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联网产业发展计划

合集下载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1.11.28•【文号】工信部规〔2011﹞552号•【施行日期】2011.11.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通信业,发展规划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为加快物联网发展,培育和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我部制定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二O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壮大物联网,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现状及形势(一)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与全球同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产业发展初具基础。

无线射频识别(RFID)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其中低频和高频RFID相对成熟。

全国有1600多家企事业单位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年产量达24亿只,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其中,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150亿元;通信设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建成全球最大、技术先进的公共通信网和互联网。

机器到机器(M2M)终端数量接近1000万,形成全球最大的M2M市场之一。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发展车联网产业,有利于提升汽车网联化、智能化水平,实现自动驾驶,发展智能交通,促进信息消费,对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车联网产业进入快车道,技术创新日益活跃,新型应用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也存在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产业生态亟待完善以及政策法规需要健全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以网络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汽车制造技术融合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我国网络通信产业的技术优势、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优势和汽车产业的规模优势,优化政策环境,加强跨行业合作,突破关键技术,夯实产业基础,推动形成深度融合、创新活跃、安全可信、竞争力强的车联网产业新生态.二基本原则系统部署、统筹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部门协同和部省联动,做好战略部署和分阶段实施.统筹推动关键技术研发、标准规范制定、测试示范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产业健康发展的环境和基础.创新引领、应用驱动.推动跨行业协同创新,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加强产学研合作,突破技术瓶颈,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夯实产业基础,培育创新应用,提升用户规模,加快形成产业创新发展新生态.优势互补、开放合作.推动产业合作、平台互通、系统互联,构建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汽车产业升级和应用模式的转换.强化管理、保障安全.明确主体责任,健全管理制度,强化防护机制,构建确保人身安全的管理体系.三行动目标到2020年,实现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跨行业融合取得突破,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应用,车联网综合应用体系基本构建,用户渗透率大幅提高,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适应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基本形成,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关键技术.构建能够支撑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及以上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形成安全可信的软硬件集成与应用能力.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基础平台、平台线控、智能驱动等核心技术有所突破,L3级集成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实现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设计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LTE-V2X产业化与商用部署,加快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设计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5G-V2X等关键技术研发及部分场景下的商业化应用,构建通信和计算相结合的车联网体系架构.——标准体系.完成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标准制定,大幅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健全产业标准体系.提升综合测试验证能力,完善测试评价体系,构建场景数据库,形成测试规范统一和数据共享,形成一批区域性、有特色、先导性的示范应用.——基础设施.实现LTE-V2X在部分高速公路和城市主要道路的覆盖,开展5G-V2X示范应用,建设窄带物联网NB-IoT网络,构建车路协同环境,提升车用高精度时空服务的规模化应用水平,为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应用提供必要条件.——应用服务.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新车驾驶辅助系统L2搭载率达到30%以上,联网车载信息服务终端的新车装配率达到60%以上,构建涵盖信息服务、安全与能效应用等的综合应用体系.——安全保障.产业安全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防护机制落地实施,安全技术及产品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安全技术支撑手段建设初见成效,安全保障和服务能力逐步完善.2020年后,通过持续努力,推动车联网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技术创新、标准体系、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和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建成,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和5G-V2X逐步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人-车-路-云”实现高度协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二、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产业化发展一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利用各种创新资源,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开发应用,重点突破智能网联汽车复杂环境感知、新型电子电气架构、车辆平台线控等核心技术.加快车载视觉系统、激光/毫米波雷达、多域控制器、惯性导航等感知器件的联合开发和成果转化.加快推动智能车载终端、车规级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高精度定位及动态地图等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上的产业化应用.加快推动高性能车辆智能驱动、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电子稳定系统的开发和产业化,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协调和可靠控制.二推动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决策控制平台衔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通过联合攻关、合作开发等方式,加快搭建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场景数据库,完善适合深度学习的软件开发环境,开发软硬件协同计算与通信融合的车载操作系统,加速开发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硬件接口单元、存储管理单元和V2X通信单元,加快形成适合中国道路状况的L3级以上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基础平台架构设计,满足对车辆动力底盘和车身电子部件的安全、快速、有效控制要求.三强化无线通信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支持LTE-V2X、5G-V2X等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加快推动多接入边缘计算、网络功能虚拟化、5G网络切片等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构建通信和计算相结合的体系架构,提升多接入边缘计算敏捷性,实现更多业务创新.加快V2X计算平台的部署及产品研发,分步构建中心-区域-边缘-终端的多级分布式V2X计算平台体系,满足V2X业务需求.三、完善标准体系,推动测试验证与示范应用一健全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体系在车联网产业生态中的基础、引导和规范作用,加快推进实施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适时更新和补充完善.加快制定与完善基础通用类、技术类、测试评价类、服务规范类和安全认证类标准,增加标准有效供给.鼓励同步推进关键技术的国际标准化,以标准引领技术发展和水平提升.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基础通用、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自动驾驶、信息安全、网联功能等相关标准的制修订,以测试场景为切入点、以整车功能评价为目标,系统开展自动驾驶测试评价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与制定.开展5G-V2X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推进多接入边缘计算与LTE-V2X技术的融合创新和标准研究.加强与智慧城市建设等相关基础设施标准之间的衔接,加快基站设备、路侧单元和车载终端设备的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研究制定.推动制定车联网服务平台、交通管控信息服务平台之间的端到端互联互通标准.构建电动汽车、充电桩和平台间的互联互通与数据交互标准.推进车联网无线通信安全、车联网平台及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标准研究制定.二加快频率和业务许可论证发布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直连通信使用5905-5925MHz频段管理规定.结合技术和产业发展情况及相关单位的频率申请,适时发放频率使用许可.推动5G-V2X相关频率需求研究.加强对LTE-V2X基础设施运营资质和车联网业务资质的研究.三推动测试验证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体系,完善单项技术、整车产品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规范,全面提升测试验证能力.加强测试示范区能力建设,推进测试规范统一和数据库共享.推动建设中国道路交通场景库,为产品开发测试、安全性评估与功能评价提供基础支撑.扩大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测试范围,探索进行高速公路测试试点.完善车载终端、路侧单元等在不同电磁环境下技术测试验证,构建车联网云平台测试验证体系,提升相关测试验证能力.研究车联网电磁环境保护要求,完善车用无线通信设备进网许可相关管理办法.推动仿真测试、道路试验测试等技术发展,形成面向实验室、封闭道路、半封闭道路和开放道路的综合试验验证能力.四促进示范应用加强与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及地方政府的协同合作,鼓励产业链各方参与,开展半开放区域和公开道路等测试验证,保障车载终端、路侧单元与云平台间通信的可靠性、兼容性和安全性,逐步完成端到端的技术验证和互联互通测试.在机场、港口、快速公交车道和产业园区开展自动驾驶通勤出行、智能物流配送、智能环卫等场景的示范应用.推进上海、北京-河北、重庆、无锡、杭州、武汉、长春、广州和长沙等区域性示范应用,支持北京冬奥会和雄安新区开展车联网应用.构建国家级的车联网先导区,不断提升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和居民出行服务体验.四、合作共建,推动完善车联网产业基础设施一完善通信网络设施推动LTE网络的改造和升级,满足车联网的大规模应用.提升LTE-V2X网络在主要高速公路和部分城市主要道路的覆盖水平,完善路侧单元的数据接入规范,提高路侧单元与道路基础设施、智能管控设施的融合接入能力,推动LTE-V2X网络升级与路侧单元部署的有机结合.在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建立5G-V2X示范应用网络,提供超低时延、超高可靠、超大带宽的无线通信服务.分阶段、分区域推进道路基础设施、交通标志标识的数字化改造和新建,在桥梁、隧道等道路关键节点加快部署窄带物联网NB-IoT等网络.二推动大数据及云平台建设与管理促进各类车联网平台的互联互通,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基础设施、通信基站、车联网平台和应用服务等信息交互与数据共享,构建数据使用和维护的市场化机制,保障车辆安全有效地运行.鼓励构建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大数据及云平台,支撑车联网应用的规模发展和持续创新.三构建智能道路基础设施促进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为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应用提供必要条件.面向典型场景和热点区域部署边缘计算能力,构建低时延、大带宽、高算力的车路协同环境.支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差分基站等设施建设,提升车用高精度时空服务的规模化应用水平,满足车辆的高精度定位导航需求.在部分高速公路和部分城市主要道路,支持构建集感知、通信、计算等能力为一体的智能基础设施环境.五、发展综合应用,推动提升市场渗透率一扩大车联网用户规模鼓励电信运营商推出优惠资费等激励措施,大力发展车联网用户.支持汽车企业前装联网车载信息服务终端,提升驾驶辅助系统新车搭载率.支持公交车、大货车、出租车、网约车等相关运营车辆提高联网率.二发展综合信息服务培育面向乘用车的智慧出行、道路救援、数据服务等创新应用,完善面向多种营运车辆的综合信息服务和远程监测系统,推进面向公安交通管理、商业运输车辆调度和道路运输监管等领域的交通服务,发展共享汽车等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推动车联网产业与智慧旅游和智慧商务等融合发展.三拓展电动汽车联网应用发展电动汽车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实现充电预警、优化充换电调度、提升充换电效率等目标.支持加强对电动汽车电池等核心部件的监测,鼓励开展退役电池甄别、分级和梯次利用.拓展电动汽车的联网应用,推动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服务平台、动力电池溯源系统、在线监测平台等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互,实现对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水平.四推进交通安全与能效技术应用推动基于LTE-V2X、5G-V2X等技术的“人-车-路-云”协同交互,积极开展交通安全与能效应用.在相关技术、产品和商业化运行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推广交通事件预警、事故报警、交通管控等车路交互信息服务的规模应用,推动基于“车车/车人”通信的事故预警和协同控制技术的应用,提升交通安全与拥堵主动调控能力.推动车路通信技术在车辆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应用,提升交通安全水平.推广不同路况的行驶策略指引、高速公路货车编队行驶等应用,提高交通效率.五打造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基于网络的汽车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体系,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管理体系.通过车联网实现对车辆运行数据的采集、分析与运用,形成多样化的应用服务和系统管理,为车辆安全运行提供保障.推动车辆精准化的营销推广、定制化的保养服务、个性化的保险套餐、透明化的维修服务和差异化的用车体验,实现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个性化汽车服务的规模应用.利用车联网技术提升车辆回收和循环利用水平.六、技管结合,推动完善安全保障体系一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以产品和系统的运行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为重点,明确相关主体责任,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完善车联网网络和数据安全的事件通报、应急处置和责任认定等安全管理工作.二提升安全防护能力重点突破产业的功能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核心技术研发,支持安全防护、漏洞挖掘、入侵检测和态势感知等系列安全产品研发.督促企业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和数据安全防护,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无线通信网络、车联网数据和网络的全要素安全检测评估体系,开展安全能力评估.三推动安全技术手段建设增强产业安全技术支撑能力,着力提升隐患排查、风险发现和应急处置水平,打造监测预警、威胁分析、风险评估、试验验证和数据安全等安全平台.推动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创新安全运维与咨询等服务模式,提升行业安全保障服务能力.七、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车联网产业发展专委会的作用,加强统筹推进,强化部门合作,解决关键问题,营造有利于车联网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部省合作,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共同推动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培育一批领军企业,构建产业集聚区.加强产业跟踪研究、总结评估和督促指导,确保重点工作有序推进.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完善协同机制,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应用与产业化应用的支持力度.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业发展,探索制定智能网联汽车分时租赁优惠政策.加强产融合作,引导信贷投放,吸引风险投资等各类社会资本参与车联网产业发展.三构建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制造业创新中心,搭建产学研用联合的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积极发挥产业联盟等的统筹协调作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以及与相关行业之间的有效融合,构建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体系.鼓励新型商业模式,积极培育创新应用,建设创新创业创优服务平台,促进形成新业务、新市场和新生态.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制定有利于产业创新的政策法规,适时修订制约产业发展的制度规章,为大规模测试示范和商业化应用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管理制度.利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等高端平台,促进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坚持包容审慎的原则,加强对产品和应用的事中事后监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有效利用,健全信用管理机制.五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有计划、多渠道引进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培育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加快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专家队伍.推动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促进构建有利于产业融合的交叉学科和专业,推动建设跨学科的培训体系.六推进国际及港澳台交流合作利用中欧、中俄、中德、中美、中法、中日、中韩以及海峡两岸有关产业对话机制或活动平台,加强务实合作与交流,推动与世界先进技术和产业链对接,实现高起点与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协调,重点加强共性技术、测试评价以及频率规划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全球领先企业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机构,支持国内优秀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构建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产业格局.。

智慧物联网产业园规划方案

智慧物联网产业园规划方案

设施建设
总结词
完善的设施是智慧物联网产业园持续发展的基础。
详细描述
根据园区的产业特性和企业需求,建设先进的生产设施、研发实验室、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提供完善的硬件支 持。同时,注重绿色环保,采用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
服务配套
总结词
健全的服务配套体系能够提升园区的综合吸引力。
详细描述
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配套,包括投融资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推广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等,以满足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建立企业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的沟通渠道,促进产学研合作。
绿色环保成为重要方向
随着社会对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智慧物联网产业园将更加注重绿 色环保建设,推动产业园区内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协同效应更加凸显
智慧物联网产业园将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形成更加完整 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圈。
02 智慧物联网产业园的规划 理念
以人为本
01
强调人的需求和价值,将人的舒适度和便捷性放在 首位,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和设施。
04 智慧物联网产业园的实施 策略
政策支持
政策引导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为智慧物 联网产业园的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
法规保障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 智慧物联网产业园的健康发展, 规范市场秩序。
技术创新
研发支持
加大对智慧物联网产业园的技术研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 行技术创新。
社会效益
创造就业机会
智慧物联网产业园的发展将吸引 众多企业入驻,从而创造更多的 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提升城市形象
智慧物联网产业园的建设有助于 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吸引
更多人才和投资。
推动产城融合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第一点: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与意义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对物联网产业进行布局和发展的重要规划。

在全球范围内,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以其独特的网络化、智能化、融合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焦点。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其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希望通过发展物联网来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要实现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应用示范广泛开展,产业链基本完善,初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任务和重大工程,包括推动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物联网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强物联网标准化和政策法规建设等。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促使我国物联网产业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提升我国在全球物联网产业中的地位。

其次,它可以推动我国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

最后,它可以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拓展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市场空间。

第二点: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与举措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规划提出,要重点支持物联网感知、传输、处理和应用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动物联网技术向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高安全方向发展。

其次,加快物联网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

规划提出,要围绕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物流等领域,开展一批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

再次,加强物联网标准化和政策法规建设。

规划提出,要推动物联网国家标准体系的建立,加强物联网关键技术和产品的检测和认证,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要制定和完善物联网产业的政策法规,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工作目标1. 推动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目标一:深入研究和理解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和应用场景,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工作目标二:通过与业界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探索物联网技术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应用前景。

工作目标三:促进物联网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推动物联网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2. 加强物联网产业生态建设工作目标一:加强与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推动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工作目标二:推动物联网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工作目标三: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创新和人才培养,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3. 提升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工作目标一:深入研究和理解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工作目标二: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升物联网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水平。

工作目标三:加强对物联网技术的监管和检测,确保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安全可靠。

工作任务1. 组织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讨论工作任务一:定期组织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讨论会议,邀请业界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加,共同探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工作任务二:组织物联网技术的研究项目,鼓励研究人员深入研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工作任务三:定期发布物联网技术的研究报告,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2. 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工作任务一:与不同行业和企业合作,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解决实际问题。

工作任务二:组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案例分享和推广活动,提升物联网技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工作任务三:建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示范区,展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3. 加强物联网产业的政策研究与建议工作任务一:研究物联网产业的政策环境和发展趋势,提出政策建议和意见。

工作任务二:与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合作,推动物联网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2020年(发展战略)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20年(发展战略)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发展战略)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壹种网络。

根据国家战略要求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特制订本规划纲要。

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壹、战略意义、发展现状和趋势(壹)战略意义。

物联网产业横跨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装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三大产业,集计算机、通信、网络、智能计算、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微电子等多个技术领域,由终端产品制造商、信息传输和处理商、应用和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等参和构成。

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引发新壹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我省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选择,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俩化”融合、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抓手。

迅速实现物联网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抢占技术和人才制高点,能够提升我省整体创新能力,增强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采集和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应用,大规模发展物联网及关联产业的时机日趋成熟。

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纷纷开展物联网领域的规划布局,已于商业零售、物流、环境监测、生物医药、智能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快应用。

美国2009年9月提出《美国创新战略》,将物联网作为振兴经济、确定优势的关键战略,“智能电网”、“智慧地球”等计划相继实施;欧盟已着手实施物联网行动方案,推出物联网标准战略,确保物联网的可信度、接受度和安全性;日本是世界上第壹个提出“泛于”战略的国家,于其U-Japan和I-Japan战略中,物联网是发展的重点;韩国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提出“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到2012年打造信息通信融合的超壹流的ICT强国”的目标,且制定了四大战略和12个重点项目。

广东发布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广东发布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广东发布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1. 引言1.1 背景介绍广东发布的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是基于当前全球5G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5G产业发展,提升广东经济发展水平而制定的重要计划。

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在5G领域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

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对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改善民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5G技术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各大国家纷纷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和发展规划。

作为我国南部经济发达的重要省份,广东在5G产业发展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和潜力。

广东发布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将为广东走在5G产业发展的前沿,加快5G技术在广东各行业的应用,推动广东向5G智能经济转型迈出重要一步。

1.2 目的和意义广东发布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目的在于加快推动5G技术在广东地区的应用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广东在信息通信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通过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措施,促进5G产业链的完善和创新,推动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助力广东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5G技术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数等优势,将为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广东发布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意义重大,有助于推动广东经济结构升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数字广东,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更好地发挥5G技术在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广东5G产业发展现状目前,广东省在5G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进展。

广东省已经建立了完善的5G基础设施,包括基站建设、网络覆盖等方面已经初步具备了规模化的基础。

广东省各地积极推进5G应用示范项目,涵盖了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远程医疗等多个领域。

华为的物联网产业布局

华为的物联网产业布局

华为的物联网产业布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产业已经成为了各家科技公司竞相争夺的领域之一。

华为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通信设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物联网领域也有着自己的布局和发展计划。

下面将从华为的物联网产业布局、物联网技术应用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来探讨华为在物联网领域的发展。

一、华为的物联网产业布局华为作为一家全球顶级的通信设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也十分全面,涵盖了物联网终端、物联网平台、物联网解决方案和物联网云等领域。

1.物联网终端华为在物联网终端领域拥有众多产品,包括WiFi模块、NB-IoT模块、有线网络模块等,这些物联网终端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工业等领域。

2.物联网平台华为物联网平台HI平台是华为自主研发的,致力于提供全面、智能、安全的物联网平台服务,可应用于车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

目前,华为HI平台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平台之一。

3.物联网解决方案华为提供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比如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能能源等领域。

同时,华为还与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们合作,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并协助客户快速搭建物联网系统。

4.物联网云华为还将物联网与云计算相结合,推出了Iot Cloud,这是一个特别为物联网打造的云平台,旨在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智能、安全的物联网云服务,支持多种设备类型和通信协议。

二、物联网技术应用华为的物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

1.智能家居华为的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家居的自动化控制,比如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控制智能灯光、控制智能窗帘等等。

同时,华为的HiLink生态体系,可以与其他智能家居产品相互连接,形成更加完整的智能化家居系统。

2.智能交通华为的物联网技术可以支持车联网和智能交通系统,实现车辆之间的互联和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从而提高道路安全性和交通效率,并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更多的技术支持。

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物联网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物联网十三五发展规划

物联网十三五发展规划

物联网十三五发展规划物联网十三五发展规划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物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物联网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为了更好地引导和推动我国物联网领域的发展,制定本规划。

二、发展现状与趋势2.1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2.2 物联网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情况2.3 物联网发展的趋势与前景分析三、物联网发展目标3.1 总体发展目标3.2 细化的发展目标及时间节点四、政策支持4.1 政策环境调研与分析4.2 物联网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完善4.3 政策的具体支持措施五、技术创新与推广5.1 关键技术研发5.2 物联网技术的标准制定5.3 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示范项目六、产业发展6.1 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6.2 物联网产业发展政策6.3 物联网产业布局与协同创新七、安全保障7.1 物联网安全风险与威胁分析7.2 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建设7.3 相关标准和法规的制定八、人才培养与培训8.1 物联网人才需求与供给分析8.2 物联网人才培养机制建设8.3 物联网人才培训与智力支持九、国际合作与交流9.1 物联网国际标准与规范制定9.2 物联网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9.3 物联网国际合作机制与平台建设附件:附件1:物联网发展统计数据附件2:物联网相关政策法规附件3:物联网标准与规范法律名词及注释:1.物联网:是指将有形物体与无形物体相连接,通过信息传输和互联共享,实现物体互联、感知、监控与控制,达到智能识别和智能决策的技术与模式。

2.发展目标:指规划期间内,物联网领域要达到的具体发展指标,如相关技术的突破、产业规模的增长等。

3.支持措施:指为落实物联网发展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政策、经济手段等。

4.安全保障体系:指物联网系统中的安全措施、技术和管理体系,包括防止非法入侵、数据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5.人才培养机制:指为培养物联网领域的专业人才而建立的人才培养机构、培训计划等。

6.国际合作机制:指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合作,共同推进物联网发展的合作机制和平台。

物联网加策划书3篇

物联网加策划书3篇

物联网加策划书3篇篇一物联网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设备、物品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技术。

为了更好地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们计划开展一项物联网相关的策划活动。

二、项目目标本次物联网策划的主要目标是:1. 推广物联网技术,提高公众对物联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2. 展示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让公众了解物联网的实际应用价值。

3. 促进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相关企业和机构加强合作。

三、项目内容1. 物联网技术研讨会:邀请物联网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相关机构代表,就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和创新模式等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2. 物联网应用展示:设立物联网应用展示区,展示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和产品,让公众亲身体验物联网带来的便利和改变。

3. 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举办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和支持创业者和创新团队利用物联网技术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4. 物联网科普讲座:开展物联网科普讲座,向公众普及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和安全风险等知识,提高公众的物联网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项目执行计划1. 项目筹备阶段(1 个月):确定项目目标、内容和执行方案,组建项目团队,联系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机构代表,进行项目宣传和推广。

2. 项目实施阶段(3 个月):按照项目执行方案,有序开展物联网技术研讨会、物联网应用展示、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物联网科普讲座等活动。

五、项目预算1. 场地租赁和设备购置费用:[X]万元。

2. 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邀请费用:[X]万元。

3. 活动宣传和推广费用:[X]万元。

4. 工作人员薪酬和福利费用:[X]万元。

5. 其他费用:[X]万元。

六、项目风险及应对措施1. 项目风险:活动参与人数不足、活动效果不理想、项目预算超支等。

物联网现状和发展趋势

物联网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物联网现状和发展趋势物联网S2015-1潘涛19号物联网现状以及解决方案物联网概念:物联网: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电子标签、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联网概念是05年正式提出来,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关系,就相当于高速公路和市内路的相比.物联网利用互联网通讯的手段,实现物物交流,有效提高我们的管理效率,降低生产的消耗.上面提及到的RFID技术,这是一种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非接触识别技术.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物联网算术:物联网=感知设备+互联网感知设备=各种传感器RFID =被动传感器互联网=通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物联网=各种传感器+三网融合国内物联网大事件: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点“物联网”之火.2009年8月24日:全球最大电信服务商——中国移动总裁在台湾高调宣布“物联网”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2009年9月:2009年9月11日:中国正式组建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2009年10月:2009年10月27日:工信部长李毅中撰文“物联网提高到战略性新型产业.”2009年11月:2009年11月3日:温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使之成为信息社会的发动机”.2009年11月12日:江苏省中科院和无锡市组建“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省长、院长和书记之间高调出席.2009年12月:2009年12月23日:物联网火炬手——刘海涛,当选CCTV 年度经济人物创新奖.2009年1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物联网“决定国家未来”的高度.2010年1月12日:北京市市长郭金龙调研物联网产业时指出,发展物联网技术,提高首都信息化应用水平.2010年1月16日:吴邦国在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调研. 2010年1月23日:海尔发布世界首款“物联网冰箱”,可辨认食品相关信息.2010年1月25日:工信部正式批准无锡高新区为国家电子信息传感网示范基地.2010年3月3—9日:十几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别提出把物联网作为国家战略新型产业.2010年4月16日:长城战略咨询发布,至2020年物联网将超过5万亿的规模.2010年4月23日: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201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0年5月18日:大唐电信、中科院和无锡地方共同发起50亿的“中国物联网产业基金”.2010年6月8日: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组在京成立.胡锦涛主席在双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加快发展物联网技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2010年7月9日:北京物联网关键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成立.2010年7月26日:无锡人民医院物联网院士工作站揭牌.2010年7月27日:山西省举行物联网报告会,省委书记主持.2010年8月10日:成都双流基地8个物联网项目落户,协议投资60亿.2010年8月9日:无锡物联网总投资111亿,已进入小规模应用.2010年8月10日:我国提出的首个物联网国际规范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发布.2010年8月16日:国家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院落户盐城.物联网现状: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物联网产业正在迅速发展,各省市、各企业均欲搭上物联网的这班快车.因此,一时间,物联网是一个“大筐”,什么东西都要“往里装”.有些省市计算物联网产值,往往把“沾一点边”的产品都计算到物联网中.云里雾里,非专业人,甚至专业人士都很难说得清.政府员工,媒体人士更是“不懂装懂”、“稍懂即成专家”.搞得全国人民都知道物联网,都不懂物联网物联网中存在的问题:①、观念问题.物联网是未来10-20年战略性新型产业,现在仅仅是起步.而我们的媒体和政府往往会急功近利,有些地方,要5年达到几千亿;有些城市要3-5年过上“物联网生活”.这些宣传不利于物联网技术与产业的顺利发展,甚至会阻碍发展.因此,我们应做到长期、持续的准备,这也许是中国人21世纪初引领世界科技浪潮的一次绝好机会,希望所有专业人士把握好时机.②、技术问题.物联网的一个基础是传感器,因此传感器是物联网很重要的技术.由于传感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物联网一定比互联网和通讯网面临更多的技术难题,因此,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绝不是几项,而是很多很多和应用相结合的关键技术,共性的技术问题有,更多的是个性的技术.所以各个相关企业应分头解决.③、执行问题.物联网是一项应用技术,政府项目的示范效应很重要.可是,多个省市都存在着“跟风”现象,“只打雷,不下雨”或“雷声大,雨点小”.轰轰烈烈开会,慢慢悠悠规划,松松垮垮做事.因此我们必须抓住一项或几项具体的应用,进而完善及推而广之.未来五年,真正意义的全球物联网很难实现.但我们要逐步从局域物联网、行业物联网走向全国物联网.近期的关键在于传感器及细分市场的应用软件.近年来,远拓一直关注与物联网的发展,刻苦钻研,十年一剑,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在物联网这一区域做出了重大突破,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下远拓的物联网产品.第一大类:传感器:传感器属于物联网的神经末梢,成为人类全面感知自然的最核心元件,各类传感器的大规模部署和应用是构成物联网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对应不同的应用我们提供不同的传感器,覆盖范围包括智能工业、智能安保、智能家居、智能运输、智能医疗等等.震动传感器:YT-SHK震动传感器为自动柜员机专用震动传感器,采用新型高灵敏度传感膜而设计的全向振动传感器,具有全向检测、灵敏度可调、高抗干扰能力、产品一致性和互换性好、体积小、可靠性高等特点.它可准确探知如敲击、爆破等破坏性振动,水平或垂直安装.可配备警号进行声光报警输出.配钞传感器:此为高可靠门感应开关.当保险柜开启时.可准确探知钞箱门开关动作,记录开启时间并联动录像.重量:净重量:尺寸:××㎝< /p>ATM机的配钞箱门上,当ATM机里的保险柜门开启时,它可探知并启动监控录像,准确记录开启时间.传感器路由:YT—SRT传感路由器是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微控制器、以太网收发器、信号检测电路、控制输出电路,实现由网络到物体终端的智能管理,或者物体到物体M2M的智能管理.本传感路由器可挂接多个物体终端,每个物体终端被分配唯一的ID号.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本传感路由器,发出管理命令,传感路由器对用户命令进行分析,然后采取相关的控制动作,以实现用户的期望.本传感路由器还可以接收物体终端的信号,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以控制远程传感路由器上挂接的物体终端,即M2M智能管理.人体活动监测器:采用先进严密的人体运动监测算法,整合高等数字集成电路处理技术,使用SMD布线集成电路组装,探测距离0-5米可调.当有物体接近ATM机时,可准确告警并开启录像进程.它体积小功耗低,可在烟雾、粉尘、水汽、化学气氛以及高、低温等恶劣环境下工作安装架构简便,性能稳定可靠.振动记录仪:YT-SHK-R振动记录仪是一个可重复使用的三轴振动记录仪,是为减少生产、运输、储存、生产过程中的损失而专门设计的.产品紧凑,轻便,连接选配的电池可连续使用3个月,特别适合贵重货物的日常监视.更重要的是,通过该产品,可以准确获知货物何时何地受过非正常的物理处理,或者是劣质的包装,而这些因素可以对您的产品,声誉和金钱造成损失.记录仪按预先设定将三维方向的振动数据及振动发生时间记录下来,并可将数据打印列表以备事后分析.通过专用管理软件,YT-SHK-R以及相应的数据可以非常快的和非常有效的读出来,简化管理和监视.紧急报警器:YT-303A是紧急报警触发设备,作为安防系统中的设备,它可以戴在小孩或者老人的手腕,当孩子或者老人遇到危险需要紧急救助的时候,按下YT-303A的报警键,它立即向CIE控制指令中心发送出报警信息,CIE会使报警设备发出声音和灯光提醒,家里人听到或者看到报警信号能立即提供帮助.YT-303A完全符合 Zigbee HA协议标准,适用于任何Zigbee HA协议的网络中.第二大类:云技术卡号获取模块:银行卡卡号的捕捉不仅方便案发后快速检索定位监控影像资料,更为法律举证提供了权威保证.但是卡号的安全捕捉具有相当的技术难度,各家标准不一.具体比较请见“技术优势一览表”.远拓科技的卡号获取模块在极其底层的读卡器上采集银行卡卡号信息,是最安全的一种卡号捕捉方式.物联网的鹏飞发展,已经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物联网战争,我们远拓科技正在精心研究物联网产品,我们会让生活更美好,更安全.物联网是未来信息科技发展的方向物联网不是科技狂想,而是又一场科技革命.物联网时代来临物联网使物品和服务功能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些新的功能将给使用者带来进一步的效率、便利和安全,由此形成基于这些功能的新兴产业.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如果“物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不谈什么隐私权和辐射问题,单把所有物品都植入识别芯片这一点现在看来还不太现实.人们正走向“物联网”时代,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抓住机遇,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物联网是对现有信息产业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是世界主要国家当前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我国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支点. 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同时在客观上推动全球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一个国家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有重点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迎接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做好产业准备.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对未来经济发展进行战略谋划,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出本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战略,并制定促进措施.比如,美国正在加快实施“智慧地球”科技战略;欧盟制定了“物联网行动计划”;日本发挥政府引导示范与企业研发推广的合力,启动了物联网的应用;等等.可以说,物联网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已在世界范围展开.这对我国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把握机遇、顺势而为、尽早谋划,抓紧突破关键技术,努力使物联网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从未来前景看,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具有很大空间.目前,信息市场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发掘,而物联网正是一个重要的潜在市场.物联网的发展不仅能够创造经济价值,促进流通有序高效运转,推动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消费安全系数,而且可以为扩大内需拓展广阔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从现有条件看,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无论在产业实力、技术研发方面还是在政策支持、舆论环境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我国物联网技术的研发起步较早,一些较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已进入应用阶段;我国是世界上可以真正实现物联网产业化的国家之一,从前端传感、中间信息传递到后端信息处理和应用的物联网产业链条正在形成,传感网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尤其是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在确定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政策取向之后,又把“感知中国”作为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把物联网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一些城市和地区也相继提出了物联网发展的规划和设想.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还面临技术、资金、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制约,需要集中政府、企业、行业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加以推进.为了尽快把物联网培育成为我国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至少要在以下七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加强规划.按照中央有关要求和部署,抓紧研究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发挥好规划的引导作用.二是强化创新.努力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平台,加快推动一批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三是培育需求.加强物联网技术与工业化的结合,促进物联网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四是专项带动.积极探索技术应用和技术研发互动的有效形式,形成以技术应用带动产业发展的模式,消除传感网规模化发展的瓶颈制约.五是资金支持.政府要加大投入,并引导地方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积极投入;同时,运用市场机制筹措资金.六是加强合作.推动科技、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七是防范风险.充分了解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风险,并按照趋利避害的原则做好相应准备.智能交通物联网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探讨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它的概念由来已久,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曾在一份报告中这样描绘“物联网”时代: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等等.一、中国发展物联网的核心内涵1、抢占信息化制高点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它的概念由来已久,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曾在一份报告中这样描绘“物联网”时代: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等等.物联网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业之中,如交通、建筑、电网、桥梁、隧道、公路、市政系统等,然后与现有的通信网结合,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我国制订物联网国家战略意义深远,一是改变现有互联网及通信领域受制于人的格局,二是创造一个庞大的网络及行业应用市场,推动经济腾飞.从国外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国家在推动技术革新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了抢占信息化制高点,我国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将发展物联网战略放在国家发展规划的重要位置.温家宝总理特别强调,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中将传感网列入“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的重点研究领域,工信部已将物联网规划纳入到“十二五”专题规划,正在积极研究推进.在物联网概念成为热门之前,我国的物联网产业链已经存在,形成以电信运营商和系统集成商为主角,以传感器、芯片、通信模块厂商为终端设备提供商,分布在各个行业、地域中的产业格局.从长期来看,按照物联网的需求,需要按亿计的传感器和电子标签,这将大大推进信息技术元件的生产,确实能形成巨大的市场规模,但近期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需要产业链上各个合作伙伴协同解决.2、交通物联网的概念交通物联网是在物联网战略背景下提出来的.在物联网相关技术应用的背景下,交通物联网可以实现交通工具全程追踪,保证运输的安全;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管理;实现车辆能自动获得更丰富的路况信息,实现自动驾驶,等等.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可见交通物联网的具体应用,如高速公路不停车电子收费、智能公交系统、移动应急指挥与调度、交警移动执法、机动车违章行驶监测、电子口岸、车载防盗系统等,只不过这些仅是物联网的雏形,还尚未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在未来,可以想象通过车车相连、人车相连、车路相连的庞大网络实现智能交通,从而解决诸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的问题.中安网原创稿件声明转载中安网文章时应遵循以下三个规则:1、保持原创文章中图表、图片、音视频的完整性;2、完整标注文章作者[文章前后有说明];3、转载中安网原创中部分内容也要完整标注来源“中安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二、物联网与智能交通1、智能交通的核心是人、车、路协同智能交通是一种平衡的应用科学,是为了平衡交通使用者、车辆以及有限道路之间的关系,未来的交通系统可以通过站台查看下一班公交何时能到达,还剩多少空座位,可以选择最佳的行车路线而绕开拥堵的路段,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获知前方车辆刹车或者发生事故并采取避让措施.因此,智能交通系统中获取数据是重要的第一步.通过随处安置的传感器,交通管理者可以实时获取路况信息,帮助监控和控制交通流量;通过在车内安装GPS终端机及射频标签,交通参与者可以随时与周围的信息源进行交换,从而获得有效的交通信息,指引车辆更改路线或优化行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智能交能即物联网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发挥人、车、路的协同作用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交通物联网的概念也正好完美诠释了这一内涵.交通物联网的提出,也极大地推动了智能交通的发展.以深圳为例,在交通物联网背景下,深圳市智能交通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中,引入交通物联网感知、网络、平台、应用的四个层次内容,实现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物联网时代的“智慧交通”创新设计.要建立真正有效的交通物联网,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规模性,只有具备了规模,才能使物品发挥智能作用.例如,一座城市有100万辆汽车,如果只在1万辆汽车上装物联网设备,就不可能形成智能交通系统;二是流动性,汽车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必须保持汽车在高速运动状态下都能随时实现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之间的对话.2、相关技术与应用物联网的核心是对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交通车联网的关键技术是如何实现车与路、车与车之间的信息交换与互动,而能在此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无疑是无线技术了.目前在汽车定位、通信及收费领域应用较多的是DSRC 短程通信技术以及VPS车辆定位技术技术.DSRC是一种微波技术,主要应用在电子道路收费方面.而VPS则是一种GPS +GSM技术,在汽车导航、求助及语音通信方面有着较广泛的应用.由于这些技术都是现有的技术,这里将不作赘述.另外,红外线及超声波技术也是使用广泛、简便环保的技术.其他的交通物联网核心技术还包括射频识别装置、视频检测器、地磁感应器、无线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互联网与无线通信、行业应用软件等.在这些技术当中,以底层嵌入式设备芯片开发最关键,引领整个行业的上游发展.基于物联网与嵌入式系统融合,将使现有产品得到升级,使服务更加智能化,可以远程进行设备管理、调度和维护.软件是物联网应用的核心和灵魂,各大软件企业都投入巨资研发相关软件和中间件SaaS、SOA、云计算等,云计算概念的提出,在交通物联网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交通是一门复杂科学,每个交通物体都具备不确定性.云计算作为一种高度可扩展的计算方式,通过互联网将资源以“按需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而且“按需使用、按用计费、用完即散”,正好满足复杂交通的要求.从技术层面,我国推动交通物联网发展的重点技术包括:1DSRC短程通信技术;2车辆运行状态检测技术;3基础设施及环境性能检测技术;4辅助驾驶技术;5新一代交通控制系统.三、推进交通物联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标准问题交通物联网的发展必然涉及通信的技术标准,而各类层次通信协议标准如何统一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中国在快速增强研发的同时,也早已开始打造“交通物联网”的本土产业标准.最值得一提的是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的短程通信技术,在我国已实现标准化而且已经推广多年.由于当前交通物联网的任务主要面向内需,制订本土标准有利于给企业更多的话语权.可以理解的是标准制订面临着国内国际上的压力,推动难度不小,但这势必延缓未来大规模的行业应用.但交通物联网相关技术甚广,如何统一终端和接入标准都是推进交通物联网的问题.传感器作为物联网采集信息的主要终端工具,如同物联网的“眼、耳、鼻”,这些采集信息工具标准不一,已严重制约物联网的发展.由。

智慧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

智慧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

智慧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智慧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和交互传感器、设备和物体,实现信息沟通和自主决策的一种新兴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智慧物联网已经成为全球科技行业的一项重要战略和研究领域。

智慧物联网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下面将从技术、应用和产业化等方面探讨智慧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技术发展趋势1. 5G技术的普及随着全球5G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商用化进程的推进,智慧物联网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5G技术具有更高的网络速度、更低的时延和更大的连接数,可实现更稳定、更快速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进一步提高智慧物联网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2. 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物联网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智能设备和物体的感知、认知和决策能力。

通过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等技术,智慧物联网可以实现更准确和智能的数据分析和预测,从而提供更精确和个性化的服务。

3. 边缘计算的兴起边缘计算是将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能力移动到离用户和设备更近的地方,以减少数据传输延迟和网络拥塞。

智慧物联网中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边缘计算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并提高智慧物联网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4. 区块链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高安全性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智慧物联网中的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

通过将智慧物联网设备和物体的数据加密和存储在区块链上,可以防止数据被篡改和盗用,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二、应用发展趋势1. 智能家居的普及智能家居是智慧物联网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连接家庭设备和物体,实现家电、照明、安防、健康等方面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随着智能设备的成本下降和用户需求的增加,智能家居市场将迎来新一波的增长,智能家居将成为智慧物联网应用的重要入口。

2. 智能城市的建设智能城市是指通过智慧物联网技术将城市各个领域的设备和物体连接起来,实现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

物联网智能方案

物联网智能方案
2.数据风险:实施严格的数据管理制度,防范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3.实施风险:建立项目管理体系,监控项目进度,及时调整计划。
4.法律合规风险:密切关注法律法规变化,确保系统合规性。
七、结论
本物联网智能方案将为企业在设备管理、数据采集、业务协同等方面带来显著提升,同时确保方案的合法合规性。通过严谨的设计和实施,将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提升竞争力。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将持续关注风险管理,确保方案的成功实施。
(3)业务协同模块:实现各业务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业务流程整合。
(4)安全保障模块:通过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数据加密等措施,确保系统安全。
4.合规性设计
(1)遵循国家关于物联网、信息安全等领域的法律法规。
(2)采用国际和国内标准,确保系统设计的规范性和通用性。
(3)实施严格的数据保护措施,保障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3.系统集成:将各个功能模块集成,进行系统调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4.试运行:在部分业务场景进行试运行,收集反馈意见,优化系统。
5.正式上线:全面推广使用,进行系统运维和持续优化。
五、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1.技术风险: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降低技术风险。
2.数据安全风险:加强数据安全防护,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数据安全。
物联网智能方案
第1篇
物联网智能方案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领域,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多个行业。本方案旨在为某企业打造一套合法合规的物联网智能解决方案,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需求分析
1.实现设备远程监控与控制,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五、实施步骤
1.项目立项:明确项目目标、范围、预算和实施计划。

智慧物联项目计划书

智慧物联项目计划书

智慧物联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物联网技术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智慧物联项目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本项目旨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一套完整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提升竞争力。

二、项目目标1.构建一套完整的智慧物联系统,包括物联网设备、数据传输、数据分析、监控系统等模块。

2.为不同行业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定制化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满足其不同的需求。

3.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质量。

4.积极推进智能化生产,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

三、项目内容1.物联网设备:研发一系列各类传感器、控制器等硬件设备,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2.数据传输:建立数据通信网络,实现物联设备与云平台之间稳定、高效的数据传输。

3.数据分析: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

4.监控系统: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对设备运行状况、环境变化等进行监测和预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定制化解决方案: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满足其不同的需求。

四、项目实施方案1.项目立项:成立项目组织小组,制定项目计划书,明确项目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案。

2.需求调研: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和个人进行需求调研,了解其对智慧物联解决方案的需求。

3.技术研发:研发物联网设备、数据传输和分析技术,并建立监控系统。

4.系统集成:将各个模块集成到一起,构建完整的智慧物联系统。

5.试运营:将系统投入试运营阶段,对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6.推广应用:向不同行业的企业和个人推广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定制化服务。

五、项目进度安排1.项目立项:2022年1月-1月2.需求调研:2022年2月-3月3.技术研发:2022年4月-6月4.系统集成:2022年7月-8月5.试运营:2022年9月-10月6.推广应用:2022年11月-12月六、项目预算1.研发费用:100万元2.设备采购费用:50万元3.系统集成费用:30万元4.运营费用:20万元5.推广费用:20万元总预算:220万元七、项目风险与对策1.技术风险:技术研发可能遇到困难,影响项目进度。

智能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智能产业指的是依靠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的产业部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智能产业已经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对智能产业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第一部分:智能产业的定义与特点智能产业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实现产业生产、管理、服务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度智能化:智能产业依靠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自主决策、自主学习和自主调整,具有较高的智能化水平。

2. 高度自动化:智能产业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效率。

3. 高度数字化:智能产业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第二部分:智能产业的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在智能产业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突破,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2. 物联网将成为智能产业的基础。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连和信息交互,将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与互联网连接,为智能化生产和管理提供支持。

3. 大数据分析在智能产业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

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企业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持,实现智能化的经营管理。

4. 云计算将成为智能产业的核心。

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存储和处理能力,为智能产业提供基础设施支持,降低企业的IT成本。

第三部分:智能产业发展的挑战与对策1. 技术挑战:智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新一代的技术支持,但目前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关键技术仍有一定局限性,需要加强研发,推动技术创新。

对策: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提高新技术的研发能力,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突破。

2. 安全挑战:智能产业涉及大量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互,面临着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2024年智能科技产业创新发展计划: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的路径探索

2024年智能科技产业创新发展计划: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的路径探索

随着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4年智能科技产业创新发展计划: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的路径探索》旨在引导和推动智能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以提高我国智能科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一、技术研发推动基础研究: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提高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通过政府、企业、高校等各方面合作,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和项目支持,推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

引导创新企业:鼓励和支持创新企业,提供资本、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企业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开展国际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提高国际竞争力。

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开展国际科研合作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推动智能科技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二、应用推广推动产业升级:针对传统产业,推动智能科技的应用和改造,实现产业升级。

例如,在制造业领域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在服务业领域推广智能客服、智慧医疗等应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加强公共服务:推动智能科技的应用于公共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例如,在交通领域推广智能公交、智能停车等应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在教育领域推广智慧教育、在线课堂等应用,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建立创新型城市:打造一批具有智能科技特色的创新型城市。

通过政府投资和企业支持,建设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应用,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和生活品质。

三、政策支持加强政策引导:制定有利于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和法律法规。

例如,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性。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资金投入、税收减免等方式,加大对智能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

例如,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为智能科技产业提供资金和税收支持。

未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有

未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有

未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有未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智能产业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未来智能产业的发展将涉及众多领域,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未来智能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与应用、智能产品与服务、智能制造与工业变革、智能交通与城市发展、智能医疗与健康管理、智能农业与食品安全等。

最后,本文还将就未来智能产业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技术创新与应用1. 人工智能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将更加智能、自主,具备更强的学习、判断和决策能力。

人工智能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机器人、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

2. 物联网未来物联网技术将实现万物互联,实现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物联网将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领域。

3. 大数据未来大数据技术将更加发达,能够更好地分析和利用海量的数据。

大数据将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能医疗等领域。

第二部分智能产品与服务1. 人工智能助手未来将出现更加智能、具有个性化服务的人工智能助手。

人工智能助手将能够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提供咨询和推荐等服务。

2. 智能家居未来智能家居将更加自动化、智能化。

智能家居将通过语音识别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控制,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生活体验。

3. 智能医疗未来智能医疗将通过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健康管理服务。

智能医疗将能够实现远程医疗、智能监测和智能诊断等功能。

第三部分智能制造与工业变革1. 智能制造未来智能制造将实现生产线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制造将通过机器人和物联网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2. 工业互联网未来工业互联网将实现信息物理融合,将生产过程与信息流程紧密结合。

工业互联网将提供智能化的供应链、生产管理和服务支持等。

第四部分智能交通与城市发展1. 自动驾驶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无人机等。

自动驾驶将提高交通安全性和效率,并改变出行方式。

2024年物联网的普及与发展

2024年物联网的普及与发展

Part
04
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
国家政策法规支持情况回顾
物联网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政 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财政 补贴、税收优惠、研发资金支持等。
物联网安全保障政策不断完善,加强 了物联网设备的安全监管和数据保护 。
各级政府积极推动物联网在智慧城市 、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示范,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 的市场空间。
Part
06
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技术创新带来的变革机遇
物联网与5G、AI等技术的融合
01
将实现更高速、更智能的物联网连接,推动行业应用创新。
边缘计算的普及
02
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和响应速度,满足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传感器技术的突破
03
推动物联网设备更加智能化、小型化,降低应用门槛。
市场需求变化对行业影响
应用层
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 业物联网等应用领域。
硬件设备提供商角色定位
传感器提供商
专注于研发和生产各种传 感器,满足物联网数据采 集需求。
通信模组提供商
提供稳定、高效的通信模 组,实现物联网设备间的 数据传输。
网络设备提供商
提供路由器、交换机等网 络设备,保障物联网数据 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Part
02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领域
关键技术概述
传感器技术
物联网的基础,实现物体信息实 时采集。
人工智能技术
提升物联网智能化水平,实现更 加精准的控制和决策。
通信技术
确保物联网数据稳定、高效传输 ,包括LoRa、NB-IoT等。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对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存 储、处理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物联网产业发展计划
概述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物联网产业成为了当前最具前景和活力
的产业之一。

本文将介绍未来五年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计划,包括政
策支持、技术革新、市场机会、竞争态势等方面。

政策支持
首先,政策支持是智能物联网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未来
的五年里,政府将加大对该产业的投入力度。

具体来说,政府将进一
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优化税收政策和融资环境,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充分利用政策引导和导向作用,为产
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政策支持。

技术革新
其次,技术革新是智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未来五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为智能物联网产业提供
更高水平、更可靠、更安全、更高效的技术支持。

同时,我们还将积
极探索新的技术应用和技术领域,加速从传统物联网向人工智能、边
缘计算、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领域的转型,不断拓展产业的应
用范围和深度。

市场机会
第三,市场机会是智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在未来五年,我们将继续注重市场营销和渠道拓展,积极推广智能物联网技术和产品,深化行业应用,寻找更多的商业模式,探索新的市场需求点,拓
展海外市场。

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弥补目前智能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
短板,解决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竞争态势
最后,竞争态势是智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必然现象。

在未来五年,
我们将适应市场变化,处理好利益关系,建立良性竞争机制,打造智
能物联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

同时,我们还将密切关注国内
外的竞争态势和趋势,对竞争对手的动态做出及时的反应和应对,做
到机遇和挑战并重,保持市场竞争的优势和领先地位。

结论
总之,未来五年智能物联网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

我们
将充分利用政策支持、技术革新、市场机会和竞争态势四种推动力,
为行业提供更好的品牌和服务,实现智能物联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国家的新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