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实施方案
重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三篇)
重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____年,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新的安全风险也随之出现。
为了确保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识别、评估和管控这些风险。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重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以应对____年可能面临的各种安全风险。
二、目标和原则(一)目标: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重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提高对各类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能力,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二)原则:1. 科学性原则:制定方案的过程和内容必须具备科学性,依据科学技术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
2. 综合性原则:方案必须考虑全面性,兼顾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
3. 预防性原则:方案必须注重预防,早期识别和干预风险,防止安全事故和事件的发生。
4. 紧急性原则:方案必须具备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能够在危急时刻快速、有效地应对安全风险。
5. 公正性原则: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必须公正、公平,不得偏袒任何一方的利益。
三、实施步骤(一)确定重大安全风险分类体系1. 初步确定风险分类指标:根据历史数据和专家经验,初步确定重大安全风险的各项指标,如潜在危害性、频发程度、影响范围等。
2. 专家论证和修订: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修订,确保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划分风险等级:根据指标体系,将各类安全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特别重大、重大、一般等。
4. 制定细则和标准:制定详细的分类细则和评估标准,用于具体的风险评估和管控工作。
(二)风险识别和评估1. 数据收集和整理: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建立完整的风险数据库。
2. 风险识别:利用风险分类体系和数据分析方法,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筛选。
3. 风险评估:根据评估标准和方法,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潜在危害性和应对措施的紧急性。
4. 风险排名:根据评估结果,对各项风险进行排名,确定重点管控的风险。
(三)管控措施制定和实施1. 制定管控方案:根据风险排名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方案,包括预防、监测、应急等措施。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最新3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最新3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篇一为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监控管理,提高员工安全风险辨析与防范能力,按照我县安委办下发的《自治县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围安办字〔20xx〕27号)和县安监局下发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机械轻工纺织行业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围安监字〔20xx〕31号)的要求,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现根据有关要求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组织机构设置:公司成立“安全风险辨识管控”活动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XXX成员:XXX、XXX、XXX二、基本方法风险辨识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从人、物、管理和环境四个方面查找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各类风险的规律和控制方法。
风险辨识主要依据《河北省XX行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指南(试行)》来进行,XXX有限公司目前从事的作业项目有关的致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公司内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坍、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5、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各储水池,排污井淹溺6、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7、火灾:一切引起火灾的事故。
8、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方案
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方案
一、背景
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各种风险隐患时常存在,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制定并实施科学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隐患排查阶段
1.初步阶段
–收集历史事故数据,明确已有隐患;
–开展现场调查,实地勘察;
–初步确定各类隐患的范围和特点。
2.深入阶段
–逐一对各类隐患进行详细排查和分析;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探测潜在隐患;
–综合评估各隐患的危险程度。
三、整治方案设计
1.根据隐患的种类和危险程度,确定整治优先级;
2.制定详细整治方案,包括具体整治措施、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等;
3.确保整治方案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保障整治工作合法合规。
四、整治实施
1.分工协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关系;
2.制定具体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具体任务;
3.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4.针对整治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措施。
五、效果评估
1.完成整治后,对整体效果进行评估,核实整治成果;
2.从减少事故发生率、提升群众安全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根据评估结果,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六、总结
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唯有精心规划、科学实施,才能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率,提升社会安全保障水平。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的实施计划方案
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为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公司的有关要求,经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任务目标<一>建立切合车间实际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实施有效措施管控车间重点危险源和重大安全风险,明确风险点并实施标准化管控.<二>结合厂级要求,在车间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做到"各级排查到位、及时治理消除、实现闭环管理".<三>充分落实"一岗双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贯穿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四>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化手段,进一步规范现有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提升管理的有效性,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生产安全稳定顺行.二、成立"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主要负责人>:副组长<分管负责人>:组员:主要职责:研究构建车间两个体系,制定实施方案,开展两个体系宣贯和推进工作,监督检查指导各班组"双体系建设"开展及落实情况.三、责任分工1 主要负责人职责:主要负责人负责推动各专业工作组工作,组织制定体系建设方案,定期部署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2 分管负责人职责:分管负责人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工作的监督管理.3 安全管理部门职责:负责起草体系建设方案和有关体系文件,协调和调度各工作组分工开展情况.负责本管理制度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对全公司风险结果评审.负责对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督评估.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4 各车间职责负责本部门区域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及更新,确保风险识别全面,定位准确,评价得当,控制措施有效.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多部门协作共同开展活动时,由活动牵头或组织部门负责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工作.四、实施步骤<一>文件准备与宣贯阶段<2017年11月01日至13日>1. 编制相关文件<1>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细则》、《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细则》、《危险源管理办法》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车间实施细则.2. 进行学习宣贯<1>由车间负责,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展开宣传发动,让全体职工深刻领会"双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以及"双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防范事故的重要作用.<2>车间要利用安全大讲堂、班组利用班前班后会和安全活动日等时间,组织学习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定义、内容、方法和要求,让全体职工掌握必要的工具和方法,具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基本能力,为深入实施打下基础.<二>"双体系建设"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11月14日至11月30日>1. 风险点排查与分级<1>确定风险点.各班组要按照本区域生产组织、工艺流程、设备设施、特殊作业不同特点确定风险点.<2>确定风险级别.各班组要根据一旦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确定风险点固有风险级别,将风险点划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最危险,依次降低,并根据规定明确管理责任.<3>11月17日前,各班组要将确定的风险点、风险级别汇总上报车间,由车间通过认真实施风险的识别与评价,形成车间《安全生产风险点基本信息表》<附件1>,组织审核后提报生产部.<4>风险点识别与分级,依据《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2.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风险点作为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单元,针对风险点首先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再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方面全面辨识第二类危险源,根据第二类危险源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定量确定危险源现实风险级别.危险源级别亦分为1、2、3、4级,1级为最高,依次降低.1级为需要立即停止作业的风险,2级为需要消减的风险,3级为需要特别控制的风险,4级为需要关注的风险.3. 典型控制措施确定<1>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规程、岗位作业标准,针对每项危险源确定主要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管理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作为典型控制措施.据此编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确定信息表》<附件2>.<2>11月25日前,车间通过认真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形成《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信息表》,连同总体情况,组织审核后提报生产部.4. 修订完善《安全量化检查表》<1>根据危险源典型控制措施和检查标准化要求,对照制定或完善车间、班组量化检查表,明确检查责任人,确保各项典型控制措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2>各班组级、车间领导级的《安全量化检查表》,按照要求进行重新设置,并于11月30日前完成,提报生产部.5. 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1>组织车间各级领导、各班组长、各岗位职工按照新修订的《安全量化检查表》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并做好记录和整改.<2>对一般隐患由车间按照四级量化监督检查系统立即落实整改;对各科室对查出的一般隐患由车间及时安排相关班组进行整改.车间对整改情况每周一汇总一通报.<3>对重大隐患由车间编制整改方案逐级上报.隐患整改时由车间对整改情况跟踪验证,对安全隐患予以销号.6.风险与隐患告知<1>组织学习厂公布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提升职工警惕和防范意识.<2>车间在本单位显要位置公布本单位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职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3>在各跨区设置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该区域或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岗位,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器材和撤离安全通道等.<4>车间、班组要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在四级量化监督检查信息系统上进行公开.<三>总结完善阶段<2017年12月1日至15日>1.班组要认真总结体系建设阶段的工作经验和教训,为车间体系及管理制度修订提供客观依据.根据隐患排查治理结果补充完善风险点及危险源辨识信息表.2. 各班组每年12月份要进行一次系统的风险与危险源辨识评价,车间每年3月份进行一次管控效果评价.在人员、工艺、设备、场所等条件发生变化时,由车间主导及时进行风险与危险源辨识评价,更新相关信息,确保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有效运行、运行有效.五、工作要求<一>各班组长要严格按照车间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要求,认真做好本班组的风险点排查、风险分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风险评价和典型控制措施确定工作,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二>"双体系建设"是车间"一把手工程",本车间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各班组长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双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广大职工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三>各班组要认真按照要求,根据三个阶段工作重点,认真开展"双体系建设"推进工作,务**效.车间对各班组实施情况定期检查评价,对工作开展不扎实的班组给予通报批评,并纳入"精益管理优胜班组"评选的重要内容.对工作进度滞后、影响车间整体工作推进的,下发批评书,并对该班组班长作出严格考核.附件: 1. 安全生产风险点基本信息表2.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确定信息表附件1*********************安全生产风险点基本信息表单位:车间:工序:制表日期:年月日负责人:评价人:制表人:备注:1、"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2、"事故类型"是针对每个识别出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可能诱发的事故类型描述.如触电伤害、机械伤害、物体打击、中毒窒息等等.3、"事故隐患"是在典型控制措施分析过程中,很容易得出目前控制措施还存在的缺陷,即需要进行治理和整改的事故隐患.4、"典型控制措施"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度及同行业经验制定.5、"风险管控部门"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划分,并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和"一岗双责"的要求..附件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确定信息表单位:车间单位负责人:评价者:评价日期:年月日备注:1、第一类危险源是指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如,高空作业等>,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压力容器、有毒、易燃危险物质等>.2、第二类危险源是指第一类危险源所导致的后果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或者管理缺陷<如,进入煤气发生炉作业,第一类危险源为煤气,后果是煤气中毒,则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煤气中毒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5篇)
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就是结合工程进展情况,按照防范措施时效的不同,以风险分析为主要内容,以预防为主要形式,分预案、预控、预警三个阶段实施。
预案阶段一、预案分为总体预案、专项预案。
1、总体预案是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对照施工组织设计,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的一般性安全问题,编制针对性强、可操作的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2、专项预案是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编制的专项方案,应包含危险源分析、安全设施布置、设备作业安全措施、临时工程施工安全、施工阶段安全控制、不利天气安全措施等内容,并附有安全验算结果。
二、预案的制定一般在项目的准备阶段完成,工程项目在总体预案及专项预案审批后方能开工。
三、预案需报驻地办审核,总监办审批。
四、特别复杂的安全专项方案或应急预案,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专项方案经论证后,专家组应当提交论证报告,对论证的内容提出明确的意见,并在论证报告上签字。
按专家意见修改,经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审批后,方可实施。
五、应急救援预案是根据本工程特点、环境条件、人员素质等情况进行风险分析,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的应急救援方案。
主要包括:1、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2、防洪、防台、防雷暴、防暑、防寒、防火、防盗、防地质、防触电、交通管制等应急救援专项方案。
六、项目经理部定期(每年不少于两次)开展救援演练,提高应对风险和增强事故抢险的救援能力。
预控阶段一、预控阶段是施工过程中对重要的危险源进行分析与预防的过程;预控是预案的细化和实施措施,也是预警阶段指导性文件。
二、预控采用施工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防控措施月报表的审批和危险源辨识与防控会两种形式。
1、项目经理部每月____日前对下个月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制定防控措施,申报《危险源辨识与防控措施月报表》,由驻地办、总监办逐级审核,建设办审批后实施。
2、项目经理和安全管理负责人按时参加由建设办主持召开的危险源辨识与防控会议,及时把三方形成的预控意见布置给专职安全员,利用“一线工人业余学校”等方式及时向一线工人宣传本月危险源防控措施。
医院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06
预期成果和影响
提高医院安全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医院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和义务 ,使安全管理覆盖全院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
完善医院安全风险评估和防范机制,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和减少安 全事故的发生。
加强对医疗操作过程的安全监管,确保医疗设备和器材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符合标准 ,减少因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
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
通过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制度的执 行力度,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 有效落实,从而降低因管理不善
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率。
针对高风险区域和环节进行重点 排查和整治,如手术室、ICU、 急诊室等,消除安全隐患,保障
患者安全。
加强患者安全教育,提高患者及 其家属对医院安全管理的认知和 信任度,减少因患者不配合或误
医疗纠纷
由于医患沟通不足、医疗过 错等原因,可能导致医疗纠 纷的发生。
应对策略和措施
加强技术培训和设备更新
强化患者隐私保护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加强医患沟通与监督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他们 掌握最新的医疗技术;同时,医院应定期 更新医疗设备,以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安全 性。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患者信息保护制度,加 强对患者信息的保护,防止患者隐私泄露 。
医院安全专项整治 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行动背景和目标 • 安全专项整治重点任务 • 实施步骤和方法 • 保障措施和要求 • 时间安排和进度计划 • 预期成果和影响 •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01
行动背景和目标
背景介绍
医院安全问题形势严峻
近年来,医院内部的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如医疗事故、患者 安全事件等频繁发生,给广大患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信息系统监理师之信息系统项目风险分析与预防
信息系统监理师之信息系统项目风险分析与预防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展涉及到各种风险,其中包含了技术风险、安全风险、管理风险等。
作为信息系统监理师,了解并预防这些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根据实际案例,对信息系统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完成。
一、前期风险分析在信息系统项目启动前,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非常重要。
这一阶段包括对项目需求、人员配备、资源分配等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计划。
其中,最常见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供应商风险和需求变更风险。
1. 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信息系统项目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
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软硬件兼容性、系统稳定性、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
为防范此类风险,首先需在项目立项时对技术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并选择经验丰富的供应商。
其次,建立健全的测试机制,确保系统在上线前经过充分的功能测试和负载测试。
2. 供应商风险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信息系统项目成功的关键。
不同的供应商可能对项目风险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选定供应商之前,必须进行供应商的背景调查,并评估其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
此外,签订明确的合同和服务级别协议也有助于降低供应商风险。
3. 需求变更风险需求变更是信息系统项目中常见的风险。
需求变更可能导致项目延期、预算超支等问题。
为预防需求变更风险,项目启动前应与项目发起方充分沟通,明确需求,并建立变更管理机制。
同时,确保项目书面文档的准确性和明确性,便于日后的需求跟踪和管理。
二、中期风险分析信息系统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可能遇到一系列中期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涉及项目进度、质量、人力等方面。
以下是常见的中期风险和相应的预防措施。
1. 进度风险信息系统项目往往有严格的上线时间要求。
为减少进度风险,应合理安排项目里程碑节点,设置合理的工作计划,并与开发团队密切配合。
此外,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中的问题,避免问题积累导致项目延期。
2. 质量风险项目质量对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各阶段风险控制措施 -回复
各阶段风险控制措施-回复四个阶段风险控制措施:第一阶段:风险识别阶段在项目的初期阶段,风险识别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只有准确地识别出潜在的风险,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以下是在风险识别阶段需要采取的措施:1.制定风险识别计划:项目团队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包括识别风险所需的时间、资源和方法。
这个计划应该明确每个团队成员所负责的任务和时间表。
2.收集信息:要全面识别风险,项目团队需要收集各种相关信息,包括历史数据、专家意见、相关文献等。
通过充分了解项目的背景和相关领域的知识,可以更好地发现潜在的风险。
3.利用工具和技术:项目团队可以利用一些专业的工具和技术来辅助风险识别。
例如,头脑风暴会议可以鼓励团队成员提出各种可能的风险,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可以帮助识别可能的故障模式和其潜在影响。
4.记录和分类风险:在识别风险的过程中,团队应该及时记录下来,并对其进行分类。
可以使用风险矩阵或其他方法对风险进行排序和优先级划分,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
第二阶段:风险评估阶段在风险识别完成后,需要对各个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可以确定其优先级,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以下是在风险评估阶段需要采取的措施:1.评估风险可能性:首先要评估每个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可以使用历史数据、专家意见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来评估风险可能性的大小。
2.评估风险影响:其次是评估风险事件发生后可能对项目造成的影响。
可以考虑时间、成本、质量和资源等因素。
3.确定风险优先级:通过综合考虑可能性和影响,可以确定每个风险的优先级。
这有助于项目团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管理高优先级的风险。
4.编制风险登记表:将每个风险的评估结果记录在风险登记表中。
这个表格应包括风险描述、可能性、影响、优先级以及建议的应对措施等信息。
第三阶段:风险应对计划阶段在评估了各个风险的优先级后,就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计划。
以下是在风险应对计划阶段需要采取的措施:1.制定应对策略:根据每个风险的优先级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防控措施
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防控措施为贯彻执行省厅质监站《关于开展交通建设工程“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方案》,切实做好本项目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向施工作业人员如实告知本工程的危险、危害因素,以及预防控制措施等,启发员工切实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自我防护,加强施工现场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根据安全生产事故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双重属性,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从本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特性出发,全面分析施工过程中各种危险源的时空特点、危害程度、触发条件等因素,运用安全事故预防和控制理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
突出对重大危险源的防控管理,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全体人员对安全生产事故的预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大力推进施工现场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确保本项目工程建设安全无事故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工作目标1、对全标段各施工现场、作业部位、办公(生活)区进行危险源辨识和排查(普查),进行危险源登记;采用科学地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确定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拟定预防控制措施和管理方式,编制《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确认表》,摸清本项目工程施工生产的安全底数。
2、根据当月施工生产进度、作业项目等因素,运用风险等级参数,编制当月的《重大危险源清单》,提出风险控制要求,明确安全管理工作的月度目标。
3、建立危险源管理信息档案,分别制定月度重大危险源防控措施,做好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工作,消除管理上的缺陷,确保各类危险源都能够在受控范围之内,遏制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4、开展全员安全管理活动,突出一线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的管理,突出现场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作用的发挥,突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全面提升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三、编制依据1、《S340杨楼孜至阜阳段改建工程安全风险预防与预防实施细则》2、《S340杨楼孜至阜阳段改建工程路基工程总监办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单元预警制度》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四、组织机构为确保“危险源识别与安全风险分析及预防”建设活动扎实、有序地开展,项目部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程祖春副组长:臧正闽王玉宏成员:王如宝杨军董娟刘翥宫新春梁尚雷李辰龙贾刘峰赵军辉林飞刘宇李建文五、预案阶段项目部组织有关人员对本项目安全风险初始评价,建立本项目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确认表》,编制相应的防控措施和管理方案。
重点安全风险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综合机修车间2012年重点安全风险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铁路局运输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工务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安全管理模式,卡控安全关键环节,有效消除安全风险,根据郑州铁路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决定》(郑铁办〔2012〕1 号)和《关于印发2012年工务系统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郑工安函〔2012〕10号)文件精神及要求,《郑州桥工段2012年重点安全风险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一、成立车间重点安全风险管理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主任、书记副组长:副主任组员:安全员、技术员、记工员、各工区工长。
二、车间重点安全风险管理专项整治的内容1.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车间认真落实“行车不施工、施工不行车”的原则,严格执行焊轨作业落实,做好点前作业的各项准备工作,抓好防止机具侵限,强化施工过程控制。
严格落实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和补充办法的各项规定,能认真落实“天窗修”制度。
车间认真执行路局、段“天窗修”有关规定,坚决杜绝“天窗”点外进行有碍行车安全的施工作业,做到“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力争实现车间 2012 年施工安全年。
2.防洪防汛安全风险控制。
树立全年、全员防洪意识,落实防洪机具,明确安全管理责任。
树立“安全第一”思想,3. 惯性“两违”安全风险控制。
加强对工班长、钢轨焊接工、等关键岗位作业人员的惯性两违专项整治,提高关键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及时纠正“两违”行为。
整治管理薄弱问题。
落实基本规章制度。
针对关键时间段、关键季节、关键环境适时开展劳动安全、现场作业控制等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活动,车间要进一步强化自控型班级建设,提高现场作业人员的自控、互控、他控能力,严格考核,不断规范职工的日常安全生产行为,提高其遵章守纪自觉性。
车间领导对施工能亲自主持、亲自部署,制定周密的施工方案,并检查落实。
4.劳动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控制。
劳动安全防护专项整治。
企业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
企业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
防机制实施方案
目标
本方案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有效的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确保企业的安全和稳定运营。
背景
企业安全风险和隐患可能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风险。
为了避免这些风险,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防控和预防机制。
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设计
1. 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
2.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人员安全等方面。
3. 设计并实施安全培训计划,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第二阶段:隐患排查和治理措施
1. 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包括对设备、工艺、环境等方面的检查。
2. 根据隐患排查结果,及时制定整改计划并落实。
3. 加强对关键设备和系统的监控,及时发现和排除问题。
第三阶段:双重预防机制的建立
1.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包括安全事件的监测和分析,以及预警
措施的建立。
2.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在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进行应对和
处置。
3.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模拟测试,以验证预防机制的有效性和
应急响应能力。
总结
以上是针对企业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
实施方案。
通过全面的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和双重预防机制的建立,企业将能够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和隐患,保障企业的安全运营。
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
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第一阶段: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1. 安全风险识别在制定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安全风险识别。
安全风险识别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全面分析,发现可能对企业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
具体的安全风险识别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调研企业内部安全情况:了解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状况、员工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等。
(2)分析外部环境安全威胁:调查企业所在地区的治安状况、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等是否会对企业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3)检查安全设备和设施:审查企业现有的安全设备和设施是否完善,是否存在缺陷或潜在问题。
(4)研究行业相关标准和法规:了解行业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以确定企业是否符合要求。
2. 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已识别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确定其对企业安全的潜在影响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确定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的等级,如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
(2)评估风险影响:针对每个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估其对企业各方面的影响,如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生产中断等。
(3)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减轻措施和应急响应措施。
第二阶段:安全风险控制与预防1.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是指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或消除已识别的安全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具体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加强物理安全:对企业的办公场所、生产设施等加强防护,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培训员工:通过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和风险。
(3)建立安全制度和规范:制定企业的安全制度和规范,明确安全责任和安全操作要求,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管理。
2. 安全风险预防安全风险预防是指通过提前预估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安全风险的发生。
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
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安全风险是指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这些事件发生造成的可能损失。
在任何组织或个人进行活动的过程中,都会有出现安全风险的可能性。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的内容。
第一阶段:风险辨识与评估在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和排序。
为了进行风险辨识,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信息:收集和整理与组织活动相关的信息,包括过往的事件记录、法律法规要求、从业人员的意见等。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辨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2.识别潜在风险:将相关信息和现有的活动进行比较,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可以借鉴过往的事件以及其他类似活动的经验,识别出可能的风险。
3.评估风险: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评估,主要包括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两个方面。
通过概率和影响程度的综合评价,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和等级。
第二阶段:风险控制在第一阶段确定了风险的优先级和等级后,就需要采取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或减轻风险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控制措施:1.风险防范:采取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
例如,加强设备的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的可能性。
2.风险转移:通过保险或合同等方式将风险转移到第三方。
例如,购买财产保险来保障设备的安全,将一些活动外包给专业机构来承担风险。
3.风险控制:通过采取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影响。
例如,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人为错误带来的风险。
4.风险监测和应对:建立健全的监测机制来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例如,安装监控设备来监测活动的进行,定期进行演练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阶段:风险评估与改进在风险控制措施实施一段时间后,需要对风险进行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来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估和改进措施:1.评估措施的有效性:对已经实施的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判断其对风险的控制效果。
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模版
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模版序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任何组织和企业都需要面对各种安全风险,如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物理安全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
本文将介绍一个三阶段的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模版。
第一阶段:风险评估1. 安全风险定义安全风险指的是一种威胁或潜在威胁,可能对组织的人员、财产或信息造成损害或丧失。
2. 风险辨识通过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潜在的安全风险。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安全- 物理安全- 人员安全- 金融风险3. 风险分析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分类和分析,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这可以通过使用风险矩阵或其他评估工具来完成。
4. 风险评估综合考虑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对每一个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其优先级。
5. 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对于优先级较高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接受风险:在风险发生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损失。
- 转移风险: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 避免风险:采取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
- 缓解风险:通过采取措施减轻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第二阶段:风险控制1. 制定风险控制计划根据风险管理策略,制定风险控制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目标:明确风险控制的目标和要求。
- 责任:明确风险控制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
- 资源:确定风险控制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 措施:列出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并明确实施的时间和步骤。
2.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控制计划,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
- 增加安全投入和培训。
- 实施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
- 完善应急预案和演练。
3. 监督和评估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对风险控制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如果发现问题或存在改进的空间,及时调整和优化风险控制措施。
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三篇)
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第一阶段:风险识别与分析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对组织内所有可能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分析。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安全风险:1. 物理安全风险:包括建筑设施的安全、设备的安全以及人员的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我们需要评估建筑的结构和设备的完整性,确保其能够抵御自然灾害和非法入侵等风险。
2. 网络安全风险:包括网络攻击、数据泄露和恶意软件等方面的风险。
我们需要评估当前的网络安全措施,确保其足够强大以抵御各种网络攻击,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漏洞。
3. 人员安全风险:包括员工的行为安全和人为疏忽等方面的风险。
我们需要评估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员工能够正确使用设备和系统,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流程。
第二阶段:风险评估与控制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对已经识别和分析出来的安全风险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控制。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1. 风险评估: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每个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其风险等级和优先级。
2.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计划。
包括加强物理安全措施、加密网络通信、备份和恢复数据等方面的措施。
3. 风险监测和反馈:定期检查和监控已实施的安全措施和预防制度的有效性,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三阶段:风险预防与灾备预案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预防安全风险的发生,并制定应急灾备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安全预防和灾备预案:1. 安全预防:包括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范和流程,加强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性能装置,构建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等方面的预防措施。
2. 灾备预案:制定各种突发事件的灾备预案,包括自然灾害、设备故障和人为破坏等方面的预案。
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响应、恢复正常运营,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3. 灾备演练:定期组织灾备演练,检验各类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通过模拟各种灾难情景,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防范安全风险三级安全教育的关键环节
防范安全风险三级安全教育的关键环节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各种安全风险不断涌现。
为了保障个人和社会的安全,三级安全教育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重点探讨三级安全教育的关键环节,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防范安全风险。
二、认识安全风险为了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安全风险的本质和特点。
安全风险是指潜藏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可能对人身、财产和社会带来威胁和危害的可能性。
了解并认识安全风险的存在对于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三、一级安全教育:基础知识普及一级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的基础,旨在向广大人员提供基础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在这一环节中,需注重以下几点:1.传达基本安全常识:普及消防知识、地震防护知识、网络安全等基本常识,提高大众的安全意识。
2.培养安全自救能力:教授正确的逃生、急救等自救技能,提高个体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救能力。
3.推广安全文化:通过宣传活动和安全公益广告等方式,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安全的氛围。
四、二级安全教育:专业化知识培训二级安全教育是面向特定岗位和行业的安全培训,注重培养专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和操作技能。
在这一环节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制定专业化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和行业的特点,制定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2.开展专业技能培训: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专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灵活应对能力。
3.加强安全管理能力:强化安全管理理念,培养专业人员的风险识别和分析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三级安全教育:全员参与责任共担三级安全教育是一种全员参与、以责任共担的安全教育形式,旨在构建全员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在这一环节中,需重视以下几点:1.建立安全宣传教育机制:通过定期组织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员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和参与度。
2.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倡导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理念,推行属地管理和责任落实,形成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
3.加强事故案例学习:通过研究和总结各种事故案例,提供实践经验和教训,增强全员对安全风险的认识。
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
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
是由企业或组织制定和实施的一套安全管理制度,旨在识别、评估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
这种制度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 风险识别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会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调查。
这可以通过对企业内部的流程、设施、设备和员工进行检查和评估,来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2. 风险评估阶段:一旦安全风险被识别出来,企业需要对其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企业的潜在影响和严重性。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应该采取的措施来减少或消除风险,并确定资源的优先级分配。
3. 风险预防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可以包括指定责任人、制订操作规程、进行培训和教育、购买安全设备等。
企业还应建立监控和检查机制,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此外,企业还应制定应急管理计划,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这个计划包括应急预警、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和恢复措施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损失。
总之,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是企业或组织为保障人员、设施和财产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它强调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防,以及应急管理,从而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第 1 页共 1 页。
风险防控措施实施方案
风险防控措施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风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难以回避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风险防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展开,介绍一些实施风险防控措施的方案。
1. 加强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风险防控的第一步,它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风险的性质、来源和潜在影响。
在实施风险评估时,我们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行业趋势、市场竞争、政策环境等,以及利用专业的风险评估工具和模型进行分析。
2. 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是保障风险防控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这个机制应包括风险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流程和方法等。
在建立机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责任和权力的分配,确保各个层级的人员都能参与到风险管理中,并能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3. 制定风险应对策略针对不同的风险,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
风险应对策略可以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措施。
事前阶段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如安全培训、加强设备维护等;事中阶段可以采取应急措施,如组织疏散、紧急救援等;事后阶段可以采取恢复措施,如修复损失、重新规划等。
4. 完善内部监管机制内部监管是风险防控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风险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化解。
为了完善内部监管机制,我们可以建立风险管理部门或岗位,聘请专业人员负责风险监控和管理;同时,我们也可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各项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
5. 强化外部合作与信息共享在面对复杂多变的风险时,外部合作和信息共享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可以与其他企业、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等进行合作,共同研究和应对风险问题;同时,我们也需要与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取和传递风险信息,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6. 推行风险教育和培训风险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专项方案报审表承包单位:青岛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标段:102省道西湖至临泉段改建工程01标监理单位:安徽中兴工程建设监理所编号:致01标监理驻地办:现报上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实施方案,方案详细说明附后,请予审查和批准。
附件:1、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实施方案承包人:日期: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日期:项目办审查意见:项目办:日期:102省道西湖至临泉段改建工程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实施方案青岛建工集团有限公司102省道西湖至临泉段改建工程01标项目部2012年7月25日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实施方案为贯彻关于在全省交通建设重点工程,推广实施“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制度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公路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施工超前化、预防性管理,确保“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建设活动扎实、有序开展,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开展,特制定“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实施细则,具体内容如下: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㈠、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抓基础、抓示范、抓关键的原则,并推动应急管理体系、队伍、装备建设,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置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本项目施工安全,大力推进施工现场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管理标准化。
㈡、工作目标:以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重大危险源的核查、登记和评估,摸清本项目重大危险源底数,建立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信息档案,促进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并通过开展“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建设活动,切实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落实到基层,全面夯实安全工作基础,做到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场容场貌规范化、安全管理程序化,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安全培训教育,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
实现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事故总量的目标,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二、编制依据:《安全生产管理指南》[安徽省公路水运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三、组织机构为确保“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与预防”建设活动扎实、有序开展,项目部成立领导小组:组长:李德强副组长:周传峰成员:李晓石辛杨吴春艳王光四、工作内容㈠、预案阶段定期组织对项目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更新,汇总项目部危险源辨识结果,建立本项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并负责对本项目危险源实施控制管理,项目部建立管理体系时需进行初始风险评价,以确定或调整月度控制目标,编制相应的管理方案。
相关法律法规变化、新技术、新材料、新业务使用前,项目部应适时对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更新。
1、危险源识别的范围⑴、为确保辨识的充分性,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以下过程或活动:①项目部所有的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含临时工程);②所有进入工地范围的人员(包括项目部员工、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或项目员工外出处理与工程相关的活动;③与本项目相关的设施(无论是项目部内部的或是外界所提供的,如:办公设备、空调、电力、各种车辆机械、库房和附属设施)包括相关方的设备;④所处的场所和周边环境;⑵、在进行危险源辨识应考虑的问题①应充分考虑发生危害的根源及性质:a火灾和爆炸;b冲击与撞击;c中毒、窒息、触电、坠落、雷击、溺水及中暑等;d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e人体工效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等);f设备的腐蚀;g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h失稳; i坍方;j烫伤; k车辆伤害; l机械伤害; m起重伤害。
②应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后果:a人身伤害、死亡( 包括割伤、挫伤、擦伤、肢体伤员等);b疾病(如呼吸困难、失明、职业病、肢体不能正常动作等);c财产损失;d工作环境破坏。
③应考虑由于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的过程或活动造成安全危害及环境影响。
④应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下的危害因素(如包括装置、运输车辆的启动、关闭、维修、停机、工程开始结束及其他运行情况)以及事故和潜在的紧急情况。
⑤评估人员应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识别尽可能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危害,包括:a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b人的不安全行动,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c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d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
2、风险评价⑴、风险评价判别准则①是否符合国家、政府和上级关于健康、安全的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②是否符合相关方关于健康、安全政策、方针和目标;③是否满足合同双方的合法要求;④是否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满足项目部实际抗风险的能力;⑵、各项目部组织由安全、技术等方面人员全面、详实识别本项目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并确定《重大危险源清单》。
⑶、项目部安全部归类、汇总、分析,制定项目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并下发至各部门、各施工队确认。
㈡、预控阶段每个月月底前,由安全负责人主持,项目部各部门、各作业班组负责人参加,召开次月施工危险源辨识防控分析会,对下个月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对防控措施进行分析、补充与完善,突出了下一个月内的防控重点。
1、每旬末专职安全员对未来一旬所做的工程进行危险源的排查、辨识、分析、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防范措施。
并将危险源处理结果上报项目总工。
2、项目总工对各专职安全员每旬上报的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对评价结果及防范措施进行审核;项目经理在项目部召开安全会以前,组织相关人员对危险源进行排查、辨识、分析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防范措施。
3、每月月底前,在充分考虑人员素质、设备状况、管理水平、环境影响等四个方面因素影响下,结合本月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及下月施工计划形成较为完善的预控措施,上报驻地审批。
4、项目部结合安全生产会议、安全技术交底或内部学习的形式将三方形成的预控意见予以落实,并进行检查。
㈢、预警阶段应根据本项目对危险源辨识、评价、更新并汇总危险源辨识结果,对本项目危险源实施控制管理,项目部建立管理体系及按安徽省公路水运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指南》进行危险预警分析;1、危险源发布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是实施危险源的主体,将危险源信息及时、准确的发布到每一位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是实施危险源的必要条件。
领导小组根据本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以下的方法来进行危险源发布:⑴、设置危险源预警标志牌。
领导小组制定统一规格的危险源预警标志牌,内容包括了危险源项目、危险源等级、影响因素、安全隐患和实施效果评价等。
现场设置在作业区域较醒目的位置,能够让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在第一时间看到“危险源预警牌”,提醒一线工人在施工作业时应该注意安全影响因素和防范安全隐患。
⑵、“班前会”和安全技术交底结合省交通质监站的“一交”、“一会”“一志”制度,在班前会对每一位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实施危险源预警交底。
交代在当日作业过程中存在哪些安全影响因素和安全隐患,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做好防范工作。
⑶、佩戴袖标现场作业班组长或兼职安全员佩戴和危险等级、颜色一致的袖标。
各作业班组长或专职安全员是施工现场的一线管理人员,必须全过程、全天候常驻施工现场,由他们佩戴和危险等级颜色一致的袖标,能够时刻提醒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注意施工安全。
⑷、现场提醒由项目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工程师在现场管理和安全巡查中将危险源信息传达到现场施工作业人员。
2、危险源的教育培训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危险源项目的教育培训,主要通过“一线工人业余学校”和“班前会”并结合现场演练的形式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危险源项目的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以《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结合“单元预警法”制定教材,通过教育培训和示范演练提高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作业技能。
同时向一线工人讲解和宣传,在各工序施工过程中如何了解作业现场的安全影响因素和辨识安全隐患以及如何防范和实施自我保护。
3、危险源的管理现场施工就是危险源项目的正式实施阶段。
施工作业人员利用现场接受到的危险信息,结合危险源辨识、评价中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危险项目和危险源级别,采取相应的防范和保护措施。
安全管理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危险级别,分别对各危险项目采取巡视、重点巡视和旁站的形式进行安全管理。
⑴、“一般等级”由现场兼职安全员旁站,专职安全员巡视。
⑵、“较重等级”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旁站,项目部安全工程师重点巡视。
⑶、“严重等级”由项目部安全工程师旁站,项目总工重点巡视。
⑷、“特别严重等级”由专职和兼职安全员旁站,项目经理、项目总工重点巡视。
4、危险源管理评价领导小组不定期对每个危险源项目的预警效果和保障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价,检查各安全生产牌的发布更新情况,并结合危险源辨识、评价结果为“一般等级、较重等级、严重等级、特别严重等级”四个级别,分别用“蓝、黄、橙,红”四种颜色表示,直接在危险源预警标志牌上标示。
⑴、当危险源项目被评价为绿色,则该危险源项目应及时整改。
⑵、当危险源项目被评价为蓝色,应进行分析整改并制定安全专项方案、应急措施并逐层交底。
⑶、当危险源项目被评价为黄色,应进行分析整改并调整施工工艺。
⑷、当危险源项目被评价为红色,则必须进行停工整顿并请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
5、贯彻实施⑴、为了扎实地做好安全生产,并通过检查,贯彻落实各标段项目部对危险源的等级划分、危险因素分析和根据自身的作业习惯、特点,制定防患措施,作为一线工人业余学校重点学习内容,使工人树立安全意识,明确防患目标,提高防范能力。
⑵、专职安全员根据所危险源项目划分每天施工的工艺要求、生产环境危险程度、气候变化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危险等级,制定重点防范,并在班前会上进行讲解、告知,在危险源预警牌上发布。
作业区歇业或停业可不发布。
⑶、项目部在实施安全生产危险源的过程中,每天根据工程进度中出现的不同的危险因素,及时制定、发布最新危险源预警,起到按章操作,杜绝危害,人人安全,保障本项目施工建设安全、健康。
6、检查、考核⑴、项目部自查、人员检查每个作业危险源项目专职安全员安全预警告知、交底、发布、填写安全日志是否及时,危险因素划分是否准确,防患措施是否切合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