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模拟】2016版高考政治 第二单元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精品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3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2框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学业分层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美国这一新兴的国家,没有文明古国的辉煌,但通过吸取他国的辉煌文明与先进科学技术,达到一系列文化高峰。
在此过程中,移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移民就不会有美国文化的发展。
这一事例说明( )A.人类的迁徙从来就没有停止过B.人口迁徙是一种文化活动C.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D.移民给当地带去的都是优秀文化【解析】本题通过美国文化的发展来说明移民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而不是单纯的人口迁徙,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移民带去的不一定都是优秀文化;故选C项。
【答案】 C2.中国的“丝绸之路”有“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些“丝绸之路”既是重要的贸易通道,也是承载沿途多种文化形态互相交流、彼此影响的文化长廊。
材料表明( )①人口迁徙就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③在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④商品交换中也蕴含着文化交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依据材料分析,①不符合要求,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答案】 D3.“节能减排,造福你我”“守望我们的家园”……如今,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点开网页,节能减排的专栏、话题随处可见,节能减排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这说明( ) A.新媒体的出现意味着旧媒体的消失B.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D.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解析】A观点错误,C、D与材料不符。
【答案】 B4.“第五媒体”是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以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
“第五媒体”()①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②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③取代了其他传媒进行文化传播④标志着传媒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第五媒体”属于大众传媒,所以①②符合题意。
2016版《3年高考2年模拟课标政治》课件 必修3 第2单元 第3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
②理解个性 ④不分你我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本题考查学生对“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的有关知
识的理解,可用排除法解答。①②③正确。④观点错误,应排除。故选A。
2.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能集中展示民族
文化的是 ( )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民族的语言文字 C.民族的文化遗产 D.庆祝民族节日
答案
D
A、B、C均不符合题意。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
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故选D。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们罕见 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 物古迹及自然遗产。据此回答下题。
3.阅读上述材料,在下列说法中找出世界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不同之处 ( ) ①二者包含的内容有差异 ②并非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 ③研究二者有利于明确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 ④它们都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①②
A.人口迁徙
答案
B.旅游
C.商业贸易
D.教育
C 丝绸之路是古代的一条贸易之路,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
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
交往过程交流文化,故选C。
5.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而商品往往带有其自身 的文化属性,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裤和可口可乐,都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
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中国诗词与欧洲诗
词的区别正表明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故选A。
重难突破
重难 尊重文化多样性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地位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 是人类文明进步 的重要动力
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3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2框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师用书
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2.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阶段、形式、特点和作用。
3.理解文化交流的意义,并能自觉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重点:文化交流的途径;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及特点。
难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基础·初探]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途径(1)重要途径①商业贸易: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②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
③教育: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2)其他途径: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和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及其演变(1)含义:传播媒介。
(2)阶段: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
(3)演变特征: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标志: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2.大众传媒(1)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2)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3)地位: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意义(1)先辈们的对外文化之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要求(1)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2)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预习·提升]1.判断(1)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教学案人教版
课时教学案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考点扫描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理解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了解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了解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理解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二、知识梳理1.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的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表现为: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伦理、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的多样性。
2.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
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
3.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又要尊重。
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在发展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4.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
5.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
6. 推动文化交流,既有利于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的发展。
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三、重点难点1.重点:(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2)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2.难点: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四、试题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B.文化多样化性是各民族文化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条件C.只有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D.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2.韩愈的《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体现了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C.文化具有继承性D.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3.2007年8月19日,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青年人活泼踊跃,不同往年。
提倡过中国传统节日,可以A.可以有效抵制洋节日的入侵B.能够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C.能够使青年人重视传统节日,不再过西洋节日D.能够发挥文化对人影响的强制作用4.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印刷媒体的推广应用C.广播的出现D.网络技术的推广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形象地说明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B.世界必须形成统一的文化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D.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6.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浙江新高考】2016届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
关 系
(2013· 高考浙江卷)斯瓦希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 《媳妇的 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 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 中国“和”文化的美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 C )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④人口迁徙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①② C.①③ B.②③ D.①④
[解析]材料体现了现代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①③说法正确 且符合题意。 ②与题意不符;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故④说法错误。
五、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意义 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为中华文化的传 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 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解析]题干要求的是对我国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概括,最 适合的是 D。材料没有体现维护文化安全,故不选 A。B 错在 文化渗透。C 错在弘扬传统文化,且不符合题意。
三、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1.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 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 周”“中国文化月” “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假 如你看到了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求写一篇观 后感,需要确定一组体现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 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D ) A.相互借鉴 加强融合 维护文化安全 B.和平相处 文化渗透 提升文化软实力 C.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弘扬传统文 D.相互尊重 和睦相处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2015-2016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二框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考点三 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重点) 1.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 (1)中国文化的对外辐射和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 献。 (2)外域文化的传入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2.对待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 (1)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 文明成果。 (2)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 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传播 含义 区 别 文化交流的活动及过程 传媒(传播方式) 即传播媒介,是文化传播借助的手段 有各种文化传播方式,如口语、报纸杂 途径或 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商业 志、 广播、 电视、 互联网、 手机短信等, 方式 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其中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被称为 大众传媒 ①文化传播总要借助一定的传媒手段,文化传播离不开传媒。 联系 ②传媒的手段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丰富了文化 传播的内容,发展了文化传播的方式
1 新情境· 激趣导航 解手的传说
古时朋友相逢称“携手”,等于现代的握手。离别时称“解手”。 宋秦观有诗:“不堪春解手,更为客停舟。”这是说春天朋友相逢, 高兴得不能忍受离开。竟为朋友停舟不归。可是到了明代,这个充满 友情的词,就变成了另一种含义了。
明洪武、永乐年间。发现许多省份,有地广人稀、地狭人稠的现 象,因此太祖、成祖多次下令,将人稠之地人民移往人稀之地。但人 有安土重迁之习性,古人尤甚。谁也不愿离开土生土长的家乡,移往 陌生之地,另行开疆创业。那时的山西洪洞、临汾、蒲绛等地人民, 要移往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等地。每次迁移,均以万户计,携家 带眷,狼狈不堪。所以在未集结上路之前,每每有人逃亡。押解之官 吏,为了防范人民逃走,把他们绳捆索绑,挽结串联,使其鱼贯而行。 旅途漫漫,动辄数月,移民大小便时,就得请求官吏,把捆绑手臂的 绳索解开。便后,再重新捆绑。时间一久,移民要求大小便时,便简 单地呼叫:“我要解手!”从此这个词就成了“上厕所”的专有名词 了。
新高中政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3部分 第2单元 第3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13
3.尊重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 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 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14
③原则: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 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温馨提示] 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 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流中,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8
4.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矫正] 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5.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矫正] 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不会趋同。 6.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矫正] 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繁荣,不会消融世界文化多样性。
怎样 原则 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具体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
做
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倡导交流互鉴,既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
要求 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
力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24
■特别提醒 (1)不能认为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加快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但这并不意味着民族文化多样 性的弱化。这是因为,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文化必然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3)
2.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
表现 原因 意义
结论
错误 倾向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 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
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 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 的不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 遍的规律
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③关系: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 个性和特征 ;文化又
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 世界文化 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尊重文化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 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 其他民族文化 ,相
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命题角度2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高频考点) 典例导引 (2016·江苏卷,23)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 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 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意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 基本特征
,也是人类文明进
步的 重要动力 。
(3)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①共性:由于世界各民族的 社会实践 有其共性,有普遍的 规律 ,在
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个性:各民族间 经济 的和 政治 的、 历史的和 地理 的等多种因素的
2.文化传播的方式(途径)与文化传播的手段(媒介)
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3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1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学业分层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千万里,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
人们忙碌了一年,总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吃团圆饭,诉说着一年的快乐,忘掉所有的烦恼。
这说明( )A.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与家人团聚”“诉说……快乐”,是民族文化的展示与情感的表达,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材料无关;B项说法错误,重要标志是文化遗产而非民族节日。
【答案】 C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其主题口号为“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据此回答2~3题。
2.文化遗产(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可以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不选;①③④都是关于文化遗产的正确认识。
【答案】 D3.下列所述属于文化遗产的有( )①中国的长城②埃及的金字塔③丽江古城④努比亚遗址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再现能力,依据教材论述,①②③④均属于文化遗产。
【答案】 D4.目前,中国已在1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对此,有人调侃道:“孔子周游列国,这次去了国外。
”孔子能够“周游”到国外,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可,是因为(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欣赏水平趋于一致C.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D.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解析】题目中“孔子”代表中华文化,表明文化是民族的。
“孔子”周游列国,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可,表明文化又是世界的,A与题意直接相关。
政治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完整版)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本导入: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文化的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文化传播的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格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
为什么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A(文化多样性的作用)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B(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关系简述)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C(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D(必然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同时,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同步素材(2)必修3
第二单元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本框教材分析】一、三维目标1. 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传媒和大众传媒的作用。
理解大众传媒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结合电视、互联网、电子读物或大众传媒的具体作用,分析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运用实例说明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2. 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情景导析,并要求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合作探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在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多种文化相互沟通、交流、理解、融合,共同构筑新世纪的多元文化。
二、教学重点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三、教学难点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四、教学建议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主要把握三点:一是文化传播有多种方式和途径,二是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体和手段,三是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等知识是教学重、难点,而且内容分散、包罗万象。
建议在新课讲授过程中多应用PPT图片或设计情景进行讲解和分析,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问题导入血缘、地缘、业缘、情缘、机缘,都可以把人与人紧密相连。
现代社会,还有一条重要的纽带,那就是传播媒介。
它可以把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村落,无论在天南、在地北,都可以“天涯若比邻”;它可以把所有的人们联在一起,无论在乡间、在都市,都可以感受“纷纷世事无穷尽”。
现代传媒,不仅使人类变得更加了解、更加依赖、更加聪明、更富有想象力,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1.什么叫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有哪些方式和途径?2.什么叫传媒和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有什么作用?导入二:情景导入教师:出示丝绸之路的图片:问题:中国古代文明是通过什么方式传递到世界各地的?世界文化又是通过什么方式,传递到我国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过程,同时有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今天我们一同探究文化如何传播与交流。
精选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2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后素养演练新人教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2016年9月17日,2016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开幕,来自波兰、俄罗斯、墨西哥、塞尔维亚、哥伦比亚等5个国家的民间歌舞表演团及洛阳本地专业文艺团体,为观众奉上了一场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精美文化旅游盛宴。
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于( B ) A.有利于吸收各国文化,发展自身的文化B.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C.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一致发展D.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趋同[解析] 选项A说法错误,应该是吸收各国优秀的文化。
选项C说法错误,因为要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选项D说法错误,因为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但不能趋同。
故选B。
2.“微课”依托新兴媒体,以“短小精悍”的风格,正迅速成为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学活动;“微店”同样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迅速走入公众生活。
这说明( D )①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②大众传媒是以互联网的推广为标志的③新兴媒体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④网络文化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 大众传媒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所以②错误;网络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只有健康的网络文化才是大众需要的文化,所以④错误。
3.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大众传媒现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主要原因是( D )A.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B.其信息都是真实的C.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D.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解析] 口语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具有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
因此故排除选项AC。
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不可能都是真实的,也有虚假的,故排除。
故选D。
4.行走中的国人,给世界的发展带去了巨大的商机,也给文明的传播留下了难言的诘问。
我们总想给世界带去中国话语、中国形象、中国价值,其实,最有效的传播、承载和代表,恰恰是最普通的中国人的一言一行。
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3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2框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后素养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2016年9月17日,2016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开幕,来自波兰、俄罗斯、墨西哥、塞尔维亚、哥伦比亚等5个国家的民间歌舞表演团及洛阳本地专业文艺团体,为观众奉上了一场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精美文化旅游盛宴。
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于( B ) A.有利于吸收各国文化,发展自身的文化B.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C.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一致发展D.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趋同[解析] 选项A说法错误,应该是吸收各国优秀的文化。
选项C说法错误,因为要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选项D说法错误,因为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但不能趋同。
故选B。
2.“微课”依托新兴媒体,以“短小精悍”的风格,正迅速成为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学活动;“微店”同样依托微博等新兴媒体,迅速走入公众生活。
这说明( D )①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②大众传媒是以互联网的推广为标志的③新兴媒体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④网络文化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 大众传媒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所以②错误;网络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只有健康的网络文化才是大众需要的文化,所以④错误。
3.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大众传媒现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主要原因是( D )A.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B.其信息都是真实的C.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D.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解析] 口语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具有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
因此故排除选项AC。
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不可能都是真实的,也有虚假的,故排除。
故选D。
4.行走中的国人,给世界的发展带去了巨大的商机,也给文明的传播留下了难言的诘问。
我们总想给世界带去中国话语、中国形象、中国价值,其实,最有效的传播、承载和代表,恰恰是最普通的中国人的一言一行。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材分析】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讲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传播的方式问题。
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的传播,使得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
文化的传播是在交流中进行的,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
本课是对第一单元的深化,是第四五课的基础,本课所谈到的文化传播与第四五课所谈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是三位一体的。
【设计意图】以导学案为载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巩固落实基础知识;以分析高考真题为例,明确考查的重点,提高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热点材料,提高学生学以致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自主复习,巩固落实“文化多样性的含义、表现,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以及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等知识点。
(2)提高学生调动和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复习巩固基础知识与师生合作探究典型例题、分析热点问题相结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难点】运用“文化的多样性”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方式及手段】1. 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兴趣、提供大量信息。
2. 以导学案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巩固落实考点知识。
3. 以高考真题为例,让学生明确考查的重点、角度和形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2分钟)播放视频“中日钓鱼岛争端”,提出问题“你如何看待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上的态度?”待处理。
二、自主复习:(5分钟)各位同学用5分钟时间朗读、巩固学案上提出的考点内容,准备展示。
问题如下:1.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是怎样表现出来?2. 各民族为什么要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3. 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4. 为什么说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5.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什么?为什么?6. 承认文化多样性要坚持什么原则?怎么做?7. 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有哪些?主要手段是什么?8. 我们应怎样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意义?)三、小组展示(3分钟)按照分工,各小组安排一名同学到小组黑板进行书面展示,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进行书面展示。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2框文化在交流中传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西方国家的某些观念、思想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中。
这主要说明( )A.我国加快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步伐B.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C.经济活动必然推动文化的进步D.商贸活动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解析】A、B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说法错误,经济活动能够推动文化的进步,但并不是必然推动,故排除。
材料说明贸易的发展使得一些观念、思想进入我们的生活中,体现了商贸活动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D2.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
“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 A.人口迁徙B.商业贸易C.教育D.外出旅游【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外出旅游都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人口迁徙,A符合题意。
【答案】A3.《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中国梦与美国梦,两梦相克,零和争斗,只能两败俱伤;两梦相通,方能相得益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这说明( )①文化整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③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①说法过于绝对;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民族性,④说法错误;尊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前提,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C4.阅读是一种具有美感的生存方式。
人不是酒囊饭袋,而是一种追求精神愉悦的动物。
这种动物是需要修炼的,修炼的重要方式就是对图书的阅读。
这里的图书( ) A.是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B.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C.具有超越时空局限的特点D.是传媒开始面向大众的标志【解析】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说法错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大众传媒具有超越时空局限的特点,C说法错误;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D说法错误;图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B说法正确。
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3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1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后素养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个重要的节日。
无论富有还是贫穷,在外地的人总要千方百计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
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 D ) A.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C.庆祝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表达D.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解析] D说法错误,因为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故排除。
ABC 都是民族节日的重要性,也是人们总要千方百计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的原因,故选D。
2.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在许多中国的民间器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
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
这告诉我们( C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②世界人民都认同中华文化,吸收中国的灿烂文化③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性文化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吉祥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说明文化又是世界的,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表述错误,应排除。
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其原因是( C )①“端午节”纪念的是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②是为了抗议韩国把我国传统文化遗产据为己有③“端午节”不仅属于中国,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④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正在提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 “端午节”纪念的是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所以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午节”不仅属于中国,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A组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时间:10分钟分值:32分1.(2015河南中原名校一模,19)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跨国项目丝绸之路通过审议,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文化交流的目的在于消除差异,实现大同B.文化交流应该相互借鉴,求同存异C.只有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才能保证民族文化的个性D.跨国合作已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主要方式2.(2015山东青岛一中一模,24)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精灵文洛克成为本届奥运会的吉祥物。
现代奥运会产生了各种造型多样的吉祥物,历届奥运会吉祥物在设计时都遵守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理念,将最耀眼的本土文化呈现给世人。
这一设计理念体现了( )A.世界文化是由民族文化构成的B.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C.民族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D.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统一的3.(2015江苏淮阴中学一模,29)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得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得到增强。
如果请你写一份“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贡献”的倡议书,应当运用的语句是(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015辽宁沈阳二中二模,13)Dama(大妈)、Tuhao(土豪)等一些新词也在海外媒体或口头交际中成为热点。
截至目前,已有245个汉语词汇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②体现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④表明不同民族文化最终会走向完全融合之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5.(2015山东青岛一中一模,3)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强调的是(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交流D.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途径6.(2014江苏淮安一模,17)2013年8月13日,一张“一只死去的北极熊”照片在网上被广泛关注。
在北极圈挪威Svalbard群岛发现一只瘦成“毛毯”的北极熊尸体,从它的卧姿可以看出,它是饿到无力行走后倒下的。
照片颇具震撼力,看后能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使命感,点击量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仅百度就有相关搜索结果约347 000个。
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 )A.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B.人们的环保意识主要靠网络来唤醒C.网络传媒的推广使旧传媒作用日渐消失D.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7.(2014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质检,19)2013年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
其主题是: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
文化遗产日活动旨在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
我国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①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③它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④它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2014河南中原名校联考,23)由孟京辉执导的话剧《活着》于2014年初赴德国柏林德意志剧院和德国汉堡塔利亚剧院演出。
《活着》有着很强的故事性,说的都是人心里的东西。
人性是共通的,德国观众应该不会有解读上的障碍。
孟京辉说,他完全不担心德国观众会看不懂。
这是因为( )A.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B.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C.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可以增强文化的认同D.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B组2014—2015年模拟·提升题组时间:10分钟分值:32分1.(2015辽宁沈阳二中二模,15)第六届非洲工艺品博览会在尼日利亚首都举办,代表中国首次参加的南京工艺品剪纸、云锦、秦淮彩灯等在现场大受欢迎,销售火爆。
这说明(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世界各国都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C.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D.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能够促进文化创新2.(2015河北邯郸摸底,16)“广场大妈”在公共场所或小区跳集体舞,是当今中国城市里的一个文化娱乐现象。
美国华人集中的地方,也有广场大妈。
从中国来的新移民,很自然把这种结合娱乐、社交和运动为一体的“广场舞”介绍到美国来。
他们的活动地方,大多在公园里。
2014年7月7日纽约的广场大妈一早到公园播放歌曲,跳健身舞,遭到公园附近居民投诉,后被美国警察铐走。
广场大妈在美国和中国的不同命运说明( )①应了解对方民族的行为规范,以便真正做到入乡随俗②既要认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③要积极接纳对方的优秀文化,摒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④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尊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2015山东青岛一中一模,6)一座城市的记忆,往往源自一些特殊的文化符号。
杭州那条“文艺范”的地铁,从壁画泥雕到水墨石凳,无处不在的“江南风”让人们在地下空间也能欣赏到风景。
而为了留住这些文化记忆,杭州舍弃的广告收入每年至少有2 000万元。
杭州市的这一做法( )①坚持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底蕴③创新了文化传播方式④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5黑龙江哈尔滨六中二模,22)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
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②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③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④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5.[2014江苏苏锡常镇教学情况调查(一),18]中国的围桌而食,追求的是一种家庭气氛,体现的是一种情感关怀;西方分食制、快餐化,显现一种独立性。
中国饮食,讲究色香味形,更注重饮食文化;西方饮食,讲究营养搭配,更注重对人体的健康。
这表明(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C.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D.社会实践的差异导致文化差异6.(2014山东济南3月模拟,31)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携手东盟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
建设“一带一路”对于加强亚欧大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③各国都坚持文化一律平等原则④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2014四川成都第二次诊断性考试,4)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
为此,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让居民“记得住乡愁”,有利于( )①承袭乡土文化,保持民风民俗原汁原味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民族历史文脉③保护区域特色文化,展现文化的多样性④增强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2014湖北武汉2月调研测试,19)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成为人们的必备品,利用各类电子终端阅读电子书已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
但对于一些真正爱书的人来说,在读有意义的书时还是愿意选择纸质版。
他们认为,读纸质书才能让人享受慢慢思考的乐趣。
这说明( )①纸质书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②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③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④电子传媒将取代印刷媒体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A组2014—2015年模拟·基础题组1.B 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可能也不应该消除文化的差异,A错误;不同文化之间可以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不应排斥外来文化,C错误;跨国合作不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主要方式,D错误。
故选B。
2.D 历届奥运会吉祥物在设计时都遵守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理念,这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又有许多共同之处,D说法正确且切题。
3.C 材料重点强调了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没有体现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因此②不符合题意。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它的地位,也体现了保护文化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传统文化,因此①③④符合题意。
4.A 一些汉语词汇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这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表现,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①②说法正确。
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选③;④中“完全融合”的说法错误。
该题选A。
5.A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强调的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A符合题意,故选A。
6.D 题干反映了网络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这说明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故选D。
A、B、C观点错误。
7.C 文化遗产不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排除②,应选C。
8.D “人性是共通的”“不担心德国观众会看不懂”表明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故选D。
A、B、C不符合题干要求。
B组2014—2015年模拟·提升题组1.A 代表中国首次参加的南京工艺品剪纸、云锦、秦淮彩灯等,是中华文化的物质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特色,它们在现场大受欢迎,销售火爆,说明能得到其他民族人民的喜爱,这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正确;B中“各国”的说法绝对;文化的共性要通过个性表现出来,C说法错误;D与题意不符。
该题选A。
2.A 中美两国对待广场大妈的不同态度表明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这要求我们应了解对方民族的行为规范,以便真正做到入乡随俗;既要认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
由此可见,①②符合题意。
③中“摒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的观点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故④中“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的观点错误。
因此,答案是A项。