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课程的属性入手认识微课程

合集下载

微课程的属性认识与开发建议

微课程的属性认识与开发建议

微课程的属性认识与开发建议近年来,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的影响下,微课程的出现为传统课堂教学提供了一条新的创新发展之路。

微课程,即小型在线课程,它可以被视为在线学习的自治单元,具有课程自定义的重要特性。

它被认为是传统的讲义、纸质教材和课堂授课的替代方案,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自己的学习内容。

首先,微课程拥有自定义课程特性。

由于微课程采用在线模式,在教师开设微课程的过程中,它的内容和顺序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而自由调整。

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技能和能力水平进行调整,从而更有效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其次,微课程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它可以以可视化的方式组织学习内容,让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并掌握知识点,这样可以减少学习者学习难题时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促进了课程的完成率。

此外,微课程还可以进行多次尝试。

由于微课程的自定义特性,学习者可以多次尝试学习内容,因此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课程的知识点。

这种特点使学习者可以通过尝试来提高学习效果,而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复习所学内容。

最后,微课程可以及时获取反馈。

在微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微课的互动性和测试功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实时反馈,从而使教师和学习者能够及时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作出及时的调整以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总之,微课程通过上述具有自定义课程特性、高效的学习方式、多次尝试和实时反馈等特性,既可以提高课程学习效率,又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自由和辅助,同时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因此,在制定微课程的发展建议时,我们应该积极发挥微课程的优势,从管理方面更加灵活地进行教学管理,从教育方面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从评价方面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学习评价,从内容方面更丰富多彩地提供课程内容和资源,使微课程的创新发展更上一层楼。

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

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

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作者:金陵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第12期摘要:翻转课堂与“微课”正在进入中小学校实验,对于促进教育方式变革,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从微课程的属性出发定义微课程,认为微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在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云计算”环境的、以“任务单”、“微课”、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三位一体为基本模式的微课程教学法,并对三大模块的操作方式、课内教学方式创新和微课程教学法将对教育产生的影响等作了独到的探讨。

关键词:微课程;微课程教学法;教学模型;实践意义● 问题的提出今年9月,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和山东省昌乐一中分别用翻转课堂的方法开始了微课程教学实验。

两个多月过去了,微课程教学仍然开展得热火朝天,个中原因值得品味。

培本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9月1日开始微课程教学实验。

当时要求他们实验一个星期,如果效果好就坚持下去,如果效果不好就立马返回。

但我深信,一个星期之后他们不会返回。

因为,微课程教学实在有太多的优点,一旦被教师们感悟,他们便会自觉地实践、探索与创新。

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培本实小六年级四个班级的语文教学依然“翻转”,就是最好的明证。

山东省昌乐一中在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9月开学之后,高一、初一两个新生年级的所有班级和所有学科全部进入翻转课堂实验。

他们创造了“作业批改型微课”,注重在课堂上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关注学生阐释与质疑能力的培养,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学校“导学案”学习方式融为一体,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翻转课堂之路。

10月,苏州工业园区六所学校开展教师培训,着手准备微课程实验;江苏省徐州市组织名优教师开展“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方法”培训。

11月,徐州市教研室与电教馆联手,组织规模达两百多人的教师培训,明显加快了推进微课程实验的力度。

江苏省昆山市则在试点的基础上,计划用三年时间,在优化数字化学习环境、完善教育云学习平台和深入探索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等三个方面,系统推进微课程教学实验。

微课程的定义

微课程的定义

微课程的定义微课程的概念及特点一、“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应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二、微课程(Inicrolectu∞)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三、“微课程”是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

四、微课程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教学内容,一般l~3分钟,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这个强大的工具,根据所提供的资源和活动,建构自己需要的知识。

最为教育研究者和广大一线教师所接受的观点是:微课程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五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

2微课程的特点解析综合分析微课程的相关定义,笔者发现微课程定义主要有以下基本特征:1、微课程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为目的的微型学习专题2、微课程是微时代下以在线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相对半独立的教学内容3、微课程主要以教学视频为载体的短小精悍的实际教学内容4、微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每个微课程只讲述一个知识点或教学内容5、微课程有时间限制,一般时长为3~5分钟,不宜超过lO分钟微课程运用于不同领域,有其不同的特点,本文研究微课程应用于教育领域,因此笔者在明确了微课程的主要相关概念解析和主要特征后后,笔者通过分析,归纳总结了微课程在学科教育领域应用中的主要特征,明确了本文中微课程的相关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微课程教学目标清晰,指向性明确微课程是依据具体学科知识点或某个教学内容所划分成的一系列模块化的实际教学资源,因此微课程必定为达到某一相对较为单一的教学目标而生成,所以微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必定更为精炼,教学目标定位上必定要少而清晰,必须具有很强的目标指向性,从而充分体现“微"字这一特色。

微课程的属性认识与开发建议

微课程的属性认识与开发建议

微课程的属性认识与开发建议作者:胡铁生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第10期微课程是以微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一种可视化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

微课程的属性认识第一,微课程的资源属性。

教学资源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内容,但过去的资源建设模式可以称之为“课件模式”:以课件为主要类型,以完整的一节课或一个单元为开发单位,服务于教师的教,资源容量大,交互开放性差。

微课程的出现则是对传统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模式的一种“修订和反思”。

它既是一种新的资源建设模式,也是一种新的资源表现类型。

因此,资源属性是微课程最早体现的、也是被广大师生最容易理解接受的一种基本属性。

第二,微课程的时代属性。

在国内,微课程的概念提出于2010年前后,正是微博、微信、微媒体、微学习、移动互联、社交网络等新媒体与新思想集中爆发的时期。

新技术、新媒体、新观念的冲击,使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急剧的转型和深刻变化。

微课程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对碎片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甚至泛在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需求,体现了当代IT科技的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三大特征,顺应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趋势。

第三,微课程的技术属性。

微课程“短小精悍”,具有许多传统资源无法比拟的优点,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比如,其时间短(一般在5分钟左右),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个知识点,且能保持较高的注意力;容量小、便于下载和交流传播,对网络带宽和播放设备的要求不高;微课程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学生对视频可以暂停、快进和反复观看,直到完全弄懂,配套的在线练习可以随时检查微课程学习的效果。

但要制作出一个优质的微课程,教师还必须掌握必备的技术能力,如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加工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意设计能力、教学课件的制作能力、微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教学视频的录制与编辑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等。

我对微课程的认识

我对微课程的认识

我对微课程的认识微课程”是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在全球迅速走红而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微课程倡导转变“师本位”的教学模式微课程,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

微课程研究的目的直指问题的解决。

而问题的解决需要一系列有效的小策略作为支撑。

微课程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哪些优势呢?1.微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设计微课程是以某一学习主题为核心组织起来的相关活动,所以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去,更重要的是将已经脱离社会的学习活动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将人为孤立起来的知识回归到真实的生活源泉中,将单一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群落。

微课程课时一般比较短,教学材料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设计的活动一般和现实相关,不只是让学生提取知识,而是鼓励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本门课程的知识,也丰富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

教学的教育性是客观存在的,在微课程中,教师总是尽量设置一些与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情景来感染学生,对于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的影响,并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微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微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完全离开教师的指导进行探究。

事实上,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内容呈现者、学习帮助者和课程设计者等多重角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控制和学生的自主活动之间要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在上述的两个案例中,教师为学生创建“有源”的学习环境,根据学习过程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架,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k,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它对学生日后的探究性学习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根据实际的需要寻找或构建支架支持其学习。

3.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学生可以在线浏览服务器上的网络课件,从而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

从微课程的属性入手认识微课程

从微课程的属性入手认识微课程

从微课程的属性入手认识微课程作者:金陵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第11期微课程的属性至少有三,即课程属性、技术属性和时代属性。

微课程首先表现为课程。

从课程论视域看,课程涵盖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四大范畴,微课程作为课程也不例外,因此,课程属性是微课程之首要的和基本的属性。

其次,微课程具有技术属性。

微课程是信息科技发展的产物,其课程内容依靠信息科技存在,其实施活动离不开信息科技创造的条件。

微课程主要采用微型教学视频(俗称“微课”)支持自主学习。

采用“微课”支持微课程实施,其灵感来源于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汗倡导的“用视频再造教育”。

萨尔曼·汗的这一创意随着“翻转课堂”在全世界迅速传播,并导致2012年全球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爆发的壮景。

采用“微课”是因为视频最便于人性化学习。

学习者可以随时暂停播放,陷于思考,也可以在不甚理解的时候倒回去重播,一遍乃至数遍,直到达成学习目标为止。

最早产生的微课程,其支持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都采用视频格式。

不过,随着实践深入开展,人们发现“微课”并不能支持所有课程的自主学习。

于是采用以“微课”为主要形式、以其他资源为后援的混合式技术方式开展自主学习。

因此,为了突出变革,我们可以把“微课”作为微课程的主要技术属性,但不应该把它绝对化,而应遵循优化教学目标实现的原则与方法,在具体学习过程中采用最适当的技术形式。

再者,微课程具有时代特征。

所谓时代特征,指的是当代IT科技表现出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三大显著特征。

萨尔曼·汗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把知识学习前移到课外,把内化知识挪后到课堂,开创了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的“翻转课堂”实验,被比尔·盖茨称为“预见了教育的未来”。

假如不把微课程纳入“云教育”范畴,那么,作为其技术属性的“微课”充其量只能扮演“课件”的角色。

我对微课的初步认识

我对微课的初步认识

我对微课的初步认识
这几天,我反复看了刘老师的微课程设计的讲义,对微课程的制作有了初步的认识。

首先,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微课,它是以微视频为载体,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单一的严格定义的学习主题或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是由微课视频(音频)学习任务书,进阶练习组成的
其次,就是如何制作微课程
1、确定好要讲的知识点,
2、用提问的方式将知识点进行设计;
3、根据自己的微课设计做好PPT课件,在做PPT课件的时候要注意,一页PPT不要超过7个概念,不中间换行,不要超过10到12行,只用一层缩进小标题,不用倾斜或艺术文字;
4、使用幻灯片放映中的“录制幻灯片演示”,逐页录制解说,在解说的时候一定要把普通话说标准;
5、对自己的微课视频进行编辑,编辑时不用特效,加片头片尾就可以了,第一张PPT做封面,内容包括微课名称,年级上/下册,主讲教师单位名称、姓名等;
6、微课的时长最好是5-8分钟,不能超过10分钟;
7、就是微课任务单设计和进阶练习。

微课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概念,从未接触过,要想掌握好这方面的知识,困难是有的,但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地去学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谈谈我对微课程的理解

谈谈我对微课程的理解

浅谈我对微课程的理解
新密市实验小学王丽平
以前,我只知道微电影,不知道微课程是什么?一直到一年前我们学校的靳校长在全体教师会议上给我们讲微课程,并发出制作微课程的倡议,看着生动的画面和简短的文字,我就像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对微课程充满了好奇。

最近通过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之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我对微课程又有了新的认识。

尤其什么是微课堂、微课程的制作等方面,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微课程,真正的让我领会了微课程“微而精小而奇”内容小蕴意深,从小处入手,解决一个问题“的独特魅力。

众所周知,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关于作文教学,我打算利用微课组合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具有开放性特色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能更好的发展创造性思维,写出有创意的新作文。

高效的课堂的另一个要求就是要求少讲、精讲。

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

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总之,我很高兴我已走在微课程路上,微课程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的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

微课程设计的三重属性和六大要素

微课程设计的三重属性和六大要素

微课程设计的三重属性和六大要素微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不仅能够支持学习者碎片化的移动学习,而且能够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因而受到学习者、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

对于教师而言,整理和应用微课程于教学过程中并不难,但是如何设计一门好的微课程却并不容易。

目前,我国微课程设计大多延续传统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法,无法有效支持基于微课程的个性化学习,而且在内容表现和交互设计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事实上微课程设计要综合考虑课程、技术和时代三大属性,其中课程属性决定了微课程设计要遵循首要教学原理,技术属性决定了微课程设计要体现微型和半开放结构、超链接、富媒体、个性化等特点,时代属性决定了微课程设计要充分考虑云计算和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

微课程的系统化设计要综合考虑微视频、课件、教学设计单、学习指导单、测试题与辅助资源等六大要素,而且设计过程还应注重从学习者的角度思考知识点内容,以问题为引导,逐步培养学习者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批判的精神。

一、研究背景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的逐渐改变,各种学习资源越来越趋于开放和碎片化。

短于18分钟的TED视频和MOOC中的微视频资源都为高效的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可能,然而碎片化资源的简单聚合并不能实现有效学习。

要使微视频资源能够真正支持和促进有效学习,需从微课程的角度进行综合设计,兼顾多种学习要素,综合考虑学习者的特点、课程要求、技术时代要求的“微”内容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支持在线教育和混合学习。

我国微课程的实践和研究目前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微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其设计、整理和应用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功。

从表面来看,微课程的整理往往是制约教师实践的第一个障碍,但实践经验表明,通过系统的使用工具培训,教师可以迅速掌握其整理方法。

而微课程的设计技能恰恰是教师最缺乏的,也是最关键的。

面对数字时代的学习者,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是否依旧满足微课程的设计要求?如何利用微课程第一时间抓住学习者的兴趣并有效对其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调控?微视频及其他要素如何进行合理设计与关联?这些问题都是进行微课程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理解微课程概念

理解微课程概念

理解微课程的概念1.微课程定义基于微课程属性的认识,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

云计算、移动互联是微课程赖以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技术基础,有着支持“泛在学习”、信息化学习管理和大数据应用创新的良好应用前景。

我们在分析微课程的时代属性中已经阐明:微课程应该尽可能纳入云教育范畴。

虽然微课程并不排斥“纸媒”支持的翻转精熟学习,但是,长远来看,微课程应当主动纳入由云计算、移动互联支持的云教育范畴。

“单位课时教学活动”明确了微课程教学法关于微课程的研究对象。

把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纳入微课程范畴,是因为微课程首先表现为课程。

课程属性中提及的四大范畴——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将在微课程要素优化组合的微系统中得以实现。

2.微课程的研究对象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微课程的研究对象以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为好。

因为单位课时教学活动是构成课程活动的最基本单元,通过基本单元教学活动的变革,达到在家精熟学习,1到课堂参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协作探究,获得学力提升,是非常有意义的。

微课程的研究对象不是拘泥于知识点,而是立足于单位课时教学活动。

我们不赞成在微课程实践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给一个微视频只有一个知识点的限制。

因为,这只能强化传统的资源建设观,强化以死揪知识点为标志的、扼杀创新潜能发展的糟糕的传统教学。

核心提示:微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单位课时的教学活动。

3.微课程与“微课”辨析分析微课程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为厘清微课程与“微课”之间的关系创造了条件。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

“微课”则是微型教学视频形式的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

学生使用微课程进行学习的感想和体会【3篇】

学生使用微课程进行学习的感想和体会【3篇】

学生使用微课程进行学习的感想和体会【3篇】【篇一】学生使用微课程进行学习的感想和体会在没有继续教育之前,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语文老师,对于微课是陌生的,更没有运用过,而通过这次远程教育的培训,我学习到了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的知识,虽然有的课第一次没有听懂,或者不熟悉,就一遍一遍地再听,最终还是弄明白了,特别这些微课的学习,我印象特别深刻:一:了解微课通过这次学习,我知道什么是“微课程”,微课程指的是时间在10分钟之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说清楚一个知识点,知识点不要过多过杂。

这对于我们经常在一线的老师,确实是一个挑战,因为平时一节课都是四十钟,而且内容也很多,只需要把重点的讲清楚就行了,没有设计过一个知识点的小课程。

而微课程恰恰把课本中的那些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做出来,让学生进行重点的理解,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质量。

每一个微课程都短小精悍,知识点明确,且创意丰富,让人看一遍就能记忆深刻,这对于小学生注意力短,上课爱分心,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

二:熟悉微课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微课程是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转为学生的学习方式。

微课程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进行选题、设计、拍摄、和制作,做到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具有“短、小、精“的特点,让学生能够花最小的时间学到相关的知识。

通过这样的微课程学习,让学生有效增加学习的机会,满足学习的需求,最大限度的自主学习,用移动学习终端随时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活动。

从而为学生指点迷津,更重要的是它将单一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使得课上的正式学习与课外的非正式学习,有机结合,连续统一,激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自方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学生个性需要发挥到最大限度,从而为学生提供一种新型的学习自主方式。

从课程属性视角认识小学科学微课程

从课程属性视角认识小学科学微课程
B a s i c E d u c a t i o n I n f o r m a d o n I 基 础 教 育 信 息 化 6 1
从课程属性视角认识小学科学微课程
范 明刚
( 肥城市 白云 山学校 ,山东 肥城 2 7 1 6 0 0)

要 :微 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 程形态 ,引起 了广 大教 育理 论研 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从课 程属性视 角全 面阐释微课程 的
又包括 星等还从教学性、完整性、生成性、情境性 、趣味 l 生 这 焦问题少而精 ,既包括碎片化的散点类微视频 ,
几个 角度对 课程属性进行 解释 J ,可 以说对微课程 的 连点成线的序 列化微视频 ,以满足不同学生 的个性化学
收 稿 日期 :2 0 1 6 - 0 6 — 0 4
很多 教师 由于对 微课程 的性质 、课程理 念和课程 目标 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这七大要素来认
认识不到位 ,造成现实教学 中时常上演 “ 差设计质量 、 低开发水平、少实施效果 、缺课程评价”的尴尬局 面,
由此 ,引发了笔者 对微课程 属性 的深入思 考。关于微
识小学科学微课程的课程属性 ,以期为 一线教师教学提
作者简 介:范明刚 ( 1 9 7 4 一 ) 男 ,山东肥城 人 ,山东省肥城市 白云 山学校教科 室副主任 ,中小学一 级教师 ,研究方 向为科 学教材教法及
课程研究。
6 2 数 字 教 育I D I G I T A L E D U C A T I O N
习需求 , 为深度学习的产生提供一种可能。
方法 的学 习成果设计成微视频 , 并上传 至互联网共享 , 展 现对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和运用 。 实践 、研 究的过程 中,掌握多样 化 的科学探 究方 法 ,

剖析微课程实践翻转课堂——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

剖析微课程实践翻转课堂——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
课 程教学法之路已经从脚下开始向前延伸。
验。 当时要求他们实验一个星期, 如果效果好就坚持下去, 如
果 效果不好就立马返 回 。 但我深信 , 一个 星期之后他们不会返 回。 因为, 微课 程教学 实在有太多的优 点, 一 旦被教师 们感 晤, 他 们便会自 觉地 实践、 探 索与创新。 如今, 两 个多月过去 了, 培 本 实小六年级四个班级 的语 文教学 依然 “ 翻转” , 就 是最好的
往觉得无从下手, 还有人以国外教学方式不适合中国国情为由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 0 1 3 / 1 2 5
专 题l t e a c h e r @ c h i n a i t e d u . o n
推脱。 其实 , 科学 是没有 国界 的, 符 合教 育规 律的好方法 也没 有国惊人的 ̄ N C J 2 _ 处。 … 美国的翻转课堂范本, 无论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 ・ 汗的 实验 , 还 是科 罗拉多州林地 公园高中两位科学教师 的探索 , 都 是制作教学视频供学生在家学习知识, 到课堂里通过作业、 工 作坊 ( wo r k s h o p ) 讨论、 展示等内化知识。 结果 , 学 生学 习 成绩 得 到提 高, 学 习信心得 到增强 , 学生、 家 长和教师的反馈都 非
如图1 。
木渎中学政 治学科 早在上 世纪8 0 年代就 开始 今天叫做
“ 问题导向” 的自 主学习教改实验。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
家完成 由 教师 设计的、 学习目 标明确的预习任务 ; 在课堂上 , 教 师提 问使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 并完成教师对预 习 效 果的评估。

般来说 , 新课 长则1 5 分钟 、 短则5 分钟就可以完成 , 余下的时
间是教 师引领 下的深 度拓展 。 其结 果, 发展了学 生提纲挈领 、 层层抽象和结 构化思考的能力和自 主解决重点、 难点和热点问

什么是微课?微课程的属性和界定意义

什么是微课?微课程的属性和界定意义

什么是微课?微课程的属性和界定意义
微课程具有三个方面的属性,1、课程属性(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也就是说,微课程再微笑,它的本质也仍然是课程。

必须从课程论的观念来理解微课程。

2、技术属性。

微课程有它的技术要求,和普通的课堂相比,它技术上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它能暂停,能倒退,能重复播放。

3、时代属性。

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如果不借助网络,微课程将毫无意义。

离开了时代属性的微课程是单薄的,在云时代应该被纳入云教育的范畴。

要把教学提前到课前,信息化的教学前移才能实现。

界定微课程有利于我们避免随机的,杂乱无章的活动和战略,取而代之的是适时,适当,连贯的活动和战略,朝着既定的目标义无反顾地奔跑。

微课程的界定把握了微课程的准确内涵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微课程的设计前提背景是相当于一对一的师生对话交流。

不同于课堂上的整班教学,它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这点明确了,老师在设计微课程时才能自己的语言,活动的选取,作业的布置和评价更加斟酌。

微课资源属性和课程属性

微课资源属性和课程属性

微课具有资源属性: 4.关联性。单一的微 课资源是针对某一知识点 设计的,而多个微课资源 是可以围绕某一主题聚合 起来的,形成更大的主题 知识单元。因此,不同微
微课具有资源属性: 5.规范性。使用规范的 学术用语,语言文字表述清晰、 有条理;画面清晰。应遵循x API或者SCORM,另外,应 遵循我国E-learning相关标准, 以适应本土发展。
微课是什么?
相近产品
本质属性
微课的资源属性分析 微课的课程属性分析
+
导向 功能
+微课 视频 诊断
功能
个性化 学习
微课学习的过程大致如下: 阅读导学单——观看微课视频 进行学习——练习——重复学习微 课视频——再练习——直至全部掌 握知识点知识能力目标。 虽然微课的初始形式是资源, 但并不止于资源,其本质在于整个学
微课具有资源属性: 2.趣味性。微课建设的 目的是自主学习能够真实、有 效地发生,如果微课资源缺少 趣味性,学习不能真实发生, 那么该微课资源便失去了其存 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趣味
微课具有资源属性: 3.泛在性。微课资源不 仅适用于基于PC的学习,还 支持基于多种移动终端开展的 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泛在学 习,能根据不同移动终端
电视教材 视频教 程 多媒体课 件积件 微课视频与微课
本质属性
微课视频: 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针对一个知识点或教学问题而 制作的视频教学资源,不同于 电视教材的是,它可以在电脑、 平板电脑或手机等多种终端上 观看,其教学演绎具有连续性,
微课: 简单地说,微课是基于微
课资源进行的学习活动的总和。 本研究中的“微课”,是基于 教学平台进行的利用微课视频 开展的学与教的互动过程,而 非单一的教学资源。

浅谈我对微课程的几点看法

浅谈我对微课程的几点看法

浅谈我对微课程的几点看法微课程要在十几分钟时间内讲清楚内容,并力求生动,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高要求.在聚奎中学,微课程的核心是导学案和教学视频. .聚奎中学的经验也告诉我们,简单模仿移植不能带来理想效果,只有根植于学校实际的借鉴创新,才能打造适合自己的课改模式.微课程(micro-course)和微型课程(mini—course)都属于课程范畴,两者的区别在于: 1. 时代背景不同,微课程是受终身学习需求和“微时代"发展所催化的产物,人们希望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在任何时间、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微型课程是针对当时学校教育中课程教学时间长、规模大的弊端而提出的。

2. 适用领域不同。

微课程主要适用于网络学习,微型课程主要应用于学校课堂教学、校本研修、微格教学或者小粒度的网络课程。

3. 容量不同,微课程不能再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单元,而微型课程是由一系列小容量的学习单元组成。

4.适用学习类型不同,微课程可应用于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适合学生进行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微型课程是针对学生的在校学习,主要应用于正式学习。

课程原意为“跑道",最常见的定义是指“学习的过程"(course of study),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课程形态,也应该包含的课程基本要素有: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包括教学资源准备、教学活动设计)课程评价、课程模式。

微课程主要特点的是:适合于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具备完整的教学设计、聚焦于某个单一的、重要的主题 .微课程相对于传统课程的主要优势在于:微课程更适合移动学习,可使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开展学习。

微课程的特点主要有:快餐化,四五分钟,一次学习;简单化,语言简洁,易于理解;实用化,提供策略,解决问题;多样化,视角广泛,种类丰富;聚焦化,一课一点,深层剖析;智能化。

微课适合教师进行知识管理,微课是教学知识积累、共享和交流的最好的形式之一,合理使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师知识管理,既可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也可大大提高教学的效.。

我对微课程的理解

我对微课程的理解

我对微课程的理解通过观看《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微课程及教案应用》这两门课,我受益匪浅。

下面谈谈我对微课程的几点理解:首先,我知道了到底什么是微课程,“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案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案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也就是时间在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案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我还知道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具有环节上的完整性。

微课虽展现的是某个教案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它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

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在教案中可以将微课程和相关的资源与活动超链接起来,方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案。

微课程是整个教案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案活动环境配合,其实,在微课程中可以在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方便学习。

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二,微课形式可以使用手机、数码相机等摄像设备拍摄和录制,也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录制的音频或视频或其它,形式不限。

微课内容既可以针对学生也可以针对教师或家长,对象不限。

我从网上也查阅了些资料,知道了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

其它与教育教案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有了微课程,在网络课堂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时间是在分钟内。

老师上传的“公开课”再不用长达分钟的完整一节课,而是只有至分钟的精华内容,且在播放过程中可随时暂停。

使用起来既方便又非常有用。

最后,微课程在教案中的应用中我想有以下这些.用来预习新课,教师可制作微课,在课前先让学生观看,为新课的教案做好准备。

并通过微课回顾已有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汲取和掌握新的知识。

.用来导入新课,教师可根据新课教案的需要设计教案情境,提出相关问题,并将其制成微课,在课间先让学生观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为新课教案做好衔接,承上启下,做好过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 景。
意用现在的学习 方式( 用“ 任务单” 、 “ 微课” 翻转课堂) 还是原来的
学习 方式, 学生普遍表示不愿回 到过去。 问 其原因 , 答日: “ 运用任务 单学习 , 碰到问 题可以 思考, 可以 培养自 主学习 能力” 。 笔者发现, 这
就是学生通过翻转课堂, 油然而生学 习 成就感使然! 这就是绝佳的
科技表现出 云计算、 物联网 和大数据等三大显著特征。 萨尔曼・ 汗
依托云计算、 大数据, 把知识学习 前移到课外, 把内 化知识挪后到
课堂, 开创了 让学生按照自 己 的步骤 学习 的“ 翻转课堂” 实验, 被比
微课程的 属性至少有三, 即 课程属性、 技术属性 和时代属性。 微课程首先表现为课程。 从课程论视域看, 课程涵盖课程 设计、 课程开发、 课程实 施和课程评价等四 大范畴, 微课程作为课 程也不例外, 因 此, 课程属性是微课程之首要的 和基本的屙陛。 其次, 微课程具有技术属性。 微课程是信息科技发展的产 物, 其课程内 容依靠信息科技存在, 其实施活动离 不开信息科技创 造的条件。 微课程主要采用微型教学视频( 俗称“ 微课” ) 支持自 主
采用“ 微课” 是因 为视频最便于人性化学习 。 学习 者可以 随时 暂停播放, 陷于思考, 也可以 在不甚理解的时候倒回 去重播, 一遍
乃至数遍, 直到达成学习目 标为止。
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的 收获!
实践、 研究到这个地步, 完全可以 这样定义微课程:
微课程是将原课程按照学生学习 规律, 分解成为一系 列具有
t o u g a o 3 @ c h i n a i t e d u . c n I 专 栏
从微课程 的屙 I 生 入手 认 识微 课程
金陵 再者, 微课程具有时代特征。 所谓时代特征, 指的 是当 代『 T
江苏省苏州市 电化教育馆
j i n l i n g 2 0 0 9 @g m a i l . c o m
目 标、 任务、 方法、 资源、 作业、 互动与 反思等在内 的 微型课程体系 。
这种微课程以“ 微课” 为主要技术形式, 旨 在适应“ 云计算” 环境下 的 人性化学习 , 是一种学习 内 容与学习 方式整合为一体的学习 资源 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新。 微课程实践的 直接结果是导致教师成为 学生学习 的 指导者、 帮 助者和组织者。
学习 。
尔・ 盖茨称为“ 预见了 教育的未来” 。 假如不把微课程纳入 “ 云教 育” 范畴, 那么, 作为其技术属性的“ 微课” 充其量只能扮演“ 课件” 的角 色。 而十三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恰恰证明 : 单纯的“ 课件” 无论
有多 精美, 都不可能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 影响。
也正是由 于“ 云时代” 的 支持, 把知识学习 前移到课外, 才使 教师得以 在课堂上给予需要帮助的 学生以 面对面的 个性化指导。 基于微课程属性, 江苏省昆山 市朝阳小学、 培本实验小学的 教师设计“ 自 主学习 任务单” 指导学 生学习 , 制作“ 微课” 帮助学生完 成“ 任务单” 给出的 学习 任务, 使自 主学习 成为高效学习 策略, 不仅 帮助学生学习 知识、 内 化知识, 而且帮助学生发展独立思考的 能力。 笔者在与参与“ 翻转课堂” 实验的学生座谈时, 有意问他们愿
最早产生的微课程, 其支持自 主学习 的教学资源都采用 视频
格 式。 不过 , 随着实践深入开展 , 人们发现 “ 微 课” 并不能支持所
有课程的自 主学习 。 于是采用以“ 微课” 为主要形式、 以其他资源为
后援的 混合式技术方式开展 自 主学习 。 因 此, 为了突出 变革, 我们可
中国 信息技术教育 2 0 1 3 / 1 1 21
以 把“ 微课” 作为微课程的主要技术属性, 但不应该把它绝对化. 而应遵循优化教学目 标实现的原则与方法, 在具体学习 过程中 采 用最适当 的 技术形式。
采用“ 微课” 支持微课程实施, 其灵感来源于孟加拉裔美国
人 萨尔曼 ・ 汗倡导的 “ 用视频再造 教育” 。 萨尔曼 ・ 汗的 这 一创意
随着 “ 翻转课堂” 在全世界迅速传播, 并导致2 0 1 2 年全球M O O C ( M & s s i v e O p e n O n l i n e c o u r s e s 一一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 爆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