F F+P
A + Fe3CⅡ P+ Fe3CⅡ
2 冷却介质的选择
保证有足够的冷却速度V冷>Vk;
V冷↑→ 热应力和组织应力↑ 650 ℃~ 400℃: V冷要快
650℃ 550℃ 400℃
vk
常用淬火介质:水、盐水、矿物油
水:在650℃~400℃冷速很大,对A稳定性较小的碳钢非常有利。 但300 ℃~200 ℃冷速仍很大,组织应力大,易变形和开裂。 盐水:由于NaCl晶体在工件表面析出和爆破,破坏包围在工件表面的 蒸 汽膜,使冷速加快,而且可以破坏加热产生的氧化皮,使其 剥落。盐水淬火容易得到高硬度和光洁表面。但300 ℃~200 ℃ 冷速仍很大,组织应力大,易变形和开裂。 适用于形状简单、硬度要求高、表面要求光洁、变形要求不严格 的碳钢零件,如:螺钉、销钉、垫圈等。 矿物油:冷却能力弱:650℃~550℃,18℃水的冷却强度为1, 则50℃

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
一、热处理的定义
热处理是指金属在固态下经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和结
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过程。
保温 温度 临界温度 冷 加 热 却 时间
热处理工艺曲线示意图
钢的热处理-热处理的基本概念
二、热处理的基本要素和作用
热处理的三大要素
①加热( Heating) 目的是获得均匀细小的奥氏体组织。
种类: 扩散退火、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
第二类退火:
目的和作用: 以改变组织和性能为目的,获得以珠光体为主的组织,并使钢中的珠光体、 铁素体和碳化物等组织形态及分布达到要求。 种类: 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
钢的热处理-钢的退火与正火
完全退火(Complete Annealing)
热处理的作用
改善钢(工件)的力学性能或工艺性能,充分发挥钢的性能潜力, 提高工件
质量,延长工件寿命。
重要结论:
材料是否能够通过热处理而改善其性能,关键条件是材料在加热和冷却过程 中是否发生组织和结构的变化。
钢的热处理-热处理的基本概念
三、热处理的类型
1.按加热、冷却方式及钢的组织、性能不同分类
时间 / s
马氏体转变时产生的组织应力。
温度 / C
Ms
理想淬火介质的冷却曲线
钢的热处理-钢的淬火与回火
常用淬火介质:
①水 特点:经济,冷却能力较强,但在Ms点附近冷速过快。 适用范围:碳钢。 盐水:盐或碱的水溶液,高温冷却能力比水强,适用于碳钢。 ②油
特点:低温区(Ms点附近)冷速缓慢,可有效降低变形和开裂倾向,
两个方面的问题:
冷却速度大,容易获得马氏体。 冷却速度大,内应力大,工件变形和开裂的倾向大。

第六章 钢的热处理

第六章 钢的热处理
第六章 钢的热处理
第一节 概述
热处理的概念
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 或合金在一定介质中加 或合金在一定介质中加 保温和冷却, 热、保温和冷却,以改 变材料整体或表面组织, 变材料整体或表面组织, 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 艺。 热处理工序 预备热处理—为随后的加工(冷拔、冲压、切削) 预备热处理 为随后的加工(冷拔、冲压、切削)或进一步 为随后的加工 热处理作准备的热处理。 热处理作准备的热处理。 最终热处理—赋予工件所要求的使用性能的热处理 最终热处理 赋予工件所要求的使用性能的热处理. 赋予工件所要求的使用性能的热处理
残余Fe3C溶解
4. 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延长保温时间, 延长保温时间,让碳原子 充分扩散, 充分扩散,才能使奥氏体 的含碳量处处均匀。 的含碳量处处均匀。
A 均匀化
第二节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共析钢奥氏体化过程
第二节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二)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奥氏体形成过程
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与共析钢的区别是有先共析 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与共析钢的区别是有先共析 其奥氏体的形成过程是先完成珠光体向奥氏体的 相。其奥氏体的形成过程是先完成珠光体向奥氏体的 转变,然后再进行先共析相的溶解 这个P→A 先共析相的溶解。 P→A的转变 转变,然后再进行先共析相的溶解。这个P→A的转变 过程同共析钢相同,也是经过前面的四个阶段。 过程同共析钢相同,也是经过前面的四个阶段。 对于亚共析钢,平衡组织F+P,当加热到AC1以上温 对于亚共析钢,平衡组织F+P,当加热到A 亚共析钢 F+P 度时,P→A, 的升温过程中,先共析的F 度时,P→A,在AC1~AC3的升温过程中,先共析的F逐 渐溶入A 渐溶入A, 对于过共析钢,平衡组织是Fe +P,当加热到A 对于过共析钢,平衡组织是Fe3CⅡ+P,当加热到AC1 共析钢 以上时,P→A, 的升温过程中, 以上时,P→A,在AC1~ACCM的升温过程中,二次渗碳体 逐步溶入奥氏体中。 逐步溶入奥氏体中。

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

3.残余渗碳体溶解
在奥氏体形成过程中 , 铁素体比渗碳体先消 失,因此奥氏体形成之 后,还残存未溶渗碳体。 这部分未溶的残余渗 碳体将随着时间的延 长,继续不断地溶入奥 氏体,直至全部消失。
• 4.奥氏体均匀化 • 渗碳体完全溶解后,奥
氏体中碳的浓度分布并 不均匀 ,原先是渗碳体 地方碳浓度高,原先铁 素体的地方碳浓度低。 必须继续保温,通过碳 的扩散,使奥氏体成分 均匀化。
共析钢奥氏体化过程
二、奥氏体晶粒大小及其控制
• 奥氏体的晶粒大小对钢随后的冷却转变及转变产 物的组织和性能都有重要影响。
• 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往往导致热处理后钢的强度与 韧性降低,并容易导致工件的变形和开裂,工程 上往往希望得到细小而成分均匀的奥氏体晶粒, 因此应在热处理加热时控制奥氏体的晶粒大小。
• 5.热处理分类 • 根据加热、冷却方式及钢组织性能变
化特点不同,将热处理工艺分类如下:
退火
普通热处理
正火 淬火
回火
表面淬火—感应加热、火焰加热、
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
电接触加热等 化学热处理—渗碳、氮化、碳氮
共渗、渗其他元素等
控制气氛热处理
其他热处理
真空热处理 形变热处理
激光热处理
热处理的三要素: 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冷却方式
式中: n表示放大100倍时,1平方英寸(6.45cm2) 上的晶粒数。n越大,晶粒越细,晶粒度等级越 高。
2.实际晶粒度和本质晶粒度
✓ 某一具体热处理或热加工条件下的奥氏体 的晶粒度叫实际晶粒度,它决定钢的性 能。
• 钢在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用本质 晶粒度来表示。
• 钢加热到930℃±10℃、保温8小时、冷却 后测得的晶粒度叫本质晶粒度。如果测得 的晶粒细小,则该钢称为本质细晶粒钢, 反之叫本质粗晶粒钢。

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

二、钢的热处理金属材料在固体范围内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内部组织,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方法称热处理。

热处理的种类很多,根据其目的、加热和冷却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及其他热处理方法。

普通热处理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有表面淬火(感应加热、火焰加热等)、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等);其他热处理有真空热处理、变形热处理和激光热处理等。

热处理方法虽然很多,但都是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组成的,通常用热处理工艺曲线表示。

图1-34热处理工艺曲线示意图一、钢的普通热处理根据加热及冷却的方法不同,获得金属材料的组织及性能也不同。

普通热处理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

普通热处理是钢制零件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序。

退火1.退火工艺及其目的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实际生产中常采取随炉冷却的方式。

退火的主要目的:①降低硬度,改善钢的成形和切削加工性能;②均匀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③消除内应力。

2.常用退火工艺方法根据处理的目的和要求的不同,钢的退火可分为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和去应力退火等。

表1-4为主要退火工艺方法及其应用。

表1-4常用退火方法的工艺、目的与应用正火1. 正火工艺及其目的)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出炉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的热处理工艺。

对于含有V、Ti、Nb等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合金钢,可采用更高的加热温度(Ac3+100~150℃),为了消除过共析钢的网状碳化物,亦可酌情提高加热温度,让碳化物充分溶解。

其主要目的是:(1)对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结构、零件,可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以提高其强度、硬度和韧性。

(2)对低、中碳素钢,可用正火作为预备热处理,以调整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3)对于过共析钢,正火可抑制渗碳体网的形成,为球化退火作好组织准备2. 退火与正火的选用正火与退火的主要差别是,前者冷却速度较快,得到的组织比较细小,强度和硬度也稍高一些。

钢的热处理方法5种

钢的热处理方法5种

钢的热处理方法5种
钢的热处理方法有五种,分别是正火处理、回火处理、正变处理、淬火处理和渗碳处理。

正火处理是指将钢在高温下维持一段时间,使钢的组织结构恢复正常,以消除机械加工或热处理造成的残余应力。

回火处理是指将钢在低温下维持一段时间,以恢复钢的组织结构,使钢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正变处理是指将钢在高温下维持一段时间,使钢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以改善钢的机械性能。

淬火处理是指将钢在高温下维持一段时间,使钢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以增加钢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

渗碳处理是指将钢在低温下维持一段时间,以使钢中的碳元素更好地渗入组织结构,以提高钢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

钢的热处理方法有五种,分别是正火处理、回火处理、正变处理、淬火处理和渗碳处理,它们都可以改善钢的机械性能,提高钢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

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工业生产中热处理工艺分为:普通热处,即退火、正火、淬火、回火,俗称“四把火”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感应加热淬火、火焰淬火)、化学热处理(渗碳、氮化、碳氮共渗)。

1.退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以后,随炉缓慢冷却(炉冷)的热处理工艺。

其主要目的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细化或均匀组织成分,消除内应力。

常用的退火有去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和球化退火。

2.正火将钢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出炉空冷的热处理工艺。

其目的是调整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网状碳化物,为球化退火或最终热处理作准备。

正火和退火相比,正火的冷却速度快,所得组织更细密,强度硬度较高。

3.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后,快速泠却,以取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的目的是提高硬度、强度和耐磨性,淬火后必须配以适当回火。

淬火是在冷却液中进行冷却,理想的淬火冷却液应该保证工件在650~500℃快速冷却,而在300~200℃慢速冷却。

常见冷却方法有单液、双液、分级和等温淬火。

淬火工艺应区分两个概念:淬硬性和淬透性。

淬火的缺陷:硬度不足和软点、过热与过烧、变形和裂纹、氧化和脱碳。

4.回火是将淬火后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727℃的温度,保温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常是工件最终的热处理,淬火+回火是强化钢材的一个完整过程。

其目的:消除淬火应力与脆性,稳定淬火组织,并获得较高的机械性能。

按回火温度不同分:低温回火(150~250℃)、中温回火(350~500℃)、高温回火(500~650℃)。

淬火后的高温回火也称为调质,在轴类零件、齿轮应用很多,可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

5.表面热处理只仅对工件表层进行淬火的工艺,以获得“表硬心韧”的力学性能。

常用的表面热处理方法有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两种。

(一)碳素钢碳素钢也称碳钢,使用最为普遍。

它的主要成分是铁和碳,此外还有硫、磷、锰、硅。

时间 保温炉冷 空冷 水冷(油冷)淬火 退火 调质 回火正火 温度 加热各种热处理的示意图1.分类2.碳素钢的牌号表示、性能及用途(1)普通碳素结构钢牌号表示方法:由代表屈服点的字母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四部分顺序组成。

钢的热 处理

钢的热 处理
• 3.. 低温转变(马氏体型转变) • 奥氏体以极大的冷却速度过冷到Ms ~ Mf (230℃ ~ -50℃).
发生马氏体型转变. 形成马氏体组织. 如图5 -6 所示. 发生马氏体 转变时. 过冷度极大. 转变温度低.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 只有γ - Fe向α - Fe 晶格改组. 碳原子来不及进行扩散而被保留 在α - Fe晶格中. 所以马氏体是碳在α - 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用符号M 表示. 它具有高的强度、硬度与耐磨性. 是钢热处理强化的 主要应用手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钢的热处理工艺
• 去应力退火工艺: 将钢件随炉缓慢加热(100 ~ 150℃ / h) 至5 00℃ ~ 650℃. 保温一段时间后. 随炉缓慢冷却(50 ~100℃ / h) 至200℃ ~300℃以下出炉. 从以上工艺可以看出.由于加热 温度低于Ac1 . 所以在去应力退火中钢的组织并无变化.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项目七 钢的化学热处理
• 7.1 渗碳 • 7.2 渗氮 • 7.3 碳氮共渗 • 本篇小结
7.1 渗碳
• 将钢放入渗碳的介质中加热并保温,使活性碳原子渗入钢的表 层的工艺称为渗碳。其目的是通过渗碳及随后的淬火和低温回 火,使工件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和良好的抗疲劳性能, 而心部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渗碳广泛用于在磨损情 况下工作并承受冲击载荷、交变载荷的工件,如汽车、拖拉机 的传动齿轮,内燃机的活塞销等。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
• 第一节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 第二节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 第三节 钢的热处理工艺 • 第四节 钢的表面热处理 • 第五节 其他热处理工艺简介 • 第六节 热处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

• 加热目的:奥氏体化(动画3-2-1[1])
1.奥氏体的形成(以共析钢为例)
• 奥氏体化也是形核和长大的过程,分为四步。现以共析钢为例
说明 ① 第一步 奥氏体晶核形成:首先在与Fe3C相界形核。 ② 第二步 奥氏体晶核长大: 晶核通过碳原子的扩散向 和
Fe3C方向长大。
③ 第三步 残余Fe3C溶解: 铁素体的成分、结构更接近于奥氏 体,因而先消失。残余的Fe3C随保温时间延长继续溶解直 至消失。
织时的最小冷却速度。 • 转变在一温度区间进行并随冷
却速度变化 • 转变不均匀,可获得混合组织。
动画lxzhb
② 等温TTT在连续转变中的 应用
• CCT曲线位于TTT曲线右下 方 。 CCT 曲 线 获 得 困 难 , TTT曲线容易测得。
• 可用TTT曲线定性说明连 续冷却时的组织转变情况。 方法是将连续冷却曲线绘 在C 曲线上,依其与C 曲 线交点的位置来说明最终
电镜下
➢ 贝氏体的性能 ➢ 上贝氏体强度与塑性都较低,无实用价值。 ➢ 下贝氏体除了强度、硬度较高外,塑性、韧性也较好,即具
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是生产上常用的强化组织之一。
上贝氏体 贝氏体组织的透射电镜形貌 下贝氏体
③ 亚共析碳钢与过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 • 相同点:都具有转变开始与终了线。 • 不同点:先析出线 • C曲线位置随含碳量变化,共析钢过冷奥氏体最稳定
(1)奥氏体的晶粒度 • 晶粒大小的两种表达方法: ➢ 晶粒尺寸 ➢ 晶粒号N:将放大100倍的金相组织与标准晶粒号图片进行
比较。大小分为8级,1级最粗,8级最细。通常1~4级为
粗晶粒度,5~8级为细晶粒度。
• 本质晶粒度:钢加热到930℃±10℃、保温8小时、冷却后

第五章钢的热处理

第五章钢的热处理

第五章钢的热处理一、名词解释1.过冷:结晶只有在理论结晶温度以下才能发生,这种现象称为过冷。

2.枝晶偏析:在一个枝晶范围内或一个晶粒范围内不均匀的现象叫做枝晶偏析。

3.二次相:由已有固相析出的新固相称为二次相或次生相。

4.铁素体:碳在α—Fe中的固溶体称为铁素体。

5.奥氏体:碳在γ—Fe中的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6.莱氏体:转变产物为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称为莱氏体。

7.珠光体:转变产物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称为珠光体。

8.变质处理:又称为孕育处理,是一种有意向液态金属中加入非自发形核物质从而细化晶粒的方法。

9.共晶转变:在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同时结晶出两个成分和结构都不相同的新固相的转变过程。

10.包晶转变:在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的液相包着一定成分的固相,发生反应后生成另一一定成分新固相的反应。

二、填空题1、金属的结晶过程由晶核形成和晶核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2、金属结晶过程中,细化结晶晶粒的主要方法有控制过冷度、变质处理和振动、搅拌3、当固溶体合金结晶后出现枝晶偏析时,先结晶出来的枝晶轴含有较多的高熔点组元。

4、在实际生产中,若要进行热锻或热轧时,必须把钢加热到奥氏体相区。

5、在缓慢冷却条件下,含碳0.8%的钢比含碳1.2%的钢硬度低强度低。

三、选择题1.铸造条件下,冷却速度越大,则(A.过冷度越大,晶粒越小)2.金属在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B.越低)3.如果其他条件相同,下列各组铸造条件下,哪种铸锭晶粒细?(A.金属模铸造B.低温铸造A.铸成薄片A.浇注时振动)4.同素异构体转变伴随着体积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致密度发生变化)5.实际金属结晶时,可通过控制形核N和长大速度G的比值来控制晶粒大小,要获得细晶粒,应采用(A.增大N/G值)6.二元合金在发生共晶转变时,各相组成是(D.三相共存)7.二元合金在发生共析转变时,各相的(B.质量固定,成分发生变化)10.产生枝晶偏析的原因是由于(D.液、固相线间距大,冷却速度也大)11.二元合金中,铸造性能最好的是(B.共晶合金)14.在下列方法中,可使晶粒细化的方法是(D.变质处理)四、判断题1。

常用的钢材热处理方法[精品]

常用的钢材热处理方法[精品]

常用的钢材热处理方法一.淬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40~60℃,保温一定时间,急剧冷却的热处理方法,称为淬火。

常用急剧冷却的介质有油、水和盐水溶液。

淬火的加温温度、冷却介质的热处理规范,见表<常用钢的热处理规范>.淬火的目的是:使钢件获得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通过淬火钢件的硬度一般可达HRC60~65,但淬火后钢件内部产生了内应力,使钢件变脆,因此,要经过回火处理加以消除。

钢件的淬火处理,在[wiki]机械[/wiki]制造过程中应用比较普遍,它常用的方法有:1.单液淬火:将钢件加热到淬火温度,经保温一定时间后,在一种冷却液中冷却,这种热处理方法,称为单液淬火。

它适用于形状简单、技术要求不高的碳钢或合金钢,工件直径或厚度大于5~8mm的碳素钢,选用盐水或水中冷却;合金钢选用油冷却。

在单液淬火中,水冷容易发生变形和裂纹;油冷容易产生硬度不够或不均的现象。

2.双液淬火:将钢件加热到淬火温度,经保温后,先在水中快速冷却至300~400℃,在移入油中冷却,这种处理方法,称为双液淬火。

形状复杂的钢件,常采用此方法。

它既能保证钢件的硬度,又能防止变形和裂纹。

缺点是操作难度大,不易掌握。

3.火焰表面淬火:用乙炔和氧气混合燃烧的火焰喷射到工件表面,并使其加热到淬火温度,然后立即用水向工件表面喷射,这种处理方法,称为火焰表面淬火。

它适用于单件生产、要求表面或局部表面硬度高和耐磨的钢件,缺点是操作难度大。

4.表面感应淬火:将钢件放人感应器内,在中频或高频交流电的作用下产生交变磁场,钢件在磁场作用下产生了同频率的感应电流,使钢件表面迅速加热(2-10s)至淬火温度,立即把水喷射到钢件表面。

这种热处理方法,称为表面感应淬火。

经表面感应淬火的零件,表面硬而耐磨,而内部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碳钢和中等含碳量的合金钢件。

表面感应淬火根据所采用的电流频率的不同,可分为高频、中频和工频淬火三种。

高频淬火电流频率为100~150kHz,淬硬层深1~3mm,它适用于齿轮、花键轴、活塞和其它小型零件的淬火;中频淬火电流频率为500~10000Hz,淬硬层深3—10mm,它适用于曲轴、钢轨、机床导轨、直径较大的轴类和齿轮等;工频淬火电流频率为50Hz,淬硬层一般大于10mm,适用于直径在300mm以上的大型零件的淬火,如冷轧辊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的整体热处理
钢的退火:钢的退火工艺通常作为铸造或锻(轧)以后,冷加工、热处理之前的一种中间预备热处理工序,目的在于使材料的成分均匀化,细化组织、消除应力、降低硬度、提高塑性而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便于冷加工并为热处理时减少畸变,避免淬火开裂或提高淬火钢的性能,提供适当的组织准备。

钢的正火:正火是将钢加热到上临界点(Ac1或Acm)以上40-60摄氏度或更高温度,达到完全奥氏体化和奥氏体均匀化后,一般在自然流通的空气中冷却。

对于大锻件正火可采用喷雾冷却乃至水冷,锻、铸钢件正火的主要目的在于调整钢件的硬度、细化晶粒,钢的韧性可显著改善,对低碳钢正火可以提高硬度以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对焊接件可以通过正火改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

应用范围:
1.改善切削加工性,低碳钢和某些低合金结构钢退火后由于组织中铁素体的题
解比较大、硬度偏低,切削加工时往往出现“粘刀”现象或“断屑”不良,
钢的热处理
Version:Rev A/01
增加零件的表面粗糙度,采用正火处理后,得到数量较多而细小的珠光体组织,适当地提高硬度(一般在140-190HB)从而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降低表面粗糙度。

2.消除网状碳化物,过共析钢的网状碳化物难以用球化退火处理消除,因此,
可先采用正火处理予以消除,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由于正火加热温度高于Acm,冷却速度又较大,足以抑制冷却过程中碳化物呈网状析出,而且正火获得的细片状珠光体亦有利渗碳体的球化。

3.淬火返修,对于过共析钢(工模具)淬火返修零件,因为二次淬火容易产生
淬火畸变乃至开裂,一般必须先进行正火(或退火)处理,以消除应力和细化组织,抑制二次淬火时的畸变或开裂。

4.提高韧性,对于微合金高强度高韧性非调质钢,如合金成分选择不尽理想,
往往强度有富裕而韧性不足时,可通过正火以细化晶粒而使韧性指标达到要求。

5.作为最终热处理。

对某些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低、中碳钢零件,正火可作为
最终热处理。

钢的淬火:淬火工艺的要求是通过加热和快速冷却的方法使零件在一定的截面部位上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回火后达到要求的力学性能,同时还需将淬火过程中可以能发生的表面氧化或合金元素贫化层和畸变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钢的回火:钢的回火是紧接淬火的后继工序,其目的是控制零件的最后综合性能,降低或消除淬火残余应力,增加零件的尺寸稳定性。

调质:钢淬火后高温回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