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思修课程大学期末论文优秀范文
大一思修课程大学期末论文优秀范文

大一思修课程大学期末论文优秀范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一新生入学后的必修课程,学生应当对这门课重视起来。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大一思修课程论文优秀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一思修课程论文篇一:《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探讨》[摘要]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守的公共道德。
但近年来,大学生群体却出现了严重的诚信“危机”。
本文针对大学生出现的诚信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体入手,对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出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导致了大学生群体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如考试作弊、伪造求职履历、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现象频有发生。
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认为只有将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四位一体”进行“综合治理”,把校正大学生诚信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才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
一、构建社会诚信氛围,为大学生守诚信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1.构建社会经济诚信氛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是人们自觉奉行诚实守信,承诺践诺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非常关键的转型发展时期,许多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方向,急功近利、言而无信;偷税漏税层出不穷,假冒伪劣产品铺天盖地――这些不诚信的经济行为对整个社会信用环境和信用制度产生了极大的破坏。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诚实守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灵魂,只有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着力打造诚信的经济环境,全面提升社会成员的诚信意识,让诚信者站稳脚跟,获得利益,不诚信者失去人脉,面临淘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构建社会法制诚信氛围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不仅需要道德的约束,也要依靠法制的约束。
仅仅依靠道德约束的诚信在今天的社会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只有发挥法律的约束职能,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全社会诚信氛围的构建与完善。
大一思修结课大学生论文范文(2)

大一思修结课大学生论文范文(2)大一思修论文篇三看完《复兴之路》前两集,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由于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得以正确地判断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中发展,于实践中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随时根据新的情况,提出并解决新的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才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产生。
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的历史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人民是共产党力量的源泉,胜利的保障,是历史的主人。
只有共产党一直自觉地最大限度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这样,它才有效地唤起人民,并将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使之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力量。
这一点是任何其他阶级的政治力量始终没有也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只有真正选择了人民,才会最终被人民所选择。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积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初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之后,正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一个强大或追求强大的国家,都需要精神的力量。
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演进中,有过无数的辉煌,也曾多次经受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
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内忧外患,灾难深重。
大一思修论文

大一思修论文
作为大一学生,我在思修课上学到了很多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知识。
思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律知识的机会。
在思修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国家利益的基本价值观。
它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十二个方面。
这些价值观对于塑造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权益中的重要性。
法律是国家权力的体现,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
我们学习了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基础知识,了解了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的培养,学会了通过法律的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
在思修课程中,我还学到了如何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了解到人的价值来自于对社会的贡献。
在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理、善良和美好。
此外,思修课也提倡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注重个人的素质提升和道德规范的遵守。
综上所述,思修课程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思修课程,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和法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意识到了培养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通过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思修论文范文

大学生思修论文范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里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思修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大学生思修论文范文篇一《浅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摘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
本文指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助于形成对社会主义法的精神价值的明确而理性的确信。
只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领悟和承认才能使法律生活具有它真正的尊严和完备性。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经过长期而痛苦的过程才取得的珍贵成果。
关键词:法治理念依法治国执法为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
一、确立法治原则的重要性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社会规则,是因为如果没有规则,生活就像霍布斯告诉我们那样,“孤独、贫穷、肮脏、残酷和匮乏”,我们需要共同生活的权利,没有规则,我们必会陷入不停的你争我夺的状态。
为了规则功能发挥,规则需要稳定,一经制定需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里发挥作用,如果规则不断变化,他所提供的信心将丧失意义。
规则的基本功能是使权利的行使具有疆界,任何人不得妨碍别人的行动,阻止灾难性损害的功能。
贯彻法治精神的规则主要涉及如何划定国家权力界限问题。
作为一种制度结构的“法律”,禁止一个人侵入他人的领地,假如有人做出了这种侵犯,法律就对他施以惩罚。
几乎我们的所有日常生活行为,都是发生在一个明确制定的法律规则的结构之内。
而在涉及国家权力也应受明文规定制定的规则约束时,人们却经常忽视这种观点。
规则的价值就在于向每个活动主体提供关于他人行为的信息,因而允许每个主体参照自己对于他人为行为之合理预期来追求自己的目标。
大一思修课程论文范文(实用4篇)

大一思修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进入大学以后,有些熟悉的课程又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其中就包括以前一般被成为**,而在大学一般被称为思修的这门课程,相对于中学阶段的**课,大学的思修内容更加充实,其中就包括了法律的一些相关知识。
相对于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思修学的东西不如它们实在,所以许多人认为它的作用相对较小。
但是,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 思修课是不可缺少的。
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走入了生活。
它解决了许多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
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关注了时代的前沿。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而思修起了引路标灯的作用。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时代。
在新的天地里我们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我们应该有心理准备。
作为新生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思想情绪不计其数,陌生的环境、全新的生活、繁重的学习,在这个时候蜂拥而上,加之我们的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沮丧,失去信心,进入误区。
我认为思修这门课程能从某些程度上缓解我们的压力,对我们的观念培养有很大的作用。
能够帮助我们树立信念。
通过学习这么课程的内容,我了解了一些法律上的知识,这是很大的收获,加强了我的法律意识。
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虽然思修不能直接带给我像专业课和基础课那样实在的知识,但是学习这门课程后,我认识的人生应该务实,不能好高骛远、空谈理想。
这对我学习其他课程有了很大的帮助。
老师的讲课内容也让我感受到人生积极的一面,沈老师的讲课风格也使我感觉到非常轻松愉悦。
引发我进行了一些思考,我认为要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讨论人生目的的问题,是为了认识生活应有的意义。
这样才能有意义的生活。
同时我认为人生应乐观,对自己充满自信。
大学生处于人生特定的成长阶段,面对学习、就业、恋爱等各种实际问题,大部分学生都会感到困惑,也会进行思考。
我觉得思修会帮助我们正确的面对这些问题。
学了思修后,我觉得一个大学生应该把理想放在首位。
大一思修论文范文3篇

大一思修论文范文3篇本文目录 1. 大一思修论文范文二2.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得体会3. 大一思修论文范文三近年来,部分高等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已经成为大学生玩手机、睡觉、逃课的首选阵地。
该门课程要获得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最佳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的原因,从而提出营造互动开放的课堂氛围、设计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创新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构建亲切融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对策。
以下是今日首发小编为打击精心准备的:3篇大一思修论文范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大一思修论文范文一大学生是社会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社会对大学生公德的修养和实践能力的期望与要求亦随之提高。
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文明的一部分。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大学校园,不仅是学习的殿堂,更是社会的缩影。
大学生,投入到大学的生活,不仅要完成学业,还有更重要的人生目标和历史使命——为实现从一名自然人到一名社会人的转变打好坚实的基础。
为了解大学生校园公德状况,近年一些大学对大学生一些日常行为做过调查,例如:对大学食堂用的餐插队现象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对此持“无动于衷”的态度,5.6%的受调查者承认“自己也插队”; “当发现有人在寝室外的走廊上大声喧哗时”,46.6%的人“无动于衷”; 听讲座时,22.4%的人会收发手机短信,另有19.4%的人曾经“打盹”,表示专心听讲的占35.1%;将近一半的学生声称自己有过“因一时找不到垃圾箱而随手丢垃圾”的经历;如果“看到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忘关了”,68%的学生表示会“关紧水龙头”,24.5%则“不予理会”; 对于大学生穿拖鞋进教室上课,56%的学生认为这是个人私事,不应要求太严;78%的学生喜欢依某同学的缺点起绰号称呼同学;在诚信方面,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同“在求职时提供虚假信息”的做法,66%的大三学生赞同“简历不做假,典型一大傻”的说法。
大一思修论文参考范文

大一思修论文参考范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实现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内外结合,全面推动教学事业发展的重要课程。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大一思修论文参考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大一思修论文参考范文篇一《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若干思考》摘要:当代的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虽然有人称其为温室中的花朵,但也已经成长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栋梁之材,是社会道德和秩序的楷模,是进步思想、文化和知识创新的摇篮,是未来社会进步的希望和动力。
然而,站在新世纪通往明天的渡口,合上史册,掩卷长思,我们在一路匆匆进取的步伐中又失去了什么呢?是诚信。
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由来已久,诚信问题不解决,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否实现的政治问题,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诚信问题;途径探析诚信一词早已成为当下的流行语,无论是学校、企业、工厂、机关,还是城市、乡村、街头、巷尾,人人都在呼吁诚信,人人都在寻找诚信,人人都在感慨缺信,人人都在指责缺信。
然而,扪心自问,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诚信。
古人云:“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做贵人而不要做好人。
”在我国很多高校中,诚信缺失已成了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恶意拖欠学费、用虚假材料骗取助学金、考试舞弊、剽窃论文、伪造个人简历、随意毁约等等,这些行为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自身形象和高校的稳定与发展,给学生个人、学校乃至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还关系到我国现阶段社会的整体道德状况,更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未来。
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一、诚信的涵义什么是“诚信”?诚信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也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所信奉。
诚信的内涵包括“诚实”与“守信”两个方面。
诚实即真实无欺,不自欺、不欺人;守信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
诚实与守信相互统一,相辅相成。
诚实是守信的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也是评判诚实的重要标准,“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诚者,圣人之性也。
大一思修期末论文

大一思修期末论文大学生,即在大学注册入学和接受教育的群体统称,那大一思修期末论文要怎么写呢?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一思修期末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大一思修期末论文篇1关于大学生交友恋爱观教育研究摘要:步入高校进行学习的学生,处于青春活跃、情感萌动的“恋爱正当时”的时期,在经历忍受了近二十年的家庭、学校围追堵截式的情感封锁线,极易出现较为极端化的情感冲动。
关键词:道德行为道德教育自尊一、树立教育无时无处不在的遍地开花式观念教育如何展开行之有效的引导、教育,意义重大。
这关系到学生所在家庭、所在学校以及其周边同学的安全与稳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小觑不得。
在具体教育中,我们不得不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为了鼓励学生刻苦学习、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全心全意投入学习之中,而编织了一些“善意”的谎言,比如,进入大学学习就轻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了。
二是,为了禁止杜绝学生谈恋爱,会灌输的一些观念,比如,读大学后,想怎么爱就怎么爱,甚至可以随心所欲的谈恋爱,多角恋。
三是,误导学生在大学里可以随时随地的喝酒,可以结交许多朋友,大学就是构建人际关系的平台等等观念的误导。
此类种种,导致了他们进入大学后,犹如孙悟空大闹天空一般,无拘无束的、自由主义泛滥,并逐渐形成了只要有饭吃就是“朋友”,只要有酒喝就是“哥们”,只要出去玩耍了几次就是自己的“女朋友”。
久而久之,懒散、自我为中心、狐朋狗友滥交,整日行迹于大街小巷,日以继夜……。
长此以往,则势必成为不学无术、东施效颦的文化知道分子,甚至为文痞式流氓。
二、重点案例分析交流引导2006年成都某高校发生一起较为悲惨的恋爱仇杀事件。
原因较为简单,即该女生刘芳(化名)因从中等师范学校考入大学后,发现大学期间更应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于是,大二期间与该校一男生白仕(化名)结识,并由相知走向了相爱。
这时,刘芳在就读中等师范学校时谈的男友得知后,来到了刘芳就读的学校要求她与现任男友分手并巩固他和刘芳之间的恋爱关系,遭到了刘芳的拒绝,于是,白仕在百般劝说无果的情况下,拿出了事先准备的匕首残忍的捅向了刘芳的肚子并在其肚子里面狂乱的搅动,导致刘芳肚皮大出血并伴随着内脏流出体外而当场死亡。
大学思修论文优秀范文

大学思修论文优秀范文(2)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特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当代中国法律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内在法权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主特色,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精神价值。
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下列重要特点:第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人类法治文明与当代中国法治精神的高度统一,是人类法治文明和法治精神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和发展。
人类法律文明和法治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统一的特质。
一方面,尽管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历史时代,人类创造了不同的法治模式,其法治的精神价值、基本理念有不同的内容和模式,但是,法治作为“以规则治理的事业”却具有许多共同的人性基础、理想追求、价值理念,形成了社会法治内在共同特质和评价一个国家法治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准体系。
任何一个民族建设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都必然要具备这些法治所共有的价值和形式要求,否则,所建设的社会和国家就不能称之为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法治实现程度也就缺乏共同的和基本的评价准则,不具有可比较性。
另一方面,各国的法治实现不是其他民族和国家法治模式的简单照抄和复制,相反,它受到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状况和特点、法律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深刻制约,遵循本国法制发展的内在逻辑,形成了本国法治的特有模式。
法治理念是本国的时代法律制度、法治实践和法律秩序内在精神价值基础,是民族时代法律精神的高度提炼,它不仅具有人类法治理念的一般特质,而且具有高度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充分反映本国法治实践和法律生活方式的内在特质和价值诉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于依法治国、公平正义等内容,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法律理想和价值观念,具有世界性和人类性;而执法为民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法律价值。
正是人类法治的一般价值理念与当代中国法治特色的有机整合,使人类法治理念在当代中国获得了新的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法律权威与人权保障的有机统一。
大一思修结课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

大一思修结课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一学生德育内容之一,有主意加强大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大一思修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大一思修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篇一:《试论大学生与诚信道德》摘要: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教育也是公民道德建设“诚信”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有效地帮助他们自觉树立诚信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原因;途径2001年9月20日,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其中“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而且在职业道德要求中,也再次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
修订大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因此,大学生成为公民道德建设“诚信”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帮助他们自觉树立诚信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德育工作者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诚信道德对大学生的价值体现就是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效用和意义问题(一)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论文【精品范文】

论文范文题目: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论文(一)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前几年我在广播听到这样一则消息:在一列由北京市驶往秦皇岛的列车上,乘客发现列车洗手间始终处在使用状态,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给大家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于是便报告了列车员。
列车员根据以往的经验推断肯定是有人以此来逃票。
在列车警卫的多次要求与命令下,洗手间的门终于打开了,原来是两名北京的大学生,想去秦皇岛旅游,又不想支付车票,便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近年来,大学生道德败坏的事例屡次出现在我们身边。
在大学校园里,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作弊形式也由过去的抄夹带、传答案等秘密行动发展到公开抄袭、集体作弊等等,带手机,发短信,买答案,甚至找枪手替考。
尽管各高校采取了最严厉的处罚措施,但这股风头并没有被遏制住。
前一段时间,“一封辛酸父亲的来信”引起了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孝心的大讨论,可这也正从某些方面反映出来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那就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丧失了孝敬父母的基本道德意识。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能够很好的尊重,那这样的人即使有再高的学问又能为社会作什么贡献呢?一个大学生,当然首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占座”也是大学校园里司空见惯的现象。
晚自习开始了,人没到,有纸条、书本“占”着座位,后来的同学只能“望座兴叹”。
更有甚者,“座无虚席,人不过半”,晚自习都快结束了,不少被“占”的座位却还一直空着。
“占座”事情虽小,但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较大。
很多同学对此感到既窝火却又无可奈何。
相关报道表明,97.74%的大学生自报他们在骑车、驾驶机动车或行走在交通路口遇到红灯有交通警察时“不闯红灯”,但在夜间没有警察也无人看见时,这一比例同样是大幅度下降,从97.74%下降到了56.44%!我们不能否认大学校园是一块“净土”。
可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这些不文明、不道德甚至违纪违法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买饭“加塞”,酗酒、抄袭等等。
许多事情刚发生时都很小,但如果都“恶小而为之”,不加注意,不加约束,不自醒而改正,都容易变成“问题”,日后走上社会,就可能沿袭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大学生思修结课论文范文精选

大学生思修结课论文范文精选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思修课程是必不可少的一门选修课,上好这一门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大学生思修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大学生思修论文范文篇1:《试谈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要对大学生在思想道德观以及法律基础知识上起到塑造与完善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验式教学;策略一、引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大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该课程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显示出国家对培养人才的重视,以及高校在培养人才上的重视程度。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国家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高校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上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然而效果并不明显。
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学生的塑造与影响。
在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传统与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一是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开放,给大学生了解更多的思想政治与法律内容知识提供了更加开拓的视野,从而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权威地位带来了挑战。
如大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公开参与话题,可以很快地了解世界以及国内发生的各种政治热点问题,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思想政治与法律知识唯一的渠道,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对各种事件进行正面的、反面的多方面的评价,从而给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如何给大学生树立正面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提出了更高的、更严格的要求;二是,互联网上丰富的内容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带来了挑战,原有的教学内容显得捉襟见肘,互联网上多元化的信息资源,更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传递方式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已经完全不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应该开展多元化、多种方式的教学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思修期末考试论文

思修期末考试论文第一篇:思修期末考试论文思修期末考试论文法治思维是建设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怎么样关系到中国法律环境的建设,因此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中国人民共产党在多次大会上提到法治社会的重要性,如党的十八大就特别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且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作为大学生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为什么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根据我的理解,法律思维是一种正当性思维,是一种维护正义公平的有效且非常正当的方法,因为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
因此,在任何时间地点运用法律思维都是没有问题的,法治思维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
还有,法律思维是一种规范性思维,它以法治思维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
所以,法治思维没有那种任意妄为性和杂乱无章性,它是受到一定规范约束的,不能认为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就可以任性,我们还是受到一定规则约束的。
除此之外,法治思维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和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
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综上所述,法治思维是一种融发律的价值属性和工具理性为一体的特殊的高级法律意识。
为了更好的理解法律思维,我在此引入人治思维,我们通过对法治思维和人治思维的比较,可以知道:人治思维以个人意志为最高权威,法治思维强调个人思维服从法律思维。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是法律至上,权利制约,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
了解了法治思维的基本特征和内容,我们就对法治社会建设史的基础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
对大学生而言,大学生不仅应当加强自身思修,道德,文化修养,还要不断强化自己的法律修养,培养自己的法治思维。
大一思修心得体会作文(精选6篇)

大一思修心得体会作文(精选6篇)大一思修作文篇1思修是一门组织形式相对轻松,内容涵概广,重在自我认识与塑造的学科。
如今,课结束了,但留给自己的思考却是永远的。
以前总觉得思修课没有专业课重要,但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才明白,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语文学得再好,如果品德不好,只能是有害于社会和人民的人。
思修课是不可缺少的。
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它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走入了生活。
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关注了时代的脉搏,同时也解决了许多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
思修课实际上是一门教我们如何为人的课程。
它重在内心诉求,更重在知行结合。
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应具有健全的人格与文明的素质,也就是要认识自己,懂得身心协调,关注自己全方位的发展。
听老师讲过拿破仑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毛泽东也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如何做人?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
学习完此课程,首先我懂得了做人应该有信仰,应该有信心。
信仰是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航灯,自信是达到人生顶峰的动力。
美好的前途来自于自强、自立、自信,不达目的不罢休,咬定青山不放松,打跨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不要把一次的失败看成是人生的终审。
逃是懦弱的,避是消极的,退就显得更加无能。
成功的道路得靠自己闯,做人有困惑,做事有困境,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只有坚强不倒的信心与毅力。
男儿立世,自己拍板,不怕失败,不言放弃。
老师说,为理想而不断奋斗的人,是幸福的。
我的理想,我知道很难达成,我却仍然觉得幸福,因为那是我真正想做的事,即是超越我现在的所有可能性,我仍会去争取,我不后悔,因为我没有骗自己。
我觉得很放心。
老师的每一节课,都在敲打着我们,让我们时刻谨记我们来到这里,存于这里的理由。
光阴易虚度,岁月难回头。
有了理想还远远不够,还要坚持,还要疯狂的努力,还要有牺牲一些东西的准备,还要有庞大的知识后盾。
思修论文精选模板三篇

思修论文精选模板三篇思修论文精选模板三篇【篇一:思修论文范文】谢谢你,正能量正能量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而正能量的最高境界就是赞美,如果没有赞扬的微笑照耀,我们怎能去感受、去爱?微笑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正能量。
悲哀的说,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不知觉的人性中的悲悯逐渐开始变得麻木,直到有一天我们与微笑猝然相逢,心才会被正能量所俘获。
——让我们,学会捡拾。
拾回某些被忽略的、遗忘的东西。
还记得高考的时候听到的一篇文章《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相信很多老师都拿它当做过押题热点,可抛开这些,这篇文章真的感染到了我。
在大多数人看来鼓掌也许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可在我眼中——“鼓掌”是种正能量的代称。
“鼓掌”是种欣赏,同样也赞美。
我想,只有擅长赞美别人的人,才是最美的人。
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身边的人变了、我们自己也变了。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总有一天,你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类人。
”更为可悲的是,我们并不为这种自身的改变埋单,而是将它归罪于世态炎凉。
人们总是有理由,因为社会太现实了,我们的改变只是在保护自己……可是事实呢?渐渐的,心像是被冻成了一坨冰,但内心深处依旧渴望被阳光一样的东西融化。
而幸运的是,在凄惨悲戚的现实中,真的有一种东西像阳光一样融化了‘这团凝冰’——这就是正能量!做到赞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我们看到那些比我们强的人,或者同自己付出相同却得到了更为丰厚的收获成果的人,我们真的能做到平心静气的起立鼓掌吗?我想,答案是不确定的。
想到以前看过的一个节目《感动中国人物》,里面讲述的都是些大公无私的小人物,有贫困山区的教师、有底层工人还有些社会人。
他们都是最鲜活的代表,而他们却能绽放开生命的灼灼花朵,活的那样有生命力。
他们在用自己的力量精心侍弄着爱与美的培育。
相信很多人都同我一样,每次看到他们的事迹都会不约而同的热泪盈眶,而随之而来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不加任何渲染。
这是种情感的冲击!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当得奖人的短片放出来时,我总是含泪在微笑,而感动的源泉并非他讲述的不幸的一切或者一切的不幸,而是他们小小身躯所传递给世界的正能量。
qimo大一思修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如何对待人生环境[五篇]
![qimo大一思修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如何对待人生环境[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5aaa0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8.png)
qimo大一思修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如何对待人生环境[五篇]第一篇:qimo大一思修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如何对待人生环境期末--大学生如何对待人生环境人生环境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
它很复杂,与每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
大学生做为时代的一个人才主力军,对人生环境的处理,更不可忽视,因为这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地位。
1.大学生既有梦想,又有追求,同时又有一些自负.担心.恐惧与迷茫.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应该有合理的心理定位.大学生是一个高智商的群体,这是他们有一种优越感,在大学生找工作.择业时,形成了好的工作得不到,低不就的局面,有的干脆在家闲着,成了恳老族.在大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憧憬时,正确地自我评价与估计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大学生年轻是一个资本,其次大学生却缺乏经验,你们的专业等等合理调整自己不符和实际的就业取向,例如:与他人攀比,面子主义等等.总之要使你的择业目标与你的心理定位相统一,不要成为过分的理想主义者,而要培养脚踏实地的从小事做起的能力.从小事做起,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顶峰,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如果有这种心理准备,就可以克服好高骛远的通病,正确的自我评价,对自己的所学专业.工作特长.优势劣势有正确的把握.2.良好的交际能力非常必要,良好的人际关系。
成功=(努力+机会)*人际关系。
开集体与社会,如果你要想获得成功,你必须尽快融入你所在的单位团体或工作单位,做好自己的工作,伴好自己的角色.与他人协调地工作,完美的沟通,是一种基本的能力,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传统的学习中,并没有掌握,所以你必须重新学.一个人要想被集体所接受容纳,就必须有集体荣誉感,同时要尊重他人,接受集体的价值观念,决不能有个人英雄主义,更不能目中无人.有人说大学生在二十八岁以前吃专业饭,二十八岁以后靠人脉吃饭.无形中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力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需要人际交往,毕竟人是社会的人,决不能脱离社会,也不可能脱离社会.与他人交往应遵行四大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大一思修论文3000字以上范文(2)

大一思修论文3000字以上范文(2)大一思修论文3000字以上范文篇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摘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战略的基本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针对中国现实存在的问题,将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具体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过程,实现了“是”与“应该”、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不仅对社会主义认识实现新的飞跃,而且对社会主义的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中共就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问题时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这是我们党顺应社会期待,反映实践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进一个新阶段的重要举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针对中国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作出了新的回答,内涵丰富深刻、设计严谨周密,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飞跃和价值理论的创新。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战略的基本前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由表征进一步深化到价值层面,由理想化、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轨道,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的科学认识和价值认识的统一,从而进一步在实践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
大一思修论文

大人模样九月中, 带着所有的向往憧憬来到这校园。
刻意收起疯癫傻样, 将头发烫成大人模样, 换上一身淑女裙装, 做人群中一个安静的姑娘。
我想人总该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外在才会不由地改变成那个想要的样子。
总能发现身边走过的一群群女孩都散下飘逸长发, 任其于风中凌乱塑造一种女人味的独特美感。
羡慕她们的长发, 更觉那是一种成熟, 大人才有的样子。
不想一辈子只草草的扎个马尾, 和朋友一起相约做头发, 结束以后总觉自己这样才算是大人。
成熟是不对失去的抱有幻想和残恋, 是知世故而不圆滑, 是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在所有东西上浪费时间精力, 是与人相处融洽亦能独立自我。
我也慢慢学着去做那样一个人, 不骄不躁, 有自己的小圈子, 也有自己的梦想, 有能力实现自我, 也乐意帮到他人。
从不相信朋友就是酒肉之欢或是空间朋友圈的评论点赞。
不愿真正美好的东西坦诚摆于人前供人评价, 或许就是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不允许任何人的触碰, 亲情是自然, 友情亦如是。
看不惯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总放上社交工具博人一笑或以此证明什么。
好多事情总是慢慢的懂得然后厌弃, 人也是在这样的一步步中长大然后明白生命, 懂得人生, 许多该与不该, 仍无答案, 只是相看两不厌或是弃置如履, 我也是寻着其中的平衡, 做深思状, 似是了然。
一个人总是他自己的主角, 而生命中走过的人才确实丰富其人生改变其轨迹。
所谓云烟过客, 都带来其价值所在, 一个人生命中的许多, 皆会吸取。
感谢每一个路过我生命的人, 或长或短, 教会我如何去爱, 教会我成长。
很感谢青春里他们的路过, 惊艳了年华。
尽管有时会觉得那是一种信仰, 仅成了习惯, 却发自心底地依赖。
纵是河海相隔, 心尖上的人仍穿山越海而来。
拂过泪, 相拥入怀。
总是看着路上的人行色匆匆, 或低着头, 或玩着手机, 形色漠然, 各忙各的事, 竟有种苍白的无力感, 想回家, 一出门, 阳光正好, 听得懂行人的交流, 转角会遇见熟悉的人, 可以轻松地在市场上询问果蔬的价格, 谈论天气的冷暖, 笑得温良无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一思修课程大学期末论文优秀范文大一思修课程论文篇一:《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探讨》[摘要]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守的公共道德。
但近年来,大学生群体却出现了严重的诚信危机。
本文针对大学生出现的诚信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体入手,对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出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诚信教育对策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导致了大学生群体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如考试作弊、伪造求职履历、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现象频有发生。
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认为只有将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四位一体进行综合治理,把校正大学生诚信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才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
一、构建社会诚信氛围,为大学生守诚信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1.构建社会经济诚信氛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是人们自觉奉行诚实守信,承诺践诺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非常关键的转型发展时期,许多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方向,急功近利、言而无信;偷税漏税层出不穷,假冒伪劣产品铺天盖地――这些不诚信的经济行为对整个社会信用环境和信用制度产生了极大的破坏。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诚实守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灵魂,只有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着力打造诚信的经济环境,全面提升社会成员的诚信意识,让诚信者站稳脚跟,获得利益,不诚信者失去人脉,面临淘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构建社会法制诚信氛围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不仅需要道德的约束,也要依靠法制的约束。
仅仅依靠道德约束的诚信在今天的社会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只有发挥法律的约束职能,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全社会诚信氛围的构建与完善。
首先,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尽快完善包括金融、信贷、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中的信用制度的立法工作,使得在打击不诚实守信的行为方面有法可依。
其次,加大执法力度,使失信者不仅承担诚信缺失的道德责任,而且还应当使其承担法律责任,甚至秧及未来更大的利益,提高其失信成本。
最后,加大对公众的法治教育力度,使人们知法懂法,懂法守法,让诚信在大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在我们的生活中遍地开花。
二、发挥高校主体作用,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1.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要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学校要不断完善自身管理体制。
在诸如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诸如奖学金、学生干部评选、党员选拔等政策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避免暗箱操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
其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如诚信专题讲座和报告会、诚信论坛、诚信征文等。
通过一系列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寓教于文,寓教于乐,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使得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成为大学生活乃至今后人生道路的永恒旋律。
2.构筑大学生诚信教育网络体系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媒介作用加强诚信教育。
高校通过建设主题教育网页或网站,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诚信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上的信息;用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占领网络阵地,积极倡导诚信上网、文明上网;学校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搭建互动平台,让学生以实名身份进入论坛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和交流,同时教师也可参与其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种言论和思想,通过正确的引导与监督,使他们明辨是非,分清真伪。
只有这样,在对大学生开展诚信素养的教育时才能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三、净化家庭诚信氛围,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1.家长要确立正确的诚信教育观念,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部分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重智轻德,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人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家长们要注重对孩子有关孝敬父母、爱国爱民、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高尚道德品质的培养,这对孩子诚信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家长也应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反馈到孩子大脑中的第一印象。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不诚信的行为和想法时,一定先要自检自己是否在生活的细节中存在同样错误的想法与举动,惟有如此,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2.家长要重视与学校的交流与沟通随着高校进一步扩招,在校大学生的人数激增。
学校对大学生的管理更多的是宏观指导,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家长与学校的密切配合。
孩子刚进入大学后,会有一阵断奶期,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所有的事情全要自我打理,自己判断,自己决定,这时他们会非常苦闷和矛盾,所以家长一定要与学校、教师密切联系,紧密配合,才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尤其是在思想品质方面的表现。
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也必须由教师和家长同心协力,让大学生们自己认同和接受,才能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从大学生个体入手,提升大学生自身诚信意识1.树立大学生的诚信自律意志诚信自律意志,指的是人们履行诚信原则和规范时,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的能力和毅力。
大学生要逐步树立诚信自律意志,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注意自己的言行,要通过诚信的学习和实践,不断将诚信理念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和准则。
二是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诚信规范,不断向好的榜样看齐,要善于自我批评、及时纠正。
三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因私欲膨胀而突破诚信道德底线,保持诚信品德,决不能做有悖于诚信的事情。
四是要不断鞭策自己,以诚信处事为荣,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才能在社会中抢得成功的先机。
2.养成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习惯诚信行为习惯是指人们在进行社会联络与交往时所表现出的自发的、带有主观意识倾向的稳定的诚信行为。
人们只有将诚信规范内化为稳定的诚信行为习惯,真正的诚信才能彻底实现。
大学生要想培养出稳定的诚信行为,就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如三下乡社会服务、四进社区志愿服务,自觉地观察社会、体味人生、体验生活,了解国情民意。
诚信的最高境界是慎独,大学生在践行诚信行为时要人前人后都一样,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养成稳定的诚信行为习惯,把自己塑造成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1]许项发.诚信体系建设的根基在文化[J].理论导刊,20__,(2).[2]赵爱玲.国内诚信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__,(1).[3]左惟.完善高校帮困助学体系[J].撩望,20__,(2).[4]侯中华.诚信恐慌[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__.220.大一思修课程论文篇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融入机制》[摘要]在文化价值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重大战略创新和重要理论成果,它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文化战略上的自觉和文化建设上的自信。
当前,其如何从智识层面向现实层面转化无疑是更为关键的问题。
直面这一问题,本原性的文化自觉和觉醒、现实性的制度灌输和规约、终极性的实践生成和证实这样的三维路径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协同作用,将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化于中国社会,并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共有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觉;制度规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当代中国在文化价值层面上进行的重大战略创新和重要理论成果。
这一战略创新和理论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一种价值自觉。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在从理论层面向现实层面转化,基于此,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国社会的路径,就成为理论和现实上亟需思索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自觉和觉醒:本原性的文化路径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深层原因在于文化价值层面,更确切地说是文化价值层面的自觉和觉醒。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其融入社会生活、融入每一个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中)问题首先应从文化价值层面进行思考,这是本源性的。
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内涵极其丰富。
每一个人都可对其言说,但结果可能都是对文化一角的体认,因而极可能造成对它的误读。
而且,也正因文化这一概念的大而无形,故对其界定极其困难。
但从文化这一概念的争论史中,我们都认可这样一种描述:文化是属人的,即人为的、为人的,离开了人这一主题,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据此描述,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与文化形成关联:既创制着某种文化或文化的因子,同时又被文化塑造着。
因此,与文化的这种必然性的相关就会使人对自己的文化有某种自知、自省和自悟,并进而产生觉醒和自觉,这就是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概念是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最先提出的,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
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对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条件。
[1](P248)由此可见,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概念大致包含三层内涵:其一,文化的自知,即知文化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知自己的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这是前提;其二,自己的文化走向世界,与其他各种文化样态之间进行充分地交流、碰撞和融合,这是路径;其三,直面全球化的社会现实,增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文化选择的主体地位,这是归宿。
有了文化自觉、觉醒和醒悟,我们才逐渐达成这样的共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竞争的重点正在从政治力、经济力向文化力转移。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2](P752)因而,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是全面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3]应该说,文化的力(软实力中的重要部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面貌、地位和走向。
软实力概念最先由美国学者、战略家约瑟夫奈提出,指政治、哲学、宗教、伦理、艺术等文化内容,其中包括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和价值理想等难以量化的无形力量(有形的、可以量化的军事、经济、科技等力量被称为硬实力)。
美国政治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其《大棋局》一书中提出了大国(强国)的四条标准: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科技雄厚和文化富有吸引力。
可见,在上述诸多的软实力构成要素中,文化无疑是更为重要的源泉。
基于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文化作为称霸全球的利器,具有一定程度的合法性和隐蔽性,其渗透力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