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现场急救知识培训概要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1e7c09a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3.png)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一、培训目的本次现场急救知识培训旨在提高员工对急救知识的了解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以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二、培训内容1. 急救概述1.1 急救的定义和重要性1.2 急救原则和流程1.3 急救器材和设备的介绍2. 常见急救场景和应对措施2.1 意外伤害的处理2.1.1 创伤性出血的止血方法2.1.2 骨折、扭伤和拉伤的急救处理2.2 突发心脏病的应急处理2.2.1 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和技巧2.2.2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方法2.3 中暑和中风的应急处理2.3.1 中暑和中风的症状和识别2.3.2 中暑和中风的紧急处理方法3. 现场摹拟演练3.1 指导员现场示范急救技巧3.2 员工分组进行摹拟演练3.3 指导员针对演练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4. 知识总结和答疑环节4.1 急救知识的总结回顾4.2 员工提问和解答三、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培训估计于XX月XX日上午9点开始,地点为公司会议室。
四、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全体员工,包括办公室人员、生产车间人员等。
五、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现场摹拟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六、培训评估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将进行培训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培训内容理解程度、急救技能掌握情况等。
七、培训资料准备1. 培训PPT:包括急救概述、常见急救场景和应对措施等内容的详细讲解。
2. 摹拟演练器材:包括摹拟骨折、摹拟出血等器材,以便员工进行实际操作。
3. 培训手册:包括急救知识概述、常见场景处理方法等内容的详细说明,供员工参考。
八、培训效果跟踪为了持续提高员工的急救能力,将定期组织急救技能竞赛和复习培训,以确保员工对急救知识的掌握和应对能力的提升。
九、培训总结本次现场急救知识培训旨在提高员工对急救知识的了解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现场摹拟演练的方式,使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常见急救场景的应对措施,为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将定期进行培训效果跟踪,以持续提高员工的急救能力。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091bd658852458fb770b56e0.png)
运输设备设施
用于进行人员输运的设备设施,例如 担架等。
应急救援站等
16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完好的应急救援设施
定期演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7
健全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明确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及处置的原则 确定本单位的危险目标分布,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分类和 级别。 规定应急响应的级别,明确各级别的应急救援响应的范 围及相关要求。 规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应急救援队伍的职责分工。 根据各危险目标的职业病危害事故类别制订出相应的处 置措施和响应程序。
23
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开展定期演练
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知识教育,定期按照应急救 援预案开展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确保工作的有效性, 并做好记录。
通过演练找出问题,持续改进
24
相关法律责任
《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 下的罚款:
8
应急救援设施
强制通风设施
事故通风 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 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 避免有害气体等的积聚。
9
应急救援设施
强制通风设施
配置要求
事故通风宜由经常使用的通风系统和事故通风系统共同保 证,但在发生事故时,必须保证能提供足够的通风量。事 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 次数不宜<12次/h; 事故通风通风机的控制开关应分别设置在室内、室外便于 操作的地点; 事故排风的进风口,应设在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的物质 放散量可能最大或聚集最多的地点。对事故排风的死角处, 应采取导流措施。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1ec575b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6.png)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一、培训概述现场急救知识培训旨在提供基本的急救技能和知识,使参训人员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并提供有效的急救措施。
本培训内容包括急救原则、常见急救场景、急救器材使用以及心肺复苏等方面的知识。
二、培训目标1. 了解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流程,能够正确判断紧急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 掌握常见急救场景下的应对方法,如心脏骤停、窒息、中暑等。
3. 熟悉常用的急救器材的使用方法,包括急救箱、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
4. 学习心肺复苏的技巧和步骤,能够在必要时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三、培训内容1. 急救原则1.1 判断紧急情况1.2 保护现场与自身安全1.3 拨打急救电话1.4 进行初步评估2. 常见急救场景2.1 心脏骤停2.1.1 判断心脏骤停2.2 窒息2.2.1 判断窒息2.2.2 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2.3 中暑2.3.1 判断中暑2.3.2 采取降温措施3. 急救器材使用3.1 急救箱3.1.1 急救箱内物品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1.2 如何正确使用绷带、止血带等 3.2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3.2.1 AED的作用和使用方法3.2.2 摹拟操作AED的步骤4. 心肺复苏4.1 心肺复苏的原理和目的4.2 成人心肺复苏的步骤4.2.1 判断心脏骤停4.2.2 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4.3.1 判断心脏骤停4.3.2 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四、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讲解PPT、视频等形式,详细介绍急救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结合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对急救场景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3. 摹拟操作:利用摹拟器材进行实际操作演练,提高参训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4. 互动答疑:培训过程中,鼓励参训人员提问,解答疑惑,加强互动交流。
五、培训评估1. 理论考核:通过笔试形式,测试参训人员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操作演练:参训人员进行摹拟操作演练,对其操作技能进行评估和指导。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f90a1d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a.png)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一、培训目的现场急救知识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对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增强员工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二、培训内容1. 急救基础知识1.1 急救的定义及重要性1.2 常见急救术语解释1.3 急救法律法规概述1.4 急救人员的职责和义务2. 紧急情况的判断与处理2.1 紧急情况的分类与特点2.2 紧急情况的判断方法2.3 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2.4 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措施3. 常见急救技能3.1 人工呼吸与心肺复苏3.2 外伤处理与止血3.3 烧伤与烫伤的急救处理3.4 中暑与中毒的急救处理3.5 骨折与脱臼的急救处理4. 现场急救器材的使用4.1 常见急救器材的介绍与使用方法4.2 现场急救箱的组成与使用技巧4.3 现场急救器材的维护与保养5. 实际操作演练5.1 组织员工进行急救技能实际操作演练5.2 模拟常见急救场景,让员工进行实际应急处理三、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员工介绍急救基础知识、紧急情况的判断与处理、常见急救技能等内容。
2. 实践演练在培训场地设置模拟急救场景,由专业教练进行实际操作演练指导,让员工亲身体验急救技能的应用。
3. 互动讨论在培训过程中,组织员工进行互动讨论,解答疑惑,加深对急救知识的理解。
四、培训效果评估1. 理论考试培训结束后,组织员工进行理论考试,测试培训效果,确保员工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操作演练评估通过观察员工在实际操作演练中的表现,评估员工的急救技能应用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操作。
3. 反馈与总结培训结束后,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反馈,收集意见和建议,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和改进。
五、培训资料及设备准备1. 培训资料准备相关的PPT、教材、手册等培训资料,以便员工学习和参考。
2. 培训设备准备急救器材、模拟急救场景所需的道具等,确保培训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演练顺利进行。
六、培训后续措施1. 定期复训根据员工的工作特点和需求,定期组织急救知识培训,巩固员工的急救技能。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09fbf3c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0.png)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一、培训目的和背景现场急救知识培训旨在提高员工对突发状况下的急救技能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保障员工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本次培训将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员工能够正确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并进行适当的急救处理。
二、培训内容1. 急救基本知识- 急救的定义和目的- 心肺复苏术(CPR)的原理和步骤- 常见急救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 常见急救情况处理- 意外伤害的处理(如出血、骨折、烧伤等)- 突发心脏病和中风的急救处理- 窒息、呼吸难点的急救处理- 意外中毒的应急处理3. 现场急救演练- 培训师将组织现场急救演练,摹拟各类突发情况,要求员工根据培训内容进行实际操作,以检验掌握程度和应对能力。
三、培训形式和时间安排本次培训将采用面对面授课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时间估计为3个小时。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09:00-09:30:理论知识讲解- 09:30-10:00:急救器械示范和操作演示- 10:00-10:30:茶歇及问答环节- 10:30-12:00:现场急救演练及反馈四、培训师资和设施要求1. 培训师资- 培训师应具备相关急救知识和经验,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培训内容。
- 培训师应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演示能力,能够引导员工进行实际操作。
2. 培训设施- 培训场地应具备舒适的坐位和足够的空间,以便员工进行实际操作。
- 培训场地应配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以确保培训内容的清晰传达。
五、培训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培训效果和员工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将进行以下评估方式:1. 理论知识测试: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进行,以检验员工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际操作评估:通过现场急救演练,评估员工在实际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操作技巧。
3. 反馈和总结:培训师将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反馈,并总结培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培训提供改进建议。
六、培训后续为了巩固培训效果和提高员工的急救能力,建议在培训结束后进行以下后续措施:1. 建立急救小组:组建由具备急救知识和经验的员工组成的急救小组,负责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理。
职业伤害急救知识
![职业伤害急救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80135f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15.png)
职业伤害急救知识职业伤害急救一、触电急救电击伤的临床表现全身表现轻度者出现头晕、心悸,皮肤、脸色苍白,口唇发绀,惊慌和四肢软弱,全身乏力等,并可有肌肉疼痛,甚至有短暂的抽搐。
较重者出现持续抽搐与休克症状或昏迷不省人事。
由低电压电流引起室颤,开始时尚有呼吸,数分钟后呼吸即停止,进入“假死”状态;高电压电流引起呼吸中枢麻痹时,病人呼吸停止,但心搏仍存在,如不施行人工呼吸,可于10分钟左右死亡。
心脏与呼吸中枢同时受累,多立即死亡。
由于肢体急剧抽搐可引起骨折。
局部表现主要是进出口和通电路线上的组织电烧伤,常有2个以上伤面。
随着病程进展,由于肌肉、神经或血管的凝固或断裂,可在一周或数周后,逐渐表现出坏死、感染、出血等。
血管内膜受损,常可形成血栓,有继发组织坏死和出血,甚至肢体广泛坏死。
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可有失明或耳聋(枕叶与颞叶的永久性损伤所致)。
少数可出现短期精神失常。
电流损伤脊髓可致肢体瘫痪,血管损伤可致继发性出血或血供障碍,局部组织灼伤可致继发性感染。
触电而从高处跌下,可伴有脑外伤、胸腹部外伤或肢体骨折。
现场急救脱离电源;关闭电源;挑开电线;斩断电路;“拉开”触电者方法:(一)如果开关或插头应附近,应立即拉闸刀开关或拨去电源插头,不能直接拉触电者(二)可用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也可戴上绝缘手套或用干燥的衣物包在手上,再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三)可站在绝缘垫或干燥的木板上,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此时尽量用一只手进行操作)(四)可直接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拖离带电体,但要注意此时不能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裸露的身躯.注意事项:(1)救护人员不得采用金属和其他潮湿的物品作为救护工具。
(2)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接触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3)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员宜用单手操作。
(4)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
(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26569d3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5.png)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一、培训目的现场急救知识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对急救知识的了解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正确地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培训内容1. 急救基础知识- 紧急情况下的行为准则- 呼叫急救电话的正确方式-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 呼吸系统急救- 心脏骤停急救- 外伤急救- 中毒急救- 烧伤急救- 窒息急救2. 实际操作演练- CPR(心肺复苏术)操作演练- 简单的包扎和止血技巧演练-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操作演练3. 案例分析和讨论- 分析真实案例,探讨应对突发状况的最佳做法- 培养员工的应变能力和判断力三、培训方式1. 理论讲授- 通过讲师的讲解,向员工传授急救基础知识和技巧- 使用图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辅助讲解,提高培训效果2. 实际操作演练- 在培训现场设置摹拟急救场景,让员工亲自参预操作演练- 由专业教练指导员工正确操作急救设备和采取急救措施3. 案例分析和讨论- 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员工思量在不同情况下应该如何应对- 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促进互动和学习四、培训效果评估1. 理论知识考核- 通过闭卷考试评估员工对急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核内容包括紧急情况下的行为准则、呼叫急救电话的正确方式、常见急救措施等2. 实际操作评估- 对员工在实际操作演练中的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CPR操作、包扎和止血技巧、使用AED等3. 反馈和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针对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不足提供个别指导和培训- 定期组织复习和进阶培训,提高员工的急救水平和应对能力五、培训资料和设备1. 培训资料- 提供详细的培训手册,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步骤和案例分析等- 提供参考书籍、视频和在线资源,供员工进一步学习和巩固知识2. 培训设备- 提供摹拟急救场景,包括人体模型、急救设备和训练用品- 准备足够数量的CPR人工模型、AED设备等,确保每位员工都能亲自操作六、培训时间和地点1. 培训时间- 根据员工的工作安排,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培训- 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进行培训,每次培训时间控制在2-3小时2. 培训地点- 在公司内部选择一个适合的培训场所,如会议室或者培训室- 确保场地宽敞璀璨,设备齐全,便于员工参预实际操作演练七、培训总结和反馈1. 培训总结- 培训结束后,由培训师进行总结,回顾培训内容和重点- 强调员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所学的急救知识的重要性2. 培训反馈- 鼓励员工提供对培训内容和方式的反馈意见- 根据员工的反馈进行改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以上是关于现场急救知识培训的详细内容和要求,通过本次培训,相信员工们将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急救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健康保驾护航。
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培训
![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c29efd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7.png)
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培训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培训是为了提高员工对工作环境中潜在危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本次培训的重点是针对职业环境中的危害,如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人为因素等,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的培训。
以下是该培训的内容概要。
一、职业危害预防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职业危害的定义和分类-职业危害的概念和影响范围-职业危害的分类: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人为因素2.职业危害预防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级管理、分类防护-全员参与、责任落实二、常见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措施1.化学危害物质的预防与防护-常见化学危害物质的性质和应对措施-化学物品的存储和使用要求-化学品泄漏的处理措施和处置方法2.物理危害因素的预防与防护-噪声、辐射、震动等物理因素的危害与防护-电气安全和防护措施-机械设备的操作安全要求3.生物危害因素的预防与防护-常见病原微生物和致病因子的特点与预防要求-生物危害的防护措施和个体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4.人为危害因素的预防与防护-职业伤害和事故的原因和分类-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的原则和要求-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撤离的演练三、应急处理措施与演练1.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应急处理的意义和目标-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流程-不同类型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技巧选择2.灾害事故应急演练-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和逃生演练-化学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和紧急疏散演练-生物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和隔离措施演练3.应急预案的建立和分工-应急预案的内容和要求-企业内部应急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应急设备和工具的准备与管理四、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1.职业危害预防的相关法律法规-其他涉及职业危害预防的法规与标准2.应急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其他涉及应急处理的法规与标准通过这次培训,员工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职业危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对工作环境中潜在危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从而有效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生产水平。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62d62f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0.png)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一、培训目的及背景现场急救知识培训是为了提高员工的急救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以应对突发状况和意外事故。
本次培训旨在向员工传授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正确地进行急救处理,以保护伤者的生命和健康。
二、培训内容1. 急救基础知识- 紧急情况的判断与处理- 呼叫急救电话和求助的正确方式-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 常见急救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 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 意外伤害的分类和特点- 创伤性伤害的处理方法(如止血、包扎等)- 骨折、扭伤、脱臼的紧急处理- 烧伤、烫伤、电击伤的急救方法3. 呼吸道急救与心肺复苏- 窒息的紧急处理- 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成人和儿童心肺复苏的差异-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 中毒和突发疾病的急救处理- 常见中毒症状和处理方法- 中暑、中风、心脏病突发的急救措施- 糖尿病、哮喘等常见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理5. 摹拟演练和实操训练- 设计真实场景的摹拟演练- 摹拟各类急救情况,让员工实践急救技能- 摹拟演练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三、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1. 培训方式- 线下培训:通过面对面的讲解和实操训练,提供更直观的学习体验。
- 线上培训:通过在线视频教学和互动讨论,提供灵便的学习方式。
2. 培训时间安排- 总培训时间:8小时- 上午:理论知识讲解(2小时)- 下午:实操训练和摹拟演练(4小时)- 下午茶歇:15分钟- 培训结束后进行总结和答疑(1小时)四、培训师资和评估方式1. 培训师资- 由具备相关急救知识和经验的专业医护人员担任培训讲师。
- 讲师将提供真实案例和亲身经历,以增加培训的实用性和可信度。
2. 培训评估方式- 理论知识考核:通过笔试或者在线测验的方式,对员工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 实操技能考核:通过摹拟演练和实操训练,对员工的急救技能进行评估。
- 培训反馈调查:通过匿名问卷调查,采集员工对培训内容和方式的评价和建议。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4d0128e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7.png)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一、培训目的现场急救知识培训旨在提高员工对急救知识的了解和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迅速地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培训内容1. 急救基本原则- 调查现场安全情况- 判断伤者的意识和呼吸状况- 拨打急救电话- 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2. 常见急救场景和应对措施- 意外伤害(如刀伤、烧伤、跌倒等)- 突发疾病(如心脏病发作、中风等)- 电击事故- 窒息和呼吸困难- 骨折和扭伤3. 实际操作演练- 呼吸道阻塞清除法- 心肺复苏操作演练- 血管止血和包扎方法- 骨折固定和疏通呼吸道的实操4. 用具和设备的使用-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 急救箱的组成和使用- 简易抬担架的使用5. 急救知识的普及- 员工应急电话号码和求救方式的宣传- 急救知识的常见误区和正确观念的宣传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培训师将通过讲解PPT、视频演示等形式,详细介绍急救知识的基本原则、常见急救场景和应对措施,以及用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 实操演练培训师将组织员工进行实际操作演练,让他们亲自体验急救措施的正确使用,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3. 互动讨论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将与员工进行互动讨论,解答他们的疑问,加深他们对急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培训效果评估1. 理论考试培训结束后,将进行一次理论考试,测试员工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操评估培训师将对员工进行实操演练评估,评估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和应对能力。
3. 反馈和总结培训师将根据评估结果,对员工的表现进行反馈,并总结培训的效果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五、培训资料和设备1. 培训资料- 急救知识PPT- 相关视频教程- 急救手册和宣传资料2. 培训设备- 模拟人体和人体器官模型-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急救箱和急救用具- 简易抬担架六、培训后续措施1. 定期复习和巩固公司将定期组织急救知识复习和演练,巩固员工的培训成果,保持其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2ba33db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e.png)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一、培训概述现场急救知识培训旨在提供基本的急救技能和知识,以应对突发状况和紧急情况。
本培训将涵盖常见的急救场景、急救流程、急救技巧以及心肺复苏等内容,帮助参训人员掌握必要的急救技能,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二、培训内容1. 急救原则和流程- 急救的定义和目标- 急救的基本原则:保护、报警、救助- 急救流程:检查环境安全、评估意识和呼吸、进行心肺复苏等2. 常见急救场景和应对方法- 意外伤害:创伤、骨折、出血等- 中暑和中毒:热中暑、中暑、中毒等- 心脏病和中风:心脏病发作、中风等- 窒息和窒息:窒息、呼吸困难等3. 心肺复苏(CPR)- CPR的定义和重要性- CPR的步骤:检查意识和呼吸、叫喊求救、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除颤4. 实际操作演练- 参训人员将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包括模拟急救场景和应对方法,以及心肺复苏的实际操作。
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授- 培训师将通过演示和讲解的方式,详细介绍急救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操作- 参训人员将有机会在培训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演练,以提高实际应对能力。
3. 互动讨论- 培训师将组织互动讨论,鼓励参训人员分享意见和经验,加深对急救知识的理解。
四、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参训人员将能够:- 理解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掌握常见急救场景和应对方法;- 熟练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AED;- 提高实际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五、培训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培训的效果,我们将进行以下评估措施:1. 理论考试- 参训人员将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以评估其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际操作评估- 参训人员将进行实际操作的评估,包括模拟急救场景和心肺复苏的实际操作。
3. 反馈调查- 培训结束后,我们将进行参训人员的反馈调查,以了解培训效果和改进之处。
六、培训资料和设备准备为了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我们将提供以下资料和设备:- 培训手册:包含急救知识、流程和技巧的详细介绍。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65fd3c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2.png)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前言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工艺和工作环境的不断演变,职业病危害日益凸显,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工作场所可能存在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而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依靠政府、企业、员工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而其中,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既是迫切需要,也是目前缺乏的重要环节之一。
职业病危害的定义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岗位上因接触、吸入、摄入或接触性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患的疾病。
职业病是一种特殊的职工人身损害形式,是由工作环境中的特定因素引起,疾病的发病和严重程度与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型、浓度、时间和个体因素等有关。
职业病既是工作场所卫生保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职工健康权益和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举措。
职业病危害的防治职业病危害是影响职工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于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应采取主动防范和事故应急救援相结合的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主动防范。
通过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使其不超出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避免职工长时间暴露于有害环境中。
主动防范还包括健康监测、卫生保健、人员技能培训和宣传教育等措施。
2.事故应急救援。
在事故发生时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故扩散、减少危害,保障职工人身安全。
事故应急救援还需要加强职工应急意识和技能训练,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的重要性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重要环节之一。
这一培训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对职工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教育和培训,培养职工的应急意识和技能,使其在遇到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还体现了企业保障职工安全健康的责任和担当。
从企业管理层的角度来看,通过开展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企业能够更好地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加强企业的员工责任和担当感,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信誉度。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的内容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的内容应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和职业病危害防治情况,设置相应的课程。
职业危害中毒应急预案培训
![职业危害中毒应急预案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95b5db3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c.png)
一、培训背景为了提高企业员工对职业危害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事故发生风险,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特举办此次职业危害中毒应急预案培训。
二、培训目标1. 使员工了解职业危害中毒事故的类型、危害程度及预防措施;2. 掌握职业危害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注意事项;3. 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三、培训内容1. 职业危害中毒事故的类型及危害程度(1)职业中毒: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接触有害物质,导致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2)窒息性中毒:指劳动者因吸入有害气体或蒸汽导致呼吸困难、窒息。
(3)腐蚀性中毒:指劳动者接触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导致皮肤、粘膜等部位损伤。
2. 职业危害中毒事故的预防措施(1)加强职业卫生管理,确保工作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对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消除职业中毒隐患。
(3)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其正确使用。
3. 职业危害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程序(1)发现职业中毒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救援小组报告。
(2)应急救援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3)对中毒者进行急救处理,如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
(4)将中毒者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4. 职业危害中毒事故的注意事项(1)在事故现场,要保持冷静,切勿慌张。
(2)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避免二次中毒。
(3)对中毒者进行急救处理时,要确保自身安全。
四、培训方式1. 理论讲解:邀请专家对职业危害中毒事故的类型、危害程度、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置程序进行详细讲解。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事故案例,使员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应急处置方法。
3. 实操演练: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其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五、培训要求1. 参训人员要认真学习,积极参与讨论和演练。
2. 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确保参训人员掌握培训内容。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b594209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5.png)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一、培训目的和背景现场急救是指在突发状况下,通过紧急的医疗措施来保护生命、减轻痛苦、防止病情恶化的一种紧急救助行为。
为了提高员工的急救意识和应急能力,减少事故伤亡的发生,本次培训将重点介绍现场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培训内容1. 现场急救的重要性和意义- 现场急救的定义和目标- 现场急救对伤员和事故现场的影响- 现场急救的原则和注意事项2. 常见急救场景与处理方法- 意外伤害:创伤性伤害、骨折、扭伤等- 突发疾病:心脏病、中风、过敏反应等- 呼吸急救:窒息、溺水、窒息等- 外伤急救:出血、烧伤、电击等- 其他急救场景:中暑、中毒、意外咬伤等3. 现场急救的基本技能- 初级生命支持(CPR):心肺复苏的步骤和方法- 动态评估:急救前的现场安全评估和伤员状况评估- 高级生命支持: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除颤- 出血控制:止血方法和急救用品的使用- 骨折固定:正确使用夹板和绷带固定骨折部位4. 现场急救器材的使用和维护- 常见急救器材:急救箱、AED、呼吸器等- 急救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急救器材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培训师将通过PPT演示和讲解的方式,详细介绍现场急救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注意事项。
培训内容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培训效果。
2. 模拟演练培训师将组织员工进行现场急救的模拟演练,让员工亲自体验急救过程,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模拟演练将包括CPR、止血、骨折固定等常见急救技能的实操训练。
3. 互动问答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将设置互动问答环节,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通过互动问答,加深员工对现场急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培训效果评估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将进行培训后的效果评估。
评估方式包括:1. 理论知识测试: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考察员工对现场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操作技能评估:对员工进行模拟演练,评估其在现场急救技能上的表现和操作准确性。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a330649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4.png)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一、培训目的:现场急救知识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增强他们对急救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便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急救,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培训内容:1. 急救原则和基本知识:- 急救的定义和重要性- 急救的基本原则:PABC(保护、报警、止血、心肺复苏)- 常见的急救设备和工具介绍2. 常见急救场景和应急处理方法:- 意外伤害:创伤性出血、骨折、烧伤、电击等- 突发疾病:心脏病发作、中风、窒息等- 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技术3. 实际操作演练:- 创伤性出血的包扎止血方法- 骨折固定和翻身技巧- 烧伤处理和急救包的使用方法- 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实操演练4. 现场急救案例分析:- 分析真实的急救案例,讲解应急处理方法和技巧- 强调不同急救场景下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5. 急救知识问答和互动讨论:- 针对培训内容进行问答,加深学员对急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学员之间的互动讨论,分享经验和心得三、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现场急救知识培训将于XX年XX月XX日上午9:00在公司会议室举行,预计培训时间为2小时。
四、培训方式和教学方法:本次培训将采用理论讲解、实际操作演练、案例分析、问答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培训师资:本次培训将由公司专业的急救讲师团队负责,他们具有丰富的急救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能够提供专业、全面的培训指导。
六、培训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培训效果,将在培训结束后进行一次简单的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培训内容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测试的学员将获得培训证书。
七、培训后的跟进措施:为了巩固培训效果,公司将定期组织急救知识的复习和演练,同时提供在线学习平台,供学员随时学习和回顾相关知识。
以上是本次现场急救知识培训的详细内容和安排,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够提高员工的急救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急救,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7add5a7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0.png)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职业病是指工作环境中存在的,由于劳动因素引起的、经国家承认的,并且能够引起劳动者患病的全身性疾病。
职业病危害是指在工作岗位上可能产生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
为了提高职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开展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可以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培训,劳动者可以了解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的危害程度和类型,以及在工作环境中如何预防职业病等知识。
这些知识的浸润能够让劳动者更加重视职业病的防控工作,并且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更加主动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护自身的健康。
其次,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应急救援能力。
事故发生时,劳动者能够迅速反应并采取正确的救援措施对事故进行急救,可以及时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拯救更多的生命。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人员疏散、急救技能、灭火救援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实战演练提高劳动者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在危急情况下能够准确判断和立即行动。
此外,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可以促进企事业单位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视。
通过组织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企事业单位能够加强对职业病预防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明确责任分工,完善职业病防治制度。
培训还可以强化企事业单位在职业病防治领域中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并通过培训评估和考核来提高企事业单位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对于提高劳动者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促进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推进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重视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培训的开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培训能够取得实际效果,为劳动者提供更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9bd9e8b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19.png)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一、培训内容概述现场急救知识培训旨在提供必要的急救技能和知识,以帮助参训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正确地进行急救处理,保护生命安全和健康。
本次培训将涵盖基本急救原则、常见急救技巧、心肺复苏(CPR)等内容。
二、培训目标1. 了解急救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2. 掌握常见急救技巧,如止血、包扎等;3. 学会正确判断急救场景,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4. 掌握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技巧。
三、培训内容详述1. 急救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急救的目标和意义;判断急救场景的安全性;保护现场和自身的安全;与急救对象的沟通与安抚;保持冷静、稳定的心态。
2. 常见急救技巧创伤类急救技巧:- 止血:直接压迫、提高伤肢、止血带的正确使用;- 包扎:简单包扎、压迫包扎、固定包扎的操作方法;- 骨折与脱臼的紧急处理。
呼吸循环类急救技巧:- 窒息的急救处理;- 中暑与热衰竭的应急措施;- 心脏骤停的紧急处理。
3. 心肺复苏(CPR)CPR的定义和目标;CPR的基本步骤:- 检查意识和呼吸;- 拨打急救电话;- 快速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
四、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PPT演示、讲解视频等方式,向参训人员介绍急救知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
2. 模拟演练参训人员分组进行急救场景的模拟演练,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 互动讨论培训师与参训人员进行互动,解答疑问,分享实际案例,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五、培训考核1. 理论考核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的考核,检验参训人员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操考核参训人员需在模拟急救场景中展示所学的急救技能,包括正确判断场景、采取相应措施等。
六、培训资料和设备1. 培训资料提供参训人员手册、PPT讲义等资料,供参训人员在培训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2. 培训设备提供模拟急救场景所需的急救箱、人体模型、AED等设备,以便参训人员进行实操演练。
职场急救培训内容
![职场急救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6cf751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8.png)
职场急救培训内容概述职场急救培训是为了提供员工在职场紧急情况下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
本培训旨在教授基本的急救技能,提高员工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并防止进一步的伤害。
培训内容1. 急救原则和紧急救助:介绍急救原则,包括识别紧急情况、拨打紧急电话、保护现场和评估受伤者的安全性。
研究如何提供紧急救助,包括心肺复苏术(CPR),控制出血和处理意外触电等事故。
2. 呼叫急救服务:培训员工正确拨打急救电话,提供准确的关键信息,如事发地点、伤者状况和现场情况。
强调保持冷静并与急救人员保持沟通的重要性。
3. 窒息和窒息风险处理:介绍窒息和窒息风险的迹象和症状。
学员将研究如何应对窒息紧急情况,如正确执行胸部挤压和人工呼吸等。
4. 烧烫伤处理:研究常见的烧烫伤原因和防范措施。
培训员工如何处理烧烫伤,包括冷却伤处、覆盖伤口和寻求进一步的医学治疗。
5. 心脏病和中风:介绍心脏病和中风的常见症状和紧急处理方法。
学员将研究如何识别心脏病和中风的迹象,并学会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和提供基本的急救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6. 骨折和拉伤处理:学员将研究如何应对骨折和拉伤的紧急情况。
培训包括正确固定断裂的骨头、减轻疼痛和肿胀,并教授如何使用支撑物和急救装备。
7. 中毒和化学品暴露:介绍中毒和化学品暴露的常见迹象和紧急处理方法。
学员将研究如何应对中毒和化学品暴露的紧急情况,包括迅速清洗暴露部位、寻求医疗帮助和保持受害者舒适。
结论通过参加职场急救培训,员工将获得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职场紧急情况下采取适当的行动。
这有助于减少伤害风险,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公司应定期举办此培训,以确保员工始终具备有效的急救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危害现场急救知识培训内容:1、现场急救的目的和原则2、紧急救护的程序3、基本急救知识与技术:⑴呼吸中断急救法——人工呼吸法⑵心脏停止跳动急救法——胸外心脏挤压法4、紧急止血法5、中毒窒息急救6、触电急救7、中暑急救1、现场急救的目的和原则:目的: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伤者愈后的生存质量。
原则:快抢、快救、快送,即“三快”。
- 1 -2、紧急救护的程序:①拨打120 ②迅速将伤者移至就近安全的地方③快速对伤者进行分类④先抢救危重者⑤优先护送危重者3、基本急救知识与技术:⑴呼吸中断急救法——人工呼吸法⑵心脏停止跳动急救法——胸外心脏挤压法3、紧急止血法:一)、止血1、指压法:通常是将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压在骨的浅面。
例如,将颈总动脉压向第五颈椎横突,将肱动脉压在肱骨干上。
此法仅能用于短时间控制动脉血流。
应随即继用其他止血法。
2、压迫包扎法: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
注意应将裹伤的无菌面贴向伤口,包扎要松紧适度。
3、加垫屈肢法:在肘、膝等侧加垫,屈曲肢体,再用三角巾等缚紧固定,可控制关节远侧流血。
适用于四肢出血,但已有或疑有骨关节损伤者禁用。
- 2 -4、填塞法: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
先用1—2层大的无菌纱布铺盖伤口,以纱布条、绷带等其充填其中,外面加压包扎。
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
5、止血带法:能有效的制止四肢出血。
但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肢端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主要用于暂不能用其他方法控制的出血。
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必须作出显著标志(如红色布条),注明和计算时间,优先后送伤员。
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勿用绳索、电线等缚扎;用橡胶管(带)时应先在缚扎处垫上1-2层布。
还可用帆布带或其他结实的布带,。
止血带位置应接近伤口(减少缺血组织范围)。
但上臂止血带不应缚在中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
二)、包扎: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和帮助止血。
常用的材料是绷带和三角巾;抢救中也可将衣裤、巾单等裁开作包扎用。
无论何种包扎法,均要求包好后固定不移和松紧适度。
1. 绷带卷包扎法:有环行、螺旋反折包扎,“8”字形包扎。
包扎时要掌握“三点一走行”,即绷带的起点、止点、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走行方向顺序。
2. 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制作较为方便,包扎时操作简捷,且能适应各个部位,但不便于加压,- 3 -也不够牢固。
三)、固定:骨关节损伤时均必须固定制动,以减轻疼痛、避免骨折片损伤血管和神经等,并能帮助法治休克。
较重的软组织损伤,也宜将局部固定。
固定前,应尽可能牵引伤肢和矫正畸形;然后将伤肢放到适当位置,固定于夹板或其他支架(可就地取材如用木板、竹竿、树枝等)。
固定范围一般应包括骨折处远和近的两个关节,既要牢靠不移,又不可过紧。
急救中如缺乏固定材料,可行自体固定法。
如将受伤上肢缚在胸廓上,或将下肢固定于健肢。
四)、搬运:背、夹、拖、抬、架。
注意事项:对骨折、特别是脊柱损伤的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伤处稳定,切勿弯曲或扭动。
对昏迷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
6、中毒窒息急救:窒息性气体是指那些以气态吸入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气体。
根据毒物作用机理不同,窒息性气体可分两大类,一类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氮气、甲烷、二氧化碳等),因其在空气中含量高,使氧的相对含量降低,使肺内氧分压降低,致使机体缺氧。
另一类的化学性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等),主要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发生障碍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引起严重中毒表现。
急救:迅速脱离有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
- 4 -6、触电急救:导致人体电生理紊乱,特别是心脏电生理紊乱,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7、中暑急救:正常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的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使体温维持在37℃左右。
担当周围环境气温超过皮肤温度,尤其当湿度较高,通风不良时,身体通过一系列调节,仍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畜积余热,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及神经功能损害等一系列症状,成为中暑。
夏季暴晒于烈日下,由于受热较多,而引起中暑者,成为日射病。
- 5 -个人防护用品知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会伤害劳动者的身体,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劳动防护用品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
个人防护用品分类个人防护用品可按防护部位分为防护头、面、眼、呼吸道、耳、手、脚、身躯等8类,也可以依据用途分为防尘、防毒、防噪声、防高温热辐射、防微波和激光、防放射、防冲击、防机械外伤、防油、防碱、防坠落、防寒、防触电、防水和水上救生等。
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1. 防护服。
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及鞋盖等,主要是防止热辐射、射线、微波和化学污染物损伤皮肤或经皮肤侵入人体。
2. 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有电焊工护目镜、炉窑工护目镜和面罩、防微波和防碎屑眼镜等。
3. 呼吸防护器。
根据结构和原理呼吸防护器可分为自吸过滤式和送风隔离式两大类:1) 自吸过滤式是以佩戴者自身的呼吸为动力,将空气中有害物质予以过滤净化的防护器。
使用在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不很高,且空气中的含氧量不低于18%的场所。
它分为机械过滤和化学过滤两种,机械过滤主要是用于防止粒径小于5μm的呼吸性粉尘的吸入,通常称防尘口罩和防尘面具;化学过滤主要用于防止有毒气体、蒸气、毒烟雾等的吸入,通常称为防毒面具。
2) 防毒面具有滤毒盒或滤毒罐,又有全面罩与半面罩之分,常用的防毒滤料有相应的防护对象,各种型号涂有不同颜色,要注意其适用范围。
3) 隔离式呼吸器工作原理是将戴用者的呼吸器官与污染环境隔离,通过输入空气或氧气来维持人体正常呼吸的防护器。
用在缺氧、尘毒污染严重、情况不明或有生命危险的工作场合。
4) 隔离式呼吸器按供气形式可分为自给式和长管式两种类型。
自给式呼吸器自备气源,属携带型,根据气源的不同又分为氧气呼吸器和空气呼吸器和化学氧呼吸器;长管式呼吸器需借助机械动力经气管引入空气。
4. 护耳器。
护耳器包括耳塞、耳罩、耳帽,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噪声危害。
- 6 -5. 防护手套。
主要是棉手套,也有用新型橡胶体或聚氨脂塑料浸塑制成的手套。
不同材质的手套可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所,如防溶剂、耐油、耐漆、防污染、耐热,耐寒冷手套等。
6. 防护膏膜。
在戴手套感到妨碍操作的情况下,可用膏膜防止手部皮肤污染。
膏膜一般由药物、成膜剂、油脂活性剂乳化制成,用后用温水和肥皂冲洗,可用在使用有机化合物的场所,如各种溶剂、油漆和染料操作时。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1)企业有义务为工作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企业工人应了解自己的工作需要哪些个人防护用品,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及工作岗位的不同防护要求,正确选择性能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绝不能选错或将就使用,特别是不能以过滤式呼吸防护器代替隔离式呼吸防护器。
(2)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者必须了解所使用的防护用品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对结构和使用方法较为复杂的防护用品,如呼吸器要进行反复训练,达到能迅速正确使用。
(3)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前,必须严格检查,损坏或磨损严重的必须及时更换。
用于急救的呼吸器更要定期检查,以免急救时无法正常工作。
急救呼吸器平时要妥善地存放在可能发生事故的邻近地点,便于及时取用。
(4)妥善维护保养防护用品。
这样不但可延长防护用品使用期限,更重要的是能保证用品的防护效果,要仔细阅读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说明书,按要求正确维护防护用品。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标识、警示线、警示语句和文字。
本标准适用于可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设备及产品。
根据- 7 -工作场所实际情况,组合使用各类警示标识。
2 图形标识图形标以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以和提示标识。
见附录A和B。
禁止标识——禁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如“禁止入内”标识。
警告标识——提醒对周围环境需要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如“当心中毒”标识。
指令标识——强制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如“戴防毒面具”标识。
提示标识——提供相关安全信息的图形,如“救援电话”标识。
图形标以可与相应的警示语句配合使用,见附录B和C。
图形、警示语句和文字设置在作业场所入口处或作业场所的显著位置。
3 警示线- 8 -警示线是界定和分隔危险区域的标识线,分为红包、黄色和绿色三种。
见附录B。
按照需要,警示线可喷涂在地面或制成色带设置。
4 警示语句警示语句是一组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或描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词语。
警示语句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图形标识组合使用。
基本警示语句见附录C。
5 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根据实际需要,由各类图形标识和和文字组合成《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以下简称告知卡)。
参见附录D。
《告知卡》是针对某—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劳动者危害后果及其防护措施的提示卡。
《告知卡》设置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
6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入口或作业场所的显著位置,根据需- 9 -要,设置“当心中毒”或者“当心有毒气体”警告标识,“戴防毒面具”、“守防护服”,“注意通风”等指令标识和“紧急出口”、“救援电话”等提示标识。
依据《高毒物品目录》,在使用高毒物品作业岗位醒目位置设置《告知卡》。
在高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红色警示线。
在一般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黄色警示线。
警示线设在使用有毒作业场所外缘不少于30cm 处。
在高毒物品作业场所应急撤离通道设置紧急出口提示标识。
在泄险区启用时,设置“禁止入内”、“禁止停留”警示标识,并加注必要的警示语句。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发生故障时,或者维修、检修存在有毒物品的生产装置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禁止启动”或“禁止入内”警示标识,可加注必要的警示语句。
- 10 -8.其他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在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设置“注息防尘”警告标识和“戴防尘口罩”指令标识。
在可能产生职业性灼伤和腐蚀的作业场所,设置“当心腐蚀”警示标识和“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穿防护鞋”等指令标识。
在产生噪声的作业场所,设置“噪声有害”警告标识和“戴护耳器”指令标识。
在高温作业场所,设置“注意高温”警告标识。
在可引起电光性眼炎的作业场所,设置“当心弧光”警告标识和“戴防护镜”指令标识。
存在生物性职业病危害因索的作业场所,设置“当心感染”警告标识和相应的指令标识。
存在放射性同位素和使用放射性装置的作业场所,设置“当心电- 11 -离辐射”警告标识和相应的指令标识。
9.设备警示标识的设置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上或其前方醒目位置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